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疾病对奶牛繁殖性能的影响及其研究进展Ⅲ:营养代谢性疾病 被引量:13
1
作者 赵善江 郝海生 +5 位作者 刘云祥 王现军 徐礼 李来宝 胡智辉 朱化彬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618-3625,共8页
现代规模化、集约化奶牛养殖生产模式下,不断供给高营养水平日粮是维持后备牛快速生长发育和泌乳母牛高泌乳性能的物质基础。然而,在遗传品质到达“瓶颈期”后,尽管随着日粮营养浓度的不断提高和干物质采食量(DMI)的增加,奶牛单产水平... 现代规模化、集约化奶牛养殖生产模式下,不断供给高营养水平日粮是维持后备牛快速生长发育和泌乳母牛高泌乳性能的物质基础。然而,在遗传品质到达“瓶颈期”后,尽管随着日粮营养浓度的不断提高和干物质采食量(DMI)的增加,奶牛单产水平可以继续维持在一定的高水平状态,但是高产奶牛的营养代谢性疾病的发病率也呈现快速增长趋势,特别是围产期能量负平衡(negative energy balance,NEB)引起的酮病,高精日粮引发的酸中毒、高蛋白质日粮引起的血液中尿素氮升高等营养代谢性疾病,负调控奶牛繁殖性能,造成奶牛产后发情不明显,配种率和受胎率下降等,直接影响奶牛生产群的更新速度、优质牛群泌乳性能正常发挥以及奶牛养殖的经济效益。作者详细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不同营养代谢性疾病对奶牛繁殖性能影响的相关研究资料,重点分析了酮病、低血钙、瘤胃酸中毒等围产期高发的营养代谢性疾病影响奶牛繁殖性能的分子机制,并对营养代谢性疾病与高产奶牛繁殖性能今后研究的方向提出了展望和思考,以期为提高中国规模化牧场高产奶牛群繁殖效率和母牛围产期营养管理水平提供一定的借鉴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营养代谢性疾病 繁殖性能 机制
下载PDF
奶牛精子变形期间Pld6基因表达及蛋白序列分析
2
作者 李小俊 李欣 +3 位作者 陈晓丽 赵毅强 路永强 王栋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632-2640,共9页
本研究旨在揭示精子线粒体鞘形成机制,提高种公牛繁殖潜力。采集3头健康状况良好、15~17月龄荷斯坦公牛睾丸和附睾组织,通过冷冻切片和激光捕获显微切割(laser capture microdissection,LCM)技术获取圆形和长形精子细胞,浮游法获取附... 本研究旨在揭示精子线粒体鞘形成机制,提高种公牛繁殖潜力。采集3头健康状况良好、15~17月龄荷斯坦公牛睾丸和附睾组织,通过冷冻切片和激光捕获显微切割(laser capture microdissection,LCM)技术获取圆形和长形精子细胞,浮游法获取附睾尾精子,并采用TRizol法提取各样本RNA,对奶牛精子形成过程中的转录组进行差异分析和q PCR检测,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其中Pld6蛋白结构和功能进行预测分析。结果表明,在精子形成过程中,Pld6基因在圆形~长形精子细胞发育过程中表达升高,而在成熟过程中转录降低甚至关闭。Pld6基因富集在线粒体融合(mitochondrial fusion)条目上,与精子尾部中段线粒体分布和形态结构相关,其蛋白为跨膜蛋白,第10~32位氨基酸是跨膜区域,三级结构呈喇叭状,在喇叭内部具有保守且呈β折叠的H(X) K(X4) D (HKD)酶活性结构域,与小鼠Pld6结构相似,且两者具有最接近的进化趋势。综上表明,根据小鼠研究推断牛精子变形过程中,Pld6基因表达增多可诱导线粒体向精子细胞尾部中段聚集,促进了线粒体鞘的正常形成,对确保牛精子活力及受精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子形成 Pld6基因 蛋白结构 线粒体鞘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