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8
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温度对秀珍菇生长发育及胞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
16
1
作者
闫静
王伟科
+3 位作者
袁卫东
陆娜
宋吉玲
周祖法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61-167,共7页
为了研究秀珍菇变温结实机制,在不同温度(20、22、24、26、28、30℃)条件下对秀珍菇进行菌丝培养,待菌丝发满30 d后在4、8、12℃条件下进行3~24 h低温处理(以25℃处理作为对照),测定秀珍菇胞外羧甲基纤维素酶、滤纸纤维素酶、半纤维素...
为了研究秀珍菇变温结实机制,在不同温度(20、22、24、26、28、30℃)条件下对秀珍菇进行菌丝培养,待菌丝发满30 d后在4、8、12℃条件下进行3~24 h低温处理(以25℃处理作为对照),测定秀珍菇胞外羧甲基纤维素酶、滤纸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淀粉酶和漆酶等5种胞外酶活性;并在夏季进行不同温度(8、12、16、20℃)、不同时长(6、9、12、15、18 h)的打冷出菇试验。结果表明,在26℃条件下培养的菌丝生长势强,生长速率快,随着温度进一步升高,菌丝生长势变弱。胞外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在同一处理温度下,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5种胞外酶的活性总体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9~18 h内酶活性达到峰值;经4、8、12℃低温处理后,胞外羧甲基纤维素酶、滤纸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和淀粉酶4种胞外酶的活性增强,而胞外漆酶活性降低,且处理温度越低,漆酶活性越低。打冷出菇试验结果表明,8℃处理9~15 h和16℃处理12 h产量较高,单产达到100 g/包以上。从菇蕾形成和出菇整齐度来看,在16℃条件下处理12 h出菇效果较好。这说明对秀珍菇菌包出菇前进行打冷处理可以通过胞外酶活性变化来调节基质降解和营养吸收,进而调节出菇。本研究结果对深入研究食用菌变温结实机制和指导夏季秀珍菇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秀珍菇
低温处理
菌丝生长
胞外酶活性
栽培经济性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桑枝屑夏季栽培秀珍菇的配方优化
被引量:
5
2
作者
韦贵剑
黎敦涌
+3 位作者
侯青光
黄规军
黄徐谋
吴庆梅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225-2229,共5页
【目的】筛选以桑枝屑为原料、适合秀珍菇夏季栽培的最佳配方,为实现桑枝条资源化和秀珍菇反季节高产优质栽培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移动式菌棒制冷"工艺对菇棚进行降温刺激,以不同添加比例的桑枝屑(90%、85%、80%)为...
【目的】筛选以桑枝屑为原料、适合秀珍菇夏季栽培的最佳配方,为实现桑枝条资源化和秀珍菇反季节高产优质栽培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移动式菌棒制冷"工艺对菇棚进行降温刺激,以不同添加比例的桑枝屑(90%、85%、80%)为原料配制成3个栽培配方,以玉米芯添加麸皮的配方作对照,比较各配方栽培秀珍菇的菌丝生长情况、鲜菇产量、生物学效率、经济效益及氨基酸含量。【结果】不同桑枝屑添加配比的栽培配方在夏季栽培秀珍菇均能正常出菇,但对秀珍菇菌丝生长、鲜菇产量、生物学效率及氨基酸含量的影响不同,综合考虑,以桑枝屑80%、麸皮18%、碳酸钙1%、石灰1%为配方进行秀珍菇夏季栽培的效果最佳,其菌丝长势好,平均每袋鲜菇产量、生物学效率、投入产出比和氨基酸总量均最高,分别为0.48 kg、111.6%、1∶2.57和4.24%。【结论】利用"移动式菌棒制冷"工艺,以桑枝屑为主料添加麸皮、碳酸钙、石灰的配方在夏季栽培秀珍菇是可行的,既可降低生产成本,又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枝屑
秀珍菇
夏季栽培
生物学效率
经济效益
氨基酸含量
配方优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刺芹侧耳子实体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
3
3
作者
刘靖宇
阎伟
+1 位作者
孟俊龙
常明昌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2期189-192,共4页
以刺芹侧耳(Pleurotus eryngii)子实体为原料,采用正交实验设计,对刺芹侧耳中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酸碱法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NaOH终浓度0.30mol·L-1、料液比1∶8、浸提温度50℃,刺芹侧耳子实体水不溶性...
以刺芹侧耳(Pleurotus eryngii)子实体为原料,采用正交实验设计,对刺芹侧耳中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酸碱法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NaOH终浓度0.30mol·L-1、料液比1∶8、浸提温度50℃,刺芹侧耳子实体水不溶性膳食纤维得率为39.06%,呈淡黄色,口感微粗糙,其持水力和溶胀度分别为6.47mL·g-1和6.99mL·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芹侧耳
水不溶性膳食纤维
酸碱浸提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凤尾菇贮藏时乙烯、酚类物质以及主要氧化酶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
3
4
作者
陈彦
高居易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252-257,共6页
从生理生化角度探讨了凤尾菇(Pleurotus sajor-caju)不同方法贮藏时,其生理活性物质乙烯和酚类物质含量,以及主要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乙烯释放速率与POD和褐变度呈正相关;酚类物质与PPO和褐变度呈负相关;CAT和SOD呈无规律的...
从生理生化角度探讨了凤尾菇(Pleurotus sajor-caju)不同方法贮藏时,其生理活性物质乙烯和酚类物质含量,以及主要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乙烯释放速率与POD和褐变度呈正相关;酚类物质与PPO和褐变度呈负相关;CAT和SOD呈无规律的变化。贮藏时,乙烯、酚类物质和褐变度是与主要氧化酶活性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活性
凤尾菇
贮藏
乙烯
酚类物质
氧化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利用废弃果枝筛选凤尾菇栽培基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
1
5
作者
肖玉军
杨梅
+3 位作者
熊亚
李华兵
唐平
柳成益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42-144,共3页
以风尾菇为试材,以攀枝花地区6种废弃果枝做为栽培基料,通过对比分析凤尾菇菌丝生长速率和生物学效率,来比较不同果枝栽培配方对凤尾菇种植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果枝比例栽培凤尾菇,生物学效率随着果枝比例增加而降低。6种果枝中...
以风尾菇为试材,以攀枝花地区6种废弃果枝做为栽培基料,通过对比分析凤尾菇菌丝生长速率和生物学效率,来比较不同果枝栽培配方对凤尾菇种植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果枝比例栽培凤尾菇,生物学效率随着果枝比例增加而降低。6种果枝中,栽培凤尾菇的最适果枝为核桃枝(C)、板栗枝(D)、桑枝(F)、芒果枝(E),最适比例为40%~60%。桑枝果枝比例56%时菌丝生长速率最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枝
菌丝速率
凤尾菇
生物学效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合成培养基中镁浓度对凤尾菇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
1
6
作者
彭辉
殷红
+1 位作者
刘芸
李端
《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0-11,共2页
本文研究了合成培养基中不同镁源水平对凤尾菇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适宜凤尾菇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形成的起始镁源浓度为:0.005%~0.020%,而较高镁离子浓度对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都不利.
关键词
镁
凤尾菇
菌丝生长
子实体形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凤尾菇栽培的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
3
7
作者
郝涤非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36-239,共4页
结合凤尾菇栽培实践,对菌种培养、代料栽培的配方、用具、方法步骤进行了介绍,分析了原因并提出一些见解。指出配方中考虑增加透气性,栽培中加透气棉塞,菌种制作时做好无菌操作,生料搞好发酵,熟料保持灭菌效果,管理中最大化地满足其营...
结合凤尾菇栽培实践,对菌种培养、代料栽培的配方、用具、方法步骤进行了介绍,分析了原因并提出一些见解。指出配方中考虑增加透气性,栽培中加透气棉塞,菌种制作时做好无菌操作,生料搞好发酵,熟料保持灭菌效果,管理中最大化地满足其营养、温度、湿度、光线、空气、pH值等生活条件,则可取得丰厚的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尾菇
菌种制作
栽培
管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林荫下凤尾菇栽培技术
被引量:
5
8
作者
黄晓春
《河北林业科技》
2007年第4期50-51,共2页
凤尾菇在真菌分类学上属担子菌纲、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其菌盖为灰白色,形似凤尾,故而得名。凤尾菇肉质肥厚,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为优质的食用菌。所含的营养成分中,蛋白质的含量比目前国内栽培的平菇、双孢蘑菇、香菇和草菇...
凤尾菇在真菌分类学上属担子菌纲、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其菌盖为灰白色,形似凤尾,故而得名。凤尾菇肉质肥厚,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为优质的食用菌。所含的营养成分中,蛋白质的含量比目前国内栽培的平菇、双孢蘑菇、香菇和草菇都高,而且人体八种必需氨基酸全都具备,所以经常食用凤尾菇,可以增强人体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尾菇
栽培
技术
真菌分类学
必需氨基酸
担子菌纲
营养丰富
营养成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凤尾菇菌种分离、培养和扩繁技术
被引量:
4
9
作者
黄晓春
《种子科技》
2007年第2期55-55,共1页
凤尾菇在真菌分类学上属担子菌纲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其菌盖为灰白色,形似凤尾,故而得名。
关键词
凤尾菇
菌种分离
扩繁技术
培养
真菌分类学
担子菌纲
侧耳属
伞菌目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稻草、棉籽壳栽培凤尾菇实验研究
被引量:
1
10
作者
阎锡海
陈美云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第2期70-75,共6页
凤尾菇肉肥味美,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矿物质及多种维生素,能够提高人体免疫力,是具预防癌症作用的食用菌。本实验采用垃圾遗弃或燃烧的稻草和棉籽壳代替木屑栽培凤尾菇。用不同的栽培料配方配置了5个实验组,以传统培养料配方为对照组(C...
凤尾菇肉肥味美,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矿物质及多种维生素,能够提高人体免疫力,是具预防癌症作用的食用菌。本实验采用垃圾遗弃或燃烧的稻草和棉籽壳代替木屑栽培凤尾菇。用不同的栽培料配方配置了5个实验组,以传统培养料配方为对照组(CK),每个处理5个重复进行了栽培实验,通过对菌丝生长、子实体生长和产量等指标的考察,分析了不同配方对凤尾菇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D组优于其它组,其菌丝生长速度较快,菌丝生长势较好,子实体的重量也较大,生物转化率最高为42.42%。用稻草、棉籽壳部分代替木屑栽培凤尾菇具有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尾菇
稻草
棉籽壳
子实体
菌丝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凤尾菇栽培方法
被引量:
1
11
作者
吴海英
周红昕
张智超
《农业与技术》
2019年第18期74-75,共2页
本文从凤尾菇的生物学特性入手,阐述了凤尾菇完成整个生活史对外界光、温、湿、气等条件的需求。介绍了凤尾菇室内床架栽培、容器栽培、室外栽培等栽培技术与方法。
关键词
凤尾菇
生物学特性
室内外栽培
栽培方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凤尾菇菌丝体多糖发酵条件
12
作者
姜贺
汪岩
+1 位作者
夏泽
李洪龙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25期10244-10245,10264,共3页
[目的]优化凤尾菇(Pleurotus sajor-caju)菌丝体多糖的发酵条件。[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确定影响凤尾菇菌丝体多糖产量的发酵条件,按照单因素试验结果,进行4因素3水平的发酵条件的正交试验,并对正交试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最终确...
[目的]优化凤尾菇(Pleurotus sajor-caju)菌丝体多糖的发酵条件。[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确定影响凤尾菇菌丝体多糖产量的发酵条件,按照单因素试验结果,进行4因素3水平的发酵条件的正交试验,并对正交试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最终确定最优的凤尾菇菌丝体多糖的发酵条件为:装液量75 ml,接种量4%,摇床转速120 r/min,发酵温度30℃,在此条件下得到的凤尾菇菌丝体多糖含量为4.97%。[结论]该研究可为今后凤尾菇菌丝体多糖的可行性研究提供试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尾菇
菌丝体多糖量
单因素筛选
正交分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凤尾菇生长发育对气候的要求
被引量:
2
13
作者
高举
《天津农林科技》
2001年第4期40-40,共1页
关键词
凤尾菇
生长发育
气候条件
温度
湿度
光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野外林荫下如何栽培凤尾菇
被引量:
1
14
作者
李鹏翔
《河南农业》
2003年第6期21-21,共1页
凤尾茹是近年来崛起的食用菌新秀,是一种营养丰富、美味可口、深受群众喜爱的高档蔬菜。凤尾菇比蘑菇、草菇、木耳等食用菌适应性更强,栽培方法简单易行,生长周期短,栽培场地要求不严,取材广泛,成本低、产量高、收效快。每年3~6月、8...
凤尾茹是近年来崛起的食用菌新秀,是一种营养丰富、美味可口、深受群众喜爱的高档蔬菜。凤尾菇比蘑菇、草菇、木耳等食用菌适应性更强,栽培方法简单易行,生长周期短,栽培场地要求不严,取材广泛,成本低、产量高、收效快。每年3~6月、8~11月进行栽培。一般1公斤干料可产新菇1.2公斤左右。在林荫下栽培凤尾菇,对于提高林业经济效益有很大的意义,是广大农村青年脱贫致富的好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尾菇
林荫下栽培
做畦
配料
播种
管理
采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稻草、茭白鞘叶栽培凤尾菇试验研究
被引量:
1
15
作者
阎锡海
罗四英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第5期59-63,共5页
传统的凤尾菇栽培料主要成分是木屑,试验采用稻草、茭白鞘叶代替部分木屑栽培凤尾菇,用不同的栽培料配方栽培凤尾菇,共设置7个试验组,以传统培养料配方为对照组(CK)。通过对菌丝生长、子实体生长和产量等指标的考察,分析不同配方对凤尾...
传统的凤尾菇栽培料主要成分是木屑,试验采用稻草、茭白鞘叶代替部分木屑栽培凤尾菇,用不同的栽培料配方栽培凤尾菇,共设置7个试验组,以传统培养料配方为对照组(CK)。通过对菌丝生长、子实体生长和产量等指标的考察,分析不同配方对凤尾菇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组中配料以木屑、稻草、茭白鞘叶以合适比例混合为基料时,凤尾菇产量最好,生物学效率最高为32.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尾菇
稻草
茭白鞘叶
子实体
菌丝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凤尾菇漆酶性质及应用的研究
被引量:
21
16
作者
朱海潇
黄桂英
+2 位作者
王霖
颜松
胡开辉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8年第1期48-52,共5页
液体发酵培养凤尾菇Pleurotus eryngii(凤杰一号),并对该菌株进行漆酶酶学性质和染料脱色的研究。粗酶液经盐析、透析、浓缩初步纯化后,漆酶活力达4.27 U.mL^-1。该酶催化ABTS氧化反应的最适pH为4.5,温度为65℃,在60℃以下、pH 4.5-6....
液体发酵培养凤尾菇Pleurotus eryngii(凤杰一号),并对该菌株进行漆酶酶学性质和染料脱色的研究。粗酶液经盐析、透析、浓缩初步纯化后,漆酶活力达4.27 U.mL^-1。该酶催化ABTS氧化反应的最适pH为4.5,温度为65℃,在60℃以下、pH 4.5-6.0该酶的稳定性最好,以ABTS为底物的km为0.335 mmo.lL^-1,Vmax为0.795μmol.^L-1.min^-1,反应时间4-5 min为佳。该酶在不同底物的作用下,ABTS的氧化能力最强,愈创木酚、氢醌、儿茶酚次之,阿魏酸无氧化能力。叠氮化钠是该漆酶高效抑制剂,浓度为0.5 mmol.L^-1使漆酶活性完全抑制。该酶对三苯甲烷染料(孔雀绿、结晶紫)均有降解脱色性能,脱色率分别达到72.3%和50%。但该酶对孔雀绿的脱色能力比结晶紫要好,同时在体系中加入ABTS可提高脱色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漆酶
菌株筛选
酶活
纯化
脱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果园高效套栽凤尾菇
17
作者
张时
汪尚法
《四川农业科技》
2011年第9期23-23,共1页
近年来,在果园空间以农作物秸秆为原料栽培凤尾菇等食用菌,使果园经济得到了提高,同时使稻草等农作物秸秆得到了高效消化利用。凤尾菇营养丰富、美味可口,比蘑菇、草菇、木耳等食用菌适应性更强,栽培方法简单易行,生长周期短、成...
近年来,在果园空间以农作物秸秆为原料栽培凤尾菇等食用菌,使果园经济得到了提高,同时使稻草等农作物秸秆得到了高效消化利用。凤尾菇营养丰富、美味可口,比蘑菇、草菇、木耳等食用菌适应性更强,栽培方法简单易行,生长周期短、成本低、产量高、收效快,于每年3~11月在果园空间用稻草等农业作物秸秆为原料进行栽培,一般lkg干料可产新菇1.2kg左右,经济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尾菇
果园
农作物秸秆
套栽
栽培方法
经济效益
消化利用
营养丰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野外林荫下凤尾菇栽培技术
18
作者
李鹏翔
《吉林农业》
2002年第7期34-35,共2页
凤尾菇是平菇的一个近缘种,归于担子菌纲、伞菌目、伞菌科、侧耳属。凤尾菇是近年来崛起的食用菌新秀,是一种营养丰富、美味可口,深受群众喜爱的高档蔬菜。凤尾菇比磨菇、草菇、木耳等食用菌适应性更强,栽培方法简单易行。
关键词
选场做畦
配料
播种
日常管理
野外林荫
凤尾菇
栽培技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凤尾菇林下栽培技术
19
作者
李鹏翔
《农家之友》
2000年第11期28-28,共1页
凤尾菇是平菇的一个近缘种,归于担子菌纲、伞菌目、伞菌科、侧耳属。凤尾菇是近年来崛起的食用菌新秀,是一种营养丰富、美味可口,深受群众喜爱的高档蔬菜。凤尾菇比蘑菇、草菇、木耳等食用菌适应性更强,栽培方法简单易行,生长周期短,栽...
凤尾菇是平菇的一个近缘种,归于担子菌纲、伞菌目、伞菌科、侧耳属。凤尾菇是近年来崛起的食用菌新秀,是一种营养丰富、美味可口,深受群众喜爱的高档蔬菜。凤尾菇比蘑菇、草菇、木耳等食用菌适应性更强,栽培方法简单易行,生长周期短,栽培场地要求不严,取材广泛,成本低、产量高、收效快,于每年3~6月、8~11月份进行栽培。一般1公斤干料可产新菇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尾菇
栽培技术
选场做畸
配料
播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野外林荫下凤尾菇栽培技术
20
作者
李鹏翔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01年第8期29-29,共1页
凤尾菇是近年来崛起的食用菌新秀,是一种营养丰富、美味可口,深受群众喜爱的高档蔬菜.凤尾菇比蘑菇、草菇、木耳等食用菌适应性更强,栽培方法简单易行,生长周期短,栽培场地要求不严,取材广泛,成本低、产量高、收效快,于每年3~6月、8~1...
凤尾菇是近年来崛起的食用菌新秀,是一种营养丰富、美味可口,深受群众喜爱的高档蔬菜.凤尾菇比蘑菇、草菇、木耳等食用菌适应性更强,栽培方法简单易行,生长周期短,栽培场地要求不严,取材广泛,成本低、产量高、收效快,于每年3~6月、8~11月份进行栽培.一般1kg干料可产新菇1.2kg左右.利用林荫下栽培凤尾菇,对于提高林业经济效益、发展林业生产有很大的意义,是广大农民脱贫致富的好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尾菇
林区
林荫
栽培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温度对秀珍菇生长发育及胞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
16
1
作者
闫静
王伟科
袁卫东
陆娜
宋吉玲
周祖法
机构
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出处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61-167,共7页
基金
浙江省农业(食用菌)新品种选育重大科技专项(2016C02057-7)
杭州市科技发展计划(20170432B15)
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科技创新与示范推广基金(2019HNCT-25)。
文摘
为了研究秀珍菇变温结实机制,在不同温度(20、22、24、26、28、30℃)条件下对秀珍菇进行菌丝培养,待菌丝发满30 d后在4、8、12℃条件下进行3~24 h低温处理(以25℃处理作为对照),测定秀珍菇胞外羧甲基纤维素酶、滤纸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淀粉酶和漆酶等5种胞外酶活性;并在夏季进行不同温度(8、12、16、20℃)、不同时长(6、9、12、15、18 h)的打冷出菇试验。结果表明,在26℃条件下培养的菌丝生长势强,生长速率快,随着温度进一步升高,菌丝生长势变弱。胞外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在同一处理温度下,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5种胞外酶的活性总体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9~18 h内酶活性达到峰值;经4、8、12℃低温处理后,胞外羧甲基纤维素酶、滤纸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和淀粉酶4种胞外酶的活性增强,而胞外漆酶活性降低,且处理温度越低,漆酶活性越低。打冷出菇试验结果表明,8℃处理9~15 h和16℃处理12 h产量较高,单产达到100 g/包以上。从菇蕾形成和出菇整齐度来看,在16℃条件下处理12 h出菇效果较好。这说明对秀珍菇菌包出菇前进行打冷处理可以通过胞外酶活性变化来调节基质降解和营养吸收,进而调节出菇。本研究结果对深入研究食用菌变温结实机制和指导夏季秀珍菇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秀珍菇
低温处理
菌丝生长
胞外酶活性
栽培经济性状
Keywords
Pleurotus pulmonarius
low temperature treatment
mycelial growth
extracellular enzyme activities
economical characters of cultivation
分类号
S646.143 [农业科学—蔬菜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桑枝屑夏季栽培秀珍菇的配方优化
被引量:
5
2
作者
韦贵剑
黎敦涌
侯青光
黄规军
黄徐谋
吴庆梅
机构
广西农业科学院桂西分院
河池市农业局
河池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出处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225-2229,共5页
基金
广西农业科学院院市合作重点项目(桂农科2011HZ03)
河池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河科转1047002-8)
文摘
【目的】筛选以桑枝屑为原料、适合秀珍菇夏季栽培的最佳配方,为实现桑枝条资源化和秀珍菇反季节高产优质栽培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移动式菌棒制冷"工艺对菇棚进行降温刺激,以不同添加比例的桑枝屑(90%、85%、80%)为原料配制成3个栽培配方,以玉米芯添加麸皮的配方作对照,比较各配方栽培秀珍菇的菌丝生长情况、鲜菇产量、生物学效率、经济效益及氨基酸含量。【结果】不同桑枝屑添加配比的栽培配方在夏季栽培秀珍菇均能正常出菇,但对秀珍菇菌丝生长、鲜菇产量、生物学效率及氨基酸含量的影响不同,综合考虑,以桑枝屑80%、麸皮18%、碳酸钙1%、石灰1%为配方进行秀珍菇夏季栽培的效果最佳,其菌丝长势好,平均每袋鲜菇产量、生物学效率、投入产出比和氨基酸总量均最高,分别为0.48 kg、111.6%、1∶2.57和4.24%。【结论】利用"移动式菌棒制冷"工艺,以桑枝屑为主料添加麸皮、碳酸钙、石灰的配方在夏季栽培秀珍菇是可行的,既可降低生产成本,又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桑枝屑
秀珍菇
夏季栽培
生物学效率
经济效益
氨基酸含量
配方优化
Keywords
mulberry sawdust
Pleurotus geesteranus
summer cultivation
biological efficiency
economic benefit
amino acid content
formula optimization
分类号
S646.143 [农业科学—蔬菜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刺芹侧耳子实体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
3
3
作者
刘靖宇
阎伟
孟俊龙
常明昌
机构
山西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2期189-192,共4页
基金
山西农业大学科技创新基金项目(201315)
山西农业大学引进人才科研启动基金(xb2012019)
文摘
以刺芹侧耳(Pleurotus eryngii)子实体为原料,采用正交实验设计,对刺芹侧耳中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酸碱法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NaOH终浓度0.30mol·L-1、料液比1∶8、浸提温度50℃,刺芹侧耳子实体水不溶性膳食纤维得率为39.06%,呈淡黄色,口感微粗糙,其持水力和溶胀度分别为6.47mL·g-1和6.99mL·g-1。
关键词
刺芹侧耳
水不溶性膳食纤维
酸碱浸提法
Keywords
Pleurotus eryngii
Insoluble dietary fiber
Acid-base approach
分类号
S646.143 [农业科学—蔬菜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凤尾菇贮藏时乙烯、酚类物质以及主要氧化酶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
3
4
作者
陈彦
高居易
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材料学院
福建师范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出处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252-257,共6页
文摘
从生理生化角度探讨了凤尾菇(Pleurotus sajor-caju)不同方法贮藏时,其生理活性物质乙烯和酚类物质含量,以及主要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乙烯释放速率与POD和褐变度呈正相关;酚类物质与PPO和褐变度呈负相关;CAT和SOD呈无规律的变化。贮藏时,乙烯、酚类物质和褐变度是与主要氧化酶活性密切相关。
关键词
酶活性
凤尾菇
贮藏
乙烯
酚类物质
氧化酶
Keywords
Pleurotus sajor-caju
storage
ethylene
phenol substance
oxidase
分类号
S646.143 [农业科学—蔬菜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利用废弃果枝筛选凤尾菇栽培基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
1
5
作者
肖玉军
杨梅
熊亚
李华兵
唐平
柳成益
机构
攀枝花市农林科学研究院
攀枝花学院生化学院
出处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42-144,共3页
基金
攀枝花市重点科技计划资助项目(2012CY-N-3)
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13NZ0029)
文摘
以风尾菇为试材,以攀枝花地区6种废弃果枝做为栽培基料,通过对比分析凤尾菇菌丝生长速率和生物学效率,来比较不同果枝栽培配方对凤尾菇种植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果枝比例栽培凤尾菇,生物学效率随着果枝比例增加而降低。6种果枝中,栽培凤尾菇的最适果枝为核桃枝(C)、板栗枝(D)、桑枝(F)、芒果枝(E),最适比例为40%~60%。桑枝果枝比例56%时菌丝生长速率最快。
关键词
果枝
菌丝速率
凤尾菇
生物学效率
Keywords
fruit brancheslgrowth rate of mycelialPleurotus sajor-cajulbiological efficiency
分类号
S646.143 [农业科学—蔬菜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合成培养基中镁浓度对凤尾菇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
1
6
作者
彭辉
殷红
刘芸
李端
机构
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出处
《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0-11,共2页
文摘
本文研究了合成培养基中不同镁源水平对凤尾菇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适宜凤尾菇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形成的起始镁源浓度为:0.005%~0.020%,而较高镁离子浓度对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都不利.
关键词
镁
凤尾菇
菌丝生长
子实体形成
分类号
S646.143 [农业科学—蔬菜学]
X517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凤尾菇栽培的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
3
7
作者
郝涤非
机构
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院食品工程系
出处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36-239,共4页
文摘
结合凤尾菇栽培实践,对菌种培养、代料栽培的配方、用具、方法步骤进行了介绍,分析了原因并提出一些见解。指出配方中考虑增加透气性,栽培中加透气棉塞,菌种制作时做好无菌操作,生料搞好发酵,熟料保持灭菌效果,管理中最大化地满足其营养、温度、湿度、光线、空气、pH值等生活条件,则可取得丰厚的收益。
关键词
凤尾菇
菌种制作
栽培
管理
Keywords
Pleurotus sajor-caju
Strains produced
Cultivation Management
分类号
S646.143 [农业科学—蔬菜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林荫下凤尾菇栽培技术
被引量:
5
8
作者
黄晓春
机构
唐山市农作物种子管理站
出处
《河北林业科技》
2007年第4期50-51,共2页
文摘
凤尾菇在真菌分类学上属担子菌纲、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其菌盖为灰白色,形似凤尾,故而得名。凤尾菇肉质肥厚,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为优质的食用菌。所含的营养成分中,蛋白质的含量比目前国内栽培的平菇、双孢蘑菇、香菇和草菇都高,而且人体八种必需氨基酸全都具备,所以经常食用凤尾菇,可以增强人体健康。
关键词
凤尾菇
栽培
技术
真菌分类学
必需氨基酸
担子菌纲
营养丰富
营养成分
分类号
S646.143 [农业科学—蔬菜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凤尾菇菌种分离、培养和扩繁技术
被引量:
4
9
作者
黄晓春
机构
唐山市农作物种子管理站
出处
《种子科技》
2007年第2期55-55,共1页
文摘
凤尾菇在真菌分类学上属担子菌纲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其菌盖为灰白色,形似凤尾,故而得名。
关键词
凤尾菇
菌种分离
扩繁技术
培养
真菌分类学
担子菌纲
侧耳属
伞菌目
分类号
S646.143 [农业科学—蔬菜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稻草、棉籽壳栽培凤尾菇实验研究
被引量:
1
10
作者
阎锡海
陈美云
机构
龙岩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出处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第2期70-75,共6页
基金
福建省海西项目(BJ2221)
文摘
凤尾菇肉肥味美,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矿物质及多种维生素,能够提高人体免疫力,是具预防癌症作用的食用菌。本实验采用垃圾遗弃或燃烧的稻草和棉籽壳代替木屑栽培凤尾菇。用不同的栽培料配方配置了5个实验组,以传统培养料配方为对照组(CK),每个处理5个重复进行了栽培实验,通过对菌丝生长、子实体生长和产量等指标的考察,分析了不同配方对凤尾菇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D组优于其它组,其菌丝生长速度较快,菌丝生长势较好,子实体的重量也较大,生物转化率最高为42.42%。用稻草、棉籽壳部分代替木屑栽培凤尾菇具有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
凤尾菇
稻草
棉籽壳
子实体
菌丝
Keywords
Phoenix - tail mushroom
rice straw
cottonseed hulls
sporocarp
mycelium
分类号
S646.143 [农业科学—蔬菜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凤尾菇栽培方法
被引量:
1
11
作者
吴海英
周红昕
张智超
机构
吉林省生物研究所
出处
《农业与技术》
2019年第18期74-75,共2页
文摘
本文从凤尾菇的生物学特性入手,阐述了凤尾菇完成整个生活史对外界光、温、湿、气等条件的需求。介绍了凤尾菇室内床架栽培、容器栽培、室外栽培等栽培技术与方法。
关键词
凤尾菇
生物学特性
室内外栽培
栽培方法
分类号
S646.143 [农业科学—蔬菜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凤尾菇菌丝体多糖发酵条件
12
作者
姜贺
汪岩
夏泽
李洪龙
机构
延边大学农学院动物科学系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25期10244-10245,10264,共3页
文摘
[目的]优化凤尾菇(Pleurotus sajor-caju)菌丝体多糖的发酵条件。[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确定影响凤尾菇菌丝体多糖产量的发酵条件,按照单因素试验结果,进行4因素3水平的发酵条件的正交试验,并对正交试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最终确定最优的凤尾菇菌丝体多糖的发酵条件为:装液量75 ml,接种量4%,摇床转速120 r/min,发酵温度30℃,在此条件下得到的凤尾菇菌丝体多糖含量为4.97%。[结论]该研究可为今后凤尾菇菌丝体多糖的可行性研究提供试验基础。
关键词
凤尾菇
菌丝体多糖量
单因素筛选
正交分析
Keywords
Pleurotus sajor-caju
Mycelium polysaccharide
Single factor screening
Orthogonal analysis
分类号
S646.143 [农业科学—蔬菜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凤尾菇生长发育对气候的要求
被引量:
2
13
作者
高举
机构
河南省安阳县第一职业高中
出处
《天津农林科技》
2001年第4期40-40,共1页
关键词
凤尾菇
生长发育
气候条件
温度
湿度
光照
分类号
S646.143 [农业科学—蔬菜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野外林荫下如何栽培凤尾菇
被引量:
1
14
作者
李鹏翔
机构
安徽省林业厅宣传站
出处
《河南农业》
2003年第6期21-21,共1页
文摘
凤尾茹是近年来崛起的食用菌新秀,是一种营养丰富、美味可口、深受群众喜爱的高档蔬菜。凤尾菇比蘑菇、草菇、木耳等食用菌适应性更强,栽培方法简单易行,生长周期短,栽培场地要求不严,取材广泛,成本低、产量高、收效快。每年3~6月、8~11月进行栽培。一般1公斤干料可产新菇1.2公斤左右。在林荫下栽培凤尾菇,对于提高林业经济效益有很大的意义,是广大农村青年脱贫致富的好途径。
关键词
凤尾菇
林荫下栽培
做畦
配料
播种
管理
采收
分类号
S646.143 [农业科学—蔬菜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稻草、茭白鞘叶栽培凤尾菇试验研究
被引量:
1
15
作者
阎锡海
罗四英
机构
龙岩学院
出处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第5期59-63,共5页
基金
龙岩学院2013年大学生创新项目(lyj1306)
文摘
传统的凤尾菇栽培料主要成分是木屑,试验采用稻草、茭白鞘叶代替部分木屑栽培凤尾菇,用不同的栽培料配方栽培凤尾菇,共设置7个试验组,以传统培养料配方为对照组(CK)。通过对菌丝生长、子实体生长和产量等指标的考察,分析不同配方对凤尾菇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组中配料以木屑、稻草、茭白鞘叶以合适比例混合为基料时,凤尾菇产量最好,生物学效率最高为32.24%。
关键词
凤尾菇
稻草
茭白鞘叶
子实体
菌丝
Keywords
Pleurotus sajor-caju
rice straw
sheathing leaf of zizania latifolia
sporocarp
mycelium
分类号
S646.143 [农业科学—蔬菜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凤尾菇漆酶性质及应用的研究
被引量:
21
16
作者
朱海潇
黄桂英
王霖
颜松
胡开辉
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出处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8年第1期48-52,共5页
基金
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2004N028)
福建省农办资助项目(021471)
文摘
液体发酵培养凤尾菇Pleurotus eryngii(凤杰一号),并对该菌株进行漆酶酶学性质和染料脱色的研究。粗酶液经盐析、透析、浓缩初步纯化后,漆酶活力达4.27 U.mL^-1。该酶催化ABTS氧化反应的最适pH为4.5,温度为65℃,在60℃以下、pH 4.5-6.0该酶的稳定性最好,以ABTS为底物的km为0.335 mmo.lL^-1,Vmax为0.795μmol.^L-1.min^-1,反应时间4-5 min为佳。该酶在不同底物的作用下,ABTS的氧化能力最强,愈创木酚、氢醌、儿茶酚次之,阿魏酸无氧化能力。叠氮化钠是该漆酶高效抑制剂,浓度为0.5 mmol.L^-1使漆酶活性完全抑制。该酶对三苯甲烷染料(孔雀绿、结晶紫)均有降解脱色性能,脱色率分别达到72.3%和50%。但该酶对孔雀绿的脱色能力比结晶紫要好,同时在体系中加入ABTS可提高脱色能力。
关键词
漆酶
菌株筛选
酶活
纯化
脱色
Keywords
Laccase fungus filtration Enzyme activity sublimate decolor
分类号
S646.143 [农业科学—蔬菜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果园高效套栽凤尾菇
17
作者
张时
汪尚法
机构
江苏省滨海市滨海食用菌研究所
出处
《四川农业科技》
2011年第9期23-23,共1页
文摘
近年来,在果园空间以农作物秸秆为原料栽培凤尾菇等食用菌,使果园经济得到了提高,同时使稻草等农作物秸秆得到了高效消化利用。凤尾菇营养丰富、美味可口,比蘑菇、草菇、木耳等食用菌适应性更强,栽培方法简单易行,生长周期短、成本低、产量高、收效快,于每年3~11月在果园空间用稻草等农业作物秸秆为原料进行栽培,一般lkg干料可产新菇1.2kg左右,经济效益显著。
关键词
凤尾菇
果园
农作物秸秆
套栽
栽培方法
经济效益
消化利用
营养丰富
分类号
S66 [农业科学—果树学]
S646.143 [农业科学—蔬菜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野外林荫下凤尾菇栽培技术
18
作者
李鹏翔
机构
安徽省林业厅宣传站
出处
《吉林农业》
2002年第7期34-35,共2页
文摘
凤尾菇是平菇的一个近缘种,归于担子菌纲、伞菌目、伞菌科、侧耳属。凤尾菇是近年来崛起的食用菌新秀,是一种营养丰富、美味可口,深受群众喜爱的高档蔬菜。凤尾菇比磨菇、草菇、木耳等食用菌适应性更强,栽培方法简单易行。
关键词
选场做畦
配料
播种
日常管理
野外林荫
凤尾菇
栽培技术
分类号
S646.143 [农业科学—蔬菜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凤尾菇林下栽培技术
19
作者
李鹏翔
机构
安徽省林业厅
出处
《农家之友》
2000年第11期28-28,共1页
文摘
凤尾菇是平菇的一个近缘种,归于担子菌纲、伞菌目、伞菌科、侧耳属。凤尾菇是近年来崛起的食用菌新秀,是一种营养丰富、美味可口,深受群众喜爱的高档蔬菜。凤尾菇比蘑菇、草菇、木耳等食用菌适应性更强,栽培方法简单易行,生长周期短,栽培场地要求不严,取材广泛,成本低、产量高、收效快,于每年3~6月、8~11月份进行栽培。一般1公斤干料可产新菇1.
关键词
凤尾菇
栽培技术
选场做畸
配料
播种
分类号
S646.143 [农业科学—蔬菜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野外林荫下凤尾菇栽培技术
20
作者
李鹏翔
机构
安徽省林业厅宣传站
出处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01年第8期29-29,共1页
文摘
凤尾菇是近年来崛起的食用菌新秀,是一种营养丰富、美味可口,深受群众喜爱的高档蔬菜.凤尾菇比蘑菇、草菇、木耳等食用菌适应性更强,栽培方法简单易行,生长周期短,栽培场地要求不严,取材广泛,成本低、产量高、收效快,于每年3~6月、8~11月份进行栽培.一般1kg干料可产新菇1.2kg左右.利用林荫下栽培凤尾菇,对于提高林业经济效益、发展林业生产有很大的意义,是广大农民脱贫致富的好途径.
关键词
凤尾菇
林区
林荫
栽培
分类号
S646.143 [农业科学—蔬菜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温度对秀珍菇生长发育及胞外酶活性的影响
闫静
王伟科
袁卫东
陆娜
宋吉玲
周祖法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1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桑枝屑夏季栽培秀珍菇的配方优化
韦贵剑
黎敦涌
侯青光
黄规军
黄徐谋
吴庆梅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刺芹侧耳子实体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工艺研究
刘靖宇
阎伟
孟俊龙
常明昌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凤尾菇贮藏时乙烯、酚类物质以及主要氧化酶活性的变化
陈彦
高居易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2002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利用废弃果枝筛选凤尾菇栽培基质的初步研究
肖玉军
杨梅
熊亚
李华兵
唐平
柳成益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5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合成培养基中镁浓度对凤尾菇生长发育的影响
彭辉
殷红
刘芸
李端
《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05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凤尾菇栽培的实践与探索
郝涤非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09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林荫下凤尾菇栽培技术
黄晓春
《河北林业科技》
2007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凤尾菇菌种分离、培养和扩繁技术
黄晓春
《种子科技》
2007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稻草、棉籽壳栽培凤尾菇实验研究
阎锡海
陈美云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凤尾菇栽培方法
吴海英
周红昕
张智超
《农业与技术》
2019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凤尾菇菌丝体多糖发酵条件
姜贺
汪岩
夏泽
李洪龙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凤尾菇生长发育对气候的要求
高举
《天津农林科技》
2001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野外林荫下如何栽培凤尾菇
李鹏翔
《河南农业》
200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稻草、茭白鞘叶栽培凤尾菇试验研究
阎锡海
罗四英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凤尾菇漆酶性质及应用的研究
朱海潇
黄桂英
王霖
颜松
胡开辉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8
2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果园高效套栽凤尾菇
张时
汪尚法
《四川农业科技》
201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野外林荫下凤尾菇栽培技术
李鹏翔
《吉林农业》
200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凤尾菇林下栽培技术
李鹏翔
《农家之友》
200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野外林荫下凤尾菇栽培技术
李鹏翔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0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