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小麦组合与玉米杂交产生单倍体的差异 被引量:20
1
作者 陈新民 赖桂贤 +3 位作者 陈孝 周俊芳 刘俊秀 孙芳华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437-441,共5页
实验采用3种类型、15个小麦F_1组合与玉米杂交种中单120进行杂交,研究不同小麦基因型单倍体产生的差异。结果:胚产生率六倍体太谷核不育小麦复合杂交5个组合在17.4%~28.5%间(平均23.8%),六倍体普通小麦6个单交组合在6.3%~10.8%间... 实验采用3种类型、15个小麦F_1组合与玉米杂交种中单120进行杂交,研究不同小麦基因型单倍体产生的差异。结果:胚产生率六倍体太谷核不育小麦复合杂交5个组合在17.4%~28.5%间(平均23.8%),六倍体普通小麦6个单交组合在6.3%~10.8%间(平均8.1%),四倍体硬粒小麦4个单交组合在4.4%~11.0%间(平均8.2%)。统计分析表明:3种小麦类型内各组合之间胚产生率无显著差异,但是,核不育小麦复合杂交F_1分别与普通小麦单交F_1和硬粒小麦单交F_1间有显著差异,而后两种类型间无显著差异。胚培养植株产生率3种类型分别为73.3%、61.9%、23.5%。讨论了该方法产生双单倍体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玉米 远缘杂交 单倍体
下载PDF
水稻与高粱远缘杂交育种若干问题探讨 被引量:9
2
作者 伏军 徐庆国 周文新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7年第6期509-514,共6页
根据作者近年研究结果,对水稻与高粱远缘杂交育种中杂种后代的变异、稳定世代、染色体随体、有利基因的利用及远缘杂交的实质进行探讨,提出了以下观点:(1)按照杂交后代变异的特点对变异材料进行分类,有利于选择;(2)远缘杂交... 根据作者近年研究结果,对水稻与高粱远缘杂交育种中杂种后代的变异、稳定世代、染色体随体、有利基因的利用及远缘杂交的实质进行探讨,提出了以下观点:(1)按照杂交后代变异的特点对变异材料进行分类,有利于选择;(2)远缘杂交后代从低世代到高世代都可能有稳定的株系出现,同时有一部分则继续分离;(3)通过杂种后代系间杂交,能够充分利用远缘杂种的有利基因;(4)细胞学研究中,观察到随体染色体的显性遗传;(5)远缘杂交的实质只能是部分遗传物质的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高粱 远缘杂交 育种
下载PDF
水稻、玉米胚性悬浮细胞系的有效建立 被引量:12
3
作者 向太和 杨剑波 吴家道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96年第1期1-3,8,共4页
研究了水稻、玉米胚性悬浮细胞系有效建立的几个关键性技术问题。指出外植体是影响初代愈伤组织状态的因素之一,提出了愈伤组织继代改造的一些措施、影响胚性悬浮细胞系建立的几个因素和判别某材料能否建成胚性悬浮细胞系的参考标准。
关键词 水稻 玉米 胚性悬浮细胞系 禾谷类作物
下载PDF
利用小穗培养克服小麦与玉米杂种的幼胚败育 被引量:2
4
作者 崔海瑞 方仁 +2 位作者 王景林 孙敬三 路铁刚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54-58,共5页
本研究的结果表明,小穗培养是克服小麦与玉米杂种幼胚败育的一个有效手段。让小麦与玉米的杂交穗在植株上生长14~16天时,获得杂种幼胚的频率仅为0.2%,而在授粉后2天采用小穗培养,则使获得杂种幼胚的频率提高到4.2%,获得杂种幼胚的效... 本研究的结果表明,小穗培养是克服小麦与玉米杂种幼胚败育的一个有效手段。让小麦与玉米的杂交穗在植株上生长14~16天时,获得杂种幼胚的频率仅为0.2%,而在授粉后2天采用小穗培养,则使获得杂种幼胚的频率提高到4.2%,获得杂种幼胚的效率提高21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玉米 远缘杂交 小穗培养
下载PDF
玻璃化法液氮冻存大麦和水稻的胚性悬浮培养细胞 被引量:3
5
作者 黄纯农 王君晖 +2 位作者 严庆丰 颜秋生 张雪琴 《杭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4年第1期114-115,共2页
大麦和水稻的胚牲悬浮细胞系不仅是全能性原生质体的主要来源,而且它本身也可作为植物基因转移的受体.为解决生物工程中优良实验材料的长湖保苟问题。我们进行了胚性悬浮培养细胞的液氮超低温保存研究.
关键词 大麦 水稻 培养细胞 冷冻保存 液氮
下载PDF
农杆菌及基因枪在禾谷类作物遗传转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李慧芬 张晓明 +1 位作者 宋凤斌 李殿申 《吉林农业科学》 CSCD 1998年第2期32-34,76,共4页
目前,外源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多种,常用的有农杆菌法和基因枪法。本文对农杆菌转化禾谷类作物的基本原理及最新动态作了简明扼要的概述,同时对基因枪类型、原理及使用方面也作了简要的介绍。
关键词 禾谷类作物 基因枪 农杆菌 遗传转化
下载PDF
水稻与高粱远缘杂交育种研究Ⅳ.水稻与高粱远缘杂交后代细胞学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程尧楚 周文新 +1 位作者 伏军 徐庆国 《湖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0-13,共4页
我们从1990年开始进行水稻与高粱远缘杂交育种的研究,经历8个世代的培育,从中选育出了超丰早1号等水稻新品系。为探讨杂种与其亲本在细胞学上的差异,进行了染色体分带制片观察。结果发现:杂种染包体数目与母本水稻(中87—... 我们从1990年开始进行水稻与高粱远缘杂交育种的研究,经历8个世代的培育,从中选育出了超丰早1号等水稻新品系。为探讨杂种与其亲本在细胞学上的差异,进行了染色体分带制片观察。结果发现:杂种染包体数目与母本水稻(中87—156)相同,其他几项核型指标也基本一致。同时,原父、母本各只有一对随体与核仁相连,而杂种赵丰早1号及另两品系均有2对随体,分别位于第8对和第10对染色体上,与核仁相连。根据随体显性遗传优势特点,我们认为水稻与高粱远缘杂交后代的2对随体是高粱的一时随体进入了水稻核内,因而引起了杂种细胞遗传基础的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高粱 远缘杂交 染色体 核型
下载PDF
不同激素培养基对小麦×玉米杂种幼胚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子宁 郭北海 +2 位作者 方仁 王景林 孙敬三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13-16,共4页
本研究结果表明,采用2,4-D浸穗法结合低浓度激素培养基进行小穗培养,可以明显改善小麦和玉米杂交种颖果、幼胚及胚乳的发育状况,得胚率由2.1%提高到12.0%;同时表明低浓度激素对杂种发育有着明显的调节作用,但2,4... 本研究结果表明,采用2,4-D浸穗法结合低浓度激素培养基进行小穗培养,可以明显改善小麦和玉米杂交种颖果、幼胚及胚乳的发育状况,得胚率由2.1%提高到12.0%;同时表明低浓度激素对杂种发育有着明显的调节作用,但2,4-D和GA优于K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玉米 小穗培养 激素 杂种
下载PDF
水稻与高粱远缘杂交育种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伏军 徐庆国 《湖南农学院学报》 CSCD 1994年第1期6-12,共7页
1990~1993年开展水稻与高粱远缘杂交育种,培育了8个世代(F0~F7)的材料,并获得如下结果:(1)水稻与高粱有性杂交,采用父本高粱振荡授粉的方法,较易获得杂交种子,当代结实率的高低因组合与亲本品种不同而异.(... 1990~1993年开展水稻与高粱远缘杂交育种,培育了8个世代(F0~F7)的材料,并获得如下结果:(1)水稻与高粱有性杂交,采用父本高粱振荡授粉的方法,较易获得杂交种子,当代结实率的高低因组合与亲本品种不同而异.(2)杂种后代的变异可以粗略地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植株超高、生育期超长的极端类型;二是不明显变异类型;三是有很高育种价值类型.(3)杂交后代变异特点主要是每穗着粒数大幅度增加.着粒密度加大,是实现超高产育种的有效手段.本文还对远缘杂交的实质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在远缘杂种后代中,不论是精卵融合还是非精卵融合,都只能是部分遗传物质结合的假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高粱 杂交育种 远缘杂交
下载PDF
禾谷类作物游离花粉培养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0
作者 邢小黑 《植物学通报》 CSCD 1995年第A01期21-24,共4页
禾谷类作物游离花粉培养研究进展邢小黑(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农业利用研究所,南京210014)ADVANCESONTHEISOLATEDMICKOSPORESCULTUREOFCEKEALCROPS¥XingXiao... 禾谷类作物游离花粉培养研究进展邢小黑(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农业利用研究所,南京210014)ADVANCESONTHEISOLATEDMICKOSPORESCULTUREOFCEKEALCROPS¥XingXiao-hei(JiangsuAcad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禾谷类作物 花粉培养 育种
下载PDF
水稻与高粱远缘杂交育种研究Ⅴ.超丰早1号高产栽培技术初探
11
作者 唐湘如 伏军 +1 位作者 徐庆国 肖应辉 《湖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7-9,共3页
水稻与高粱远缘杂交育种研究Ⅴ.超丰早1号高产栽培技术初探唐湘如,伏军,徐庆国,肖应辉(湖南农业大学农学系,长沙410128)本研究第Ⅲ报报道了利用水稻与高粱远缘杂交育种选育而成的“超丰早1号”的生理特性分析结果:即根... 水稻与高粱远缘杂交育种研究Ⅴ.超丰早1号高产栽培技术初探唐湘如,伏军,徐庆国,肖应辉(湖南农业大学农学系,长沙410128)本研究第Ⅲ报报道了利用水稻与高粱远缘杂交育种选育而成的“超丰早1号”的生理特性分析结果:即根系活力高而秧苗期耐逆性较强,光合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高粱 远缘杂交 超丰早1号 杂交育种 栽培
下载PDF
诱发谷物胚乳突变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徐辰武 《核农学通报》 1996年第6期291-295,共5页
谷类作物的胚乳是人类食粮和许多生活必需品的主要来源。通过诱发胚乳突变改良谷物品质 ,已成为作物育种的发展方向之一。本文综述诱发玉米、水稻和麦类等主要谷类作物胚乳突变的研究进展 ,以推动有关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 胚乳 品质 谷类作物 诱变育种
下载PDF
谷类作物媒体介导DNA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陈璋 《福建农业科技》 1993年第2期22-24,共3页
高等植物基因转化技术与机理是目前生物研究领域的热点领域。近年来,在各国学者的努力下,利用重组DNA技术,已对基因载体的构建、原生质体或细胞的转化、基因的表达与调控作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一系列进展,为植物遗传工程的发展奠定了坚实... 高等植物基因转化技术与机理是目前生物研究领域的热点领域。近年来,在各国学者的努力下,利用重组DNA技术,已对基因载体的构建、原生质体或细胞的转化、基因的表达与调控作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一系列进展,为植物遗传工程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禾谷类作物 DNA导入 研究
下载PDF
浅谈建立“两杂”种子生产技术新体系 被引量:1
14
作者 曾宪堂 游文平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43-44,共2页
关键词 杂交水稻 杂交玉米 种子生产 技术体系
下载PDF
谷类作物在组织培养中的遗传不稳定性
15
作者 A.Karp 周枫 《北京农业科学》 1989年第3期35-37,共3页
目前,大麦和小麦的原生质体再生植株还没有获得成功,但是在大麦和小麦的外植体再生体系中未成熟胚培养再生途径是较好的方式.这两种作物的再生体系是相似的,可以小麦为例说明.未成熟胚培养再生体系的怍法是,收集开花后12~14天的幼胚,... 目前,大麦和小麦的原生质体再生植株还没有获得成功,但是在大麦和小麦的外植体再生体系中未成熟胚培养再生途径是较好的方式.这两种作物的再生体系是相似的,可以小麦为例说明.未成熟胚培养再生体系的怍法是,收集开花后12~14天的幼胚,经表面消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类作物 组织培养 遗传 不稳定性
下载PDF
浸穗法结合小穗培养对小麦X玉米幼胚发育的影响
16
作者 王子宁 郭北海 《河北农作物研究》 1994年第2期23-26,共4页
关键词 小麦 玉米 小穗培养 激素 杂交
下载PDF
辐射选育的稻麦新品种(系)
17
作者 柳学余 崔叶龙 《核农学通报》 1992年第5期248-248,F003,共2页
1.水稻扬辐糯1号辐照 IR29选育而成,1990年经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命名。具有早熟、高产、多抗、优质等特性,协调了糯稻生产中产量、品质和抗性三者的矛盾,解决了其他籼糯品种高产不抗病。
关键词 辐射育种 水稻 麦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