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山松大小蠹的入侵对华山松挥发物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蕾蕾 陈辉 陈霞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4-118,共5页
采用气质联动技术对秦岭林区华山松健康木、枯萎木针叶、树脂和韧皮部组织内挥发性物质的组成、含量和生物活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华山松针叶、树脂和韧皮部组织内的挥发性成分主要由单萜、倍半萜和二萜组成,其中以α-蒎烯、β-蒎烯... 采用气质联动技术对秦岭林区华山松健康木、枯萎木针叶、树脂和韧皮部组织内挥发性物质的组成、含量和生物活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华山松针叶、树脂和韧皮部组织内的挥发性成分主要由单萜、倍半萜和二萜组成,其中以α-蒎烯、β-蒎烯、乙酸-龙脑酯、β-石竹烯、α-石竹烯、α-杜松醇、异杜松醇、萜烯醇、杜松二烯为主;华山松针叶、树脂、韧皮部组织内挥发性物质在组成和含量上均有差异,其中以针叶中挥发性物质成分最丰富,其次是韧皮部组织,而树脂的成分则更纯;同时华山松健康木与枯萎木间挥发性物质的种类和含量也具有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山松 华山松大小蠹 挥发性物质 GC/MS
下载PDF
新疆黄斑星天牛的发生期预测预报方法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王爱静 桑巴叶 +5 位作者 史彦江 巴哈提古丽.木沙巴依 韩新伟 艾合买提.达吾提 张小琴 吉力力.阿不都艾尼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360-1364,共5页
【目的】黄斑星天牛Anoplophora nobilis Ganglbauer是我国林业上的一种毁灭性蛀干害虫,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补充的森林植物检疫对象。以幼虫在树干内蛀食危害,成虫在树干和枝条上刻槽产卵造成破伤口导致树木干枯。危害轻者使树木枝枯叶... 【目的】黄斑星天牛Anoplophora nobilis Ganglbauer是我国林业上的一种毁灭性蛀干害虫,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补充的森林植物检疫对象。以幼虫在树干内蛀食危害,成虫在树干和枝条上刻槽产卵造成破伤口导致树木干枯。危害轻者使树木枝枯叶黄,生长衰弱;重者大面积整株死亡并降低用材价值,对新疆的绿洲生态安全和林业发展都构成了很大的威胁。为了掌握该天牛的防治最佳时机进行有效控制,对其主要习性和发生规律进行系统的观测。【方法】从2006~2009年采用物候、期距、形态特征和有效积温预测法,对黄斑星天牛发生期预测预报方法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研究总结出了一套对该天牛的成虫、蛹、幼虫和卵的发生期预测预报方法。【结论】制定了黄斑星天牛发生期预测预报方法,为准确预报该天牛各虫期出现时间提出了科学的方法,并为选择最佳防治时机提供了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斑星天牛 发生期 预测法
下载PDF
不同诱捕器与诱芯对笋横锥大象虫的诱捕效果 被引量:2
3
作者 陈立君 唐超 +2 位作者 金启安 温海波 彭正强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9042-9043,9065,共3页
[目的]研究诱捕器与诱芯对笋横锥大象虫的诱捕效果。[方法]比较不同诱捕器、不同诱芯制作方法对竹大象虫的诱捕效果。[结果]结果表明,用自制网式诱捕器诱捕笋横锥大象虫比撞板式诱捕器效果更好,诱捕效果提高325%。5种诱芯的诱捕效果比较... [目的]研究诱捕器与诱芯对笋横锥大象虫的诱捕效果。[方法]比较不同诱捕器、不同诱芯制作方法对竹大象虫的诱捕效果。[结果]结果表明,用自制网式诱捕器诱捕笋横锥大象虫比撞板式诱捕器效果更好,诱捕效果提高325%。5种诱芯的诱捕效果比较:雌虫+笋的效果最佳,雄虫+笋的诱捕效果次之,雄虫表现的诱捕效果最差,雌虫和笋的诱捕效果相当。[结论]该研究结果为聚集信息素的提取及诱捕剂的研制工作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大象 诱捕器 活体诱芯
下载PDF
松墨天牛绿色防控试验防效评价 被引量:2
4
作者 马向阳 李志强 +1 位作者 余华洋 冯志敏 《湖北林业科技》 2018年第2期36-39,共4页
为防控信阳新县松墨天牛的为害,通过采取挂诱捕器、施放花绒寄甲、及时清理死松树等绿色防控措施,开展了松墨天牛防治。试验结果表明:花绒寄甲对松墨天牛的寄生率大幅提升,平均寄生率达62.73%,死松树数量和林间松墨天牛成虫数量逐年大... 为防控信阳新县松墨天牛的为害,通过采取挂诱捕器、施放花绒寄甲、及时清理死松树等绿色防控措施,开展了松墨天牛防治。试验结果表明:花绒寄甲对松墨天牛的寄生率大幅提升,平均寄生率达62.73%,死松树数量和林间松墨天牛成虫数量逐年大幅下降,防治效果显著,绿色防控方法可以大面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墨天牛 绿色防控 新县
下载PDF
三峡宜昌区域松材线虫病疫情扩散空间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古剑 肖正利 +3 位作者 李金鞠 赵金文 汤丹 周丹 《湖南生态科学学报》 2022年第1期62-69,共8页
【目的】了解松材线虫病疫情扩散、流行与发生地理空间分布,获取疫源地理空间分布规律,为疫情防控和决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ArcGIS软件进行核密度分析、区域重心分析以及多环缓冲区分析等,揭示松材线虫病疫情扩散空间格局和分... 【目的】了解松材线虫病疫情扩散、流行与发生地理空间分布,获取疫源地理空间分布规律,为疫情防控和决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ArcGIS软件进行核密度分析、区域重心分析以及多环缓冲区分析等,揭示松材线虫病疫情扩散空间格局和分布特征,并对疫情扩散风险进行预测,利用Moran's I指数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三峡宜昌区域疫情重灾区集中在当阳市、夷陵区和宜都市;受害松林密度相对集中,传播距离长、跨度大,疫情传播特征呈现地理面状扩散,疫源呈跳跃和迁移式发展,局部爆发特点;松林受害地理分布集中在海拔1200 m以下,高海拔成为疫源传播的自然屏障;疫源的分布模式为随机分布,松材线虫病危害程度由中心聚集向周围扩散。【结论】三峡宜昌区域处于疫情包围之中,该区域疫源具有传播扩散风险。基于地理空间分析,应根除松材线虫疫源地,控制人为和自然传播来阻挡疫源扩散,减少疫情爆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宜昌区域 松材线虫病 疫情扩散 空间分析
下载PDF
桑天牛的生物学特点及其防治技术概述 被引量:1
6
作者 梁侃 《生物灾害科学》 2014年第1期98-100,共3页
桑天牛为杨树等林木重要蛀干害虫,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广泛分布,且其防治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通过对桑天牛在生物学特性、防治方法与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桑天牛的综合治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桑天牛 生物学特性 生物防治 物理防治
下载PDF
浅析我国分布的3种大小蠹的识别与检疫管理
7
作者 吴中虹 《绿色科技》 2011年第10期63-64,共2页
对红脂大小蠹、华山松大小蠹和云杉大小蠹的形态特征、为害寄主以及危害症状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了检疫管理措施,为进境口岸针对性检疫和保护我国的林木资源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大小蠹 识别 危害特点 检疫措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