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8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封山育林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1
作者 支忠 《广东蚕业》 2024年第2期47-49,共3页
封山育林作为一项重要的林业生态修复措施,旨在通过限制人为干扰促进森林的自然恢复,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文章从封山育林的作用、实施方式以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探讨了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如何有效应用封山育林策略。
关键词 封山育林 林业 生态工程 工程建设 防范病虫害 生物多样性
下载PDF
封山育林规划设计与实施措施
2
作者 李先英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 2024年第2期0044-0047,共4页
为改善生态环境,培育和保护森林资源,充分发挥林地效益,利用林木的自生能力,在天然条件适宜的山区,对林木林地进行封山育林。对封山育林区进行前期调查规划,设计出相应的封育类型,选择全封、半封或轮封等方式。制定完善的封山育林作业措... 为改善生态环境,培育和保护森林资源,充分发挥林地效益,利用林木的自生能力,在天然条件适宜的山区,对林木林地进行封山育林。对封山育林区进行前期调查规划,设计出相应的封育类型,选择全封、半封或轮封等方式。制定完善的封山育林作业措施,设立围栏界桩警示标牌标志,建立健全封山育林责任制度、封山育林规划和封山公约,加强封山育林档案管理,推进封山育林进度和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山育林 措施 规划 效益
下载PDF
封山育林在南岭山系林业生态建设的运用
3
作者 林锦浩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 2024年第9期0155-0158,共4页
封山育林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林业生态建设的有效策略,在该项策略的应用下,封锁区域内的林区资源可以得到有效恢复,并逐渐完善当地的生态系统。因此,针对目前南岭山系中的生态问题,为了有效恢复该区域内的生态环境,需增加物种多样性,扩张... 封山育林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林业生态建设的有效策略,在该项策略的应用下,封锁区域内的林区资源可以得到有效恢复,并逐渐完善当地的生态系统。因此,针对目前南岭山系中的生态问题,为了有效恢复该区域内的生态环境,需增加物种多样性,扩张森林覆盖率,本文主要对封山育林策略的应用进行讨论,总结出几点应用策略,希望能为南岭山系林区生态的恢复做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山育林 南岭山系 林业生态建设 运用策略
下载PDF
林业生态建设工程中封山育林的运用策略
4
作者 申勇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 2024年第9期0140-0142,共3页
本研究探讨了封山育林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的运用,通过分析封山育林的方式,对现阶段相关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从封育结合、加强宣传教育与民众参与、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三方面,提出了封山育林的具体实施策略。... 本研究探讨了封山育林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的运用,通过分析封山育林的方式,对现阶段相关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从封育结合、加强宣传教育与民众参与、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三方面,提出了封山育林的具体实施策略。通过本文的研究,以期为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提供参考,推动相关工作的科学实施,实现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山育林 林业生态工程 生态改善
下载PDF
封山育林在林业生态建设中的应用
5
作者 武彦芳 《山西林业科技》 2024年第S01期63-64,共2页
笔者总结了封山育林在林业生态建设中的作用,介绍了全封、半封、轮封的封育方式。分析了封山育林过程中存在不符合当地实际、管理形式落后、植被更新能力差等问题,提出了设置封禁围栏、设立宣传牌、组织人员巡护、加强经营管护等封山育... 笔者总结了封山育林在林业生态建设中的作用,介绍了全封、半封、轮封的封育方式。分析了封山育林过程中存在不符合当地实际、管理形式落后、植被更新能力差等问题,提出了设置封禁围栏、设立宣传牌、组织人员巡护、加强经营管护等封山育林应用措施,以期为今后林业生态建设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山育林 封育方式 林业生态建设
下载PDF
封山育林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6
作者 李根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 2024年第8期0158-0160,共3页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持续增长,天然林资源的过度开发对生态环境产生了严重影响。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壤侵蚀和生态系统服务下降的问题日益严重,定期封山已成为恢复和重建全球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手段。定期封山不仅促进了生物多样...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持续增长,天然林资源的过度开发对生态环境产生了严重影响。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壤侵蚀和生态系统服务下降的问题日益严重,定期封山已成为恢复和重建全球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手段。定期封山不仅促进了生物多样性,还有效地建立了最高水平的社区,提高了森林地区的水土保护能力和光能效率,从而优化了森林生态系统。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封山育林仍面临总体规划不足、管理机制落后、生态建设投入不足等问题。因此,研究常规山地防水在林业工程中的有效应用,不仅具有理论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山育林 林业 生态工程
下载PDF
造林绿化及封山育林核查技术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刘丹 宋成刚 《林业勘查设计》 2024年第3期24-27,共4页
依据对造林绿化、封山育林核查工作多年的实践经验,经过认真研究总结,为保证核查工作优质高效地完成,从核查技术标准、核查范围与内容、核查任务量与方式方法、核查保障技术措施等几个重要环节分析,确保核查质量达到标准。
关键词 造林绿化 封山育林 核查技术
下载PDF
浅析封山育林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杜玉峰 《山西林业》 2023年第4期12-13,共2页
封山育林是森林经营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措施。从封山育林对生态环境的作用研究意义、对生态环境的作用、对生态恢复与重建以及对生态环境改善的作用等方面论证了封山育林的重要性。
关键词 封山育林 生态环境
下载PDF
吕梁山林区封山育林工程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枫 《山西林业》 2023年第1期20-21,共2页
封山育林是一项投资投劳少、见效快的森林培育手段,介绍了吕梁山林区封山育林的措施和做法,分析了当前封山育林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
关键词 吕梁山林区 封山育林
下载PDF
干旱区沙漠化土地逆转植被的防风固沙效益研究 被引量:57
10
作者 王继和 马全林 +2 位作者 刘虎俊 杨自辉 张德奎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03-909,共7页
使用便携式防沙风速廓线测量仪和阶梯式集沙仪测定了单个植物的阻风作用以及不同恢复阶段植被内的近地面风速、输沙量;同时调查了不同恢复阶段植被的组成、覆盖度,土壤理化性质。结果表明,油蒿、沙蒿、柠条和花棒的个体空间构型分别... 使用便携式防沙风速廓线测量仪和阶梯式集沙仪测定了单个植物的阻风作用以及不同恢复阶段植被内的近地面风速、输沙量;同时调查了不同恢复阶段植被的组成、覆盖度,土壤理化性质。结果表明,油蒿、沙蒿、柠条和花棒的个体空间构型分别是:沙蒿、花棒株型为疏散丛生型;柠条株型为中间丛生型;油蒿株型为紧密丛生型;近地面0~50cm层的阻风阻沙作用效果由强到弱依次为油蒿〉沙蒿〉柠条〉花棒。演替更新过程中,柠条、花棒、沙蒿逐渐衰退,到顶级群落阶段已完全从群落中退出,油蒿形成单一优势种顶级群落。由于优势种群的变化,从初始阶段→发展阶段→相对稳定阶段(顶级群落阶段)的演替更新过程中,近地面粗糙度从0.003cm、6.039cm增加到17.726cm;在流动沙丘2m高度风速为6.5m·s^-1时,相对稳定阶段没有出现风蚀,发展阶段输沙量只达到1.83g·cm^-1·h^-1,占到初始阶段的3.2%。在3m高度风速相同时,发展阶段近地面风速较初始阶段降低了54.29%,沙结皮厚度达到1~3mm,所占面积比例达到91%,已经基本实现防风固沙;相对稳定阶段近地面风速较初始阶段降低了83.68%,沙结皮厚度达到5~6mm,所占面积比例达到98%,完全实现防风固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育 植被恢复 荒漠植被 防风作用 固沙效益
下载PDF
我国封山育林研究进展 被引量:29
11
作者 费世民 彭镇华 +2 位作者 周金星 陈秀明 王鹏 《世界林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9-33,共5页
文中概述了封山育林的概念、技术措施以及封山育林的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并提出了封山育林今后研究的重点 ,主要是进行群落演替规律、生态恢复过程等封山育林的生态过程研究、封山育林生态功能及其提高技术研究、困难地带生态恢复与... 文中概述了封山育林的概念、技术措施以及封山育林的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并提出了封山育林今后研究的重点 ,主要是进行群落演替规律、生态恢复过程等封山育林的生态过程研究、封山育林生态功能及其提高技术研究、困难地带生态恢复与封山育林研究以及封山育林的生态系统管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封山育林 群落演替规律 生态恢复 生态功能
下载PDF
封山育林对杉木人工林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28
12
作者 蔡道雄 卢立华 +1 位作者 贾宏炎 何日明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19-327,共9页
通过对杉木纯林进行密度调控,并采取封育和非封育管理6 a,结果显示:短期的封山育林对杉木林分的整体状况没有产生明显的影响,但对其林下植被的物种多样性及植被的生长产生了较显著的影响,在封育区林下植物有60科、101属、116种,植被的... 通过对杉木纯林进行密度调控,并采取封育和非封育管理6 a,结果显示:短期的封山育林对杉木林分的整体状况没有产生明显的影响,但对其林下植被的物种多样性及植被的生长产生了较显著的影响,在封育区林下植物有60科、101属、116种,植被的总盖度达85%,而非封育区林下植物只有49科、78属、88种,植被的总盖度仅达60%;封育区与非封育区比,封育区林下植物种数增加了28种,增量为31.82%,植被总盖度增加了25%,且多了1层高度>2 m的木本植被层。主要植物特征值分析显示:封育区林下植物的相对密度、相对盖度及重要值等特征值较高的种数都比非封育区多,所占的比例也高;在封育区,对叶榕的重要值最高,达100.43%,且重要值≥35%的种有16种,占其林下植物总种数的13.79%,而在非封育区,断肠草的重要值最高,仅达34.77%,重要值≥35%的种为零;封育区林下植物的优势度比非封育区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山育林 杉木人工林 林下植被 特征值
下载PDF
我国石灰岩地区森林培育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3
作者 秦飞 陈平 +4 位作者 王朋 吴静 俞元春 王维 关庆伟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9年第4期120-124,共5页
石灰岩广泛分布于我国,其特殊的生态特征,促进了石灰岩地区植物区系朝着特有化发展。在总结我国石灰岩地区造林立地分类、适生树种、植苗造林技术和区域营造林综合开发方面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当前及今后一定时期,应着重加强石灰岩地... 石灰岩广泛分布于我国,其特殊的生态特征,促进了石灰岩地区植物区系朝着特有化发展。在总结我国石灰岩地区造林立地分类、适生树种、植苗造林技术和区域营造林综合开发方面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当前及今后一定时期,应着重加强石灰岩地区先锋造林树种的品种选育、工程造林技术最优化和标准化、区域综合开发营造林模式研究,为加快推进石灰岩地区森林植被恢复进程提供更加有效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培育 研究进展 石灰岩地区
下载PDF
民和县退耕还林(草)的效应及后续发展分析 被引量:11
14
作者 强泰 毛伟 +2 位作者 赵青林 田鑫 潘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5期15601-15603,共3页
以民和县为例,应用数据分析了退耕还林(草)后的生态和社会效应,结果表明,退耕工程实施后改善了区域水土流失状况和微气候环境,优化了农村的产业结构,增加了农民收入,但仍存在退耕后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特... 以民和县为例,应用数据分析了退耕还林(草)后的生态和社会效应,结果表明,退耕工程实施后改善了区域水土流失状况和微气候环境,优化了农村的产业结构,增加了农民收入,但仍存在退耕后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特色农业形成农业产业链等后续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和县 退耕还林(草) 后续发展 对策
下载PDF
中国热带、亚热带地区封山育林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杨梅 林思祖 +1 位作者 曹子林 王雁雪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4期342-348,共7页
封山育林是我国传统的育林方法之一,在林业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总结了中国热带、亚热带地区各地封山育林现状及研究动态,提出在继承传统封山育林精华的基础上,以近自然林业理论为指导,不断完善管理体系,提高培育技术,实现封育技术的... 封山育林是我国传统的育林方法之一,在林业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总结了中国热带、亚热带地区各地封山育林现状及研究动态,提出在继承传统封山育林精华的基础上,以近自然林业理论为指导,不断完善管理体系,提高培育技术,实现封育技术的科学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热带地区 亚热带地区 封山育林 近自然林业
下载PDF
黄土丘陵沟壑区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战略资源条件与对策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闰平 高志强 +1 位作者 苗果园 张国红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3期43-44,共2页
分析了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的水热、土地、林草等资源条件以及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战略的重要意义,并提出该区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战略的基本对策。
关键词 黄土丘陵沟壑区 退耕还林 资源条件 退耕还草
下载PDF
石质山地直播造林对植被和土壤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马风云 刘艳 +3 位作者 侯龙鱼 宋玉民 邢尚军 陈怀梁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10年第1期87-92,98,共7页
直播造林是石质山地植被恢复的重要技术,为了评价该类地区植被恢复效果,运用物种丰富度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研究山东省薛城区邹坞镇石质山地直播造林区和撂荒区物种多样性特征和土壤化学性质特征... 直播造林是石质山地植被恢复的重要技术,为了评价该类地区植被恢复效果,运用物种丰富度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研究山东省薛城区邹坞镇石质山地直播造林区和撂荒区物种多样性特征和土壤化学性质特征。结果表明:1)直播造林区乔木层苦楝为优势种,重要值最高,灌木层火炬树为优势种;撂荒区灌木层以荆条为优势种;直播造林区和撂荒区无直播树种外的乔木物种分布。2)直播造林区显著增加了乔木层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一定程度了增加了灌木层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草本层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显著低于撂荒区。3)直播造林区土层较厚,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和电导率均显著高于撂荒区,pH值没有显著差异。直播造林在石质山地植被恢复中具有明显效果,自然演替恢复效果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多样性 重要值 化学性质 直播造林 石质山地
下载PDF
杭州市富阳区公益林封山育林后群落结构变化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骏 徐升华 +8 位作者 吴初平 焦洁洁 黄玉洁 高洪娣 沈爱华 袁位高 朱锦茹 高智慧 江波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07-616,共10页
为分析实施封山育林后公益林群落结构、林分质量,探明次生演替趋势,研究公益林封山育林后群落结构变化,根据杭州市富阳区公益林的分布格局与森林类型等基本特征;运用森林生态野外观测、试验分析、数理统计分析等方法,建立固定监测样地88... 为分析实施封山育林后公益林群落结构、林分质量,探明次生演替趋势,研究公益林封山育林后群落结构变化,根据杭州市富阳区公益林的分布格局与森林类型等基本特征;运用森林生态野外观测、试验分析、数理统计分析等方法,建立固定监测样地88个,并对固定样地进行跟踪调查,定期研究森林群落相关因子,并运用实测数据对其进行计量研究。结果表明富阳区公益林林分质量显著提高,2009—2014年5年间阔叶林的幼龄林密度极显著地增加了325.00株/hm^2(27.4%,P<0.01),平均胸径显著增长了0.65cm(8.2%,P<0.05),群落生物量增加了4.53t/hm^2(5.7%);中龄林平均胸径增长了0.23cm(2.1%),群落生物量极显著地增加了18.55t/hm^2(15.9%,P<0.01)。5年间针阔混交林3个龄组的密度略有增加,幼龄林的平均胸径增加最多,增加了1.07cm(12.8%);幼龄林的群落生物量增加最多,极显著地增加了20.59t/hm^2(20.7%,P<0.01),中龄林的群落生物量极显著地增加了12.14t/hm^2(11.5%,P<0.01)。对比富阳区公益林2009年和2014年林龄结构,幼龄林、中龄林面积减少,近熟林和成熟林面积增加;阔叶林的幼龄林基本不变,中龄林比例下降,向近熟林变化;针阔混交林的幼龄林比例下降,中龄林和近熟林比例提高,说明5年内针阔混交林的幼龄林逐渐进入中龄阶段,同时中龄林也进入中近熟林阶段。富阳区公益林经过5年的封育,针阔混交林和阔叶林中的阔叶树种比例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在针叶林中柏木(Cupressus funebris Endl.)和黄檀(Dalbergia hupeana Hance)相对优势度增加最多;在阔叶林中木荷(Schima crenata)、朴树(Celtis sinensis)、野鸦椿(Euscaphis japonica)的相对优势度增加最多,南酸枣(Choerospondias axillaris)、女贞(Ligustrum lucidum)、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的相对优势度减少最多;在针阔混交林中,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檫木(Sassafras tzumu)、木荷的相对优势度增加最多,苦槠(Castanopsis sclerophylla)、柏木、野鸦椿的相对优势度减少最多。林内更新层阔叶树种资源丰富的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应采用封育管护,以实现由针叶林向针阔混交林方向、针阔混交林向阔叶林方向发展。对一些郁闭度较高或林内目的树种匮乏的林分应进行适当抚育,通过人工栽培、种植阔叶树等措施,以提高公益林内物种多样性,迅速增加公益林的生态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型 林龄 密度 生物量 多样性 相对重要值 次生演替
下载PDF
封山育林对蒙古栎林主要乔木种群的分布格局与径级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陈向荣 杨逢建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7-20,共4页
对不同封育时间、不同坡向的蒙古栎(Quercusmongolica)林主要乔木树种的分布格局与径级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蒙古栎、黄榆(Ulmuslaciniata)种群均为聚集型分布;蒙古栎和黄榆种群的聚集强度在不同封育时间内表现不同的变化,总体上看... 对不同封育时间、不同坡向的蒙古栎(Quercusmongolica)林主要乔木树种的分布格局与径级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蒙古栎、黄榆(Ulmuslaciniata)种群均为聚集型分布;蒙古栎和黄榆种群的聚集强度在不同封育时间内表现不同的变化,总体上看种群聚集强度均呈下降趋势.在封育初期,黄榆种群比蒙古栎种群的聚集强度更大,随着封育时间的延长,黄榆种群的聚集强度下降,呈扩散趋势.在封育5年样地内,蒙古栎、糠椴(Tiliamandshurica)和黄榆种群的数量均随着径级的增加而单调下降,表明均为增长型种群;在封育16年以后,由于林内乔木层的盖度较大,糠椴和黄榆种群均呈不同程度的衰退,逐步成为蒙古栎的伴生种群;封育24年样地中蒙古栎种群明显成为优势树种.在阳坡随封育时间延长乔木层盖度增长较快,而阴坡乔木层盖度增长较慢;糠椴和黄榆种群随封育时间延长逐步衰退的现象在阳坡比阴坡表现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栎林 乔木 黄榆 种群聚集强度 糠椴 中国 环境保护 封山育林
下载PDF
封山育林控制马尾松毛虫作用效果探讨 被引量:12
20
作者 彭龙慧 罗俊根 +1 位作者 吴平文 曾志杰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50-353,共4页
根据林业有害生物可持续控制理论及生态学观点,对祟仁、余干两地封山育林控制马尾松毛虫作用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封山育林是一种安全、经济、有效的控制松毛虫的技术措施,通过封山育林,改变了松林生态环境和林间小气候,增加了松... 根据林业有害生物可持续控制理论及生态学观点,对祟仁、余干两地封山育林控制马尾松毛虫作用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封山育林是一种安全、经济、有效的控制松毛虫的技术措施,通过封山育林,改变了松林生态环境和林间小气候,增加了松林的生物多样性,改善了土壤理化性质,促进了林木生长,提高了松林的抗虫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山育林 马尾松毛虫 控制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