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滴灌模式和土壤水分对冬小麦土壤水提取量和水分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杨明达 张素瑜 +4 位作者 杨慎骄 关小康 李帅 陈金平 王同朝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49-159,共11页
为探索高效的灌溉策略以减少灌水量并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以缓解黄淮海冬麦区水资源短缺。采用田间裂区试验设计,探究地表滴灌(DI)和地下滴灌(SDI)条件下不同土壤水分状况(分别为田间持水量的50%~60%,60%~70%,70%~80%,记为W_(50)、W_(... 为探索高效的灌溉策略以减少灌水量并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以缓解黄淮海冬麦区水资源短缺。采用田间裂区试验设计,探究地表滴灌(DI)和地下滴灌(SDI)条件下不同土壤水分状况(分别为田间持水量的50%~60%,60%~70%,70%~80%,记为W_(50)、W_(60)和W_(70))对冬小麦产量、土壤水提取量、蒸散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整个生长季,与DI处理相比,SDI处理降低0~0.8 m土层土壤水提取比降低11.8%~21.8%,但SDI处理0.8~1.6 m土层土壤水提取量增加28.4%~29.8%。SDI处理的平均土面蒸发量和灌溉量分别比DI处理减少23.1%,8.9%。虽然花后SDI和DI处理间蒸腾速率的差异不显著,但在W_(50)和W_(60)条件下(亏缺灌溉),SDI处理的净光合速率和叶面积指数均高于DI处理。与DI处理相比,在亏缺灌溉条件下,SDI处理的产量增加14.5%~29.3%,水分利用效率增加13.9%~25.9%。与DI处理相比,在W_(70)条件下,SDI处理更多灌溉水下渗到0.8 m以下土层,从而显著降低上层土壤的土壤水提取量及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导致产量降低4.1%~8.9%。SDI处理在W_(60)条件下能够从深层土壤提取更多水分,并调控冬小麦的光合特性,从而提高冬小麦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滴灌模式 亏缺灌溉 土壤水提取量 光合特性 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燕麦+木霉调控黄河三角洲滨海盐渍土保墒研究
2
作者 石文娟 陈建爱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14期66-68,共3页
基于13 a的田间应用研究,论述了微生物改良盐渍土及燕麦长时间覆盖土壤,抗风蚀、保墒情,减少秋季和春季2次土壤水分蒸发高峰期水分蒸发的效果。结果显示,土壤添加外来微生物木霉菌剂,提高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同时建立了更多的微生物菌体贮... 基于13 a的田间应用研究,论述了微生物改良盐渍土及燕麦长时间覆盖土壤,抗风蚀、保墒情,减少秋季和春季2次土壤水分蒸发高峰期水分蒸发的效果。结果显示,土壤添加外来微生物木霉菌剂,提高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同时建立了更多的微生物菌体贮水器,利于燕麦等作物的根系生长发育;燕麦通过蒸腾作用代替土壤水分蒸发,改变了水运移通道和储水位置,土壤保墒效果好。通过地上、地下生物的共同作用,丰富土壤微生物,降低水分蒸发,调控了土壤墒情,提高土壤有机质,减少水土流失,改善土壤性状,促进了土壤从无生命土壤向有生命土壤转变,向健康土壤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渍土 水分蒸发 燕麦 木霉 保墒
下载PDF
宝天曼自然保护区森林土壤碳氮储量分布格局分析 被引量:19
3
作者 彭舜磊 王华太 +2 位作者 陈昌东 齐光 赵干卿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0-34,共5页
森林土壤碳氮储量是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基础,关系着全球的气候变化。为了认识宝天曼森林土壤碳氮储量的分布格局,以内乡宝天曼自然保护区森林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土壤剖面调查方法,分析比较了内乡宝天曼土壤碳氮储量和碳氮比与海拔... 森林土壤碳氮储量是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基础,关系着全球的气候变化。为了认识宝天曼森林土壤碳氮储量的分布格局,以内乡宝天曼自然保护区森林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土壤剖面调查方法,分析比较了内乡宝天曼土壤碳氮储量和碳氮比与海拔、林龄和土壤类型的关系。结果表明:该区域森林土壤碳储量为14.24-137.97t/hm^2,平均值为82.05t/hm^2,土壤氮储量在0.75-6.89t/hm^2范围,平均值为3.98t/hm^2;土壤碳氮储量与海拔和林龄符合正相关的线性关系,随着海拔的升高和林龄的增大而升高,变化趋势明显,碳氮比保持在20左右;土壤碳氮储量在不同林型间的差异很大;不同土壤类型之间,山地棕壤的碳氮储量极显著高于山地黄棕壤和山地褐土(p〈0.01)。该研究揭示了宝天曼自然保护区森林土壤碳氮储量的空间分布规律,对于宝天曼自然保护区森林应对气候变化、森林植被恢复及森林生态系统的管理和保护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宝天曼自然保护区 土壤类型 碳氮储量 碳氮比 海拔 林龄
下载PDF
优化算法确定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唐亚莉 董文明 +1 位作者 赵晶晶 虎胆.吐马尔白 《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2期240-243,共4页
通过探讨直接法测定土壤水分曲线的诸多不便,引入Van-Genuchten(1980)模型,对其进行对数简化,以沙性土壤为样本,通过对Van-Genuchten模型中的参数n、β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确定出了土壤性质的关键性参数,并把计算与实测的土壤水分特征曲... 通过探讨直接法测定土壤水分曲线的诸多不便,引入Van-Genuchten(1980)模型,对其进行对数简化,以沙性土壤为样本,通过对Van-Genuchten模型中的参数n、β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确定出了土壤性质的关键性参数,并把计算与实测的土壤水分特征曲线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该模型的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的非常好,说明通过优化法确定非饱和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 Van-Genuchten模型 对数简化
下载PDF
不同HMW-GS小麦品种在不同生态区种植品质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李红霞 魏亦勤 +3 位作者 张双喜 刘旺清 裘敏 樊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0期8516-8517,8538,共3页
[目的]为优质小麦的品种选育、栽培调控及加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不同HMW-GS类型的小麦品种在宁夏不同纬度地区种植,收获储存30 d后进行品质分析。[结果]宁春4号、宁春43号、宁J210、1188-1的HMW-GS评分较高,宁春35号的较低。小麦... [目的]为优质小麦的品种选育、栽培调控及加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不同HMW-GS类型的小麦品种在宁夏不同纬度地区种植,收获储存30 d后进行品质分析。[结果]宁春4号、宁春43号、宁J210、1188-1的HMW-GS评分较高,宁春35号的较低。小麦各品质指标与HMW-GS评分的相关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湿面筋含量>蛋白质含量>硬度>沉降值,前3个指标与HMW-GS评分呈正相关,沉降值与HMW-GS评分呈负相关。在不同纬度条件下,宁春35号的各项品质指标较稳定,宁春4号和1188-1次之。随着纬度的升高,供试小麦品种的主要品质指标呈上升趋势。[结论]HMW-GS评分与小麦营养品质密切相关,HMW-GS评分高的品种,其品质指标受生态环境条件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品种 HMW-GS 纬度 品质分析
下载PDF
冬小麦能量平衡及蒸散分配的季节变化分析 被引量:26
6
作者 莫兴国 刘苏峡 +1 位作者 于沪宁 刘昌明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536-542,共7页
本文分析了华北平原冬小麦生态系统辐射收支、热量平衡以及蒸散在冠层蒸腾和土壤蒸发之间的分配特征。结果发现,在冬小麦生长过程中,系统截获的太阳短波辐射随小麦的生长而变,它占太阳总辐射的比例,初期为0.8左右,尔后随叶面积... 本文分析了华北平原冬小麦生态系统辐射收支、热量平衡以及蒸散在冠层蒸腾和土壤蒸发之间的分配特征。结果发现,在冬小麦生长过程中,系统截获的太阳短波辐射随小麦的生长而变,它占太阳总辐射的比例,初期为0.8左右,尔后随叶面积的增加而逐渐下降,在孕穗期最小,约为0.75,之后,随叶片枯黄、麦穗的成长又上升,最后可达0.86。净辐射占太阳总辐射的比例,可分成如下3个阶段:拔节期比值较低,约为0.45;孕穗抽穗期约为0.5;灌浆期比值最大,约0.57。随着叶面积指数(LAI)的增加,土壤热通量与净辐射之比,由返青初期的0.13迅速下降,直至较为稳定的0.06。潜热通量消耗净辐射的大部分,且随LAI的增加而增大。从返青到乳熟的58天内(4月1日~5月28日),麦田总蒸散量约为250mm,其中土壤蒸发量约为50mm,冠层蒸腾约为200mm,分别占总蒸散量的20%和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收支 能量平衡 蒸散分配 土壤蒸发 冬小麦
下载PDF
测墒补灌对小麦水分利用特征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3
7
作者 许骥坤 石玉 +2 位作者 赵俊晔 张永丽 于振文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77-281,329,共6页
为了克服定量灌溉存在的盲目性,在测墒补灌的条件下进行小麦水分利用特征和产量的研究。2012—2013年和2013—2014年2个小麦生长季,以济麦22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条件下设置5个处理:全生育期不灌水(W0)、拔节期和开花期均灌水60mm(Wck,定... 为了克服定量灌溉存在的盲目性,在测墒补灌的条件下进行小麦水分利用特征和产量的研究。2012—2013年和2013—2014年2个小麦生长季,以济麦22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条件下设置5个处理:全生育期不灌水(W0)、拔节期和开花期均灌水60mm(Wck,定量节水灌溉),依据0—40cm土层土壤相对含水量测墒补灌,于拔节期和开花期分别补灌至目标土壤相对含水量为65%和70%(W1),70%和70%(W2)以及75%和70%(W3),研究不同土壤水分处理对小麦水分利用特征和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Wck相比,W2处理灌水量小,土壤贮水消耗量及其占总耗水量的比例高,促进了小麦对土壤贮水的利用;(2)2个小麦生长季W2对80—160cm土层土壤水分的消耗量显著高于Wck处理,促进了小麦对深层土壤水分的利用;(3)W2灌浆期棵间蒸发量显著低于Wck处理,降低了开花至成熟期的耗水量,有利于高效利用灌溉水;(4)2个小麦生长季试验结果表明,W2籽粒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灌溉水利用效率均显著高于Wck处理,是本试验条件下高产节水的最优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测墒补灌 水分利用特征 籽粒产量
下载PDF
玉米生长指标的土壤水分上下限调控机理 被引量:14
8
作者 胡燕哲 吴明泽 +4 位作者 李涛龙 田国明 张亚奇 雷乾震 胡笑涛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65-170,共6页
采用桶栽试验,开展了土壤水分不同上下限组合处理对夏玉米生长指标调控效应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灌水上下限处理夏玉米株高、茎粗、叶面积等生长指标及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WUE)均存在显著差异;苗期55%θF(拔节期以后60%θF,下同)灌水... 采用桶栽试验,开展了土壤水分不同上下限组合处理对夏玉米生长指标调控效应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灌水上下限处理夏玉米株高、茎粗、叶面积等生长指标及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WUE)均存在显著差异;苗期55%θF(拔节期以后60%θF,下同)灌水下限的中度水分胁迫和85%θF(90%θF)灌水上限的中水复水有利于提高水分利用效率(2.93)和产量(113.70 g·株-1),相比于苗期65%θF(70%θF)灌水下限的充分灌溉,灌水上限为苗期75%θF(80%θF)的高频次低定额灌溉有利于提高产量(115.44 g·株-1);苗期~拔节期,(根重/干物质重)×全株干重(2.604)较小,拔节~灌浆期,茎粗/根重(5.010)和(茎粗/株高)×干物质量(7.860)较小,灌浆~成熟期,干物质重/株高(0.914)、(茎粗/株高)×干物质重(17.434)或穗重/叶面积(0.044)较大。叶干重/茎干重(0.930)较大的夏玉米为试验条件下节水高产的合理生长株型,对应的水分处理为:苗期~拔节期灌水上下限分别为85%θF和55%θF;拔节~灌浆期,灌水上下限分别为80%θF和70%θF;灌浆~成熟期,灌水上下限分别为100%θF和50%θ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生长指标 土壤水分上下限 调控
下载PDF
东方小麦主要农艺性状分析 被引量:26
9
作者 徐黎黎 李伟 郑有良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5-20,共6页
为发掘特异基因资源,对75份来自24个国家的东方小麦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考察与分析。结果表明,供试材料植株较高,平均株高达127.5 cm;籽粒特长,平均粒长达1.03 cm。相关分析表明,千粒重与株高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穗粒数呈极显著负偏相关... 为发掘特异基因资源,对75份来自24个国家的东方小麦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考察与分析。结果表明,供试材料植株较高,平均株高达127.5 cm;籽粒特长,平均粒长达1.03 cm。相关分析表明,千粒重与株高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穗粒数呈极显著负偏相关,说明株高增加可能导致千粒重增高,但千粒重高的材料其穗粒数相应会减少。主成分分析显示4个主成分(穗密度因子、穗粒重因子、粒数因子、株高因子)对变异的贡献率达85.58%,可作为亲本选择的依据。聚类分析可将供试材料分为四类,其遗传距离远近与地理来源无必然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小麦 农艺性状 基因资源
下载PDF
稻田渍水及土壤水分平衡对春玉米生长影响的模拟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杨京平 陈杰 +1 位作者 严力蛟 范兴海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85-91,共7页
借助PenningdeVries的MACROS模型和 1995~ 1997年田间及水槽实验结果 ,建立了玉米生长发育及水分动态耦合的模拟模型 ,模型模拟的玉米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土壤水分变化状况同实际较为符合 .验证后的模型用于模拟不同渍水时期及持续时间... 借助PenningdeVries的MACROS模型和 1995~ 1997年田间及水槽实验结果 ,建立了玉米生长发育及水分动态耦合的模拟模型 ,模型模拟的玉米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土壤水分变化状况同实际较为符合 .验证后的模型用于模拟不同渍水时期及持续时间对春玉米生长及产量影响的动态 .模拟结果表明在田间全程控制水分为田间持水量 90 %情况下 ,春玉米孕穗期为渍水危害的敏感期 ,其次为 4~ 6叶期 .在自然降水及土壤渍水状况影响下 ,春玉米幼苗期 4~ 6叶时为渍水的敏感期 ,8叶及孕穗期相对较耐渍 .在玉米 4、 6叶期时 ,渍害造成产量下降的临界期为 5d ;而在 8叶、孕穗期为 10~ 15d .但持续 2 0d的渍水对任何时期的春玉米生长都造成严重的影响 .因此在生产中应注意在苗期及孕穗期及时排除田间多余的水分及降低地下水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渍水 春玉米 稻田 模拟分析 水分平衡 生长 影响 土壤
下载PDF
不同干旱胁迫程度对不同品种玉米关键生育期抗氧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崔蓉 柳鑫婧 +4 位作者 李锦秀 王呈玉 张欣宇 常洪艳 刘淑霞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45-552,共8页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测定关键生育期不同抗旱胁迫程度下不同品种玉米抗氧化酶活性、脯氨酸(Pro)及丙二醛(MDA)含量等指标,阐明玉米在不同干旱胁迫程度下的生理应激响应,为玉米抗旱稳产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金庆707’‘嫩单19’及‘富...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测定关键生育期不同抗旱胁迫程度下不同品种玉米抗氧化酶活性、脯氨酸(Pro)及丙二醛(MDA)含量等指标,阐明玉米在不同干旱胁迫程度下的生理应激响应,为玉米抗旱稳产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金庆707’‘嫩单19’及‘富单16’3个不同耐旱能力的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设置抗旱棚微区试验,于玉米拔节期、抽雄期及灌浆期分别设置正常供水(CK)、轻旱(LS)、中旱(MS)、重旱(SS)及持续干旱(S)处理5个水分梯度对玉米生理指标进行测定。[结果]随干旱胁迫程度的不断增强,玉米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并在中度干旱[田间持水量的(45±5)%]时达到峰值。抽雄期玉米生长速率较快,干旱胁迫条件下3种抗氧化酶活性也最高,3个品种玉米酶活性从高到低分别为‘金庆707’‘嫩单19’‘富单16’。随干旱胁迫的增强,不同品种玉米叶片Pro含量显著升高,其中抽雄期Pro含量最高,最高可达到2101.12 ng·g^(-1)。玉米叶片MDA含量在灌浆期最高,胁迫程度严重时MD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玉米品种‘金庆707’MDA含量最低,玉米品种耐旱性越强,MDA含量越低。[结论]抽雄期干旱胁迫影响产量,土壤水分维持在田间持水量的50%以上时,玉米通过增强抗氧化酶活性及脯氨酸含量来保护膜系统,在水分低于田间持水量的50%时则较易受到胁迫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耐旱性 干旱胁迫程度 抗氧化特性
下载PDF
黔西南州小麦品种适应性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思梅 何庆才 陈曦 《种子》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97-98,共2页
黔西南州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热量充足,雨量充沛,雨热同季,无霜期长,终年温暖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温年较差小。气候特点有利于小麦的生长发育,是贵州的小麦主产区,常年播种面积在5.3万hm2以上。但是,长期以来黔... 黔西南州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热量充足,雨量充沛,雨热同季,无霜期长,终年温暖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温年较差小。气候特点有利于小麦的生长发育,是贵州的小麦主产区,常年播种面积在5.3万hm2以上。但是,长期以来黔西南州小麦品种比较单一,以丰优系列为主,影响小麦品种的耐病性和抗病性,从而影响单产的进一步提高。良种是小麦实现高产的重要因素,生产实际表明,选用单产高、抗性好、品质优的小麦品种有利于实现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品种 黔西南州 品种适应性 应用 热带季风 生长发育 气候特点 播种面积
下载PDF
白羊草光合特性和水分利用效率对土壤水分响应的研究
13
作者 刘莹 李鹏 +3 位作者 李占斌 常恩浩 柯浩成 刘琦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32-239,共8页
为揭示黄土丘陵区乡土草种白羊草光合生理生态特征和其水分利用效率对土壤水分的响应关系,本研究采用盆栽控制实验,比较研究白羊草在充分供水、轻度水分胁迫、重度水分胁迫3个水分处理下的光合生理特征、瞬时水分利用效率及生物量的变... 为揭示黄土丘陵区乡土草种白羊草光合生理生态特征和其水分利用效率对土壤水分的响应关系,本研究采用盆栽控制实验,比较研究白羊草在充分供水、轻度水分胁迫、重度水分胁迫3个水分处理下的光合生理特征、瞬时水分利用效率及生物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充分供水和轻度水分胁迫处理下,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型曲线并出现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2干旱胁迫对地上部分的影响显著高于地下,重度水分胁迫显著增加白羊草根冠比和细根生物量,降低粗根生物量;3水分利用效率在充分供水时受叶片温度影响最大,在轻度水分胁迫时受大气饱和水汽压亏缺的影响最大,在重度水分胁迫时受大气温度的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羊草 光合日变换 光响应曲线 生物量 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青藏苔草形态特征及生物量分配沿水分梯度的变化 被引量:10
14
作者 王洪斌 张煜坤 张大才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22-530,共9页
为分析湿地植物形态与生物量可塑性对土壤含水率的响应,本文以青藏苔草(Carex moorcroftii)为研究对象,沿土壤水分梯度设置样地,分析根、茎、叶形态及生物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土壤含水率降低,叶片数量、残存叶基数量、茎基直径、根状... 为分析湿地植物形态与生物量可塑性对土壤含水率的响应,本文以青藏苔草(Carex moorcroftii)为研究对象,沿土壤水分梯度设置样地,分析根、茎、叶形态及生物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土壤含水率降低,叶片数量、残存叶基数量、茎基直径、根状茎长度和分蘖芽数量均增加,而叶长、分蘖芽和根状茎直径减小;根系表面积、根系平均直径、总根体积、地下(BB)、地上(AB)生物量、BB/AB值均随土壤含水率降低呈减小趋势,而总根长呈增大趋势;营养器官形态特征可塑性强弱表现为:根>茎>叶。在生境干旱化过程中,青藏苔草叶片长度缩短、数量增多,在缩短输导距离的同时保持植株的叶面积,同时青藏苔草会增加分蘖芽数量与根状茎长度以增强对空间的占据能力,增加根长以吸收利用深层土壤水分,根、茎、叶形态特征具有一定的可塑性,但生物量的降低限制了青藏苔草在干旱生境中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苔草 水分梯度 形态特征 沼泽湿地 表型可塑性
下载PDF
短柄枹栎林优势种群空间结构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彭舜磊 齐光 +2 位作者 张志录 李彦娇 陈栋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63-368,共6页
以宝天曼自然保护区的短柄枹栎林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乔木树种的重要值,确定该林分的优势树种,采用点格局分析方法中的Ripley′s K函数,分析短柄枹栎林群落3个优势树种的空间分布格局,并通过径级结构分析,揭示优势种群分布的大小特征。... 以宝天曼自然保护区的短柄枹栎林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乔木树种的重要值,确定该林分的优势树种,采用点格局分析方法中的Ripley′s K函数,分析短柄枹栎林群落3个优势树种的空间分布格局,并通过径级结构分析,揭示优势种群分布的大小特征。结果表明:短柄枹栎林乔木物种有11种,其中优势树种为短柄枹栎、化香树和四照花,重要值分别为29.46、15.41和11.98;在样地中心半径12 m范围内,短柄枹栎和化香树种群的K(r)值位于置信区间之上,呈集群分布;四照花种群的K(r)值总体位于置信区间之内,呈随机分布。短柄枹栎林乔木层所有树种的径级结构呈倒"J"字型,为增长型;短柄枹栎种群的径级结构呈近正态分布,为稳定型;化香树种群的径级结构呈近"J"字型,为衰退型;四照花种群的径级结构呈近倒"J"字型,为增长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柄枹栎林 点格局分析 径级结构 空间分布格局 种群结构
下载PDF
Impact of Some Agronomic Practices on Paddy Field Soil Health Under Varied Ecological Conditions: I. Influence of Soil Moisture 被引量:6
16
作者 A.SUBHANI LIAOMIN 《Pedosphere》 SCIE CAS CSCD 2001年第1期39-48,共10页
The effects of individual and combined additions of urea (100 μg N g-1 soil) and insecticide (triazophos at field rate, FR) under different moisture levels of air-dried soil (AD), 50% of water-holding capacity (WHC),... The effects of individual and combined additions of urea (100 μg N g-1 soil) and insecticide (triazophos at field rate, FR) under different moisture levels of air-dried soil (AD), 50% of water-holding capacity (WHC), 100% WHC and flooded soil (FS) on some selected soil properties in a paddy field soil were examined in a laboratory incubation study.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after 21-day incubation at 25℃, the different moisture levels led to significant changes in the parameters studied. Flooding of soil with distilled water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electron transport system (ETS) /dehydrogenase activity and phenol contents of the soil compared to the other moisture levels, while protein and phospholipids behaved differently at varied moisture levels with or without the addition of urea and/or triazophos. Increased ETS activity was observed with N addition at higher moisture levels while insecticide incorporation decreased it at all moisture levels as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moisture only). The phenol contents slightly decreased and increased with N and insecticide applications, respectively. The soil protein contents were found to be unaffected among all the soil treatments at all moisture levels. However, among different moisture levels, reduced quantities of proteins were estimated at 50% WHC, suggesting more N-mineralization. Lower quantities of soil biomass phospholipids, among all treatments, were recorded at higher moisture levels (100% WHC and FS) than at the lower levels. An overall slight enhancement in phospholipid contents with N and small reduction with insecticide addition, respectively, was noticed against the untreated soil. The toxicity of fertilizer and insecticide decreased as the soil moisture contents increased, suggesting rapid degradation of agrochemic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 生态学 肥料 壤湿度 苯酚 蛋白质 磷脂
下载PDF
2014年气象条件对枣庄峄城区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胡园春 《农业灾害研究》 2014年第8期42-43,共2页
根据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农业气象指标,利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得出2014年驿城区冬小麦高产的有利气象条件。播种—出苗阶段,底墒水充足,小麦出苗率高,生长整齐;返青提前,使返青期长,穗分化时间加长,可能造成小麦小穗数增加,穗粒数增多;拔节—... 根据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农业气象指标,利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得出2014年驿城区冬小麦高产的有利气象条件。播种—出苗阶段,底墒水充足,小麦出苗率高,生长整齐;返青提前,使返青期长,穗分化时间加长,可能造成小麦小穗数增加,穗粒数增多;拔节—抽穗期,虽然降水比常年偏少,但能够基本满足小麦开花灌浆对水分的需求;适宜的温度,充足的降水和日照条件,对小麦的抽穗、灌浆非常有利,也是小麦增产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条件 冬小麦 生长发育
下载PDF
黄土高原南部农田水量供需平衡与作物水肥产量效应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开元 李玉山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05-107,共3页
在黄土高原南部,50%左右的年份存在水分亏缺,100%的年份存在养分亏缺。农田水分亏缺率为10%左右,由此造成的减产率也仅有10%左右。农田养分亏缺严重,由此引起的减产率高达40~50%。肥因素对提高作物产量具有普遍... 在黄土高原南部,50%左右的年份存在水分亏缺,100%的年份存在养分亏缺。农田水分亏缺率为10%左右,由此造成的减产率也仅有10%左右。农田养分亏缺严重,由此引起的减产率高达40~50%。肥因素对提高作物产量具有普遍性,即无论何种水文年型,增加农田养分投入均可引起作物产量的显著提高。在现有最优品种和最优栽培方法条件下,限制作物产量提高的首要因子是养分供应不足,而不是水分亏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农田水分 产量效应 作物 灌溉 水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