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陆早60号基于两种机采种植模式下化学脱叶催熟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马麒 李吉莲 +3 位作者 宁新柱 刘萍 邓福军 林海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39-144,共6页
为研究早熟陆地棉新陆早60号在两种机采棉种植模式下化学脱叶催熟效果,采用两种机采种植模式:一膜6行机采模式M1(株行距配置为66cm+10cm)和一膜3行机采模式M2(76cm等行距),分析两种模式下喷施脱叶剂后棉花脱叶率、挂枝率、吐絮率、纤维... 为研究早熟陆地棉新陆早60号在两种机采棉种植模式下化学脱叶催熟效果,采用两种机采种植模式:一膜6行机采模式M1(株行距配置为66cm+10cm)和一膜3行机采模式M2(76cm等行距),分析两种模式下喷施脱叶剂后棉花脱叶率、挂枝率、吐絮率、纤维产量及品质性状的差异。结果表明:24DAS(Days after Spraying Defoliant)时,两种机采种植模式下新陆早60号脱叶率表现为M2>M1,挂枝率表现为M2<M1,差异均达到极显著(P<0.01)水平。喷施药剂后吐絮率表现为M2>M1,3DAS时,差异达显著(P<0.01)水平;10DAS和17DAS时,吐絮率差异均达到极显著(P<0.01)水平。喷施药剂后单铃重表现为M2>M1,差异达到极显著(P<0.01)水平;衣分、籽棉产量、皮棉产量表现为M1>M2,但差异不显著(P>0.05)。喷施药剂后纤维长度、纤维强度、马克隆值、伸长率的表现为M2>M1,但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综合来看,新陆早60号在M2机采模式下喷施脱叶剂后脱叶、吐絮效果较好,单铃重较高,产量略降低,但其纤维品质性标略有提升,因此新陆早60号配套M2机采模式更适宜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陆早60号 机采棉 种植模式 株行距配置 吐絮率 脱叶剂
下载PDF
南疆机采棉田利于残膜回收的宽窄双膜栽培模式研究
2
作者 马麒 徐守振 +3 位作者 宿俊吉 李吉莲 林海 宁新柱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73-178,共6页
为从根本上解决南疆机采棉田残膜污染严重、残膜回收成本高,以及机采原棉含杂率较高的问题。在常规机采棉田一膜4行、株行距配置为(66+10)cm的基础上,发明了一种利于残膜回收的宽窄双膜栽培模式T(上、下膜宽分别为125 cm和60 cm)。并以... 为从根本上解决南疆机采棉田残膜污染严重、残膜回收成本高,以及机采原棉含杂率较高的问题。在常规机采棉田一膜4行、株行距配置为(66+10)cm的基础上,发明了一种利于残膜回收的宽窄双膜栽培模式T(上、下膜宽分别为125 cm和60 cm)。并以南疆早中熟陆地棉新陆中45号为试验材料,以生产上推广的常规双膜栽培模式为对照(CK),研究在两种栽培模式(T和CK)下棉田残膜的回收率、回收成本、纤维品质及产量性状的差异性。结果发现,与常规双膜栽培模式(CK)相比,在宽窄双膜栽培模式下:(1)棉田残膜回收率提高15%,残膜回收成本可降低27%~30%;(2)新陆中45号的单铃重、单株结铃数、籽指均降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籽棉产量、皮棉产量则有所提高,但未表现出显著差异性(P>0.05);(3)新陆中45号的纤维长度、整齐度指数、伸长率均降低,但差异也不显著(P>0.05)。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宽窄双膜栽培模式可有效实现当年残膜的完全回收,且不造成其纤维品质及产量性状指标的显著降低。研究结果对解决南疆机采棉残膜回收难度大、成本高、效率低、机采棉原棉品质差等问题具有重要作用,对机采棉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疆 机采棉 残膜回收 宽窄双膜栽培模式
下载PDF
根癌农杆菌转化棉花花粉的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李晓 王学德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23-327,共5页
用根癌农杆菌感染棉花花粉获得的含有外源基因的花粉可与卵细胞自然结合,产生的转化细胞体不存在转化细胞与非转化细胞间的嵌合现象等问题,且转化方法简单,易操作。由于这种感染发生在花粉培养液中,为保证感染过程中花粉不破裂并具有生... 用根癌农杆菌感染棉花花粉获得的含有外源基因的花粉可与卵细胞自然结合,产生的转化细胞体不存在转化细胞与非转化细胞间的嵌合现象等问题,且转化方法简单,易操作。由于这种感染发生在花粉培养液中,为保证感染过程中花粉不破裂并具有生活力,以及使农杆菌有较高的感染力,必须有适宜的培养液,包括适宜的营养元素和渗透压。研究表明,在含有0.1%H3BO3、0.3%Ca(NO3)2、0.2%MgSO4·7H2O、0.1%KNO3以及45%蔗糖的培养液中培养的花粉,能够保证有95%以上的花粉不破损且有生活力,且其萌发率平均可达58.5%。转化后的花粉经瞬时GUS检测和转化后花粉破损率表明,在附加有1‰体积比的Tween 20的含有农杆菌的花粉培养液中进行抽真空处理的方法是较有效的转化方法。所获得的种子萌发后经卡那霉素筛选、GUS稳定表达检测以及Northern杂交验证,获得4棵转基因植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花粉 根癌农杆菌 基因转化 真空渗透 生活力
下载PDF
棉花阶梯式复交育种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詹先进 蓝家样 +2 位作者 陈全求 黄云 符家平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5032-5034,5039,共4页
介绍了一种棉花育种新方法——阶梯式复交育种法。通过该方法获得了一批高产、抗病、抗虫、纤维品质优良的棉花亲本材料,拓宽了陆地棉的种质遗传基础,实现了多种性状的同步改良或多种优良性状基因的同步累加;育成了鄂棉23、EK288、C111... 介绍了一种棉花育种新方法——阶梯式复交育种法。通过该方法获得了一批高产、抗病、抗虫、纤维品质优良的棉花亲本材料,拓宽了陆地棉的种质遗传基础,实现了多种性状的同步改良或多种优良性状基因的同步累加;育成了鄂棉23、EK288、C111、KB02等一系列综合性状优良的棉花新品种并在生产中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阶梯式复交育种 建立 应用
下载PDF
彩色棉与白色棉之间的DNA分子标记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张秉贤 王国祥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6-17,共2页
为了标记和定位彩色棉中控制色彩的基因 ,本研究通过应用 RFLP (Restriction FragmentLength Polymorphism )、 (Random AmplifiedPolymorphic DNA)以及 SSR(Simple SequenceRepeats)等方法对彩色棉与白色棉之间的 DNA分子片断差异进行... 为了标记和定位彩色棉中控制色彩的基因 ,本研究通过应用 RFLP (Restriction FragmentLength Polymorphism )、 (Random AmplifiedPolymorphic DNA)以及 SSR(Simple SequenceRepeats)等方法对彩色棉与白色棉之间的 DNA分子片断差异进行了初步的标记研究。经选用相关探针 (probe)标记出了白色棉与彩色棉纤维之间DNA分子上的多态性片断 ,这些多态性片断不仅与纤维品质有关 ,而且应与纤维色彩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分子标记 基因定位 彩色棉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