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8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台湾榕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1
作者 吴巧芬 夏科 +2 位作者 路茜 赵志国 仇硕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2期63-70,共8页
【目的】建立台湾榕(Ficus formosana)组培高效繁育技术体系。【方法】以台湾榕茎段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基础培养基对台湾榕茎段诱导率和萌芽数的影响;利用正交试验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活性炭及其质量浓度配比对丛生芽增殖系数、... 【目的】建立台湾榕(Ficus formosana)组培高效繁育技术体系。【方法】以台湾榕茎段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基础培养基对台湾榕茎段诱导率和萌芽数的影响;利用正交试验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活性炭及其质量浓度配比对丛生芽增殖系数、生根率和生长发育的影响;最后通过设置不同移栽基质对生根的组培苗开展移栽驯化研究,筛选能提高组培苗移栽成活率和质量的基质。【结果】同样添加1.0 mg/L 6-苄基腺嘌呤(6-BA)、0.5 mg/L激动素(KT)、0.2 mg/L萘乙酸(NAA),以WPM为基础培养基对台湾榕茎段的诱导效果优于MS培养基,培养30 d后其诱导率达97.13%,萌芽数为3.38。正交试验的极差结果显示,NAA是影响丛生芽增殖的主要植物生长调节剂,其次是6-BA,丛生芽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WPM+2.0 mg/L 6-BA+0.5 mg/L KT+0.1 mg/L NAA,接种60 d后,增殖系数达到5.77,丛生芽健壮;同时NAA也是影响丛生芽生根的主要因素,吲哚丁酸(IBA)、活性炭对生根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丛生芽生根的最佳培养基为WPM+0.1 mg/L IBA+0.1 mg/L NAA+1 g/L活性炭,接种60 d后,生根率达到100%,组培苗健壮、根系发达、不易折断;组培苗最适移栽基质是河沙∶蛭石∶珍珠岩=1∶1∶1的组合基质,移栽30 d后,苗株成活率97.78%,长势很好。【结论】台湾榕茎段经过WPM+1.0 mg/L 6-BA+0.5 mg/L KT+0.2 mg/L NAA诱导,再利用WPM+2.0 mg/L 6-BA+0.5 mg/L KT+0.1 mg/L NAA和WPM+0.1 mg/L IBA+0.1 mg/L NAA+1 g/L活性炭进行丛生芽的增殖和生根,最后由河沙∶蛭石∶珍珠岩=1∶1∶1的组合基质进行移栽驯化,是最适合台湾榕组培高效繁育的技术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榕 组培快繁 丛生芽诱导 瓶内生根 移栽驯化
下载PDF
花榈木组织培养再生体系的建立及优化
2
作者 王智华 李倩 +2 位作者 张素芳 邓小梅 吴蔼民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0-55,共6页
为建立花榈木的组织培养再生体系,以花榈木种子为外植体,通过不同灭菌组合方式进行消毒处理,研究不同培养基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对花榈木不定芽诱导、增殖、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1)最佳灭菌方式是以种子为外植体,对其进行75%乙醇浸泡... 为建立花榈木的组织培养再生体系,以花榈木种子为外植体,通过不同灭菌组合方式进行消毒处理,研究不同培养基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对花榈木不定芽诱导、增殖、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1)最佳灭菌方式是以种子为外植体,对其进行75%乙醇浸泡30 s+0.1%HgCl_(2)浸泡6 min的消毒处理;(2)最适不定芽诱导培养基是改良MS(加椰汁)+6-BA 2.0 mg/L+NAA 0.2 mg/L+肌醇0.1 g/L+蔗糖30 g/L+琼脂6 g/L,诱导率为74.96%;(3)最适不定芽增殖培养基是改良MS(加椰汁)+6-BA 2.0 mg/L+NAA 0.2 mg/L+肌醇0.1 g/L+蔗糖30 g/L+琼脂6 g/L;(4)最适不定根诱导培养基是1/2 WPM+NAA 0.15 mg/L+IBA 0.2 mg/L+肌醇0.1 g/L+蔗糖30 g/L+琼脂6 g/L,生根率最高达61.47%。本研究建立花榈木组织培养再生体系,旨在为花榈木种质资源保存和工厂化育苗提供技术指导,同时为花榈木遗传转化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榈木 组织培养 再生体系
下载PDF
刺槐离体叶片高效再生体系的优化
3
作者 韩娟 李亚鹏 +8 位作者 田彦挺 郭琪 李云 孙宇涵 邓永平 牛东升 苏立琢 李秀宇 彭祚登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8-78,共11页
【目的】通过优化再生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建立刺槐离体叶片高效的再生体系,这将为刺槐苗木繁殖、诱变育种、遗传转化以及进一步开展刺槐分子育种等奠定良好的基础。【方法】以刺槐组培苗离体的叶片为外植体,观察叶片再生不定芽的整... 【目的】通过优化再生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建立刺槐离体叶片高效的再生体系,这将为刺槐苗木繁殖、诱变育种、遗传转化以及进一步开展刺槐分子育种等奠定良好的基础。【方法】以刺槐组培苗离体的叶片为外植体,观察叶片再生不定芽的整个过程,探究基因型、取材时期、黑暗处理时长以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刺槐叶片再生不定芽的影响,同时筛选适合不定芽生根的IBA浓度。【结果】1)二倍体基因型普18-22再生能力最佳;2)组培苗继代45天为最佳外植体取材时期;3)黑暗处理14天为最佳黑暗处理时长;4)最佳的叶片再生不定芽的培养基为:MS+6-BA3.0 mg·L^(-1)+KT 1.0 mg·L^(-1)+2,4-D 0.1 mg·L^(-1)+蔗糖30 g·L^(-1)+琼脂6.5 g·L^(-1);普18-22不定芽诱导率达96.67%,平均每个叶片再生7.4个不定芽;5)不定芽生根最佳培养基为:1/2MS+蔗糖30 g·L^(-1)+琼脂6.5 g·L^(-1)+IBA 0.3 mg·L^(-1);生根率达100%。【结论】以继代培养45天的二倍体刺槐组培苗普18-22叶片为外植体,接种至MS+6-BA 3.0 mg·L^(-1)+KT 1.0 mg·L^(-1)+2,4-D 0.1 mg·L^(-1)+蔗糖30 g·L^(-1)+琼脂6.5 g·L^(-1)的再生培养基中,黑暗处理14天后转移至正常光照培养,45天后将再生的不定芽转移至生根培养基1/2MS+蔗糖30 g·L^(-1)+琼脂6.5 g·L^(-1)+IBA 0.3 mg·L^(-1)中,待不定芽生根后进行炼苗移栽,得到完整的再生植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槐 叶片 黑暗处理 植物生长调节剂 再生体系
下载PDF
油榄仁种胚高质量组培快繁体系
4
作者 王欢 曾琪瑶 +2 位作者 王春胜 郭俊杰 曾杰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53-61,88,共10页
【目的】探究油榄仁组培快繁各阶段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以及硅酸钾对苗高整齐度的影响,建立油榄仁高质量组培快繁体系,为油榄仁良种繁育和定向培育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方法】以油榄仁优良家系种子为试验材料,开展消毒方法以及增殖和生... 【目的】探究油榄仁组培快繁各阶段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以及硅酸钾对苗高整齐度的影响,建立油榄仁高质量组培快繁体系,为油榄仁良种繁育和定向培育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方法】以油榄仁优良家系种子为试验材料,开展消毒方法以及增殖和生根阶段培养基配方筛选试验,探讨硅酸钾对增殖苗整齐度的调控方法,分析不同处理间种子消毒效果、增殖质量以及生根情况的差异,确定适宜的消毒方法以及增殖和生根培养基。【结果】合适的种子消毒方法为:油榄仁种子经浓硫酸浸泡7 h后,用0.1%升汞溶液消毒种胚8 min,无菌胚萌芽率超过80%。增殖培养中,6-BA与IBA质量浓度比值为10,且KH_(2)PO_(4)和MgSO_(4)·7H_(2)O的质量浓度分别为MS培养基的2倍和1.5倍时,油榄仁的增殖效果最好,表现为增殖系数高且生长状态好,接种培养30 d其增殖系数、增殖苗高度和叶绿素含量分别可达5.6、3.75 cm和2.51 mg·g-1。油榄仁的最佳增殖培养基为改良MS(KH_(2)PO_(4)和MgSO_(4)·7H_(2)O的质量浓度分别为255 mg·L^(-1)和740 mg·L^(-1))+1.0 mg·L^(-1)6-BA+0.1 mg·L^(-1)IBA+30 g·L^(-1)蔗糖。硅酸钾可以提高增殖苗的整齐度,其最佳浓度为1.5 mmol·L^(-1),整齐度比对照高2.63倍。通过生根培养筛选出最佳生根配方为WPM+0.2 mg·L^(-1)NAA+20 g·L^(-1)蔗糖,生根率达94%以上。【结论】构建了油榄仁的组培快繁体系,尤其是通过培养基中添加适宜浓度的硅酸钾可改善油榄仁组培苗的整齐度。该体系不仅可获得优质组培苗,还能提高组培苗的整齐度,降低育苗成本,为油榄仁优良种质组培苗产业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榄仁 高整齐度 基本培养基 硅酸钾
下载PDF
培养基与光质对楸树叶柄愈伤组织诱导与再分化的影响
5
作者 王肖 盘鑫海 +2 位作者 刘馨蕴 侯金波 曾艳玲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4-92,共9页
【目的】利用楸树间接器官发生途径培养愈伤组织并诱导出芽是楸树良种繁育的高效技术方法,同时也为楸树遗传转化方面的研究提供技术参考。【方法】以楸树试管苗叶柄为外植体,采用L9(43)正交试验设计分别研究了不同基本培养基、植物生长... 【目的】利用楸树间接器官发生途径培养愈伤组织并诱导出芽是楸树良种繁育的高效技术方法,同时也为楸树遗传转化方面的研究提供技术参考。【方法】以楸树试管苗叶柄为外植体,采用L9(43)正交试验设计分别研究了不同基本培养基、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和光质等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并对愈伤组织进行形态学和组织细胞学观察,据此筛选出适宜的诱导培养基,继而探索愈伤组织再分化的培养条件。【结果】在叶柄愈伤组织诱导过程中,基本培养基种类(MS、N6、DKW)的影响效应不显著,而6-BA浓度、NAA浓度和光质对愈伤组织的诱导均具有显著影响。极差分析结果显示,当培养条件为白光,植物生长调节剂6-BA与NAA的浓度比在10∶1时最有利于愈伤组织的诱导,即楸树叶柄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为MS+1.0 mg·L^(-1)6-BA+0.10 mg·L^(-1) NAA,光质为白光;对9组愈伤组织制作石蜡切片,显微观察发现蓝光照射条件下,采用DKW+3.0 mg·L^(-1)6-BA+0.01 mg·L^(-1) NAA配方诱导出的愈伤组织细胞具有明显的拟分生组织,此愈伤组织在DKW+0.2 mg·L^(-1) TDZ+0.01 mg·L^(-1) NAA配方下可以成功诱导出不定芽。【结论】1)光照条件在愈伤组织诱导过程中具有显著的影响;2)TDZ具有较高的活性,能够高效地促进楸树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生长。本研究初步建立了楸树叶柄愈伤组织诱导方法和不定芽诱导的有效培养条件,为楸树无菌苗培育及遗传转化体系建立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楸树 叶柄 愈伤组织 光质 不定芽诱导
下载PDF
‘泓森槐’组培育苗技术研究
6
作者 龚岚 伍明华 +3 位作者 汪海东 程强强 甘然 戴小英 《南方林业科学》 2023年第6期6-9,14,共5页
以刺槐新品种‘泓森槐’当年生半木质化茎段为材料,开展离体快繁技术研究,探寻其腋芽启动萌发、不定芽增殖、生根培养的培养基配方及炼苗移栽生长条件,获取最适培养方法。结果表明,‘泓森槐’初芽诱导、不定芽分化及植株生根最适培养条... 以刺槐新品种‘泓森槐’当年生半木质化茎段为材料,开展离体快繁技术研究,探寻其腋芽启动萌发、不定芽增殖、生根培养的培养基配方及炼苗移栽生长条件,获取最适培养方法。结果表明,‘泓森槐’初芽诱导、不定芽分化及植株生根最适培养条件为:腋芽诱导初代最佳培养基为M6;分化不定芽最佳培养基为L7;不定芽生根培养基为R8。初芽诱导率达90%,单个周期增殖系数5~6,15 d生根率达96.3%,根系呈辐射状,平均不定根5条以上,移栽成活率90%以上。研究结果可为‘泓森槐’规模化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泓森槐’ 茎段 丛生芽 增殖 生根
下载PDF
林木组织培养的褐化现象及控制途径
7
作者 王梓默 林士杰 +3 位作者 朱红波 何怀江 张大伟 杨帆 《吉林林业科技》 2023年第5期36-40,共5页
有效控制褐化是植物组织培养成功的关键,本文对林木组织培养褐化的影响因素与控制途径进行了综述,为今后开展林木组织培养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林木 组织培养 褐化 控制途径
下载PDF
盐肤木体细胞胚胎发生及植株再生 被引量:1
8
作者 杨庆敏 尹飞飞 +3 位作者 龚清 杨洋 桑子阳 刘文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369-1377,共9页
以盐肤木(Rhus chinensis Mill.)幼胚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对其愈伤组织诱导及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影响,以建立盐肤木体细胞胚胎发生及植株再生体系。结果表明,最适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6-BA 0.2 mg/L+2,4-D 1.0 mg/L,... 以盐肤木(Rhus chinensis Mill.)幼胚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对其愈伤组织诱导及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影响,以建立盐肤木体细胞胚胎发生及植株再生体系。结果表明,最适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6-BA 0.2 mg/L+2,4-D 1.0 mg/L,诱导率为84.57%,诱导出的初代愈伤组织白色或淡黄色,质地疏松,表面光滑,为非胚性愈伤。初代愈伤组织转移到1/2 MS+6-BA 2 mg/L+NAA 0.5 mg/L培养基上培养1个月后,长出淡黄色质地紧密的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高达100%,在此培养基上胚性愈伤组织增殖倍数为854.73%。所获得的胚性愈伤组织转接到1/2 MS+6-BA 2 mg/L+NAA 0.5 mg/L+蔗糖4%的培养基上培养1个月后可诱导体细胞胚胎发生,诱导率可达32.67%。诱导得到的体细胞胚胎经历球形胚、心形胚、鱼雷胚、子叶胚进一步分化发育成苗。无菌苗炼苗后栽种到泥炭土∶蛭石∶珍珠岩为2∶1∶1的生长基质上,能100%稳定成活。经过细胞学观察分析,体细胞胚的发育与合子胚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肤木 愈伤组织 体细胞胚胎 细胞学观察
下载PDF
耐盐基因Bet-A转化小黑杨的研究 被引量:53
9
作者 杨传平 刘桂丰 +1 位作者 梁宏伟 张慧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4-38,共5页
本研究建立了小黑杨 (Populussimonii×P .nigra)组培再生体系 ,确定小黑杨芽分化最适宜培养基、生根培养基 ,然后进行卡那霉素敏感性试验。以小黑杨无菌苗叶片为转化受体材料 ,通过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tumefacien)介导法将外... 本研究建立了小黑杨 (Populussimonii×P .nigra)组培再生体系 ,确定小黑杨芽分化最适宜培养基、生根培养基 ,然后进行卡那霉素敏感性试验。以小黑杨无菌苗叶片为转化受体材料 ,通过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tumefacien)介导法将外源基因Bet A(编码胆碱脱氢酶 ,催化胆碱生成甘氨酸甜菜碱 )导入小黑杨(P .simonii×P .nigra)。对获得的 11株转化苗进行了PCR扩增检测和斑点杂交检测 ,其中 7株获得了 1 7Kb特异性扩增条带和杂交斑点 ,表现为阳性。从斑点杂交检测的转化苗中选取 3株杂交斑点明亮的转化子进行Southern印迹杂交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氨酸甜菜碱 Bet-A基因 遗传转化 小黑杨 耐盐基因 盐碱地改良
下载PDF
花楸嫩叶和茎段的愈伤组织诱导 被引量:26
10
作者 王爱芝 沈海龙 +2 位作者 黄剑 李长海 范少辉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14,共3页
以花楸嫩叶和茎段为外植体,在添加BA、TDZ、IBA、NAA、2,4-D组成的不同激素组合的MS培养基上培养,以诱导愈伤组织.以幼嫩的茎段为外植体时,从愈伤组织的诱导率、体积和生长状态综合考虑,得出生长素的效应为NAA>2,4-D>IBA;最佳激素种... 以花楸嫩叶和茎段为外植体,在添加BA、TDZ、IBA、NAA、2,4-D组成的不同激素组合的MS培养基上培养,以诱导愈伤组织.以幼嫩的茎段为外植体时,从愈伤组织的诱导率、体积和生长状态综合考虑,得出生长素的效应为NAA>2,4-D>IBA;最佳激素种类组合为NAA1.0mg/L+BA0.5~3.0mg/L、2,4-D1.0mg/L+BA0.5~3.0mg/L或TDZ0.01~0.5mg/L.以幼嫩的叶片为外植体时,虽然诱导率可达100%,但只是在切口处长小米粒大小的愈伤组织,生长素的诱导效应大小为2,4-D>NAA>IBA,最佳激素组合为2,4-D1.0mg/L+BA0.5~3.0mg/L.将初代培养的愈伤组织转入增殖培养基,增殖效果都非常好,4周后愈伤组织长满培养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楸 嫩叶 茎段 愈伤组织 激素组合
下载PDF
白桦组培再生系统的研究(Ⅰ) 被引量:35
11
作者 陶静 詹亚光 +2 位作者 姜静 杨传平 刘玉喜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6-9,共4页
建立白桦(Betulaplatyphylasuks)组织培养再生系统,为白桦良种选育、定向培育及遗传转化等方面的研究,提供基础手段和理论依据。采用WPM、MS、IS三种基本培养基,通过休眠芽获得无菌苗后,再选取无菌苗... 建立白桦(Betulaplatyphylasuks)组织培养再生系统,为白桦良种选育、定向培育及遗传转化等方面的研究,提供基础手段和理论依据。采用WPM、MS、IS三种基本培养基,通过休眠芽获得无菌苗后,再选取无菌苗的不同部位作外植体,分别诱导、分化、生根形成再生植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桦 组织培养 植株再生
下载PDF
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基质种类对杉木无性系瓶外生根组培苗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3
12
作者 韦如萍 胡德活 +3 位作者 晏姝 郑会全 王润辉 曾宏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9-56,共8页
以杉木无性系组培苗为材料,采用正交设计和单形重心混料试验设计,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基质种类及配比对苗木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对杉木无性系组培继代芽苗瓶外生根率和根数量的影响较大,以100 mg/L IBA溶液浸... 以杉木无性系组培苗为材料,采用正交设计和单形重心混料试验设计,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基质种类及配比对苗木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对杉木无性系组培继代芽苗瓶外生根率和根数量的影响较大,以100 mg/L IBA溶液浸泡芽苗1 h的组合方式生根效果最佳,平均生根率89.56%。基质种类和配比方式对继代芽苗瓶外生根率和苗木生长均有较大影响,移栽基质的成分应以泥炭土和蛭石为主,珍珠岩和红心土可不加或少量添加。总根长、总根表面积、总根体积、平均根直径等根系形态参数是评价杉木无性系瓶外生根组培苗质量的重要形态指标。利用隶属函数值对不同基质配方的苗木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同时兼顾生根率指标,筛选出7号配方为较适宜的移栽基质,该配方由泥炭土和蛭石按照体积比0.6∶0.4混合而成,移栽2个月后苗木生根率为79.91%,移栽12个月后平均苗高为23.80 cm,平均地径为4.09 mm,而且根系发达,苗木综合质量明显优于红心土中的对照苗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无性系 组培 生根 植物生长调节剂 基质 苗木 质量
下载PDF
不同配方营养液对水培风信子生长及观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2
13
作者 李风童 陈秀兰 +4 位作者 刘春贵 孙叶 马辉 张甜 包建忠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30-134,共5页
以改良Hoagland营养液为根据,配制3种营养液配方,研究大量元素含量对水培风信子4个品种的根系和芽生长以及观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营养液处理会短暂阻碍根系的生长,缓苗期过后促进根系生长加快,其中A配方效果最为明显,芽的生长与根... 以改良Hoagland营养液为根据,配制3种营养液配方,研究大量元素含量对水培风信子4个品种的根系和芽生长以及观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营养液处理会短暂阻碍根系的生长,缓苗期过后促进根系生长加快,其中A配方效果最为明显,芽的生长与根系生长存在一定相关性。营养液处理在控制植株徒长、调整冠幅、增加花葶直径、增大叶面积、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等方面都有良好效果,但不同品种对不同营养液配方适应性有差异,综合比较来看,C、B、A、C配方分别是‘杰妮鲍斯’、‘芬达’、‘卡耐基’和‘星空’的最优营养液配方。可见,风信子水培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的品种对营养液进行适当调整,以此达到最理想的水培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信子 营养液 水培 生长 观赏品质
下载PDF
优良保健树大叶冬青组培扩繁的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刘根林 李晓储 +3 位作者 梁珍海 倪竞德 李玉巧 黄利斌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39-443,共5页
以大叶冬青具节茎段芽体增殖产生试管苗,适宜培养基为MS+1.0μmolNAA+8.8μmolBA或MS+1.0μmolNAA+9.1μmolZT;幼叶外植体诱导的愈伤组织块转培于WPM+5.0μmolTDZ+3.0μmolIAA培养基上,能产生较多不定芽苗(每一愈伤组织块平均产生11.2株... 以大叶冬青具节茎段芽体增殖产生试管苗,适宜培养基为MS+1.0μmolNAA+8.8μmolBA或MS+1.0μmolNAA+9.1μmolZT;幼叶外植体诱导的愈伤组织块转培于WPM+5.0μmolTDZ+3.0μmolIAA培养基上,能产生较多不定芽苗(每一愈伤组织块平均产生11.2株);BA对大叶冬青外植体不定芽的处理能产生较好的增殖系数与高生长;试管苗适宜生根处理为1/4MS+1.0μmolNAA(或+1.0μmolIBA);室外移栽成活率达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叶冬青 组织培养 扩繁技术 培养基 外植体 不定芽苗
下载PDF
6-BA对酸樱桃组培苗4种内源激素质量分数动态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7
15
作者 高红兵 王朋飞 +1 位作者 刁绍启 曹丽娟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46-48,共3页
研究了6-BA对酸樱桃组培苗中4种内源激素的质量分数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培养5d时,6-BA可促进酸樱桃组培苗内源IAA和ZR质量分数的增加,也可促进内源IAA和ZR的生物合成;6-BA对内源GA3质量分数的影响与IAA和ZR相反,在培养初期,随着... 研究了6-BA对酸樱桃组培苗中4种内源激素的质量分数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培养5d时,6-BA可促进酸樱桃组培苗内源IAA和ZR质量分数的增加,也可促进内源IAA和ZR的生物合成;6-BA对内源GA3质量分数的影响与IAA和ZR相反,在培养初期,随着6-BA质量浓度的增加,GA3质量分数下降,其原因可能是高质量浓度6-BA抑制了束缚态GA3的水解,培养后期GA3质量分数大幅上升;内源ABA质量分数一直呈下降趋势,随着6-BA质量浓度的增加,下降幅度加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素 赤霉素 细胞分裂素 脱落酸 组织培养
下载PDF
悬铃木叶片再生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18
16
作者 王磊 李红双 +1 位作者 蔺娜 崔德才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8-63,共6页
以悬铃木为试验材料 ,系统地研究了激素浓度、叶片生理状态、光照条件等诸多因素对叶片再生的影响 ,建立了悬铃木叶片外植体的不定芽高频再生体系。研究结果表明 ,以顶部充分伸展的 4 0d叶龄的无菌苗叶片为外植体 ,再生效果最好 ,将此... 以悬铃木为试验材料 ,系统地研究了激素浓度、叶片生理状态、光照条件等诸多因素对叶片再生的影响 ,建立了悬铃木叶片外植体的不定芽高频再生体系。研究结果表明 ,以顶部充分伸展的 4 0d叶龄的无菌苗叶片为外植体 ,再生效果最好 ,将此类叶片放在含 1 5mg·L- 1 6 -BA ,0 5mg·L- 1 IBA和 0 5mg·L- 1 KT的MS分化培养基上 ,暗培养 7d后转到光下培养 ,15d后便可见到不定芽不经过或经过很少的愈伤组织阶段 ,直接从叶片上分化产生 ,出现的高峰期在接种后的 2 0~ 30d ,芽分化率高达 98%以上。待小芽长至 1~ 2cm ,将其从叶片上切下 ,转到芽伸长培养基 (MS +0 3mg·L- 1 6 -BA +0 0 5mg·L- 1 NAA +30mg·L- 1 Ad)上使小芽长大成苗 ,最后移到生根培养基(1 2MS +0 1mg·L - 1NAA)上 ,最终得到完整的植株。该再生体系可作为基因转化的受体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铃木 叶片 再生体系 植株再生 组织培养
下载PDF
马尾松幼胚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的研究 被引量:15
17
作者 靳小翠 李志辉 +2 位作者 杨模华 张冬林 丁贵杰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0-84,共5页
利用马尾松未成熟胚为外植体,在预备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对不同时期不同家系马尾松幼胚的采集、接种,诱导产生胚性愈伤组织,计算实验数据,利用SPSS13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以LP为基本培养基,最易诱导出胚性愈伤组织的采种时期是4月中旬... 利用马尾松未成熟胚为外植体,在预备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对不同时期不同家系马尾松幼胚的采集、接种,诱导产生胚性愈伤组织,计算实验数据,利用SPSS13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以LP为基本培养基,最易诱导出胚性愈伤组织的采种时期是4月中旬至5月下旬;在这一时期不同家系对诱导率影响的差异不显著;随着幼胚成长,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率也逐步下降;马尾松幼胚的胚性愈伤组织诱导过程需在暗培养条件下进行;在初步试验中,诱导胚性愈伤组织最佳的是第③号激素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学 林木育种 马尾松 幼胚 胚性愈伤组织 采种时期
下载PDF
楸树组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32
18
作者 韩创举 杨培华 +2 位作者 樊军锋 谢斌 刘永红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0-81,共2页
通过楸树的组织培养试验,结果表明:楸树腋芽诱导在培养基M S+6-BA 0.8 m g.L-1+IBA 0.1 m g.L-1较适宜;而增殖培养在N 6+6-BA 1.5+NAA 0.001 6 m g.L-1最佳;不定根诱导培养基1/2M S+IBA 0.5 m g.-L 1和1/2M S+NAA 0.8 m g.L-1均可。
关键词 楸树 组织培养 培养基
下载PDF
广西壮族自治区桉树组培苗移栽关键技术
19
作者 梁家基 《乡村科技》 2023年第19期112-114,共3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是我国桉树的主要种植区,随着近年来桉树人工林面积的迅速扩大,人们对桉树苗木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大。组培育苗是目前桉树无性繁殖的重要方式,而组培苗移栽技术是决定桉树组培苗能否成活的重要因素。从移栽前的准备工作、... 广西壮族自治区是我国桉树的主要种植区,随着近年来桉树人工林面积的迅速扩大,人们对桉树苗木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大。组培育苗是目前桉树无性繁殖的重要方式,而组培苗移栽技术是决定桉树组培苗能否成活的重要因素。从移栽前的准备工作、移栽、移栽后管护、苗木定级与出圃等方面总结桉树组培苗移栽关键技术,以提高桉树组培苗的成活率和苗木品质,促进桉树产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 组培苗 移栽技术
下载PDF
单叶省藤组培苗造林初步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曾炳山 尹光天 +3 位作者 许煌灿 刘英 冯昌林 吕世安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40-244,共5页
This paper deals with tubeseedling afforestation of Calamus simplicifolius. The survival rate of tubeseedlings planted in arboretum and Duadanga grandiflora forest is not lower than that of normal seedling... This paper deals with tubeseedling afforestation of Calamus simplicifolius. The survival rate of tubeseedlings planted in arboretum and Duadanga grandiflora forest is not lower than that of normal seedlings. That indicates the afforestation requirements of tubeseedlings, such as site selection, site preparation, shading trees and planting, can be similar to those of normal seedlings. The survival rate of tubeseedlings planted in arboretum, teak forest, Michelia macclurei forest, Duadanga grandiflora forest and natural secondary forest can be higher than ninety percent. The afforestation results of clump seedlings show that the survival rate of shoots in the clump is relative to their initial height before afforestation. The highest shoot in clumps has the highest survival rate. In clump seedlings, individual shoots with a height lower than 20 cm have very low afforestation survival rate. There is eminent difference among the height growth of different tissue culture families. This indicates the selection of elite family or plus plant can enhance the production of rattan forests. Experiment results also show that plants developed from tubeseedlings have stronger suckering ability and can germinate suckers one or two years earlier than those developed from normal seedlings. This phenomenon needs more research and mor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on the remnant impact of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applied in proliferation cul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叶省藤 组培苗 造林 丛芽苗 萌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