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连作对马铃薯根系形态及吸收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8
1
作者 张文明 邱慧珍 +2 位作者 刘星 张俊莲 王蒂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4-37,46,共5页
研究了不同连作年限对马铃薯根系形态和养分吸收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连作降低了马铃薯根系活力、活跃吸收面积和总吸收面积,连作3年、4年和5年的根系活力比轮作分别下降了53.71%、66.84%和66.69%,活跃吸收面积分别下降了57.6%、75... 研究了不同连作年限对马铃薯根系形态和养分吸收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连作降低了马铃薯根系活力、活跃吸收面积和总吸收面积,连作3年、4年和5年的根系活力比轮作分别下降了53.71%、66.84%和66.69%,活跃吸收面积分别下降了57.6%、75.7%和75.6%,总吸收面积分别下降了51.4%、67.9%和67.6%;连作明显增加了0~0.5 mm和0.5~1.0 mm直径范围内的总根长、表面积、根体积和根尖数,连作3年、4年和5年在0~0.5 mm直径范围内的总根长和根尖数比轮作分别显著增加了24.9%、35.0%、35.4%和13.4%、21.0%、23.1%;连作1年和2年地块的块茎产量差异不显著,但连作3年后块茎产量较轮作下降了45%以上。由此可见,在当地生态环境和栽培及品种条件下连作的阈值年限可能为2年,马铃薯根系吸收能力的下降是导致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根系生长增加是马铃薯应对连作逆境的主动性适应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连作 根系形态 吸收能力
下载PDF
马铃薯连作障碍产生的原因与防治措施 被引量:43
2
作者 裴国平 王蒂 张俊莲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0-32,共3页
马铃薯连作障碍的发生主要是由土壤有害微生物的增加、土传病害加重、植物的自毒作用、营养元素的不平衡以及土壤次生盐渍化和酸化造成的。其防治措施包括改变种植制度、施用有机肥、引入拮抗菌、接种有益微生物以及使用物理处理方法等... 马铃薯连作障碍的发生主要是由土壤有害微生物的增加、土传病害加重、植物的自毒作用、营养元素的不平衡以及土壤次生盐渍化和酸化造成的。其防治措施包括改变种植制度、施用有机肥、引入拮抗菌、接种有益微生物以及使用物理处理方法等。并展对其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连作障碍 防治
下载PDF
广西发展稻田、桑田晚秋和宿根蔗地早春马铃薯探讨 被引量:16
3
作者 韦本辉 甘秀芹 +8 位作者 韦威旭 韦哲 何虎翼 韦民政 唐秀桦 陆柳英 罗霆 唐洲萍 覃维治 《广西农业科学》 CSCD 2008年第1期101-103,共3页
从气候条件、土地资源和市场空间等方面分析了广西发展稻田、桑田晚秋及宿根蔗地早春马铃薯的可行性,提出要科学配置已有资源,合理安排各地空闲稻田、桑田晚秋和冬种马铃薯以及宿根越冬甘蔗地早春马铃薯的种植与布局,形成一个符合广西... 从气候条件、土地资源和市场空间等方面分析了广西发展稻田、桑田晚秋及宿根蔗地早春马铃薯的可行性,提出要科学配置已有资源,合理安排各地空闲稻田、桑田晚秋和冬种马铃薯以及宿根越冬甘蔗地早春马铃薯的种植与布局,形成一个符合广西实际的、合理的、不与其他粮食和经济作物争地的马铃薯种植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稻田 桑田 甘蔗地 马铃薯
下载PDF
桂北地区冬种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3
4
作者 秦忠明 周思菊 +2 位作者 吴艳艳 刘助生 范大泳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13期85-86,共2页
从品种选择、选地整地、种薯处理、施肥、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等方面总结了冬种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以为桂北马铃薯优质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冬种马铃薯 高产 栽培技术 桂北地区
下载PDF
标杂A_1与马铃薯间作套种
5
作者 马奇祥 杨修身 +1 位作者 刘佳中 王振宇 《河南农业》 2002年第2期14-14,共1页
为解决棉花生产中产量低、栽培管理繁琐和比较效益差这三大难题,我们培育出了河南省第一个适宜简化栽培和高效间作套种的超强优势抗虫杂交棉标杂A1。马铃薯要选择表皮光滑、椭圆形、芽眼浅的优良脱毒薯品种,如津引薯8号脱毒薯。马铃... 为解决棉花生产中产量低、栽培管理繁琐和比较效益差这三大难题,我们培育出了河南省第一个适宜简化栽培和高效间作套种的超强优势抗虫杂交棉标杂A1。马铃薯要选择表皮光滑、椭圆形、芽眼浅的优良脱毒薯品种,如津引薯8号脱毒薯。马铃薯与标杂A1套种为1.5米1带,种3行马铃薯,1行标杂A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虫杂交棉 标杂A1品种 马铃薯 间作 套种 栽培技术
下载PDF
间作群体中玉米对马铃薯生长及竞争力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周锋 安曈昕 +4 位作者 吴开贤 杨友琼 蒋春和 范志伟 吴伯志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5-112,共8页
玉米‖马铃薯作为一种传统的间作方式,能提高产量效益和土地利用率。本研究以玉米、马铃薯不同行比间作模式作为研究对象,在大田条件下测定初花期和收获期马铃薯株型指标、干物质及产量,评价马铃薯在收获期和生育期的生长特性、产量形... 玉米‖马铃薯作为一种传统的间作方式,能提高产量效益和土地利用率。本研究以玉米、马铃薯不同行比间作模式作为研究对象,在大田条件下测定初花期和收获期马铃薯株型指标、干物质及产量,评价马铃薯在收获期和生育期的生长特性、产量形成及竞争力。结果表明:在初花期2∶2和4∶4间作模式边一行叶面积、比叶重、植株干物重及块茎干物重均大于4∶4间作模式边二行和单作,株高和叶重比规律不明显。在收获期2∶2和4∶4间作模式边一行株高、叶面积和块茎干物重大于4∶4间作处理边二行和单作,比叶重反而小于单作处理。间作模式马铃薯茎叶干物质向块茎的转移率和对经济产量的贡献率高于单作模式。初花期间作处理马铃薯竞争力大于玉米,且边一行竞争力大于边二行,收获期间作处理马铃薯竞争力弱小于玉米。与单作相比,间作模式边一行马铃薯表现出产量优势,4∶4间作模式边二行马铃薯在2012年表现出产量优势,而在2013年表现出产量劣势。综合以上结果,生育前期间作模式边行马铃薯在叶面积、茎叶干物质和块茎干物质积累了较大的间作优势,随着生育期推移间作优势逐渐降低,收获时仍表现出一定的产量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玉米 间作 竞争力评价 产量优势
下载PDF
马铃薯高产高效间套作种植模式研究
7
作者 曹国璠 张荣达 +1 位作者 胡建风 吴明开 《耕作与栽培》 2003年第2期3-3,7,共2页
以本地优良马铃薯品种“米拉”的脱毒种为主体作物 ,采用马铃薯套玉米间秋白菜、马铃薯间春大白菜套葱、马铃薯套唐菖蒲、马铃薯套半夏、马铃薯间折耳根、马铃薯套玉米间胡萝卜 6种种植模式 ,进行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马铃薯套玉米间胡萝... 以本地优良马铃薯品种“米拉”的脱毒种为主体作物 ,采用马铃薯套玉米间秋白菜、马铃薯间春大白菜套葱、马铃薯套唐菖蒲、马铃薯套半夏、马铃薯间折耳根、马铃薯套玉米间胡萝卜 6种种植模式 ,进行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马铃薯套玉米间胡萝卜模式的投入产出效果最佳 ,其产投比和纯收入最高 ,分别 2 937和 1 2 78 79元 / 667m2 ,可大面积推广。马铃薯套玉米间秋白菜、马铃薯间春白菜套葱、马铃薯间折耳根投产比在 1∶2 1 91 2~ 2 40 71之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产高效 套作 种植模式 马铃薯 间作
下载PDF
马铃薯连作与复合型种植对土壤微生态效应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陈以相 陈建斌 +1 位作者 任静 王海宁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36-542,共7页
连作障碍是马铃薯产业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土壤营养、土壤酶活、土壤微生物、根系分泌物4个方面综述了马铃薯连作障碍的研究现状,并阐述了作物复合型种植对土壤连作障碍的缓解作用。连作障碍可能是作物-土壤系统内部诸多因... 连作障碍是马铃薯产业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土壤营养、土壤酶活、土壤微生物、根系分泌物4个方面综述了马铃薯连作障碍的研究现状,并阐述了作物复合型种植对土壤连作障碍的缓解作用。连作障碍可能是作物-土壤系统内部诸多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单一因子的论述很难清楚解释其形成的原因,探究多因素复合影响机制有其必要性及意义,持续的研究有利于做出较合理的解释。复合型种植是一种有效缓解马铃薯连作障碍的调控技术。今后该领域的研究应注重多学科联合、完善研究方法、扩展研究领域,才能系统揭示连作障碍形成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连作 复合型种植 土壤微生态
下载PDF
对洪涝灾区灾后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建议 被引量:2
9
作者 蒋启荣 蔡树淦 +2 位作者 刘付启荣 蔡玉珍 蒋文泓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05年第5期3-4,共2页
关键词 重大动物疫病 洪涝灾区 防控措施 畜牧业生产 灾后 卫生监督部门 疫情报告制度 重大动物疫情 人畜共患病
下载PDF
马铃薯大垄密植栽培技术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立新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第21期83-83,共1页
介绍了马铃薯大垄密植栽培技术,包括选地整地、品种与种薯选择、播种、田间管理、收获等内容,以供马铃薯种植户参考。
关键词 马铃薯 大垄密植 栽培技术
下载PDF
中原地区果园间作马铃薯高产栽培
11
作者 张桂兰 杨记磙 《果农之友》 2001年第1期31-31,共1页
关键词 马铃薯 果园间作 高产栽培 中原地区
下载PDF
秋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4
12
作者 高正勇 张应祥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19期91-91,93,共2页
从选地整地、精选种薯、适时催芽、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等方面总结了秋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秋马铃薯的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 秋马铃薯 高产栽培 田间管理 病虫害防治
下载PDF
塑料大棚早春茬马铃薯套种粘玉米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3
作者 孙世荣 赵福刚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12-12,共1页
大连旅顺地区经3 a在塑料大棚内利用反季节栽培马铃薯套种粘玉米试验获得成功,同时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并整理出一套完整栽培技术措施,为该项技术在气候相近地区推广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马铃薯 粘玉米 套种
下载PDF
浅谈脱毒马铃薯种植技术及推广措施 被引量:3
14
作者 龙凤菊 《种子科技》 2018年第1期47-48,共2页
近年来,脱毒马铃薯的种植已经越来越普遍,其产量高、成熟期短,综合经济效益比较明显,所以推广其种植对于我国的马铃薯整体种植有着积极的作用。基于此,就脱毒马铃薯的种植技术进行分析,并探讨了其推广的相关措施,旨在提升其种植的整体... 近年来,脱毒马铃薯的种植已经越来越普遍,其产量高、成熟期短,综合经济效益比较明显,所以推广其种植对于我国的马铃薯整体种植有着积极的作用。基于此,就脱毒马铃薯的种植技术进行分析,并探讨了其推广的相关措施,旨在提升其种植的整体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毒马铃薯 种植技术 推广
下载PDF
通渭县马铃薯黑色全膜垄作侧播栽培技术 被引量:2
15
作者 朱晓亮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19期59-59,62,共2页
本文从选地施肥、起垄覆膜、种薯选择及处理、适期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收获与贮藏等方面介绍了通渭县马铃薯黑色全膜垄作侧播栽培技术,以期为旱作农业区大面积推广提供参考。
关键词 马铃薯 黑色全膜垄作侧播 栽培技术 甘肃通渭
下载PDF
“马铃薯、西瓜、盘菜”三熟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被引量:2
16
作者 何齐钱 彭兰凤 +1 位作者 刘丽卿 吴松标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4年第B12期1-2,共2页
为抓好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努力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和农田的种植效益。近年来,农业技术人员在陈村乡后坪、郑坑乡柳山、鸬鹚乡徐崇、沙湾镇张庄等村积极开展了“薯、瓜、菜”新三熟的试验和示范。多年实践表明:这种模式既可充分利用山区... 为抓好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努力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和农田的种植效益。近年来,农业技术人员在陈村乡后坪、郑坑乡柳山、鸬鹚乡徐崇、沙湾镇张庄等村积极开展了“薯、瓜、菜”新三熟的试验和示范。多年实践表明:这种模式既可充分利用山区的气候优势,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又可为大、中城市增加“无公害蔬菜”的上市量,增加农民的收入。因此,值得各地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西瓜 盘菜 高产栽培
下载PDF
禄劝县九龙镇马铃薯薄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顺安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3期95-96,共2页
在介绍禄劝县九龙镇概况和马铃薯高产创建情况的基础上,总结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地块选择、播种、薄膜覆盖、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等方面内容,以期为当地马铃薯薄膜覆盖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 马铃薯 薄膜覆盖 高产 栽培技术 云南禄劝 九龙镇
下载PDF
忻州市忻府区早熟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18
作者 张萌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13期94-95,共2页
从播前准备、种子处理、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忻州市忻府区早熟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促进当地马铃薯生产。
关键词 马铃薯 块茎 栽培技术 种植模式 山西忻州 忻府区
下载PDF
试论土豆——棉花种植的优势与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9
作者 左细明 周宏英 《江西棉花》 2000年第6期24-26,共3页
本文通过回顾总结城郊棉区种植结构调整的探索与经验 ,就土豆———棉花种植比传统麦棉种植的综合优势进行析评 ,并将影响优势发挥的栽培技术提出讨论 ,旨在倡导主产棉区种植结构的调整和挖掘棉田的增效潜力。
关键词 棉田改制 种植方式 种植效果 土豆 棉花 高产栽培技术
下载PDF
马铃薯与棉花套种技术
20
作者 武胜先 刘德全 付明辉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2000年第10期35-35,共1页
关键词 马铃薯 棉花 套种 栽培技术 育苗移栽 田间管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