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模拟氮沉降对木荷和卷荚相思种子萌发的影响
1
作者 李成珺 赖慧捷 +3 位作者 范辉华 林智榕 戴渊 刘爱琴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8-56,共9页
【目的】研究氮沉降对2种林木种子萌发的影响,为南方森林的经营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以木荷和卷荚相思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室内试验,选择2,6和12 g/L硝态氮(KNO 3)、铵态氮((NH_(4))_(2)SO_(4))、混合氮(NH 4NO 3)进行氮沉降模拟试验... 【目的】研究氮沉降对2种林木种子萌发的影响,为南方森林的经营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以木荷和卷荚相思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室内试验,选择2,6和12 g/L硝态氮(KNO 3)、铵态氮((NH_(4))_(2)SO_(4))、混合氮(NH 4NO 3)进行氮沉降模拟试验,以蒸馏水为对照(CK),测定各处理木荷和卷荚相思种子的发芽率、相对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发芽抑制率,在此基础上采用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不同处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随着KNO 3、(NH_(4))_(2)SO_(4)、NH 4NO 3质量浓度的升高,木荷和卷荚相思种子的发芽率、相对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呈下降趋势,而发芽抑制率逐渐提高。由上述5种发芽指标可知,同一氮源下,其不同质量浓度对木荷和卷荚相思种子萌发的促进作用均表现为2 g/L>6 g/L>12 g/L;同一质量浓度下,3种氮源中以(NH_(4))_(2)SO_(4)对木荷和卷荚相思种子萌发的促进作用最佳。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木荷和卷荚相思均以主成分1能够反映原始变量80%以上的信息,因此选择主成分1对不同处理进行综合排名,结果在木荷和卷荚相思种子各处理中综合排名第1的均为2 g/L(NH_(4))_(2)SO_(4)处理。【结论】当质量浓度为2~12 g/L时,3种氮源对木荷和卷荚相思种子萌发的影响有差异,但最适宜的处理均为2 g/L(NH_(4))_(2)SO_(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荷 卷荚相思 种子萌发 氮沉降
下载PDF
植物叶片滞尘规律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被引量:122
2
作者 高金晖 王冬梅 +1 位作者 赵亮 王多栋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94-99,共6页
为研究不同植物叶片的滞尘规律,该文选择北京市具有代表性的绿化植物种类作为研究对象,应用直接采样和统计分析的方法,在封闭式和开敞式两种不同环境条件下,对单位叶面积的滞尘量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①植物叶片单位面积滞尘量的变... 为研究不同植物叶片的滞尘规律,该文选择北京市具有代表性的绿化植物种类作为研究对象,应用直接采样和统计分析的方法,在封闭式和开敞式两种不同环境条件下,对单位叶面积的滞尘量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①植物叶片单位面积滞尘量的变异系数普遍较大,这是由于叶片滞尘受外界环境干扰较大造成的;②同种类植物种在封闭式环境条件下叶片滞尘量明显低于开敞式环境条件下的滞尘量,说明同种类植物叶片滞尘量随着环境中粉尘颗粒物含量的增多而增大;③在开敞式环境条件下,对同株植物叶片纵向不同高度滞尘量的比较发现,“低”位的滞尘量明显高于“高”和“中”位,这是由于北京市在开敞式环境条件下车辆行人繁多,造成路面较大程度的二次扬尘;④一天内植物叶片累计滞尘过程与时间不呈线性相关关系,这说明植物叶片的滞尘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植物叶面的滞尘与粉尘脱落同时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叶片 滞尘 方差分析 多重比较
下载PDF
连作杨树人工林根际土壤中2种酚酸的吸附与解吸行为 被引量:11
3
作者 王延平 杨阳 +2 位作者 王华田 姜岳忠 王宗芹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8-55,共8页
采集不同代人工林林地杨树根际土壤样品,采用等温吸附和解吸试验结合HPLC定量测定,研究杨树根际土壤中2种主要酚酸(对羟基苯甲酸和苯甲酸)的吸附和解吸附特性,探讨2种酚酸在杨树根际土壤中的累积机制。结果表明:杨树根际土壤对对羟基苯... 采集不同代人工林林地杨树根际土壤样品,采用等温吸附和解吸试验结合HPLC定量测定,研究杨树根际土壤中2种主要酚酸(对羟基苯甲酸和苯甲酸)的吸附和解吸附特性,探讨2种酚酸在杨树根际土壤中的累积机制。结果表明:杨树根际土壤对对羟基苯甲酸和苯甲酸均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对羟基苯甲酸的平均吸附率63.39%~72.26%,苯甲酸的吸附率较对羟基苯甲酸低,平均吸附率39.53%~47.46%;Fruendlich等温吸附方程能很好地描述这2种酚酸在杨树根际土壤中的吸附过程,吸附平衡浓度Ce和吸附量Cs之间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2种酚酸的吸附作用属于物理吸附,但解吸特性差异较大,对羟基苯甲酸在不同连作代数林地根际土壤吸附平衡液中的解吸能力均较强,平均解吸率46.62%~52.89%;而苯甲酸解吸能力较弱,尤其在高浓度吸附平衡体系中很难进行解吸附,此规律与2种酚酸的吸附常数基本吻合。2种酚酸的吸附和解吸特性一定程度上反映酚酸在杨树根际土壤中的环境行为学特征,并为进一步揭示其在杨树根际微域的累积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根际 对羟基苯甲酸 苯甲酸 吸附和解吸 环境行为 累积机制
下载PDF
大兴安岭北部地区原始林火干扰历史的研究 被引量:69
4
作者 徐化成 李湛东 邱扬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37-343,共7页
在大兴安岭阿龙山林业局的一个集水区,通过样地法(96个样地),调查了大量的火疤木,研究了景观水平上的火状况。结果表明,由1825至1993年间研究样区共发生14次火灾。火烧种类主要是地表火,但也有少量树冠火;火烧强度... 在大兴安岭阿龙山林业局的一个集水区,通过样地法(96个样地),调查了大量的火疤木,研究了景观水平上的火状况。结果表明,由1825至1993年间研究样区共发生14次火灾。火烧种类主要是地表火,但也有少量树冠火;火烧强度主要为弱度火;火场面积通常很大;火烧平均间隔期为37a,火烧轮回期约30a。这些指标对于大兴安岭北部林区有一定的代表意义。大兴安岭北部林区的火状况主要决定于兴安落叶松的抗火特性和森林群落的结构特性两方面。不同的林班、树种和兴安落叶松的不同的林型,火烧状况有一定的差别,这主要表现在比较干燥的立地火烧得更频繁些,而强度比较小一些。林中溪流对于绝大多数的火的蔓延,有很大的限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学 大兴安岭 原始林 火干扰
下载PDF
黄土丘陵区人工油松林下植物多样性和更新调查 被引量:3
5
作者 王铁梅 陈云明 +2 位作者 张学伍 王娟 侯磊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6-70,共5页
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黄土丘陵区45a人工油松林下的植物组成、多样性及幼苗更新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坡向和不同干扰对林下植物多样性和幼苗更新的影响。结果表明,阴、阳坡林下的物种组成相似性系数达到74%;原状林... 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黄土丘陵区45a人工油松林下的植物组成、多样性及幼苗更新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坡向和不同干扰对林下植物多样性和幼苗更新的影响。结果表明,阴、阳坡林下的物种组成相似性系数达到74%;原状林与去枯落物林,原状林与采伐上层乔木林地的相似性系数分别为74%和38%。灌木的物种丰富度(S)、多样性指数(H,D)在不同坡向表现为:阴坡>阳坡;均匀度指数(J)表现为:阳坡<阴坡,草本的各项指数均表现为:阴坡>阳坡;3种处理下灌木的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均表现为:去枯落物林>原状油松林>采伐上层乔木林,均匀度指数表现为:采伐上层乔木林>去枯落物林>原状林,草本各项指数均表现为:去枯落物林>采伐上层乔木林>原状林。采伐上层乔木林下幼苗更新最好,在阴坡表现出良好的更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林 多样性 更新
下载PDF
发展能源林解决农村居民生活用能 被引量:2
6
作者 孟新华 梁宝君 《森林工程》 2007年第6期83-85,共3页
应用调查研究和量化分析的方法对三北地区能源林解决农村生活用能问题进行探讨。阐述能源林解决农村生活用能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并提出优化转化利用林业生物质能源,以使农村生活用能不仅充裕而且要逐步实现优质、高效、清洁。
关键词 能源林 解决 农村 生活用能
下载PDF
土壤酶研究进展 被引量:57
7
作者 杜伟文 欧阳中万 《湖南林业科技》 2005年第5期76-79,82,共5页
土壤酶在土壤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方面扮演重要的角色。本文综述了土壤酶学研究简史,土壤酶的来源、分布、作用,植物—土壤界面的土壤酶,土壤生态条件与土壤酶,土壤微生物与土壤酶,土壤酶活性测定等方面。对于加深理解生态系... 土壤酶在土壤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方面扮演重要的角色。本文综述了土壤酶学研究简史,土壤酶的来源、分布、作用,植物—土壤界面的土壤酶,土壤生态条件与土壤酶,土壤微生物与土壤酶,土壤酶活性测定等方面。对于加深理解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土壤酶的生态重要性以及土壤生态系统退化机理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酶 研究进展 土壤微生物
下载PDF
滇西北地区生态保护中的藏文化因素 被引量:2
8
作者 王磊 张劲峰 +2 位作者 欧晓昆 周鸿 张智英 《福建林业科技》 2009年第1期163-166,185,共5页
以民族生态文化的视角,从自然与社会、民族文化与生态保护的互动关系入手,综合分析云南藏文化在滇西北地区生态保护中的作用及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社会文化现象中的积极因素对生物多样性和区域生态保护具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 滇西北 藏文化 民族生态文化 生物多样性 生态保护
下载PDF
思茅松林树高与土壤因子关系的估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小菊 胥辉 《西南林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27-30,共4页
应用逐步回归分析,建立思茅松3代林分高生长与土壤因子关系的估测模型.结果为:原始林林分的回归模型为Y=0.141519X1+0.040696X5-0.04748X6+91.40769;第2代林林分的回归模型为Y=0.0392409X1+0.010129X5-0.04748X6+83.80179;人工林林分的... 应用逐步回归分析,建立思茅松3代林分高生长与土壤因子关系的估测模型.结果为:原始林林分的回归模型为Y=0.141519X1+0.040696X5-0.04748X6+91.40769;第2代林林分的回归模型为Y=0.0392409X1+0.010129X5-0.04748X6+83.80179;人工林林分的回归模型为Y=0.23225X1+0.006735X5-0.00658X6+3.60846.思茅松高生长与土层厚度(X5)具有紧密的相关关系;其次是海拔高度(X6)和有效N的含量(X1),林分树高生长与海拔呈负相关关系.该模型可作为3代相应林龄的思茅松高生长的估测模型,可对思茅松林立地退化进行评价.思茅松轮栽后,立地生产力是先衰退后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高 土壤因子 回归模型 立地退化 思茅松
下载PDF
新疆南疆6种果树叶片滞尘能力分析 被引量:15
10
作者 巴特尔.巴克 茹鲜.木沙 +3 位作者 沙依甫加玛力.阿布都鲁莆 司玛丽 王新军 买买提.阿布来提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5-128,共4页
通过采集南疆6种果树滞尘叶片并对其滞尘量和叶表形态结构进行了观测,分析了其浮尘沉降的气象条件、果树叶片滞尘能力及其与叶表形态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所试果树叶片滞尘能力大小顺序为榅桲>石榴>无花果>杏>刺枣>苹果... 通过采集南疆6种果树滞尘叶片并对其滞尘量和叶表形态结构进行了观测,分析了其浮尘沉降的气象条件、果树叶片滞尘能力及其与叶表形态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所试果树叶片滞尘能力大小顺序为榅桲>石榴>无花果>杏>刺枣>苹果;叶片形态结构与滞尘量的关系表明,若叶片表皮具有沟状组织,其滞尘能力较强;相反,宏观叶表面有轻微凹凸而细微结构为瘤状突起的树种,滞尘能力可能也强;就研究地区而言,叶片下表皮有无绒毛与叶片滞尘量没有显著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树 叶表形态 滞尘量
下载PDF
秦岭山地主要森林凋落物化学组分 被引量:1
11
作者 白龙龙 李银 +3 位作者 侯琳 罗春林 耿增超 成鸿飞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9-96,共8页
【目的】分析秦岭山地主要森林凋落物的化学组分,为应用Yasso07土壤碳模型估算和预测秦岭山地森林土壤有机碳变化动态提供必要参数。【方法】利用醇浸提法和酸碱洗涤法,测定生长于秦岭火地塘的华山松(Pinus armandi)、油松(Pinus tabula... 【目的】分析秦岭山地主要森林凋落物的化学组分,为应用Yasso07土壤碳模型估算和预测秦岭山地森林土壤有机碳变化动态提供必要参数。【方法】利用醇浸提法和酸碱洗涤法,测定生长于秦岭火地塘的华山松(Pinus armandi)、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云杉(Picea asperata)、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锐齿栎(Quercus aliena var.acuteserrata)和红桦(Betula albo-sinensis)6个主要树种非木质凋落物、细木质凋落物、粗木质凋落物中的醇溶性(ESC)、水溶性(WSC)、酸溶性(ASC)和不溶性(NSC)4类化合物的含量。【结果】(1)不同树种凋落物的化学组分含量差异显著(P<0.05),针叶树种凋落物中ESC、WSC、ASC和NSC的含量分别为(78.23±39.51)^(102.11±40.48)g/kg、(106.43±36.66)^(144.25±60.02)g/kg、(482.09±73.01)^(507.09±56.58)g/kg和(277.42±25.13)^(314.03±16.08)g/kg;阔叶树种的凋落物中ESC、WSC、ASC和NSC的含量则分别为(111.63±68.24)^(129.99±39.10)g/kg、(158.64±70.36)^(184.96±51.20)g/kg、(452.28±51.95)^(489.56±52.39)g/kg和(232.77±44.44)^(240.17±94.81)g/kg。(2)各树种不同凋落物类型间化学组分含量差异显著(P<0.05),非木质、细木质和粗木质凋落物中的ESC、WSC、ASC和NSC的含量分别为(21.27±4.12)^(175.77±24.30)g/kg、(53.30±2.40)^(237.10±29.73)g/kg、(404.23±15.79)^(597.45±4.88)g/kg和(166.11±69.77)^(327.98±4.91)g/kg。(3)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秦岭山地主要树种凋落物可分为两大类,华山松、油松、华北落叶松和云杉这4种针叶树种聚为一类,红桦和锐齿栎这2种阔叶树种聚为一类。【结论】在不同区域应用Yaso07土壤碳模型时,不宜直接采用模型提供的凋落物4类化合物含量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落物 化学组分 Yasso07土壤碳模型 碳释放 秦岭山地
下载PDF
南京市7种适生彩叶植物抗NO_2能力及生态功能研究 被引量:31
12
作者 圣倩倩 祝遵凌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81-88,共8页
采用人工模拟熏气法,研究了南京市7种适生彩叶植物对NO_2气体的吸收及自我修复能力,通过观察植物在NO_2熏气过程中的形态变化,检测植物熏气后及修复30 d后叶绿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丙二醛含量等生理指标,测定N素代谢... 采用人工模拟熏气法,研究了南京市7种适生彩叶植物对NO_2气体的吸收及自我修复能力,通过观察植物在NO_2熏气过程中的形态变化,检测植物熏气后及修复30 d后叶绿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丙二醛含量等生理指标,测定N素代谢相关酶活性(全氮含量、硝态氮含量和硝酸还原酶),从中筛选出抗性较强的彩叶植物及适宜在NO_2污染区使用的植物组合。结果显示,在6μl/L NO_2熏气浓度下,熏气48 h后,不同彩叶植物受害症状不一,主要表现为:叶片尖端和边缘首先出现伤斑,进而沿叶脉向中部及基部扩展。7种植物受NO_2熏气后产生不同的抗性和修复行为,其中红花檵木和洒金桃叶珊瑚的抗性和修复能力均较强,南天竹的抗性和修复能力中等,金边黄杨和金叶银杏的抗性较弱、但修复能力很强,金森女贞的抗性较强、但修复能力较弱,金边玉簪的抗性和修复能力均较弱。因此,在园林植物设计过程中进行彩叶植物配置时可以在NO_2污染非常重的绿地优先选择红花檵木、洒金桃叶珊瑚和南天竹等3种植物,而在NO_2潜在污染区可以选择金叶银杏、金边黄杨、金森女贞和金边玉簪。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彩叶植物在园林绿化配置上滞尘和吸收NO_2等大气污染物的生态功能,以期为城市功能型园林绿化的植物选择和生态景观林带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模拟熏气法 二氧化氮 吸收及修复能力 彩叶植物
下载PDF
重庆市主城区常见乔木树种叶片滞纳空气颗粒物功能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郑铭浩 方文 +3 位作者 马立辉 安姝虹 王海洋 邢佑浩 《林业调查规划》 2017年第1期25-31,共7页
为了探求重庆市常见乔木树种滞纳空气颗粒物功能,利用空气气溶胶再发生器测定了11种乔木树种单位面积叶片对TSP、PM10和PM2.5的滞纳量。结果表明:11种乔木树种叶片滞纳TSP和PM10的能力都存在显著差异,二球悬铃木、红叶李对TSP和PM10的... 为了探求重庆市常见乔木树种滞纳空气颗粒物功能,利用空气气溶胶再发生器测定了11种乔木树种单位面积叶片对TSP、PM10和PM2.5的滞纳量。结果表明:11种乔木树种叶片滞纳TSP和PM10的能力都存在显著差异,二球悬铃木、红叶李对TSP和PM10的滞纳能力排在一二名,11种乔木对PM2.5滞纳水平较低,滞纳能力大小不明显;同一树种滞纳TSP量和PM10量在不同地区的大小排序都与环境空气质量呈正相关关系,而PM2.5无此规律;叶片细颗粒物附着量占比很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乔木树种 单位面积叶片 滞纳量 空气颗粒物 TSP PM10 PM2.5 重庆市
下载PDF
浅淡森林与水分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4
作者 吴大鹏 毛大贤 丛雁 《北方环境》 2001年第4期36-37,共2页
森林与水分密切相关,森林有涵养水分,净化水体的作用。水分又提供了林木生成的保障,滋育了森林的形成。两者的共同作用,给人类造就了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人们要认识到爱护森林,保护好水资源。
关键词 森林 水分条件 相关性 生态环境 水资源
下载PDF
浅论火强度对林木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志忠 赵君承 +2 位作者 梅广金 隋亮 刘宝林 《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31-33,共3页
1989年4月13日,东方红林业局大塔山林场发生森林大火,经直接扑打和点烧迎面火,至4月20日凌晨2时明火全部扑灭。为正确认识林火规律,明确预防和扑救重点,正确划分森林火灾造成的林木受害等级标准,我们于1989年夏、1990年春和1991年夏,先... 1989年4月13日,东方红林业局大塔山林场发生森林大火,经直接扑打和点烧迎面火,至4月20日凌晨2时明火全部扑灭。为正确认识林火规律,明确预防和扑救重点,正确划分森林火灾造成的林木受害等级标准,我们于1989年夏、1990年春和1991年夏,先后对这次火灾现场进行了实地考察、系统调查和全面复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木 火灾 强度 林木 生长
下载PDF
武汉市不同树种吸附PM2.5能力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鲁君悦 《林业调查规划》 2016年第6期68-71,共4页
以武汉市常见绿化树种侧柏、雪松、水杉、竹子、洒金桃叶珊瑚、广玉兰、无患子为研究对象,应用气溶胶再发生器检测植物叶片PM2.5吸附量,再进行定量分析,并通过电镜观测分析植物叶表面的形态结构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树种叶片对PM2.5的吸... 以武汉市常见绿化树种侧柏、雪松、水杉、竹子、洒金桃叶珊瑚、广玉兰、无患子为研究对象,应用气溶胶再发生器检测植物叶片PM2.5吸附量,再进行定量分析,并通过电镜观测分析植物叶表面的形态结构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树种叶片对PM2.5的吸附能力存在显著差异,基本表现为针叶树种高于阔叶树种;不同树种叶表面形态结构特征对叶片吸附PM2.5的能力有显著影响;叶表面存在气孔、细密沟状等组织有利于叶片吸附PM2.5;叶片表面平滑,凹凸起伏程度较小不利于叶片吸附PM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吸附量 叶表面形态结构特征 气孔密度 针叶树种 阔叶树种
下载PDF
两种灌木根系对异质生长空间的适应分布特征 被引量:2
17
作者 潘露 唐丽霞 +2 位作者 张乔艳 郭欢 阮仕航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30-336,344,共8页
为探究灌木根系对异质空间的适应策略,以紫穗槐和胡枝子两种灌木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控制生长空间的研究方法,以放置不同形状的木板在盆内模拟不同喀斯特异质空间条件(孔隙型、圆形裂缝型、条形裂缝型和孔隙+岩石阻挡型),研究了异质空... 为探究灌木根系对异质空间的适应策略,以紫穗槐和胡枝子两种灌木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控制生长空间的研究方法,以放置不同形状的木板在盆内模拟不同喀斯特异质空间条件(孔隙型、圆形裂缝型、条形裂缝型和孔隙+岩石阻挡型),研究了异质空间条件下两种灌木根系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异质空间条件下紫穗槐和胡枝子根系各项指标均高于均质空间,异质空间条件对根系生长有促进作用。不同植物受异质空间的影响程度不同,胡枝子在异质空间下的根系生物量显著高于均质空间。不同异质空间对根系生长的影响不同,紫穗槐和胡枝子根系均在孔隙型和圆形裂缝型两种空间条件下最为发达。(2)紫穗槐和胡枝子根生物量分布特征受异质空间影响。在异质空间下两种树种根生物量的垂直分布均集中分布在土层深度5—10 cm和15—20 cm范围内,水平分布均集中分布在距植株中心0—3 cm内。紫穗槐根系生物量的水平分布受异质空间具体形状影响较大,孔隙型空间和圆形裂缝型空间对其水平分布影响较为显著。(3)两种灌木对异质空间的适应策略不同,紫穗槐根系对异质空间的适应策略为寻找更多空间,而胡枝子根系对异质空间的适应策略为占据有限空间。综上,紫穗槐和胡枝子根系生长受空间影响,两种灌木根系对生长空间适应策略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应策略 生长空间 根系生物量 紫穗槐 胡枝子
下载PDF
茶园套种薄壳山核桃不同坡位土壤养分调查分析
18
作者 潘永柱 阙建勇 +1 位作者 叶红 吴浩 《华东森林经理》 2018年第3期1-3,共3页
采集松阳县山地茶园套种薄壳山核桃山场位于海拔在120-300米间向阳坡面上不同坡位土壤样品,分析土壤基本理化特性及有效铁、有效锰、有效铜、有效锌等微量营养元素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坡位升高,土壤有效铁、有效锰、有效铜含量呈... 采集松阳县山地茶园套种薄壳山核桃山场位于海拔在120-300米间向阳坡面上不同坡位土壤样品,分析土壤基本理化特性及有效铁、有效锰、有效铜、有效锌等微量营养元素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坡位升高,土壤有效铁、有效锰、有效铜含量呈现出下降趋势,而有效锌含量呈现升高趋势。在实际操作中,应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水土流失,合理控制土壤的酸性,增施磷、钾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园 坡位 土壤 分析
下载PDF
干旱的土地能种树—自有高招
19
作者 迟悟 《国外科技动态》 1989年第7期31-31,64,共2页
关键词 种树 旱地
下载PDF
茫荡山随笔
20
作者 黄文山 《森林与人类》 1995年第3期19-20,共2页
茫荡山随笔黄文山人类的最初栖息地原本是在森林,但后来不知何故却移居到了平原,也许是只有平原才容纳得下数目逐渐庞大的群落吧。时至今日,绝大多数人依然在追求城市生活。尽管城里人越来越感到了一种莫名的孤独感,但城市里的车水... 茫荡山随笔黄文山人类的最初栖息地原本是在森林,但后来不知何故却移居到了平原,也许是只有平原才容纳得下数目逐渐庞大的群落吧。时至今日,绝大多数人依然在追求城市生活。尽管城里人越来越感到了一种莫名的孤独感,但城市里的车水马龙和人群的熙来攘往,确实又给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茫荡山 小村庄 学者名士 栖息地 大森林 现代文明 人类祖先 孤独感 现代城市 城市生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