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0篇文章
< 1 2 4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猪骨骼肌对低温环境的应答反应
1
作者 张冬杰 马守正 +2 位作者 汪亮 李忠秋 刘娣 《中国畜牧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1-167,共7页
低温会导致猪只发生应激反应,造成抗病力下降、生长速度减慢等,是影响生猪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猪对低温应答的调控机制非常复杂,目前仍然没有准确的解析。本研究以具有明显耐寒特性的地方猪种民猪为主要研究对象,将9头6月龄体... 低温会导致猪只发生应激反应,造成抗病力下降、生长速度减慢等,是影响生猪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猪对低温应答的调控机制非常复杂,目前仍然没有准确的解析。本研究以具有明显耐寒特性的地方猪种民猪为主要研究对象,将9头6月龄体重相近的雌性民猪随机分成3组,2组置于半敞篷舍内饲养,其中1组低温处理3 d(短期低温处理组),1组低温处理58 d(长期低温处理组),第3组为正常舍内饲养(对照组)。采用PCR矩阵的方法,对骨骼肌中90个与细胞应激反应相关的基因进行了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筛选受低温诱导的应激基因。结果发现,长期低温处理下,有7个基因的表达水平发生了显著上调,分别是CCT8、CYP11A1、DNAJA4、DNAJB6、DNAJC8、HSPB2和HSPB3,1个基因CYP11B2发生了极显著上调,未发现受到抑制的基因;短期低温处理下,有3个基因的表达水平发生了显著上调,分别是DNAJC8、GPX1、PON3,1个基因SOD1发生了极显著上调,1个基因HOPX受到了显著抑制。对2种处理下均发生显著上调的DNAJC8基因进行了遗传学分析,发现该基因在不同物种间高度保守,符合基因进化规律,具有明显的组织表达特异性,可考虑将其作为机体发生低温应答反应的一个标志基因。综上,民猪骨骼肌应激基因对短期和长期低温处理应答反应不明显,仅11个基因发生了显著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猪 骨骼肌 低温处理 细胞应激 基因
下载PDF
MMP14调控骨骼肌卫星细胞分化的分子机制研究
2
作者 刘媛 李溪月 张维娅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92-1604,共13页
旨在分析基质金属蛋白酶14(MMP14)调控骨骼肌卫星细胞分化的分子机制。本试验取10只4周龄C57/BL6雌性小鼠,利用胶原酶消化法分离骨骼肌卫星细胞。首先,对骨骼肌卫星细胞进行诱导分化,利用qRT-PCR和Western blot试验分析MMP14在骨骼肌卫... 旨在分析基质金属蛋白酶14(MMP14)调控骨骼肌卫星细胞分化的分子机制。本试验取10只4周龄C57/BL6雌性小鼠,利用胶原酶消化法分离骨骼肌卫星细胞。首先,对骨骼肌卫星细胞进行诱导分化,利用qRT-PCR和Western blot试验分析MMP14在骨骼肌卫星细胞增殖期和分化期表达量的变化。应用siRNA抑制MMP14蛋白表达,分为试验组(si-MMP14)和对照组(si-NC),每组3个重复:首先诱导细胞分化,应用免疫荧光和qRT-PCR分析试验组和对照组细胞分化水平的差异;随后取增殖期细胞进行蛋白组学测序,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鉴定差异蛋白,并筛选MMP14调控的关键差异蛋白和通路。本研究结果表明:1)MMP14在卫星细胞增殖期表达上调,在分化期表达下调;抑制MMP14蛋白会抑制肌管生成,表现为肌管融合指数下降。2)通过蛋白组学分析筛选到549个差异蛋白,其中有66个上调蛋白和483个下调蛋白,差异蛋白主要富集在细胞黏附、脂肪酸代谢以及AMPK通路等,参与调控细胞命运决定、组蛋白甲基化和染色质结构等生物学过程。3)通过蛋白互作关系网络分析发现MMP14与肌源性分化相关蛋白、脂肪生成相关蛋白以及异染色质结构调控蛋白直接互作,抑制MMP14可导致肌分化转录因子(PAX7、MYOD)和H3-K9甲基转移酶(SETDB1、SUV39H1)下调,而成脂分化转录因子(JUN、C/EBPβ)上调。本研究初步分析了MMP14调控骨骼肌卫星细胞分化的机制,MMP14可能通过H3-K9组蛋白甲基化参与卫星细胞命运决定以及成肌与成脂分化的转换,且这种调控作用发生在卫星细胞细胞分化启动前。本研究结果为骨骼肌发育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骼肌卫星细胞 卫星细胞的分化 MMP14
下载PDF
动物遗传评估软件研究进展
3
作者 张元旭 李竟 +8 位作者 王泽昭 陈燕 徐凌洋 张路培 高雪 高会江 李俊雅 朱波 郭鹏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27-1841,共15页
遗传评估软件在动物领域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育种工作效率。随着基因组测序技术不断完善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兴起,动物遗传评估软件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本文首先介绍了常规育种和基因组育种在动物育种领域的应用,然后重点回顾了GBLUP方法... 遗传评估软件在动物领域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育种工作效率。随着基因组测序技术不断完善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兴起,动物遗传评估软件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本文首先介绍了常规育种和基因组育种在动物育种领域的应用,然后重点回顾了GBLUP方法、贝叶斯方法和机器学习以及深度学习方法的全基因组遗传评估软件的特点和发展历史,最后展望了计算机软件在动物遗传评估育种中的未来发展趋势,旨为动物育种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相关遗传评估软件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遗传评估软件 研究进展 常规育种 全基因组育种 贝叶斯方法 GBLUP 机器学习
下载PDF
TIMP3对鸡前脂肪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
4
作者 王东雪 贺月华 +6 位作者 王春秀 李文婷 张宾宾 邓乐坤 李东华 康相涛 孙桂荣 《中国畜牧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4-160,共7页
实验旨在为探讨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3(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 3,TIMP3)对鸡前脂肪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以qRT-PCR技术检测TIMP3在30周龄固始鸡不同组织和2周龄固始鸡胸肌脂肪细胞不同分化时期中的表达情况,通过脂质... 实验旨在为探讨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3(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 3,TIMP3)对鸡前脂肪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以qRT-PCR技术检测TIMP3在30周龄固始鸡不同组织和2周龄固始鸡胸肌脂肪细胞不同分化时期中的表达情况,通过脂质体转染法在肌内前脂肪细胞中过表达和干扰TIMP3,利用5-乙炔基-2'-脱氧尿苷、Cell Counting Kit-8法、油红O染色法、qRT-PCR技术检测TIMP3对脂肪细胞的增殖和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TIMP3在不同组织和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存在差异,TIMP3在固始鸡胸肌中表达量最高,在不同分化时期的胸肌脂肪细胞中的表达量先升高后下降,在第4天最高;在鸡肌内前脂肪细胞中过表达TIMP3后,细胞显著增殖且存活率上升(P<0.05),细胞内脂滴增加(P<0.001),脂肪细胞分化标志基因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N)、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a(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Alpha,PPARa)上调(P<0.001);干扰TIMP3的检测结果则相反。由此可见,TIMP3能促进鸡前脂肪细胞的增殖和脂肪细胞的分化,参与鸡脂肪沉积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内前脂肪细胞 TIMP3 增殖 分化
下载PDF
幼龄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定植与肠道酶系建立研究进展
5
作者 王彦 阿不夏合满·穆巴拉克 +4 位作者 陈翔宇 秦荣艳 王乐乐 刘艳丰 王文奇 《中国畜牧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0-86,共7页
瘤胃是反刍动物重要的消化器官,瘤胃微生物可以将饲粮降解为宿主生长所需的各类营养物质,与反刍动物的生产性能密切相关。肠道酶是帮助宿主消化的关键因子,酶种类和活性的高低影响着动物对营养物质消化吸收和自身的生长发育。调节反刍... 瘤胃是反刍动物重要的消化器官,瘤胃微生物可以将饲粮降解为宿主生长所需的各类营养物质,与反刍动物的生产性能密切相关。肠道酶是帮助宿主消化的关键因子,酶种类和活性的高低影响着动物对营养物质消化吸收和自身的生长发育。调节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和肠道酶系表达,提高动物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改善动物健康状况是目前普遍的研究方向。幼龄反刍动物胃肠道发育不完全,菌群和酶系结构并不完善,在幼龄反刍动物微生物群落稳定之前,早期调控其瘤胃微生物群落和肠道酶系可以更加长期、有效地改善幼畜胃肠道环境发育,促进反刍动物生长发育。本文概括了幼龄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定植与酶系建立相关研究进展,旨在为后续研究提供一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龄反刍动物 瘤胃 肠道 微生物
下载PDF
多组学技术在畜禽重要经济性状研究中的应用
6
作者 王亚鑫 王璟 +2 位作者 田学凯 杨公社 于太永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42-1853,共12页
随着测序技术的发展,大量组学测序技术不断涌现并得以推广,产生了包括基因组、表观基因组、转录组、蛋白质组、代谢组、微生物组等大量的组学数据。这些数据对深入研究和揭示畜禽重要经济性状(生长性状、繁殖性状、肉质性状、抗病性状等... 随着测序技术的发展,大量组学测序技术不断涌现并得以推广,产生了包括基因组、表观基因组、转录组、蛋白质组、代谢组、微生物组等大量的组学数据。这些数据对深入研究和揭示畜禽重要经济性状(生长性状、繁殖性状、肉质性状、抗病性状等)的复杂调控过程具有重要意义。仅通过单一层面的组学无法揭示畜禽重要经济性状的复杂性,而多组学技术可以系统解析畜禽重要经济性状的机理和表型,并逐渐成为研究畜禽重要经济性状的主要方法。本文综述了多组学技术的方法、优点及其在畜禽重要经济性状研究中的应用,旨在对畜禽重要经济性状的研究提供参考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 多组学技术 经济性状
下载PDF
家畜基因组拷贝数变异研究进展
7
作者 彭佩雅 陈钰焓 +5 位作者 杨龙 王铭 赵芮葶 何俊 印遇龙 刘梅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56-1369,共14页
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 CNV)是基因组上50 bp~5 Mb的DNA片段发生拷贝数目变化的结构变异。近年来,随着检测技术的发展,CNV的检测方法从广泛使用的CGH、SNP和NGS技术延展到新兴的第三代测序技术,使得越来越多对家畜的起源进... 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 CNV)是基因组上50 bp~5 Mb的DNA片段发生拷贝数目变化的结构变异。近年来,随着检测技术的发展,CNV的检测方法从广泛使用的CGH、SNP和NGS技术延展到新兴的第三代测序技术,使得越来越多对家畜的起源进化和遗传育种等方面有着重要影响的CNV被鉴定。但是,目前从检测技术发展的角度综述有关CNV在牛、羊、猪、马等家畜上的研究进展还较少。因此,本文首先介绍了CNV的主要形成机制、检测方法,然后,分别综述近年来在牛、羊、猪、马等重要家畜物种中利用CGH、SNP、WGS(包括第二代测序和第三代测序)技术检测CNV的研究进展,最后,对家畜CNV在当下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在未来动物遗传育种的应用前景做出展望。本文有望为家畜拷贝数变异相关研究提供新的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 绵羊 拷贝数变异 研究进展
下载PDF
MYOM2基因在临床医学和畜牧生产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8
作者 杨皓杰 卢洁 +4 位作者 汤嘉玉 毛晓宇 陈旭 昝林森 王洪宝 《中国畜牧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7-123,共7页
肌间蛋白(Myomesin)基因家族分布于骨骼肌和心肌的M线中,是M线的重要连接器,主要参与肌原纤维的组装和机械力量传导,在哺乳动物中有3种亚型。肌间蛋白2(Myomesin-2,MYOM2)是Myomesin基因家族中的一员,其与骨骼肌和心肌发育有密切关系,... 肌间蛋白(Myomesin)基因家族分布于骨骼肌和心肌的M线中,是M线的重要连接器,主要参与肌原纤维的组装和机械力量传导,在哺乳动物中有3种亚型。肌间蛋白2(Myomesin-2,MYOM2)是Myomesin基因家族中的一员,其与骨骼肌和心肌发育有密切关系,在肌肉收缩和关节发育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与很多人类疾病的发生息息相关。MYOM2同时对畜禽肉品质改善起重要调控作用,可作为候选基因改善畜禽的肉嫩度。本文综述了MYOM2的发现过程、基因信息及其在临床医学和畜牧生产中的研究进展,为相关研究工作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YOM2 肌肉发育 肉质 临床医学 畜禽 畜牧生产
下载PDF
表观遗传学调控雌性动物初情期启动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张为 潘志豪 方富贵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75-1882,共8页
雌性动物初情期是指第一次出现发情表现并排卵的时期。初情期启动机制复杂,与遗传、神经内分泌、代谢、营养和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但动物初情期启动的具体机制仍不明确。最近的证据表明,表观遗传机制是调节动物初情期启动过程的重要协... 雌性动物初情期是指第一次出现发情表现并排卵的时期。初情期启动机制复杂,与遗传、神经内分泌、代谢、营养和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但动物初情期启动的具体机制仍不明确。最近的证据表明,表观遗传机制是调节动物初情期启动过程的重要协调者。本文总结了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非编码RNA、染色质重塑、基因组印记、转录因子结合和X染色体失活等表观遗传机制对初情期启动的影响,为深入研究雌性动物初情期启动的机制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情期 表观遗传 DNA甲基化 组蛋白修饰 非编码RNA
下载PDF
藏猪与杜长大三元猪免疫器官和组织中Toll样受体与抗菌肽基因的表达差异分析
10
作者 李新明 洪纯 +5 位作者 黄秋艳 程蕾燕 孟繁明 朱向星 唐冬生 王塑天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3期114-123,共10页
【目的】在哺乳动物中,Toll样受体和抗菌肽基因是先天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抗病原体侵袭过程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藏猪和杜长大三元猪的Toll样受体和抗菌肽基因在不同免疫器官或组织中的表达差异进行探索,以揭示这些基因对... 【目的】在哺乳动物中,Toll样受体和抗菌肽基因是先天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抗病原体侵袭过程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藏猪和杜长大三元猪的Toll样受体和抗菌肽基因在不同免疫器官或组织中的表达差异进行探索,以揭示这些基因对于抗病能力和免疫反应的潜在贡献,为筛选抗病分子标记提供理论支撑。【方法】通过qPCR对6月龄藏猪和杜长大三元猪肺脏、肠系膜淋巴结、腹股沟淋巴结、颌下淋巴结和脾脏中Toll样受体基因(TLR1~TLR9)和两种抗菌肽基因(PBD-1和PR-39)的mRNA丰度进行检测。【结果】在藏猪的免疫器官或组织中Toll样受体与抗菌肽基因的m RNA表达大多数显著高于杜长大三元猪。其中,肺脏中TLR1、TLR2的m RNA表达量均提高50%左右,PR-39提高2.6倍;肠系膜淋巴结中TLR4的表达提高40%,TLR1、PR-39的表达分别提高88%和3倍;腹股沟淋巴结中TLR1、TLR2的表达提高约2倍,TLR9、PR-39的表达提高70%,PR-39的表达更是提高了7倍多;颌下淋巴结中TLR1、TLR2、TLR4、TLR7的表达均高出2倍以上,PR-39的表达也高出近7倍,它与腹股沟淋巴结中的水平相近;脾脏中TLR1的表达上升3.5倍,与在颌下淋巴结中的表达结果相似。TLR4、TLR9的表达上升50%左右,PR-39的表达上升2.5倍。【结论】藏猪相对于杜长大三元猪,在多个免疫器官或组织中的Toll样受体和抗菌肽基因表现出更高的表达水平。暗示藏猪可能拥有更强大的先天免疫能力,能够产生更有效的局部或系统免疫反应对抗病原微生物的感染。研究结果为识别抗病分子标记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有望为进一步改良藏猪和其他猪种的抗病性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LL样受体 抗菌肽 先天免疫 抗病性 qPCR 藏猪
下载PDF
线粒体自噬调控哺乳动物胚胎发育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李钰浚 何翃闳 +3 位作者 杨丽雪 杨小耿 李键 张慧珠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05-912,共8页
线粒体自噬(mitophagy)是一个进化保守的过程,它可以选择性地识别、隔离和降解特定靶标。当细胞处于不利的环境下,线粒体自噬通过降解异常或过量的线粒体来维持细胞稳态,减轻细胞运行的压力。线粒体自噬在哺乳动物生殖调控过程中发挥着... 线粒体自噬(mitophagy)是一个进化保守的过程,它可以选择性地识别、隔离和降解特定靶标。当细胞处于不利的环境下,线粒体自噬通过降解异常或过量的线粒体来维持细胞稳态,减轻细胞运行的压力。线粒体自噬在哺乳动物生殖调控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主要涉及卵母细胞的成熟、衰老和早期胚胎的发育等多种生理过程。本文主要综述了线粒体自噬的生物学功能、线粒体自噬的相关因子调控以及线粒体自噬在哺乳动物生殖中的作用机制,为进一步研究线粒体自噬在哺乳动物生殖发育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自噬 哺乳动物 卵母细胞 胚胎
下载PDF
CD46基因在家畜抗病育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2
作者 李剑南 袁利明 华进联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66-1874,共9页
补体调节蛋白46(complement regulator protein, CD46)在大多数哺乳动物的细胞上广泛表达。除了具有补体失活、调节T细胞活化和生育能力等多种生理功能之外,CD46也可以作为多种细菌和病毒的受体,尤其对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 补体调节蛋白46(complement regulator protein, CD46)在大多数哺乳动物的细胞上广泛表达。除了具有补体失活、调节T细胞活化和生育能力等多种生理功能之外,CD46也可以作为多种细菌和病毒的受体,尤其对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 BVDV)和经典猪瘟病毒(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 CSFV)的附着起重要作用。利用基因编辑技术特异修饰CD46成功生产出抗BVDV活牛犊,证明该基因可以作为抗病育种的候选基因。本文主要对CD46蛋白在家畜病毒感染中的作用以及在抗病育种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6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 抗病育种
下载PDF
藏猪和大约克猪INHBA基因多态性及差异表达分析
13
作者 孙雪倩 段梦琪 +2 位作者 周林聪 商鹏 张健 《高原农业》 2024年第2期163-170,共8页
为探究INHBA基因在藏猪与大约克猪中的多态性与表达差异。在DNA水平上对藏猪、大约克猪INHBA基因5'侧翼区和CDS区进行了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筛选,同时在mRNA水平上用荧光定量PCR(qRT-PCR)方法检... 为探究INHBA基因在藏猪与大约克猪中的多态性与表达差异。在DNA水平上对藏猪、大约克猪INHBA基因5'侧翼区和CDS区进行了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筛选,同时在mRNA水平上用荧光定量PCR(qRT-PCR)方法检测INHBA基因在卵巢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结果发现:INHBA基因在5'侧翼区存在一个突变位点A-1589T,并在藏猪与大约克猪2个品种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经转录因子预测,发现该突变位点与繁殖性能相关,并推测消失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可能是导致藏猪繁殖力低的主要原因之一。INHBA基因在卵巢中,藏猪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大约克猪(P<0.01),推测INHBA基因可能与猪繁殖性能有关,并对提高猪的繁殖性能起到积极作用。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究INHBA基因在猪繁殖性能的作用机制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猪 INHBA基因 繁殖性能 基因表达
下载PDF
引导编辑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14
作者 邱梅玉 张雪梅 +1 位作者 张宁 刘明军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45-1355,共11页
以CRISPR/Cas9为基础的引导编辑系统是新开发出的一种基因编辑技术,可以精确实现12种碱基的互换、插入和缺失,并且不需要产生双链断裂和引入外源供体DNA。本文从基因编辑的发展、引导编辑系统的原理、特点、优化、脱靶效应、在动植物和... 以CRISPR/Cas9为基础的引导编辑系统是新开发出的一种基因编辑技术,可以精确实现12种碱基的互换、插入和缺失,并且不需要产生双链断裂和引入外源供体DNA。本文从基因编辑的发展、引导编辑系统的原理、特点、优化、脱靶效应、在动植物和基因治疗研究中的应用、引导编辑系统的设计等几方面进行综述,为促进相关领域的科研工作者了解引导编辑系统及进一步利用引导编辑系统在动植物科学基础研究和育种方面的应用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ISPR/Cas9 引导编辑(prime editing PE) pegRNA 应用研究
下载PDF
选择性剪切在动物早期胚胎发育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15
作者 赵亚楠 吴思雯 +1 位作者 沙倩倩 梁兴伟 《中国畜牧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8-92,98,共6页
胚胎发育是生命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之一,整个过程受到诸多因素影响。选择性剪切作为一种重要的调控机制,不仅影响胚胎发育中的结构变化,而且在细胞命运决定方面起着关键作用。选择性剪切调控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然而对早期胚胎发育... 胚胎发育是生命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之一,整个过程受到诸多因素影响。选择性剪切作为一种重要的调控机制,不仅影响胚胎发育中的结构变化,而且在细胞命运决定方面起着关键作用。选择性剪切调控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然而对早期胚胎发育中选择性剪切的描述一直是有限的,选择性剪切仍面临着许多需要深入研究和未解决的问题。本文就目前已有的选择性剪切机制及调控元素进行综述,讨论选择性剪切在哺乳动物早期胚胎发育中的剪切作用和应用前景,如影响早期胚胎器官发育和组织分化,通过动态剪接体的变化控制体外全能/多能干细胞的转变等,为深入了解动物胚胎发育过程提供参考,并为未来针对人类胚胎或组织再生等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剪切 调控 胚胎发育 MRNA
下载PDF
莱芜猪和杜长大猪盲肠和结肠微生物菌群结构组成和功能分析
16
作者 李超 赵雪艳 +6 位作者 王永军 王彦平 任一帆 李菁璇 王怀中 王继英 宋勤叶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5033-5045,共13页
旨在研究莱芜猪盲肠和结肠肠道微生物群落的结构组成、功能以及与杜长大猪的区别,为从肠道菌群层面深入理解莱芜猪高脂肪沉积、耐粗饲和抗逆等特性奠定基础。以12头莱芜猪和6头杜长大猪为试验动物,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盲肠和结肠微... 旨在研究莱芜猪盲肠和结肠肠道微生物群落的结构组成、功能以及与杜长大猪的区别,为从肠道菌群层面深入理解莱芜猪高脂肪沉积、耐粗饲和抗逆等特性奠定基础。以12头莱芜猪和6头杜长大猪为试验动物,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盲肠和结肠微生物菌群16S rRNA V3-V4区序列,分析微生物菌群的组成、丰度和多样性,预测生物功能,通过对莱芜猪和杜长大猪菌群丰度比较分析、LEfSe物种差异判别分析、微生物菌属与背膘厚和血清生化指标相关性分析,鉴定影响莱芜猪品种特性的微生物菌属。结果发现:1)莱芜猪的背膘厚和血清总蛋白、甘油三酯、葡萄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指标与杜长大猪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2)莱芜猪具有与杜长大猪不同的盲肠和结肠微生物菌群多样性和相对丰度,莱芜猪盲肠微生物菌群的Simpson指数显著高于杜长大猪(P<0.05),盲肠的厚壁菌门(Firmicutes)的相对丰度显著低于杜长大猪(69.16%vs.89.59%,P<0.05)。3)盲肠和结肠中一些微生物菌属的丰度与背膘厚和部分血清生化指标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且与这些表型指标相关的盲肠微生物菌属比结肠更多,相关系数也更高,表明盲肠微生物菌群对猪的表型起到了更大的作用。4)甲烷短杆菌属(Methanobrevibacter)、梭杆菌属(Fusobacterium)和大肠杆菌-志贺菌属(Escherichia-Shigella)、活泼瘤胃球菌([Ruminococcus]_gnavus_group)、拟杆菌属(Bacteroides)等与脂肪沉积、耐粗饲和抗逆性强等有关,可能是影响莱芜猪特性的微生物菌属。本研究阐述了莱芜猪和杜长大猪盲肠和结肠微生物菌群特征,加深了肠道菌群对莱芜猪品种特性影响机理的了解,为地方猪肠道微生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芜猪 16S rDNA高通量测序 微生物菌群 盲肠 结肠
下载PDF
加拿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
17
作者 王兴文 于耀然 +3 位作者 刘浩 余泽田 董晓霞 彭华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23年第5期63-70,共8页
加拿大是较早开展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的国家之一,拥有较高的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水平。通过对加拿大畜禽遗传资源现状、基因库建设、保护主体、相关法律法规等进行系统梳理分析,发现其较高的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依... 加拿大是较早开展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的国家之一,拥有较高的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水平。通过对加拿大畜禽遗传资源现状、基因库建设、保护主体、相关法律法规等进行系统梳理分析,发现其较高的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建立的畜禽品种登记制度、动物遗传资源信息系统以及先进的畜禽资源保存技术和完善的法律体系。通过对比我国相关做法和制度,提出建立品种登记相关制度、优化畜禽资源保存技术等5条合理化建议,以期为提高我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水平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拿大 畜禽遗传资源 保护 开发利用
下载PDF
哺乳动物毛囊形态发生及相关信号通路研究进展
18
作者 高宇 尹俊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23年第2期66-71,共6页
毛囊结构的发育在胚胎期完成,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被分为诱导、器官发生和细胞分化3个经典的阶段。毛囊在生长和发育过程中受到多种分子的调控,在毛囊发育各阶段都涉及复杂的信号互作,目前许多信号通路以及生长因子的作用方式还未得... 毛囊结构的发育在胚胎期完成,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被分为诱导、器官发生和细胞分化3个经典的阶段。毛囊在生长和发育过程中受到多种分子的调控,在毛囊发育各阶段都涉及复杂的信号互作,目前许多信号通路以及生长因子的作用方式还未得到有效、明确的阐述。为帮助理解毛囊生长的信号调控机制,对近年哺乳动物毛囊形态发生及相关信号通路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介绍了毛囊的基本结构,阐述了毛囊发育阶段的划分及相应特征,综述了毛囊发育不同阶段涉及的Wnt信号、Eda信号、Fgf信号、Bmp信号、Shh信号、Pdgfa信号、Notch信号等相关信号通路及其发挥的作用,以期为解析由某些信号通路缺陷导致的相关癌症的发生机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囊结构 形态发生 信号调控 哺乳动物
下载PDF
MITF基因在B16-F10细胞中的表达分析
19
作者 赵金红 孙晓燕 蒋婧 《畜禽业》 2023年第5期6-9,共4页
实验研究B16-F10细胞增殖、分化过程中MITF基因的表达情况,探究小眼畸形相关转录因子(MITF)对黑色素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增殖阶段前期,B16-F10细胞快速生长,MITF基因相对表达量也快速增加,在3 d、5 d、7 d的表达量极显著... 实验研究B16-F10细胞增殖、分化过程中MITF基因的表达情况,探究小眼畸形相关转录因子(MITF)对黑色素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增殖阶段前期,B16-F10细胞快速生长,MITF基因相对表达量也快速增加,在3 d、5 d、7 d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1 d(P<0.01);在分化阶段,B16-F10细胞的数量越来越少,黑色素分泌越来越多,MITF基因相对表达量先下降后上升,5 d时极显著低于1 d和3 d(P<0.01),显著低于7 d(P<0.05)。推测MITF基因高表达对黑色素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均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TF基因 B16-F10细胞 表达
下载PDF
基于全基因组重测序分析新疆细毛羊遗传多样性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开旭 郭翠洁 +3 位作者 杨帆 任斐儿 李晓斌 刘武军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92-1300,共9页
【目的】基于全基因组重测序研究新疆细毛羊遗传多样性。【方法】利用新疆细毛羊的全基因组重测序数据和NCBI下载获得的策勒黑羊、巴音布鲁克羊、阿勒泰羊全基因组重测序数据,检测不同绵羊品种的核苷酸多态性和单倍型多态性,评估其遗传... 【目的】基于全基因组重测序研究新疆细毛羊遗传多样性。【方法】利用新疆细毛羊的全基因组重测序数据和NCBI下载获得的策勒黑羊、巴音布鲁克羊、阿勒泰羊全基因组重测序数据,检测不同绵羊品种的核苷酸多态性和单倍型多态性,评估其遗传多样性现状,计算群体分化指数、观望/观测杂合度,分析遗传多样性,评价不同绵羊品种现有的遗传变异水平。【结果】全基因组重测序获得了97647435个高质量的常染色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和15886270个插入或缺失(Indel);新疆细毛羊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显著低于阿勒泰羊,低于巴音布鲁克羊,略高于策勒黑羊;4个绵羊群体遗传多样性顺序:阿勒泰羊>巴音布鲁克羊>策勒黑羊>新疆细毛羊。【结论】选取的4个绵羊群体中,新疆细毛羊的遗传多样性水平相对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细毛羊 遗传多样性 全基因组重测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