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尾叶桉和巨尾桉叶面积的测算模型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朱宏光 赵金龙 +1 位作者 温远光 侯日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1期17568-17570,17584,共4页
[目的]为构建尾叶桉和巨尾桉叶面积优化测算模型。[方法]以尾叶桉和巨尾桉为研究对象,对其叶面积与几个叶形特征值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2个树种的叶形特征值存在一定差异,各自的叶面积与叶长、叶宽、叶周长、叶长×叶宽、叶... [目的]为构建尾叶桉和巨尾桉叶面积优化测算模型。[方法]以尾叶桉和巨尾桉为研究对象,对其叶面积与几个叶形特征值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2个树种的叶形特征值存在一定差异,各自的叶面积与叶长、叶宽、叶周长、叶长×叶宽、叶的长宽比、形状因子等均存在显著性相关,可以与叶面积构建回归模型。其中,利用尾叶桉和巨尾桉的叶长×叶宽值构建的2个叶面积测算模型效果最好,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实际应用价值。[结论]该研究为这2个树种的研究提供了一种简便有效的叶面积测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叶桉 巨尾桉 叶形特征值 叶面积 测算模型
下载PDF
3种酶液和H_2O_2处理对水曲体胚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孙倩 杨玲 +1 位作者 沈海龙 李玉花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28期13694-13697,共4页
[目的]研究3种外源氧化酶液和H2O2处理对水曲柳体胚发生的影响。[方法]利用不同浓度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葡萄糖氧化酶(glucose oxidase,GOD)、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溶液和过氧化氢(Hydrogen perox... [目的]研究3种外源氧化酶液和H2O2处理对水曲柳体胚发生的影响。[方法]利用不同浓度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葡萄糖氧化酶(glucose oxidase,GOD)、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溶液和过氧化氢(Hydrogen peroxide,H2O2)处理未成熟水曲柳合子胚子叶,探索不同处理对水曲柳体胚发生中子叶外植体生长、褐化以及体胚发生的影响,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处理在水曲柳体胚发生中的作用,揭示水曲柳体胚发生中外植体褐化与体胚发生的关系。[结果]H2O2处理使水曲柳外植体褐化提前发生,且抑制了外植体的生长和体胚发生;不同浓度PPO处理促进外植体生长和褐化,并提高体胚发生率;GOD和SOD处理均提高外植体的褐化率;经过酶处理的外植体,当体胚发生提前时,各体胚发生率都很低,而当处理30 d的体胚诱导率与处理60 d的体胚诱导率相差较大时,其体胚发生率较高。[结论]该研究结果为提高水曲柳体胚诱导率、改善水曲柳体胚发生状况和优化水曲柳体胚发生系统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曲柳 体胚发生 PPO GOD SOD 过氧化氢
下载PDF
桉树组培苗潜伏期和轻基质中青枯菌的PCR快速检测 被引量:2
3
作者 王艳 吴志华 +2 位作者 李国清 谢耀坚 周旭东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42-45,共4页
桉树青枯病是由Ralstonia solanacearum引起的一类土传病害,具有发病快速不易防治等特点。为了实现桉树组培苗和轻基质带菌情况的早期快速检测,将不同浓度青枯菌悬液人工接种于桉树组培苗和轻基质中,利用特异性寡核苷酸引物OLI1/Y2... 桉树青枯病是由Ralstonia solanacearum引起的一类土传病害,具有发病快速不易防治等特点。为了实现桉树组培苗和轻基质带菌情况的早期快速检测,将不同浓度青枯菌悬液人工接种于桉树组培苗和轻基质中,利用特异性寡核苷酸引物OLI1/Y2,能快速的检测出潜伏期组培苗,以及带菌轻基质中青枯菌的数量。试剂盒法提取基因组DNA后对其灵敏度检测结果表明:试剂盒法提取基因组DNA纯度较高,通过微量分光光度计检测出A260/A280均在1.7~1.9之间。桉树组培苗组织和轻基质中检测限分别为10^2CFU/mL和10^3CFU/mL。因此,潜伏期PCR快速检测法为预防病原菌的进一步传播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青枯病 检测灵敏度 组培苗 轻基质 聚合酶链反应法
下载PDF
氮、磷、钾营养对直杆蓝桉幼苗生物量的效应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严合章 陈录平 +1 位作者 陈翠玲 杨水平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4-77,共4页
采用(311-A)最优混合设计,通过不同氮、磷、钾营养施肥配比对直杆蓝桉幼苗生长效应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氮、磷、钾不同配比对桉树幼苗生物量影响极显著;直杆蓝桉生物量与氮、磷、钾三元素用量较好拟合三元二次方程回归模型,通过回归分... 采用(311-A)最优混合设计,通过不同氮、磷、钾营养施肥配比对直杆蓝桉幼苗生长效应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氮、磷、钾不同配比对桉树幼苗生物量影响极显著;直杆蓝桉生物量与氮、磷、钾三元素用量较好拟合三元二次方程回归模型,通过回归分析结果得出氮、磷、钾的最佳用量分别为1 kg干基质(盆)0.222 g、0.177 g和0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杆蓝桉 草炭 中性紫色土
下载PDF
桂中地区DH系列桉树生长及效益对比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廖维建 吕曼芳 李付伸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27期9428-9429,9431,共3页
[目的]探究最佳桉树无性系,为桂中地区桉树造林品系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该研究以东门林场5个DH系列尾巨桉为材料进行造林对比,研究选出桂中地区最佳栽培桉树无性系。[结果]造林初期DH32-26无性系树高、胸径生长最好,造林9个月分别... [目的]探究最佳桉树无性系,为桂中地区桉树造林品系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该研究以东门林场5个DH系列尾巨桉为材料进行造林对比,研究选出桂中地区最佳栽培桉树无性系。[结果]造林初期DH32-26无性系树高、胸径生长最好,造林9个月分别达到3.2 m、2.7 cm;主伐前树高以DH32-27无性系最好(18.8 m),胸径、单株材积、蓄积量均以DH32-29最大,分别为13.4 cm、0.117 9 m3、171.0 m3/hm2;DH32-29无性系利润最高达55 492.6元/hm2。[结论]综合5个尾巨桉无性系经济效益大小排序依次为DH32-29、DH32-28、DH32-27、DH32-26、DH32-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巨桉 DH系列 生长量 经济效益
下载PDF
一种污染桉树组培苗的霉菌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鉴定 被引量:1
6
作者 徐旭华 黄国林 +4 位作者 胡莉娜 牛静薇 吴浪峰 程晓欣 刘月廉 《现代园艺》 2021年第9期24-25,30,共3页
近年一种黑色的霉菌对本地的桉树组培苗污染严重,对生产造成了较大的损害。通过对桉树组培苗污染霉菌的调查,取样分离,获得2个单孢菌株。研究表明,菌株经r DNA-ITS基因测序,在Gen Bank数据库中进行同源性比对表明,与黑曲霉(A.niger)相... 近年一种黑色的霉菌对本地的桉树组培苗污染严重,对生产造成了较大的损害。通过对桉树组培苗污染霉菌的调查,取样分离,获得2个单孢菌株。研究表明,菌株经r DNA-ITS基因测序,在Gen Bank数据库中进行同源性比对表明,与黑曲霉(A.niger)相似性达100%。再构建系统发育树显示,2个菌株与黑曲霉(A.niger)多个菌株处于同一分枝上,而与其他近缘种有较远的遗传距离。综合分析,确定污染桉树组培苗的霉菌为黑曲霉(A.nig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组培苗 黑曲霉 形态学 ITS
下载PDF
不同立地因子对马占相思人工林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杨建清 《江西林业科技》 2014年第2期18-20,共3页
以闽东南地区3个立地条件不同的8年生马占相思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运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等方法,分析出马占相思林分的生长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坡向对马占相思存活率影响很大,林分密度和混交程度对林分的胸径、单株材积无显著影... 以闽东南地区3个立地条件不同的8年生马占相思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运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等方法,分析出马占相思林分的生长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坡向对马占相思存活率影响很大,林分密度和混交程度对林分的胸径、单株材积无显著影响,但对树高生长量有显著影响。3个样地中,坡向为南坡、林分密度最大、无混交的林分蓄积量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占相思 立地因子 材积 蓄积
下载PDF
侧柏毒蛾研究综述 被引量:5
8
作者 于艳华 秦飞 +2 位作者 梁波 张瑞芳 秦宜 《江苏林业科技》 2010年第3期53-55,共3页
侧柏毒蛾是侧柏的最主要害虫。该文对各地有关侧柏毒蛾发生与危害特点、生活史、生长发育与环境的关系以及测报与防治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 侧柏 侧柏毒蛾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侧柏种子育苗
9
作者 樊新中 李锦文 《山西林业》 1996年第5期20-20,共1页
侧柏对气候条件适应性强,既喜温暖湿润,又耐干旱寒冷、喜光,要求土壤不严格,对土壤温度的变化比较敏感,突出的是在石炭岩地区较某些针叶树种生长良好,是我省各地荒山造林的好树种。近年来群众对育苗造林的积极性很高,但由于育苗技术掌... 侧柏对气候条件适应性强,既喜温暖湿润,又耐干旱寒冷、喜光,要求土壤不严格,对土壤温度的变化比较敏感,突出的是在石炭岩地区较某些针叶树种生长良好,是我省各地荒山造林的好树种。近年来群众对育苗造林的积极性很高,但由于育苗技术掌握得较少,育苗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有的甚至劳民伤财。针对这些问题,本文简单介绍一下侧柏育苗技术措施:1.种子处理播种前,用30~40℃温水浸种12小时。将上漂的空种子捞去,把下沉的捞出置于蒲包或筐内,用麻袋盖住放在背风向阳的地方,每天用清水淘洗1次,并经常翻倒,当种子有一半裂嘴时即可播种。2.播种采用垄播和平床撒播当种子的播种品质指标为净度90%、发芽率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苗技术 土壤温度 播种品质 种子处理 发芽率 育苗造林 干旱寒冷 荒山造林 温水浸种 气候条件
下载PDF
淡翅黎丽金龟生物防治试验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兰珍 周新胜 +10 位作者 闫峻 杨弘平 崔永三 白海清 宋永发 刘玉明 黄显耀 王俊刚 杨彦龙 王东森 王桂林 《森林病虫通讯》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35-37,共3页
采用白僵菌Beauveria sp.、绿僵菌Metarrhizium sp.、粉拟青霉Paecilomycesfarinosus、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 var.sandiego、芜菁夜蛾线虫Steinernemafeltiae对淡翅黎丽金龟Blitopertha pallidipennis Reitter进行致病力测... 采用白僵菌Beauveria sp.、绿僵菌Metarrhizium sp.、粉拟青霉Paecilomycesfarinosus、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 var.sandiego、芜菁夜蛾线虫Steinernemafeltiae对淡翅黎丽金龟Blitopertha pallidipennis Reitter进行致病力测定和苗圃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卵孢白僵菌AB菌株和球孢白僵菌YB菌株室内致病率60%—83.3%,苗圃防治效果67.6%—86.6%;芜菁夜蛾线虫室内致病率98%,苗圃防治试验校正虫口减退率87.5%;绿僵菌室内致病率13.8%;苏云金杆菌室内致病率58.8%,苗圃防治效果3.4%;粉拟青霉不致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僵菌 生物防治 淡翅黎丽金龟
下载PDF
柳桉家系适应性试验与遗传变异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黄德龙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8年第3期207-212,共6页
对柳桉Eucalyptus saligna试验林42个家系生长性状、形质性状和抗逆性及其遗传变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柳桉家系在树高、胸径、材积生长性状上差异分别达0.10~0.01、0.05~0.01、0.01显著水平,材积是选择优良家系和个体的主要指标;家系... 对柳桉Eucalyptus saligna试验林42个家系生长性状、形质性状和抗逆性及其遗传变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柳桉家系在树高、胸径、材积生长性状上差异分别达0.10~0.01、0.05~0.01、0.01显著水平,材积是选择优良家系和个体的主要指标;家系间通直度、分枝度、自然整枝差异达到0.05显著水平,变异系数为6.95%~9.18%,说明形质性状也是优良家系的选择依据;参试家系可耐-5℃低温,但家系间没有差异;以材积为基础,兼顾树高、胸径、通直度、风雪害及其遗传增益,综合选出GB000014等10个优良家系,4年生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分别为12.4m、12.3 cm和0.071 37m^3,遗传增益平均值分别为2.81%、3.35%和21.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桉 种源/家系 适应性试验 遗传变异 生长性状 耐寒性
下载PDF
柳桉优良种源/家系的选择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林良豹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3-47,共5页
对5年生的柳桉种源/家系试验林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柳桉种源、家系间在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生长量上存在极显著差异,但主干通直度没有差异,而在主干明显度方面,种源间存在显著差异,家系间则没有差异;采用综合指数选择法选出了优良种... 对5年生的柳桉种源/家系试验林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柳桉种源、家系间在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生长量上存在极显著差异,但主干通直度没有差异,而在主干明显度方面,种源间存在显著差异,家系间则没有差异;采用综合指数选择法选出了优良种源3个和优良家系20个,并从优良家系中选择优良单株20株,可作为无性繁殖的母本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桉 种源选择 家系选择 单株选择
下载PDF
柳桉种源试验小结 被引量:5
13
作者 骆振绍 《广东林业科技》 1991年第3期36-38,共3页
对澳大利亚的6个柳桉种源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低纬度低海拔种源的生长较低纬度高海拔和高纬度高海拔或低海拔的种源好,但6个种源在雷州的立地生长都较差。雷州地区不适宜柳桉生长。
关键词 柳桉 种源 试验
下载PDF
柳桉商品材探究
14
作者 徐永吉 潘彪 《中国木材》 1995年第3期39-41,共3页
关键词 柳桉 木材 分类 特征 性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