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5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氮磷钾配施对川贝母产量和品质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1
作者 王新月 高旦 +3 位作者 杨泽敏 付邵兵 李西文 陈士林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4-62,共9页
为探究氮、磷、钾配施对川贝母产量、总生物碱含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揭示川贝母需肥规律,为川贝母的精细化栽培提供理论指导。以5年生川贝母为试验对象,设氮、磷、钾3个因子和4个浓度水平,共14个处理,测定不同氮、磷、钾浓度配施下的川... 为探究氮、磷、钾配施对川贝母产量、总生物碱含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揭示川贝母需肥规律,为川贝母的精细化栽培提供理论指导。以5年生川贝母为试验对象,设氮、磷、钾3个因子和4个浓度水平,共14个处理,测定不同氮、磷、钾浓度配施下的川贝母产量、总生物碱含量和全株中氮、磷、钾含量;通过回归分析拟合氮、磷、钾用量与川贝母产量及总生物碱含量的肥效模型,结合频率分析法获得5年生川贝母生产最适施肥用量。结果表明,氮、磷、钾配施显著影响川贝母产量和总生物碱含量。随着用量的增加,川贝母产量和总生物碱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T6(N、P_(2)O_(5)、K_(2)O分别为24、18、21 g/m^(2))处理和T3(N、P_(2)O_(5)、K_(2)O分别为12、18、21 g/m^(2))处理下的产量与总生物碱含量分别为899.8 g/m^(2)、0.1794%和871.6 g/m^(2)、0.1745%,显著优于其他处理(P<0.05),其中T3处理的农学效率在14个处理中最高,为30.96%。不同处理下川贝母全株中的氮、磷、钾吸收分配比例保持在50.44%~54.36%、5.72%~7.22%、38.94%~42.33%,无显著性变化。较T6(基准施肥)处理,T2(缺氮)、T4(缺磷)和T8(缺钾)处理的产量和总生物碱含量分别降低了44.42%、32.31%、47.29%和21.29%、14.01%、21.66%。不同肥料对川贝母产量和总生物碱含量的影响表现为氮肥≈钾肥>磷肥。由氮、磷、钾施用量与产量和总生物碱含量拟合的肥料效应模型的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基于肥效模型和频率分析法,以产量和总生物碱含量为主要考察指标,5年生川贝母的最适施肥方案为N 15.27~21.72 g/m^(2),P_(2)O_(5)11.85~16.08 g/m^(2),K_(2)O 13.82~18.65 g/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贝母 配方施肥 产量 肥料效应函数 频率分析
下载PDF
萼贝(太白贝母)品质特点和采收年限初步研究
2
作者 肖婕妤 杨正明 +6 位作者 黄雷雷 许悦 赵峻 项能鹏 邓秋林 成涛 陈兴福 《四川农业科技》 2024年第3期99-103,共5页
萼贝(太白贝母)是四川万源市极具市场声誉的特色药材,是川贝母基原植物中可在相对较低海拔的农业区种植的植物种,是最具有产业化开发潜力的川贝母药材品种。为萼贝产业化开发提供质量控制和规范化种植的技术支撑理论。通过测定不同年限... 萼贝(太白贝母)是四川万源市极具市场声誉的特色药材,是川贝母基原植物中可在相对较低海拔的农业区种植的植物种,是最具有产业化开发潜力的川贝母药材品种。为萼贝产业化开发提供质量控制和规范化种植的技术支撑理论。通过测定不同年限萼贝的形态、干重和质量成分等指标,比较了不同年限萼贝的品质特征,为制订萼贝优质高产高效技术规程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显示:随着生长年限增长,萼贝鳞茎大小、重量逐年增加,年度间差异达显著水平,2年生鳞茎生长4年后,高度增加0.42倍、直径增加2.15倍、单个鳞茎干重增加17.25倍;2年生至6年生萼贝质量指标都符合2020年版《中国药典》规定,随着生长年限增加醇溶性浸出物与总生物碱呈上升趋势、灰分含量呈下降趋势。结果表明:萼贝核苷成分中主要含有胞苷、鸟苷、尿苷、胸苷、腺苷、腺嘌呤和尿嘧啶等;生物碱类成分主要含有贝母辛和贝母素乙。通过灰色关联度和DTOPSIS综合分析萼贝适宜采收年限为5年。萼贝为川贝母药材中的特色资源,可结合萼贝生产实际,有效利用不同生长年限均符合药典质量标准特征,制订萼贝产业化开发模式,满足中医药行业川贝母市场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萼贝 质量特点 采收年限
下载PDF
川西高原暗紫贝母野生变家种种植技术探究
3
作者 陶珊 彭芳 +6 位作者 金媛 廖海浪 毛常清 吴宇 袁方柯 邓祖烦 张超 《四川农业科技》 2024年第5期16-18,共3页
暗紫贝母是名贵中药材“松贝”的主要来源,是化痰止咳之良药,价值较高。近年来,由于人为过度采挖等原因,野生资源急剧减少,已发展成为我国名贵珍惜濒危药材。尽管暗紫贝母已经过多年驯化栽培,但由于其对生长环境要求较为严苛,目前人工... 暗紫贝母是名贵中药材“松贝”的主要来源,是化痰止咳之良药,价值较高。近年来,由于人为过度采挖等原因,野生资源急剧减少,已发展成为我国名贵珍惜濒危药材。尽管暗紫贝母已经过多年驯化栽培,但由于其对生长环境要求较为严苛,目前人工栽培还是存在很多问题,人工种植产品市场占有量不大。为了更好地开展暗紫贝母规范化栽培技术研究,本文系统分析川西高原暗紫贝母野生变家种的现状及当前存在的问题,总结出适宜于川西高原暗紫贝母的栽培技术方法,为暗紫贝母规模化种植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高原 暗紫贝母 野生驯化 种植
下载PDF
磐安县一季药材两季粮种植模式技术要点--以浙贝母-玉米-小番薯模式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江 周巧钰 +2 位作者 石红静 孔惠东 黄鑫 《湖北植保》 2024年第2期82-84,共3页
为进一步提升农业综合效益、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增加农民收益,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在磐安县冷水镇畈潘潭村进行了浙贝母-玉米-小番薯模式田间试验,一季药材两季粮的轮作方式消除了贝母轮作障碍,相比一季药材一季粮(浙贝母-... 为进一步提升农业综合效益、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增加农民收益,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在磐安县冷水镇畈潘潭村进行了浙贝母-玉米-小番薯模式田间试验,一季药材两季粮的轮作方式消除了贝母轮作障碍,相比一季药材一季粮(浙贝母-西瓜和浙贝母-甜玉米-秋大豆)轮作方式,平均产值增加约6000元/667m^(2)。通过旱地新三熟种植试验,探究了适合磐安县高效种植业发展的新路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贝母 药粮轮作 连作障碍 磐安县
下载PDF
不同年限川贝母生物量及异速生长
5
作者 吴海旭 马艳珠 +7 位作者 成春亚 李冉 崔治家 晋玲 马毅 王振恒 王圆圆 刘立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6-133,共8页
对不同年限的川贝母(Fritillaria cirrhosa)各器官称重,比较不同栽培年限川贝母的各器官性状及生物量占比,并进行正态性检验和方差分析,利用标准化主轴回归分析探明川贝母的生物量积累及其异速生长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年限川贝母各器官... 对不同年限的川贝母(Fritillaria cirrhosa)各器官称重,比较不同栽培年限川贝母的各器官性状及生物量占比,并进行正态性检验和方差分析,利用标准化主轴回归分析探明川贝母的生物量积累及其异速生长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年限川贝母各器官生物量大小表现为鳞茎>叶>地下茎>根;川贝母鳞茎及叶片生物量在第4年增长最多,根系及地下茎生物量在第5年增长最多;川贝母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生物量均随生长年限的增长而不断增大,且地上部分各器官生物量间均差异显著(P<0.05)。整个生长过程中,川贝母各器官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比例随年限增长而有所变化,且各器官生物量与总生物量之间均正相关。除生长第5年川贝母花和果的生物量与总生物量为等速生长模式外,其余年限川贝母各器官生物量与总生物量皆为异速生长模式,为人工生产川贝母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贝母 生物量分配 异速生长关系 生长年限 不同器官 生长速率 产量
下载PDF
激素和糖分对暗紫贝母生根培养的影响
6
作者 字胡润 赵艳娟 +6 位作者 管世超 苏娟 文凤 张玉蓉 王晓 李靖瑞 岳健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2期325-328,共4页
本实验以苗龄为90 d的暗紫贝母芽繁苗为实验材料,在组培生根培养过程中添加不同浓度的激素和糖分,研究其对暗紫贝母生根的影响,筛选出暗紫贝母的最适生根培养基。结果表明:在生根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MS)+9.4 g·L^(-1)卡拉胶(car)+0... 本实验以苗龄为90 d的暗紫贝母芽繁苗为实验材料,在组培生根培养过程中添加不同浓度的激素和糖分,研究其对暗紫贝母生根的影响,筛选出暗紫贝母的最适生根培养基。结果表明:在生根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MS)+9.4 g·L^(-1)卡拉胶(car)+0.5 mL·L^(-1)萘乙酸(NAA)+0.5 mL·L^(-1)吲哚丁酸(IBA)+30 g·L^(-1)蔗糖时暗紫贝母生根情况最好,生根率高达81.3%,根系粗壮,且有效根数最多,平均每株有3.4条根系,且没有被污染。本研究为以后建立暗紫贝母组培快繁体系、大规模标准化生产优良暗紫贝母种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紫贝母 组织培养 激素 糖分 生根
下载PDF
瓦布贝母种子后熟处理技术优化研究
7
作者 余永贵 陈晓仪 +4 位作者 冯正平 刘震东 胡鹃 康图强 范维强 《种子科技》 2024年第2期13-15,共3页
在瓦布贝母种子传统后熟处理技术的基础上,根据瓦布贝母种子整个后熟阶段所需外部环境与内部物质变化的必要条件,从植物生长调节剂质量浓度调整、育苗基质不同土肥配方比例、变温时间调控、微量元素补充、氧气载量调控、撒播季节及田间... 在瓦布贝母种子传统后熟处理技术的基础上,根据瓦布贝母种子整个后熟阶段所需外部环境与内部物质变化的必要条件,从植物生长调节剂质量浓度调整、育苗基质不同土肥配方比例、变温时间调控、微量元素补充、氧气载量调控、撒播季节及田间管理等环节进行了关键技术点的优化处理,达到了瓦布贝母种子发芽力由弱转强的目的,实现了技术优化后总体发芽出苗率提升25%的优良效果,通过实践证明了该项技术优化方案的可靠性和实用性,以期为高品质瓦布贝母的有性繁殖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布贝母 种子 后熟处理 技术优化
下载PDF
海藻酸钙固定化重组暗紫贝母PAL蛋白
8
作者 李响 童婧莹 +7 位作者 张鑫薇 刘玢 秦余 唐婕 苗祖源 许天成 廖海 周嘉裕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7期80-84,共5页
利用IPTG诱导含暗紫贝母(Fritillaria unibracteata)苯丙氨酸解氨酶FuPAL-pET28a的重组大肠杆菌BL21菌株,经Ni2+亲和层析与质谱鉴定获得纯度较高的FuPAL重组蛋白。以海藻酸钙凝胶为固定化介质,包埋FuPAL重组蛋白。单因素考察试验与统计... 利用IPTG诱导含暗紫贝母(Fritillaria unibracteata)苯丙氨酸解氨酶FuPAL-pET28a的重组大肠杆菌BL21菌株,经Ni2+亲和层析与质谱鉴定获得纯度较高的FuPAL重组蛋白。以海藻酸钙凝胶为固定化介质,包埋FuPAL重组蛋白。单因素考察试验与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海藻酸钠质量分数、CaCl_(2)浓度、固定化时间、海藻酸钠与酶质量比影响固定化酶的活性,它们的最优条件分别为3.5%、1g/L、4 h与40 000:1。进一步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确定影响因素的重要性从高到低依次为CaCl_(2)浓度、海藻酸钠质量分数、固定化时间、海藻酸钠与酶质量比,最佳的固定化条件是CaCl_(2)浓度为2 g/L,海藻酸钠质量分数为4%,固定化时间为3 h,海藻酸钠与酶质量比为40 000:1。在该优化工艺条件下,制备的固定化酶凝胶颗粒呈较好的圆整性和均一性,相对酶活力达到最高,为68.53%。该固定化方法具有试验成本低、工艺流程简单、反应条件温和的特点,应用前景较好,并为固定化FuPAL蛋白的制备优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酸钙 暗紫贝母PAL蛋白 暗紫贝母PAL重组酶 固定化 苯丙酮尿症
下载PDF
三叶青两个受体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林国卫 武思梦 +2 位作者 张悦 蔡红 闻静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14,共8页
植物细胞受体类蛋白是一类重要的结构蛋白,在环境信号感知及细胞间信息传递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克隆了三叶青(Tetrastigma hemsleyanum Diels et Gilg)的两个受体蛋白基因ThRLP1与ThRLK1,并对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器官特异性表达... 植物细胞受体类蛋白是一类重要的结构蛋白,在环境信号感知及细胞间信息传递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克隆了三叶青(Tetrastigma hemsleyanum Diels et Gilg)的两个受体蛋白基因ThRLP1与ThRLK1,并对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器官特异性表达分析和在块根发育不同时期的表达分析,以明确两基因与三叶青芽发育和块根形成的相关性。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所克隆的两个基因中一个为细胞外受体类蛋白基因(ThR-LP1),其氨基酸序列具有特征的亮氨酸重复序列,亚细胞定位推测在细胞壁;另一个为质膜受体类蛋白激酶基因(ThRLK1),推测氨基酸序列中具有特征的丝氨酸/苏氨酸激酶的催化结构域,亚细胞定位推测在细胞核。器官特异性表达分析发现ThRLP1在块根中的表达量显著低于其他器官,ThRLK1在块根中的表达量显著低于枝蔓但高于其他器官,两个基因的表达水平并没有显示出与芽发育有相关性;块根发育不同时期表达量分析表明,ThRLP1在块根初始膨大期的表达量显著低于其他时期,ThRLK1表达量随块根发育进程而提高,ThR-LK1基因的表达与块根发育进程呈现出一定的正相关性。所克隆的两个受体蛋白可通过大肠杆菌原核表达体系正确表达出相应蛋白。本研究可为进一步明确受体类蛋白激酶基因在三叶青块根发育分子网络中的功能提供初步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叶青 胚状体受体类激酶 受体蛋白 器官特异性表达 原核表达
下载PDF
多组学分析射频热风联合干燥对浙贝母代谢物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朱麟 凌建刚 赵伟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387-2394,共8页
为深入研究射频热风联合(RF-HA)干燥对浙贝母品质的影响,本研究以新鲜浙贝母(Fresh)和热风干燥浙贝母(HA)为对照,分别采用超高液相色谱-质谱(UPLC-MS)非靶向代谢组学和超高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生物碱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分析RF... 为深入研究射频热风联合(RF-HA)干燥对浙贝母品质的影响,本研究以新鲜浙贝母(Fresh)和热风干燥浙贝母(HA)为对照,分别采用超高液相色谱-质谱(UPLC-MS)非靶向代谢组学和超高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生物碱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分析RF-HA干燥前后浙贝母差异代谢物及生物碱成分变化。结果表明,UPLC-MS共鉴定出483种差异代谢物,其中RF-HA与Fresh差异代谢物221种(105种上调,116种下调),RF-HA与HA差异代谢物168种(122种上调,46种下调);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及聚类热图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处理浙贝母代谢物含量差异显著(P<0.05);UPLC-MS/MS共鉴定出生物碱类物质64种,与HA处理相比,RF-HA处理可以显著减少贝母素甲、贝母素乙、贝母素甲氮氧化合物、贝母素乙氮氧化合物等主要活性成分MS强度的下降(P<0.05)。综上,相对于HA,RF-HA干燥可以更好地维持浙贝母主要成分含量及品质。本研究可为浙贝母干燥及射频热风联合干燥的应用提供数据参考及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贝母 射频热风联合干燥 多组学 代谢物 生物碱
下载PDF
三种贝母的核基因(ITS)序列分析
11
作者 敬雨洁 黄娇 +2 位作者 张莹丹 帅雨瑶 谭紫君 《南方农业》 2023年第7期1-6,共6页
对野外采集和GenBank数据库下载的川贝母、华西贝母、峨眉贝母的ITS序列进行比较分析,对三个种进行分类鉴定。对采集样本的nrITS序列片段进行PCR扩增并双向测序,所得序列经Seqman软件拼接后,上传GenBank获得序列号,利用MEGA6.0软件分析... 对野外采集和GenBank数据库下载的川贝母、华西贝母、峨眉贝母的ITS序列进行比较分析,对三个种进行分类鉴定。对采集样本的nrITS序列片段进行PCR扩增并双向测序,所得序列经Seqman软件拼接后,上传GenBank获得序列号,利用MEGA6.0软件分析序列特征,结合从GenBank下载的共21条ITS序列进行分析比对,采用邻接法(NJ)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发现,所采集的川贝母与GenBank上释放的川贝母的ITS序列间存在较多的变异位点,而华西贝母与川贝母之间的变异位点较少;川贝母并不聚为一支,华西贝母嵌套进川贝母种间;峨眉贝母能有效鉴别。表明川贝母种内遗传变异较大,华西贝母与川贝母具有非常近的亲缘关系,利用ITS序列能够有效区分峨眉贝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贝母 华西贝母 峨眉贝母 基因 ITS序列
下载PDF
川贝母的资源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44
12
作者 刘辉 陈士林 +2 位作者 姚辉 李西文 张艺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4期1645-1648,共4页
概述了川贝母的来源分布、鉴定、生态学、栽培方面的研究进展,介绍了近年来发展起来的鉴定技术、与川贝母品质相关生态因子的研究及其在人工栽培中的应用,提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川贝母 种质资源 鉴定 生态因子 栽培
下载PDF
百合科贝母属药用植物分类研究进展 被引量:31
13
作者 王书军 高文远 +1 位作者 于琳 肖培根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6期1609-1614,共6页
对近年来关于贝母属Fritillaria药用植物的分类学研究进行了综述。贝母属药用植物的分类学主要从3个方面进行研究:根据传统的形态学特征进行分类,根据植物中的特征性化学成分进行分类,分子水平上的DNA芯片技术在基因分型和种类鉴别上的... 对近年来关于贝母属Fritillaria药用植物的分类学研究进行了综述。贝母属药用植物的分类学主要从3个方面进行研究:根据传统的形态学特征进行分类,根据植物中的特征性化学成分进行分类,分子水平上的DNA芯片技术在基因分型和种类鉴别上的应用。通过比较发现,DNA芯片技术可为贝母属植物种属的验证与质量控制提供一种快速、高通量的检测工具,是最有发展前景的用于植物种类鉴别的方法。DNA芯片技术在植物种类鉴别上的应用为分子水平上的植物分类学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母 分类学 形态 特征性化学成分 DNA芯片
下载PDF
热分析(TG,DTA)方法在鉴别贝母类中药材中的应用 被引量:29
14
作者 王书军 高文远 +2 位作者 陈海霞 于琳 肖培根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96-299,共4页
目的:提供一种快速简单的方法鉴别贝母类中药材。方法:采用热分析方法(TG,DTA)对9种贝母类中药材的热重/差热图谱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分析9种不同贝母中药材粉末的热重/差热图谱发现,由于来源不同,地理环境和气候的差异,不同贝母类中药... 目的:提供一种快速简单的方法鉴别贝母类中药材。方法:采用热分析方法(TG,DTA)对9种贝母类中药材的热重/差热图谱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分析9种不同贝母中药材粉末的热重/差热图谱发现,由于来源不同,地理环境和气候的差异,不同贝母类中药材的热分析图谱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湖北贝母的热稳定性最高,平贝母的热稳定性最差,不同的贝母具有各自的差热图谱。结论:根据9种贝母中药材热分析图谱之间的差异,可以很容易的对其进行区分和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母 热重/差热分析 鉴别
下载PDF
温度对川贝母生理指标、鳞茎产量及总生物碱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0
15
作者 黎开强 吴卫 +3 位作者 郑有良 代勇 牟兰 廖凯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6期1948-1951,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温度处理对川贝母生理指标及鳞茎产量和总生物碱含量等的影响,为川贝母的合理栽培生产提供一定理论依据。方法:用人工气候箱控制川贝母的生长温度,观察不同温度15,20,25,30℃下川贝母的生长发育变化,检测其叶片叶绿素a和b... 目的:研究不同温度处理对川贝母生理指标及鳞茎产量和总生物碱含量等的影响,为川贝母的合理栽培生产提供一定理论依据。方法:用人工气候箱控制川贝母的生长温度,观察不同温度15,20,25,30℃下川贝母的生长发育变化,检测其叶片叶绿素a和b、可溶性糖、丙二醛和脯氨酸含量,并测定鳞茎产量以及总生物碱含量。结果:15,20℃处理的川贝母生育期较长;4种温度处理下川贝母叶绿素b含量差异均不显著,且15,20,30℃下川贝母总叶绿素以及叶绿素a含量差异也不显著。此外,川贝母叶片可溶性糖、丙二醛、脯氨酸和鳞茎总生物碱含量,以及鳞茎增长率和干重均随温度降低而增加。结论:川贝母不宜生长在过高温度环境,相对较低温度下其生育期较长,鳞茎可适当生长,生物碱含量也有所增加。此外,低温下川贝母通过增加脯氨酸以及可溶性糖含量等来提高抗寒性,并能维持正常的叶绿素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贝母 温度 生理 鳞茎产量 总生物碱
下载PDF
常用中药浙贝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4
16
作者 高文远 李志亮 肖培根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323-325,328,共4页
从栽培、育种、组织培养、生长发育机理、化学成分。
关键词 浙贝母 栽培 化学 药理 组织培养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坡向对暗紫贝母生长和繁殖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陈文年 王辉 +4 位作者 肖小君 陈发军 张志勇 齐泽民 黄作喜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8174-8182,共9页
在青藏高原东部的牛牛山和卡卡山,在其东、南、西、北4个坡面各设置一个海拔相同(3800m)的样地,每个样地中随机选择30株同龄级的暗紫贝母植株作为研究对象,然后比较各坡面的生态因子以及暗紫贝母的生长和繁殖特征。结果表明:1融雪时间... 在青藏高原东部的牛牛山和卡卡山,在其东、南、西、北4个坡面各设置一个海拔相同(3800m)的样地,每个样地中随机选择30株同龄级的暗紫贝母植株作为研究对象,然后比较各坡面的生态因子以及暗紫贝母的生长和繁殖特征。结果表明:1融雪时间、气温、土壤含水量在南北坡面间有显著的差异,但土壤p H在各坡面间无明显差异。2开始生长期、始花期和盛花期等物候阶段都是北坡最迟,南坡最早,而枯黄期在各坡面间无显著差异。3单叶面积、比叶面积和植株株高以北坡最大,南坡最小。4鳞茎生物量以南坡最大,北坡最小,东、西坡面的值介于南、北坡之间。5单粒果实的生物量在各坡面之间无明显的差异,果实生物量在地上部分中所占的比例以南坡最大,北坡最小。6单粒果实平均种子数以北坡最多,南坡最少;而种子千粒重则以南坡最重,北坡最轻。可见,坡面对暗紫贝母的生长和繁殖特征有显著的影响,尤其是在南北坡面之间大多数性状差异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千粒重 鳞茎 坡向 暗紫贝母 物候 比叶面积
下载PDF
暗紫贝母的物候和鳞茎在海拔梯度上的变化 被引量:14
18
作者 陈文年 陈发军 +3 位作者 谢玉华 王淯 段辉国 齐泽民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19-324,共6页
在青藏高原东部的一个高山山坡上沿着海拔高度设置低、中、高3个海拔部位,在高、低2个海拔部位之间进行暗紫贝母植株的移植实验,并观察每个部位的生态因子、暗紫贝母的物候和鳞茎大小。结果表明,积雪融化完的时间、气温、土壤含水量在... 在青藏高原东部的一个高山山坡上沿着海拔高度设置低、中、高3个海拔部位,在高、低2个海拔部位之间进行暗紫贝母植株的移植实验,并观察每个部位的生态因子、暗紫贝母的物候和鳞茎大小。结果表明,积雪融化完的时间、气温、土壤含水量在各部位之间有明显的差异;暗紫贝母各物候期都是在低海拔部位最先出现,中海拔部位次之,在高海拔部位最迟出现,各物候期高海拔部位比低海拔部位晚约14~25d;鳞茎平均单粒重量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和低海拔部位相比,高海拔部位的鳞茎单粒重量减少了23.1%。移植实验的结果进一步证实了物候和鳞茎在高、低海拔部位之间的变化规律。暗紫贝母物候和鳞茎在海拔梯度上的变化主要是由无雪期的长度、气温以及土壤含水量等因子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紫贝母 物候 鳞茎 融雪时间
下载PDF
南通产浙贝母种茎在浙南地区高产机理初探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林 陶正明 +2 位作者 郑坚 张旭乐 王志安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50-252,共3页
关键词 南通地区 浙南地区 浙贝母 机理 清热散结 化痰止咳 道地药材 文献报道 检测分析 营养元素
下载PDF
暗紫贝母花器官特征及有性繁育系统研究 被引量:15
20
作者 陈垣 徐博琼 +3 位作者 郭凤霞 白刚 张荩凤 张勇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0-98,共9页
采用田间试验与显微镜检相结合的方法,对漳县人工栽培的暗紫贝母花器构造和传粉生物学进行研究,旨在揭示其花器官特征和有性繁育系统,为暗紫贝母的育种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经鳞茎播种栽培3年的暗紫贝母植株单花顶生,偶见2花,花两性... 采用田间试验与显微镜检相结合的方法,对漳县人工栽培的暗紫贝母花器构造和传粉生物学进行研究,旨在揭示其花器官特征和有性繁育系统,为暗紫贝母的育种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经鳞茎播种栽培3年的暗紫贝母植株单花顶生,偶见2花,花两性,初现花蕾绿色,花暗紫色,有淡黄色格纹,开花期5-6月,单花寿命6~8d,花钟形,同被花,花被6,2轮,离生雄蕊6枚,5枚紧围雌蕊,1枚外围,子房上位,柱头3裂,短裂片外露,毛状有分泌物。开花前柱头高于雄蕊,开放后雄蕊高出柱头,开花当天花粉量最大,活力最高并维持3d时间。花被长1.5cm的绿蕾柱头已具较强可受性。花药开裂与强柱头可受性同步,但后者持续期更长(6d以上)。单花花粉数约6000粒、胚珠数在160颗以上,花粉胚珠比(P/O)37.5,杂交指数(OCI)为4。传粉媒介为风媒和虫媒,访花者为蜂类、蝇类和蜘蛛,但数量极少,有性繁育系统应属于部分自交亲和,异交,需要传粉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紫贝母 花器官特征 花粉活力 柱头可受性 繁育系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