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70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杂交兰双艺金龙根状茎增殖、分化及生根壮苗研究
1
作者 邓淑雯 吴悠 +7 位作者 张华园 李世星 林子润 陈南川 傅春梅 饶小琼 吴沙沙 翟俊文 《热带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2-161,共10页
杂交兰双艺金龙(Cymbidium‘Shuangyi Jinlong’)是福建百秾生态科技有限公司从杂交兰栽培品种黄金龙的无性系变异单株中选育出的新品种,集花艺和叶艺于一身,发芽性好,易开花,抗性较强,有较高的市场需求。为提高杂交兰种苗繁殖效率,提... 杂交兰双艺金龙(Cymbidium‘Shuangyi Jinlong’)是福建百秾生态科技有限公司从杂交兰栽培品种黄金龙的无性系变异单株中选育出的新品种,集花艺和叶艺于一身,发芽性好,易开花,抗性较强,有较高的市场需求。为提高杂交兰种苗繁殖效率,提升种苗品质,建立标准化生产体系,以双艺金龙的根状茎为材料,对其根状茎增殖与分化、生根壮苗、炼苗移栽等各阶段影响因素进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1)适宜根状茎增殖生长的培养基是MS+1.00 mg/L NAA+0.10 mg/L 6-BA+20.00 g/L蔗糖+1.00 g/L活性炭+6.30 g/L琼脂+1.00 g/L蛋白胨,根状茎数量和鲜质量增殖系数分别为3.57和4.63。(2)适宜根状茎芽分化的培养基是1/2MS+1.50 mg/L NAA+0.90 mg/L TDZ+100.00 g/L香蕉泥+25.00 g/L蔗糖+6.30 g/L琼脂,芽分化率为97.78%,分化系数达6.87。(3)生根壮苗效果较好的培养基是1/2MS+1.00 mg/L IBA+100.00 g/L香蕉泥+0.17 g/L KH_(2)PO_(4)+1.00 g/L蛋白胨+30.00 g/L蔗糖+6.30 g/L琼脂+1.00 g/L活性炭,培养90 d植株平均生根数5条,根长5.40 cm,假鳞茎厚度4.35 mm,株高12.95 cm,每株苗鲜质量2.42 g。(4)炼苗21 d后选用水苔∶松树皮(V∶V=1∶1)为基质进行移栽,移栽60 d存活率为83.33%。本研究综合考虑各因素的影响效应,最终确定了各阶段的最佳培养基配方和炼苗移栽方案,为双艺金龙标准化生产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兰 根状茎 增殖 分化 生根壮苗
下载PDF
特金罕山国家自然保护区野生球根花卉资源综合评价 被引量:1
2
作者 苏慧 张淑娟 +1 位作者 董永义 张丽娟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CSCD 2024年第1期114-119,共6页
目的:为探究特金罕山国家自然保护区野生球根花卉资源,筛选出适合当地城市绿化的野生球根花卉种类。方法:采用野外实地调查和文献检索的方法,调查特金罕山国家自然保护区野生球根花卉资源,并运用层次分析法从观赏价值、适应性、开发价值... 目的:为探究特金罕山国家自然保护区野生球根花卉资源,筛选出适合当地城市绿化的野生球根花卉种类。方法:采用野外实地调查和文献检索的方法,调查特金罕山国家自然保护区野生球根花卉资源,并运用层次分析法从观赏价值、适应性、开发价值3个方面对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特金罕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共有野生球根花卉37种,隶属12科,28属,其中,百合科种类最多,14种。根据综合评价结果,37种野生球根花卉分为4个等级:综合价值高的Ⅰ级(R>4.0)5种;综合价值较高的Ⅱ级(3.7<R≤4.0)10种;综合价值一般的Ⅲ级(3.5<R≤3.7)12种;综合价值较低的Ⅳ级(R≤3.5)10种。结论:特金罕山国家自然保护区野生球根花卉资源丰富,建议加强资源保护并优化开发利用方式,丰富城市园林绿化球根花卉种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金罕山国家自然保护区 野生球根花卉 层次分析法 综合评价
下载PDF
人工驯化野生绶草栽培基质的研究
3
作者 杨会莲 杨会勇 +4 位作者 贺书轩 褚佳斌 桑哲文 周天响 金亚征 《现代园艺》 2025年第1期25-27,30,共4页
绶草是我国濒危二级保护植物,现已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但由于种子极小,属于无胚乳类型,自然条件下种子萌发率极低。随着人们对绶草药用价值和观赏价值的认识,绶草的驯化栽培及营养繁殖等人工繁育技术是解决绶草资源... 绶草是我国濒危二级保护植物,现已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但由于种子极小,属于无胚乳类型,自然条件下种子萌发率极低。随着人们对绶草药用价值和观赏价值的认识,绶草的驯化栽培及营养繁殖等人工繁育技术是解决绶草资源保存、重新引入自然界及满足商业需求的最有效方法。本研究以张家口市宣化区常峪口村的野生绶草植株为试验材料,利用不同的栽培基质(处理1:草炭土∶蛭石=3∶1,处理2:草炭土∶园土∶蛭石∶饼肥=2∶2∶1∶1,处理3:100%根原土)进行绶草人工驯化栽培试验,测定不同栽培基质的物理性状以及不同栽培基质的绶草根际真菌分布情况,观测绶草植株移栽后的发育期进程、株高、花茎长度及花量等处理效果。结果表明,不同栽培基质的密度和容重比较,处理3>处理2>处理1,3个处理的总孔隙度分别为72.1%、65.3%和54.6%,p H值分别为5.9、6.4和7.5;并对3种栽培基质进行真菌分离,处理1分离出5种真菌,处理2分离出6种真菌,处理3的真菌种类最多,共8种;结合不同基质下绶草的株高、花茎长度和花量等生长指标分析,处理3对于植株的生长状况及发育期进程的影响最大、处理效果最佳,处理1次之,处理2效果稍差,虽然3种处理下的植株生长状况有所不同,但在人工驯化过程中,3种基质下的绶草均未出现停长或死亡现象,表明3种栽培基质均可成功用于人工驯化绶草植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绶草 栽培基质 处理效果 生长状况 发育期进程
下载PDF
不同氮磷钾水平对枫叶秋海棠观赏性状的影响
4
作者 薛瑞娟 隋晓琳 +1 位作者 李景秀 李爱荣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7期144-148,共5页
以具膨大茎基的枫叶秋海棠为试验材料,通过温室盆栽试验,考察不同氮磷钾水平对枫叶秋海棠观赏性状(茎基直径、生物量、株高、分枝数和开花数等)的影响,以期为枫叶秋海棠规范化栽培与生产的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与标准浓度NP... 以具膨大茎基的枫叶秋海棠为试验材料,通过温室盆栽试验,考察不同氮磷钾水平对枫叶秋海棠观赏性状(茎基直径、生物量、株高、分枝数和开花数等)的影响,以期为枫叶秋海棠规范化栽培与生产的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与标准浓度NPK处理相比,缺氮、缺磷处理下枫叶秋海棠生长和各观赏性状指标均显著降低;提高氮、磷水平对枫叶秋海棠的茎基直径、茎基和地上部分生物量、株高、分枝数和开花数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其中2NPK处理下,枫叶秋海棠的茎基直径、茎基生物量和开花数量等各项生长指标均高于其他处理。综上所述,不同氮磷钾水平对枫叶秋海棠观赏性状影响显著,在保证磷素供应的基础上提高氮素供给水平对维持枫叶秋海棠的健康生长和良好的观赏形态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海棠 观赏植物 矿质养分 盆花栽培
下载PDF
红掌特伦萨四倍体的离体诱导及其鉴定
5
作者 乔永旭 张永平 +4 位作者 张卫华 张惠敏 龚荣娅 王紫莹 高丽红 《核农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8,共9页
为了研究红掌四倍体的离体诱导和鉴定技术体系,为其倍性育种和杂交育种奠定基础,以特伦萨愈伤组织为试验材料,采用0.5、1.0、2.0、4.0 g·L^(-1)的秋水仙素分别处理2、4、6、8 h,之后转入培养基MS+6-BA 2.0 mg·L^(-1)+NAA 0.5 ... 为了研究红掌四倍体的离体诱导和鉴定技术体系,为其倍性育种和杂交育种奠定基础,以特伦萨愈伤组织为试验材料,采用0.5、1.0、2.0、4.0 g·L^(-1)的秋水仙素分别处理2、4、6、8 h,之后转入培养基MS+6-BA 2.0 mg·L^(-1)+NAA 0.5 mg·L^(-1)进行愈伤组织的生长和丛生芽分化,75 d后将丛生芽转入培养基1/2 MS+NAA 0.2 mg·L^(-1)诱导生根,待丛生芽生根后统计愈伤组织块存活率、再生植株数,并对再生植株进行染色体倍性鉴定和核型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秋水仙素浓度的增加,红掌愈伤组织块存活率呈下降趋势,但愈伤组织块上诱导的再生植株数无显著变化;在0.5~2.0 g·L^(-1)的秋水仙素浓度范围内,红掌疑似四倍体的诱导率随着处理浓度与时间的增加而增加,2.0 g·L^(-1)秋水仙素处理6与8 h时,诱导率达8.50%与8.77%;特伦萨和疑似四倍体红掌的基因组分别为3.73和7.01 Gb;染色体压片倍性鉴定结果证明了疑似四倍体的倍性为四倍体。红掌二倍体的核型公式为2n=2x=30=8 st+16 sm+6 m,四倍体的核型公式为2n=4x=60=8 st+32 sm+20 m;与红掌二倍体植株相比,四倍体植株叶片变厚、气孔变大、保卫细胞密度变小,佛焰苞直径变大,单个花序花期变长,差异均达显著水平。综上,采用2.0 g·L^(-1)秋水仙素处理6 h可培育红掌四倍体植株,此四倍体可作为红掌倍性育种和杂交育种的重要种质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掌 二倍体 四倍体 倍性鉴定 流式细胞术
下载PDF
77份建兰种质表型性状多样性分析
6
作者 朱尾银 《热带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9-69,共11页
以77份建兰种质作为供试材料,分析21个数量性状和12个质量性状的表型性状多样性。结果表明: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CV)在14.72%~42.79%范围内变异程度较大。其中,花长度的CV值最低(14.72%),说明此性状在各个种质之间相对稳定。花序梗数量... 以77份建兰种质作为供试材料,分析21个数量性状和12个质量性状的表型性状多样性。结果表明: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CV)在14.72%~42.79%范围内变异程度较大。其中,花长度的CV值最低(14.72%),说明此性状在各个种质之间相对稳定。花序梗数量的CV值最高(42.79%),其次是花朵数(41.67%)。同时,Shannon-Wiener指数(I)均接近5,种质数量性状多样性相当高。在质量性状二元分析中,种质的萼片斑点或条纹(颜色)分布比例相近,花部萼片斑点或条纹的表现形式丰富。质量性状CV大小范围为9.86%~83.81%,变异程度也较大。其中,叶姿的CV值最低(9.86%),唇瓣形状的CV值最高(83.81%),萼片颜色居次之(70.69%)。另外,质量性状的I指数数值范围在4~5之间,种质质量性状的多样性相当高。质量性状的辛普森指数(D)范围在0.985~0.991之间,接近数值1,种质的质量性状分布较为均匀,多样性程度较高。对建兰种质33个表型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按照特征根值大于1为原则,提取出前10个主成分。前10个主成分的特征值分别是6.406、4.475、2.840、2.425、2.139、1.619、1.517、1.430、1.163、1.038,累积贡献率为75.917%。花部位数量性状占据的主成分权重较大,是建兰主要的表型性状指标。对77份建兰种质采用欧式距离(Euclidean distance)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得到树状聚类图。在欧氏距离的15处可将种质分为五大群体,群体表型性状主要特征集中在数量性状,尤其在花部位数量性状占据的主成分权重较大,这与主成分分析结果一致。研究通过形态学性状的多样性分析,探讨了建兰品种间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为科学管理和保护建兰种质资源提供依据,同时也为未来的建兰育种工作提供宝贵的遗传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兰 数量性状 质量性状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下载PDF
北方地区芍药花促成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巧
7
作者 宋伟 祝朋芳 冯馨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 2024年第9期0113-0116,共4页
芍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是我国传统名花之一。凭借其较强的抗寒性、硕大的花朵以及鲜艳的花色,深受北方地区花卉爱好者的喜爱。本文结合北方地区气候环境特点以及盆栽芍药生产实际,重点阐述了适合当地盆栽芍药种植的品种选择、... 芍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是我国传统名花之一。凭借其较强的抗寒性、硕大的花朵以及鲜艳的花色,深受北方地区花卉爱好者的喜爱。本文结合北方地区气候环境特点以及盆栽芍药生产实际,重点阐述了适合当地盆栽芍药种植的品种选择、繁殖、上盆、促成栽培以及病虫害防治等实用技术。以期为当地广大盆栽芍药种植户和花卉爱好者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方地区 芍药花 栽培 病虫害防治
下载PDF
海滨木槿种子无菌萌发及壮苗的培养基筛选
8
作者 魏馨 李乾辰 +3 位作者 周天培 温在扬 陈秋夏 刘星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7期1634-1638,共5页
海滨木槿是东南沿海地区防风护堤林的首选树种,也是瘠薄山地水保林的良好树种。无菌壮苗的获取是建立高效再生体系的前提,可为植物资源保护和新品种选育提供基础。该研究以MS为基本培养基,比较柠檬酸、活性炭、三碘苯甲酸(TIBA)、6-苄... 海滨木槿是东南沿海地区防风护堤林的首选树种,也是瘠薄山地水保林的良好树种。无菌壮苗的获取是建立高效再生体系的前提,可为植物资源保护和新品种选育提供基础。该研究以MS为基本培养基,比较柠檬酸、活性炭、三碘苯甲酸(TIBA)、6-苄氨基腺嘌呤(6-BA)、萘乙酸(NAA)、水解酪蛋白、维生素H、叶酸、噻苯隆(TDZ)和寡糖·链蛋白等添加物对海滨木槿种子萌发以及壮苗培养的影响。结果显示,种子萌发最佳配方为MS+6-BA 0.5 mg·L^(-1)+NAA 0.1 mg·L^(-1)+水解酪蛋白0.1 g·L^(-1),萌发率从21.4%±7.8%提高到85.3%±9.1%;维生素、叶酸、柠檬酸的添加均未能促进种子的萌发。培养基MS+6-BA 0.1 mg·L^(-1)+寡糖·链蛋白0.1 g·L^(-1)+活性炭0.1%中的幼苗增殖系数最高,达7.0±2.6,且直立生长,茎枝较粗,叶片肥厚。值得注意的是,TDZ和NAA组合诱导出来的材料分化能力较强,可为后期海滨木槿诱导体胚成苗技术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滨木槿 配方筛选 6-BA 水解酪蛋白 寡糖·链蛋白
下载PDF
优良国外切花芍药品种繁殖及促成栽培技术要点
9
作者 魏秀银 李园园 《现代园艺》 2025年第1期96-98,共3页
近年来,菏泽市掀起了种植切花芍药热,2023年芍药鲜切花量占全国的50%。为优化品种结构,先后引进一些国外切花芍药品种;为快速繁殖筛选出优良芍药品种,采用普通芍药作砧木嫁接,成活率在90%以上,是传统分株繁殖系数的3倍。自然生长情况下... 近年来,菏泽市掀起了种植切花芍药热,2023年芍药鲜切花量占全国的50%。为优化品种结构,先后引进一些国外切花芍药品种;为快速繁殖筛选出优良芍药品种,采用普通芍药作砧木嫁接,成活率在90%以上,是传统分株繁殖系数的3倍。自然生长情况下,芍药开花在5-6月,花期集中,花期短,为拉长切花芍药采切期,通过深翻土壤、增施有机肥、合理灌溉,培养切花芍药壮苗,采取搭设拱棚加覆盖地膜,提早采切30 d,田间设风障加覆地膜,提早采切10~15 d。为达到春节、情人节供应芍药鲜花,采用温室大棚促成栽培,通过芍药苗木冷藏处理,解除芍药休眠,调节好温湿度,补充光照,合理施用GA3,促进花蕾膨大,达到了3年生莎拉伯恩哈特芍药平均每盆采切5支鲜花的效果,售价25元/支,取得较好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花芍药 嫁接 拱棚 地膜覆盖 风障 温室促成栽培
下载PDF
石仙桃与细叶石仙桃叶绿体基因组解析及其系统发育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保财 胡学博 +3 位作者 张武君 赵云青 黄颖桢 陈菁瑛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1-185,共15页
石仙桃和细叶石仙桃均为珍稀濒危的附生兰,两者叶绿体基因组特征及其系统发育报道较少,本研究旨在揭示石仙桃和细叶石仙桃叶绿体基因组特征及其系统发育。2022年5月取驯化栽培的石仙桃和细叶石仙桃幼嫩叶片,基于Illumina测序平台分别获... 石仙桃和细叶石仙桃均为珍稀濒危的附生兰,两者叶绿体基因组特征及其系统发育报道较少,本研究旨在揭示石仙桃和细叶石仙桃叶绿体基因组特征及其系统发育。2022年5月取驯化栽培的石仙桃和细叶石仙桃幼嫩叶片,基于Illumina测序平台分别获得石仙桃和细叶石仙桃叶绿体序列,用GetOrganelle组装、CPGAVAS2注释,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开展重复序列、密码子偏好性、四分体边界等叶绿体特征分析,并从NCBI上下载相关的序列开展基因组比较与系统发育分析。石仙桃叶绿体基因组大小为159122 bp(GC含量为37.41%),细叶石仙桃叶绿体基因组大小为158798 bp(GC含量为37.47%),两者均包括大单拷贝区(LSC)、小单拷贝区(SSC)和反向重复序列(IRa/IRb)。石仙桃与细叶石仙桃均注释了113个基因,其中编码蛋白质的基因79个,石仙桃中编码79个蛋白质基因使用22968个密码子,编码亮氨酸的UUA相对同义密码子使用频次(RSCU)达到1.90;细叶石仙桃中编码79个蛋白质的基因使用22923个密码子,编码亮氨酸UUA的RSCU达到1.91。石仙桃叶绿体基因组中共有44个简单序列重复(SSR)、47个散在重复、26个串联重复;细叶石仙桃有32个SSR、25个散在重复、30个串联重复。石仙桃属6个物种的四分体边界及共线性无大片段变化,但存在核苷酸多态性,trn K-UUU、trn Q-UUG、rpl16等基因可作为物种的分子标记候选基因。系统分析明确了石仙桃和细叶石仙桃等石仙桃属物种与蜂腰兰和流苏贝母亲缘关系较近,并同处于附生兰的分支中,叶绿体基因组大片段倒置等可能是兰科适应生活习性改变的原因之一。本研究明确了石仙桃和细叶石仙桃叶绿体基因组特征,探讨了其系统发育及兰科生活习性与叶绿体基因组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分类和分子标记开发等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仙桃 细叶石仙桃 叶绿体 基因组 系统发育 附生
下载PDF
广州地区碗莲综合评价与良种筛选
11
作者 刘佳美 李坤阳 +3 位作者 李美芬 岑若邦 景衍之 郁书君 《现代园艺》 2025年第3期11-13,19,共4页
碗莲(Nelumbo nucifera)又名桌上莲、钵莲、碟莲、碗荷等,指莲花中的中小类型。碗莲株型小巧。为科学筛选出适合广州地区应用的碗莲品种,以97个莲花品种为材料,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来构建碗莲综合评价体系。结果表明,在约束层中,观花特... 碗莲(Nelumbo nucifera)又名桌上莲、钵莲、碟莲、碗荷等,指莲花中的中小类型。碗莲株型小巧。为科学筛选出适合广州地区应用的碗莲品种,以97个莲花品种为材料,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来构建碗莲综合评价体系。结果表明,在约束层中,观花特性权重最大,在标准层中,权重值排名前五的指标为成活率、着花密度、株型大小、花色和花径。根据制定的评分标准对97个莲花品种进行赋值计算出综合得分,将其划分为3个等级,优秀种30个,良种40个,较差种27个。其中,‘惊艳·采薇’‘小碧玉’‘秋夕’等30个优秀的碗莲品种栽培容易,在株型、花色及花量上各有特色,既可作为优良的碗莲品种推广应用于花卉市场中,又可作为杂交亲本参与育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莲属 层次分析法 观赏形状 综合评价 广州地区
下载PDF
不同基质处理对石竹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12
作者 徐亚平 张越 《现代园艺》 2025年第1期22-24,共3页
为选择良好的石竹栽培基质,不断促进石竹规模化生产的发展。通过不同基质原料混合配比试验,将素土、珍珠岩、腐殖土、污泥堆肥4种基质原料,按不同比例混合成7个不同基质处理进行石竹栽植试验。以石竹样品的株高增量、分枝增量、花期、... 为选择良好的石竹栽培基质,不断促进石竹规模化生产的发展。通过不同基质原料混合配比试验,将素土、珍珠岩、腐殖土、污泥堆肥4种基质原料,按不同比例混合成7个不同基质处理进行石竹栽植试验。以石竹样品的株高增量、分枝增量、花期、花朵数、鲜重、营养元素含量等为评价指标,分析不同基质处理对石竹生长及品质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7个不同基质处理对石竹的株高增量、分枝增量、花朵数、鲜重、营养元素含量等的影响存在显著性差异;对石竹的花期影响无显著性差异。经多重比较分析,将污泥堆肥、腐殖土、珍珠岩3种基质原料混合,能更加有效促进石竹生长及品质的提升,具有作为石竹规模化生产栽培基质的可行性,建议选用T6(污泥堆肥+腐殖土+珍珠岩=2∶1∶1)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基质 石竹 生长 品质 影响
下载PDF
长筒花叶片离体培养研究
13
作者 邓彦 《现代园艺》 2025年第1期8-11,共4页
为建立长筒花的叶片离体培养体系,以苦苣苔科长筒花属长筒花品种‘kim blue’的叶片作为外植体,探索培养过程中各个可能影响培养结果的因素,包括灭菌时长的不同组合、灭菌方法,各培养阶段的激素种类及其配比,进而筛选出影响因素的最佳... 为建立长筒花的叶片离体培养体系,以苦苣苔科长筒花属长筒花品种‘kim blue’的叶片作为外植体,探索培养过程中各个可能影响培养结果的因素,包括灭菌时长的不同组合、灭菌方法,各培养阶段的激素种类及其配比,进而筛选出影响因素的最佳值。结果显示,叶片外植体最适的灭菌组合和方法为75%酒精消毒15 s+2%次氯酸钠7 min;最佳的启动培养基配方为:MS+6-BA1.0 mg/L+NAA 0.1 mg/L;最佳的增殖培养基配方为:MS+6-BA 2.0 mg/L+NAA 0.5 mg/L;最佳的壮苗培养基配方为:1/2MS+IBA 0.1 mg/L+NAA0.1 mg/L+CCC 0.5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筒花 组织培养 诱导培养 壮苗培养
下载PDF
基于二维码技术的蝴蝶兰组培苗生产管理系统
14
作者 张子伟 吕丽 +2 位作者 张勇 赵艳丽 罗帅 《现代园艺》 2025年第1期99-102,共4页
蝴蝶兰组培苗生产周期长、工序流程多,传统的手工管理数据错误率高、时效性差、管理效率低、人力成本高。基于二维码技术,采用J2EE平台设计开发了蝴蝶兰组培苗生产管理系统,采用7大功能模块,实现了从种质来源、组培扩繁、瓶外假植到商... 蝴蝶兰组培苗生产周期长、工序流程多,传统的手工管理数据错误率高、时效性差、管理效率低、人力成本高。基于二维码技术,采用J2EE平台设计开发了蝴蝶兰组培苗生产管理系统,采用7大功能模块,实现了从种质来源、组培扩繁、瓶外假植到商品苗销售全过程可追溯数字化管理,为蝴蝶兰组培苗规范化、标准化、数字化生产提供了有效的可靠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码技术 管理系统 组培苗
下载PDF
不同直插型基质对3种盆栽菊花生长的影响以及综合评价 被引量:2
15
作者 岳莉然 陈楚怡 +3 位作者 刘铭宇 陈胜艳 刘曙光 周蕴薇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29,共9页
为提高盆栽菊花(Chrysanthemum morifolium)扦插繁殖的成活率,提高菊花生产效率,以既有扦插基质又有营养基质的直插型基质代替传统栽培基质,设置了12种不同扦插基质,配合前期筛选的营养基质,扦插培养3种盆栽菊花‘辉煌’‘波尔多红’‘... 为提高盆栽菊花(Chrysanthemum morifolium)扦插繁殖的成活率,提高菊花生产效率,以既有扦插基质又有营养基质的直插型基质代替传统栽培基质,设置了12种不同扦插基质,配合前期筛选的营养基质,扦插培养3种盆栽菊花‘辉煌’‘波尔多红’‘黄芙蓉’。测量其生长、生理以及光合指标,并利用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对不同直插型基质的盆栽菊花生长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扦插基质为Z1(河沙)、Z2(珍珠岩)、Z3(蛭石)时,3个盆栽菊花品种的株高、茎粗、冠幅及花期等生长指标更具优势。‘辉煌’‘波尔多红’‘黄芙蓉’在Z2处理中的综合评价指数最高,分别为0.999、0.940、1.000,说明其育苗效果最好,可作为最佳直插型基质,其次为Z1、Z3处理。而扦插基质中,椰糠、稻壳和泥炭体积占比较大时,并不利于盆栽菊花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栽菊花 直插基质 生长形态 生理指标
下载PDF
不同百合食药用功能指标检测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迎东 王伟东 +6 位作者 张睿琪 冯秀丽 白一光 杨盼盼 周俐宏 李雪艳 胡新颖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6-284,共9页
百合(Lilium spp.)是百合科(Liliaceae)百合属(Lilium L.)多年生球根草本植物的统称,是传统的药食同源植物,含有多糖、甾体皂苷等生物活性物质和淀粉、可溶性糖等营养成分,具有抗癌、抗氧化、抗抑郁、止咳等多种药理功能。受品种少、种... 百合(Lilium spp.)是百合科(Liliaceae)百合属(Lilium L.)多年生球根草本植物的统称,是传统的药食同源植物,含有多糖、甾体皂苷等生物活性物质和淀粉、可溶性糖等营养成分,具有抗癌、抗氧化、抗抑郁、止咳等多种药理功能。受品种少、种源退化、重茬障碍等因素制约,现有食药用百合产能无法满足消费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需要开发新的品种。选择百合原生种、药用百合杂交后代和栽培品种为试验材料,检测百合鳞茎多糖、总皂苷、总酚、黄酮、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等生物活性成分和可溶性总糖、维生素C、总淀粉、游离氨基酸、粗蛋白、总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含量,以卷丹和兰州百合为对照,开展百合食药用指标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大花卷丹多糖含量达到281.58 mg·g^(-1)Dw,多项指标优于或接近卷丹和兰州百合,具有开发成食药用百合新品种的潜力;卷丹杂交后代辽宁晨曦多糖含量244.97 mg·g^(-1)Dw,粗蛋白含量130.94 mg·g^(-1)Dw,适合作为提取百合多糖和加工高蛋白食品的原料;栽培品种穿梭和伯格菲的淀粉、可溶性糖、膳食纤维含量等单项指标较为突出,适合作为提取单类营养物质的原料;凌源产兰州百合与大连产兰州百合5项指标差异极显著,可见产地环境条件能够对百合品质产生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合 食用 药用 检测 分析
下载PDF
台湾独蒜兰组培繁育及其假鳞茎的化学组成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孙健 任江剑 +3 位作者 王海阁 江建铭 王志安 俞旭平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58-364,共7页
为构建台湾独蒜兰组培繁育技术体系,分析栽培台湾独蒜兰假鳞茎化学组成特征,经过种子萌发、原球状茎增长、假鳞茎增殖、生根壮苗培养获得台湾独蒜兰植株,以组培台湾独蒜兰植株的假鳞茎为材料,应用非靶向代谢组和HPLC指纹图谱分析假鳞茎... 为构建台湾独蒜兰组培繁育技术体系,分析栽培台湾独蒜兰假鳞茎化学组成特征,经过种子萌发、原球状茎增长、假鳞茎增殖、生根壮苗培养获得台湾独蒜兰植株,以组培台湾独蒜兰植株的假鳞茎为材料,应用非靶向代谢组和HPLC指纹图谱分析假鳞茎化学成分组成。结果表明,经过2年的繁育,单个台湾独蒜兰蒴果可以获得假鳞茎0.5 g左右的幼苗超过1 000株。通过非靶向代谢组数据分析鉴定出不同材料的共有的化合物1 229种,包括羧酸及其衍生物236种、苯及取代衍生物110种、有机氧化合物106种、脂肪酰基化合物94种、黄酮类化合物43种、甾体及甾体衍生物42种,其中以化合物1,4-二[4-(葡萄糖氧)苄基]-2-异丁基苹果酸酯为代表的苄酯类为兰科植物富集化合物。应用HPLC法,测得假鳞茎的1,4-二[4-(葡萄糖氧)苄基]-2-异丁基苹果酸酯含量为0.53%。综上,应用组培技术可以繁育得到台湾独蒜兰的植株,台湾独蒜兰的假鳞茎与独蒜兰一样含有丰富的苄酯类化合物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独蒜兰 组培繁育 化学成分
下载PDF
不同苗龄蝴蝶兰形态指标与开花性状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董飞 马蕾 +3 位作者 张冀华 郭航 徐蝉 陈媛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8-62,共5页
以‘16136’蝴蝶兰为试材,采用统计分析法,研究不同苗龄蝴蝶兰形态指标与开花性状的相关性,以期建立一个外观质量鉴定标准,从形态特征预测花朵性状,提前对实生苗进行选择,从而缩短育种周期。结果表明:苗龄6个月的‘16136’蝴蝶兰(T1)长... 以‘16136’蝴蝶兰为试材,采用统计分析法,研究不同苗龄蝴蝶兰形态指标与开花性状的相关性,以期建立一个外观质量鉴定标准,从形态特征预测花朵性状,提前对实生苗进行选择,从而缩短育种周期。结果表明:苗龄6个月的‘16136’蝴蝶兰(T1)长至苗龄12个月(T2)时形态指标、开花性状均没有显著的变化,在T2长至苗龄18个月(T3)时各指标发生了极显著的变化。蝴蝶兰形态指标和开花性状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T1蝴蝶兰的株高、最大叶宽、叶片数与其开花性状有显著相关性;T2蝴蝶兰的最大叶长、最大叶厚、叶片数与其开花性状有显著相关性;T3蝴蝶兰的株高、最大叶长、最大叶宽与其开花性状有显著相关性。因此,蝴蝶兰在不同苗龄催花时,可根据形态指标与开花性状的相关性预测其花横径、花纵径、花梗数、花序长、花梗数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蝴蝶兰 形态指标 开花性状 相关性 育种周期
下载PDF
四季秋海棠BsMYB62的抗旱性功能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保国 张艳文 +4 位作者 姚珂心 史志坤 李菲 李永华 张开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5-104,共10页
【目的】以前期从四季秋海棠叶片中克隆得到的R2R3型MYB转录因子BsMYB62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在干旱胁迫下的功能。【方法】对四季秋海棠MYB62蛋白进行亚细胞定位,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明确BsMYB62基因在四季秋海棠根、茎、叶、雄花... 【目的】以前期从四季秋海棠叶片中克隆得到的R2R3型MYB转录因子BsMYB62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在干旱胁迫下的功能。【方法】对四季秋海棠MYB62蛋白进行亚细胞定位,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明确BsMYB62基因在四季秋海棠根、茎、叶、雄花和雌花5个组织部位中的表达情况;构建BsMYB62基因的过表达载体转化到拟南芥,观察过表达转基因株系与野生型植株在萌发期和幼苗期遭受干旱胁迫时的生长表型、种子萌发和根长情况,测定各株系在幼苗期干旱胁迫处理时的叶绿素荧光参数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叶绿素、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含量,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以及转基因株系中BsMYB62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变化。【结果】BsMYB62定位于四季秋海棠的细胞核,其在根、茎、叶和雌雄花中均有表达,其中以根和茎中的表达水平较高。在MS培养基中,野生型拟南芥和3个BsMYB62过表达转基因株系(OE1、OE2和OE3)的发芽率和长势均无显著差异,而在200 mmol/L甘露醇(模拟干旱胁迫)培养基中,OE1、OE2和OE3在胁迫处理后前2 d的发芽率及主根长均显著高于野生型拟南芥,幼苗长势也明显优于野生型。置于培养土中干旱胁迫1 d时,OE1、OE2和OE3的BsMYB62即被显著诱导;干旱胁迫13 d时,OE1、OE2和OE3的F_(v)/F_(m)、叶绿素含量、Pro含量以及SOD、POD和CAT活性均显著高于野生型拟南芥,而MDA含量则显著低于野生型拟南芥。【结论】BsMYB62基因通过提高转基因拟南芥的光合潜能和抗氧化能力,显著增强其对干旱胁迫的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季秋海棠 BsMYB62转录因子 亚细胞定位 组织特异性表达 干旱胁迫
下载PDF
22个芍药品种种籽功能性成分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浩 魏硕 +4 位作者 何莹龙 马慧丽 李昱莹 郭丽丽 侯小改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5期195-200,共6页
以22个芍药品种为试验材料,探究其出仁率、出油率以及种籽中籽油、籽粕和种皮中的功能性成分和含量。结果表明,通过超临界流体萃取仪提取芍药籽油,测得参试品种出油率为15.96%~26.62%,平均为22.12%;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表明,参试... 以22个芍药品种为试验材料,探究其出仁率、出油率以及种籽中籽油、籽粕和种皮中的功能性成分和含量。结果表明,通过超临界流体萃取仪提取芍药籽油,测得参试品种出油率为15.96%~26.62%,平均为22.12%;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表明,参试芍药籽油中的脂肪酸主要为油酸、亚麻酸、亚油酸、硬脂酸、棕榈酸等,籽油中的总不饱和脂肪酸超过85%,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较高,具有开发利用的潜力;芍药籽油榨取后副产物籽粕中总黄酮、芍药苷和粗蛋白的含量分别为7.78 mg/g、24.85 mg/g和16.92%,种皮中总黄酮和白藜芦醇的含量分别为107.30和3.11 mg/g。综上所述,籽粕和种皮既可作为功能性营养保健品的原料开发利用,也可作为新型高营养饲料使用,表明芍药具有较高的综合利用潜力,能够为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 籽油 籽粕 种皮 功能性成分 含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