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机械收割对宿根蔗生理生化指标及产量和蔗糖分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何章飞 黄炎 +6 位作者 梁和 邝伟生 莫清贵 侯伟 梁建魁 陆国盈 陈超君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39-442,共4页
【目的】探讨机械收割对宿根蔗生长的影响,为推广应用甘蔗机械收割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甘蔗品种福农15号、柳城03/182、赣蔗18号和粤糖00/236为供试材料,收获机械为HS180型整秆式甘蔗联合收割机。新植蔗于2009年12月29日分别... 【目的】探讨机械收割对宿根蔗生长的影响,为推广应用甘蔗机械收割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甘蔗品种福农15号、柳城03/182、赣蔗18号和粤糖00/236为供试材料,收获机械为HS180型整秆式甘蔗联合收割机。新植蔗于2009年12月29日分别采用机械和人工两种方式收获,其中粤糖00/236收获时蔗叶还田。宿根蔗于翌年2月破垄施肥和除草。2010年7~10月每个月的5日测定一次宿根蔗+1叶叶片的硝酸还原酶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和叶绿素总含量。于2010年12月21日全部人工砍收并测定农艺性状、产量和糖分。【结果】机收处理的宿根蔗+1叶叶片的硝酸还原酶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叶绿素总含量以及茎长、茎径、单茎重、有效茎数、产量、蔗糖分和产糖量与人工处理的相比略有增减,但差异不显著。机械收割处理蔗叶粉碎还田的粤糖00/236的各项测定结果基本上均比人工处理的略好。【结论】机械收割对宿根蔗生长影响不明显,且机械收割蔗叶粉碎还田比传统方式还田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收割 宿根蔗 生理生化指标 产量 蔗糖分 影响
下载PDF
机械化深耕深松栽培对甘蔗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0
2
作者 廖青 韦广泼 +3 位作者 刘斌 陈桂芬 黄东亮 李杨瑞 《广西农业科学》 CSCD 2010年第6期542-544,共3页
为评价机械化深耕深松栽培模式的保水保肥效果和对甘蔗生产的影响,进行了机械化深耕深松栽培和常规耕作栽培对甘蔗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机械化深耕深松栽培能明显增加土壤的含水量;深耕深松栽培比常规耕作栽培的甘蔗出苗率高... 为评价机械化深耕深松栽培模式的保水保肥效果和对甘蔗生产的影响,进行了机械化深耕深松栽培和常规耕作栽培对甘蔗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机械化深耕深松栽培能明显增加土壤的含水量;深耕深松栽培比常规耕作栽培的甘蔗出苗率高17.8%,分蘖率高13.4%;甘蔗生长速度加快、根系发达;甘蔗成熟期的株高、茎径、蔗糖分、青叶数提高;每公顷增产原料蔗7.22 t,增收2346.5元,增糖1.35 t。机械化深耕深松栽培甘蔗增产增收效益显著,可在甘蔗生产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化 深耕深松 甘蔗 生长 产量
下载PDF
甘蔗“吨糖田”不同种植模式群体生长动态及其产量和品质效应 被引量:5
3
作者 陈超君 徐建云 +1 位作者 陈传华 梁海福 《广西蔗糖》 2004年第4期13-17,共5页
本试验在增施有机肥及一般大田栽培管理条件下 ,研究相同种植密度不同种植模式的甘蔗“吨糖田”群体生长动态及其产量、品质效应。结果表明 :四种不同株行距的种植模式对甘蔗生长都有良好的促进效应 ,表现为发芽率高 ,分蘖发生早 ,有效... 本试验在增施有机肥及一般大田栽培管理条件下 ,研究相同种植密度不同种植模式的甘蔗“吨糖田”群体生长动态及其产量、品质效应。结果表明 :四种不同株行距的种植模式对甘蔗生长都有良好的促进效应 ,表现为发芽率高 ,分蘖发生早 ,有效伸长期长 ,伸长速度大 ,最适叶面积指数持续时间长 ,有效茎数多、蔗茎长、单茎重大、蔗糖分高、蔗汁品质优良。折每667m2达到蔗茎产量7 95~9 78吨、甘蔗蔗糖分15 19%~15 41 %、含糖量1 22~1 49吨的高产高糖水平。四种种植模式中 ,以D、A、B三种种植模式较好 ,蔗茎产量和含糖量均极显著或显著地高于C处理。综合各生长指标的表现 ,四种种植模式均适宜推广应用于“吨糖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种植模式 群体生长动态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不同种茎处理对甘蔗品种萌芽幼苗期抗旱性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叶燕萍 李杨瑞 +1 位作者 李永健 梁娇莺 《中国糖料》 2002年第3期1-3,共3页
在控制环境条件下研究了3种种茎处理方法对不同甘蔗品种萌芽出苗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在本试验的干旱条件下,F172的萌芽出苗几乎不受干旱影响,而其它3个品种则明显受干旱影响。对于广西主栽品种桂糖11号和新台糖16号,剥叶不砍种处理在干... 在控制环境条件下研究了3种种茎处理方法对不同甘蔗品种萌芽出苗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在本试验的干旱条件下,F172的萌芽出苗几乎不受干旱影响,而其它3个品种则明显受干旱影响。对于广西主栽品种桂糖11号和新台糖16号,剥叶不砍种处理在干旱的条件下出苗和幼苗生长相对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茎处理 甘蔗 品种 萌芽 幼苗期 抗旱性
下载PDF
果蔗喷施新型增产增糖剂的效果 被引量:1
5
作者 范业赓 陈荣发 +7 位作者 李燕娇 闫海锋 周慧文 周忠凤 邓宇驰 罗霆 丘立杭 吴建明 《广西糖业》 2022年第4期8-11,共4页
该研究选用当前广西主栽果蔗品种桂果蔗1号,以无人机喷施新型增产增糖剂为处理(T),以清水喷施为对照(CK),于2019年在防城港市上思县开展无人机喷施新型增产增糖剂试验。结果表明无人机喷施新型增产增糖剂后甘蔗株高、单茎重、产量和田... 该研究选用当前广西主栽果蔗品种桂果蔗1号,以无人机喷施新型增产增糖剂为处理(T),以清水喷施为对照(CK),于2019年在防城港市上思县开展无人机喷施新型增产增糖剂试验。结果表明无人机喷施新型增产增糖剂后甘蔗株高、单茎重、产量和田间锤度较对照分别提高16.2%、12.1%、11%和4.2%,而茎径和有效茎数差异不明显;果蔗品质分析结果表明喷施新型增产增糖剂后果蔗蔗糖分、蔗汁重力纯度和果蔗纤维分比对照分别高了4.92%、1.84%和1.14%。这表明喷施新型增产增糖剂能显著提高果蔗的产量和品质,从而提高果蔗的商品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蔗 增产增糖剂 产量性状 果蔗品质
下载PDF
广西甘蔗机械化生产技术要点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健 农艳丰 《广西糖业》 2020年第5期24-26,共3页
广西是我国甘蔗最主要的产区,但是劳动力缺乏使得甘蔗的生产成本逐年升高,为此,政府出台了加快甘蔗机械化发展的相关方案,这将极大有利于广西甘蔗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特别是在节约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促进农民增收上起到了重要的... 广西是我国甘蔗最主要的产区,但是劳动力缺乏使得甘蔗的生产成本逐年升高,为此,政府出台了加快甘蔗机械化发展的相关方案,这将极大有利于广西甘蔗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特别是在节约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促进农民增收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文章就广西甘蔗机械化生产的技术要点进行了总结,以期为广西甘蔗的机械化生产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甘蔗 机械化 生产技术
下载PDF
滇西秋植甘蔗高产综合模式技术开发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张跃彬 马志和 杨贵祥 《甘蔗糖业》 2000年第5期1-5,25,共6页
在云南旱地上,改传统春植为秋植,在秋植规范栽培技术下,对秋植甘蔗下种量、行距、施氮、施磷、施钾五个重要因素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试验,建立秋植甘蔗栽培数学模型,根据试验示范蔗区不同生产条件,筛选出公顷单产82.5~... 在云南旱地上,改传统春植为秋植,在秋植规范栽培技术下,对秋植甘蔗下种量、行距、施氮、施磷、施钾五个重要因素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试验,建立秋植甘蔗栽培数学模型,根据试验示范蔗区不同生产条件,筛选出公顷单产82.5~90t、90~97.5t、97.5~105t三个产量层次的模式技术供生产示范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植甘蔗 五元二次通用旋转试验 数学模型 优化模式技术
下载PDF
Agri-star松土促根剂对甘蔗生长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廖诗童 邓筱艳 +1 位作者 邹金松 刘文华 《广西糖业》 2021年第3期20-23,共4页
在甘蔗上施用了不同用量的Agri-star松土促根剂,确定了Agri-star松土促根剂在供试甘蔗品种种植中的最佳施用量。结果表明,Agri-star松土促根剂的不同施用量对供试甘蔗品种的茎长、产量、蔗糖分的影响显著;Agri-star松土促根剂施用量为30... 在甘蔗上施用了不同用量的Agri-star松土促根剂,确定了Agri-star松土促根剂在供试甘蔗品种种植中的最佳施用量。结果表明,Agri-star松土促根剂的不同施用量对供试甘蔗品种的茎长、产量、蔗糖分的影响显著;Agri-star松土促根剂施用量为30kg/hm2时,供试品种的产量表现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土促根剂 施用量 甘蔗 产量
下载PDF
机械收割对不同种植行距宿根蔗苗期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秦培钊 罗艺 +6 位作者 米超 陈超君 邝伟生 黄严 莫清贵 陆国盈 梁和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36-240,共5页
【目的】筛选出适宜甘蔗机械收割的最佳行距,减少机械对甘蔗蔗蔸损伤及蔗田土壤环境的破坏,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方法】设置不同种植行距(1.0、1.1、1.2和1.3m)处理,每种处理分别采用机械收割和人工砍收两种收割方式,然后对不同... 【目的】筛选出适宜甘蔗机械收割的最佳行距,减少机械对甘蔗蔗蔸损伤及蔗田土壤环境的破坏,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方法】设置不同种植行距(1.0、1.1、1.2和1.3m)处理,每种处理分别采用机械收割和人工砍收两种收割方式,然后对不同处理机械收割后宿根蔗苗期地下芽生长情况、蔗蔸开裂程度、蔗株农艺性状和生理特征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机械收割对宿根蔗地下芽、蔗蔸开裂有一定影响,不同处理高位芽的死芽率比人工砍收高,但不影响宿根蔗发株,且死苗率低于人工砍收。+1叶叶片的叶绿素含量表现出机械收割比人工砍收高的趋势,但根系活力普遍比人工砍收低。在1.2m种植行距下,机械收割对蔗蔸开裂程度的影响最小,高位芽和低位芽死芽率低,宿根蔗苗期发株数最多,叶绿素含量与根系活力最高。【结论】机械收割增加了蔗蔸的开裂程度和上位芽的损伤程度,但对蔗蔸开裂程度的影响随行距加大逐渐变弱,对宿根蔗幼苗的生长影响不明显,也不影响宿根蔗发株;种植行距影响宿根蔗幼苗生长,生产上可采用1.2m的种植行距作为适宜甘蔗机械收割的最佳行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收割 种植行距 宿根蔗 苗期 生长
下载PDF
几个甘蔗新品种新植蔗生产示范总结
10
作者 冯奕玺 张成家 《广西蔗糖》 2004年第3期15-17,共3页
经过一年新植蔗生产示范试验。结果表明 :粤糖93-159蔗茎产量和蔗糖分表现突出 ,增产率15.73% ,增糖率28.97% ,应因地制宜进一步推广 ;大禹131、新台糖23号、新台糖25号公顷含糖量分别比CK增产5.34%、1.63 %和0.5 % ;
关键词 甘蔗 品种 生产示范 蔗茎产量 蔗糖分
下载PDF
甘蔗新良种的灰色相似性栽培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文建成 符菊芬 +1 位作者 陈学宽 刘家勇 《中国糖料》 2000年第3期1-5,共5页
搜集整理了自50年代以来云南省主要推广的11个甘蔗品种的10个栽培性状多年多点的区域试验数据平均值 ,与云南省甘蔗研究所“九五”育成审定的新良种云蔗89/151、81/173进行灰色相似性栽培分析。认为云蔗89/151与闽糖70/611的灰色相似度... 搜集整理了自50年代以来云南省主要推广的11个甘蔗品种的10个栽培性状多年多点的区域试验数据平均值 ,与云南省甘蔗研究所“九五”育成审定的新良种云蔗89/151、81/173进行灰色相似性栽培分析。认为云蔗89/151与闽糖70/611的灰色相似度最大(r=0.9488) ,云蔗81/173与F134的灰色相似度最大(r=0.8594)。所以对云蔗89/151、81/173的推广可以采用与闽糖70/611、F134相似的栽培技术措施来管理易获得丰产。同时给将进行大面积推广的云蔗89/151、81/173实现良种良法配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灰色相似性栽培 优良品种 良种良法配套
下载PDF
全程机械化不同桂糖品种新植蔗和宿根蔗的生长表现 被引量:5
12
作者 罗亚伟 王维赞 +2 位作者 梁阗 李毅杰 刘晓燕 《广西糖业》 2019年第5期3-8,共6页
通过对桂糖29号、桂糖31号、桂糖32号、桂糖37号、桂糖40号、桂糖41号、桂糖42号、桂糖43号、桂糖44号、桂糖45号、桂糖46号、桂糖47号、桂糖48号、桂糖49号、桂糖50号等15个桂糖系列品种,以桂糖42号为对照,进行甘蔗全程机械化生产种植... 通过对桂糖29号、桂糖31号、桂糖32号、桂糖37号、桂糖40号、桂糖41号、桂糖42号、桂糖43号、桂糖44号、桂糖45号、桂糖46号、桂糖47号、桂糖48号、桂糖49号、桂糖50号等15个桂糖系列品种,以桂糖42号为对照,进行甘蔗全程机械化生产种植,调查1年新植和1年宿根各品种下种量、单位重量种茎的萌芽数、分蘖率、宿根蔗出苗率以及新植蔗、宿根蔗产量和糖分等主要性状,分析甘蔗全程机械化生产种植条件下,各甘蔗品种的生长表现,为甘蔗全程机械化生产用种提供参考。试验结果表明:桂糖29号、桂糖44号、桂糖49号、桂糖40号、桂糖43号、桂糖45号、桂糖47号等7个品种均适宜机械化生产种植,其中以桂糖29号、桂糖44号、桂糖49号3个品种各性状表现优异,增产增糖效果明显。桂糖31号、桂糖32号、桂糖37号、桂糖41号、桂糖46号、桂糖48号、桂糖50号等7个品种部分性状比对照差,产量或糖分低于对照,不宜用于机械化生产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糖品种 新植蔗 宿根蔗 生长表现
下载PDF
绿藻生物测定法定量测定阿特拉津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邓海华 曾练强 邝乐生 《甘蔗糖业》 2000年第5期19-25,共7页
本文对小球藻、栅藻、绿梭藻、柯氏藻作为测定阿特拉津的生测试材进行了探讨,建立了以柯氏藻为主测试材的生物测定方法。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0.01mg/L)、重复性好、试验条件简单的特点,适宜于测定低浓度阿特拉津(0—0.... 本文对小球藻、栅藻、绿梭藻、柯氏藻作为测定阿特拉津的生测试材进行了探讨,建立了以柯氏藻为主测试材的生物测定方法。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0.01mg/L)、重复性好、试验条件简单的特点,适宜于测定低浓度阿特拉津(0—0.15mg/L水溶液)时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测定 阿特拉津 绿藻 除草剂 甘蔗地膜
下载PDF
旱地甘蔗高产高糖栽培技术 被引量:12
14
作者 谭魁孙 吴多新 叶朝雄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第4期164-165,共2页
介绍了旱地甘蔗高产高糖栽培技术,包括整地、品种选择与选苗、种苗处理、堆施基肥、栽植、芽前除草、田间管理等方面内容,以期为甘蔗种植户提供参考。
关键词 甘蔗 高产 高糖 旱地 栽培技术
下载PDF
福建省科技兴蔗历程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3
15
作者 林娜 《中国糖料》 2000年第3期48-51,共4页
回顾总结了福建省解放以来科技兴蔗历程 :1、甘蔗品种的改良与更新 ;2、在新技术应用推广具有显著成效的基础上 ,探讨继续发挥科技优势 ,继续走科技兴蔗的道路 ,强化科技推广 ,增加蔗田科技含量 ,合理利用资源 ,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的... 回顾总结了福建省解放以来科技兴蔗历程 :1、甘蔗品种的改良与更新 ;2、在新技术应用推广具有显著成效的基础上 ,探讨继续发挥科技优势 ,继续走科技兴蔗的道路 ,强化科技推广 ,增加蔗田科技含量 ,合理利用资源 ,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品种更新 栽培技术 科技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甘蔗高效节本增效技术生产实践与发展思路 被引量:17
16
作者 黄勇 黄敏初 《广西农业科学》 CSCD 2009年第4期431-437,共7页
甘蔗高效节本增效技术是促进蔗农增产增收、制糖企业增效的重要途径。崇左市湘桂糖业有限公司在推广甘蔗高效节本增效技术的过程中,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开展蔗农全员培训、提供种蔗扶持补贴以及推行"科研+企业+农户+基地"示范... 甘蔗高效节本增效技术是促进蔗农增产增收、制糖企业增效的重要途径。崇左市湘桂糖业有限公司在推广甘蔗高效节本增效技术的过程中,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开展蔗农全员培训、提供种蔗扶持补贴以及推行"科研+企业+农户+基地"示范片建设等措施,大大提高了蔗区蔗农的种蔗水平。同时针对甘蔗高效节本增效技术推广实施过程中存在的蔗农思想认识不到位、甘蔗生产示范片相关配套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提出了加大良种推广力度,强化甘蔗种茎脱毒服务,推进甘蔗机械化耕作、测土配方施肥、甘蔗间套种等集成技术的推广应用等发展思路及相应的发展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高效节本增效技术 生产实践 发展思路
下载PDF
河套地区甜菜含糖与相关因素的调查
17
作者 王志德 乔永志 杜振江 《中国糖料》 2003年第3期25-26,共2页
调查结果表明,甜菜收获前割擗叶子、过量施氮肥和低密度种植是影响河套地区甜菜糖分的主要因素,可降低含糖3.0~4.0锤度;其次是提前收获,可降低含糖约2.0锤度。该区有利于提高甜菜含糖的适宜保苗密度为6.7~7.5万株/hm2,种肥适宜用量为:... 调查结果表明,甜菜收获前割擗叶子、过量施氮肥和低密度种植是影响河套地区甜菜糖分的主要因素,可降低含糖3.0~4.0锤度;其次是提前收获,可降低含糖约2.0锤度。该区有利于提高甜菜含糖的适宜保苗密度为6.7~7.5万株/hm2,种肥适宜用量为:氮30~75kg/hm2,磷60~120kg/hm2,钾22.5kg/hm2;追肥适宜用量为:氮120~180kg/hm2,磷45kg/hm2,钾60kg/hm2。同时要注意选用优良品种,它是影响甜菜含糖的内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 含糖率 相关因素 河套地区 糖分
下载PDF
果蔗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被引量:9
18
作者 曹禄乃 朱奎荣 《甘蔗(福建)》 2000年第4期40-41,共2页
近年来 ,在我国南北方 ,发展果蔗势头迅猛 ,但介绍果蔗的高产优质技术研究文章甚少。笔者从品种选育、科学施肥、提高播种质量、严把间苗关、巧施生长素、防治病虫害和做好水管理
关键词 果蔗 高产栽培 施肥 间苗 病虫害防治 水分管理
下载PDF
云南德宏蔗区甘蔗“亩产吨糖”综合栽培技术 被引量:5
19
作者 杨世常 苏明 《广西蔗糖》 2003年第2期14-15,共2页
总结当地甘蔗丰产高糖栽培经验 ,通过合理选地 ,科学开挖植蔗沟 ,选用良种 ,提早植期 ,强化田间管理 ,增加投入等技术措施 ,实现甘蔗亩产“吨糖”。
关键词 云南德宏蔗区 甘蔗 高产栽培 综合栽培技术 植蔗沟 品种选择 田间管理
下载PDF
小麦缺苗断垄原因和应采取的技术措施
20
作者 王世民 吴明福 龚玉秀 《汉中科技》 2009年第5期23-23,32,共2页
小麦缺苗断垄是造成小麦基本苗不足、群体结构较差、产量不高的主要因素。对小麦缺苗断垄的原因作了调查分析,针对原因,提出了应采取的技术措施,主要是:推广小麦包衣良种,药剂拌种,测土配肥。推广机播,开好“三沟”,排水降湿,... 小麦缺苗断垄是造成小麦基本苗不足、群体结构较差、产量不高的主要因素。对小麦缺苗断垄的原因作了调查分析,针对原因,提出了应采取的技术措施,主要是:推广小麦包衣良种,药剂拌种,测土配肥。推广机播,开好“三沟”,排水降湿,推广免耕覆盖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缺苗断垄 群体结构 技术措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