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棉花DNA导入苎麻的RAPD验证 被引量:8
1
作者 蒋建雄 张福泉 +2 位作者 李宗道 李贵成 周光宇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1期34-36,共3页
为了寻找通过超干胚浸泡法已经将湘棉 12号 DNA导入苎麻湘苎 3号基因组中的分子证据 ,对所产生的变异后代进行了 RAPD验证 .所用 80个随机引物中 ,有 6个引物检测出变异材料 97- 2 4与受体的 DNA多态性 ,3个引物检测出变异材料 97- 2 8... 为了寻找通过超干胚浸泡法已经将湘棉 12号 DNA导入苎麻湘苎 3号基因组中的分子证据 ,对所产生的变异后代进行了 RAPD验证 .所用 80个随机引物中 ,有 6个引物检测出变异材料 97- 2 4与受体的 DNA多态性 ,3个引物检测出变异材料 97- 2 8与受体的多态性 ,4个引物检测出变异材料 97- 4与受体的多态性 ,并且有 2个引物在变异后代中扩增出供体特异带 .这些结果说明棉花 DNA导入苎麻后引起了后代基因组的变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 棉花 外源DNA RAPD技术 遗传变异
下载PDF
苎麻胶质的基因型差异与成因及育种中利用的研究Ⅱ.苎麻胶质及其组分含量时空变化的品种间差异 被引量:5
2
作者 胡日生 孙焕良 +4 位作者 郭清泉 周清明 杨瑞芳 王林辉 甘红霞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6期422-425,共4页
为了揭示苎麻基因型之间胶质及其组分的时空变化规律 ,促进苎麻高产优质低胶育种与栽培 ,对 2 5个苎麻品种不同季别、不同部位的原麻胶质含量及其组分的测定结果表明 ,苎麻胶质及其组分存在明显的时空差异 .不同季别的总胶质、果胶质、... 为了揭示苎麻基因型之间胶质及其组分的时空变化规律 ,促进苎麻高产优质低胶育种与栽培 ,对 2 5个苎麻品种不同季别、不同部位的原麻胶质含量及其组分的测定结果表明 ,苎麻胶质及其组分存在明显的时空差异 .不同季别的总胶质、果胶质、半纤维素的含量均以头麻最高 ,二麻次之 ,三麻最低 ;水溶物、木质素的含量大小恰好相反 .不同部位的总胶质、水溶物、果胶质、半纤维素的含量均以梢部最高 ,基部次之 ,中部最低 ;木质素的含量则以基部最高 ,中部次之 ,梢部最低 .苎麻胶质及其组分时空差异的大小又因品种而异 :苎麻总胶质以竹子麻、大庸黄壳麻、青壳麻、四川珙县圆麻、湘潭大叶白的变异较大 ,达 4.19%~ 5 .95 % ,沅江白里子青、湘苎三号等 6个品种的变异幅度较小 ,在 1.0 0 %~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 基因型 胶质含量 胶质组分 时空分布 育种
下载PDF
苎麻体细胞植株再生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潘昌立 李树川 李育君 《中国麻作》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6,共6页
本文介绍了苎麻叶愈伤、茎切段、离体叶片和下胚轴四种外植体类型的体细胞植株再生的试验结果。研究表明,影响诱导效果的因素包括基因型、外植体类型、外植体的取材部位和生理年龄、培养基组分以及培养温差等方面。基因型是不容随意改... 本文介绍了苎麻叶愈伤、茎切段、离体叶片和下胚轴四种外植体类型的体细胞植株再生的试验结果。研究表明,影响诱导效果的因素包括基因型、外植体类型、外植体的取材部位和生理年龄、培养基组分以及培养温差等方面。基因型是不容随意改变的,但研究的结果得出一条思路:选择适当的外植体类型,注意取材部位和控制适合的生理年龄、筛选与之相适应的最佳培养程序,采取昼夜变温培养.沿着这条思路走下去一定可以获得满意的诱导效果。将供试材料先培养成试管苗无性系,外植体直接取自试管苗,不受季节和气候的限制,不用消毒处理,是一种可取的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 基因型 外植体类型 培养基 脱分化 再分化
下载PDF
苎麻新品种‘湘饲苎2号’选育报告 被引量:5
4
作者 邢虎成 揭雨成 +9 位作者 周清明 佘玮 揭红东 钟英丽 杨瑞芳 杜晓华 康万利 王贤芳 梅坤 陈建芳 《作物研究》 2017年第3期274-278,共5页
‘湘饲苎2号’是从地方品种‘邵阳12号’的自然变异单株中系统选育的新品种。该品种生长旺盛,发蔸能力强,耐刈割。区域试验平均鲜草产量123 946.3 kg/hm^2,比对照增产10.8%~13.6%;生产试验平均鲜草产量达到118 904.7 kg/hm^2,比对照增产... ‘湘饲苎2号’是从地方品种‘邵阳12号’的自然变异单株中系统选育的新品种。该品种生长旺盛,发蔸能力强,耐刈割。区域试验平均鲜草产量123 946.3 kg/hm^2,比对照增产10.8%~13.6%;生产试验平均鲜草产量达到118 904.7 kg/hm^2,比对照增产13.3%;粗蛋白含量21.92%,粗纤维含量18.20%,粗脂肪含量7.50%,灰分14.12%,P含量0.39%,Ca含量3.80%。各项指标均达到了植物性蛋白饲料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 品种 选育 饲用 湘饲苎2号
下载PDF
我国苎麻育种的成就与问题 被引量:9
5
作者 刘飞虎 梁雪妮 张寿文 《中国麻作》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36-38,41,共4页
本文从介绍我国近几十年来苎麻育种成就着手,剖析苎麻育种中存在的遗传基础单一、育种手段较落后、品质目标单一和基础理论研究薄弱等问题,并就新技术在苎麻育种上的应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 苎麻 育种 育种成就 存在问题
下载PDF
利用解剖技术筛选高产优质苎麻种质资源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刘飞虎 邓明其 +2 位作者 郑思乡 杨瑞芳 梁雪妮 《中国麻作》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12-14,30,共4页
采用80年代后期成熟起来的纤维产量和品质解剖估测技术研究苎麻主要种质资源,结果表明:1、不同品种的单株纤维产量和单纤维支数解剖估测值差异明显,一般全年三季平均单株产量≥3.9克的为高产资源,而全年三季平均支数>2000支的则属优... 采用80年代后期成熟起来的纤维产量和品质解剖估测技术研究苎麻主要种质资源,结果表明:1、不同品种的单株纤维产量和单纤维支数解剖估测值差异明显,一般全年三季平均单株产量≥3.9克的为高产资源,而全年三季平均支数>2000支的则属优质资源的范畴。这些资源可供生产和育种应用。2.纤维细胞直径小,茎横截面分布密度大是高产优质苎麻资源的显著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 种质资源 产量 品质 选种
下载PDF
芋麻自交纯化的选择方法 被引量:5
7
作者 彭定祥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06-111,共6页
经过十多年的苧麻自交纯化研究,先后选育出了一批纯合自交系,摸索了苧麻自交纯化的有效选择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因苧麻长期异交,杂合程度高,按亲本综合性状或多个表现型性状选择,难以纯合;按自交退化原理,选择生长势较弱的自交后代个... 经过十多年的苧麻自交纯化研究,先后选育出了一批纯合自交系,摸索了苧麻自交纯化的有效选择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因苧麻长期异交,杂合程度高,按亲本综合性状或多个表现型性状选择,难以纯合;按自交退化原理,选择生长势较弱的自交后代个体自交,能加快纯合进程,是一种可取的选择方法,但由于自交个体生长势弱、生活力低、生殖器官退化等原因难以连续自交;在自交各代中,先按亲本叶柄颜色、雌蕾颜色选择后代个体进行自交。其它性状能随之逐渐纯合。在本研究中,最快的自交纯化途径为:自交1—2代,按自交退化原理选生长势较弱的单株自交,从2—3代开始,按亲本叶柄颜色、雌蕾颜色选择单株自交,当这两个性状基本纯合时,同时选择其它性状占分离比例较大的表现型单株自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 自交 选择 育种
下载PDF
生物技术在苎麻育种上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寿文 梁雪妮 刘飞虎 《湖北农业科学》 1999年第1期29-31,共3页
从花药培养单倍体育种、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利用、原生质体融合与体细胞杂交以及植物基因工程几方面探讨生物技术在苎麻种质创新和品种改良上的应用现状及前景, 为探索苎麻育种新途径、提高育种效率、更好地实现苎麻“三高一低”育种... 从花药培养单倍体育种、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利用、原生质体融合与体细胞杂交以及植物基因工程几方面探讨生物技术在苎麻种质创新和品种改良上的应用现状及前景, 为探索苎麻育种新途径、提高育种效率、更好地实现苎麻“三高一低”育种目标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技术 苎麻 育种
下载PDF
植物无融合生殖及其在苎麻育种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9
作者 臧巩固 《中国麻作》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6-19,共4页
本文对植物无融合生殖的类型、意义、研究现状及其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进行介绍和评论;同时论述苎麻无融合生殖的研究现状及前景。
关键词 苎麻 无融合生殖 育种
下载PDF
苎麻育种工作中若干问题的商讨 被引量:2
10
作者 胡立勇 《中国麻作》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22-26,共5页
目前,苎麻的育种方法和技术正在不断的摸索和探讨,各育种单位都积累有自己的经验和教训。在此,笔者特提出九个方面的问题并略抒己见,和专家及同行们共同商讨。
关键词 苎麻 育种
下载PDF
G型苎麻染色体观察研究
11
作者 刘正书 陈瑞祥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0年第3期21-22,共2页
对 G0 型苎麻及其自由授粉和杂交后代植株进行染色体组成观察结果表明 :G型苎麻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在 14~ 56间变动 ,以 x=14为倍数的频率较高 ,尤以四倍体 (2 n=4 x=56 )细胞出现频率最高 ,为 4 8.1%~ 51.6 % (同时含有单倍体、三倍体... 对 G0 型苎麻及其自由授粉和杂交后代植株进行染色体组成观察结果表明 :G型苎麻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在 14~ 56间变动 ,以 x=14为倍数的频率较高 ,尤以四倍体 (2 n=4 x=56 )细胞出现频率最高 ,为 4 8.1%~ 51.6 % (同时含有单倍体、三倍体和非整倍体细胞 ) ;自由授粉后代中 G型(G1,G2 ,G3 )植株体细胞染色体组成与 G0 型极为相似 ,但 M型则以二倍体 (2 n=2 x=2 8)细胞出现频率最高 ,为 6 0 % ;杂交后代的 G型中有相当部分为类母本型 ,其染色体组成与母本 G0 型相似 ,另一部分如 G4 则以三倍体 (2 n=3x=4 2 )细胞出现频率最高 ,为 54.9% ;M型相似于自由授粉后代中的 M型。另外还观察到三极分裂、不均等分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型苎麻 染色体倍性 杂种优势利用 品种选择
下载PDF
苎麻胶质的基因型差异与成因及育种中利用研究Ⅰ.苎麻胶质及其组分含量的基因型差异 被引量:11
12
作者 郭清泉 胡日生 +3 位作者 孙焕良 周清明 杨瑞芳 王林辉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5期340-342,共3页
为探明苎麻胶质含量及其组分的基因型差异 ,以及苎麻胶质含量与原麻产量、纤维支数的关系 ,以 2 5份苎麻品种为材料 ,对原麻胶质含量及其组分进行了系统分析 .结果表明 :苎麻不同基因型间胶质含量存在明显的差异 ,其变异幅度为 2 3.94%... 为探明苎麻胶质含量及其组分的基因型差异 ,以及苎麻胶质含量与原麻产量、纤维支数的关系 ,以 2 5份苎麻品种为材料 ,对原麻胶质含量及其组分进行了系统分析 .结果表明 :苎麻不同基因型间胶质含量存在明显的差异 ,其变异幅度为 2 3.94%~ 37.83% ,极差达 13.89% ,变异系数为 10 .96 % .苎麻胶质各组分中 ,以半纤维素的含量 (14.0 8% )最高 ,其余依次为水溶物 (7.90 % )、果胶质 (4 .35 % )、木质素 (1.2 4% ) ,而其变异系数则以木质素最大(31.45 % ) ,其余依次为果胶质 (14.71% )、水溶物 (10 .76 % )、半纤维素 (10 .6 5 % ) .苎麻胶质总含量 (y)与其脂腊质(x1 )、水溶物 (x2 )、果胶质 (x3)、半纤维素 (x4)、木质素 (x5 )的最优回归方程为 y =0 .2 86 + 0 .946 x2 + 1.0 48x3+0 .987x4+ 1.0 43x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 基因型 胶质含量 胶质组分 育种
下载PDF
组织培养在苎麻多倍体研究中的应用初报 被引量:15
13
作者 郑思乡 罗慧敏 +5 位作者 董延瑜 洪亚辉 王春桃 李宗道 程尧楚 刘国民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5年第4期361-365,共5页
研究了组织培养结合秋水仙素不同浓度和处理时间对苎麻试管苗的诱导效果,发现组织培养可以明显提高处理株的成活率,0.1%秋水仙素处理6d仍有30%左右的植株成活.首次采用不定芽技术稳定苎麻多倍体,获得了四倍体细胞达94%... 研究了组织培养结合秋水仙素不同浓度和处理时间对苎麻试管苗的诱导效果,发现组织培养可以明显提高处理株的成活率,0.1%秋水仙素处理6d仍有30%左右的植株成活.首次采用不定芽技术稳定苎麻多倍体,获得了四倍体细胞达94%的单株,并发现了三倍体和非归整倍体细胞.同时对处理过的试管苗进行了气孔鉴定和染色体检查,发现试管苗的气孔鉴定可靠性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 多倍体 组织培养
下载PDF
苎麻愈伤组织多样性及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陈德富 陈喜文 +1 位作者 周朴华 李宗道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6年第3期239-244,共6页
以茎麻子叶、下胚轴为外植体,在含高钾、磷、硝态氮、肌醇、盐酸硫胺素及低钙、低氨态氮,以葡萄糖为碳源的CXW培养基上最易获得愈伤组织;激素组合为0.5mg/LCPA(或2,4─D)和0.05mg/LBR;培养温度为28... 以茎麻子叶、下胚轴为外植体,在含高钾、磷、硝态氮、肌醇、盐酸硫胺素及低钙、低氨态氮,以葡萄糖为碳源的CXW培养基上最易获得愈伤组织;激素组合为0.5mg/LCPA(或2,4─D)和0.05mg/LBR;培养温度为28℃。愈伤组织在初代和继代培养中存在丰富的多样性,但在附加0.1mh/LCPA,0.5mg/LNAA,1.5mg/LZT的CXW培养基上能获得多样性相对较小、质地结构较好的愈伤组织,并在附加0.1mg/LCPA,0.5mg/LNAA,1.5mg/LZT,2mg/LMet,3g/LYE的CXW培养基上首次获得了少数畸形的胚状体幼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 子叶 愈伤组织 胚胎发生 培养基 下胚轴
下载PDF
苎麻胶质的基因型差异与成因及育种中利用的研究Ⅲ.苎麻胶质含量及其组分与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关系 被引量:5
15
作者 郭清泉 胡日生 +4 位作者 孙焕良 杨瑞芳 周清明 李利良 李罗先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68-271,共4页
为了解苎麻胶质中各种成分的代谢机理 ,研究了 2 5份苎麻品种胶质含量及其组分与植株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的关系 .根据电泳图谱中 POD酶带的数目、迁移率和酶活性 ,将供试品种分为 4类 :仅第二酶带 (Rf=0 .5 4)活性强的为第 类型 ,... 为了解苎麻胶质中各种成分的代谢机理 ,研究了 2 5份苎麻品种胶质含量及其组分与植株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的关系 .根据电泳图谱中 POD酶带的数目、迁移率和酶活性 ,将供试品种分为 4类 :仅第二酶带 (Rf=0 .5 4)活性强的为第 类型 ,仅第三酶带 (Rf=0 .5 9)活性强的为第 类型 ,第 类型的上述两条酶带活性均较强 ,第 类型则此二酶带活性均较弱 .苎麻胶质及胶质各组分的含量均以第 类型品种最高 ,第 类型品种最低 ,第 , 类型则介于上述二者之间 .POD活性与木质素含量的线性回归方程为 y=0 .2 75 - 0 .0 18x(r=0 .80 1* *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 基因型 胶质含量 过氧化物酮同工酶
下载PDF
苎麻自交系选育及其配合力研究初报 被引量:7
16
作者 喻春明 蒋金根 +1 位作者 熊和平 郭运玲 《作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14-16,共3页
苎麻为异花授粉作物,目前生产上应用品种均为杂种。这些品种存在着种子繁殖分离变异、无性繁殖系数低、成本高的矛盾,所以难以迅速推广。我们认为,借鉴玉米的成功经验,筛选苎麻自交系间强优势组合,利用组合的杂交种子繁殖,是提高苎麻产... 苎麻为异花授粉作物,目前生产上应用品种均为杂种。这些品种存在着种子繁殖分离变异、无性繁殖系数低、成本高的矛盾,所以难以迅速推广。我们认为,借鉴玉米的成功经验,筛选苎麻自交系间强优势组合,利用组合的杂交种子繁殖,是提高苎麻产量和克服这一矛盾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萱麻 自交系 选育 配合力
下载PDF
苎麻悬浮细胞原生质体培养再生植株 被引量:5
17
作者 陈德富 周朴华 +1 位作者 李宗道 陈喜文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12-116,T001,共6页
苎麻品种浏阳大叶绿的子叶在含有2,4-D 0.5mg/L、KT 0.5mg/L的MSB固体培养基上,形成愈伤组织。愈伤组织经3~4次继代培养后作液体振荡培养,产生悬浮细胞系。从悬浮系分离的原生质体,只有以海藻酸钠包埋方式培养在KM_8P培养基中,50天左... 苎麻品种浏阳大叶绿的子叶在含有2,4-D 0.5mg/L、KT 0.5mg/L的MSB固体培养基上,形成愈伤组织。愈伤组织经3~4次继代培养后作液体振荡培养,产生悬浮细胞系。从悬浮系分离的原生质体,只有以海藻酸钠包埋方式培养在KM_8P培养基中,50天左右才能形成肉眼可见的小愈伤组织。该愈伤组织在附加2,4-D 0.2mg/L、6-BA 0.1mg/L的MSB生长培养基上增殖,然后转入附加6-BA 2.0mg/L的MSB分化培养基上可诱导芽。待再生芽长至2cm高时转至附加NAA0.05mg/L的H培养基上分化出了根,从而形成了完整植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 悬浮细胞 原生质体 再生植株
下载PDF
苎麻新品种“华苎4号”选育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彭定祥 胡立勇 +3 位作者 余德谦 蔡明历 杨曾盛 何嵩山 《中国麻作》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0-13,共4页
“华苎 4号”是从稀节巴品种自然杂交后代中选育出来的新品种。该品种产量高 ,在品系比较试验中平均亩产 2 2 6 .5kg ,比对照细叶绿品种增产 5 9.1 3% ,在湖北省区试中较对照增产 33.81 % :纤维品质优良 ,在品系比较试验中年均纤维细度 ... “华苎 4号”是从稀节巴品种自然杂交后代中选育出来的新品种。该品种产量高 ,在品系比较试验中平均亩产 2 2 6 .5kg ,比对照细叶绿品种增产 5 9.1 3% ,在湖北省区试中较对照增产 33.81 % :纤维品质优良 ,在品系比较试验中年均纤维细度 2 0 82支 ,在区试中经湖北省纤检所测试 ,年均纤维细度 2 2 39支 ;该品种植株高大整齐 ,出麻率特别高 (鲜皮出麻率和鲜茎出麻率分别在 1 4%和 5 %以上 ) ;“华苎 4号”的抗逆性强 ,高抗炭疽病 ,不感染花叶病 ,抗旱抗风性强 ,但耐渍性略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 优良品种 华苎4号 选育 特征特性
下载PDF
苎麻雄性不育系温光反应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飞虎 梁雪妮 +2 位作者 张寿文 黄海泉 汪怀建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1期20-23,共4页
在不同温度条件下采用不同日长 (9.5~ 12 .5h d)光照处理 ,分析供试苎麻雄性不育系的发育对温度和日照长度的反应。不同供试材料在特定条件下的营养生长进度较为一致 ,而生殖生长进度差异较大 ;高温主要促进营养生长阶段的发育 ,而短... 在不同温度条件下采用不同日长 (9.5~ 12 .5h d)光照处理 ,分析供试苎麻雄性不育系的发育对温度和日照长度的反应。不同供试材料在特定条件下的营养生长进度较为一致 ,而生殖生长进度差异较大 ;高温主要促进营养生长阶段的发育 ,而短日照主要促进生殖生长阶段的发育 ;短日高温条件明显加速苎麻不育系的发育速度。但高温的促进作用随日照长度增加而减弱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 雄性不育系 感温性 感光性 杂种优势利用
下载PDF
苎麻花叶病综合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梁雪妮 刘飞虎 +4 位作者 周咏芝 吴建平 丁达明 黄丽华 刘铎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4年第4期355-361,共7页
本试验通过对苎麻花叶病进行多年系统研究,其结果如下:此病头麻、二麻发生重,三麻轻;气温15~26℃症状明显,28℃上开始隐症;现有品种资源中20%以上的品种表现高抗(病指0~5);此病主要由无性繁殖材料(包括嫁接)传... 本试验通过对苎麻花叶病进行多年系统研究,其结果如下:此病头麻、二麻发生重,三麻轻;气温15~26℃症状明显,28℃上开始隐症;现有品种资源中20%以上的品种表现高抗(病指0~5);此病主要由无性繁殖材料(包括嫁接)传播;从电镜观察病毒、细胞内含体检测、病毒外壳蛋白体组分测定和病毒提纯液紫外光吸收光谱分析诸方面初步证实苎麻花叶病病原为线状病毒,大小约(1326~1411)nmX(13.04~13.18)nm,并排除了类病毒、寄生真菌和细菌病原;病、健叶的同工酶亦有差异;选育推广抗病品种和增施钾肥是目前防治此病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 花叶病 品种 抗病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