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10篇文章
< 1 2 1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肃省柳树丛枝病中瘿螨的发生规律调查研究
1
作者 牛犇 方健惠 +4 位作者 王立祥 朱亚灵 田椰 罗婧婧 姚颖 《甘肃林业科技》 2024年第1期76-81,共6页
柳树是西北园林的主要绿化树种之一,在栽培过程中极易受栽培条件和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而遭受病虫害侵袭。近年来,柳树丛枝病在甘肃省发生并蔓延,且发生量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甘肃省的景观生态。柳树丛枝病发生的瘿瘤中存在大量瘿螨,为... 柳树是西北园林的主要绿化树种之一,在栽培过程中极易受栽培条件和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而遭受病虫害侵袭。近年来,柳树丛枝病在甘肃省发生并蔓延,且发生量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甘肃省的景观生态。柳树丛枝病发生的瘿瘤中存在大量瘿螨,为明确瘿螨与柳树丛枝病之间的关系,2020-2021年,调查了甘肃省柳树丛枝病主要发生地的瘿螨种群动态,并对各地瘿螨进行了形态学鉴定。结果表明,柳树丛枝中的瘿螨为张掖瘿螨,隶属瘿螨科,瘿螨属;随着调查地点由西到东的变化,瘿螨种类数量在逐渐递增,其中庆阳市柳树丛枝病瘿瘤中的瘿螨数量最多(平均为529头),酒泉市的瘿螨数量最少(平均为52头);瘿螨数量与柳树丛枝病的发病程度相关;不同地区瘿螨的发生时间不同,酒泉市瘿螨的发生时间最迟,庆阳市发生时间最早;瘿螨的发生期由西至东逐渐延长,其中酒泉市瘿螨的发生期最短(约3个月),庆阳市瘿螨的发生期最长(约5个月)。研究结果可为快速防治柳树丛枝病的发生及蔓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瘿螨 柳树丛枝病 种群动态
下载PDF
锈寄生菌控制杨柴锈病的研究 Ⅰ锈寄生菌的形态鉴定及培养性状 被引量:4
2
作者 袁秀英 韩艳洁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2期250-254,共5页
杨柴锈病的重寄生菌,经鉴定为锈寄生菌(Sphaerelopsisfilum(Biv.-Bern.exFr.)Suton),寄生在杨柴锈病菌的冬孢子堆和夏孢子堆上.在人工培养基上,锈寄生菌生长最适温度是15~20℃.在... 杨柴锈病的重寄生菌,经鉴定为锈寄生菌(Sphaerelopsisfilum(Biv.-Bern.exFr.)Suton),寄生在杨柴锈病菌的冬孢子堆和夏孢子堆上.在人工培养基上,锈寄生菌生长最适温度是15~20℃.在室温下培养至11d,供试7种培养基有3种(葡萄糖、甘露醇、淀粉)产生分生孢子器.在20℃下,PDA培养基上,10d即可形成分生孢子器,12d可见溢出淡黄白色孢子角.葡萄糖、甘露醇、淀粉、麦芽糖均为该菌适宜的碳源.相对湿度93%~100%孢子均能萌发,在水滴中萌发率最高,散射光下萌发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锈寄生菌 杨柴锈病 培养性状
下载PDF
黄杨绢野螟空间分布型、生物学及防治的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陈学英 张忠 张云霞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77-80,共4页
黄杨绢野螟(Diapania perspectalis Walker)在国内分布于北京、西安、上海、南京、贵阳、成都等10多个城市,危害黄杨、大叶黄杨、小叶黄杨、瓜子黄杨、雀舌黄杨、朝鲜黄杨、冬青、卫矛、匙叶黄杨等树木。据在西安调查,黄杨受害率在52-98... 黄杨绢野螟(Diapania perspectalis Walker)在国内分布于北京、西安、上海、南京、贵阳、成都等10多个城市,危害黄杨、大叶黄杨、小叶黄杨、瓜子黄杨、雀舌黄杨、朝鲜黄杨、冬青、卫矛、匙叶黄杨等树木。据在西安调查,黄杨受害率在52-98%,冠径80cm的黄杨口密度最多高达112头/株。由于幼虫多为害新叶,且将叶片缀合在一起吐丝结巢,致使叶片,生长发育受阻。为了有效地防治此种害虫,我们于1989年9月-1990年8月,对黄杨绢野螟幼虫的空间分布型进行了调查,对其生活习性及化学防治作了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杨绢野螟 空间分布型 黄杨
下载PDF
两种菊酯农药防治榆紫叶甲试验 被引量:3
4
作者 梁成杰 舍楞 +4 位作者 王建文 郭晋伟 张振盛 佟进义 史万林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52-53,共2页
10%顺式氯氰菊酯乳油10~20ppm有效浓度防治榆紫叶甲的若虫和成虫试验,其杀虫效果都可达100%;而卵的室内试验死亡率依次为82.5%、83.9%.林间依次为68.5%、74.4%。20%氰戊菊酯乳油同样以10~20ppm进行试验,其若虫死亡率依次为95.0%、96.... 10%顺式氯氰菊酯乳油10~20ppm有效浓度防治榆紫叶甲的若虫和成虫试验,其杀虫效果都可达100%;而卵的室内试验死亡率依次为82.5%、83.9%.林间依次为68.5%、74.4%。20%氰戊菊酯乳油同样以10~20ppm进行试验,其若虫死亡率依次为95.0%、96.0%;对成虫依次为90.0%、98.4%;但对其卵无毒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虫菊酯 农药 榆紫叶甲 老虫 榆树
下载PDF
杨树单宁与酚类物质种类及含量与光肩星天牛危害之间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54
5
作者 李会平 王志刚 +3 位作者 杨敏生 张彦广 黄大庄 张世红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6-39,共4页
通过对不同杨树木质部和韧皮部的单宁及酚类物质的种类及含量的测定,分析了两类主要次生代谢物质的差异与天牛危害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无性系间木质部单宁含量与其抗虫性呈正相关;树木酚及酚酸含量越高,对天牛的抗性越强,但不同... 通过对不同杨树木质部和韧皮部的单宁及酚类物质的种类及含量的测定,分析了两类主要次生代谢物质的差异与天牛危害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无性系间木质部单宁含量与其抗虫性呈正相关;树木酚及酚酸含量越高,对天牛的抗性越强,但不同酚酸间的变化趋势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类 含量 杨树 单宁 酚类物质 光肩星天牛 抗性 作用机理
下载PDF
昆虫寄生对辽东栎种子命运的影响 被引量:44
6
作者 于晓东 周红章 +2 位作者 罗天宏 何君舰 张知彬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18-524,共7页
报道了昆虫寄生对辽东栎Quercusliaotungensis种子命运的影响。结果表明 :(1)被昆虫寄生的种子发芽率明显低于正常成熟的种子 ,被昆虫寄生的种子或者不能发芽 ,或者能发芽但随后死亡 ;(2 )从虫卵到老龄幼虫的发育在橡实内完成 ,当橡实... 报道了昆虫寄生对辽东栎Quercusliaotungensis种子命运的影响。结果表明 :(1)被昆虫寄生的种子发芽率明显低于正常成熟的种子 ,被昆虫寄生的种子或者不能发芽 ,或者能发芽但随后死亡 ;(2 )从虫卵到老龄幼虫的发育在橡实内完成 ,当橡实落地后幼虫破壳而出 ,整个种子库的幼虫破壳时间延续 2~ 5 0天 ,并非高度同步化 ;种子库的虫寄生率高达 4 5 4 %,以柞栎象Curculiodentipes为主 ,还有少量其它种类 ,如另一种象虫Curculiosp .、栗白小卷蛾Cydiakurokoi和螟蛾科(Pyralidae)的一未定名种 ;(3)昆虫寄生影响橡实成熟 ,测量种子大小分布表明 ,被昆虫寄生的种子的大小分布介于未成熟和成熟种子之间 ;(4)象虫寄生取食引起 16 0 5 %的种子能量损失 ,显著低于对照组。结果证明昆虫寄生对辽东栎种子的命运有重要影响 ,是影响辽东栎种群更新的关键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东栎 种子成熟 昆虫寄生 柞栎象 栗白小卷蛾 种子发芽率
下载PDF
中国东北杨树上的木腐菌 被引量:31
7
作者 戴玉成 范少辉 +1 位作者 魏玉莲 徐梅卿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3-18,共6页
本文是中国东北地区木腐菌研究结果的一部分,简要论述了中国东北地区杨树上的木材腐朽菌,共报道了生长在杨树或杨树木材及腐木上的担子菌121种。其中多数生长在杨树倒木或朽木上,大多数造成白色腐朽,少数导致褐色腐朽。硬粗毛孔菌Funali... 本文是中国东北地区木腐菌研究结果的一部分,简要论述了中国东北地区杨树上的木材腐朽菌,共报道了生长在杨树或杨树木材及腐木上的担子菌121种。其中多数生长在杨树倒木或朽木上,大多数造成白色腐朽,少数导致褐色腐朽。硬粗毛孔菌Funaliatrogii(Berk.)Bondartsev&Singer和浅黄褐栓菌Trametesochracea(Pers.)Gilb.&Ryvarden等为人工林及行道树上常见种类;中国锐孔菌OxyporussinensisX.L.Zeng和瓦尼木层孔菌PhellinusvaniniiLjub.等种类只发生在杨树原始林或保存完好的天然林分,它们当中有的为稀有种或濒危种类。杨纤孔菌Inonotusrheades(Pers.)Bondartsev&Singer和大孔薄孔菌AntrodialeucaenaY.C.Dai&Niemel 等是杨树上特有种类;杨木层孔菌Phellinustremulae(Bondartsev)Bondartsev&Borisov和树舌灵芝Ganodermalipsiense(Batsch)G.F.Atk等为杨树上的病原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腐菌 杨树 木材腐朽菌 中国 东北地区 病原菌
下载PDF
中国落叶松-杨栅锈菌(Melampsora laricipopulina Kleb.)生理小种分化 被引量:25
8
作者 曹支敏 余仲东 +1 位作者 潘彦平 任本权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4-186,共3页
关键词 落叶松-杨栅锈菌 生理小种分化 中国 2003年 致病性分化 90年代 秦岭林区 种植地区 致病类型 作者 划分 杨树
下载PDF
杨树次生代谢物质对光肩星天牛羧酸酯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影响 被引量:14
9
作者 张彦广 黄大庄 +2 位作者 王志刚 阎晔辉 尹家凤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23-128,共6页
Activities of carboxylesterase and glutathione S transferase in Anoplophora glabripennis larvae feeding on eight different kinds of poplar trees were tes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ctivities of the two enzymes w... Activities of carboxylesterase and glutathione S transferase in Anoplophora glabripennis larvae feeding on eight different kinds of poplar trees were tes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ctivities of the two enzyme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when the larvae feeding on different poplar trees. The contents of fourteen secondary metabolites in eight kinds of poplar trees were also tested with the method of high pressur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 Stepwise regression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to tes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ctivities of the enzymes and secondary metabolites of poplar trees. The analysis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contents of benzoic acid and catechin decreased together with the increase of carboxylesterase activity while the contents of catechol increased, but the content of p hydroxybenzoic acid decreased together with the increasing of glutathione S transferase activity while the content of phenol, coumaric acid, syringic, salicylic acid and salicin in poplar trees increa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肩星天牛 羧酸酯酶 谷胱甘肽S-转移酶 杨树 次生代谢物质 相互关系
下载PDF
卵形鲳鲹结节病病原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32
10
作者 黄郁葱 简纪常 +2 位作者 吴灶和 鲁义善 余坦健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4期49-53,共5页
从湛江港、阳江闸坡海水网箱养殖的患结节病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中分离一株细菌,回归感染结果证明该菌是引起卵形鲳鲹结节病的病原,对卵形鲳鲹半致死浓度为45 g-1。该菌株呈革兰阳性,好氧,具有弱抗酸性,菌体呈短杆状或细长分枝... 从湛江港、阳江闸坡海水网箱养殖的患结节病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中分离一株细菌,回归感染结果证明该菌是引起卵形鲳鲹结节病的病原,对卵形鲳鲹半致死浓度为45 g-1。该菌株呈革兰阳性,好氧,具有弱抗酸性,菌体呈短杆状或细长分枝状,过氧化氢酶阳性,氧化酶阴性,还原硝酸盐,不水解酪素、黄嘌呤、酪氨酸、淀粉、明胶,以柠檬酸盐为唯一碳源生长。对其16S rDNA序列作Blast分析,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该菌株与诺卡氏菌属的菌株亲缘关系最近,且与鰤鱼诺卡氏菌(Nocardia seriolea JCM 3360T)的16S rDNA序列同源性高达99%。综合患病鱼的症状及病原菌形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DNA序列的结果,该菌被鉴定为鰤鱼诺卡氏菌(N.seriol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形鲳鲹 结节病 诺卡氏菌 16S RDNA
下载PDF
转CpTI基因杨树对美国白蛾幼虫中肠解毒酶及乙酰胆碱酯酶的影响 被引量:18
11
作者 丁双阳 李怀业 +2 位作者 李学锋 张志毅 高恒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00-102,共3页
以转CpTI基因毛白杨回交杂种 [(Populustomentosa×Populusbolleana)×Populustomentosa]叶片饲喂 4~ 5龄美国白蛾 (HyphantriacuneaDrury)幼虫 ,对其中肠解毒酶和乙酰胆碱酯酶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 ,酯酶、羧酸酯酶的活... 以转CpTI基因毛白杨回交杂种 [(Populustomentosa×Populusbolleana)×Populustomentosa]叶片饲喂 4~ 5龄美国白蛾 (HyphantriacuneaDrury)幼虫 ,对其中肠解毒酶和乙酰胆碱酯酶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 ,酯酶、羧酸酯酶的活力受到明显抑制 ,且随时间的延长抑制强度增加 ,饲喂 48h后 ,上述两种酶的活力分别比对照降低 76 .42 %和 73.91% ;多功能氧化酶在饲喂的前 12h ,表现为受到抑制 ,最大抑制率为 35 .78% ,2 4h后酶活力反而高于对照 ;谷胱甘肽S -转移酶和乙酰胆碱酯酶活力受到抑制 ,而且两者表现极为相似 ,均在饲喂后 4h抑制作用最强 ,酶活力分别比对照降低 5 1.40 %和 40 .5 7% ,但在整个试验过程中 ,均没有表现出随时间加强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CpTI基因 杨树 美国白蛾 酯酶 幼虫 肠解毒酶 乙酰胆碱酯酶
下载PDF
外生菌根对桉树青枯病的防治效应 被引量:31
12
作者 弓明钦 陈羽 +1 位作者 王凤珍 陈应龙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39-345,共7页
应用 8种外生菌根菌对青枯病菌进行测定的结果表明 ,8个菌株对青枯病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效果 ;对桉树菌根化苗木进行截根接种的试验结果表明 ,菌根化苗木可降低发病率40 %~ 72 .78% ;菌根化苗在重病区造林 ,发病率比未接种苗降低 2 ... 应用 8种外生菌根菌对青枯病菌进行测定的结果表明 ,8个菌株对青枯病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效果 ;对桉树菌根化苗木进行截根接种的试验结果表明 ,菌根化苗木可降低发病率40 %~ 72 .78% ;菌根化苗在重病区造林 ,发病率比未接种苗降低 2 0 %~ 38.9% ;在新造林地上造林 ,发病率仅 8.3% ,比未接种苗降低 11.8%~ 2 4.5 %。因此 ,利用菌根技术 ,实行桉树苗木菌根化 ,是目前防治桉树青枯病的有效且可行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 细菌性青枯病 外生菌根 防治
下载PDF
木霉菌对杨树树皮溃疡病菌拮抗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54
13
作者 高克祥 刘晓光 +2 位作者 郭润芳 淮稳霞 张敏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82-86,T002,共6页
应用哈茨木霉 (Trichodemaharzianum )T88菌株和深绿木霉 (T .atroviride)T95菌株分别与杨树烂皮病菌 (Cytosporachrysosperma)和杨树水泡溃疡病菌 (Dothiorellagregaria)进行了平皿对峙培养和载片对峙培养 ;并研究了两种木霉菌产生的... 应用哈茨木霉 (Trichodemaharzianum )T88菌株和深绿木霉 (T .atroviride)T95菌株分别与杨树烂皮病菌 (Cytosporachrysosperma)和杨树水泡溃疡病菌 (Dothiorellagregaria)进行了平皿对峙培养和载片对峙培养 ;并研究了两种木霉菌产生的挥发性代谢物对病原菌菌落的影响和其非挥发性代谢物对菌丝干重的影响 ;分别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下观察了两种木霉菌的重寄生现象。结果表明 :对峙培养中木霉菌T88和T95对两种病原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两种木霉菌均能产生挥发性代谢物质并不同程度地抑制病菌菌落的生长 ,在密闭条件下T95的抑制率最高达到 80 .30 %。两种木霉菌产生的非挥发性代谢物质可以强烈抑制病原菌的生长、明显降低其菌丝干重 ,并具有热稳定性。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下 ,可以观察到木霉菌的菌丝在病原菌的菌丝上平行或波浪式生长 ,并在其上产生钩状分枝、吸器或附着胞吸附于病原菌的菌丝上 ,或穿透病原菌的菌丝生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霉菌 杨树 烂皮病菌 水泡溃疡病菌 拮抗作用
下载PDF
水杨酸诱导桉树抗青枯病的作用及相关酶活性变化 被引量:34
14
作者 冉隆贤 谷文众 吴光金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2-18,共7页
在毒性测定中,1~20mmol水杨酸(salicylicacid,SA)对桉树青枯病菌的生长无抑制作用。通过淋根,1~5mmol的SA可以诱导桉树苗显著地增强对青枯病的抗性,但以5mmol最佳。过氧化物酶(POX)和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在0 1~5mmolSA范围内,随... 在毒性测定中,1~20mmol水杨酸(salicylicacid,SA)对桉树青枯病菌的生长无抑制作用。通过淋根,1~5mmol的SA可以诱导桉树苗显著地增强对青枯病的抗性,但以5mmol最佳。过氧化物酶(POX)和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在0 1~5mmolSA范围内,随着浓度的升高相应增强;SA淋根3~9d后挑战接种青枯病菌均能诱导桉树显著地提高对青枯病的抗性,但以间隔5~7d效果最好,且POX和PPO的酶活性与抗病性的变化趋势相符,均在第7天升至最高值,分别比对照高2倍和1倍。POX酶灵敏快速,更能准确地反映植株抗病性的变化;叶片注射SA不能诱导桉树抗青枯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杨酸 桉树 青枯病 过氧化物酶 多酚氧化酶 酶活性 诱导抗病性
下载PDF
落叶松—杨栅锈菌遗传分化的RAPD分析 被引量:21
15
作者 田呈明 康振生 +2 位作者 李振岐 赵彦修 张慧 《林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54-58,共5页
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ndomamplifiedpolymorphicDNA ,RAPD)技术对来自陕西及青海的 7个地区的 1 3个落叶松—杨栅锈菌 (Melampsoralarici populinaKleb.)的分离物进行了基因组DNA多态性分析。 1 3个 1 0 -核苷酸随机引物 (Operon公司 ... 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ndomamplifiedpolymorphicDNA ,RAPD)技术对来自陕西及青海的 7个地区的 1 3个落叶松—杨栅锈菌 (Melampsoralarici populinaKleb.)的分离物进行了基因组DNA多态性分析。 1 3个 1 0 -核苷酸随机引物 (Operon公司 )对 1 3个菌株共扩增出 81条RAPD带 ,其中 69个DNA片断呈现多态性 ,占总扩增片断的 85.2 %。供试菌株的相似系数在 0 .60 8~ 1 .0 0 0之间 ,各菌株之间的差异在 0~3 3 1 %之间 ,并建立了聚类树状图。 1 3个菌株在相似性 76.1 %时被分为 4个类群 :I组包括秦岭宁陕火地塘C的 2个分离物 ,II组为火地塘B的 1个分离物 ;III组为青海西宁、互助 ,陕西太白宝太路、宝鸡天台山、周至厚畛子 (HZa)等 5个地区的 8个分离物 ;第IV组为陕西周至厚畛子的 2个菌株 (HZb、HZc)。并与各菌株对不同杨树致病性的聚类分析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各菌株间的DNA多态性与致病性及寄主、地理来源等没有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 落叶松-杨栅锈菌 RAPD 致病性
下载PDF
杨始叶螨生物学和有效积温研究 被引量:15
16
作者 孙绪艮 周成刚 +2 位作者 刘玉美 梁华 崔治平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66-172,共7页
杨始叶螨Eotetranychuspopuli(Koch)是危害杨柳科植物的重要害螨。本文研究了该螨的主要生物学特性和有效积温。结果表明:在16℃~28℃范围内,该螨的发育历期随温度升高而缩短,反之则延长。经测定,卵... 杨始叶螨Eotetranychuspopuli(Koch)是危害杨柳科植物的重要害螨。本文研究了该螨的主要生物学特性和有效积温。结果表明:在16℃~28℃范围内,该螨的发育历期随温度升高而缩短,反之则延长。经测定,卵的发育起点为(8.77±0.83)℃,有效积温为(100.0±5.96)日度;幼螨至成螨的发育起点为(9.64±1.60 )℃,有效积温为(113.3±13.88)日度;全世代的发育起点为(8.67±0.92)℃,有效积温为(218.2±14.37)日度。同时还观察了该螨在不同温度下的产卵进度、单雌产卵量、寿命和交配活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 虫害 杨始叶螨 生物学 有效积温
下载PDF
泡桐丛枝病发生相关蛋白质的电泳分析 被引量:25
17
作者 范国强 李有 +1 位作者 郑建伟 翟晓巧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9-122,共4页
对毛泡桐和白花泡桐同龄、同方位的病株健叶、病株病叶和健株健叶蛋白质进行了单向和双向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研究。单向电泳结果表明 ,毛泡桐和白花泡桐病株健叶、病株病叶和健株健叶的蛋白质在种类和数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其... 对毛泡桐和白花泡桐同龄、同方位的病株健叶、病株病叶和健株健叶蛋白质进行了单向和双向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研究。单向电泳结果表明 ,毛泡桐和白花泡桐病株健叶、病株病叶和健株健叶的蛋白质在种类和数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其明显的蛋白质凝胶扫描谱带分别有 2 2、2 0和 1 7以及 2 7、2 1和 2 2条 ;双向电泳结果表明 ,毛泡桐与白花泡桐在健株健叶、病株健叶和病株病叶蛋白质变化方面具有一定相似性 ,即在两种泡桐健株健叶和病株健叶中存在的一种pI6.8、MW2 4KD蛋白多肽在病株病叶中观察不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桐 丛枝病 蛋白质 电泳分析
下载PDF
引起杨树湿心材的一种病原真菌——Fusarium proliferatum(Matsushima)Nirenberg 被引量:17
18
作者 晁龙军 曾大鹏 +2 位作者 孙福在 赵廷昌 刘春静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69-73,共5页
在我国,杨树湿心材是一种分布广危害严重的病害。1995~1996年从湖北、山东、河北、辽宁等省及北京地区的20多种杨树的根、干部取样,分离到一种真菌,此菌在杨树的根、干部都有广泛的分布,依据其形态特征和培养形状,据N... 在我国,杨树湿心材是一种分布广危害严重的病害。1995~1996年从湖北、山东、河北、辽宁等省及北京地区的20多种杨树的根、干部取样,分离到一种真菌,此菌在杨树的根、干部都有广泛的分布,依据其形态特征和培养形状,据Nelson,T.M.(1983)《FusariumSpecies》,此菌被鉴定为Fusariumproliferatum(Matsushima)Nirenberg。室内和田间的多次接种结果表明,F.proliferatum致病力强,能产生典型的湿心材症状,是引起我国杨树湿心材的主要病原之一,这在国内外还是首次报道。电镜观察表明,此菌能破坏杨树导管—射线间纹孔膜,与国内外有关纹孔膜的报道一致。本文还讨论了细菌及生理因素在湿心材形成过程中的可能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 湿心材 病原真菌 杨树病害
下载PDF
氯胺磷注干防治杨树桑天牛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方国飞 苏远达 +3 位作者 丁玉洲 高乾奉 顾玉霞 许皖豫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34-638,共5页
通过试验区杨树桑天牛的调查,试验区桑天牛的虫株率为26.25%,虫口密度为0.693 1头.株-1,该区桑天牛属于严重发生程度。氯胺磷5倍液和10倍液注干防治桑天牛幼虫试验结果表明,幼虫死亡率分别为87.5%和77.3%,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5%和72.7%,... 通过试验区杨树桑天牛的调查,试验区桑天牛的虫株率为26.25%,虫口密度为0.693 1头.株-1,该区桑天牛属于严重发生程度。氯胺磷5倍液和10倍液注干防治桑天牛幼虫试验结果表明,幼虫死亡率分别为87.5%和77.3%,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5%和72.7%,校正虫口减退率分别为85%和72.7%,防治效果显著,氯胺磷5倍液防治效果优于10倍液防治效果。幼虫死亡个体数以注药后6 d内达最大值,其中以注药后2 d内死亡个体数最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 桑天牛 氯胺磷 杀虫效果 注干防治
下载PDF
14%吡虫啉·敌敌畏注干液剂防治柳树天牛技术研究 被引量:22
20
作者 唐光辉 何军 +3 位作者 江志利 陈安良 冯俊涛 张兴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6-120,共5页
利用14%吡虫啉.敌敌畏注干液剂、4.15%吡虫啉.阿维菌素注干液剂、4.5%吡虫啉注干液剂、10%啶虫脒注干液剂和30%敌畏.氧乐注干液剂等5种药剂进行了树干注射防治危害柳树的光肩星天牛(Anop lophora g labrip enn is(M otschu lsky))试验,... 利用14%吡虫啉.敌敌畏注干液剂、4.15%吡虫啉.阿维菌素注干液剂、4.5%吡虫啉注干液剂、10%啶虫脒注干液剂和30%敌畏.氧乐注干液剂等5种药剂进行了树干注射防治危害柳树的光肩星天牛(Anop lophora g labrip enn is(M otschu lsky))试验,并研究了14%吡虫啉.敌敌畏注干液剂田间防治光肩星天牛的使用技术。结果表明,供试的5种注干药剂对光肩星天牛幼虫均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其中14%吡虫啉.敌敌畏注干液剂防效最好。14%吡虫啉.敌敌畏注干液剂以1.0 mL/cm树干胸径注药量对天牛幼虫的防效可达90.7%,优于对照药剂30%敌畏.氧乐注干液剂。利用14%吡虫啉.敌敌畏注干液剂林间防治天牛时,当幼虫虫口密度低于1.15头/株时,1年注药1次;虫口密度约为5头/株时,1年注药2次;虫口密度约为12头/株时,两年注药3次,可将虫口密度控制到0.15头/株以下,有效控制天牛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干注药 14%吡虫啉·敌敌畏注干液剂 柳树 光肩星天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