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生物菌肥对秦薯5号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1
作者 闫俊 谢加花 +5 位作者 高瑞 邓长芳 李媛 党菲菲 杜红梅 郑太波 《作物研究》 2024年第1期20-23,共4页
2022年,在延安市安塞区以甘薯主栽品种秦薯5号为材料,以施用传统化肥为对照,探讨化肥与微生物菌肥配施及单施微生物菌肥对甘薯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从而为当地甘薯的提质增效栽培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施用微生物菌肥增产效果明显... 2022年,在延安市安塞区以甘薯主栽品种秦薯5号为材料,以施用传统化肥为对照,探讨化肥与微生物菌肥配施及单施微生物菌肥对甘薯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从而为当地甘薯的提质增效栽培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施用微生物菌肥增产效果明显;单施微生物菌肥1500 kg/hm^(2)时,甘薯单株结薯数显著高于对照,但与单施微生物菌肥1200 kg/hm^(2)处理差异不显著;单施微生物菌肥处理的单株薯质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施用微生物菌肥对甘薯的商品率以及干物质率没有明显影响。化肥与微生物菌肥配施以及单施微生物菌肥都显著提高了秦薯5号的粗淀粉、还原糖含量;在传统化肥减量40%+900 kg/hm^(2)菌肥以及单施微生物菌肥条件下,甘薯的蛋白质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均显著增加;而单施1200 kg/hm^(2)微生物菌肥处理的经济效益最高。综合分析,本试验条件下,秦薯5号的栽培以单施1200 kg/hm^(2)微生物菌肥比较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施肥 微生物菌肥 产量 品质 经济效益
下载PDF
氮、磷、钾对甘薯生长前期根系形态和植株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38
2
作者 宁运旺 马洪波 +4 位作者 张辉 许建平 汪吉东 许仙菊 张永春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326-1332,共7页
为研究氮、磷、钾养分对甘薯根系前期生长的影响,本试验以苏薯14(半直立株型)为材料,在不同氮、磷、钾水平下,设7个处理进行盆栽试验。在甘薯苗移栽后30 d,测定其根系鲜质量、根系形态和植株各器官内源激素含量。结果显示,与不施氮肥处... 为研究氮、磷、钾养分对甘薯根系前期生长的影响,本试验以苏薯14(半直立株型)为材料,在不同氮、磷、钾水平下,设7个处理进行盆栽试验。在甘薯苗移栽后30 d,测定其根系鲜质量、根系形态和植株各器官内源激素含量。结果显示,与不施氮肥处理相比,施氮肥处理下甘薯生长前期的根系鲜质量、根长、根平均直径、根表面积和根体积均显著降低,而冠根比和根系细胞分裂素含量(CKs)均显著增加,但施氮肥不利于甘薯分化根的形成。与不施磷处理相比,施磷肥处理下甘薯分化根的根尖数、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及根系生长素含量(IAA)均显著增加。与不施钾肥处理相比,施钾肥对甘薯生长前期根系的生长和分化无影响;施钾肥处理下甘薯根系CKs含量显著降低,而IAA含量显著增加。因此,少施或不施氮肥及施用磷肥有利于甘薯生长前期根系的生长和分化根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根系 内源激素
下载PDF
不同栽插密度及施肥量对京薯6号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7
3
作者 王晖 李丽淑 +4 位作者 何新民 唐洲萍 何虎翼 何海旺 谭冠宁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677-1680,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栽插密度及施肥量对京薯6号产量的影响,为该品种在广西的高产栽培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栽插密度与施肥量的L9(34)正交设计,4个试验因素分别为栽插密度(A)、施氮量(B)、施磷量(C)和施钾量(D),各因素均对应3个试验水平... 【目的】探讨不同栽插密度及施肥量对京薯6号产量的影响,为该品种在广西的高产栽培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栽插密度与施肥量的L9(34)正交设计,4个试验因素分别为栽插密度(A)、施氮量(B)、施磷量(C)和施钾量(D),各因素均对应3个试验水平。测定小区鲜薯产量,对结果进行极差和方差分析,对比不同因素对产量的影响。【结果】在试验设计条件下,栽插密度因素对京薯6号产量影响最大,其次为施钾量和施氮量,施磷量的影响相对较小;其中,栽插密度和施钾量对京薯6号产量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P<0.01),施氮量达显著水平(P<0.05)。【结论】在广西南宁地区种植京薯6号的适宜密度为6.00万株/ha,氮、磷、钾肥料的适宜用量分别为纯N 135 kg/ha、P2O545.0 kg/ha、K2O270 kg/h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薯6号 栽插密度 施肥量 产量 最优组合
下载PDF
不同氮素及硝化抑制剂对叶菜用甘薯光合特性、茎叶产量及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7
4
作者 邱永祥 谢小珍 +3 位作者 蔡南通 吴秋云 罗文彬 汤浩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58-64,共7页
研究了铵态氮肥(NH4)2SO4、硝态氮肥NaNO3及硝化抑制剂双氰铵(DCD)对叶菜用甘薯光合特性、茎叶产量以及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氮肥类型和施氮量对叶菜用甘薯植株叶绿素含量及光合特性均有显著影响,其中硝态氮肥对叶绿素... 研究了铵态氮肥(NH4)2SO4、硝态氮肥NaNO3及硝化抑制剂双氰铵(DCD)对叶菜用甘薯光合特性、茎叶产量以及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氮肥类型和施氮量对叶菜用甘薯植株叶绿素含量及光合特性均有显著影响,其中硝态氮肥对叶绿素a含量、光合速率的影响大干铵态氮肥。施肥量对叶绿素a含量的影响达显著水平。单独施用铵态氮茎尖产量较其他氮肥类型低。纯氮用量在450kg/hm^2范围内。增加施氮量可提高茎叶产量,但超过此范围继续增加施氮量则增产效应不明显。硝态氮比铵态氮更容易提高硝酸盐含量;施氮量极显著影响硝酸盐含量,在低中施用量(150~450kg/hm^2)条件下,硝酸盐含量的峰值大约出现在8~9d,而高施用量(600~750kg/hm^2)条件下,硝酸盐含量的峰值在7~8d;DCD可以使施用铵态氮的叶菜用甘薯硝酸盐含量显著下降,但对施用硝态氮的叶菜用甘薯影响不显著。综合考虑产量与硝酸盐含量两因素,叶菜用甘薯最佳施肥采摘方案为,施纯氮450kg/hm^2,采用铵态氮结合DCD的方式施用,在施肥后第9天或第10天进行采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菜用甘薯 光合特性 茎叶产量 硝酸盐积累
下载PDF
不同氮素水平对叶菜型甘薯光合作用及生长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6
5
作者 魏猛 唐忠厚 +3 位作者 陈晓光 李洪民 张爱君 史新敏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7-91,共5页
为了探讨不同氮素水平对叶菜型甘薯光合作用及生长特性的影响,本试验以徐菜薯1号作为试验材料,研究4个氮素水平下其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蔓长和各部位生物产量的变化。结果显示:与不施尿素处理(对照)相比,施... 为了探讨不同氮素水平对叶菜型甘薯光合作用及生长特性的影响,本试验以徐菜薯1号作为试验材料,研究4个氮素水平下其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蔓长和各部位生物产量的变化。结果显示:与不施尿素处理(对照)相比,施尿素处理(每盆施尿素6.5 g、每盆施尿素13.0 g和每盆施尿素26.0 g)的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地上部干质量均显著增加,每盆施尿素6.5 g和13.0 g处理的蔓长和地下部生物产量均显著增加;每盆施尿素26.0 g处理的蔓长和地下部生物产量均显著降低;施尿素处理的胞间CO2浓度均显著降低。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薯蔓长度、叶片干质量、叶柄干质量、茎干质量、块根干质量、纤维根干质量、地上部干质量和地下部干质量与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均呈正相关,其中叶片干质量、茎干质量和地上部干质量与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相关性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而与胞间CO2浓度均呈负相关。表明适量氮肥有利于叶菜型甘薯光合作用和生物产量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水平 叶菜型甘薯 光合特性 生长特性
下载PDF
不同土壤条件下外源施硒对紫甘薯硒含量及其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6
作者 熊军 李韦柳 +7 位作者 潘文兴 韦民政 唐秀桦 闫海锋 覃勇 郑刚辉 陈碧梅 刘永贤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11-1218,共8页
【目的】探索不同紫甘薯品种对不同土壤条件下外源硒肥的吸收利用特点,为广西富硒甘薯产业良种良法配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桂经薯8号、桂经薯9号和越南紫薯3个紫甘薯品种为试验材料,选取南宁、北海等地的不同土壤类型(黏壤土、砂... 【目的】探索不同紫甘薯品种对不同土壤条件下外源硒肥的吸收利用特点,为广西富硒甘薯产业良种良法配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桂经薯8号、桂经薯9号和越南紫薯3个紫甘薯品种为试验材料,选取南宁、北海等地的不同土壤类型(黏壤土、砂壤土)、不同土壤硒含量地块(中硒土壤、富硒土壤),采用小区比对方法,黏壤土设0(CK)、3000和6000g/ha3个硒肥用量处理,砂壤土设0(CK)、6000和12000g/ha3个硒肥用量处理,分别在甘薯栽植后30和60d进行叶面硒肥喷施,收获后测定鲜薯产量和块根硒含量。【结果】在富硒黏壤土条件下,3个甘薯品种的鲜薯产量在不同硒肥用量处理间无显著差异(P>0.05,下同),但其鲜薯硒含量均随硒肥用量的增加而升高,在硒肥用量为6000g/ha时,各品种均达广西富硒农产品标准DB45/T1061—2014《富硒农产品硒含量分类要求》的薯类富硒标准(0.02~0.20mg/kg);随硒肥用量增加,3个紫甘薯品种块根的硒富集系数(BCF)和硒吸收利用率均呈上升趋势。在砂壤土条件下,不同地点不同紫甘薯品种2个施硒处理的鲜薯产量均高于CK,但当硒肥用量从6000g/ha增加到12000g/ha时,合浦冲口的桂经薯8号、合浦禁山的越南紫薯及合浦白沙3个品种的鲜薯产量均出现降低趋势;随硒肥用量增加,甘薯块根BCF呈上升趋势,且处理间差异达显著水平;硒肥用量增加可提高多数试验点甘薯块根的硒吸收利用率,少数试验点甘薯块根的硒肥利用率出现降低趋势;在所有参试点中,在硒肥用量为6000g/ha时,3个参试紫甘薯品种的块根硒含量均达富硒标准;在合浦禁山点富硒土壤中,桂经薯8号在不施硒肥条件下,其块根硒含量可达0.038mg/kg,即天然富硒能力较强。【结论】桂经薯8号富硒能力较强,在富硒砂壤土地区可作为天然富硒甘薯品种进行大面积推广;桂经薯9号和越南紫薯也可在土壤硒含量中等以上的地区,辅助以叶面喷施6000g/ha的外源硒肥作为富硒甘薯品种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甘薯 土壤质地 土壤硒含量 外源硒肥 鲜薯产量 鲜薯硒含量
下载PDF
甘薯的氮肥效应及适土栽培试验 被引量:22
7
作者 姚建武 艾绍英 +1 位作者 周修冲 刘国坚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0年第6期33-34,共2页
在土壤供氮水平和土质不同的两块甘薯地上进行氮肥试验 ,探讨了单施氮肥与配施磷钾肥的甘薯产量、肥料效应及氮肥利用 ,明确了土壤条件对甘薯产量和质量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甘薯 氮肥 土质 适土栽培 施肥
下载PDF
不同配方施肥对甘薯产量和品质效应研究 被引量:17
8
作者 赵瑞英 陈须文 +1 位作者 李钟渤 王海辉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1期116-118,共3页
本研究探讨施用不同配比肥料对甘薯产量和品质的效应,结果表明:甘薯施用钾肥和腐植酸(HA)配施鲜薯、鲜蔓产量均为最高,与对照相比,经统计分析均达极显著水平。钾肥和HA配合能改善甘薯品质,其蛋白质、可溶性糖、维生素C和胡... 本研究探讨施用不同配比肥料对甘薯产量和品质的效应,结果表明:甘薯施用钾肥和腐植酸(HA)配施鲜薯、鲜蔓产量均为最高,与对照相比,经统计分析均达极显著水平。钾肥和HA配合能改善甘薯品质,其蛋白质、可溶性糖、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等含量均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配合施肥 产量 品质 效应
下载PDF
施钾量对南紫薯008干物质生产和硝酸盐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9
9
作者 沈学善 黄钢 +3 位作者 屈会娟 王宏 陈红琳 陈尚洪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35-239,共5页
【目的】研究施钾量对紫色甘薯干物质生产和硝酸盐积累的影响,为川中丘陵区提高钾肥生产效率和改善紫色甘薯品质提供参考。【方法】以南紫薯008为材料,于2011~2012年在四川省金堂县开展田间试验,设5个施钾水平(0、60、90、120、150 kg... 【目的】研究施钾量对紫色甘薯干物质生产和硝酸盐积累的影响,为川中丘陵区提高钾肥生产效率和改善紫色甘薯品质提供参考。【方法】以南紫薯008为材料,于2011~2012年在四川省金堂县开展田间试验,设5个施钾水平(0、60、90、120、150 kg/ha),测定紫色甘薯叶面积指数、群体生长率、群体光合势、干物质积累、产量及块根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等指标。【结果】K2O施用量为0~150 kg/ha时,随施钾量的增加,南紫薯008叶面积指数、群体生长率、群体光合势、群体干物质积累及单株干物质分配、鲜薯产量、单株结薯数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以120 kg/ha处理最佳。块根硝酸盐含量随施钾量的增加而显著降低,120 kg/ha处理硝酸盐含量为40.73~42.98 mg/kg,较0 kg/ha处理降低了46.35%~51.25%。块根亚硝酸盐含量为2.14~2.75 mg/kg,但不同钾肥处理间差异不显著。【结论】川中丘陵区南紫薯008适宜的施钾量(K2O)为120 kg/h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色甘薯 施钾量 干物质 硝酸盐 积累
下载PDF
水分和钾肥耦合对甘薯光合特性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辉 朱绿丹 +3 位作者 安霞 董月 焦庆清 张永春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94-1301,共8页
为解析甘薯生长的水钾耦合效应,科学调配水分和钾素以提高甘薯的产量和水分利用率,进行了可控的水分、钾素二因子盆栽试验。水分因子设3个水平:田间最大持水量的50%(W50)、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5%(W75)、田间最大持水量的100%(W100);钾肥... 为解析甘薯生长的水钾耦合效应,科学调配水分和钾素以提高甘薯的产量和水分利用率,进行了可控的水分、钾素二因子盆栽试验。水分因子设3个水平:田间最大持水量的50%(W50)、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5%(W75)、田间最大持水量的100%(W100);钾肥因子设3个水平(以风干土中施K2O含量计):0 mg/kg(K0)、150mg/kg(K150)、300 mg/kg(K300)。结果表明水分和钾素间表现出显著的耦合效应。在本研究条件下,甘薯在W75-K150下块根产量最大,其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对于水分利用效率,在干旱条件下(W50),钾素与土壤水分表现为拮抗效应,而当正常供水时(W75),施钾可以缓解由于土壤水分提高而造成的水资源浪费现象。在充分灌溉条件下(W100),产量的提高是以水和肥投入为代价的,应该适当控制水肥的投入。结合块根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分析,以W75-K150处理的水钾配比较为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钾耦合 甘薯 光合特性 水分利用率
下载PDF
氮磷钾不同配比对甘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6
11
作者 张海燕 董顺旭 +5 位作者 董晓霞 解备涛 王庆美 李爱贤 侯夫云 张立明 《山东农业科学》 2013年第3期76-79,共4页
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化肥氮磷钾不同配比对甘薯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P5K10组合可显著提高济薯21的鲜薯产量和薯干产量,分别比对照增产7.83%和9.95%,其余组合均比对照减产,减产幅度最大的为N6P5K10组合。在生育后期,N6P5和N6P5... 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化肥氮磷钾不同配比对甘薯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P5K10组合可显著提高济薯21的鲜薯产量和薯干产量,分别比对照增产7.83%和9.95%,其余组合均比对照减产,减产幅度最大的为N6P5K10组合。在生育后期,N6P5和N6P5K10组合不利于薯块干物质的积累,而P5K10和N6K10组合有利于养分向块根中运输,最终导致薯块干物质含量的提高。氮磷钾不同配比均可促进前中期可溶性糖的积累,P5K10和N6K10组合促进了前中期甘薯块根中淀粉的积累,P5K10、N6P5和N6K10促进了生育中后期块根中淀粉的积累,而在所有组合中,P5K10组合的变化幅度最大,说明施用磷钾肥可促进可溶性糖的积累和转化,提高甘薯块根的淀粉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施肥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钾肥对甘薯产量、品质及淀粉RVA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朱红 钮福祥 +3 位作者 徐飞 孙健 岳瑞雪 张毅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38-139,195,共3页
在沙壤质潮土上通过2年的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钾肥品种及用量对甘薯产量、品质及淀粉RVA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钾肥用量水平下,甘薯产量随氯化钾和硫酸钾用量的增加而提高,且高剂量的氯化钾增产效果最好,而硫酸钾处理的商品薯率... 在沙壤质潮土上通过2年的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钾肥品种及用量对甘薯产量、品质及淀粉RVA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钾肥用量水平下,甘薯产量随氯化钾和硫酸钾用量的增加而提高,且高剂量的氯化钾增产效果最好,而硫酸钾处理的商品薯率比氯化钾高。施用氯化钾可以提高紫心甘薯的花青素含量,硫酸钾处理可提高甘薯蛋白质含量。氯化钾低量(K_(75))与硫酸钾中量(K_(150))水平下,甘薯薯块含糖量高,蒸煮后的食用风味好。施用硫酸钾对改善甘薯鲜食品质以及淀粉RVA特性的效果较好。因此,在生产上应根据甘薯不同的种植用途,采取相应的施肥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钾肥 产量 品质 RVA特性
下载PDF
富钾土壤中氮、磷肥不同水平对甘薯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13
作者 解晓红 解红娥 +4 位作者 李江辉 武宗信 王凌云 陈丽 李波 《山西农业科学》 2014年第6期576-580,共5页
试验研究了氮肥、磷肥不同水平对甘薯生长发育动态、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氮肥试验中,氮水平为75 kg/hm2处理的薯块鲜质量和茎叶鲜质量都达到最大,鲜薯产量达51 519.25 kg/hm2,单株结薯数达5.0个,商品薯率为89.43%,平均单株薯质量为1... 试验研究了氮肥、磷肥不同水平对甘薯生长发育动态、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氮肥试验中,氮水平为75 kg/hm2处理的薯块鲜质量和茎叶鲜质量都达到最大,鲜薯产量达51 519.25 kg/hm2,单株结薯数达5.0个,商品薯率为89.43%,平均单株薯质量为1084.71g;氮水平小于等于75 kg/hm2处理的薯块鲜质量和茎叶鲜质量均随着施氮水平的提高而提高;氮水平大于等于75 kg/hm2处理薯块鲜质量和茎叶鲜质量随着施氮水平的升高急剧下降。在磷肥试验中,磷用量为135 kg/hm2时,鲜薯产量最大,为46 802.35 kg/hm2,单株结薯数为4.65个,商品薯率为91.0%,平均单株薯质量为978.0 g;磷水平低于135 kg/hm2时,随着磷用量的提高产量逐渐增大,磷水平高于135 kg/hm2时,随着磷用量的提高产量降低。合理施肥是甘薯增产增收栽培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钾土壤 氮肥 磷肥 甘薯 产量
下载PDF
山东省主要土壤类型甘薯肥料利用率研究 被引量:19
14
作者 董晓霞 孙泽强 +4 位作者 张立明 王学君 王庆美 谢备涛 郑东峰 《山东农业科学》 2010年第11期51-54,59,共5页
为了研究山东省主要土壤类型上甘薯生产的肥料当季利用率,在日照市、平阴县和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试验基地进行了甘薯氮磷钾肥料利用率试验。结果发现:对于基础养分含量高的褐土,施肥使甘薯减产,CK处理的济薯22和济薯18获得了最高产量;对... 为了研究山东省主要土壤类型上甘薯生产的肥料当季利用率,在日照市、平阴县和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试验基地进行了甘薯氮磷钾肥料利用率试验。结果发现:对于基础养分含量高的褐土,施肥使甘薯减产,CK处理的济薯22和济薯18获得了最高产量;对于基础养分含量低的褐土,NPK处理的济薯22获得了最高产量;而棕壤上,济薯18和济薯22获得最高产量的施肥处理分别为NPK和NK处理。济薯22对氮、磷和钾肥的当季利用率分别为16.39%~43.39%、4.95%~7.94%、负值~59.33%;济薯18对氮、磷和钾肥的利用率分别为负值~31.02%、负值~3.15%和负值~30.36%。济薯22形成1 000 kg鲜薯所吸收的N为4.36~5.77 kg、P2O5为1.76~2.24 kg、K2O为4.41~7.06 kg;济薯18形成1 000 kg鲜薯所吸收的N为6.30~7.98kg、PO为2.75~2.96 kg、KO为6.49~6.94 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氮磷钾 产量 肥料利用率 养分吸收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甘薯氮磷钾肥施用效果与区域土壤养分丰缺指标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辉 谭诚 +5 位作者 周晓月 马洪波 许仙菊 汪吉东 宁运旺 张永春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76-681,共6页
根据2009—2014年在长江中下游薯区实施的68个氮、磷、钾肥料用量田间试验结果,建立了基于养分丰缺指标法——肥料效应函数的甘薯氮、磷、钾施肥指标体系。结果表明:施用氮肥、磷肥、钾肥均对甘薯具有极显著的增产效果(P<0.01);植薯... 根据2009—2014年在长江中下游薯区实施的68个氮、磷、钾肥料用量田间试验结果,建立了基于养分丰缺指标法——肥料效应函数的甘薯氮、磷、钾施肥指标体系。结果表明:施用氮肥、磷肥、钾肥均对甘薯具有极显著的增产效果(P<0.01);植薯土壤水解性氮含量的“高”、“低”指标分别为170 mg/kg和100 mg/kg,有效磷含量的临界指标为17 mg/kg,土壤速效钾含量“高”、“低”的指标分别为110 mg/kg和30 mg/kg;高产田块甘薯的氮、磷、钾肥最佳经济推荐施用量分别为N 125 kg/hm^(2)、P_(2)O_(5)160 kg/hm^(2)和K_(2)O 182 kg/hm^(2),中低产田块的氮、磷、钾肥最佳经济推荐施用量分别为N 155 kg/hm^(2)、P_(2)O_(5)120 kg/hm^(2)和K_(2)O 220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下游 甘薯 速效氮、磷、钾 丰缺指标 推荐施肥
下载PDF
施氮量对多用型甘薯济薯21产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17
16
作者 孙泽强 董晓霞 +4 位作者 王学君 郑东峰 张立明 王庆美 解备涛 《山东农业科学》 2013年第11期70-73,共4页
通过田间定位试验,设置不同施氮量处理,研究多用型甘薯济薯21的产量及养分吸收规律。结果表明:不施氮肥处理的济薯21鲜薯产量最高,各施氮处理的薯块鲜重显著下降,与不施氮处理相比,施氮处理鲜薯产量降低16.92%~20.92%,两者呈极显著负... 通过田间定位试验,设置不同施氮量处理,研究多用型甘薯济薯21的产量及养分吸收规律。结果表明:不施氮肥处理的济薯21鲜薯产量最高,各施氮处理的薯块鲜重显著下降,与不施氮处理相比,施氮处理鲜薯产量降低16.92%~20.92%,两者呈极显著负相关。增施氮肥提高了济薯21的出干率,降低了甘薯收获指数,提高了薯块和茎叶含氮量与吸氮量。当施氮量为90 kg/hm2时,济薯21的出干率、薯块含氮量与吸氮量达最大值。在土壤肥力较高的条件下,施用氮肥虽然能促进济薯21对氮的吸收,但对产量的增加没有促进作用,反而会造成减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 甘薯 产量 养分吸收
下载PDF
不同氮磷钾肥施用量对甘薯产量及养分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10
17
作者 王凌云 贾峥嵘 +4 位作者 李江辉 解晓红 解红娥 武宗信 李波 《山西农业科学》 2016年第6期790-793,共4页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甘薯产量及养分吸收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平衡施肥(N2P2K2)增产效果明显;甘薯氮磷钾素的偏因子生产力随养分施用量的提高而降低,且从高到低依次为磷素、氮素和钾素。甘薯氮磷钾素的农学效率随着...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甘薯产量及养分吸收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平衡施肥(N2P2K2)增产效果明显;甘薯氮磷钾素的偏因子生产力随养分施用量的提高而降低,且从高到低依次为磷素、氮素和钾素。甘薯氮磷钾素的农学效率随着养分施用量的提高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氮、磷素的养分回收利用率随着氮、磷肥施用量的提高呈先增后降的趋势,钾素养分回收利用率随着养分施用量的提高而降低。平衡施肥(N2P2K2)的氮磷钾素农学利用率与氮磷素的养分回收利用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且差异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产量 养分利用率
下载PDF
保水专用肥对甘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9
18
作者 张海燕 董晓霞 +6 位作者 解备涛 王庆美 董顺旭 李爱贤 侯夫云 汪宝卿 张立明 《山东农业科学》 2014年第2期85-88,共4页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保水专用肥对甘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保水专用肥可促进甘薯营养器官的生长,增加蔓长和主茎分枝数;与施肥对照相比(N6P5K10),三种保水专用肥处理的鲜薯和薯干产量均表现增产,以保水专用肥1的增产幅度最大...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保水专用肥对甘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保水专用肥可促进甘薯营养器官的生长,增加蔓长和主茎分枝数;与施肥对照相比(N6P5K10),三种保水专用肥处理的鲜薯和薯干产量均表现增产,以保水专用肥1的增产幅度最大,分别比施肥对照增产23.15%和29.33%;保水专用肥可促进前中期可溶性糖的积累和后期向淀粉的转变,收获期三种保水专用肥处理的淀粉含量均高于施肥对照;三种保水专用肥处理的直链淀粉含量均高于空白对照和施肥对照,以保水专用肥1、3的效果佳,其直链淀粉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14.57%和15.14%,比施肥对照提高9.07%和9.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保水专用肥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不同类型钾肥对甘薯钾素积累和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21
19
作者 王锋 王汝娟 +1 位作者 陈晓光 史春余 《山东农业科学》 2009年第10期77-80,共4页
利用自行研制的腐殖酸钾肥料,选用食用甘薯品种北京553,研究了不同类型钾肥对甘薯钾素积累动态和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薯钾素积累量随甘薯生长发育而增加,变化动态可以用Logistic方程拟合。施用腐殖酸钾显著提高了钾肥农学利用率... 利用自行研制的腐殖酸钾肥料,选用食用甘薯品种北京553,研究了不同类型钾肥对甘薯钾素积累动态和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薯钾素积累量随甘薯生长发育而增加,变化动态可以用Logistic方程拟合。施用腐殖酸钾显著提高了钾肥农学利用率和钾肥吸收利用率,而钾素干物质生产效率和钾素收获指数都有所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腐殖酸钾 钾肥利用率
下载PDF
不同硒源对甘薯富硒效应影响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邢丹英 高剑华 +6 位作者 金明珠 胡蔚红 罗耀美 许少华 向杜鹃 李鹏飞 邓端富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10-1312,共3页
对恩薯2号甘薯施用不同含量的硒矿粉、富硒复混肥和Na2SeO3溶液3种硒肥,研究甘薯的表现与富硒量。结果表明,3种硒源均可以提高甘薯的含硒量;甘薯块根的富硒能力高于叶片,成熟的叶片富硒量高于幼嫩的叶片;甘薯块根的含硒量分布不同,其表... 对恩薯2号甘薯施用不同含量的硒矿粉、富硒复混肥和Na2SeO3溶液3种硒肥,研究甘薯的表现与富硒量。结果表明,3种硒源均可以提高甘薯的含硒量;甘薯块根的富硒能力高于叶片,成熟的叶片富硒量高于幼嫩的叶片;甘薯块根的含硒量分布不同,其表皮>中部>头部、尾部,头部和尾部的差别较小;3种硒源的当季利用效果以Na2SeO3最好,其叶面喷施的浓度应低于200mg/L,浓度达到400mg/L时,叶片灼伤加重,植株含硒量下降。在试验的范围内,未出现硒矿粉、富硒复混肥对甘薯的肥害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硒源 甘薯 富硒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