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0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木麻黄青枯菌的根表吸附及根内增殖与其致病性关系 被引量:15
1
作者 罗焕亮 王军 +1 位作者 邵志芳 张景宁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1-27,共7页
对 3个不同致病的青枯菌菌株和 7个不同抗病性的木麻黄无性系苗的研究得出 ,各菌株对寄主根表吸附量具有显著差异 ,吸附量与致病性呈负相关 :各菌株在寄主根内的增殖量差别明显 ,增殖量与致病性呈正相关。病菌脂多糖 (LPS)对幼苗根的预... 对 3个不同致病的青枯菌菌株和 7个不同抗病性的木麻黄无性系苗的研究得出 ,各菌株对寄主根表吸附量具有显著差异 ,吸附量与致病性呈负相关 :各菌株在寄主根内的增殖量差别明显 ,增殖量与致病性呈正相关。病菌脂多糖 (LPS)对幼苗根的预处理 ,可使其供体菌的吸附量减少5 8.5 %  97.3% ,但胞外多糖 (EPS)对供体菌的吸附量无明显影响。洗去EPS和LPS的菌体较完整菌体对根表的吸附量减少 6 3.3%  74 .2 %。而仅洗去EPS的菌体对根表的吸附有所增加 ,最高达19.1%。各菌体SDS PAGE电泳图谱显示出一定差异 ,其中强毒菌株 6 0 1B具有Rf=0 .35的特异谱带。结果表明青枯菌对木麻黄的致病性与其在寄主根表的吸附情况和在根内的快速增殖具有密切关系。LPS在此病理系统中 ,起着细菌识别因子的作用 ,EPS对LPS进行掩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枯菌 木麻黄 致病性 脂多糖 胞外多糖 根表吸附 根内增殖
下载PDF
海南槟榔炭疽病病原菌的鉴定 被引量:7
2
作者 朱辉 宋薇薇 +2 位作者 余凤玉 刘丽 覃伟权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5年第1期28-31,共4页
研究了海南槟榔炭疽病的症状及其病原菌的形态特征、致病性,并分析了病原菌的rDNA-ITS序列。结果表明:从海南槟榔的5个主要栽培区采集的26份病样中均获得了相似的分离物;病原菌分生孢子长卵圆形或圆柱形,大小为(12.0~21.3)μm... 研究了海南槟榔炭疽病的症状及其病原菌的形态特征、致病性,并分析了病原菌的rDNA-ITS序列。结果表明:从海南槟榔的5个主要栽培区采集的26份病样中均获得了相似的分离物;病原菌分生孢子长卵圆形或圆柱形,大小为(12.0~21.3)μm ×(3.5~6.0)μm,经回接后形成的症状与田间典型症状一致;病原菌在系统进化树上与胶孢炭疽菌处在同一分支,同源性达100%。综合该病原菌的形态特征、致病性和rDNA-ITS区段的分析结果,将海南槟榔炭疽病的病原鉴定为胶孢炭疽菌( 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槟榔 炭疽病 病原菌 鉴定 rDNA-ITS序列
下载PDF
应用生物防治棉蝗及星天牛——沿海防护林木麻黄病虫害综合控制技术研究报告 被引量:21
3
作者 刘清浪 陈瑞屏 +6 位作者 吴若光 黄金水 丁泌 柯玉铸 陈炳铨 岑炳沾 张景宁 《昆虫天敌》 CSCD 1999年第3期97-106,共10页
本研究筛选出蝗虫微孢子虫、蜡状芽孢杆菌及簇孢霉等微生物杀虫剂,并应用于防治棉蝗的感染率达77% 以上;应用从星天牛中分离的白僵菌防治星天牛,感染率达77.8% ;应用芜菁夜蛾线虫和蠹蛾线虫防治星天牛,感染率达90% 以上。为沿海防护林... 本研究筛选出蝗虫微孢子虫、蜡状芽孢杆菌及簇孢霉等微生物杀虫剂,并应用于防治棉蝗的感染率达77% 以上;应用从星天牛中分离的白僵菌防治星天牛,感染率达77.8% ;应用芜菁夜蛾线虫和蠹蛾线虫防治星天牛,感染率达90% 以上。为沿海防护林木麻黄病虫害的综合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海防护林 棉蝗 星天牛 生物防治 木麻黄
下载PDF
木麻黄抗虫品系无性繁殖造林试验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黄金水 何学友 +4 位作者 丁王必 叶剑雄 黄海清 黄衍庆 高美玲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133-136,共4页
对初步筛选的6个木麻黄高抗星天牛种源,6个生长良好的中抗优树子代,采用水培法无性繁殖育苗,1993年在惠安赤湖林场星天牛重灾区进行造林试验,5年研究结果表明:6个高抗种源无性繁殖子代完全保持了母本的抗虫性,受害率为0... 对初步筛选的6个木麻黄高抗星天牛种源,6个生长良好的中抗优树子代,采用水培法无性繁殖育苗,1993年在惠安赤湖林场星天牛重灾区进行造林试验,5年研究结果表明:6个高抗种源无性繁殖子代完全保持了母本的抗虫性,受害率为0;优树子代龙4、平18、莆194年平均受害率在5%以下,抗性较强;莆20是所有参试品系中被害率最高,为10.86%,但生长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麻黄 无性繁殖 星天牛 抗虫性 造林
下载PDF
林间释放平腹小蜂防治银杏大蚕蛾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吴猛耐 杨世璋 +3 位作者 陈杰 杜友兵 蔡吉祥 付成松 《昆虫天敌》 CSCD 2001年第1期26-29,共4页
笔者于 1 999- 2 0 0 0年在城口银杏大蚕蛾发生区释放用其卵繁育的平腹小蜂防治银杏大蚕蛾 ,结果表明 :放蜂区虫卵寄生率明显提高 ,其校正寄生率为 69.30 % ,是一种可利用的天敌昆虫。可在银杏大蚕蛾发生区内推广应用。
关键词 平腹小蜂 银杏大蚕蛾 释放 生物防治
下载PDF
沿海防护林木麻黄病虫害综合控制技术研究报告——木麻黄抗病、抗虫优良品系筛选 被引量:4
6
作者 刘清浪 陈瑞屏 +6 位作者 吴若光 黄金水 丁泌 柯玉铸 陈炳铨 岑炳沾 张景宁 《昆虫天敌》 CSCD 1998年第3期97-105,共9页
本研究筛选出适宜于广东、福建沿海不同区域推广种植的A13、平20-4等木麻黄优良抗病无性系;筛选出C34、C38、C39、C43、C44、C45等6个抗星天牛优良木麻黄品系;调查表明,A13等10余个木麻黄无性系较普... 本研究筛选出适宜于广东、福建沿海不同区域推广种植的A13、平20-4等木麻黄优良抗病无性系;筛选出C34、C38、C39、C43、C44、C45等6个抗星天牛优良木麻黄品系;调查表明,A13等10余个木麻黄无性系较普通木麻黄具有抗青枯病危害的作用。为沿海防护林木麻黄病虫害的综合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麻黄 青枯病 棉蝗 星天牛 抗病无性系
下载PDF
青枯假单胞杆菌对木麻黄致病机理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王军 苏海 邓志文 《森林病虫通讯》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21-22,31,共3页
通过用病原菌悬浮液及培养滤液等对木麻黄无根苗和有根苗进行接种处理,发现青枯菌PseudomonassolonacearumE.F.Smith培养滤液对木麻黄具有强烈的致萎作用。小苗枯萎主要是由滤液中毒性物质诱导植物产... 通过用病原菌悬浮液及培养滤液等对木麻黄无根苗和有根苗进行接种处理,发现青枯菌PseudomonassolonacearumE.F.Smith培养滤液对木麻黄具有强烈的致萎作用。小苗枯萎主要是由滤液中毒性物质诱导植物产生填充体堵塞导管所致。细菌培养滤液中毒性物质对热稳定,在pH4~10的范围内毒性不受影响,而且能够致萎多种针阔叶树种小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枯菌 木麻黄 致病机理 毒性物质
下载PDF
钩翅尺蛾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陈顺立 童文钢 李友恭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01-105,共5页
钩翅尺蛾是黑荆树重要食叶害虫,在福建la发生5代,以蛹在松土中越冬,翌年3月中旬成虫开始羽化。卵期平均7.2~9.3d,幼虫期5龄,平均历期18.4~29.5d;越冬蛹平均历期148.6d,其余各代9.3~13.1d... 钩翅尺蛾是黑荆树重要食叶害虫,在福建la发生5代,以蛹在松土中越冬,翌年3月中旬成虫开始羽化。卵期平均7.2~9.3d,幼虫期5龄,平均历期18.4~29.5d;越冬蛹平均历期148.6d,其余各代9.3~13.1d。成虫寿命6.3~8.2d,每雌平均产卵604粒。主要天敌有中华茧蜂、螟蛉绒茧蜂、斜纹猫蛛、沟渠豹蛛等。林间20%氰戍菊脂100倍液大面积超低容量喷洒,以及施放白僵菌粉炮,均有良好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钩翅尺蛾 生物学特性 防治 墨荆树
下载PDF
杜仲灰斑病病原菌及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6
9
作者 林清洪 张恩赐 +1 位作者 魏鸿图 郭文硕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5年第1期91-96,共6页
杜仲灰斑病是福建省杜仲栽培区三明、龙岩等地的一种主要病害.经分离培养、接种试验,鉴定其病原菌为细交链孢(AlternariatenuisNees).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0~25℃;最适pH值为6.0~6.5℃;分生孢... 杜仲灰斑病是福建省杜仲栽培区三明、龙岩等地的一种主要病害.经分离培养、接种试验,鉴定其病原菌为细交链孢(AlternariatenuisNees).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0~25℃;最适pH值为6.0~6.5℃;分生孢子在高湿条件下才能萌发;它能有效地利用多种碳源,但以葡萄糖为好;也能利用多种氮源,其中以蛋白胨为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 灰斑病 细交链孢 生物学特性 病原菌
下载PDF
棕肾圆盾蚧防治指标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吴加林 潘涌智 +1 位作者 赵谦 苏继祥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51-57,共7页
本文组建了棕肾圆盾蚧Aonidielasotetsu(Takahashi)虫口密度与新银合欢Leucaenaglauca(L.)Benth枯枝率、枯枝率与木材损失率、林冠覆盖率分别与水土保持率间的一元回归模型、林冠... 本文组建了棕肾圆盾蚧Aonidielasotetsu(Takahashi)虫口密度与新银合欢Leucaenaglauca(L.)Benth枯枝率、枯枝率与木材损失率、林冠覆盖率分别与水土保持率间的一元回归模型、林冠覆盖率及年平均降雨量分别与水土保持量间的二元回归模型,确定了林冠覆盖率和水土保持量临界值以及木材年生长量、等于防治成本的水土损失以及木材损失和相应允许的林冠覆盖率损失,在此基础上,以改进的经济阈值模型:C=∑ni=1∑kj=1(PiRj)·D·F,求出70%、80%及90%林冠覆盖率下该虫的防治指标分别为:2.59、15.02、27.44头/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肾圆盾蚧 防治指标 防护林 生态效益 银合欢
下载PDF
大钩翅尺蛾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的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蔡国贵 林源 林际朗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2年第3期51-56,共6页
大钩翅尺蛾是黑荆树的主要害虫之一。在福建省华安一年发生5代。以蛹在土中越冬,翌年3月中旬成虫开始羽化。卵堆产于嫩梢或羽叶上。卵期4~9天。幼虫5龄,幼虫期23~43天。蛹期越冬代为101~122天,其余各代7~16天。成虫寿命3~9天,每雌... 大钩翅尺蛾是黑荆树的主要害虫之一。在福建省华安一年发生5代。以蛹在土中越冬,翌年3月中旬成虫开始羽化。卵堆产于嫩梢或羽叶上。卵期4~9天。幼虫5龄,幼虫期23~43天。蛹期越冬代为101~122天,其余各代7~16天。成虫寿命3~9天,每雌平均产卵量592粒。用40%氧化乐果、50%甲胺磷、20%氰戊菊酯和2.5%溴氰菊酯的稀释液进行喷洒,对幼虫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钩翅尺蛾 防治 黑荆树 害虫
下载PDF
杜仲病害调查初报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柏泉 宋太伟 +2 位作者 何义发 陈正菊 杨泉 《林业科技开发》 1996年第2期36-37,共2页
记录了湖北省恩施州杜仲病害7种,其中枝梢病害1种,叶部病害3种,根部病害2种,种实病害1种。并根据其发生规律提出了防治措施。
关键词 杜仲 病害 防治 调查
下载PDF
榕片圆蚧雌成虫空间分布型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曹葵光 潘涌智 +4 位作者 吴加林 苏志远 赵谦 苏继祥 赵应全 《四川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52-54,共3页
榕片圆蚧雌成虫空间分布型研究曹葵光,潘涌智,吴加林(西南林学院)苏志远,赵谦,苏继祥(凉山州林业局)赵应全(四川省宁南县林业局)本文采用聚集度指标法,包括聚集度指标(I)、扩散系数(C)、C。指数、。11.”/i指数... 榕片圆蚧雌成虫空间分布型研究曹葵光,潘涌智,吴加林(西南林学院)苏志远,赵谦,苏继祥(凉山州林业局)赵应全(四川省宁南县林业局)本文采用聚集度指标法,包括聚集度指标(I)、扩散系数(C)、C。指数、。11.”/i指数、扩散型指数(I。)和Iwao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合欢 榕片圆蚧 空间分布 害虫
下载PDF
银杏叶枯病病原菌形态及分类 被引量:17
14
作者 朱克恭 石峰云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1年第1期36-39,共4页
银杏叶枯病的病原菌有3种。经形态观察、显微计测及培养试验,它们分别是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 (Fr.) Keissl.〕、围小丛壳〔Glomerella cingulata (Stonem.) Spauld.et Schrenk〕和银杏盘多毛孢〔Pestalotia ginkgo Hori〕。链... 银杏叶枯病的病原菌有3种。经形态观察、显微计测及培养试验,它们分别是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 (Fr.) Keissl.〕、围小丛壳〔Glomerella cingulata (Stonem.) Spauld.et Schrenk〕和银杏盘多毛孢〔Pestalotia ginkgo Hori〕。链格孢能为害多种木本植物,但侵染银杏,引起叶枯病,尚属首次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 叶枯病 链格孢 围小丛壳
下载PDF
洪桐苗期猝倒病的防治技术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迎辉 李轩 廖舫林 《湖南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42-44,共3页
通过三年的育苗试验,基本摸清了病害的病原及发病规律,提出了采取芽苗移栽、适时遮荫、药物防治、结合土壤管理的综合防治等措施。
关键词 珙桐 苗期 猝倒病 防治技术
下载PDF
银杏叶枯病初侵染源的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朱克恭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3年第4期53-56,共4页
1989~1992年间,以银杏的冬芽、幼叶、嫩叶以及越冬后的落叶等为试验材料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银杏叶枯病的三种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Pestalotia ginkgo)均能在冬芽和落叶上越冬。当春季芽萌发后,... 1989~1992年间,以银杏的冬芽、幼叶、嫩叶以及越冬后的落叶等为试验材料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银杏叶枯病的三种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Pestalotia ginkgo)均能在冬芽和落叶上越冬。当春季芽萌发后,银杏叶枯病的主要病原链格孢菌(A.alternata)能转移到部分嫩叶上,继续进行潜伏侵染,但其数量显著下降。3~6月间,越冬后落叶上的链格孢菌可以大量形成呈丛状的分生孢子梗,并不断产生新的分生孢子。上一年在落叶上产生的分生孢子,越冬后仍具有一定的发芽率。就病害的侵染源而言,带菌的落叶较带菌的冬芽,应更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 叶枯病 初侵染源 链格孢菌
下载PDF
北京地区黄栌黄萎病病原菌的研究 被引量:17
17
作者 雷增普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88-93,共6页
从北京地区黄栌黄萎病病组织及病土壤中分离到轮枝菌属中的2个单孢菌系.经黄栌幼苗的回接证明,2个菌系致病力很强,分别为95%和77.5%.2个菌系都能形成大量的微菌核;分生孢子梗基部的细胞无色透明;在梅干培养基上形成特征性的黑色颗粒... 从北京地区黄栌黄萎病病组织及病土壤中分离到轮枝菌属中的2个单孢菌系.经黄栌幼苗的回接证明,2个菌系致病力很强,分别为95%和77.5%.2个菌系都能形成大量的微菌核;分生孢子梗基部的细胞无色透明;在梅干培养基上形成特征性的黑色颗粒状菌落;在30℃温度下均能生长.鉴定黄栌黄萎病病原菌为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2个单孢菌系在致病力、形态结构、菌落形态以及生长温度等方面存在差异.另外,笔者对V.dahliae Kleb.2个单孢菌系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栌 黄萎病 病原菌
下载PDF
影响木麻黄青枯病抗性测定的几项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王军 《林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25-229,共5页
木麻黄无性系对青枯假单胞杆菌的抗病性测试受到植物材料、接种条件及病级测定三方面因素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无根苗与有根苗上病害的发生具有一致性特征,并且与高度相关,但无根苗更为感病。在三种龄期的无根苗中,以木质化的褐梗最为... 木麻黄无性系对青枯假单胞杆菌的抗病性测试受到植物材料、接种条件及病级测定三方面因素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无根苗与有根苗上病害的发生具有一致性特征,并且与高度相关,但无根苗更为感病。在三种龄期的无根苗中,以木质化的褐梗最为感病,绿梗次之,嫩枝较为抗病。青枯菌在连续培养14天后接种致病力不减。病害的相对强度在直射光、散射光及灯光等三种光照条件下无明显区别。病害强度随着接种浓度的增加而增高,但当达到一定程度后便趋缓。研究认为在室内以中等浓度的青枯菌液接种木麻黄无根褐梗苗是快速测定其抗性的一个可靠方法,并就采用相对病害强度代替发病株率作为病级指标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麻黄 青枯假单胞杆菌 无根苗 抗性测定
下载PDF
木麻黄对青枯菌的水平及垂直抗性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王军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427-431,共5页
6个青枯假单胞杆菌菌株对7个木麻黄无性系的交互接种试验表明,病害的相对强度在无性系与菌株间存在着显著性差异,无性系与菌株之间的交互作用也极显著。结果说明在木麻黄-青枯菌病理系统中,同时存在着水平抗性和垂直抗性或水平致... 6个青枯假单胞杆菌菌株对7个木麻黄无性系的交互接种试验表明,病害的相对强度在无性系与菌株间存在着显著性差异,无性系与菌株之间的交互作用也极显著。结果说明在木麻黄-青枯菌病理系统中,同时存在着水平抗性和垂直抗性或水平致病性与垂直致病性;这一交互作用特征的揭示对于木麻黄的抗病育种及防滑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麻黄 青枯假单胞杆菌 水平抗性 垂直抗性
下载PDF
海南槟榔黄化病与椰子致死性黄化病的病原关系初探 被引量:5
20
作者 罗大全 陈慕容 +1 位作者 叶沙冰 蔡希灼 《热带农业科学》 1998年第6期21-24,共4页
应用多聚酶链式反应 (PCR)技术检测结果表明 ,海南槟榔黄化病株及台湾槟榔黄化病株样品用椰子致死性黄化病病原特异性扩增引物对P1、K2 3- 1及Phytoplasma通用引物对Nested ,Fus - 0 7进行扩增 ,均未发现有特异的PhytoplasmaDNA谱带 ,... 应用多聚酶链式反应 (PCR)技术检测结果表明 ,海南槟榔黄化病株及台湾槟榔黄化病株样品用椰子致死性黄化病病原特异性扩增引物对P1、K2 3- 1及Phytoplasma通用引物对Nested ,Fus - 0 7进行扩增 ,均未发现有特异的PhytoplasmaDNA谱带 ,呈阴性结果。其他 3个感染Phytoplasma的植物对照样品用引物对Nested、Fus - 0 7扩增 ,均得到特异的Phyto plasmaDNA片断谱带 ;引物对P1、K2 3- 1扩增只有 1S2 8- 3( 2 )有特异的PhytoplasmaDNA片断谱带 ,其他样品均呈阴性。试验结果说明 ,海南及台湾的槟榔黄化病与椰子致死黄化病的病原之间的亲缘关系比较疏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槟榔 黄化病 椰子 致死性黄化病 病原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