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因2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新疆及山东分离株的鉴定 被引量:19
1
作者 任敏 朱礼倩 +6 位作者 焦海宏 林燕清 陶洁 蒋颖 刘振华 王传彬 朱国强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2009年第4期20-25,共6页
将疑似为基因2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 genotypo2,BVDV-2)感染阳性的不同地区源病料样品接种马-达氏牛肾细胞(Mardin-Darby bovine Kidney,MDBK)单层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培养和传代。通过BVDV-2型特异性RT-PCR检... 将疑似为基因2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 genotypo2,BVDV-2)感染阳性的不同地区源病料样品接种马-达氏牛肾细胞(Mardin-Darby bovine Kidney,MDBK)单层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培养和传代。通过BVDV-2型特异性RT-PCR检测结果表明,共分离到2株细胞源BVDV-2病毒,命名为XJ-04和SD-06分离株。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表明,上述分离的细胞源BVDV-2病毒能被鼠源BVDV-2重组E2蛋白抗血清或鼠抗BVDV-2单克隆抗体特异性识别,产生特异性胞内荧光。XJ-04和SD-06分离株分别盲传至13代和8代,光镜下观察到病毒感染的MDBK细胞内空泡化、细胞脱落、呈现拉网状的典型细胞病变。2株细胞源BVDV-2病毒感染的MDBK细胞制备超薄切片,在透射电镜下,细胞内质网中观察到约60nm大小的病毒粒子。经差速离心、20%蔗糖垫底超速离心提纯的病毒粒子,经磷钨酸染色,负染电镜下观察到病毒有囊膜、粒子大小约60nm的病毒颗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2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超薄切片 透射电镜
下载PDF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
作者 刘泽余 刘占悝 +3 位作者 李智杰 孙飞雁 张加力 郭利 《当代畜牧》 2019年第11期17-21,共5页
牛病毒性腹泻是阻碍养牛业发展的一种重大疾病。患病动物以发热、腹泻、流产、产乳量下降、产出死胎或畸形胎为主要症状。其病原体(BVDV)除感染牛外,也能感染猪、骆驼、羊驼及其他反刍动物。该病呈世界性流行分布,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n... 牛病毒性腹泻是阻碍养牛业发展的一种重大疾病。患病动物以发热、腹泻、流产、产乳量下降、产出死胎或畸形胎为主要症状。其病原体(BVDV)除感染牛外,也能感染猪、骆驼、羊驼及其他反刍动物。该病呈世界性流行分布,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n Taxonomy of Viruses,ICTV)已将BVDV分为BVDV-1与BVDV-22个型。2种基因型的BVDV均能造成牛群的大范围发病,但临床症状稍有不同。本文从流行特点与致病机制、最新检测方法及病毒基因组结构几个方面介绍了当下牛病毒性腹泻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病毒性腹泻 流行特点 分型 基因组结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