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漠化地区不同配方施肥下九叶青花椒产量与生长和养分储存的关系 被引量:1
1
作者 敖芹 周朝彬 +1 位作者 余玥郿 谭昊 《贵州农业科学》 2024年第1期33-41,共9页
【目的】揭示配方施肥下九叶青花椒产量与枝梢和根系生长、养分积累之间的关系,为提高花椒幼年期的经济产量及提前进入丰产期提供依据。【方法】在赤水河流域的遵义市播州区三合镇人工种植九叶青花椒林地设置样地,设置N、P和K共3个肥料... 【目的】揭示配方施肥下九叶青花椒产量与枝梢和根系生长、养分积累之间的关系,为提高花椒幼年期的经济产量及提前进入丰产期提供依据。【方法】在赤水河流域的遵义市播州区三合镇人工种植九叶青花椒林地设置样地,设置N、P和K共3个肥料因素,各因素均设置4个施肥水平,分析不同施肥处理对幼年期九叶青花椒枝梢和根系生长、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花芽分化率、结果枝率、穗粒数和产量等的影响。【结果】以尿素590 g/株、过磷酸钙1335 g/株、硫酸钾480 g/株、硼肥10 g/株、有机肥10 kg/株处理促进效果最佳,可显著提升九叶青花椒的花芽分化率、结果枝率、穗粒数、千粒重、坐果率和产量,其中,产量在各处理中最高,达1.088 kg/m^(2),比不施肥对照高73.49%。施肥改变养分在生长、养分贮藏以及生殖(开花结实)间的资源分配,施肥促进枝梢和根系生长,有利于植株获取养分,进而促进结实。产量与穗粒数显著相关,表明施肥能促进花芽分化且减少落花落果。施肥也促进枝条和根系可溶性糖含量积累,进而提高植株抗逆性。【结论】施肥可促进九叶青花椒养分积累、抗逆性提高(主要是对冬季低温),减少落花落果,进而提高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叶青花椒 产量 生长 养分储存 石漠化地区
下载PDF
废弃葡萄枝条复配基质栽培果类蔬菜配方筛选
2
作者 马丽娟 魏锋 +2 位作者 张亚红 葛静 周娟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6-145,共10页
【目的】通过对葡萄枝条堆肥化处理形成复配基质并栽培果类蔬菜,筛选出适合果菜生长发育的最佳基质配方,为废弃葡萄枝条循环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比较发酵后的葡萄枝条、草炭和珍珠岩3者体积比为20∶50∶30(T_(1))、30∶40∶30(T_... 【目的】通过对葡萄枝条堆肥化处理形成复配基质并栽培果类蔬菜,筛选出适合果菜生长发育的最佳基质配方,为废弃葡萄枝条循环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比较发酵后的葡萄枝条、草炭和珍珠岩3者体积比为20∶50∶30(T_(1))、30∶40∶30(T_(2))、40∶30∶30(T_(3))、50∶20∶30(T_(4))和商品基质(CK)的理化性质,测定在不同基质配比下种植3种果菜(黄瓜、茄子、番茄)的生长特性和品质指标,并对各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不同基质理化性质均在果菜生长发育的适宜范围。与CK相比,黄瓜和茄子的T_(3)产投比差值为0.64和0.38;番茄的T_(4)产投比差值为3.02。典型晴天T_(3)和CK的基质温度日较差分别为6.01℃和5.75℃;典型阴天T_(4)基质平均温度较CK高1.17℃。3种果菜的生长及品质指标与基质特性相关性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其中黄瓜的生长及品质指标与基质全磷含量相关性最高,茄子与基质电导率(EC)值相关性最高,番茄与基质速效氮相关性最高。【结论】黄瓜和茄子在T_(3)处理下生长发育较好,番茄在T_(4)处理下生长发育较好。T_(3)和T_(4)处理的复配基质可作为废弃葡萄枝条栽培化的推荐配方,为葡萄园废弃物再利用提供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枝条 复配基质 相关性 配方筛选 果类蔬菜
下载PDF
行间生草栽培对枸杞产量品质及果园土壤特征的影响
3
作者 赵燕 葛玉萍 +1 位作者 何军 鄢慧芹 《南方农业》 2024年第3期116-121,126,共7页
为研究行间生草对枸杞园土壤特征、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及果实产量品质的影响,以宁杞7号为试验材料,设置清耕、行间自然生草及行间人工种植黑麦草3个处理。结果表明,与清耕处理相比,行间生草会提高土壤含水量,降低土壤温度及CO_(2)排放速率... 为研究行间生草对枸杞园土壤特征、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及果实产量品质的影响,以宁杞7号为试验材料,设置清耕、行间自然生草及行间人工种植黑麦草3个处理。结果表明,与清耕处理相比,行间生草会提高土壤含水量,降低土壤温度及CO_(2)排放速率,尤其行间人工种植黑麦草处理最为显著。而且,行间人工种植黑麦草有助于提高枸杞根际土壤微生物不同分类水平下的OTU数;Shannon指数较清耕、自然生草处理分别增加15.95%、17.47%;Simpson指数较清耕处理显著降低,可明显提高菌群丰富度与群落多样性。与清耕处理相比,行间人工种植黑麦草处理能显著降低枸杞新梢发生量,但果实多糖含量增加了7.98%,黄酮含量增加了50.98%,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加了21.01%,维生素C含量增加了20.56%。相关性分析发现,土壤含水率与枸杞产量、品质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Chao1指数与枸杞产量、品质密切相关。由此可见,行间人工种植黑麦草是减少碳排放、提高土壤微生物多样性、达到促产优质的重要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 行间生草 黑麦草 土壤微生物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不同基质配比对日光温室黄瓜根际基质环境及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4
作者 李梅花 周娟 +4 位作者 王彦丽 党仕卓 汤学燊 胡豪 张亚红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95-1303,共9页
【目的】探究不同比例葡萄废弃枝条复配基质在黄瓜栽培过程中根际基质环境及细菌群落结构变化,为葡萄废弃枝条的基质化利用途径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方法】以黄瓜为研究对象,测定5个处理[CK:商品基质、T1:v(葡萄枝条发酵物)∶v(草... 【目的】探究不同比例葡萄废弃枝条复配基质在黄瓜栽培过程中根际基质环境及细菌群落结构变化,为葡萄废弃枝条的基质化利用途径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方法】以黄瓜为研究对象,测定5个处理[CK:商品基质、T1:v(葡萄枝条发酵物)∶v(草炭)∶v(珍珠岩)=2∶5∶3、T2:v(葡萄枝条发酵物)∶v(草炭)∶v(珍珠岩)=3∶4∶3、T3:v(葡萄枝条发酵物)∶v(草炭)∶v(珍珠岩)=4∶3∶3、T4:v(葡萄枝条发酵物)∶v(草炭)∶v(珍珠岩)=5∶2∶3]的基质养分和酶活性特征,并利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究各处理黄瓜根际基质细菌群落结构变化。【结果】葡萄废弃枝条复配基质养分与CK相比差异显著,复配基质速效氮、速效磷含量显著增加,碱性磷酸酶、脲酶、过氧化氢酶、纤维素酶活性均有明显提高。细菌群落组成结果显示,使用复配基质栽培的黄瓜根际细菌群落多样性与丰富度指数显著提高,T4处理增加最显著。不同处理细菌群落物种组成相同,但复配基质处理细菌群落结构较CK存在较大差异,结果表明,放线菌门、变形菌门、绿弯菌门、酸杆菌门为各处理共有优势菌门,占总丰度的75.27%~81.33%。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影响细菌多样性的主要因素为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结论】不同基质配比显著影响基质养分、细菌多样性与群落结构,其中T3、T4处理的基质养分特征、酶活性及细菌多样性与丰富度较优,可作为黄瓜栽培的最适基质配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废弃枝条 复配基质 基质养分 酶活性 细菌群落多样性
下载PDF
不同甜椒品种抗寒性研究初报 被引量:7
5
作者 张天翔 林宗铿 +2 位作者 曹明华 蔡坤秀 杨俊杰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4年第2期160-164,共5页
以12个甜椒品种为材料,对低温胁迫下甜椒叶片的相对电解质渗出率、MDA含量、脯氨酸含量等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进行研究,结合相关性分析,采用隶属函数法对各甜椒的抗寒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甜椒叶片的相对电解质... 以12个甜椒品种为材料,对低温胁迫下甜椒叶片的相对电解质渗出率、MDA含量、脯氨酸含量等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进行研究,结合相关性分析,采用隶属函数法对各甜椒的抗寒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甜椒叶片的相对电解质渗出率、MDA含量、脯氨酸含量均有不同幅度的升高,不同品种间的升高幅度有所差异。根据隶属函数法的综合评价结果,‘中椒4号’、‘多福’、‘中椒8号’‘中椒105号’为高抗寒品种,‘金华星’和‘冠军椒王’为低抗寒性品种,其他6个品种为中抗寒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椒 低温胁迫 抗寒性
下载PDF
树番茄高频再生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5
6
作者 植爽 吴钰祥 +2 位作者 王玉杰 王辉 黄作喜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5880-5883,共4页
以树番茄(Cyphomandra betacea)种子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的6-BA、NAA、IAA及IBA对树番茄愈伤组织及不定芽诱导、不定芽增殖及生根的影响,以建立一套最适的高频再生体系。结果表明,不定芽诱导的最适培养基是MS+0.20 mg/L 6-BA+30 g/L蔗糖... 以树番茄(Cyphomandra betacea)种子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的6-BA、NAA、IAA及IBA对树番茄愈伤组织及不定芽诱导、不定芽增殖及生根的影响,以建立一套最适的高频再生体系。结果表明,不定芽诱导的最适培养基是MS+0.20 mg/L 6-BA+30 g/L蔗糖;不定芽增殖的最适培养基是MS+2.0 mg/L 6-BA+0.1 mg/L NAA+30 g/L蔗糖;不定根诱导的最适培养基是1/2MS+0.1 mg/L IBA+30 g/L蔗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番茄(Cyphomandra betacea) 高频再生体系 组织培养
下载PDF
理县黄秋葵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7
作者 杨承乾 《农技服务》 2024年第5期61-63,共3页
黄秋葵是高营养的新型保健绿色蔬菜,因营养丰富、口味独特而深受消费者喜爱,且黄秋葵果实丰收期恰逢夏秋两季,此时蔬菜供应较为匮乏,黄秋葵成熟后可大量上市销售,市场需求量较大。为保证理县黄秋葵的品质,提高黄秋葵单产,满足市场需求,... 黄秋葵是高营养的新型保健绿色蔬菜,因营养丰富、口味独特而深受消费者喜爱,且黄秋葵果实丰收期恰逢夏秋两季,此时蔬菜供应较为匮乏,黄秋葵成熟后可大量上市销售,市场需求量较大。为保证理县黄秋葵的品质,提高黄秋葵单产,满足市场需求,从品种选择、地块选择、整地、适时播种、田间管理、采收等方面介绍理县黄秋葵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秋葵 高产优质 栽培技术 品种选择 田间管理 病虫害防治
下载PDF
地膜不同覆盖方式对大棚秋季小气候及黄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张红梅 吴剑桥 +2 位作者 金海军 丁小涛 余纪柱 《中国农学通报》 2015年第25期53-59,共7页
为探讨秋季地膜覆盖对大棚环境和黄瓜生长的影响,在大棚栽培条件下,通过畦面地膜覆盖(对照)、畦面覆膜畦沟铺稻壳和畦面畦沟全膜覆盖栽培黄瓜对比试验,研究不同覆盖方式对大棚空气温湿度、土壤温度、CO2浓度变化以及对黄瓜生长、产量和... 为探讨秋季地膜覆盖对大棚环境和黄瓜生长的影响,在大棚栽培条件下,通过畦面地膜覆盖(对照)、畦面覆膜畦沟铺稻壳和畦面畦沟全膜覆盖栽培黄瓜对比试验,研究不同覆盖方式对大棚空气温湿度、土壤温度、CO2浓度变化以及对黄瓜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畦面覆膜沟铺稻壳的方式使土壤温度降低了1℃左右,大棚内空气湿度略有增加,霜霉病病情较重。畦面畦沟全膜覆盖明显提高了秋季大棚内的空气温度和土壤温度,空气湿度比对照降低4.9%,CO2浓度增加了34%,霜霉病病情指数较低,产量和果实中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和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增加。在夏秋高温季节使用畦膜沟铺稻壳的栽培方式,可以降低定植初期的土壤温度,有利于缓苗。在秋季以及秋延后的黄瓜栽培中,利用畦沟全膜覆盖方式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改善黄瓜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膜覆盖方式 小气候 黄瓜 生长 品质
下载PDF
人参果采后聚乙烯膜包装贮藏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赵继荣 雒淑珍 +3 位作者 张肖凌 杨义荣 韩钟英 王致和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198-200,共3页
以人参果为试材,设计自然贮藏和聚乙烯膜包装贮藏2种方式,研究聚乙烯膜包装贮藏下,对人参果失重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腐烂率和病斑面积扩展速率的影响,为人参果贮藏中提供方便的贮藏技术。结果表明:聚乙烯膜包装处理明显的抑制了人参... 以人参果为试材,设计自然贮藏和聚乙烯膜包装贮藏2种方式,研究聚乙烯膜包装贮藏下,对人参果失重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腐烂率和病斑面积扩展速率的影响,为人参果贮藏中提供方便的贮藏技术。结果表明:聚乙烯膜包装处理明显的抑制了人参果采后的失重率上升,提高人参果贮藏9d内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能降低病果率,其中包装1个果实较包装多个果实抑制了腐烂率增加和病斑面积扩展有最佳效果。表明人参果采后常温贮藏应采取聚乙烯膜包装,且以单果包装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果 聚乙烯膜包装 贮藏
下载PDF
微波对毛酸浆籽油提取效率的影响及其脂肪酸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郝晓磊 张姣姣 +1 位作者 李喜宏 刘香军 《保鲜与加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9-103,共5页
以毛酸浆种子为原料,研究索氏微波提取法对毛酸浆籽油提取效率的影响,并以甲酯化脂肪酸为标准品,采用气相色谱法对毛酸浆籽油脂肪酸成分进行分析,通过与标准品比对出峰时间确定试样脂肪酸成分,使用面积归一法确定试样中各脂肪酸含量。... 以毛酸浆种子为原料,研究索氏微波提取法对毛酸浆籽油提取效率的影响,并以甲酯化脂肪酸为标准品,采用气相色谱法对毛酸浆籽油脂肪酸成分进行分析,通过与标准品比对出峰时间确定试样脂肪酸成分,使用面积归一法确定试样中各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与普通热风干燥相比,微波干燥法能够提高毛酸浆籽油的提取效率;利用气相色谱法对毛酸浆籽油进行脂肪酸分析,共检测出8种脂肪酸,分别为:肉豆蔻酸1.3%,棕榈酸10.3%,硬脂酸5.3%,油酸14.3%,亚油酸62.7%,亚麻酸4.0%,花生酸1.1%,二十二烷酸1.0%。其中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占81.0%,说明毛酸浆籽油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开发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毛酸浆籽油 提取效率 脂肪酸分析
下载PDF
甜椒空间诱变M_3代产量性状的变异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贤 吴兴恩 +1 位作者 杨德 龚元圣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8年第6期55-57,61,共4页
对空间诱变甜椒M3代进行了产量性状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空间诱变甜椒的3个产量性状(单株产量、单果重和单株果数)在M3代变异的分群趋于稳定,3个性状在株系内出现一定的单株间变异,但均小于株系间变异,说明人工选择策略宜以优选株系为主... 对空间诱变甜椒M3代进行了产量性状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空间诱变甜椒的3个产量性状(单株产量、单果重和单株果数)在M3代变异的分群趋于稳定,3个性状在株系内出现一定的单株间变异,但均小于株系间变异,说明人工选择策略宜以优选株系为主,同时辅以单株选择。单株产量和单株果数在群间的差异不显著,单果重在群间的差异极显著;单果重和单株果数对单株产量均有正向的直接作用和综合作用,但单果重和单株果数间呈负相关,因此对株系的筛选策略宜采取挑选单株产量高、单果重大、单株果数适中的株系。优选的株系为B3、B7、A3、C2、C6、B5、B2和B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椒 空间诱变 产量性状 变异
下载PDF
类番茄茄茎段原生质体再生成株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长远 吴定华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2期200-202,共3页
利用类番茄茄 (SolamumlycopersicoidesDun .)无菌苗幼嫩茎段酶解获得大量原生质体 (个 ) (2× 10 6/g) ,将原生质体密度稀释至 1× 10 5/mL于HMA培养基中培养 ,则 10d左右出现小细胞团 ,38~ 40d形成肉眼可见的小愈伤组织 (1~... 利用类番茄茄 (SolamumlycopersicoidesDun .)无菌苗幼嫩茎段酶解获得大量原生质体 (个 ) (2× 10 6/g) ,将原生质体密度稀释至 1× 10 5/mL于HMA培养基中培养 ,则 10d左右出现小细胞团 ,38~ 40d形成肉眼可见的小愈伤组织 (1~ 1.5mm) ,转移至MC增殖培养基 2周后 ,再转移到 15 #分化培养基诱导出芽 ,切取芽体转入5 0P培养基诱发根原基 ,再转入 5 0 #发根培养基形成发达根系 ,成为再生植株 ,整个再生周期 80~ 90d ,再生植株移植至土壤中均能正常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番茄 茄茎段 原生质体 再生植株 番茄 体细胞杂交
下载PDF
不同灌溉上限对日光温室甜椒幼苗生长与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马俊峰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54-60,共7页
以早熟甜椒品种"甜杂1号"(A)和中晚熟甜椒品种"茄门"(B)为试材,分析了不同灌溉土壤水分上限(田间持水量的65%、75%、85%、95%、100%)下,温室甜椒的株高、茎粗、叶面积、根鲜干质量、茎鲜干质量、叶鲜干质量及全株... 以早熟甜椒品种"甜杂1号"(A)和中晚熟甜椒品种"茄门"(B)为试材,分析了不同灌溉土壤水分上限(田间持水量的65%、75%、85%、95%、100%)下,温室甜椒的株高、茎粗、叶面积、根鲜干质量、茎鲜干质量、叶鲜干质量及全株鲜干质量等指标,以期制定温室甜椒高产栽培合理的灌溉定额。结果表明:不同灌溉土壤水分上限对甜椒幼苗的生长有显著影响。根、茎、叶、全株干质量均在土壤水分上限85%时达最大,株高适中,茎粗、叶面积及壮苗指数在土壤水分上限85%时最大。综上分析认为,在早春温室甜椒栽培中,土壤水分上限值以85%田间持水量,既有利于提高水分利用率,又可防止幼苗徒长达到壮苗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椒幼苗 灌溉上限 生态指标 干物质积累
下载PDF
人参果茎尖培养 被引量:10
14
作者 蔡润 沈国龙 +2 位作者 陶艳 钟华 潘重光 《上海农学院学报》 1999年第3期233-236,共4页
将人参果不同大小茎尖接种于MS+ 6 - BA 0 .7mg/L+ IAA 0 .02mg/L 的培养基中,35d 左右芽点长成丛生芽;丛生芽长高后,进行微型扦插,继代和长根培养基均为1/2 MS;长根的再生植株可直接移入苗床... 将人参果不同大小茎尖接种于MS+ 6 - BA 0 .7mg/L+ IAA 0 .02mg/L 的培养基中,35d 左右芽点长成丛生芽;丛生芽长高后,进行微型扦插,继代和长根培养基均为1/2 MS;长根的再生植株可直接移入苗床。实验还表明,接种的茎尖大小对去病毒的效果有明显影响,病毒含量不受继代培养代数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果 茎尖培养
下载PDF
渗灌在日光温室樱桃番茄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高慧敏 梁玉芹 +2 位作者 宋炳彦 李志宏 范凤翠 《河北农业科学》 2007年第5期17-18,42,共3页
以樱桃番茄为试材,在日光温室内研究了渗灌对樱桃番茄生育期、产量、品质和用水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渗灌可有效提高樱桃番茄产量和改善果实品质,并降低用水量。渗灌条件下,樱桃番茄提前上市5 d,用水量比膜下灌溉少10.96%,水分生产率提高... 以樱桃番茄为试材,在日光温室内研究了渗灌对樱桃番茄生育期、产量、品质和用水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渗灌可有效提高樱桃番茄产量和改善果实品质,并降低用水量。渗灌条件下,樱桃番茄提前上市5 d,用水量比膜下灌溉少10.96%,水分生产率提高5.61 kg/m3;产量提高2 878.5 kg/hm2,平均单果重提高1.598 9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0.3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樱桃番茄 渗灌 生育期 产量 果实品质
下载PDF
空间诱变甜椒M_3代果实营养品质的变异分析
16
作者 龚元圣 字淑慧 +1 位作者 陈贤 杨德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8年第3期20-22,共3页
试验结果表明:空间诱变甜椒的3个营养品质性状(果实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糖酸比)在M3代的变异趋于稳定,株系内的株间变异均小于株系间变异,果实维生素C含量和糖酸比在群间的差异不显著,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群间的差异显著;维... 试验结果表明:空间诱变甜椒的3个营养品质性状(果实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糖酸比)在M3代的变异趋于稳定,株系内的株间变异均小于株系间变异,果实维生素C含量和糖酸比在群间的差异不显著,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群间的差异显著;维生素C含量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糖酸比呈极显著负相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糖酸比呈显著正相关。宜筛选单株果实维生素C含量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糖酸比适中的株系。优选的株系为A6、A7、C7、B2、B6、B1、A5、C5、B7、C4、A3、B5、A4和C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椒 空间诱变 营养品质 变异
下载PDF
叶面肥配施对人参果植株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17
作者 姚雨薇 左合君 +2 位作者 陈士超 王健 赵杏花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70-177,共8页
我国西北沙区风大、沙多,土地生产力低,退耕还林还草的同时,要依托自然资源,引种适应性强、高产高收的经济植物,促进当地经济长足发展。人参果可有效利用沙区光热条件,实现创收。针对沙区土壤养分含量低、保水保肥性能差的问题,采取叶... 我国西北沙区风大、沙多,土地生产力低,退耕还林还草的同时,要依托自然资源,引种适应性强、高产高收的经济植物,促进当地经济长足发展。人参果可有效利用沙区光热条件,实现创收。针对沙区土壤养分含量低、保水保肥性能差的问题,采取叶面肥配施措施,促进人参果生长发育,提高果实产量及品质,为沙区提升经济效益提供理论依据。以绿源1号人参果组培苗为试验材料,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在人参果伸蔓期、开花坐果期、第一穗果膨大期及果实成熟期按照试验设计分别配施叶面肥,测定人参果的生长、生理以及果实品质指标,探究磷酸二氢钾、氯化钙、硼肥3种叶面肥对人参果生长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磷酸二氢钾、氯化钙、硼肥3种叶面肥中,磷酸二氢钾是影响人参果的生长、生理以及果实品质的主要因素,随着磷酸二氢钾浓度的升高,人参果的生长、生理、果实指标均有显著提升,其中株高、基径、单株结实数、单株重均在3 g/L的磷酸二氢钾作用下达到最大。(2)生长指标和营养物质含量相关性分析显示,人参果株高与基径、单株结实数、单株重、维生素C含量显著相关(P<0.05,下同);基径与单株结实数、单株重及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脂肪含量显著相关;单株结实数与单株重显著相关;总叶绿素含量与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显著相关;维生素C含量与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脂肪含量显著相关;可溶性蛋白含量与可溶性糖、脂肪含量显著相关;可溶性糖含量与脂肪含量显著相关。(3)通过隶属函数模糊综合评价得出,3 g/L磷酸二氢钾、4 g/L氯化钙、2 g/L硼肥的叶面肥配施方案对于促进人参果生长发育、提高果实产量及品质效果最佳,人参果株高、基径、单株结实数、单株重及总叶绿素含量、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分别较CK增长27%、28%、117%、70%、52%、18%、30%、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果 叶面肥配施 果实品质 日光温室 正交试验设计
下载PDF
毛酸浆2个栽培品种的核型分析
18
作者 祁宏英 徐洪国 顾灵杰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390-1394,共5页
以毛酸浆的根尖为实验材料,对几种预处理方法、解离方法、染色体制片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毛酸浆根尖用0.1%秋水仙素和0.002 mol/L 8-羟基喹啉1∶1混合液4℃条件下处理3 h,固定后先用1 mol/L HCl在60℃条件下解离3 min,再用混... 以毛酸浆的根尖为实验材料,对几种预处理方法、解离方法、染色体制片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毛酸浆根尖用0.1%秋水仙素和0.002 mol/L 8-羟基喹啉1∶1混合液4℃条件下处理3 h,固定后先用1 mol/L HCl在60℃条件下解离3 min,再用混合酶液进行酶解,染色制片后得到的染色体图像效果比较清晰。供试的2个品种染色体数目均为2n=24,属于小型染色体,但它们的核型具有明显差异,‘铁把小菇娘’:染色体总长为30.72μm,绝对长度范围1.61~3.42μm,核型公式2n=2sm+22m,属于1B核型,核型不对称系数为56.35%;‘粒粒甜菇娘’:染色体总长28.42μm,绝对长度范围1.52~3.32μm,核型公式2n=2sm+2M+20m,属于2B核型,核型不对称系数为54.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酸浆 染色体 核型分析
下载PDF
香瓜茄的高效栽培在十巧 被引量:1
19
作者 卢隆杰 《蔬菜》 2003年第2期38-40,共3页
关键词 人参果 栽培技术 香瓜茄 高效栽培
下载PDF
不同外植体及激素对红茄器官形成的影响
20
作者 张应华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3期279-283,共5页
以红茄下胚轴、子叶、幼根和叶片为外植体, 以 M S 附加不同浓度的激素和激素组合进行培养. 结果: (1) 不同类型外植体器官形成能力有较大差异, 下胚轴分化出的幼芽最多,其次为子叶, 再其次为根和叶片; 胚轴不同部位, 上... 以红茄下胚轴、子叶、幼根和叶片为外植体, 以 M S 附加不同浓度的激素和激素组合进行培养. 结果: (1) 不同类型外植体器官形成能力有较大差异, 下胚轴分化出的幼芽最多,其次为子叶, 再其次为根和叶片; 胚轴不同部位, 上部形成的芽多于中部和下部; 幼叶形成的芽多于成熟叶. (2) 不同类型的外植体, 诱导产生芽的最佳激素不同, 叶片和子叶在 M S 附加 B A (2 mg/ L) 的培养基中诱导出最多的芽, 而下胚轴和根以 M S 附加 I A A (05 mg/ L) + B A(25 mg/ L) 的培养基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植体 激素 器官形成 红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