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9篇文章
< 1 2 5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藜麦遗传改良现状与发展方向 被引量:4
1
作者 魏志敏 吕玮 +6 位作者 赵宇 崔纪菡 王京新 赵文庆 裴美燕 刘建军 李顺国 《中国种业》 2024年第1期35-39,共5页
藜麦育种研究是以改良和优化藜麦的品种,实现产量、品质和抗逆性的提高为目标,通过深入研究藜麦的遗传背景和基础,了解藜麦的遗传多样性,建立丰富的遗传资源库,为未来的育种工作提供更多的遗传材料。传统育种方法结合现代分子标记辅助... 藜麦育种研究是以改良和优化藜麦的品种,实现产量、品质和抗逆性的提高为目标,通过深入研究藜麦的遗传背景和基础,了解藜麦的遗传多样性,建立丰富的遗传资源库,为未来的育种工作提供更多的遗传材料。传统育种方法结合现代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基因组选择技术等手段可以加速藜麦的遗传改良进程,转基因技术也为提高藜麦的抗病虫能力提供了新途径。然而,藜麦育种仍面临一些挑战,包括遗传改良速度较慢、抗病和抗虫育种仍面临挑战,以及品质改良有待提高。因此,加强研究合作、拓宽遗传资源来源、加强品种改良和开发适应性更强的品种等是未来藜麦育种研究的重点和方向。通过科研创新和广泛合作,藜麦育种的发展将会不断推进,为解决全球粮食安全和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藜麦 遗传 育种 基因 发展 建议
下载PDF
藜麦叶花青素生物合成转录组-代谢组联合分析
2
作者 张敏 王梅 +2 位作者 王红霞 王俊玲 穆国俊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7-48,共12页
本研究利用转录组和代谢组学技术探究了翠绿色和粉红色藜麦(Chenopodium quinoa Willd.)叶片中花青素的合成机制,分析了不同时期不同品种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及差异代谢物(Differential accumulate... 本研究利用转录组和代谢组学技术探究了翠绿色和粉红色藜麦(Chenopodium quinoa Willd.)叶片中花青素的合成机制,分析了不同时期不同品种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及差异代谢物(Differential accumulated metabolites,DAMs)。通过对藜麦叶片的DEGs进行分析发现:与花青素生物合成密切相的DEGs有11个分别为4CL、C3’H、HCT、CHS、CHI、ANR、CYP75B1、UGT79B1、FG3、FG2、CYP73A;转录因子有4个分别为:MYC2、BHLH14、HY5和TGA。GO富集分析结果表明有7条GO Terms(GO:0009812(类黄酮代谢过程,flavonoid metabolic process)、GO:0010468(基因表达调控,regulation of gene expression)、GO:0051553(黄酮生物合成过程,flavone biosynthetic process)、GO:0009813(类黄酮生物合成过程,flavonoid biosynthetic process)、GO:0009411(应对紫外线,response to UV)、GO:0043169(阳离子绑定,cation binding)和GO:0016703(氧化还原酶活动,oxidoreductase activity))与花青素生物合成密切相关;KEGG富集分析发现6条(苯丙氨酸代谢(Phenylalanine metabolism,ko00360)、苯丙素的生物合成(Phenylpropanoid biosynthesis,ko00940)、类黄酮生物合成(Flavonoid biosynthesis,ko00941)、植物激素信号转导(Plant hormone signal transduction,ko04075)、黄酮和黄酮醇生物合成(Flavone andflavonolbiosynthesis,ko00944)和昼夜节律-植物(Circadianrhythm-plant,ko04712))与花青素生物合成显著相关的代谢途径。代谢组学分析确定了矢车菊素3-O-3",6"-O-二丙二基葡萄糖苷(Cyanidin 3-O-3",6"-O-dimalonylglucoside)和柚皮素(Naringenin)可能是粉红色藜麦叶片形成的关键DAMs;转录组-代谢组学联合分析表明类黄酮生物合成和花青素生物合成途径是藜麦叶片中花青素生物合成的主要富集途径;通过qRTPCR对10个DEGs进行验证,结果表明qRT-PCR的验证结果与转录组测序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藜麦 花青素 转录组 代谢组 QRT-PCR
下载PDF
PEG胁迫对4种颜色藜麦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魏志敏 吕玮 +6 位作者 赵宇 崔纪菡 王京新 赵文庆 裴美燕 刘建军 李顺国 《农业科技通讯》 2024年第1期88-90,148,共4页
通过对不同聚乙二醇(PEG-6000)浓度下藜麦品种种子萌发及生长特性的深入研究,旨在为干旱地区的藜麦品种选择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研究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不同颜色藜麦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表现为灰色品种>白色品种>黑色品... 通过对不同聚乙二醇(PEG-6000)浓度下藜麦品种种子萌发及生长特性的深入研究,旨在为干旱地区的藜麦品种选择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研究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不同颜色藜麦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表现为灰色品种>白色品种>黑色品种>红色品种。红色藜麦种子在不同浓度的PEG-6000溶液处理下,其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及活力指数均呈现一定程度的增加,特别是在PEG-6000浓度为9%时,红色藜麦种子的发芽性能达到最大值。此外,各色藜麦种子的胚根长度和鲜重也在这个浓度下达到最大值。然而,当PEG-6000的浓度增至12%时,对胚根长度和鲜重的抑制效应变得显著,且其数值降至最低水平。在低浓度范围(3%~9%)的PEG-6000溶液中,4种颜色的藜麦品种均表现出一定的耐旱能力,其中红色品种的耐旱性表现最出色。综上所述,通过对干旱条件下藜麦种子的萌发及生长特性进行细致研究,有望为干旱地区藜麦品种的选育与种植提供有益的科学依据和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藜麦 种子 种子颜色 干旱胁迫 萌发
下载PDF
不同剂量^(60)Co-γ射线辐照藜麦种子的效应研究
4
作者 魏志敏 崔纪菡 +6 位作者 吕玮 赵宇 王京新 赵文庆 裴美燕 刘建军 李顺国 《农业科技通讯》 2024年第4期92-96,共5页
为了研究^(60)Co-γ射线辐照在藜麦育种中的应用,探讨^(60)Co-γ射线辐射诱变藜麦的适宜剂量,本研究利用4种剂量^(60)Co-γ辐射4个不同藜麦品种,对辐射后的种子进行室内发芽试验和田间种植试验,并对M1代的生育过程、畸变率、突变率进行... 为了研究^(60)Co-γ射线辐照在藜麦育种中的应用,探讨^(60)Co-γ射线辐射诱变藜麦的适宜剂量,本研究利用4种剂量^(60)Co-γ辐射4个不同藜麦品种,对辐射后的种子进行室内发芽试验和田间种植试验,并对M1代的生育过程、畸变率、突变率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经过150~450 Gy的辐照剂量处理后,藜麦的形态特征和生长表现出显著变化;发芽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150 Gy剂量可促进种胚活力,250 Gy以上剂量显著降低发芽率;辐射导致出苗延迟,高剂量下甚至无法正常出苗,出苗率也显著降低,表明辐射对幼苗生长产生负面影响;成株率随辐射剂量增加而下降,幼苗自然枯死增多,说明辐射对发芽种子胚芽的继续发育抑制显著;辐射导致遗传变异,包括早熟、矮化、穗颜色等方面,突变频率随剂量增加而增加。综上可知,藜麦的生长、发芽、出苗、成株等受到辐射剂量影响,适度辐射可促进发芽,但高剂量对生长和遗传特性产生负面效应。本研究对于辐射育种的可行性和作物改良意义重大,但需深入研究其机制和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藜麦 辐射 育种 ^(60)Co-γ
下载PDF
干旱胁迫对不同品系藜麦苗期生长特性的影响
5
作者 魏志敏 赵宇 +5 位作者 崔纪菡 王京新 赵文庆 裴美燕 刘建军 李顺国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4年第5期177-179,共3页
为了给干旱地区的藜麦品种选择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分析研究了不同浓度聚乙二醇(PEG-6000)对藜麦苗期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品系的藜麦在干旱胁迫下的生长和生理响应存在差异,随着干旱胁迫的增强,藜麦的株高、叶面积和生物... 为了给干旱地区的藜麦品种选择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分析研究了不同浓度聚乙二醇(PEG-6000)对藜麦苗期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品系的藜麦在干旱胁迫下的生长和生理响应存在差异,随着干旱胁迫的增强,藜麦的株高、叶面积和生物量呈下降趋势;不同品系藜麦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差异表明了它们的抗旱特性的不同,黑色和红色品系的藜麦在一定胁迫程度下表现出较好的适应性和较高的抗旱能力,而灰色和白色品系的藜麦对干旱胁迫的敏感性相对较高。因此,在干旱地区进行藜麦种植时,选择具有较强抗旱能力的黑色和红色品系会更加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藜麦 干旱胁迫 生长 影响
下载PDF
电子束辐照对薏苡仁中5种真菌毒素降解率以及甘油三油酸酯含量的影响
6
作者 庞艳苹 孙鸣 +2 位作者 陈萌 王雪妹 赵志磊 《河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1期92-98,共7页
为了科学利用电子束辐照技术有效降解薏苡仁中的5种真菌毒素[黄曲霉毒素4种:AFB_(1)、AFB_(2)、AFG_(1)和AFG_(2);玉米赤霉烯酮(ZEA)],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不同剂量[0(未辐照)、2、4、6、8、10 kGy)的电子束辐照处理以及适宜剂量... 为了科学利用电子束辐照技术有效降解薏苡仁中的5种真菌毒素[黄曲霉毒素4种:AFB_(1)、AFB_(2)、AFG_(1)和AFG_(2);玉米赤霉烯酮(ZEA)],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不同剂量[0(未辐照)、2、4、6、8、10 kGy)的电子束辐照处理以及适宜剂量电子束辐照结合不同的水分、pH值、双氧水(H_(2)O_(2))处理后薏苡仁中5种真菌毒素降解率以及甘油三油酸酯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薏苡仁中5种毒素的降解率均随辐照剂量的增大而逐渐提高,其中8 kGy剂量处理的5种毒素降解率与10 kGy剂量处理差异均不显著,因此确定电子束辐照降解薏苡仁中5种毒素的适宜剂量为8 kGy。8 kGy剂量的电子束辐照时,控制薏苡仁水分含量为10%~12%,pH值为8~9,添加1.0%浓度的H_(2)O_(2),薏苡仁中5种真菌毒素的降解率高,且甘油三油酸酯含量仍能达到《中国药典》(2020版)标准。研究结果可为利用电子束辐照降解薏苡仁中5种毒素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薏苡仁 电子束辐照 黄曲霉毒素 玉米赤霉烯酮 甘油三油酸酯
下载PDF
藜麦SOD家族基因的鉴定及其对混合盐碱胁迫的响应 被引量:1
7
作者 邓玉荣 韩联 +5 位作者 王金龙 韦兴翰 王旭东 赵颖 魏小红 李朝周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8-39,共12页
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是植物抗氧化系统的关键酶,在保护植物免受生物和非生物胁迫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以拟南芥SOD为基础,通过序列比对在藜麦基因组中鉴定出12个SOD基因,分别定位于细胞核、微体及线粒体,在11条染色... 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是植物抗氧化系统的关键酶,在保护植物免受生物和非生物胁迫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以拟南芥SOD为基础,通过序列比对在藜麦基因组中鉴定出12个SOD基因,分别定位于细胞核、微体及线粒体,在11条染色体上不均匀分布,其编码蛋白质三级结构显示Cu/Zn-SODs与Fe-SODs为同源二聚体,Mn-SODs为同源四聚体。CqSOD基因内含子/外显子分布模式不尽相同,内含子数介于4~7个,保守基序差异明显。系统发育关系显示,SOD蛋白可分为Cu/Zn-SODs、Fe-SODs及Mn-SODs 3个亚族。此外,所有的CqFe-SODs及CqMn-SODs启动子区都含有脱落酸激素反应顺式元件,CqSOD12与11个CqSOD蛋白及4个CqCAT蛋白存在相互作用。表达谱分析表明,12个CqSOD基因对混合盐碱及硝普钠均有较强响应。研究结果为SOD基因在植物发育和胁迫响应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藜麦 SOD家族基因 盐碱胁迫 生物信息学分析 表达分析
下载PDF
31份藜麦种质农艺性状及I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8
作者 姚佳 杨发荣 +4 位作者 刘文瑜 黄杰 魏玉明 杨超 刘欢 《草原与草坪》 CAS CSCD 2024年第3期43-51,共9页
【目的】筛选西北干旱及半干旱地区不同利用价值藜麦种质,为藜麦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奠定基础。【方法】以种植于甘肃临夏东乡县的31份藜麦种质资源为材料,分析其农艺性状,利用ISSR引物进行分子标记PCR扩增,阐明其遗传多样性及特点。... 【目的】筛选西北干旱及半干旱地区不同利用价值藜麦种质,为藜麦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奠定基础。【方法】以种植于甘肃临夏东乡县的31份藜麦种质资源为材料,分析其农艺性状,利用ISSR引物进行分子标记PCR扩增,阐明其遗传多样性及特点。【结果】株高、茎粗、鲜干比、茎叶比、单株产量5个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在14.41%~63.30%,其中株高与茎粗、鲜干比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单株产量呈显著正相关。茎粗与单株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鲜干比呈显著正相关。鲜干比与单株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筛选出8条多态性高且清晰的ISSR引物,扩增出63条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55条,多态性位点比率为83.70%,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4515,基因多样性(H)为0.2731,香农信息指数(I)为0.4174。根据UPGMA聚类分析结果,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72时,31份藜麦种质可分为5个类群。第1类群为已选育的陇藜1号、陇藜7号,抗倒伏性、抗病虫害好;第2类群株高较低,可作为抗倒伏材料进一步选育;第3类群株高高、单株产量大、鲜干比适中、茎叶比小,可作为鲜喂材料进一步选育;第4类群鲜干比最大,且与台湾红藜LQ-223的亲缘关系相近;第5类群具有茎叶比最大、中熟品种的特性。【结论】31份藜麦种质资源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可为藜麦种质资源创新、遗传育种提供优质材料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藜麦 农艺性状 遗传多样性 ISSR分子标记 聚类分析
下载PDF
藜麦CqAMSlike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
9
作者 张玉敏 林春 +3 位作者 刘正杰 林彤 董玉梅 毛自朝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83-694,共12页
为探究藜麦(Chenopodium quinoa,Willd.)花粉发育的分子机制,基于基因组和转录组数据,经同源比对及RT-qPCR表达分析等,预测藜麦中AMS候选基因并克隆其编码序列,随后经病毒介导的基因沉默(VIGS)及双分子荧光互补(BiFC)法进行候选基因的... 为探究藜麦(Chenopodium quinoa,Willd.)花粉发育的分子机制,基于基因组和转录组数据,经同源比对及RT-qPCR表达分析等,预测藜麦中AMS候选基因并克隆其编码序列,随后经病毒介导的基因沉默(VIGS)及双分子荧光互补(BiFC)法进行候选基因的功能验证。结果显示,藜麦中有CqAMSlike1和CqAMSlike2两个基因,其中CqAMSlike1的CDS长1929 bp,而CqAMSlike2的CDS长1920 bp,两基因均在不同发育时期的圆锥花序中表达。与CqAMSlike2相比,CqAMSlike1的表达更与AMS的表达模式相一致,而被进一步用于基因的功能验证。与对照相比,基于烟草脆裂病毒(TRV)沉默CqAMSlike1的藜麦两性花出现部分花丝缩短、花药不裂,花粉败育,单株种子少,种子空瘪率增加的表型。BIFC结果显示CqAMSlike1自身,与CqTDF1和CqMYB80均有互作,预示CqAMSlike1可形成同源或异源聚体调控藜麦绒毡层发育基因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藜麦 AMS 病毒介导的基因沉默 花粉发育 蛋白互作
下载PDF
我国籽实和饲草燕麦土壤氮素丰缺指标与推荐施氮量研究
10
作者 孙洪仁 王显国 +2 位作者 张运龙 杜雪燕 李林霞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3期237-246,共10页
为了给我国燕麦测土施氮提供科学依据,采用“零散实验数据整合法”和“养分平衡―地力差减法新应用公式”,开展了我国燕麦土壤氮素丰缺指标与推荐施氮量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燕麦土壤碱解氮第1~8级丰缺指标依次为≥389、219~389、123~219... 为了给我国燕麦测土施氮提供科学依据,采用“零散实验数据整合法”和“养分平衡―地力差减法新应用公式”,开展了我国燕麦土壤氮素丰缺指标与推荐施氮量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燕麦土壤碱解氮第1~8级丰缺指标依次为≥389、219~389、123~219、70~123、39~70、22~39、13~22和<13 mg/kg;土壤全氮第1~8级丰缺指标依次为≥5.0、2.8~5.0、1.5~2.8、0.9~1.5、0.5~0.9、0.3~0.5、0.2~0.3和<0.2 g/kg;土壤有机质第1~8级丰缺指标依次为≥64、39~64、23~39、14~23、9~14、5~9、3~5和<3 g/kg.当氮肥利用率30%~50%时,目标产量1.5~6.0 t/hm^(2)籽实燕麦第1~8级土壤推荐施氮量分别为0、9~60、18~120、27~180、36~240、45~300、54~360和63~420 kg/hm^(2);目标产量4.5~15 t/hm^(2)饲草燕麦第1~8级土壤推荐施氮量依次为0、14~80、29~160、43~240、58~320、72~400、86~480和101~560 kg/hm^(2).本研究建立了我国籽实和饲草燕麦土壤氮素丰缺指标推荐施肥系统,为我国燕麦测土施氮奠定了科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 测土施肥 土壤养分 丰缺指标 施肥指标
下载PDF
人工草地光稃香草群落结构及其物种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吕亮雨 蔡宗程 +2 位作者 刘青青 张海蓉 施建军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97-103,共7页
【目的】为探明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大武滩不同人工草地光稃香草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变化。【方法】以4个不同人工草地的光稃香草群落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物种组成、重要值和多样性指数。【结果】结果表明,4个群落共有23种植物,属15科22... 【目的】为探明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大武滩不同人工草地光稃香草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变化。【方法】以4个不同人工草地的光稃香草群落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物种组成、重要值和多样性指数。【结果】结果表明,4个群落共有23种植物,属15科22属,不同样地的优势种和共优势种植物分别为麦宾草+光稃香草、麦宾草+草地早熟禾+光稃香草、草地早熟禾+光稃香草+短穗兔耳草、草地早熟禾+垂穗披碱草+光稃香草。Simpson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优势度指数均表现为样地1光稃香草+麦宾草群落最小,其余各样地多样性指数相差不大。样地3群落地上生物量最大,为809.33 g/m^(2),地上生物量较样地1、2和样地4分别提高了10.36%、68.61%和52.13%差异显著。【结论】因此优势种的不同是驱动草本植物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和生物量变化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稃香草 群落结构 物种组成 物种多样性
下载PDF
基于表型和基因型的藜麦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12
作者 陶小所 姚晓华 +3 位作者 吴昆仑 谢德庆 宋娇 姚有华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98-809,共12页
为了解和掌握青海省引进和收集藜麦种质资源的遗传背景和多样性,本研究选择11个表型性状和221对SSR引物对114份藜麦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14份藜麦种质资源的11个表型性状差异极显著(P<0.01),变异系数范围为4.57%~8... 为了解和掌握青海省引进和收集藜麦种质资源的遗传背景和多样性,本研究选择11个表型性状和221对SSR引物对114份藜麦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14份藜麦种质资源的11个表型性状差异极显著(P<0.01),变异系数范围为4.57%~87.79%,主穗直径的变异最大(87.79%),籽粒直径的变异最小(4.57%);遗传多样性指数范围为0.47~2.29,单株产量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大(2.29),茎秆长最小(0.47)。46对多态性较好的SSR引物扩增出165条多态性条带,每对引物的平均等位变异数为3.59,观测等位基因(Na)平均值为1.65,有效等位基因(Ne)平均值为1.50,Shannon’s信息指数(I)和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e)平均值分别为0.39和0.27,平均多态性比率为64.35%。通过聚类分析发现,114份藜麦种质基于表型性状和SSR分子标记的聚类结果存在一定的相似和差异,来源地相同的种质被分到了不同的类群,来源地不同的种质被分到了同一类或单独聚成一类,说明参试藜麦种质资源的表型性状和分子遗传信息多样性较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藜麦 种质资源 表型性状 SSR标记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二倍体苍白茎藜组织培养研究
13
作者 张全 林彤 +3 位作者 刘正杰 杨燕 李旻玥 林春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5期103-107,共5页
[目的]建立藜麦二倍体苍白茎藜的组织培养体系。[方法]以二倍体苍白茎藜种子为外植体,先获得无菌幼苗,在此基础上进行不同脱毒外植体不同激素浓度配比对愈伤组织的诱导、不定芽分化的诱导、生根的诱导及移栽驯化的相关研究。[结果]二倍... [目的]建立藜麦二倍体苍白茎藜的组织培养体系。[方法]以二倍体苍白茎藜种子为外植体,先获得无菌幼苗,在此基础上进行不同脱毒外植体不同激素浓度配比对愈伤组织的诱导、不定芽分化的诱导、生根的诱导及移栽驯化的相关研究。[结果]二倍体苍白茎藜的种子最佳消毒时间为2%次氯酸钠消毒6 min;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1.0 g/L水解酪蛋白+35 mg/L肌醇+690 mg/L脯氨酸+1.0 mg/L 6-BA+1.0 mg/L NAA+1.0 mg/L 2,4-D,诱导率达到86.63%;不定芽分化诱导培养基为MS+1.0 mg/L 6-BA+0.2 mg/L NAA+1.0 mg/L 2-IP+1.0 mg/L KT,诱导率为11.67%;MS+2.0 mg/L IBA或MS+0.5 mg/L IBA+0.1 mg/L NAA为最佳生根培养基,生根率均达100%,试管苗经炼苗和移栽驯化后成活。[结论]该研究通过苍白茎藜种子诱导获得再生植株,经炼苗移栽驯化后成活,为二倍体藜麦的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苍白茎藜 二倍体 组织培养
下载PDF
施用不同肥料对藜麦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14
作者 马艳雨 蒋梦珂 +3 位作者 胡雨彤 冯耀祖 张少民 贾宏涛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5期1-7,共7页
探讨施用不同肥料对藜麦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筛选出适宜旱作藜麦优质高产栽培的最佳肥料,为新疆藜麦旱作生产提供理论参考。以藜麦品种伊藜早1号为研究对象,在盆栽条件下开展试验,共设置了5个处理,分别为不施肥处理(CK)、生物炭处理(S... 探讨施用不同肥料对藜麦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筛选出适宜旱作藜麦优质高产栽培的最佳肥料,为新疆藜麦旱作生产提供理论参考。以藜麦品种伊藜早1号为研究对象,在盆栽条件下开展试验,共设置了5个处理,分别为不施肥处理(CK)、生物炭处理(S)、控释肥处理(K)、腐植酸处理(F)和当地施肥处理(D),各处理肥料均作为基肥一次性施入。测定灌浆期藜麦植株高度、茎粗、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值)、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光能利用效率(Eu)、瞬时水分利用效率(WUE)、成熟期产量等指标。结果表明:藜麦的株高在K处理下显著增高(P<0.05);茎粗在S处理下达到最大值,其与CK和D处理相比,茎粗分别增加了49.56%和51.82%;S、K、F、D处理下的SPAD值较CK均显著增加(P<0.05);藜麦在灌浆期的Pn、Gs、Tr、Ci、Eu和WUE均在K处理下最大;S、K、F、D处理均可以提高藜麦的产量,其中K处理下主穗质量、千粒质量和产量分别比CK增长185.44%、65.00%、57.64%;相关分析表明,在灌浆期,藜麦的籽粒产量与主穗质量、千粒质量呈极显著相关,主穗质量、千粒质量与净光合速率呈极显著正相关。综上所述,在施肥量一致的情况下,控释肥处理更能满足藜麦生长后期的养分需求,进而实现藜麦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藜麦 光合参数 控释肥 产量
下载PDF
基于Richards方程的薏苡不同部位籽粒灌浆性能和品质的差异及其相关性研究
15
作者 曾涛 陆秀娟 +4 位作者 潘虹 李祥栋 魏心元 石明 宋碧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743-1751,共9页
【目的】探明薏苡不同部位籽粒灌浆结实性能、品质性状差异及其相关性,为薏苡强弱势籽粒产量性能优化与选育优质高产栽培品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结合Richards方程研究不同薏苡[贵薏1号(GY.1)和师宗黑壳(SZHK)... 【目的】探明薏苡不同部位籽粒灌浆结实性能、品质性状差异及其相关性,为薏苡强弱势籽粒产量性能优化与选育优质高产栽培品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结合Richards方程研究不同薏苡[贵薏1号(GY.1)和师宗黑壳(SZHK)]各部位(上部、中部、下1、下2和下3)籽粒干重、灌浆速率、籽粒充实度和淀粉含量等相关性状指标的差异,灌浆结实特性与灌浆参数及品质性状指标的相关性。【结果】籽粒灌浆方程W=78.76/(1+379259e^(0.27t))^(1/7.91),籽粒最大灌浆速率为1.82 mg/d,平均1.12 mg/d,生长活跃期73.61 d,平均结实率74.55%,平均充实度76.84%,籽粒百粒重和单茎总粒重分别为7.70和13.49 g。籽粒干重随花后天数逐步增加,在第49天时达最大;灌浆速率与花后天数呈先增后降趋势,花后第31天时达最大。籽粒平均灌浆速率,薏苡下1(1.26 mg/d)显著高于其他部位,比最低的下3(1.04 mg/d)高21.10%;最大灌浆速率同样表现为下1(2.03 mg/d)最大,比下3(1.71 mg/d)高18.70%;籽粒百粒重及充实度整体表现为下1>上部>中部>下2>下3,其中,下1(8.37 g)显著高于其他部位,分别比下2(7.41 g)、下3(7.29 g)高12.95%和14.81%;籽粒充实度下1(80.23%)比下3(72.42%)高10.78%;薏苡下1籽粒淀粉含量(38.10%)分别比下2(33.83%)、下3(33.11%)高12.62%和15.07%。相关分析表明,籽粒百粒重与籽粒平均灌浆速率(0.78)、最大灌浆速率(0.89)、淀粉含量(0.95)、淀粉积累速率(0.88)和充实度(0.87)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可溶性糖含量(-0.93)呈极显著负相关。【结论】下1籽粒在粒重、充实度及淀粉含量上均优于其他部位,初步判明下1为薏苡强势籽粒,下2和下3为弱势籽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薏苡 RICHARDS方程 籽粒灌浆 充实度 品质
下载PDF
藜麦CqANS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16
作者 张豪杰 陈紫岩 +2 位作者 尹航 魏杰 吴传万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2期7-14,共8页
【目的】通过藜麦ANS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研究其蛋白相关特性,为进一步阐明藜麦CqANS基因发挥作用的分子机制提供基础。【方法】通过PCR反应克隆藜麦ANS基因(CqANS)的cDNA全长序列,进而对CqANS编码的蛋白质序列及特征进行预测分析,同时... 【目的】通过藜麦ANS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研究其蛋白相关特性,为进一步阐明藜麦CqANS基因发挥作用的分子机制提供基础。【方法】通过PCR反应克隆藜麦ANS基因(CqANS)的cDNA全长序列,进而对CqANS编码的蛋白质序列及特征进行预测分析,同时利用实时定量PCR对该基因在不同胁迫处理下的表达进行分析。【结果】藜麦ANS基因包含2个外显子和1个内含子,其编码的蛋白质编码359个氨基酸残基;藜麦CqANS蛋白为亲水性蛋白,不存在信号肽,蛋白质定位于细胞质;其属于PLN03178超家族,具有典型的Fe2+-依赖的双加氧酶家族(2OG-FeII_Oxy)的保守结构域。启动子分析显示在CqANS上游启动子区域存在多种响应非生物胁迫的顺式作用元件。低温胁迫诱导CqANS的表达,而外源ABA处理及干旱处理则抑制CqANS的表达。CqANS与包括AUR62014624-RA在内的多个蛋白存在互作关系。【结论】藜麦ANS基因(CqANS)具有ANS基因家族特征,可能与其他植物的ANS基因存在相似的生物学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藜麦 ANS 生物信息学分析 基因定位 表达分析
下载PDF
辽北地区顶凌播种条件下藜麦品种筛选试验研究
17
作者 韩彦龙 姜薇 +2 位作者 吴昊 邹凤宇 张艳 《中国种业》 2024年第3期90-94,共5页
以16个藜麦引选品种(系)作为研究材料,在顶凌播种条件下,通过对16个材料的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进行调查分析,探究顶凌播种技术在辽北地区的可行性,并筛选出适合辽北地区种植的藜麦品种。试验结果表明:顶凌播种条件下,铁岭市农业... 以16个藜麦引选品种(系)作为研究材料,在顶凌播种条件下,通过对16个材料的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进行调查分析,探究顶凌播种技术在辽北地区的可行性,并筛选出适合辽北地区种植的藜麦品种。试验结果表明:顶凌播种条件下,铁岭市农业科学院自选品种(系)TL3产量表现最好,可达194kg/667m2,其次为TL2和津藜1号,以上3个品种(系)较适合在辽北地区种植;陇3、陇5、陇7和2403这4个品种(系)表现较差,陇1和陇2虽产量表现较好,但生育期偏长,种植风险较大,因此以上6个品种(系)不适宜在辽北地区种植;4712、2831、2837、307、744和77在试验中产量及各农艺性状表现居中,TL6产量居第4位,生育期偏长,在辽北地区的具体应用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由以上试验结果可得,顶凌播种技术能够作为辽北地区藜麦种植增产增效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藜麦 顶凌播种 农艺性状 辽北地区
下载PDF
藜麦种质资源的茎秆性状评价
18
作者 张永康 王树彦 +4 位作者 张锦豪 李佳娜 邢路虹 刘瑞香 郭占斌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共9页
[目的]藜麦种子具有全谷物高营养的品质,但倒伏是制约藜麦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明确藜麦作物茎秆的抗倒伏特性,有利于筛选具有不同倒伏能力的藜麦品种(系),为藜麦抗倒伏育种鉴定、评价和创新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根据株高、籽粒大... [目的]藜麦种子具有全谷物高营养的品质,但倒伏是制约藜麦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明确藜麦作物茎秆的抗倒伏特性,有利于筛选具有不同倒伏能力的藜麦品种(系),为藜麦抗倒伏育种鉴定、评价和创新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根据株高、籽粒大小、倒伏特性和生育期长短选取22份供试藜麦品种(系)并对其生育期、茎秆表型性状、茎秆机械强度和生理特征共16个指标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22份藜麦品种(系)具有较高度的遗传变异,14个性状的变异系数为12.39%~81.08%,倒伏指数的变异系数最大,纤维素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小。多因素方差分析得出作物倒伏特性与品种(系)、生育期、机械强度指标三者具有显著互作关系。相关性分析发现弯曲力矩、倒伏指数与茎秆表型性状、机械强度指标具有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基于13个茎秆特性指标以及隶属函数均值进行聚类分析可将22份藜麦品种(系)划分为3个类群,第Ⅰ类为抗倒伏组,第Ⅱ、Ⅲ类群为易倒伏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出,11个茎秆特性指标与倒伏指数和倒伏率做回归,R2均大于0.85。22份藜麦品种(系)的隶属函数均值为2.21~1.47,倒伏率范围为18.13%~91.83%,倒伏等级为2~5级。[结论]22份藜麦品种(系)农艺性状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可为藜麦种质资源的创造提供参考。倒伏指数和弯曲力矩对作物倒伏能力评价具有重要作用。综合分析后推测K157、W120为抗倒伏品系,Y4、W26为易倒伏品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倒伏性 茎秆特性 倒伏指数 弯曲力矩
下载PDF
烟草-薏苡轮作对土壤养分、薏苡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19
作者 夏源谦 付敬峰 +5 位作者 章洁琼 程乙 刘代铃 黄生 刘敏 宋碧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1-98,共8页
本试验以薏苡品种兴仁小白壳为材料,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以薏苡连作处理为对照,设置烟草-薏苡轮作处理,探究烟草-薏苡轮作对土壤养分、薏苡根系形态、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薏苡连作相比,烟草-薏苡轮作可使土壤有机质、全磷... 本试验以薏苡品种兴仁小白壳为材料,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以薏苡连作处理为对照,设置烟草-薏苡轮作处理,探究烟草-薏苡轮作对土壤养分、薏苡根系形态、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薏苡连作相比,烟草-薏苡轮作可使土壤有机质、全磷、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上升11.47%、4.94%、7.49%、26.05%和129.81%,土壤全氮和全钾含量分别下降5.37%和1.89%,其中速效钾含量处理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烟草-薏苡轮作后薏苡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平均根直径、根尖数和根系分支数等根系形态特征均显著高于连作,分别高出38.71%、37.54%、34.78%、20.08%、45.62%和45.85%。烟草-薏苡轮作后薏苡平均产量达5484.3 kg/hm^(2),较连作增产34.80%;其可溶性总糖、淀粉和赖氨酸含量分别显著上升24.34%、9.77%、17.57%,粗脂肪含量提高6.14%,粗蛋白含量下降3.65%。综上,烟草-薏苡轮作改善土壤养分状况,显著提高速效钾含量,同时可以促进薏苡根系生长发育,进而提高薏苡产量及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薏苡轮作 土壤养分 根系形态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会泽县秋播燕麦播种量试验
20
作者 吴勇 陈海兰 +4 位作者 于诗如 计加高 金吉秀 徐玉峰 张琼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6期27-29,共3页
为了确定会泽县秋播燕麦的适宜播种量,设置90、120、150、180 kg/hm^(2)4个处理,对比分析各处理燕麦生育期、经济性状和产量。结果表明:会泽县冷凉地区燕麦播种量以150 kg/hm^(2)较为适宜,该播种量处理下生育期较短,可为后茬种植争取时... 为了确定会泽县秋播燕麦的适宜播种量,设置90、120、150、180 kg/hm^(2)4个处理,对比分析各处理燕麦生育期、经济性状和产量。结果表明:会泽县冷凉地区燕麦播种量以150 kg/hm^(2)较为适宜,该播种量处理下生育期较短,可为后茬种植争取时间,产量和经济性状也较好;但针对水肥条件好、海拔较低的地区,可将播种量缩减到120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 播种量 生育期 经济性状 产量 云南会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