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太湖地区规模奶牛场粪尿年产生量估算 被引量:17
1
作者 朱宏鹄 常志州 +2 位作者 叶小梅 杜静 石利利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17-521,共5页
为了估算规模化奶牛养殖场产污与排污量,采用源强估算法监测与估算奶牛场的泌乳牛和育成牛4个季节的粪尿产生量,同时监测了奶牛饲料氮磷摄入量与奶牛在运动场的粪尿产生量。结果表明:①每头泌乳牛日平均排泄粪便32.03 kg、尿20.93 kg,... 为了估算规模化奶牛养殖场产污与排污量,采用源强估算法监测与估算奶牛场的泌乳牛和育成牛4个季节的粪尿产生量,同时监测了奶牛饲料氮磷摄入量与奶牛在运动场的粪尿产生量。结果表明:①每头泌乳牛日平均排泄粪便32.03 kg、尿20.93 kg,育成牛日平均排泄粪便13.58 kg、尿7.60 kg;泌乳牛日平均氮、磷产生量分别为274.23 g和95.93 g,育成牛每日氮、磷产生量分别为54.15 g和18.05 g,泌乳牛排泄量明显大于育成牛。②泌乳牛磷摄入量与磷排泄量呈线性相关(P<0.05),r=0.935 9;氮排泄量与饲料氮摄入量相关性不显著。③奶牛夏季在运动场上粪尿产生量占粪尿总产生量的30%左右,冬季占1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粪尿产生量 氮磷排放系数 运动场
下载PDF
保护性蛋氨酸对中国荷斯坦奶牛血浆代谢产物及生产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2
作者 熊春梅 张力 +4 位作者 周学辉 蒋学勤 郭爱伟 朱军 公双平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394-398,共5页
选择25头中国荷斯坦奶牛,分成对照组,试验一组(添加30 g DL-蛋氨酸),试验二组(添加45 g保护性蛋氨酸),试验三组(添加30 g DL-蛋氨酸+50 g L-赖氨酸)和试验四组(添加45 g保护性蛋氨酸+50 g L-赖氨酸)进行饲养试验。试验表明:试验四组和... 选择25头中国荷斯坦奶牛,分成对照组,试验一组(添加30 g DL-蛋氨酸),试验二组(添加45 g保护性蛋氨酸),试验三组(添加30 g DL-蛋氨酸+50 g L-赖氨酸)和试验四组(添加45 g保护性蛋氨酸+50 g L-赖氨酸)进行饲养试验。试验表明:试验四组和试验二组产奶量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分别提高6.31 %和6.73 %,其他组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四组和试验二组乳脂率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分别提高6.25 %和6.55 %;并且试验四组和试验二组乳脂率也显著(P<0.05)高于试验一组。乳蛋白、体细胞数、全脂固形物和非脂固形物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四组和试验二组血浆白蛋白和总蛋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它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二组血浆尿素氮(PUN)显著低于对照组和试验一组(P<0.05),其他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血浆游离脂肪酸和总氨基酸浓度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得出结论:一方面,保护性蛋氨酸(RPMet)的一部分能避免瘤胃微生物的降解,以保护性Met的形式提供给瘤胃后Met;另一方面,保护性蛋氨酸的降解部分改善了瘤胃的发酵,促进瘤胃微生物的合成,这两方面的作用提高了奶牛的产奶量和乳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荷斯坦奶牛 保护性蛋氩酸 产奶量 乳成分 血浆代谢产物
下载PDF
独龙牛瘤胃细菌纤维素酶基因克隆 被引量:7
3
作者 杨天龙 王淑玲 +6 位作者 顾招兵 朱仁俊 刘旭川 张春勇 杨舒黎 毛华明 冷静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01-906,共6页
【目的】从分子生物学水平对独龙牛的瘤胃纤维素酶基因资源进行筛选及酶学特性研究,为后续开发利用新的纤维素酶提供参考依据,也为揭示瘤胃微生物降解纤维素的作用机理打下基础。【方法】提取独龙牛瘤胃微生物中的大片段基因组DNA,构建... 【目的】从分子生物学水平对独龙牛的瘤胃纤维素酶基因资源进行筛选及酶学特性研究,为后续开发利用新的纤维素酶提供参考依据,也为揭示瘤胃微生物降解纤维素的作用机理打下基础。【方法】提取独龙牛瘤胃微生物中的大片段基因组DNA,构建瘤胃微生物基因组文库,并进行纤维素酶活性筛选,筛选获得的高活性基因经测序后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与酶学性质研究。【结果】从独龙牛瘤胃中共获得20352个阳性克隆,白斑率达92%,构建的瘤胃微生物基因组文库容量899.6 Mb,空载率1.82%。从瘤胃微生物基因组文库筛选获得2个具有纤维素酶活性的阳性克隆(B1和B2),其中,B1基因序列长1230 bp,编码409个氨基酸,基因编码产物与来自Ruminococcus albus纤维素酶基因编码产物(β-1,4-内切葡聚糖酶,Gen Bank登录号P23661.1)的覆盖率高达99%,其同源性高达97%;B2基因序列长1002bp,编码333个氨基酸,基因编码产物与Uncultured microorganism纤维素酶基因编码产物(纤维糊精酶,Gen Bank登录号ADB80112.1)的覆盖率高达99%,其同源性为83%。B1和B2基因可在Rosetta原核表达宿主菌中成功诱导表达,B1纤维素酶的最适pH为6.0,最适温度40℃;B2纤维素酶的最适pH为6.0,最适温度40~50℃。【结论】从构建的独龙牛瘤胃微生物基因文库中筛选获得2株具有较高活力的纤维素酶(B1和B2),其中,B1为β-1,4-内切葡聚糖酶,而B2为新的纤维糊精酶,可为纤维素的体外降解提供新型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龙牛瘤胃 基因文库 纤维素酶 克隆
下载PDF
云南大额牛的生物学特征及其瘤胃微生物特点综述 被引量:7
4
作者 杨舒黎 苟潇 +3 位作者 冷静 毛华明 邓卫东 吴锡川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12878-12880,共3页
[目的]为大额牛的进一步研究及开发提供参考。[方法]根据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了云南大额牛的生物学特征及其瘤胃微生物特点。[结果]云南大额牛具有较为典型的肉用牛体型和较好的产肉性能,且其肌纤维直径明显小于其他牛,牛肉的系水率、... [目的]为大额牛的进一步研究及开发提供参考。[方法]根据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了云南大额牛的生物学特征及其瘤胃微生物特点。[结果]云南大额牛具有较为典型的肉用牛体型和较好的产肉性能,且其肌纤维直径明显小于其他牛,牛肉的系水率、嫩度和多汁性明显高于其他牛;染色体的数目、形态、结构均不同于黄牛和野牛,三者染色体数目(2n)分别为58、60和56条,且可与黄牛杂交;独特的食性体现在以竹子为主食,且对各种粗饲料的体外干物质消化率都显著高于云南黄牛;瘤胃中总可见细菌和纤维分解菌分别为4.51×109和1.63×109个/ml,显著高于云南黄牛,其瘤胃优势细菌主要为纤维分解菌。[结论]云南大额牛不仅具有极高的学术研究价值,而且有极大的开发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大额牛 肉质 遗传背景 营养物质消化率 瘤胃微生物
下载PDF
牦牛金属硫蛋白-Ⅲ(MT-Ⅲ)cDNA分子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刘斌 吴建平 +3 位作者 张利平 马彬云 杨联 高凤芹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3期5-10,共6页
利用基因特异引物YMT-ⅢSP1和YMT-ⅢSP2,通过RT-PCR从牦牛大脑组织中克隆出了牦牛MT-Ⅲ基因编码区全长.将牦牛MT-ⅢcDNA序列在CBI上进行同源性搜索发现牦牛MT-Ⅲ编码区序列与羊、猪、人、鼠的同源性分别为95%、92%、89%、86%,该序... 利用基因特异引物YMT-ⅢSP1和YMT-ⅢSP2,通过RT-PCR从牦牛大脑组织中克隆出了牦牛MT-Ⅲ基因编码区全长.将牦牛MT-ⅢcDNA序列在CBI上进行同源性搜索发现牦牛MT-Ⅲ编码区序列与羊、猪、人、鼠的同源性分别为95%、92%、89%、86%,该序列在不同哺乳动物中相当保守,并通过牦牛MTs(Ⅰ、Ⅱ、Ⅲ)编码区序列之间的分析表明,MT-Ⅰ与MT-Ⅱ编码的蛋白质性质、功能之间差异较小,而MT-Ⅲ与MT-Ⅰ/Ⅱ编码的蛋白质性质、功能之间差异相对较大.牦牛MT-Ⅲ基因编码的MT-Ⅲ蛋白由68个氨基酸组成,其中19个半胱氨酸,具有MTs保守的短肽结构如:C-X-C、C-C-X-C-C、C-X-X-C、KKS以及MT-Ⅲ特异的MDPE、CPCP等结构,在分子进化上很保守.分析表明了牦牛MT-Ⅲ蛋白质是一个低分子量,富含半胱氨酸.不含芳香族氨基酸,也无二硫键的蛋白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金属硫蛋白-Ⅲ cDNA分子克隆 序列分析
下载PDF
新疆某地奶牛隐性乳房炎病原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被引量:9
6
作者 马晓艳 姚刚 +1 位作者 黄燕 张富春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1期64-67,共4页
本研究对新疆昌吉郊区部分奶牛场进行调查,从两个大型奶牛场集乳样,主要针对患有隐性乳房炎的奶牛,共采集120份乳样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并选择主要病原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导致奶牛隐性乳房炎的主要致病菌有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 本研究对新疆昌吉郊区部分奶牛场进行调查,从两个大型奶牛场集乳样,主要针对患有隐性乳房炎的奶牛,共采集120份乳样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并选择主要病原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导致奶牛隐性乳房炎的主要致病菌有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肠杆菌属,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共71株,占55.04%;牛链球菌18株,占13.95%;大肠杆菌1株,占0.78%。这些致病菌对环丙沙星、新生霉素等药物有很高的敏感性,而对青霉素、链霉素、杆菌肽和多粘菌素已经产生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房炎 细菌鉴定 药敏试验
下载PDF
弗莱维赫牛改良贵州本地黄牛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何光中 孙鹃 +2 位作者 刘镜 杨红文 罗启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23期11699-11701,共3页
[目的]探讨弗莱维赫牛改良贵州本地黄牛的效果。[方法]以弗莱维赫牛为父本,分别与本地黄牛(♀)、西本杂(西门塔尔牛×本地黄牛,♀)杂交,测定其杂交后代的生产性能、屠宰性能及泌乳性能,并与贵州本地黄牛进行比较。[结果]F1弗莱维赫... [目的]探讨弗莱维赫牛改良贵州本地黄牛的效果。[方法]以弗莱维赫牛为父本,分别与本地黄牛(♀)、西本杂(西门塔尔牛×本地黄牛,♀)杂交,测定其杂交后代的生产性能、屠宰性能及泌乳性能,并与贵州本地黄牛进行比较。[结果]F1弗莱维赫牛(♂)×西门塔尔牛(♂)×本地黄牛(♀)杂交后代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泌乳性能最优,F1弗莱维赫牛(♂)×本地黄牛(♀)杂交后代次之,本地黄牛最差。[结论]以弗莱维赫为父本杂交改良本地黄牛及生产三元杂交牛(弗×西×本),其后代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能显著提高肉牛养殖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莱维赫牛 贵州本地黄牛 生长性能 泌乳性能
下载PDF
贵州务川黑牛mtDNA Cyt b基因遗传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林瑞意 杨胜林 徐龙鑫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22-625,635,共5页
务川黑牛是贵州省新近发现的独特地方品种,其起源和系统地位尚存争议。测定了22个务川黑牛的Cyt b基因全序列,结合已报道的中国9个黄牛品种17个个体的Cyt b基因全序列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务川黑牛的Cyt b基因全长1 140 bp,共检测到21个... 务川黑牛是贵州省新近发现的独特地方品种,其起源和系统地位尚存争议。测定了22个务川黑牛的Cyt b基因全序列,结合已报道的中国9个黄牛品种17个个体的Cyt b基因全序列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务川黑牛的Cyt b基因全长1 140 bp,共检测到21个核苷酸多态位点。碱基A+T平均含量为56.7%,显著高于G+C平均含量43.4%,第3密码子表现出较强的碱基组成偏倚。定义了8种单倍型且突变类型仅存在转换,表明务川黑牛的Cyt b基因的遗传多态性较为丰富。邻接法(NJ)构建的分子系统树表明,务川黑牛有2个母系起源即普通牛起源和瘤牛起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务川黑牛 CYT B基因 起源
下载PDF
大额牛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微卫星标记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田应华 霍金龙 +7 位作者 李石友 霍海龙 钱林东 徐英 凌军 杨有昌 法林荣 苗永旺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1-47,共7页
利用26对黄牛微卫星引物,对分别来自云南省泸水县凤凰山大额牛保种区和贡山县独龙野牛种源保护基地的2个大额牛群体进行遗传变异分析,研究其群体内的遗传变异和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结果共检测到105个等位基因,每个座位的等位基因数从2~... 利用26对黄牛微卫星引物,对分别来自云南省泸水县凤凰山大额牛保种区和贡山县独龙野牛种源保护基地的2个大额牛群体进行遗传变异分析,研究其群体内的遗传变异和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结果共检测到105个等位基因,每个座位的等位基因数从2~6不等,所有座位平均等位基因数、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平均期望杂合度、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4.038 5±0.999 9,3.139 3±0.950 7,0.649 0±0.124 6和0.590 4±0.133 4,表明大额牛群遗传多样性比较丰富。F统计量、基因流、Nei氏遗传距离和遗传相似系数等值反映出两个群体遗传差异较小,遗传分化不明显,遗传一致性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额牛 微卫星标记 遗传多样性 遗传分化
下载PDF
CXCR1基因编码区SNPs与荷斯坦牛泌乳性能和繁殖性状关联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梦琦 倪炜 +4 位作者 唐程 郭佳禾 张慧敏 李明勋 毛永江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35-42,共8页
研究旨在探索CXCR1(Chemokine(C-X-C motif)receptor 1)基因编码区SNPs与荷斯坦牛泌乳性状及部分繁殖性状间关系。用飞行时间质谱法检测865头荷斯坦牛CXCR1基因编码区c.642 A>G、c.816 C>A、c.980 A>G和c.1068 G>A 4个SNPs... 研究旨在探索CXCR1(Chemokine(C-X-C motif)receptor 1)基因编码区SNPs与荷斯坦牛泌乳性状及部分繁殖性状间关系。用飞行时间质谱法检测865头荷斯坦牛CXCR1基因编码区c.642 A>G、c.816 C>A、c.980 A>G和c.1068 G>A 4个SNPs位点,同时收集采样牛2010年12月至2012年7月繁殖指标和2010年至2014年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airy herd improvement,DHI)记录。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法分析CXCR1基因CDS区SNPs基因型与测定日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等泌乳性状和产犊间隔、产后首配泌乳天数、配种次数和妊娠泌乳天数关系。结果表明,CXCR1-642 A>G和CXCR1-980 A>G对乳中体细胞评分(Somatic cell score,SCS)影响显著(P<0.05),c.642 A>G、c.816 C>A、c.980 A>G和c.1068 G>A对乳中乳脂率、蛋白率和总固体影响显著(P<0.05)。CXCR1-980 A>G和CXCR1-1068 G>A位点AA型个体测定日产奶量显著高于AG和GG型(P<0.05),但CXCR1-980 A>G AA型乳蛋白率、SCS和总固体显著低于AG和GG型(P<0.05)。CXCR1-816 C>A位点对产犊间隔影响达显著水平(P=0.033),AC基因型个体产犊间隔显著低于AA型个体。而CXCR1-642 A>G、CXCR1-980 A>G和CXCR1-1068 G>A位点对产犊间隔、产后首配泌乳天数、配种次数以及妊娠泌乳天数均无显著性关联(P>0.05)。CXCR1-980 A>G和CXCR1-1068 G>A对荷斯坦牛产奶量和乳品质存在显著遗传效应,CXCR1 c.816 C>A位点对产犊间隔影响显著。CXCR1基因CDS区SNP可作为提高产奶量和乳品质、缩短产犊间隔候选分子标记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斯坦牛 CXCR1基因 SNPS 泌乳性状 繁殖性状
下载PDF
中国草原红牛CAPNI基因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赵志 张立春 +8 位作者 张国梁 严昌国 金海国 曹阳 周国利 王晓阳 朴庆林 于永生 刘晓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171-1172,共2页
[目的]利用PCR-SSCP技术研究中国草原红牛CAPN I基因的多态性。[方法]以90头草原红牛的全血为试材,用酚/氯仿/异戊醇法提取基因组DNA,采用PCR-SSCP技术分析了钙蛋白酶I基因(CAPN I)在草原红牛群体中的多态性。[结果]试验所设计的18对引... [目的]利用PCR-SSCP技术研究中国草原红牛CAPN I基因的多态性。[方法]以90头草原红牛的全血为试材,用酚/氯仿/异戊醇法提取基因组DNA,采用PCR-SSCP技术分析了钙蛋白酶I基因(CAPN I)在草原红牛群体中的多态性。[结果]试验所设计的18对引物用于PCR扩增均获得良好的结果。经PCR-SSCP分析,E7-1引物扩增的群体出现了AA、BB、AB和AC 4种基因型;E14-1引物扩增的群体出现了AA和BB 2种基因型,E14-5、E14-6和E20-2引物扩增的群体出现了AA、BB和AB 3种基因型。对不同基因型的测序表明,在第14内含子4 685 bp处发生了C-T的碱基突变,在第17内含子6 545 bp处发生了C-T的碱基突变,在第21内含子上8 462 bp处发生了G-A、8 561 bp处A-G、8 696 bp处A-T的碱基突变。[结论]该研究为改善牛肉质性状的分子育种提供新的分子生物学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红牛 钙蛋白酶基因 PCR—SSCP
下载PDF
饲用甜菜根茎饲喂荷斯坦奶牛的试验 被引量:7
12
作者 刘福元 张国民 +3 位作者 马建成 罗瑞卿 杨玉福 张中华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60-61,共2页
采用饲用甜菜根茎替代荷斯坦奶牛常规日粮中的部分玉米青贮,并进行饲喂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每头奶牛日平均产奶量比对照组增加1.22kg。试验结束时,对照组和试验组奶牛的乳脂率分别为3.57%和3.6%,乳蛋白率分别为2.92%(对照组)和3.2... 采用饲用甜菜根茎替代荷斯坦奶牛常规日粮中的部分玉米青贮,并进行饲喂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每头奶牛日平均产奶量比对照组增加1.22kg。试验结束时,对照组和试验组奶牛的乳脂率分别为3.57%和3.6%,乳蛋白率分别为2.92%(对照组)和3.26%(试验组)。说明饲用甜菜在奶牛养殖上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用甜菜 根茎 奶牛
下载PDF
黑龙江省中国荷斯坦牛繁殖性能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韩广文 孙晓玉 +3 位作者 崔大伟 李山平 欧鸣方 荣跃强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1期9-11,共3页
奶牛的繁殖力对奶牛业生产的经济效益的影响很大,繁殖性能的好坏是奶牛能否正常发挥生产性能的前提,同时也关系到牛群的数量和质量。具有良好繁殖性能的牛群,其产奶水平高,牛群的周转速度和自然增长加快,牛群的质量也得以保证,相... 奶牛的繁殖力对奶牛业生产的经济效益的影响很大,繁殖性能的好坏是奶牛能否正常发挥生产性能的前提,同时也关系到牛群的数量和质量。具有良好繁殖性能的牛群,其产奶水平高,牛群的周转速度和自然增长加快,牛群的质量也得以保证,相反,繁殖性能差的牛群,由于牛群周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斯坦牛 繁殖性能 调查 影响因素
下载PDF
8种微卫星DNA标记在草原红牛杂交群体中多态性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国忠 张嘉保 +3 位作者 赵玉民 胡成华 任文陟 张国梁 《草食家畜》 2004年第3期23-27,共5页
选用由利木赞与草原红牛杂交后代组成的试验牛群体共计24头,经过牛血液基因组DNA的提取、8对微卫星引物的PCR扩增、扩增产物的聚丙烯酰胺电泳分型、UVIBAND计算机凝胶成像分析系统分析各位点等位基因及全部个体的标记基因型、PPAP3.0软... 选用由利木赞与草原红牛杂交后代组成的试验牛群体共计24头,经过牛血液基因组DNA的提取、8对微卫星引物的PCR扩增、扩增产物的聚丙烯酰胺电泳分型、UVIBAND计算机凝胶成像分析系统分析各位点等位基因及全部个体的标记基因型、PPAP3.0软件计算基因频率、多态信息含量(PIC)和杂合度等步骤从分子水平上分析了在8个位点的遗传多态性。结果表明,BM2113、ETH225、IDVGA2、IDVGA46、IDVGA44、BM1824、IDVGA55和TGLA44这8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分别为4、5、4、4、5、4、4和6,多态信息含量(PIC)分别为0.6432、0.5943、0.6593、0.5794、0.7259、0.6121、0.6120和0.6204,杂合度为0.7034,均属于高度多态性位点。用于寻找与生产性能相关的遗传标记的研究是较理想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卫星DNA 分子标记 草原红牛 杂交 群体 多态性
下载PDF
日本神户牛饲用稻草中多种有机磷残留量测定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爱军 卢利军 +3 位作者 牟峻 王明泰 张琼 姚天玲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43-45,共3页
试样采用乙酸乙酯提取,经无水硫酸钠柱、石墨化炭固相萃取柱和氟罗里硅土固相萃取柱净化,洗脱液浓缩并溶解定容后,供气相色谱仪检测,外标法定量;方法专为日本神户牛饲用稻草中多种有机磷残留量的测定而设计研制的新方法。添加水平在0.01... 试样采用乙酸乙酯提取,经无水硫酸钠柱、石墨化炭固相萃取柱和氟罗里硅土固相萃取柱净化,洗脱液浓缩并溶解定容后,供气相色谱仪检测,外标法定量;方法专为日本神户牛饲用稻草中多种有机磷残留量的测定而设计研制的新方法。添加水平在0.01~1mg/kg时,该方法回收率为81.5%~104.3%;相对标准偏差为3.16%~9.43%;测定低限为0.01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户牛 稻草 有机磷
下载PDF
新疆褐牛的资源状况与发展策略 被引量:10
16
作者 史远刚 赵国丽 谈锐 《中国奶牛》 2012年第14期8-10,共3页
新疆褐牛是中国优良的地方品种,同时也是乳肉兼用品种,对发展地方经济、农牧民增产增收起到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新疆褐牛的资源状况、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展望等方面做了详细阐述,希望能推动新疆褐牛业的快速、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 新疆褐牛 资源状况:发展展望
下载PDF
草原红牛泌乳与产肉性能选育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胡成华 张国梁 +6 位作者 吴健 霍长宽 胡春喜 李旭 刘基伟 常子恒 孙文明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第5期210-211,213,共3页
吉林草原红牛于1985年育成,为进一步提高其泌乳和产肉性能,采取导入杂交,开放式选育。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的饲养条件下,导入1/4丹麦红牛血的草原红牛母牛1~5产的泌乳量,分别比草原红牛提高了37.54%、47.89%、93.19%、94.94%和74.96%,... 吉林草原红牛于1985年育成,为进一步提高其泌乳和产肉性能,采取导入杂交,开放式选育。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的饲养条件下,导入1/4丹麦红牛血的草原红牛母牛1~5产的泌乳量,分别比草原红牛提高了37.54%、47.89%、93.19%、94.94%和74.96%,尤以3产、4产泌乳量提高的幅度最大,分别增加了1 528.44kg和1 550.40kg;导入1/4利木赞血的草原红牛断奶小公牛,持续育肥至18月龄时屠宰胴体重、屠宰率、净肉重、净肉率、肉骨比和眼肌面积分别提高了8.13%、3.24%、9.52%、4.57%、7.45%和15.25%,平均每头增加产肉量21.65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红牛 泌乳性能 产肉性能 选育
下载PDF
阿勒泰白头牛简介 被引量:1
18
作者 吾热力哈孜 别克木汗 +3 位作者 巴合提 阿达力 沙肯 哈提帕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0-21,共2页
关键词 阿勒泰白头牛 繁殖力 生长发育 适应性好 抗病能力 品种
下载PDF
紫锥菊提取物对奶牛外周血单核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吴华 Alessandro Nardone Nicola Lacetera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5660-5661,5766,共3页
[目的]为合理开发利用紫锥菊产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早期妊娠的荷斯坦奶牛为试验动物,采用ELISA方法检测不同浓度狭叶紫锥菊提取物(PolinaceaTM)(6.3、20.0、60.0、180.0μg/ml)体外结合刀豆蛋白A(ConA,1μg/ml)和美洲商陆有丝分裂... [目的]为合理开发利用紫锥菊产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早期妊娠的荷斯坦奶牛为试验动物,采用ELISA方法检测不同浓度狭叶紫锥菊提取物(PolinaceaTM)(6.3、20.0、60.0、180.0μg/ml)体外结合刀豆蛋白A(ConA,1μg/ml)和美洲商陆有丝分裂原(PWM,0.6μg/ml)对其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增殖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PolinaceaTM均能促进正常奶牛PBMC增殖,180.0、6.3μg/ml PolinaceaTM刺激PBMC增殖的结果分别较对照高了近10和2倍;不同浓度PolinaceaTM结合ConA均可抑制PBMC增殖,其中180.0μg/ml PolinaceaTM结合ConA对PBMC增殖具有显著抑制作用;20.0、60.0μg/ml PolinaceaTM结合PWM可显著刺激PBMC增殖。[结论]紫锥菊提取物对奶牛外周血单核细胞增殖的影响具有剂量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狭叶紫锥菊 外周血单核细胞 增殖
下载PDF
新疆荷斯坦牛染色体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志生 买买提明.巴拉提 决肯.阿努瓦什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1999年第4期180-181,共2页
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及染色体制片技术,对新疆荷斯坦牛染色体核型研究表明,新疆荷斯坦牛二倍体染色体2n=60,公牛核型为2n=60xy,母牛为2n=60xx,其中29对均为端着丝粒染色体,X性染色体为较大中着丝粒染色... 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及染色体制片技术,对新疆荷斯坦牛染色体核型研究表明,新疆荷斯坦牛二倍体染色体2n=60,公牛核型为2n=60xy,母牛为2n=60xx,其中29对均为端着丝粒染色体,X性染色体为较大中着丝粒染色体,Y性染色体为较小的中着丝粒染色体,还发现了非整倍体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斯坦牛 染色体 核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