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葡萄病毒病田间普查及血清学鉴定 被引量:9
1
作者 刘晓 D.Boscia +5 位作者 T.Raimondi M.Broggio 陈建 李洪雯 王建辉 刘建军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4年第1期52-56,共5页
对四川葡萄主产区病毒病的发生和危害状况进行田间普查,并采集了48份葡萄枝条样本进行病毒病的血清学检测和鉴定。经双抗体和三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测试后,从采自四川的这批样本中分别检测出了葡萄茎沟病毒(GVA)、葡萄栓皮病毒(GVB)、葡... 对四川葡萄主产区病毒病的发生和危害状况进行田间普查,并采集了48份葡萄枝条样本进行病毒病的血清学检测和鉴定。经双抗体和三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测试后,从采自四川的这批样本中分别检测出了葡萄茎沟病毒(GVA)、葡萄栓皮病毒(GVB)、葡萄扇叶病毒(GFLV)、葡萄斑点病毒(GFkV)、葡萄卷叶病毒-2(GLRaV 2)和葡萄卷叶病毒-3((GLRaV 3)6种危险性的病毒(株系),它们的检出率分别为14 6%、8 3%、10 4%、27 1%、14 6%和20 8%,另外两种靶标病毒(株系)葡萄卷叶病毒-1(GLRaV 1)和南芥菜花叶病毒(ArMV)则未被发现。在四川省内一些老龄葡萄园内,以及部分引进的葡萄新品种上,病毒病的发生和流行极为普遍,并给葡萄的正常生长和生产造成了严重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病毒病 四川 田间普查 血清学鉴定
下载PDF
江苏草莓灰霉病菌对5种杀菌剂的抗药性 被引量:41
2
作者 潘以楼 朱桂梅 郭建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99-304,共6页
为明确江苏草莓灰霉病菌对5种杀菌剂(嘧霉胺、多菌灵、异菌脲、腐霉利和乙霉威)抗药性现状,2011年和2012年在江苏5个草莓产区分别采集133个和206个草莓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菌株,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其对嘧霉胺的敏感性,采用... 为明确江苏草莓灰霉病菌对5种杀菌剂(嘧霉胺、多菌灵、异菌脲、腐霉利和乙霉威)抗药性现状,2011年和2012年在江苏5个草莓产区分别采集133个和206个草莓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菌株,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其对嘧霉胺的敏感性,采用最低抑制浓度法(MIC)测定2012年206个草莓灰霉病菌菌株对多菌灵、腐霉利、异菌脲、乙霉威的抗药性。检测结果显示,2011年和2012年草莓灰霉病菌抗嘧霉胺的菌株比例分别达到77.4%和66.0%;2012年采集的206个菌株中,抗多菌灵、腐霉利、异菌脲和乙霉威的菌株比例分别达到80.6%、11.2%、64.6%和54.4%;不同地区草莓灰霉病菌对不同药剂的敏感程度不同。根据菌株对5种杀菌剂的抗、感表现,在江苏检测到17种抗性表现型;其中对腐霉利和乙霉威敏感及对多菌灵、异菌脲和嘧霉胺抗药的菌株占30.6%;对腐霉利敏感及对多菌灵、异菌脲、乙霉威和嘧霉胺抗药的菌株占21.8%;其他表现型菌株所占比例均在10.0%以下。表明,江苏草莓灰霉病菌对多菌灵、异菌脲、乙霉威和嘧霉胺均已产生抗药性,迫切需要筛选新的杀菌剂防治草莓灰霉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霉病菌 杀菌剂 抗药性
下载PDF
葡萄黑痘病无公害防治药剂筛选及控害技术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李红阳 陈志谊 +3 位作者 周步海 周加春 杨华 张俊喜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1年第1期108-109,112,共3页
选取咪酰胺EC、福星EC等6种对葡萄黑痘病有效的常用杀菌剂品种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福星EC、苯醚甲环唑WG、咪酰胺EC等3种药剂对预防和控制黑痘病的发生有较好的效果,其中福星EC、苯醚甲环唑WG效果好且对人体无毒副作用,可推荐使用;另... 选取咪酰胺EC、福星EC等6种对葡萄黑痘病有效的常用杀菌剂品种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福星EC、苯醚甲环唑WG、咪酰胺EC等3种药剂对预防和控制黑痘病的发生有较好的效果,其中福星EC、苯醚甲环唑WG效果好且对人体无毒副作用,可推荐使用;另外4种药剂可在控害过程中作为轮换药剂,与其他农药搭配使用,以延缓病原菌抗药性的产生。同时针对病害发生特点对其综合防控技术进行了研究集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黑痘病 防治 苯醚甲环唑 咪酰胺 福星 科博 多抗霉素 代森锰锌
下载PDF
不同葡萄品种对霜霉病的田间苗期抗性评价 被引量:12
4
作者 赵雪艳 张玮 +3 位作者 严红 闫爱玲 徐海英 董金皋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72-175,共4页
对36个葡萄品种(品系)苗期对霜霉病的田间抗病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不同葡萄品种(品系)对葡萄霜霉病的抗性存在明显差异,绝大多数欧美杂交种的抗性要强于欧亚种葡萄,供试的10个欧美杂种中,‘瑞峰无核’对葡萄霜霉病表现为高抗;‘DEMI... 对36个葡萄品种(品系)苗期对霜霉病的田间抗病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不同葡萄品种(品系)对葡萄霜霉病的抗性存在明显差异,绝大多数欧美杂交种的抗性要强于欧亚种葡萄,供试的10个欧美杂种中,‘瑞峰无核’对葡萄霜霉病表现为高抗;‘DEMIR’、‘龙宝’、‘红富士’、‘黑奥林’、‘峰后’5个品种表现为中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霜霉病 主成分分析 抗性评价
下载PDF
几种杀菌剂对草莓灰霉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被引量:14
5
作者 齐永霞 陈方新 李欠欠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69-171,共3页
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6种杀菌剂对草莓灰霉病菌(Botrytiscinerea)的毒力。结果表明,咪鲜胺、多菌灵、速克灵、扑海因、烯唑醇和三唑酮对草莓灰霉病菌的质量浓度EC50值分别为0.0233、0.0421、0.1724、0.2837、0.3021... 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6种杀菌剂对草莓灰霉病菌(Botrytiscinerea)的毒力。结果表明,咪鲜胺、多菌灵、速克灵、扑海因、烯唑醇和三唑酮对草莓灰霉病菌的质量浓度EC50值分别为0.0233、0.0421、0.1724、0.2837、0.3021和0.3263mg/L。草莓灰霉病菌对上述6种杀菌剂均表现敏感,其中,供试草莓灰霉病菌对咪鲜胺最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灰霉病菌 毒力测定 杀菌剂 筛选
下载PDF
葡萄的两种检疫性病毒的多重RT-PCR检测 被引量:7
6
作者 薛杨 安德荣 李明福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S1期14-17,共4页
本研究利用多重RT-PCR技术,对葡萄的检疫性病毒中番茄环斑病毒(ToRSV)和烟草环斑病毒(TRSV)进行检测, 并研究了反应体系中各个参数对多重RT-PCR的影响。结果表明:可以在同一反应体系中实现对ToRSV和TRSV的RT- PCR检测,但模板浓度、引物... 本研究利用多重RT-PCR技术,对葡萄的检疫性病毒中番茄环斑病毒(ToRSV)和烟草环斑病毒(TRSV)进行检测, 并研究了反应体系中各个参数对多重RT-PCR的影响。结果表明:可以在同一反应体系中实现对ToRSV和TRSV的RT- PCR检测,但模板浓度、引物浓度、循环数等3个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有较大的影响,3个参数的增加都会导致非特异性扩增的增多,而dNTP以及Taq酶的浓度对实验结果并无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RT-PCR 番茄环斑病毒(ToRSV) 烟草环斑病毒(TRSV)
下载PDF
5种生物药剂对葡萄炭疽病药效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石洁 李宝燕 +3 位作者 栾炳辉 李凌云 田园园 王英姿 《中国果树》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4-76,共3页
为筛选防治葡萄炭疽病安全、高效的生物药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5种生物药剂对葡萄炭疽病菌的毒力,选取其中抑菌活性较好的4种药剂开展田间防效试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丁子香酚、苦参碱、中生菌素、乙蒜素的EC50分别为0.50、20... 为筛选防治葡萄炭疽病安全、高效的生物药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5种生物药剂对葡萄炭疽病菌的毒力,选取其中抑菌活性较好的4种药剂开展田间防效试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丁子香酚、苦参碱、中生菌素、乙蒜素的EC50分别为0.50、20.03、22.05、33.04 mg/L,均低于对照药剂代森锰锌的EC50值42.66 mg/L,抑菌效果较好,而多抗霉素的EC50为3 420.15 mg/L,抑菌效果差。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0.3%丁子香酚可溶性液剂1000~1250倍液对葡萄炭疽病的防效最佳,为91.41%~93.49%,显著优于对照药剂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0.3%丁子香酚可溶性液剂1 500倍液、80%乙蒜素乳油1 000~1 500倍液防效虽低于对照药剂,但也均在80%以上,可作为与常规化学药剂轮换使用防控炭疽病的有效生物药剂进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药剂 葡萄炭疽病 毒力测定 田间防效
下载PDF
施佳乐、扑海因、速克灵单用及混用防治葡萄灰霉病田间药效试验 被引量:8
8
作者 沈建生 滕元文 +1 位作者 王华新 陈一帆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6-67,共2页
关键词 田间药效试验 葡萄灰霉病 农药防治 施佳乐 扑海因 速克灵 混用 单用 防治效果 作物科学
下载PDF
氯啶菌酯和苯醚甲环唑对葡萄病害的室内活性和田间防效 被引量:2
9
作者 潘以楼 朱桂梅 +1 位作者 郭建 肖婷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1年第8期104-107,123,共5页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氯啶菌酯、苯醚甲环唑及其混配制剂对葡萄炭疽病菌和穗轴褐枯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活性,并用孙云沛法测定了混配制剂的共毒系数(CTC)。结果表明:氯啶菌酯抑制葡萄炭疽病菌和穗轴褐枯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中浓度(EC5...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氯啶菌酯、苯醚甲环唑及其混配制剂对葡萄炭疽病菌和穗轴褐枯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活性,并用孙云沛法测定了混配制剂的共毒系数(CTC)。结果表明:氯啶菌酯抑制葡萄炭疽病菌和穗轴褐枯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中浓度(EC50值)分别为2.1793和1.1274μg/mL,而苯醚甲环唑的EC50值分别为0.6667和0.1041μg/mL。当氯啶菌酯与苯醚甲环唑按10∶1混配时复配制剂抑制这2种病原菌菌丝生长的CTC最高,增效作用最大。田间试验结果显示:试制样品22%氯啶菌酯.苯醚甲环唑EC(20%氯啶菌酯+2%苯醚甲环唑)以90~120 g a.i./hm2喷药2~3次对葡萄黑痘病、霜霉病、炭疽病均有较高的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病害 氯啶菌酯 苯醚甲环唑 复配 抑制活性 防治效果
下载PDF
葡萄病毒B优化检测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相昆 牛建新 +2 位作者 田海燕 王林 代永欣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3期282-285,共4页
为了解决种苗检疫、抗病性早期鉴定等基本问题,为葡萄无毒化栽培的提供基本保障。本实验从感染葡萄病毒B的葡萄皮层中提取总RNA,以其为模板进行一步RT-PCR扩增,并利用此扩增产物为模板进行二次扩增,二者均能获得与预期片段大小一致长约4... 为了解决种苗检疫、抗病性早期鉴定等基本问题,为葡萄无毒化栽培的提供基本保障。本实验从感染葡萄病毒B的葡萄皮层中提取总RNA,以其为模板进行一步RT-PCR扩增,并利用此扩增产物为模板进行二次扩增,二者均能获得与预期片段大小一致长约460bp和243bp的扩增产物,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萄病毒B的一步RT-PCR、巢式PCR以及斑点杂交优化检测体系。利用本实验所建立的优化检测体系对葡萄样本进行检测,表现出了良好的特异性与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病毒B 扩增 斑点杂交 特异性 稳定性
下载PDF
酿酒葡萄霜霉病季节流行动态与爆发成因 被引量:4
11
作者 齐慧霞 齐永顺 +2 位作者 张京政 王同坤 李双民 《经济林研究》 2009年第1期57-60,共4页
通过对生长季酿酒葡萄园空气中霜霉病菌孢子囊进行逐日逐小时捕捉,并对病情进行调查,记载气象资料,对霜霉病菌孢子囊飞散动态及病害爆发成因进行了详细研究,以期对病害爆发进行预测,用于指导该病的防治。结果表明:8月至9月上中旬为整个... 通过对生长季酿酒葡萄园空气中霜霉病菌孢子囊进行逐日逐小时捕捉,并对病情进行调查,记载气象资料,对霜霉病菌孢子囊飞散动态及病害爆发成因进行了详细研究,以期对病害爆发进行预测,用于指导该病的防治。结果表明:8月至9月上中旬为整个生长季中孢子囊飞散的高峰;孢子囊的日飞散动态是昼少夜多,8:00之前和18:00之后孢子囊飞散量占全天的87%。全天各小时段孢子囊飞散量与空气相对湿度呈显著正相关(R=0.676 9,P<0.01),而与空气温度呈显著负相关(R=-0.676 7,P<0.01)。品种、地势、空气温度、降雨量和菌量等综合因素共同影响葡萄霜霉病的发生与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保护学 酿酒葡萄 霜霉病 季节流行动态 爆发成因
下载PDF
生长季酿酒葡萄白腐病分生孢子飞散动态 被引量:3
12
作者 齐慧霞 王同坤 +3 位作者 齐永顺 张京政 李双民 吴学仁 《经济林研究》 2009年第3期82-85,共4页
为给葡萄白腐病的流行及预测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对生长季酿酒葡萄园空气中葡萄白腐病菌分生孢子逐日、逐小时捕捉,同时记录空气温度、相对湿度等气象数据,对酿酒葡萄白腐病菌分生孢子的飞散动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7月至8... 为给葡萄白腐病的流行及预测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对生长季酿酒葡萄园空气中葡萄白腐病菌分生孢子逐日、逐小时捕捉,同时记录空气温度、相对湿度等气象数据,对酿酒葡萄白腐病菌分生孢子的飞散动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7月至8月为整个生长季中孢子飞散的高峰期,影响孢子飞散的主要气象因素为温度和湿度。一天中孢子飞散的动态是昼少夜多,18:00~8:00孢子飞散量占全天的95.56%,孢子飞散的最高峰为19:00~7:00。一天中各小时段孢子飞散量与相对湿度呈正相关R=0.898 5,P&lt;0.01;与温度呈负相关R=-0.823 5,P&lt;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保护学 葡萄 白腐病 孢子捕捉
下载PDF
新药剂Y5247对草莓白粉病菌的药效试验 被引量:4
13
作者 高丽丽 胡德禹 +1 位作者 金义兰 黄荣茂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8年第6期550-553,共4页
关键词 草莓白粉病 孢子萌发法 毒力测定 田间药效试验
下载PDF
葡萄抗白粉病与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关系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会宁 张静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56-158,共3页
选取6个欧亚种葡萄,通过田间自然鉴定、实验室测定,结合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得出叶片白粉病的发病率、病情指数,健康叶片、感病叶片中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多酚氧化酶活性对应的关系以及感病叶片上述4个指标与... 选取6个欧亚种葡萄,通过田间自然鉴定、实验室测定,结合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得出叶片白粉病的发病率、病情指数,健康叶片、感病叶片中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多酚氧化酶活性对应的关系以及感病叶片上述4个指标与病情指数间关系。结果表明;供试品种(系)中9307的感病性最强,维多利亚、矢富罗莎次之,早紫、凤凰51号感病性较弱,研选5号感病性最弱(即抗病性最强);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健康叶片与感病叶片中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可溶性糖含量、蛋白质含量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线性正相关,可溶性糖含量、蛋白质含量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多酚氧化酶活性相关性不显著。健康叶片和感病叶片中过氧化物活性、可溶性糖含量与病情指数均呈线性负相关,而多酚氧化酶活性与病情指数呈线性正相关且达显著水平,蛋白质含量与病情指数相关性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亚种葡萄 白粉病 生理生化指标 相关分析
下载PDF
6种农药和2种拮抗菌对葡萄灰霉病的防治试验 被引量:12
15
作者 张夏兰 李兴红 +4 位作者 蔡建波 朱凤霞 严红 刘正坪 魏艳敏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11年第1期27-30,共4页
对目前生产上常用的6种农药和实验室分离的2株拮抗菌进行了室内和田间葡萄灰霉病防治效果试验,以明确目前常用药剂和2株拮抗菌的防效,为葡萄灰霉病的防治提供科学的依据。结果发现:这些药剂和拮抗菌对葡萄灰霉病的防效测定结果基本一致... 对目前生产上常用的6种农药和实验室分离的2株拮抗菌进行了室内和田间葡萄灰霉病防治效果试验,以明确目前常用药剂和2株拮抗菌的防效,为葡萄灰霉病的防治提供科学的依据。结果发现:这些药剂和拮抗菌对葡萄灰霉病的防效测定结果基本一致,对葡萄灰霉病均表现一定程度的防病效果,其中,速克灵、施佳乐、多抗霉素和百泰效果最好,宁南霉素、F2和BJ-6次之,武夷菌素的效果相对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灰霉病 BOTRYTIS CINEREA 防治效果 农药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对葡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和炭疽病菌(Colletortrichum gloeosporioides)的离体抑菌活性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秀平 齐慧霞 温晓蕾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3期45-48,54,共5页
为确定氧化石墨烯对葡萄灰霉病和炭疽病的离体抑菌活性,将氧化石墨烯配制成50,100,250,500 mg/L的溶液,进行了氧化石墨烯对菌丝生长、病菌分生孢子产量及萌发、病菌菌丝生物产量等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氧化石墨烯对葡萄灰霉病和炭疽病... 为确定氧化石墨烯对葡萄灰霉病和炭疽病的离体抑菌活性,将氧化石墨烯配制成50,100,250,500 mg/L的溶液,进行了氧化石墨烯对菌丝生长、病菌分生孢子产量及萌发、病菌菌丝生物产量等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氧化石墨烯对葡萄灰霉病和炭疽病的菌丝生长速率、孢子萌发率、产孢量及生物产量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在处理7 d后,各质量浓度的氧化石墨烯处理对菌丝生长的影响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氧化石墨烯对葡萄炭疽病菌丝的抑制作用明显高于对葡萄灰霉病菌丝的抑制作用;对葡萄炭疽病孢子萌发率与产孢量的抑制作用明显高于对葡萄灰霉病孢子萌发率与产孢量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 葡萄炭疽病 葡萄灰霉病 离体抑菌活性
下载PDF
葡萄卷叶伴随病毒Ⅲ宁夏分离物外壳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顾沛雯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83-386,共4页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宁夏贺兰山东麓地区不同葡萄品种进行卷叶伴随病毒Ⅲ(GLRaVⅢ)的测定,检测率为37.1%,与田间自然发病率调查结果基本一致.设计GLRaVⅢ外壳蛋白(CP)基因序列引物对,进行RT-PCR扩增,获得1.1 kb的特异片段.其中,CP基因长9...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宁夏贺兰山东麓地区不同葡萄品种进行卷叶伴随病毒Ⅲ(GLRaVⅢ)的测定,检测率为37.1%,与田间自然发病率调查结果基本一致.设计GLRaVⅢ外壳蛋白(CP)基因序列引物对,进行RT-PCR扩增,获得1.1 kb的特异片段.其中,CP基因长942 bp,推导的编码蛋白含有313个氨基酸.通过对GLRaVⅢCP基因同源性比较,结果表明,GLRaVⅢ宁夏分离物的CP基因与四川分离物SL-10 CP基因的亲缘关系最近,核苷酸和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8.8%和98.1%;与巴西分离物PET-4和智利分离物C1-817 CP基因亲缘关系较远,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低于95.0%,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低于97.0%,认为GLRaVⅢ株系间的CP基因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卷叶伴随病毒Ⅲ(GLRaVⅢ) 宁夏分离物 CP基因 克隆和序列分析
下载PDF
生防葡萄土壤杆菌E26菌株的GFP标记
18
作者 李金云 王建辉 王慧敏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S1期168-169,共2页
葡萄根癌病是一种在生产上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世界性病害。无致病性的葡萄土壤杆菌E26菌株(Agrobacterium vitis E26)可以有效防治葡萄根癌病,是很有应用前景的生防菌株。借助含有Mini-Tn5和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的自杀性载体pAG408将gf... 葡萄根癌病是一种在生产上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世界性病害。无致病性的葡萄土壤杆菌E26菌株(Agrobacterium vitis E26)可以有效防治葡萄根癌病,是很有应用前景的生防菌株。借助含有Mini-Tn5和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的自杀性载体pAG408将gfp基因导入葡萄土壤杆菌E26菌株,获得了在紫外光下发出强烈绿色荧光的E26突变株,命名为E26 (gfp)。遗传传代法检测表明E26(gfp)中gfp稳定表达。E26(gfp)在固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和葡萄茎外植体的生长与野生型E26相比均没有显著差异。E26(gfp)对葡萄根癌病菌的平板抑制作用和温室防病效果与野生型E2相比也均没有显著差异。gfp的插入对E26生防性状的表达没有影响。GFP标记是研究E26菌株在自然环境生存动态的有用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根癌病 野生型 抑制作用 基因互作 E26 葡萄根癌病菌 土壤杆菌 GFP
下载PDF
50%消菌灵可溶性粉剂防治葡萄小褐斑病试验
19
作者 徐秀丽 董文 +3 位作者 翟登志 安华 王淑杰 韩蓓 《中国果树》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4-54,共1页
关键词 可溶性粉剂 防治效果 褐斑病 消菌灵 试验 葡萄 南京农业大学 抗病毒剂 广谱杀菌
下载PDF
无公害葡萄病虫害主要防治技术
20
作者 鲁磊 刘红霞 +4 位作者 赵雯霞 牛玉荣 孙留娟 刘惠芹 涂振环 《河南农业》 2007年第3期27-27,共1页
一、当前葡萄病虫害防治存在问题(一)病虫害诊断不清,不能对症施药,不能按病害发生规律科学用药。(二)药剂复配使用混乱,加上农用药随意混配,人为造成剂量加大,成本增高,防效差,甚至出现药害。(三)图便宜购买劣质农药,用药次数过于频繁... 一、当前葡萄病虫害防治存在问题(一)病虫害诊断不清,不能对症施药,不能按病害发生规律科学用药。(二)药剂复配使用混乱,加上农用药随意混配,人为造成剂量加大,成本增高,防效差,甚至出现药害。(三)图便宜购买劣质农药,用药次数过于频繁,随意加大用药浓度,造成果面污染严重,品质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剂防治 葡萄 农药 发生规律 化学污染物 病虫草害 病虫害 叶片正面 白腐病 白粉病 沈丘县 农药剂型 可湿性粉剂 粉状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