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9篇文章
< 1 2 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省营造林工程预算
1
作者 张炎周 岳鹏 +1 位作者 张艳芬 王雪 《湖北林业科技》 2024年第2期87-92,共6页
针对四川省长期缺乏营造林工程预算计价规范或定额标准的现状,本研究在广泛收集资料,调查营造林施工实际投资水平,分析和汇总历史数据和调查数据,在咨询专家、现场实测、实地验证的基础上,结合四川省当前的社会经济技术水平,对营造林工... 针对四川省长期缺乏营造林工程预算计价规范或定额标准的现状,本研究在广泛收集资料,调查营造林施工实际投资水平,分析和汇总历史数据和调查数据,在咨询专家、现场实测、实地验证的基础上,结合四川省当前的社会经济技术水平,对营造林工程预算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四川省营造林建设可划分为7个区域;在各区域内,可将营造林体系分为人工造林、人工促进天然更新、中幼龄林抚育及现有林提升修复4个项目;在项目内,再划分出不同的分项,根据各分项的工序确定所需的人工、材料及机械台班的消耗量标准,经过影响因素系数调整与实地验证,最终确定投资标准,并在当前的营造林项目执行过程中检验确定投资标准的适用条件和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造林工程 工程定额 投资 四川省
下载PDF
森林经营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与效果评估
2
作者 霍雨帆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 2024年第5期0069-0072,共4页
生物多样性保护在森林经营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这样有助于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完整性,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生态服务和资源。本文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在森林经营中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对应的具体策略,包括制定监测计划与指... 生物多样性保护在森林经营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这样有助于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完整性,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生态服务和资源。本文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在森林经营中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对应的具体策略,包括制定监测计划与指标体系、采用多样化的经营模式、推动合作与共享责任和定期评估与调整保护策略。这些实践措施能够有效保护和提升森林生物多样性,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保护 森林经营 监测与评估 多样化经营模式
下载PDF
截干与施肥处理对白木香萌芽生长的影响
3
作者 董晓娜 陈彧 陈飞飞 《南方林业科学》 2024年第1期17-20,30,共5页
为了探讨截干和截干后施肥处理对白木香萌芽生长的影响,为营造白木香“多干型”经营模式和采穗圃穗条生产提供技术参考和理论依据。以2 a、6 a林龄白木香试验林为研究对象,开展不同截干高度、不同林龄和截干后施肥处理对白木香萌芽数量... 为了探讨截干和截干后施肥处理对白木香萌芽生长的影响,为营造白木香“多干型”经营模式和采穗圃穗条生产提供技术参考和理论依据。以2 a、6 a林龄白木香试验林为研究对象,开展不同截干高度、不同林龄和截干后施肥处理对白木香萌芽数量及萌芽枝条生长量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2 a白木香的萌芽数量、萌芽枝条基径、长度均随着截干高度的增加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白木香单株萌芽数量在7.6~15.4个之间,截干高度15 cm4个月时萌芽枝条长度最长(15.10 cm),截干高度45 cm次之(6.58 cm),截干高度30 cm最短(4.08 cm);截干高度45 cm1年后萌芽枝条长度最长(139.38 cm),截干高度15 cm次之(122.00 cm),截干高度30 cm最短(112.13 cm)。6 a白木香的萌芽枝条基径随截干高度提高呈递增趋势,而枝条长度呈先低后高趋势。不同施肥方式对于萌芽枝条基径、长度的影响无显著差异,但施肥可促进萌芽枝条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截干 施肥 萌芽枝 白木香
下载PDF
西北干旱荒漠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综合效益评价 被引量:4
4
作者 李晓英 禹熙 +1 位作者 王方 梁添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16-223,232,共9页
为对西北干旱荒漠地区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提供科学指导,以吐鲁番市为研究区域,建立包含表征该区域特点的15个指标的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基于云模型与变异系数法组合确定指标权重,运用比重法无量纲化指标数据,采用加成综合... 为对西北干旱荒漠地区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提供科学指导,以吐鲁番市为研究区域,建立包含表征该区域特点的15个指标的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基于云模型与变异系数法组合确定指标权重,运用比重法无量纲化指标数据,采用加成综合法进行退耕工程综合效益评价分析,并通过灰色系统预测模型GM(1,1)对2021—2025年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政策响应指数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1)在2004—2019年,综合效益指数逐年提高,新一轮退耕提升幅度是前一轮的两倍。(2)森林覆盖率提高、水土流失治理面积扩大、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和人均林业产值增加,是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提高的主要因素。(3)退耕工程的实施促使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呈良性发展趋势。退耕所涉农户再退耕意愿的提升巩固了退耕成果,使其具有长效性。(4) 2021—2025年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政策响应指数预测值均呈上升趋势,且经济效益指数>政策响应指数>生态效益指数>社会效益指数。依据预测结果,西北干旱荒漠地区在新一轮退耕工程的实施中应以生态建设为重点,加强生态补偿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衔接,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实现生态、经济、社会和政策响应间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综合效益 权重确定 比重法 预测模型 西北干旱荒漠地区
下载PDF
臭椿夜间树干液流变化特征及环境驱动因素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刘云洁 张含含 +2 位作者 常胜朝 周新启 马长明 《灌溉排水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15,共7页
【目的】研究树木夜间液流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水分利用与环境的关系,本试验针对臭椿夜间液流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开展研究,以深入揭示臭椿水分利用特征。【方法】采用热扩散式探针法(TDP)对河北保定地区臭椿(6—8月)树干液流密度、相关环... 【目的】研究树木夜间液流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水分利用与环境的关系,本试验针对臭椿夜间液流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开展研究,以深入揭示臭椿水分利用特征。【方法】采用热扩散式探针法(TDP)对河北保定地区臭椿(6—8月)树干液流密度、相关环境因子和树干径向的变化进行监测,分析了臭椿夜间液流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臭椿夜间液流量占日总液流的12.1%,20:00—00:00(T1)时段液流密度大于00:00—05:00(T2)时段,T1时段液流量占总夜间液流的65%,T2时段占35%;臭椿T2时段液流密度同饱和水气压差、风速极显著正相关(P<0.01),T1时段液流密度同饱和水气压差、风速相关性较低;晴天臭椿夜间液流密度大于雨天,且雨天过后的晴天液流密度明显增大;臭椿夜间液流量与冠幅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胸径显著正相关(P<0.05),日尺度下树干径向微变化与液流密度变化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R^(2)=0.672),T1时段树干膨胀幅度大于T2时段。【结论】液流和树干径向微变化共同反映臭椿的水分利用状况,臭椿夜间液流受环境因子和其生物学结构综合影响,T1时段主要进行补水,T2时段存在明显蒸腾,且补水大于蒸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椿 夜间液流 蒸腾 补水 树干径向微变化
下载PDF
不同溶剂体系制备再生竹纤维素膜及其性能
6
作者 林珊 程雨桐 +3 位作者 汪东 李建国 黄六莲 陈礼辉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66-672,共7页
为寻找制备再生竹纤维素(RBC)膜合适的溶剂体系,本研究分别采用N-甲基吗啉-N-氧化物(NMMO)、1-丁基-3-甲基咪唑氯盐([BMIM]Cl)离子液体(ILs)、氢氧化钠/尿素(NaOH/urea)、二甲基乙酰胺/氯化锂(DMAc/LiCl)以及传统的铜乙二胺(CED)和二硫... 为寻找制备再生竹纤维素(RBC)膜合适的溶剂体系,本研究分别采用N-甲基吗啉-N-氧化物(NMMO)、1-丁基-3-甲基咪唑氯盐([BMIM]Cl)离子液体(ILs)、氢氧化钠/尿素(NaOH/urea)、二甲基乙酰胺/氯化锂(DMAc/LiCl)以及传统的铜乙二胺(CED)和二硫化碳/氢氧化钠(CS_(2)/NaOH)6种溶剂体系溶解竹纤维素(BC),通过温度可控平板刮膜实验装置,刮膜后利用相转换法制备RBC膜,研究膜的形貌结构、化学组成、结晶结构、热稳定性、力学性能和透光性能。结果表明,所有膜的化学组成类似于竹纤维素,结晶结构为纤维素Ⅱ型,结晶度低于竹纤维素。NMMO、ILs和NaOH/urea膜的热稳定性最高;NMMO、ILs、Na OH/urea和DMAc/LiCl膜的拉伸强度均较高;Na OH/urea和ILs膜的透光率最高;CS_(2)/NaOH膜的热稳定性、拉伸强度和透光率均最低。NMMO、ILs和Na OH/urea溶剂体系在满足再生竹纤维素膜市场和环境要求方面具有巨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竹纤维素膜 溶剂 力学性能 热稳定性 拉伸强度 透光率
下载PDF
生长季臭椿径向变化特征及驱动因子
7
作者 刘云洁 郭聪聪 +1 位作者 姚丽芳 马长明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3-59,共7页
揭示河北省生长季臭椿径向变化特征及驱动因子,对提高该地区林木不同时期水分利用效率和林木合理经营具有重要意义。利用树干径向变化记录仪连续监测臭椿生长季树干直径变化动态,同步监测树干液流与小气象因子,研究月尺度、日尺度臭椿... 揭示河北省生长季臭椿径向变化特征及驱动因子,对提高该地区林木不同时期水分利用效率和林木合理经营具有重要意义。利用树干径向变化记录仪连续监测臭椿生长季树干直径变化动态,同步监测树干液流与小气象因子,研究月尺度、日尺度臭椿树干直径的变化特征,分析其与树干液流及小气象因子的协同变化关系。结果表明:(1)5—9月臭椿树干直径的增长量为3246.856μm,生长主要集中在5月初至7月中旬,树干直径的日变化呈现周期性收缩与膨胀的变化规律,日最大变化量范围为6月>5月>7月>8月>9月;(2)树干直径变化与树干液流呈现负相关关系(P<0.01),且滞后于树干液流变化;(3)树干直径变化与太阳辐射、空气温湿度和饱和水汽压差呈显著相关关系(P<0.01),也存在时滞效应;(4)在降雨天气下,树干直径的日变化幅度小,但雨天后树干直径明显增加。生长季臭椿不同月份树干直径增长量和变化特征存在差异,树干液流、气象因子和降雨是树干直径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椿 树干直径变化 树干液流 环境因子 时滞
下载PDF
天然林资源保护及幼林抚育管理技术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王振亚 《林业科技情报》 2023年第2期107-109,共3页
以天然林为研究对象,研究发现加强天然林资源保护以及对幼林进行科学抚育具有改善生态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等作用,然而现阶段在天然林资源保护以及幼林抚育过程中存在体系不完善、火灾威胁大、保护意识欠缺、技术相对滞后和资金短缺等... 以天然林为研究对象,研究发现加强天然林资源保护以及对幼林进行科学抚育具有改善生态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等作用,然而现阶段在天然林资源保护以及幼林抚育过程中存在体系不完善、火灾威胁大、保护意识欠缺、技术相对滞后和资金短缺等问题,进而提出应采取完善监管体系、加强防火保护、依法治林、引入现代化技术与设备和加强幼林的抚育等措施,以求为推进森林资源和林业经济的稳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林 资源保护 幼林 抚育管理
下载PDF
江苏省造林绿化空间调查评估技术方法探析
9
作者 郑刚 唐建 戎慧 《南方农业》 2023年第3期221-225,共5页
科学开展造林绿化空间调查评估是落实科学造林绿化、带位置上报和带图斑下达、做好造林绿化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措施。为科学落实江苏省造林绿化空间,实现造林绿化精细化管理,深入分析国家层面下发的江苏省造林绿化空间调查评估范围存在的... 科学开展造林绿化空间调查评估是落实科学造林绿化、带位置上报和带图斑下达、做好造林绿化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措施。为科学落实江苏省造林绿化空间,实现造林绿化精细化管理,深入分析国家层面下发的江苏省造林绿化空间调查评估范围存在的“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较为老旧、对比方法缺乏科学性、国土三调其他林地中大量苗木林未删除、大量适宜造林图斑地块未纳入调查评估范围”等不足,根据江苏省实际,明确了将7种类型图斑作为江苏省造林绿化空间调查评估范围,构建了包含17种不适宜性和12种不规划评估指标类型的江苏省造林绿化空间调查评估指标体系,并针对评估工作的技术步骤、成果质量控制和成果产出要求等进行了详细探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林绿化空间 调查评估 技术方法 江苏省
下载PDF
基于植被遥感的西南喀斯特退耕还林工程效果评价——以贵州省毕节地区为例 被引量:35
10
作者 李昊 蔡运龙 +2 位作者 陈睿山 陈琼 严祥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3255-3264,共10页
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人口压力和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使得土地退化问题严峻。2000年以来,国家开始在该地区推行退耕还林等一系列生态工程。需要评估这些工程的效果,以期为进一步的生态建设工程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以贵州省... 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人口压力和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使得土地退化问题严峻。2000年以来,国家开始在该地区推行退耕还林等一系列生态工程。需要评估这些工程的效果,以期为进一步的生态建设工程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以贵州省毕节地区为例,利用SPOT-VGTNDVI遥感数据,以大规模开展退耕还林工程前的1998—2001年为基准,建立NDVI-气候响应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残差法来分析2002—2008年以退耕还林工程为主的人为因素在当地生态恢复中的作用。结果表明,近年来开展的生态工程使得整个毕节地区植被条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但在东部大方、黔西一些区域土地退化的趋势仍未扭转,需要今后进一步的政策引导和开展后续生态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遥感 NDVI 喀斯特 毕节地区 退耕还林工程 效果评价
下载PDF
黄土丘陵沟壑区退耕还林(草)工程的经济效应--以安塞县为例 被引量:23
11
作者 刘志超 杜英 +2 位作者 徐丽萍 杨改河 冯永忠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476-1482,共7页
退耕还林(草)工程的经济效应关系到人工重构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研究退耕区农村经济的发展情况,对科学评价退耕还林(草)工程经济效应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安塞县退耕还林(草)试点工作为对象,采用参与性农村评估(Participatory Rura... 退耕还林(草)工程的经济效应关系到人工重构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研究退耕区农村经济的发展情况,对科学评价退耕还林(草)工程经济效应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安塞县退耕还林(草)试点工作为对象,采用参与性农村评估(Participatory Rural Appraisal,PRA)为调查方法,对安塞县实行退耕还林工程以来农村经济效应的变化情况进行调查;采用主成分析法对6个经济指标与退耕还林(草)经济效应的关系进行分析;用聚类分析法对8个模式的经济效应进行分类。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6个经济效应指标可以简化为特色农业收入因子、粮食收入因子和非农业收入因子,并对各因子对经济效应的贡献作了详细分析。聚类分析结果表明:8个退耕模式可分成4个经济效应发展类型:经济效应增效型、经济效应稳步型、经济效应迟缓型和经济效应滞后型;从而进一步验证经济效应与农业结构调整、后续产业的发展、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关系,为退耕还林(草)的顺利开展提供研究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草) 经济效应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黄土丘陵沟壑区
下载PDF
干旱半干旱区落叶期农田防护林防风效果的风洞试验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赛克 赵媛媛 +3 位作者 包岩峰 刘辰明 丁国栋 高广磊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57-165,共9页
探究落叶期不同结构乔灌木农田防护林带的空气动力学特征,合理配置林带结构对于减轻风季(10月-翌年5月)干旱、半干旱区农田土壤风蚀灾害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利用风洞模拟技术,以"2行1带"式乔灌木林带为研究对象,按照1:100的... 探究落叶期不同结构乔灌木农田防护林带的空气动力学特征,合理配置林带结构对于减轻风季(10月-翌年5月)干旱、半干旱区农田土壤风蚀灾害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利用风洞模拟技术,以"2行1带"式乔灌木林带为研究对象,按照1:100的缩尺比例,设计了不同疏透度、不同行距的林带模型,分析不同结构林带的风速廓线、防风效能和有效防护比,揭示落叶期不同结构林带空气流场特征和防风效果。结果表明:乔、灌木林带对空气流场垂直结构产生了不同影响,乔木林带对气流具有分层作用,风影区位于林带后5倍树高处(5H),灌木林带对气流具有抬升作用,风影区紧邻林带;疏透度较低的林带风速削弱作用更明显,疏透度45%、58%的乔木林带主要防风效能区间分别为20%~25%和15%~20%,疏透度36%、54%的灌木林带主要防风效能区间分别为10%~20%和5%~15%;在疏透度相近的条件下,行距对乔木林带防护效果的影响较小,在相同防风效能下不同行距乔木林带的累积有效防护比相差不到5个百分点,行距对灌木林带防护效果能产生较明显的影响,4cm行距灌木林带相比2.5cm行距林带在相同防风效能下的累积有效防护比高18~25个百分点;本研究中,乔木林带和灌木林带最优配置均为低疏透度(乔木45%、灌木35%)宽行距(乔木6 cm、灌木4 cm)模式。因此,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构建农田防护林带时,应当充分考虑林木落叶期的结构特征,针对乔木、灌木各自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搭配,在合理的林带疏透度范围内,适当增大林带行距,以提高林带的防风能力,保障林木的健康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验 风洞 有效防护面积 防风效能 林带结构 株行距 风速廓线
下载PDF
广西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成效及建议
13
作者 付孜 关健超 《南方农业》 2023年第13期68-71,共4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于2001年试点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累计完成退耕还林建设任务99.9万hm^(2)。工程实施后,在固土、涵养水源、固碳、释氧和吸污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取得突出的生态效益;形成的第一、二、三产经济效益价值... 广西壮族自治区于2001年试点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累计完成退耕还林建设任务99.9万hm^(2)。工程实施后,在固土、涵养水源、固碳、释氧和吸污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取得突出的生态效益;形成的第一、二、三产经济效益价值量超过300亿元,占全国退耕还林形成的经济效益总价值量的十分之一以上;对本地区人们吸纳就业、转移劳动力、提升技能、提高生活水平等方面起到了良好的积极作用。从“强化组织领导,坚持高位推动;强化组织协调,坚持部门联动;重视建章立制,坚持管理推动;着力产业发展,坚持综合治理;强化宣传培训,坚持多措并举”几个方面总结介绍了主要经验和做法。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完善退耕还林政策,大力发展林业相关产业,强化技术培训和宣传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 建设成效 对策 广西壮族自治区
下载PDF
退耕还林和荒山禁牧的相对生态价值的估算——以甘肃省靖远县永新乡为例 被引量:10
14
作者 陈秉谱 常兆丰 +2 位作者 乔娟 陈芳 樊宝丽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44-1152,共9页
从20世纪80年代后,生态系统功能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生态价值的估算成了生态学深入发展的一个新的新的热点领域。退耕还林和封山禁牧是我国的一项林业生态工程,退耕还林和禁牧的生态效果如何,在经济上是否合理都有待于探讨。本... 从20世纪80年代后,生态系统功能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生态价值的估算成了生态学深入发展的一个新的新的热点领域。退耕还林和封山禁牧是我国的一项林业生态工程,退耕还林和禁牧的生态效果如何,在经济上是否合理都有待于探讨。本文以靖远县永新乡的退耕还林和荒山禁牧为例,对相对生态功能和相对生态价值进行了探讨和估算。结果表明:(1)当地退耕还林的林地生态价值远远大于农作物生态价值加农业产值的总价值,也远远大于国家的补助标准。国家的退耕还林政策不仅有利于当地生态环境建设,而且在经济上也是合理的;(2)荒山禁牧的生态价值小于禁牧的机会成本,亦小于国家的相关补助标准,禁牧的相对生态价值与国家补贴之和大于禁牧的机会成本。但荒山禁牧新增植被的生态价值大于中国草地的平均生态价值。用相对生态价值完全可以解决不同生态指标之间以及生态指标与经济指标的等价换算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 荒山禁牧 相对生态功能 相对生态价值 靖远县
下载PDF
南岭山地杉木人工林密度试验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揭建林 骆昱春 +3 位作者 龙蔚 董太华 黄文超 詹有生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03-208,共6页
试验通过对南岭山地杉木密度试验林17年的连续观测,得到了在高立地指数等级条件下密度为:1620株/hm2、2475株/hm2、2925株/hm2、3510株/hm2,4种密度杉木试验林连续17 a的生长的观测值,用以分析不同密度对杉木林分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 试验通过对南岭山地杉木密度试验林17年的连续观测,得到了在高立地指数等级条件下密度为:1620株/hm2、2475株/hm2、2925株/hm2、3510株/hm2,4种密度杉木试验林连续17 a的生长的观测值,用以分析不同密度对杉木林分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密度对林分的自然稀疏、林分平均胸径、林分单株材积和高径比有影响,对林分平均优势高、平均高影响不大。林分蓄积随林龄增加而递增,随密度增加而递增,当到一定年龄时差异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岭山地 杉木 密度试验
下载PDF
宁南黄土丘陵区新型集流造林工程的规划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月玲 蔡进军 +2 位作者 张源润 李生宝 蒋齐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5-30,共6页
为了探索在小流域土壤侵蚀治理基础上的雨水集蓄利用技术和模式,以半干旱黄土丘陵区国家重点治理小流域为研究对象,遵循坡地水量平衡原理和雨水叠加利用理论,提出了一种新型小流域坡地集雨蓄水工程整地造林技术—“88542”集流水平... 为了探索在小流域土壤侵蚀治理基础上的雨水集蓄利用技术和模式,以半干旱黄土丘陵区国家重点治理小流域为研究对象,遵循坡地水量平衡原理和雨水叠加利用理论,提出了一种新型小流域坡地集雨蓄水工程整地造林技术—“88542”集流水平沟。研究这类工程的内涵、集流潜力及其断面参数。并对工程集蓄的径流通过典型工程应用,分析研究了集流水平沟对土壤水分的恢复调控和土壤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在半干旱黄土丘陵地区适宜修建“88542”集流水平沟,在0~100cm土层,与自然坡面相比土壤平均含水量提高5.26%;粉砂粒和粘粒含量提高0.67%和1.53%;有机质提高80%;容重降低11.59%;土壤饱和持水量、田间持水量、毛管持水量、总孔隙度、透气度分别增加了0.63%、2.03%、1.92%、2.71%、5.29%,而且林木的生长量也大幅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流水平沟 雨水集蓄利用 小流域生态治理 宁南半干旱丘陵区
下载PDF
2l世纪中国荒漠化预防及治理技术研究展望 被引量:4
17
作者 孙保平 关文彬 +3 位作者 赵廷宁 岳德鹏 丁国栋 王贤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2000年第1期54-57,共4页
立足于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人的重大问题,针对当今国际社会高度重视的环境问题——土地荒漠化防治,根据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总体目标,确立了中国荒漠化预防及治理的国家目标,分析了荒漠化预防及治理的技术需求,提出了荒漠化预防及治... 立足于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人的重大问题,针对当今国际社会高度重视的环境问题——土地荒漠化防治,根据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总体目标,确立了中国荒漠化预防及治理的国家目标,分析了荒漠化预防及治理的技术需求,提出了荒漠化预防及治理的科技优先领域和关键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化 中国 环境问题 21世纪 造林 生态环境
下载PDF
北方沙化土地退耕还林工程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魏文俊 王兵 +1 位作者 牛香 宋庆丰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37-546,共10页
我国是世界上受沙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北方地区土地沙化尤为严重,该区自然生态环境极为脆弱,量化该区植被恢复的生态环境影响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以该区内退耕还林工程为研究对象,基于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专项监测站和中国森林生... 我国是世界上受沙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北方地区土地沙化尤为严重,该区自然生态环境极为脆弱,量化该区植被恢复的生态环境影响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以该区内退耕还林工程为研究对象,基于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专项监测站和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网络所属森林生态站等的数据资源,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监测与评估规范》(LY/T 2573-2016),应用分布式测算方法评估了北方沙化土地退耕还林工程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得到北方沙化土地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总价值量为1263.07×108元·a-1,其中森林防护(34.86%)和净化大气环境功能(29.92%)的相对比例较高。区内退耕还林工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空间异质性强,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河北省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各分项物质量均较高;不同生态功能区退耕还林工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均呈现明显的差异,其中风蚀主导型生态功能区退耕还林工程发挥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最强,且各生态功能区生态系统服务的主导功能亦具有显著差异;灌木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各分项物质量最大,生态林次之,经济林最小。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改善了北方土地沙化等生态问题,尤其是为我国西北地区沙化严重的省份构筑起了生态安全屏障,促进实现"生态、民生和经济"平衡驱动模式,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方 土地沙化 退耕还林工程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下载PDF
21世纪荒漠化研究与治理方略 被引量:7
19
作者 卢琦 吴波 杨有林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2000年第1期47-53,共7页
立足于全球和我国荒漠化现状和发展态势,从国内外现有研究基础和未来趋势及我国经济发展、社会需求和环境建设等方面考虑,探讨21世纪我国荒漠化预防和治理的战略定位和决择:根据荒漠汉化土地发生类型,采用专项研究与技术集成结合、基础... 立足于全球和我国荒漠化现状和发展态势,从国内外现有研究基础和未来趋势及我国经济发展、社会需求和环境建设等方面考虑,探讨21世纪我国荒漠化预防和治理的战略定位和决择:根据荒漠汉化土地发生类型,采用专项研究与技术集成结合、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的科研方式,按照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和“十五”防沙治沙工程的基本思路,结合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分别在干旱的沙漠边缘及绿洲区、半干旱-半湿润的沙地及农牧交错区和青藏高原高寒风沙区分别设立13个荒漠化防治与可持续经营技术研究试验区和4个专项研究课题,并就保障条件及产业化问题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化 预防 治疗 21世纪 环境问题 生态环境
下载PDF
国内外退耕地植被恢复研究现状 被引量:23
20
作者 马长明 袁玉欣 《世界林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4-27,共4页
综述了国内外退耕地植被恢复的研究现状。重点讨论了土壤种子库在植被恢复过程中的作用 ,种子库与地上部分植物的关系及其演替过程中植物种类的变化、植被自然恢复过程中对土壤的影响程度 ,退耕地的还草和还林方法、过程和结果等。同时... 综述了国内外退耕地植被恢复的研究现状。重点讨论了土壤种子库在植被恢复过程中的作用 ,种子库与地上部分植物的关系及其演替过程中植物种类的变化、植被自然恢复过程中对土壤的影响程度 ,退耕地的还草和还林方法、过程和结果等。同时也介绍了微生物和动物对植物演替过程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地 植被恢复 土壤种子库 植被演替 退化草地生态系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