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远缘杂交芙蓉红麻86-369的选育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陈福寿 肖瑞芝 +4 位作者 李美珍 吕良芽 程新奇 郭安平 洪建基 《福建省农科院学报》 CAS 1994年第4期11-17,共7页
用红麻(Hibiscuscannabinus)722(♀.2N=36+32+4SAt)与金钱吊芙蓉(Hibiscusrai-datus)(♀,2N=72=70+2SAt)进行种间杂交,杂种F12N=54=51+3SA... 用红麻(Hibiscuscannabinus)722(♀.2N=36+32+4SAt)与金钱吊芙蓉(Hibiscusrai-datus)(♀,2N=72=70+2SAt)进行种间杂交,杂种F12N=54=51+3SAt,并育成86-369(F142N=36=30+6SAt)。1987-1992年在全国与青皮三号28点次的对比,平均每公顷产原麻5353.5k8,增产17.02%,达极显著水平。与红麻722计22点次的对比,平均每公顷产原麻4918.5kg,增产16.9%也达极显著。86-369的花瓣淡紫蓝色,经济性状优良,抗病力强于青皮三号。1991~1992年在安徽省进行生产示范表现较好,受到麻农欢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麻 种间杂交 芙蓉红麻 性状 产量 远缘杂交
下载PDF
红麻产量和纤维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及其与配合力效应的关系 被引量:10
2
作者 祁建民 卢浩然 +1 位作者 郑云雨 王英娇 《福建农学院学报》 CSCD 1991年第2期134-139,共6页
以7个亲本作7(7+1)/2双列杂交,估算了21个组合11个产量与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及其与配合力效应的关系.结果表明:红麻杂种优势是显著的,可利用的较强的杂种优势主要表现在单株干皮重、鲜茎重、精麻重和纤维强力性状上,以7804×耒阳红... 以7个亲本作7(7+1)/2双列杂交,估算了21个组合11个产量与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及其与配合力效应的关系.结果表明:红麻杂种优势是显著的,可利用的较强的杂种优势主要表现在单株干皮重、鲜茎重、精麻重和纤维强力性状上,以7804×耒阳红麻、7380×耒阳红麻、非洲裂叶×粤红1号杂种优势最强,产量杂种优势超过青皮3号(CK)32.7%—37.7%.杂种优势与特殊配合力和配合力总效应相关达极显著,与多数性状的一般配合力相关达显著水平;亲本性状水平与亲本性状gca呈较密切正相关;亲本gca性状互补与组合杂种优势有关.本文还讨论了亲本配合力、性状的基因效应以及杂种优势利用的一些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麻 产量 纤维品质 杂种优势
下载PDF
红麻新品种闽红298的选育 被引量:5
3
作者 洪建基 甘勇辉 +1 位作者 陈福寿 李美珍 《中国麻作》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9-13,共5页
闽红298系1985年从红麻722×青皮三号有性杂交后代中选育而成的红麻新品种。1989—1997年与青皮三号复壮种进行省内外46点次对比,平均亩产原麻423.3公斤,比青皮三号增产16.13%,达极显著。与粤7... 闽红298系1985年从红麻722×青皮三号有性杂交后代中选育而成的红麻新品种。1989—1997年与青皮三号复壮种进行省内外46点次对比,平均亩产原麻423.3公斤,比青皮三号增产16.13%,达极显著。与粤74—3原种对比40点次,平均亩产原麻425.7公斤,比粤74—3增产12.74%,也达极显著。该品种植株高大、茎粗、有效株数多、抗病力强、丰产稳定性好、适应性广。1995—1998年省内外累计生产示范6.942万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红298 有性杂交 性状 产量 红麻 选种 育种
下载PDF
木槿属种间杂种“芙蓉红麻369”染色体核型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肖瑞芝 郭安平 +3 位作者 程新奇 陈福寿 李美珍 洪建基 《中国麻作》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5,41,共6页
用"红麻722"(Hibiscuscannabinus.L.)2n=2x=36=32+4(SAT)与"金钱吊芙蓉"(Hibiscus,radiatus.L.)2n=72=70+2(SAT)进行种间杂交育种研究,从杂种... 用"红麻722"(Hibiscuscannabinus.L.)2n=2x=36=32+4(SAT)与"金钱吊芙蓉"(Hibiscus,radiatus.L.)2n=72=70+2(SAT)进行种间杂交育种研究,从杂种后代中选育出"芙蓉红麻369",其细胞染色体核型研究结果,F1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为54,其中有3个随体染色体,至F7以后染色体数目为36的细胞频率继代略有提高,F12细胞染色体数目为36已占观察细胞数的95.5%。全部染色体为中部着丝点,其中6条染色体短臂上有随体。核型公式:2n=36=30m+6m(SAT).具有6个随体染色体是区别双亲染色体核型的重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间杂种 芙蓉红麻 染色体 核型
下载PDF
红麻杂种优势利用的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2
5
作者 陈安国 李德芳 《中国麻作》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44-45,共2页
关键词 红麻 杂种优势利用 现状 展望
下载PDF
走杂交红麻种子产业化道路 发展和完善我国的红麻生产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安国 李德芳 《中国麻作》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44-45,28,共3页
农作物杂交种子产业化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目前红麻纤维市场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同时也蕴藏着新的生机和机遇,红麻种子市场主体不规范,种子市场竞争能力不强、品牌意识薄弱,严重妨碍了红麻生产发展。本文从红... 农作物杂交种子产业化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目前红麻纤维市场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同时也蕴藏着新的生机和机遇,红麻种子市场主体不规范,种子市场竞争能力不强、品牌意识薄弱,严重妨碍了红麻生产发展。本文从红麻生产实际情况出发,在面临跨世纪新农业的要求下,提出了走红麻杂交种子产业化道路,以点带面,推动红麻生产朝着协调、稳定,健康的轨道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麻 杂交种子 市场 种子产业化
下载PDF
红麻茎段离体培养 被引量:1
7
作者 江洪如 王碧琴 《江西林业科技》 1993年第1期20-21,共2页
红麻无菌苗具茅茎段在附加0.5—2ppm BA 和0.05ppm NAA 或0.2ppm IAA 的MS 培养基(?),腋茅生长良好,茎伸长、粗壮,愈伤组织少:Zt、Kt 以及较高浓度的生长素易诱发外植体的高度愈伤化。试管苗生根率高,成活系数大。
关键词 红麻 离体培养
下载PDF
P^(32)对红麻的诱变效果及其在育种上的应用初探 被引量:1
8
作者 谭石林 刘伟杰 李德芳 《中国麻作》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9-21,48,共4页
用剂量为0.5~3.5毫居里的P32处理红麻种子,种子萌发率95.8%以上。剂量超过1.0毫居里时,对出苗和麻苗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就器官而言,麻株生长点对P32反应敏感,叶片次之,根系相对较弱。当剂量为0.5毫居里时,仅有5.0%苗... 用剂量为0.5~3.5毫居里的P32处理红麻种子,种子萌发率95.8%以上。剂量超过1.0毫居里时,对出苗和麻苗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就器官而言,麻株生长点对P32反应敏感,叶片次之,根系相对较弱。当剂量为0.5毫居里时,仅有5.0%苗子存活,生长点不分化。利用分生的侧芽扦插可获得变异后代。用P32诱导对红麻生育期、抗炭疽病、茎、骨密度的效果显著,但对抗旱性诱导效果不明显。通过诱变筛选出的特大粒种在海南冬繁,千粒重比亲本重6.3克,在湖南春繁比亲本重2.5克,即分别比亲本增重20.1%和9.1%。该遗传特征与抗病、控制生育期、高产的有益性状在同一品种中得到表达,且能稳定遗传,使品种的改良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麻 P^32 品种改良 诱变育种
下载PDF
红麻短光照制种技术研究初报
9
作者 姜化录 赵庆国 +3 位作者 高占 苏庆林 曹金祥 芦方 《吉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45-45,共1页
红麻(Hibiscus cannabinul)是我国重要的纤维经济作物。近年来,由于红麻全秆造纸技术的问世,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重视,我省的红麻栽培,在中断近40年之后,亦随之开始复苏。但在科研生产实践中,我们深切的感到:红麻的“南种北植”技术。
关键词 红麻 短光照 制种
下载PDF
红麻茎梢扦插杂交育种研究简报
10
作者 陈相波 赖占钧 +1 位作者 邹园秀 单祥云 《江西棉花》 1992年第4期44-44,共1页
红麻杂交育种中存在的一个问题是麻株过于高大,去雄授粉等操作不便。我们于1990~1991年进行了红麻茎梢扦插研究,现将研究结果简报如下。1 研究经过8月1日于本田选取供杂交的亲本麻株,切取顶端20~30cm 长的茎梢。
关键词 红麻 茎梢扦插 杂交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