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北方春小麦抗蚜水平与形态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
12
1
作者
李昌盛
尚勋武
+2 位作者
师桂英
孙多鑫
袁俊秀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6期80-83,共4页
选用田间蚜量比值法评价抗蚜水平不同的12个春小麦品种,对其叶色、叶毛长度、叶毛密度、叶面积、蜡质、株高、芒长、穗密度、分蘖9个形态指标与抗蚜水平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麦蚜发生的高峰期,小麦叶色、叶毛长度、叶毛密度、蜡...
选用田间蚜量比值法评价抗蚜水平不同的12个春小麦品种,对其叶色、叶毛长度、叶毛密度、叶面积、蜡质、株高、芒长、穗密度、分蘖9个形态指标与抗蚜水平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麦蚜发生的高峰期,小麦叶色、叶毛长度、叶毛密度、蜡质含量和穗密度都与抗蚜性呈显著负相关,旗叶面积和株高分别与抗蚜性呈极显著和显著正相关,芒长和分蘖与抗蚜性无显著相关性.相关系数分析表明:蜡质含量、旗叶面积、穗密度和株高与小麦抗蚜性的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形态特征
蚜量比值
相关性
抗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春小麦杂种后代农艺性状和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分析
被引量:
1
2
作者
王昆鹏
刘爽
郭世华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94-99,共6页
为了客观评价春小麦杂种后代农艺和品质性状,采用DPS软件和SDS-PAGE技术分别对8个组合亲本及其杂种F4:5代8个农艺性状和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第1、3组合F4:5代平均有效分蘖数、结实小穗数、单穗籽粒数和单穗粒重均...
为了客观评价春小麦杂种后代农艺和品质性状,采用DPS软件和SDS-PAGE技术分别对8个组合亲本及其杂种F4:5代8个农艺性状和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第1、3组合F4:5代平均有效分蘖数、结实小穗数、单穗籽粒数和单穗粒重均大于其双亲,第1、2、7组合F4:5代平均主茎穗长,第7组合结实小穗数,第2组合的单穗籽粒数和单穗粒重均大于其双亲。F4:5主穗单粒间HMW-GS组成基本相同;供试F4:5单株1、7+8和5+10亚基频率最高,分别为62.1%、51.8%和75.9%。8种亚基组合类型中,(1,7+8,5+10)的频率最高为20.7%。供试8个组合后代中,同一组合F4:5代单株Glu-1D位点亚基相同,Glu-1A、Glu-1B亚基类型不完全相同,同一株行的单株间亚基差异较小。此外,新克旱9号×陕253杂种F4:5单株出现与亲本不同的7+8亚基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农艺性状
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
SDS-PAGE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小麦脯氨酸脱氢酶活性染色方法研究
3
作者
阮海华
沈文飚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0期5187-5188,共2页
以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为研究材料,建立了小麦叶片脯氨酸脱氢酶活性染色方法。结果表明,小麦叶片脯氨酸脱氢酶活性染色的最佳反应pH值是10,而且脯氨酸脱氢酶谱带的大小与酶浓度呈正比。该染色方法是在脯氨酸脱氢酶活性测定的基...
以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为研究材料,建立了小麦叶片脯氨酸脱氢酶活性染色方法。结果表明,小麦叶片脯氨酸脱氢酶活性染色的最佳反应pH值是10,而且脯氨酸脱氢酶谱带的大小与酶浓度呈正比。该染色方法是在脯氨酸脱氢酶活性测定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克服了酶活力测定过程中由于异硫氰酸甲酯在水溶液中的颜色变化而造成的酶活力测定误差大,平行性差的缺点,具有简单直观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
脯氨酸脱氢酶
活性染色
异硫氰酸甲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低山繁殖的小麦种子在高山种植的增产效果及原因分析
4
作者
周宗桥
甘元海
《湖北农业科学》
1989年第10期5-6,共2页
兴山县耕地分布在110~1500米之间的不同海拔高度上,70年代以前小麦主要分布在600米以下的低山地带,600~1000米之间的半高山地带很少种小麦,产量很低,1000米以上的高山地带不种小麦。70年代初我们总结了从低山引小麦种到高山种植的增...
兴山县耕地分布在110~1500米之间的不同海拔高度上,70年代以前小麦主要分布在600米以下的低山地带,600~1000米之间的半高山地带很少种小麦,产量很低,1000米以上的高山地带不种小麦。70年代初我们总结了从低山引小麦种到高山种植的增产经验(简称低山小麦上高山),经过试验示范,在半高山和高山,低山小麦种比就地留种的普遍增产,因而使这项增产经验迅速得到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种子
繁育
种植
地势
产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北方春小麦抗蚜水平与形态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
12
1
作者
李昌盛
尚勋武
师桂英
孙多鑫
袁俊秀
机构
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
出处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6期80-83,共4页
基金
甘肃省科技厅"高产
优质
+1 种基金
多抗专用小麦品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项目(2GS042-001-02)
甘肃农业大学科技创新基金"小麦麦长管蚜抗基因分子标记"(GAU-CX0520).
文摘
选用田间蚜量比值法评价抗蚜水平不同的12个春小麦品种,对其叶色、叶毛长度、叶毛密度、叶面积、蜡质、株高、芒长、穗密度、分蘖9个形态指标与抗蚜水平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麦蚜发生的高峰期,小麦叶色、叶毛长度、叶毛密度、蜡质含量和穗密度都与抗蚜性呈显著负相关,旗叶面积和株高分别与抗蚜性呈极显著和显著正相关,芒长和分蘖与抗蚜性无显著相关性.相关系数分析表明:蜡质含量、旗叶面积、穗密度和株高与小麦抗蚜性的关系密切.
关键词
春小麦
形态特征
蚜量比值
相关性
抗性
Keywords
spring wheat
morphology
aphid number ratio
correlation
resistance
分类号
S512.132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春小麦杂种后代农艺性状和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分析
被引量:
1
2
作者
王昆鹏
刘爽
郭世华
机构
内蒙古农业大学农学院
出处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94-99,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460067)
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200408020312)
文摘
为了客观评价春小麦杂种后代农艺和品质性状,采用DPS软件和SDS-PAGE技术分别对8个组合亲本及其杂种F4:5代8个农艺性状和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第1、3组合F4:5代平均有效分蘖数、结实小穗数、单穗籽粒数和单穗粒重均大于其双亲,第1、2、7组合F4:5代平均主茎穗长,第7组合结实小穗数,第2组合的单穗籽粒数和单穗粒重均大于其双亲。F4:5主穗单粒间HMW-GS组成基本相同;供试F4:5单株1、7+8和5+10亚基频率最高,分别为62.1%、51.8%和75.9%。8种亚基组合类型中,(1,7+8,5+10)的频率最高为20.7%。供试8个组合后代中,同一组合F4:5代单株Glu-1D位点亚基相同,Glu-1A、Glu-1B亚基类型不完全相同,同一株行的单株间亚基差异较小。此外,新克旱9号×陕253杂种F4:5单株出现与亲本不同的7+8亚基组。
关键词
小麦
农艺性状
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
SDS-PAGE
Keywords
Agronomic characters
HMW - GS
SDS - PAGE
分类号
S512.132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麦脯氨酸脱氢酶活性染色方法研究
3
作者
阮海华
沈文飚
机构
天津大学药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南京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0期5187-5188,共2页
文摘
以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为研究材料,建立了小麦叶片脯氨酸脱氢酶活性染色方法。结果表明,小麦叶片脯氨酸脱氢酶活性染色的最佳反应pH值是10,而且脯氨酸脱氢酶谱带的大小与酶浓度呈正比。该染色方法是在脯氨酸脱氢酶活性测定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克服了酶活力测定过程中由于异硫氰酸甲酯在水溶液中的颜色变化而造成的酶活力测定误差大,平行性差的缺点,具有简单直观的优点。
关键词
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
脯氨酸脱氢酶
活性染色
异硫氰酸甲酯
Keywords
Wheat (Triticum aestivum L.)
Proline dehydrogenase
Activity staining
Isothiocyanatomethane
分类号
S512.132.2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低山繁殖的小麦种子在高山种植的增产效果及原因分析
4
作者
周宗桥
甘元海
机构
兴山县农牧局
出处
《湖北农业科学》
1989年第10期5-6,共2页
文摘
兴山县耕地分布在110~1500米之间的不同海拔高度上,70年代以前小麦主要分布在600米以下的低山地带,600~1000米之间的半高山地带很少种小麦,产量很低,1000米以上的高山地带不种小麦。70年代初我们总结了从低山引小麦种到高山种植的增产经验(简称低山小麦上高山),经过试验示范,在半高山和高山,低山小麦种比就地留种的普遍增产,因而使这项增产经验迅速得到推广。
关键词
小麦
种子
繁育
种植
地势
产量
分类号
S512.132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北方春小麦抗蚜水平与形态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李昌盛
尚勋武
师桂英
孙多鑫
袁俊秀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
1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春小麦杂种后代农艺性状和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分析
王昆鹏
刘爽
郭世华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小麦脯氨酸脱氢酶活性染色方法研究
阮海华
沈文飚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低山繁殖的小麦种子在高山种植的增产效果及原因分析
周宗桥
甘元海
《湖北农业科学》
198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