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冬季水分管理方式对稻田CH_4排放量的影响 被引量:27
1
作者 蔡祖聪 徐华 +4 位作者 卢维盛 廖宗文 张建国 魏朝富 谢德体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71-175,共5页
在西南农业大学和华南农业大学农场的田间试验表明 ,长期淹水是我国西南地区冬灌田水稻生长期CH4排放通量高于一般水田的主要原因 .土壤淹水前连续干燥的时间越长 ,水稻生长期CH4排放通量越低 ,但这种作用仅能维持一季水稻生长期 .冬灌... 在西南农业大学和华南农业大学农场的田间试验表明 ,长期淹水是我国西南地区冬灌田水稻生长期CH4排放通量高于一般水田的主要原因 .土壤淹水前连续干燥的时间越长 ,水稻生长期CH4排放通量越低 ,但这种作用仅能维持一季水稻生长期 .冬灌田冬季排干 ,种植冬小麦 ,次年水稻生长期CH4平均排放通量可减少 63~ 72 % .如果我国西南地区冬灌田的水利设施能够得到有效改善 ,改冬灌为冬排 ,一年一季水稻为一水一旱 ,将可提高该类土壤生产力和大大减少我国稻田CH4排放总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季水分管理 稻田 CH4排放
下载PDF
塑料暗管排水对水稻的增产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杨金楼 朱济成 +1 位作者 朱连龙 柯福源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1992年第2期41-46,共6页
塑料暗管排水自70年代末上海市农科院土肥所在我国稻田首次应用以来,经过6年多田间测试得出:稻田渗漏量比无管对照田增加2.55mm/d。土壤中还原物质(总量、活性还原物、Fe^(2+)、Mn^(2+))平均降低15.3%—37.4%;土壤水中游离CO_2、活性... 塑料暗管排水自70年代末上海市农科院土肥所在我国稻田首次应用以来,经过6年多田间测试得出:稻田渗漏量比无管对照田增加2.55mm/d。土壤中还原物质(总量、活性还原物、Fe^(2+)、Mn^(2+))平均降低15.3%—37.4%;土壤水中游离CO_2、活性还原物、Fe^(2+)、H_2S平均降低16.4%,水溶氧增高49.2%;搁田4d,0-25cm土层内气相容积增加3.4%(增幅92.0%),为根系生长创造了良好环境条件,根系活力明显提高(+71%);磷素吸收量成倍增加,吸收钾量增加17%左右;水稻纹枯病发病率降低72.3%;从而使水稻活热高产,一般可增产稻谷23.6±10.3kg/亩,增幅达6.2±2.8%。其增产作用主要是增加实粒数和千粒重,减少空秕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渗漏量 湿度 增产效果 水稻
下载PDF
排水条件下稻田中氮素运移转化规律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刘培斌 程伦国 +2 位作者 陈瑞忠 刘德福 言鸽 《农田水利与小水电》 1994年第4期15-20,共6页
该文对室内外不同排水条件下淹水稻田土壤中氮素运移、转化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对氮素在土壤和地下水中的运移动态及分布过程进行了初步探讨,可为拟定合理的水肥管理措施提供依据。
关键词 排水 稻田 氮素运移转化
下载PDF
水稻产量与暗管排水的关系 被引量:1
4
作者 志方 《农田水利与小水电》 1994年第12期43-43,共1页
水稻产量与暗管排水的关系巴西南部的南里约格朗德州主要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在洪泛平原约有330万hm2发展畜牧和种植水稻。特别是水稻对该州的经济十分重要。灌溉水稻的产量平均每公顷达5251.5kg。但是,如果在稻作区进... 水稻产量与暗管排水的关系巴西南部的南里约格朗德州主要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在洪泛平原约有330万hm2发展畜牧和种植水稻。特别是水稻对该州的经济十分重要。灌溉水稻的产量平均每公顷达5251.5kg。但是,如果在稻作区进行排水,水稻的产量还可以提高。该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排水 产量 暗管排水
下载PDF
粉煤灰管在农田排水工程中的应用
5
作者 聂崇礼 《江西农机与农业工程》 1989年第6期22-23,30,共3页
关键词 稻田 排水 粉煤灰 管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