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唐燿与中国木材学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胡宗刚 《中国农史》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6-32,共7页
1 931年初 ,唐进静生生物调查所 ,该所因之而设立木材试验室 ,开始从事中国木材学研究。短短四年 ,即见成效 ,1 935年被推荐赴美留学 ,获博士学位。返国时 ,适抗日战争期中 ,静生所与经济部中央工业研究所在重庆设立木材试验室 ,由唐... 1 931年初 ,唐进静生生物调查所 ,该所因之而设立木材试验室 ,开始从事中国木材学研究。短短四年 ,即见成效 ,1 935年被推荐赴美留学 ,获博士学位。返国时 ,适抗日战争期中 ,静生所与经济部中央工业研究所在重庆设立木材试验室 ,由唐主持 ,旋迁乐山 ,事业不断壮大后 ,改名为木材试验馆 ,直至 1 949年。该文依据史料 ,详述唐所领导的此项事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燿 中国木材学研究 静生生物调查所 木材试验室 木材试验馆 中央工业研究所 留学
下载PDF
中国北方兴隆遗址早期农业人群对木材的利用和管理
2
作者 沈慧 邱振威 +2 位作者 赵克良 周新郢 李小强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37-1949,共13页
农业起源、发展及其与植被环境间关系是环境考古学研究的热点科学问题.本文选择我国北方新石器时代兴隆遗址,针对木炭遗存进行种属鉴定和年轮曲率统计等系统分析,重建了兴隆遗址局地林地植被环境,揭示了早期黍粟农业人群对林地的利用、... 农业起源、发展及其与植被环境间关系是环境考古学研究的热点科学问题.本文选择我国北方新石器时代兴隆遗址,针对木炭遗存进行种属鉴定和年轮曲率统计等系统分析,重建了兴隆遗址局地林地植被环境,揭示了早期黍粟农业人群对林地的利用、改造和适应.研究结果显示,兴隆遗址周围曾经分布有丰富的林地植被,包括山杏(Prunus sibirica)灌丛,榆属(Ulmus)、槭属(Acer)疏林,杨属(Populus)林地等.距今8000~7000年时期,中国北方地区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可能促使了槭属、鼠李属(Rhamnus)、圆柏属(Juniperus)等木本植物的广泛分布以及早期黍粟旱作农业的快速发展.其中,大量可食用李属植物的发现,可能指示了丰富的果树林地的存在,成为早期黍粟农业聚落的重要植被组成.结合不同植物生境分布信息,兴隆先民对聚落周边木材资源有着充分利用,杨属和榆属植物是最主要的薪材来源.木炭年轮曲率统计结果显示,兴隆先民主要利用榆属、杨属、槭属和圆柏属的枝干或者较粗的枝条部位作为薪材,在8000~7000a BP时期可能已经开始通过植株修剪、砍伐非果树类植物等方式对山杏灌丛进行有意识的保护和管理,以获取更多的果类食物资源,显示了早期黍粟农业人群适应和影响植被生态的方式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隆遗址 木炭 木材利用 林地管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