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63篇文章
< 1 2 18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机盐、维生素及生长调节剂对卵孢长根菇菌丝的影响
1
作者 崔晓 丛倩倩 +2 位作者 王庆武 汪乔 兰玉菲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0-116,共7页
以卵孢长根菇菌株“Chang-202001”为供试菌株,采用平板培养法,在培养基中加入不同种类和质量浓度的无机盐、维生素和生长调节剂,研究了不同无机盐、维生素和生长调节剂对卵孢长根菇菌丝生长的影响,以期为高质量卵孢长根菇菌种的生产提... 以卵孢长根菇菌株“Chang-202001”为供试菌株,采用平板培养法,在培养基中加入不同种类和质量浓度的无机盐、维生素和生长调节剂,研究了不同无机盐、维生素和生长调节剂对卵孢长根菇菌丝生长的影响,以期为高质量卵孢长根菇菌种的生产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供试无机盐中,适量浓度的磷酸二氢钾、硫酸镁对卵孢长根菇菌丝生长有促进作用,而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钙、硫酸锌、硫酸锰、硫酸铜抑制卵孢长根菇菌丝的生长。当磷酸二氢钾质量浓度为2.0 g·L^(-1)时,卵孢长根菇菌丝生长速率最大,为5.06 mm·d^(-1)。供试维生素(维生素B1、维生素B_(2)、维生素B6、维生素C、叶酸和烟酸)在一定范围内均促进卵孢长根菇菌丝的生长,其中当烟酸质量浓度为4 mg·L^(-1)时,卵孢长根菇菌丝生长速率最大,为6.97 mm·d^(-1)。供试生长调节剂中,6-BA、2,4-D、GA_(3)抑制卵孢长根菇菌丝的生长,适量浓度的NAA促进卵孢长根菇菌丝的生长,当NAA浓度为1.0 mg·L^(-1)时,卵孢长根菇菌丝生长速率最大,为5.41 mm·d^(-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孢长根菇 菌丝生长 无机盐 维生素 生长调节剂
下载PDF
双孢蘑菇中一种4R型MYB转录因子的基因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2
作者 刘翔 赵紫璇 +5 位作者 赵月盈 赵诗睿 贾子怡 姜含越 袁帅 孟德梅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2期185-194,共10页
MYB转录因子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在植物的生长发育、逆境胁迫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与植物相比,对食用菌中MYB转录因子的研究有限。为探究MYB转录因子在食用菌中的生物学功能,对前期转录组发现的一个编码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 MYB转录因子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在植物的生长发育、逆境胁迫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与植物相比,对食用菌中MYB转录因子的研究有限。为探究MYB转录因子在食用菌中的生物学功能,对前期转录组发现的一个编码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MYB转录因子的基因进行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编码区长1209 bp,翻译402个氨基酸;编码的蛋白分子量为45.95 kDa,等电点9.17,是一种不存在跨膜结构、不含信号肽的亲水性蛋白,具有4个高度保守的SANT结构域,属于4R型MYB转录因子,与白环蘑(Leucoagaricus)中的4RMYB转录因子亲缘关系最近;二级结构预测显示以无规则卷曲和α-螺旋结构为主;亚细胞定位分析显示该转录因子位于细胞核中;此外启动子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启动子区域含有多个与生物抗逆应答、激素响应等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孢蘑菇 MYB转录因子 基因克隆 生物信息学分析 保守结构域
下载PDF
双孢蘑菇栽培基质二次发酵过程细菌结构变化趋势研究
3
作者 陈德局 陈梅春 +2 位作者 蓝江林 王阶平 张海峰 《东南园艺》 2024年第4期260-270,共11页
【目的】为明确双孢蘑菇栽培基质二次发酵过程中细菌结构动态变化趋势。【方法】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了双孢蘑菇栽培基质二次发酵过程细菌群落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基质中共有细菌物种OTU数目1128个,包含26个门、66个... 【目的】为明确双孢蘑菇栽培基质二次发酵过程中细菌结构动态变化趋势。【方法】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了双孢蘑菇栽培基质二次发酵过程细菌群落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基质中共有细菌物种OTU数目1128个,包含26个门、66个纲、164个目、257个科、454个属和687个种。细菌种群结构在发酵过程中发生显著变化,发酵初始优势细菌属为尿素芽胞杆菌属、芽胞杆菌属、赖氨酸芽胞杆菌属、拉梅尔芽胞杆菌属及库特氏菌属,发酵末期优势细菌属则为norank_f__Limnochordaceae、氢孢菌属、嗜热双孢菌属和盐孢菌属。发酵中期和发酵末期细菌组成结构相似,与发酵前期呈显著差异。冗余分析显示发酵过程中细菌群落球形杆菌属和特吕珀菌属与氨气浓度呈正相关,球形杆菌属、热多孢菌属和norank_f_Steroidobacteraceae与发酵温度呈正相关,而库特氏菌属与发酵温度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基质经过二次发酵可有效降低了有害细菌的丰度,释放氨气浓度可作为二次发酵终点判断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孢蘑菇 栽培基质 二次发酵 细菌多样性
下载PDF
外源硒添加对双孢蘑菇产量和营养品质及重金属富集的影响
4
作者 郭斌 胡梅 +2 位作者 张爱琴 王青 张珪 《寒旱农业科学》 2024年第5期451-456,共6页
为研究外源硒不同添加方式对双孢蘑菇产量、营养品质和重金属富集的影响,分别在栽培料、覆土、栽培料+覆土中添加亚硒酸钠,测定了双孢蘑菇产量、营养品质、硒含量及重金属富集情况。结果表明,在生长初期,栽培料+覆土添加硒、覆土添加硒... 为研究外源硒不同添加方式对双孢蘑菇产量、营养品质和重金属富集的影响,分别在栽培料、覆土、栽培料+覆土中添加亚硒酸钠,测定了双孢蘑菇产量、营养品质、硒含量及重金属富集情况。结果表明,在生长初期,栽培料+覆土添加硒、覆土添加硒2个处理的双孢蘑菇硒含量高于栽培料添加硒处理,表现出显著的富集效果。栽培料添加硒处理和覆土添加硒处理下双孢蘑菇硒含量在整个生长周期稳定性较好。栽培料中添加硒能显著提高双孢蘑菇的产量,尤其在第二潮能获得更高产量。外源硒添加一定程度上能提升双孢蘑菇中蛋白质的含量,改善其子实体营养品质。综上,栽培料中添加硒可提高生产中双孢蘑菇子实体产量,改善其营养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孢蘑菇 产量 营养品质 重金属富集
下载PDF
双孢蘑菇菌被发生与防控研究进展
5
作者 陈文智 曾志恒 +4 位作者 蔡志欣 卢园萍 陈美元 戴建清 曾辉 《东南园艺》 2024年第4期241-249,共9页
双孢蘑菇是世界上种植最多的食用菌之一,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富含碳水化合物、氨基酸、脂肪、维生素等,具有潜在的抗癌、抗氧化、抗肥胖和抗炎特性。菌被又称子座(菌丝垫状结构),是双孢蘑菇制种和栽培过程中常见的一种生理性病害,对蘑... 双孢蘑菇是世界上种植最多的食用菌之一,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富含碳水化合物、氨基酸、脂肪、维生素等,具有潜在的抗癌、抗氧化、抗肥胖和抗炎特性。菌被又称子座(菌丝垫状结构),是双孢蘑菇制种和栽培过程中常见的一种生理性病害,对蘑菇生产造成了严重损害。通过菌株特性、菌丝角变、菌种退化、环境因素等方面对菌被发生成因进行了阐述,并从制种过程、基质选择、菌种保藏、环境控制等方面为菌被防控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孢蘑菇 菌被 角变 生理性病害
下载PDF
工厂化秀珍菇单潮爆发性出菇技术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杨建文 巫优良 +4 位作者 毛小伟 陈小平 杨明华 刘苏雅 魏海龙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5期1190-1193,共4页
传统反季节栽培秀珍菇培养基以木屑为主料,采收6~7潮,周期长,用工量大,栽培成本高。工厂化秀珍菇栽培量大,生产周期短,要求产量集中。为探索工厂化秀珍菇单潮爆发性出菇关键技术,本研究比较了秀珍菇不同菌株、培养基配方、发菌期等因素... 传统反季节栽培秀珍菇培养基以木屑为主料,采收6~7潮,周期长,用工量大,栽培成本高。工厂化秀珍菇栽培量大,生产周期短,要求产量集中。为探索工厂化秀珍菇单潮爆发性出菇关键技术,本研究比较了秀珍菇不同菌株、培养基配方、发菌期等因素,发现适宜工厂化单潮爆出菇的优良菌株为金秀,最佳配方为棉籽壳15%、玉米芯15%、木屑26.5%、甘蔗渣20%、麸皮20%、豆粕2.5%、石灰1%,适宜开袋出菇的发菌期为70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厂化 秀珍菇 爆发性出菇
下载PDF
高分子材料替代部分泥炭土制备双孢蘑菇覆土初探
7
作者 钱武兵 王倩 +4 位作者 蔡斌强 仇阳阳 李寅辉 肖婷婷 黄建春 《食用菌》 CAS 2024年第6期25-28,共4页
采用水宝宝和多孔凝胶聚氨酯海绵两种高分子材料,分别以20%、30%、40%的占比替代泥炭土制备双孢蘑菇覆土。结果表明:使用高分子材料替代部分泥炭土覆土栽培双孢蘑菇的转潮时间略有延长,出菇更集中,但对双孢蘑菇产量没有显著影响;采用水... 采用水宝宝和多孔凝胶聚氨酯海绵两种高分子材料,分别以20%、30%、40%的占比替代泥炭土制备双孢蘑菇覆土。结果表明:使用高分子材料替代部分泥炭土覆土栽培双孢蘑菇的转潮时间略有延长,出菇更集中,但对双孢蘑菇产量没有显著影响;采用水宝宝替代部分泥炭土覆土成本较低,同时,水宝宝占比40%更具性价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孢蘑菇 高分子材料 覆土 水宝宝 多孔凝胶聚氨酯海绵
下载PDF
蘑菇:四季皆宜的真菌
8
作者 BUSWELL John A 张树庭 《食用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30,共20页
人类目前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其中最大的挑战包括向全球80多亿人口提供充足的粮食,日益频繁的像新冠感染(COVID-19)这样的的病毒大流行,以及全球变暖和污染造成的不可挽回的地球环境恶化。而应用蘑菇生物学可部分解决这些挑战。蘑菇生... 人类目前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其中最大的挑战包括向全球80多亿人口提供充足的粮食,日益频繁的像新冠感染(COVID-19)这样的的病毒大流行,以及全球变暖和污染造成的不可挽回的地球环境恶化。而应用蘑菇生物学可部分解决这些挑战。蘑菇生物学是真菌学的一个分支,专门研究蘑菇真菌,由三个分支组成:蘑菇科学,描述与蘑菇栽培相关的活动;蘑菇生物技术,侧重于使用蘑菇和蘑菇衍生产品增进健康和福祉,预防和治疗疾病;蘑菇生物修复,涉及改善环境质量的特性。蘑菇既可以在大型工业规模的生产设施中培养,也可以在资本密集型操作不合适的情况下培养。在后一种情况下,作为“家庭手工业”的蘑菇生产可以丰富当地人口的饮食,特别是在蛋白质缺乏的地区,解决可耕地短缺的问题,特别是为妇女提供就业机会(从而提高她们的社会经济地位),还可作为经济作物为农民创造额外收入。蘑菇栽培过程中的持续技术改进和创新不断增加生产能力,提高产品质量,并在商业规模上扩大人工/半人工栽培的物种数量。蘑菇和蘑菇衍生产品(蘑菇营养药物)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包括抗肿瘤、抗癌、抗氧化、保肝、抗糖尿病、抗微生物、降低胆固醇、保护基因,以及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慢性炎症、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相关的认知功能障碍。研究最广泛的蘑菇药理活性成分包括多糖(特别是β-葡聚糖)、多糖-蛋白复合物、三萜、凝集素和真菌免疫调节蛋白。蘑菇在农业也可用于天然生物控制剂、食品产业中的调味化合物和化妆品中的特性成分(药妆)。蘑菇转化栽培基质中木质素成分的生化系统也可用于降解污染我们环境的各种顽固的合成化合物(如合成染料、多环芳烃、多氯联苯、多溴联苯醚、杀虫剂和弹药)。在自然和人为管理的生态系统中,菌根菌对恢复和增强森林健康和多样性起着核心作用。菌根的共生通常在最极端的条件下达到最大,如在贫瘠的土壤、干旱或金属污染环境中。据报道,树木根部菌根真菌可保护树根免受几种根部病原真菌带来的有害影响。除了生态重要性外,黑块菌(黑松露)和松茸等菌根物种因其烹饪特性而备受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蘑菇科学 蘑菇生物技术 蘑菇生物修复 菌根菌
下载PDF
双孢蘑菇无菌透气袋国产化研制及工艺改进
9
作者 陈文智 蔡志欣 +2 位作者 曾志恒 陈美元 戴建清 《东南园艺》 2024年第6期464-471,共8页
【目的】采用国产聚丙烯(C3H6)n合成树脂袋和国产医用粘性透气膜制成的无菌透气袋,取代进口无菌透气袋进行双孢蘑菇制种,同时通过工艺改进提升国产无菌透气袋制种成品率,大幅降低生产成本,以实现双孢蘑菇无菌透气袋的国产化。【方法】... 【目的】采用国产聚丙烯(C3H6)n合成树脂袋和国产医用粘性透气膜制成的无菌透气袋,取代进口无菌透气袋进行双孢蘑菇制种,同时通过工艺改进提升国产无菌透气袋制种成品率,大幅降低生产成本,以实现双孢蘑菇无菌透气袋的国产化。【方法】采用各型自制无菌透气袋和进口成品无菌透气袋,通过Ⅰ型制种工艺:塑料袋打孔→贴膜→装袋高压→冷却接种→封口检漏→翻袋→培养,和Ⅱ型制种工艺:装袋高压→冷却接种→封口检漏→翻袋→打孔→贴膜→培养,进行批量制种试验,比较制种成品率和制种效率,并进行出菇对照试验。【结果】通过工艺关键点改进的Ⅱ型制种工艺,可使采用全国产材料的透气菌袋制种成品率达96%以上,生产效率提升11.2%,与进口无菌透气袋菌种进行出菇试验对比无显著差异。【结论】采用全国产材料制成无菌透气袋可替代进口无菌透气袋进行双孢蘑菇制种,通过使用改进的Ⅱ型制种工艺,比进口透气袋大幅降低菌种包装成本80%以上,大幅提升国内双孢蘑菇菌种的市场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孢蘑菇 透气袋 透气膜 国产化
下载PDF
秀珍菇玉米芯套袋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帅泽宇 韩欣蓉 张文斗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13期78-81,共4页
该研究旨在探索利用玉米芯作为栽培基质,结合科学配方和精细管理技术,进行秀珍菇栽培的可行性。首先,详细分析玉米芯作为替代材料的优势,包括丰富的营养成分和良好的生长特性,并阐述其在农业循环经济中的潜在贡献。其次,通过实地试验和... 该研究旨在探索利用玉米芯作为栽培基质,结合科学配方和精细管理技术,进行秀珍菇栽培的可行性。首先,详细分析玉米芯作为替代材料的优势,包括丰富的营养成分和良好的生长特性,并阐述其在农业循环经济中的潜在贡献。其次,通过实地试验和经验总结,建立一套完整的玉米芯栽培秀珍菇的技术方案,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进一步讨论存在的不足和改进方向,包括加工处理优化、栽培管理完善以及循环经济理念的推广。最后,展望未来的研究发展方向,包括优化配方和栽培策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循环利用,以及促进菇类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该研究对于推动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和资源循环利用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秀珍菇 玉米芯 栽培技术 循环经济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双孢蘑菇覆土材料的筛选试验
11
作者 倪颖 邓小楠 +6 位作者 孙卉 汪睿 吴娟 完玲中 叶泗洪 孙淑军 闫晓明 《食用菌》 CAS 2024年第4期36-39,共4页
目的:为研发适用于工厂化生产的商业化覆土新材料。方法:以田园土为基础材料,添加不同配比的保水材料(B)、团聚材料(F)以及支撑材料(G),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覆土新材料的理化性质,正交试验考察最佳的覆土组合。结果:单因素试验,商业化覆... 目的:为研发适用于工厂化生产的商业化覆土新材料。方法:以田园土为基础材料,添加不同配比的保水材料(B)、团聚材料(F)以及支撑材料(G),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覆土新材料的理化性质,正交试验考察最佳的覆土组合。结果:单因素试验,商业化覆土新材料的最大持水率随着团聚材料(F)的添加量增加而降低,但随着支撑材料(G)的添加量增加而增大;容重随着团聚材料(F)的添加量增加逐渐变大,随着支撑材料(G)的添加量增加逐渐减小;电导率随保水材料(B)的添加量增加而增大。正交试验筛选出最大持水率、土壤通气度、土壤总孔隙度相对高、容重相对小的新覆土材料,即田园土100g、团聚材料(F)20g、支撑材料(G)2.0g、保水材料(B)0.10g,应用试验验证双孢蘑菇正常出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孢蘑菇 保水材料(B) 团聚材料(F) 支撑材料(G) 理化性质
下载PDF
三种工农业废料的理化性状及作为蘑菇覆土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20
12
作者 蔡为明 Ralph Noble +3 位作者 金群力 方菊莲 冯伟林 范丽军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2年第6期315-319,共5页
分析测定了纸厂废渣、蘑菇废料和香菇废料等3种工农业废料的理化性状,并以这3种废料作覆土材料,研究其对蘑菇生长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纸厂废渣、蘑菇废料和香菇废料的持水率分别为49.3%,43.8%和70.7%,均高于砻糠田土(33%),但低于泥... 分析测定了纸厂废渣、蘑菇废料和香菇废料等3种工农业废料的理化性状,并以这3种废料作覆土材料,研究其对蘑菇生长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纸厂废渣、蘑菇废料和香菇废料的持水率分别为49.3%,43.8%和70.7%,均高于砻糠田土(33%),但低于泥碳(84.5%)。3种废料的电导率及pH值均高于砻糠田土和泥碳。香菇废料和蘑菇废料具有与泥碳相似的水分释放曲线,在1.7×104Pa的牵力下,香菇废料和泥碳的水分释出量相近,分别达87.25ml和92.35ml,而蘑菇废料的水分释出量相对较低,为58.25ml。纸厂废渣的水分释放曲线与砻糠田土相似。以这3种工农业废料作蘑菇覆土材料,蘑菇产量均明显高于以砻糠田土作覆士材料,增幅分别为11.7%,32.0%和2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废料 覆土材料 理化性状 蘑菇 工业废料 生长 产量
下载PDF
北京地区大球盖菇农艺性状和营养成分评价
13
作者 温宇婷 王雨薇 +4 位作者 孔繁建 陈青君 张薇薇 乔莹 张国庆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62-69,共8页
【目的】筛选适宜在北京市推广种植的大球盖菇优良菌株,为大球盖菇生产和推广提供有力依据。【方法】以来自不同地区的红、黄两个品系共7个大球盖菇菌株为材料,实验室条件下比较母种和原种菌丝长势,日光温室栽培模式下比较一、二、三潮... 【目的】筛选适宜在北京市推广种植的大球盖菇优良菌株,为大球盖菇生产和推广提供有力依据。【方法】以来自不同地区的红、黄两个品系共7个大球盖菇菌株为材料,实验室条件下比较母种和原种菌丝长势,日光温室栽培模式下比较一、二、三潮菇子实体的农艺性状和营养品质。【结果】红色系中的SS菌株和黄色品系中的011菌株的母种和原种菌丝生长速率最快,更为浓密均匀。田间栽培试验中,红色和黄色系中产量最高的菌株分别为SS和011,产量分别为3.10kg/m^(2)和2.64 kg/m^(2),同时菇形指数、单菇鲜重等农艺性状均优于同品系中其他菌株。营养品质方面,SS菌株一潮菇粗蛋白含量和总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红色系菌株;黄色品系中011表现出较高的粗多糖含量,其总氨基酸也最高。【结论】综合菌种长势、子实体农艺性状和营养品质相关指标,红色品系中的SS菌株和黄色品系中的011菌株表现最优,适宜在北京地区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球盖菇 菌丝生长速率 农艺性状 营养品质
下载PDF
云南珍稀野生菌长柄口蘑生物学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王元忠 张振富 +2 位作者 陈兴全 何永宏 袁赛华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6期708-710,716,共4页
对云南红河屏边大围山自然保护区"真菌多样性研究"中采集的大型真菌标本Dws-0077(MHrAu模式),在对其分类鉴定生物学特性研究的基础上,以长柄口蘑是巨大口蘑(TricholomagiganteumMasse)=(T.lobayenseHeim)的同种异名,并经人工... 对云南红河屏边大围山自然保护区"真菌多样性研究"中采集的大型真菌标本Dws-0077(MHrAu模式),在对其分类鉴定生物学特性研究的基础上,以长柄口蘑是巨大口蘑(TricholomagiganteumMasse)=(T.lobayenseHeim)的同种异名,并经人工驯化栽培已在云南首获成功。此文就该菌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生物学特性、生态习性、分布、生长发育环境条件、经济价值、开发利用前景、分类特性等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珍稀野生菌 长柄口蘑 生物学特性 生态习性 分布 生长发育 经济价值
下载PDF
基于机器视觉的蘑菇单体检测定位算法及其边界描述 被引量:18
15
作者 俞高红 赵匀 +1 位作者 李革 史辉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01-104,共4页
介绍的算法是以单体蘑菇为研究对象,通过该算法的研究将为蘑菇采摘机器人图像处理方法的实现奠定理论基础。研究内容包括,蘑菇图像的数字特征;提取边界的算法;对蘑菇边界进行离散傅立叶变化。提出仅需利用蘑菇的边界信息求蘑菇形心坐标... 介绍的算法是以单体蘑菇为研究对象,通过该算法的研究将为蘑菇采摘机器人图像处理方法的实现奠定理论基础。研究内容包括,蘑菇图像的数字特征;提取边界的算法;对蘑菇边界进行离散傅立叶变化。提出仅需利用蘑菇的边界信息求蘑菇形心坐标的新方法,而且傅立叶描述可以进行蘑菇边界的平移、旋转和缩放操作,具有很强的边界形状重建功能。最后通过对获取的蘑菇图像进行分析,表明该算法和边界描述是非常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蘑菇采摘机器人 机器视觉 定位算法 边界描述
下载PDF
双孢蘑菇涂膜保鲜技术研究 被引量:17
16
作者 谢雯君 林启训 +2 位作者 王则金 夏萍 罗燕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5年第10期72-76,共5页
以提高贮藏质量延长保鲜期为目的,探讨了双孢蘑菇的最适贮温,采用海藻酸钠、琼脂和魔芋涂膜液等对双孢蘑菇进行涂膜及优化.结果表明:双孢蘑菇的最适贮温0~3℃,采用涂膜法可延缓褐变进程,保鲜质量好;在相同条件下,双孢蘑菇采用海藻酸钠... 以提高贮藏质量延长保鲜期为目的,探讨了双孢蘑菇的最适贮温,采用海藻酸钠、琼脂和魔芋涂膜液等对双孢蘑菇进行涂膜及优化.结果表明:双孢蘑菇的最适贮温0~3℃,采用涂膜法可延缓褐变进程,保鲜质量好;在相同条件下,双孢蘑菇采用海藻酸钠涂膜的保鲜效果最好.海藻酸钠涂膜双孢蘑菇的最佳条件为海藻酸钠用量0.8g/100g水、蔗糖酯用量0.7g/100g水、涂膜时间4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孢蘑菇 涂膜 保鲜 涂膜保鲜技术 双孢蘑菇 海藻酸钠涂膜 贮藏质量 保鲜质量 最佳条件 保鲜效果 保鲜期 涂膜液
下载PDF
复方保鲜剂对双孢蘑菇保鲜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5
17
作者 王赵改 杨慧 +1 位作者 朱广成 杨丰菊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3-96,109,共5页
以双孢蘑菇的失重率、总多酚含量、酪氨酸酶抑制率、褐变度及丙二醛含量为指标,研究了复方保鲜剂对双孢蘑菇保鲜效果的影响,同时对复方保鲜剂中4种效应物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复方保鲜剂可以减少双孢蘑菇水分的散失,延... 以双孢蘑菇的失重率、总多酚含量、酪氨酸酶抑制率、褐变度及丙二醛含量为指标,研究了复方保鲜剂对双孢蘑菇保鲜效果的影响,同时对复方保鲜剂中4种效应物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复方保鲜剂可以减少双孢蘑菇水分的散失,延缓褐变,抑制酪氨酸酶活性,显著减少了总多酚的丢失,有效地延缓菇体的衰老进程,延长保鲜时间,且这些指标与复方保鲜剂的浓度存在一定的剂量效应,其中处理1.5g/L脯氨酸+1.5g/L组氨酸+6.0g/L维生素C(Vc)+6.0g/L EDTA与处理2.0g/L脯氨酸+2.0g/L组氨酸+8.0g/L Vc+8.0g/L EDTA在贮藏前期保鲜效果相当,但在贮藏后期前者略显优势。初步分析复方保鲜剂中4种效应物之间的作用机制,发现组氨酸与Vc在复方保鲜剂控制褐变中起主导作用,组氨酸与脯氨酸复合时抑制率高达58.78%,两者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协同作用;组氨酸、脯氨酸、Vc和EDTA复合时抑制率高达69.68%,共同抑制双孢蘑菇褐变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孢蘑菇 复方保鲜剂 保鲜 失重率 褐变度 总多酚 丙二醛
下载PDF
蘑菇中多酚氧化酶的酶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40
18
作者 赵东海 张建平 侯菊花 《食品与机械》 CSCD 2004年第5期12-13,17,共3页
采用二次丙酮法与 75 %硫酸铵沉淀法从蘑菇 (Agaricusbisporus)中提取多酚氧化酶 ;用分光光度法对蘑菇中多酚氧化酶酶学特性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 :二次丙酮法优于 75 %硫酸铵沉淀法 ;以邻苯二酚为底物 ,多酚氧化酶的最适pH为... 采用二次丙酮法与 75 %硫酸铵沉淀法从蘑菇 (Agaricusbisporus)中提取多酚氧化酶 ;用分光光度法对蘑菇中多酚氧化酶酶学特性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 :二次丙酮法优于 75 %硫酸铵沉淀法 ;以邻苯二酚为底物 ,多酚氧化酶的最适pH为 7.0 ,最适温度为 30℃ ;亚硫酸钠、半胱氨酸、抗坏血酸为强抑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蘑菇 多酚氧化酶 酶学特性 最适温度 最适PH 亚硫酸钠 抗坏血酸 硫酸铵沉淀法 底物 半胱氨酸
下载PDF
采收期对不同品种双孢蘑菇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4
19
作者 王赵改 杨慧 +2 位作者 李靖 王继红 王安建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07-110,127,共5页
为了探明采收期对不同主栽双孢蘑菇品种采收品质的影响,以4个双孢蘑菇品种为供试材料,研究了4个采收期的双孢蘑菇子实体中维生素C(Vc)、可溶性蛋白、还原糖、总酚等内在品质指标及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以上5种指标在同... 为了探明采收期对不同主栽双孢蘑菇品种采收品质的影响,以4个双孢蘑菇品种为供试材料,研究了4个采收期的双孢蘑菇子实体中维生素C(Vc)、可溶性蛋白、还原糖、总酚等内在品质指标及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以上5种指标在同一采收期的不同品种间均存在一定的差异。尤其是在采收期Ⅰ(菌盖直径2~3cm)时这种差异表现得较为明显。在采收期Ⅰ时,不同品种间Vc含量的变幅最大,即13.2~105.5μg/g,最大值是最小值的8倍;可溶性蛋白含量为15.9~21.4mg/g,还原糖为1.51%~2.14%,总酚含量为333~680μg/g,PPO活性为34.25~88.25U/(g.min)。从整体趋势分析,随着采收期的延迟,不同双孢蘑菇品种中除PPO活性呈持续增加趋势外,其Vc、可溶性蛋白、还原糖、总酚含量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并在采收期Ⅱ(菌盖直径3~4cm)或Ⅲ(菌盖直径4~5cm)达到最高。从营养学、生物学产量和贮藏特性考虑,综合分析以上5种试验指标,应选取未开伞且直径在4cm左右的双孢蘑菇进行采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收期 品种 双孢蘑菇 品质
下载PDF
不同培养条件对双孢蘑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2
20
作者 汪茜 吴圣进 +1 位作者 韦仕岩 陈振妮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17-222,共6页
【目的】了解不同培养条件对双孢蘑菇菌株菌丝生长的影响,为筛选和选育适宜广西栽培的双孢蘑菇品种和确定适宜的栽培管理措施奠定基础。【方法】研究7个双孢蘑菇菌株的形态特征及不同温度、pH、光照、碳氮源对其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 【目的】了解不同培养条件对双孢蘑菇菌株菌丝生长的影响,为筛选和选育适宜广西栽培的双孢蘑菇品种和确定适宜的栽培管理措施奠定基础。【方法】研究7个双孢蘑菇菌株的形态特征及不同温度、pH、光照、碳氮源对其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在相同的培养条件下,菌株9506的菌丝生长速度最快,褐蘑菇最慢;双孢蘑菇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0~30℃,最适温度为25℃;菌丝生长的适宜pH为4.0~9.0,最适pH为6.0~8.0;双孢蘑菇菌丝生长对光照条件要求不高;最适合菌丝生长的碳源是葡萄糖、氮源是酵母粉。【结论】7个双孢蘑菇品种间的遗传差异性不明显,在栽培生产中,应综合协调温度、pH、光照、碳氮源等因素的作用效果,以获得高产稳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孢蘑菇 培养条件 菌丝 形态特征 生长速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