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插条粗细对苎麻低位分枝扦插苗成苗率及麻苗素质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钟军 贺再新 +3 位作者 孙焕良 李罗先 孟桂元 孙传清 《作物研究》 2011年第3期198-201,共4页
以中苎1号、湘苎3号、多倍体1号和新品系R057苎麻品种(系)为材料,研究了插条粗细对苎麻低位分枝扦插苗的成苗率、单株根干重、主茎高度增加量及分枝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4个苎麻品种(系)低位分枝扦插苗的成苗率、主茎高度增加量和单株... 以中苎1号、湘苎3号、多倍体1号和新品系R057苎麻品种(系)为材料,研究了插条粗细对苎麻低位分枝扦插苗的成苗率、单株根干重、主茎高度增加量及分枝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4个苎麻品种(系)低位分枝扦插苗的成苗率、主茎高度增加量和单株根干重都表现为扦插粗细0.6 cm>0.8 cm>0.4 cm,且不同插条粗细处理间差异显著;分枝数、最低和最高分枝位长也表现出相同的趋势。综合考虑,在进行苎麻低位分枝扦插苗培育时,扦插苗的粗细以0.6 cm较为理想。虽然不同品种在各个性状上表现各不相同,但从成苗率、单株分枝数和最低分枝位这3个最关键的性状上看,新品系R057表现最好,多倍体1号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 栽培 扦插
下载PDF
苎麻双胚苗的获得和培育 被引量:2
2
作者 熊和平 《中国麻作》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37-38,共2页
一粒种籽长出两株苗称为双胚苗。这种现象叫多胚现象。目前至少发现有17个科47个属86个种植物种籽的双胚苗中存在有单倍体,我们首先发现了苎麻的多胚现象,并进行了初步研究。苎麻的遗传组成复杂,有性繁殖后代存在分离现象,而无性繁殖系... 一粒种籽长出两株苗称为双胚苗。这种现象叫多胚现象。目前至少发现有17个科47个属86个种植物种籽的双胚苗中存在有单倍体,我们首先发现了苎麻的多胚现象,并进行了初步研究。苎麻的遗传组成复杂,有性繁殖后代存在分离现象,而无性繁殖系数又很低,难以满足苎麻生产发展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 双胚苗 培育
下载PDF
苎麻嫩梢秋季土插育苗技术研究
3
作者 肖之平 邓明其 《湖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15-17,43,共4页
在秋季高温条件下进行苎麻嫩梢土插育苗,苗床采用矮拱薄膜覆盖,并定时遮荫,保持膜内温度35-40℃,相对湿度稳定在90%以上,嫩梢扦插的成活率一般可达90%以上。同时还研究了嫩梢素质、不同插期及苗床土壤含水量等对生根成... 在秋季高温条件下进行苎麻嫩梢土插育苗,苗床采用矮拱薄膜覆盖,并定时遮荫,保持膜内温度35-40℃,相对湿度稳定在90%以上,嫩梢扦插的成活率一般可达90%以上。同时还研究了嫩梢素质、不同插期及苗床土壤含水量等对生根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扦插材料以剪去主茎梢后生长8天的嫩梢发根快,成活率最高,达95.7%;生长15天的发根慢,成活率较低,为84.5%.适宜的扦插期为8月上旬至9月中旬,一般4-6天发根,成活率可高达95%以上,而10月上旬扦插的,发根速度减慢,成活率下降。苗床土壤含水量则以24-29%比较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 嫩梢 秋季 扦插 育苗
下载PDF
苎麻叶片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6
4
作者 曹雅琴 刘峰 +1 位作者 陈建荣 郭清泉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6-122,共7页
以湘苎2号、湘苎3号、新宁青麻、四川洪县园麻的叶片为材料,构建4个品种高效、稳定的不定芽再生体系.湘苎2号、湘苎3号、新宁青麻、四川洪县园麻最适诱导愈伤组织及分化不定芽的培养基分别为MS+0.7 mg/L TDZ+0.02 mg/L 2,4-D,MS+0.3 mg/... 以湘苎2号、湘苎3号、新宁青麻、四川洪县园麻的叶片为材料,构建4个品种高效、稳定的不定芽再生体系.湘苎2号、湘苎3号、新宁青麻、四川洪县园麻最适诱导愈伤组织及分化不定芽的培养基分别为MS+0.7 mg/L TDZ+0.02 mg/L 2,4-D,MS+0.3 mg/L TDZ+0.01 mg/L 2,4-D,MS+0.3 mg/L TDZ+0.05 mg/L 2,4-D,MS+0.9 mg/L TDZ+0.05 mg/L 2,4-D;不定芽分化率分别为83.3%,81.7%,90.0%,86.7%;4个品种再分化时出现丛生芽,新宁青麻愈伤组织的平均再生不定芽数达2.62个,其他3个品种也都有数量不等的丛生芽产生,不定芽生根培养基为MS+0.05 mg/L NAA;叶块经过添加6%蔗糖培养基培养2周,再转入含3%蔗糖的培养基中培养,其中经6%蔗糖培养能显著提高湘苎2号、新宁青麻、四川洪县园麻不定芽分化率、平均再生不定芽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 愈伤组织 不定芽 再生体系
下载PDF
苎麻种子繁殖薄膜育苗技术研究
5
作者 姚振飞 高文伟 张育勇 《上海农业科技》 2000年第2期79-80,共2页
关键词 苎麻 种子繁殖 薄膜育苗技术 产量
下载PDF
苎麻嫩梢扦插死苗原因及防止措施 被引量:5
6
作者 王国栋 谭文兵 +1 位作者 龚健 高大可 《中国麻作》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23-25,共3页
1983年苎麻嫩梢水培法问世后,全国各地对苎麻嫩梢扦插繁殖方法进行了许多研究和改进。目前,嫩梢扦插已由水培发展为沙培、土培,扦插时间由春夏延至冬初,出圃时间由25—30天缩短至10—15天,成活率最高可达99.8%。近年来,湖南省用该法推... 1983年苎麻嫩梢水培法问世后,全国各地对苎麻嫩梢扦插繁殖方法进行了许多研究和改进。目前,嫩梢扦插已由水培发展为沙培、土培,扦插时间由春夏延至冬初,出圃时间由25—30天缩短至10—15天,成活率最高可达99.8%。近年来,湖南省用该法推广良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 嫩梢扦插 死苗原因 防止措施
下载PDF
苎麻地下茎秋季切根繁殖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鲁运江 《中国麻作》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21-23,10,共4页
本文对苎麻地下茎采用秋季切根繁殖育苗的增产效果,种根不同部位的利用率,不同育苗时期的成苗率,地上苗期性状和地下麻蔸发育性状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秋繁苗比春繁地膜直栽增产28.4%~159.4%,种根利用率为跑马根>扁担... 本文对苎麻地下茎采用秋季切根繁殖育苗的增产效果,种根不同部位的利用率,不同育苗时期的成苗率,地上苗期性状和地下麻蔸发育性状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秋繁苗比春繁地膜直栽增产28.4%~159.4%,种根利用率为跑马根>扁担根>龙头根,育苗时期上以立秋后成苗率较高,苗期地上生长量为扁担根>龙头根>跑马根,地下生长优势为龙头根>扁担根>跑马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 增产 性状 秋季 切根繁殖 育苗
下载PDF
苎麻茎梢全光照自然水面育苗试验初报 被引量:1
8
作者 彭芬根 廖晃 +1 位作者 黄欧平 翟水金 《江西棉花》 1993年第4期40-42,共3页
试验表明,利用苎麻茎梢进行全光照自然水面育苗繁殖具有周期短,成本低,繁殖系数大的特点。其生根率老梢可达64.5~89.0%,嫩枝梢达82.5~87.5%,半木质化茎梢达82.0~86.5%,单株发根量在25条左右,平均根长12.56mm,本文还分析了生根成... 试验表明,利用苎麻茎梢进行全光照自然水面育苗繁殖具有周期短,成本低,繁殖系数大的特点。其生根率老梢可达64.5~89.0%,嫩枝梢达82.5~87.5%,半木质化茎梢达82.0~86.5%,单株发根量在25条左右,平均根长12.56mm,本文还分析了生根成活的主要原因。①水面小气候使茎梢吸水与叶片失水能够达到动态平衡;②温湿环境有利于茎梢的生根成活;③全光照保证了光合作用的进行,为生根成活奠定了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 茎梢 水培育苗 全光照育苗
下载PDF
苎麻种子地膜快速育苗技术
9
作者 徐国庆 《中国麻作》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29-30,共2页
苎麻种根繁殖成本高,速度慢,难于在新区大量应用;种子繁殖成本低、推广快,但苎麻种子小,生活力弱,育苗难度大。1985年我县育苗1000余亩,多数在出苗后遇干热风的袭击而夭折,成苗率只有5%。查我县20年来的气象资料,从3月下旬至4月下旬,... 苎麻种根繁殖成本高,速度慢,难于在新区大量应用;种子繁殖成本低、推广快,但苎麻种子小,生活力弱,育苗难度大。1985年我县育苗1000余亩,多数在出苗后遇干热风的袭击而夭折,成苗率只有5%。查我县20年来的气象资料,从3月下旬至4月下旬,气温最低只有-1℃,最高可达33.8℃。气温的骤降剧变是我县苎麻种子露地育苗成败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 种子 育苗 塑料覆盖
下载PDF
苎麻嫩枝浸绿色植物生长调节剂液扦插育苗
10
作者 刘竹青 《中国麻作》 2001年第1期7-8,18,共3页
用绿色植物生长调节剂稀释液 ,浸苎麻嫩枝 ,然后扦插 ,生根多 ,成活率高 ,移植后成活快 ,收获早、效益高 ,与常规嫩枝扦插相比优势明显。
关键词 绿色植物生长调节剂 嫩枝扦插 生根 成活率 苎麻 扦插育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