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刺猴头菌液体深层培养过程中多糖积累及其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黄丽萍 白凤武 +2 位作者 云战友 谢健 冯朴荪 《生物技术》 CAS CSCD 1998年第3期30-33,共4页
本文探讨了气升环流反应器培养小刺猴头菌过程中菌体生物量、胞内外真菌多糖的积累规律,与同一菌株复元的子实体多糖的含量、组成分别进行分析对比,得到液体深层培养菌丝体多糖的含量为0.0918g/g(干),而子实体仅为外0.378g/g... 本文探讨了气升环流反应器培养小刺猴头菌过程中菌体生物量、胞内外真菌多糖的积累规律,与同一菌株复元的子实体多糖的含量、组成分别进行分析对比,得到液体深层培养菌丝体多糖的含量为0.0918g/g(干),而子实体仅为外0.378g/g(干),发酵液中多糖含量达0.285g/l,它们的单糖构成比例均相同,即葡萄糖:甘露糖:半乳糖=20.2:5.2:1,但液体深层培养的菌丝体多糖与人工栽培的子实体多糖的电荷性能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刺猴头菌 真菌多糖 液体深层培养
下载PDF
蜜环菌侵染猪苓菌核的细胞学研究 被引量:24
2
作者 郭顺星 徐锦堂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1993年第1期44-50,共7页
蜜环菌(Armillaria mellea)贴附于猪苓(Grifola umbellata)菌核后产生侧枝,以无外壳的菌索形态侵入菌核。存在于菌核中的蜜环菌索虽然形态发生了变化,但仍保持菌索的内部结构。菌索定殖菌核后,菌索顶端及其皮层菌丝细胞分裂产生新的菌... 蜜环菌(Armillaria mellea)贴附于猪苓(Grifola umbellata)菌核后产生侧枝,以无外壳的菌索形态侵入菌核。存在于菌核中的蜜环菌索虽然形态发生了变化,但仍保持菌索的内部结构。菌索定殖菌核后,菌索顶端及其皮层菌丝细胞分裂产生新的菌索分枝对菌核进行扩散侵染。蜜环菌侵染后期,菌索皮层的外层菌丝产生分枝,以菌丝形态穿入菌核的隔离腔壁,之后这些菌丝又可分化出新的菌索;蜜环菌在菌核中扩大侵染范围的另一途径是产生独立的侵染带,该带起源于菌索的皮层菌丝。由几列圆形菌丝组成的侵染带,可在大隔离腔内的菌核中远距离侵染,菌核不同部位存在的菌索侵染带可互相连接。观察分析了菌核体内蜜环菌索的结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苓 菌核 蜜环菌 侵染
下载PDF
隐孔菌不同发酵培养菌丝与野生隐孔菌的糖类成分比较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政 吴锦忠 陈丽艳 《海峡药学》 1997年第2期91-92,共2页
本文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为显色剂进行比色,测定隐孔菌不同发酵培养的菌丝及野生隐孔菌的糖类成分,结果表明玉术粉或马铃薯发酵培养基培养的隐孔菌菌丝多糖含量(分别为21.48%和21.58%)均高于野生隐孔菌(17.45%)(P<0.0... 本文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为显色剂进行比色,测定隐孔菌不同发酵培养的菌丝及野生隐孔菌的糖类成分,结果表明玉术粉或马铃薯发酵培养基培养的隐孔菌菌丝多糖含量(分别为21.48%和21.58%)均高于野生隐孔菌(17.45%)(P<0.05),但发酵培养的菌丝间多糖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发酵培养过程中多糖合成是在菌丝中进行,而培养基以还原糖和低聚糖的形式向菌丝中运输;新鲜菌丝在烘干过程中菌丝中还原糖和低聚糖向多糖转化,但总含量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孔菌 发酵培养 糖类 成分分析
下载PDF
隐孔菌的发酵培养及次生产物定性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林仁心 吴锦忠 +2 位作者 陈伯义 黄年来 郭嘉铭 《海峡药学》 1997年第1期134-135,共2页
关键词 隐孔菌 发酵 培养 次生产物 定性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