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村振兴战略下职业院校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实践——以高职畜牧兽医专业《禽病防治》课程为例
1
作者 侯庆同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4年第3期9-11,共3页
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是关键。职业教育具有服务乡村振兴的独特优势,可为乡村振兴培养“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新农人”。本文以高职畜牧兽医专业《禽病防治》课程为例,通过创新教学模式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更好地培养服务乡村振兴的... 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是关键。职业教育具有服务乡村振兴的独特优势,可为乡村振兴培养“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新农人”。本文以高职畜牧兽医专业《禽病防治》课程为例,通过创新教学模式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更好地培养服务乡村振兴的技术技能人才,为新时期职业院校教学改革模式提供一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职业教育 教学模式 创新实践
下载PDF
专创融合模式实施途径的探索与实践——以高职《养禽与禽病防治》课程为例
2
作者 赵青松 《养殖与饲料》 2024年第8期124-127,共4页
[目的]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能创业、敢创业”的大国“三农”人才。[方法]以高职《养禽与禽病防治》课程为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家禽科学养殖和禽病精准防控为主线,构建畜牧兽医专业课程与思政融合、岗课赛证融合、产教融... [目的]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能创业、敢创业”的大国“三农”人才。[方法]以高职《养禽与禽病防治》课程为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家禽科学养殖和禽病精准防控为主线,构建畜牧兽医专业课程与思政融合、岗课赛证融合、产教融合、专业实践与创业实践融合等“四位一体”的专创融合教学模式,并进行反复实践。[结果]通过探索与实践专创融合教学模式,取得了一批标志性成果:课程思政有机融合、三农情怀牢筑心中,课程建设成果丰硕、教学质量显著提升,“三教”改革深入推进、工匠精神发扬光大,为高职畜牧兽医专业培养学生的“双创能力”提供了借鉴。但在教学层面思政元素的融入不能牵强附会、不能生搬硬套,在学生层面要加强劳动技能训练,消除学生对实践性教学的畏难情绪。[结论]该模式的推广是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实需要,是提升高职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新时期培养高素质新型农牧人才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创融合 模式 实践 探索
下载PDF
案例式教学在兽医专业临床见习禽病教学环节中的应用 被引量:8
3
作者 许金俊 刘丹丹 +5 位作者 侯照峰 王小波 王彦红 张信军 陶建平 王志强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66-68,共3页
《临床见习》课程是兽医专业本科及硕士阶段学生重要的临床实践性课程,也是近年来国家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综合性科目的主要考核内容。长期以来,该门课程所采取的传统教学模式已难以适应实用化、现代化和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要求,必须进行改... 《临床见习》课程是兽医专业本科及硕士阶段学生重要的临床实践性课程,也是近年来国家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综合性科目的主要考核内容。长期以来,该门课程所采取的传统教学模式已难以适应实用化、现代化和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要求,必须进行改革。本文介绍了我校以该课程禽病教学环节为例建立的案例教学模式和具体应用效果。通过案例式教学,《临床见习》课程初步成为了一门有自身特色、教学内容生动、教学方法与手段先进、考核方式新颖、教学理念较好的实践性课程,提升了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也为其他相关专业实践课程的教学改革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病学 案例教学 教学改革 教学模式
下载PDF
不同ELISA试剂盒检测ALV-A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2
4
作者 郝建勇 袁丽霞 +1 位作者 饶明章 曹伟胜 《养禽与禽病防治》 2016年第5期36-41,共6页
为了比较3种ALV p27抗原ELISA试剂盒对外源性ALV检测效果的差异,本研究将1株滴度为4.64×10~4TCID_(50)/mL的ALV-A毒株GD-13分别以10~0、10^(-1)、10^(-2)、10^(-3)进行倍比稀释(每个稀释度病毒接种含量分别为2.32×10~3TCID_(... 为了比较3种ALV p27抗原ELISA试剂盒对外源性ALV检测效果的差异,本研究将1株滴度为4.64×10~4TCID_(50)/mL的ALV-A毒株GD-13分别以10~0、10^(-1)、10^(-2)、10^(-3)进行倍比稀释(每个稀释度病毒接种含量分别为2.32×10~3TCID_(50)、2.32×10~2TCID_(50)、2.32×10~1TCID_(50)、2.32TCID_(50))接种于24孔板的含10%FBS DF-1细胞悬液中,待细胞长满后换为1%FBS维持液,从更换维持液后第3天开始至第9天每天取细胞上清分别同时用3种不同的ELISA试剂盒(A、B、C)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当病毒接种含量为2.32×10~3TCID_(50)时,A、B试剂盒最早可在换液后第3天检出病毒p27抗原阳性,C试剂盒最早在第4天才可以检出病毒阳性,检测阳性率均为100%(5/5)。当病毒接种含量为2.32×10~2TCID_(50)时,使用A试剂盒在接种后第6天能够检出,检测阳性率为80%(4/5);使用B试剂盒最早在接种后第5天可检测出,检测阳性率为20%(1/5);使用C试剂盒直到第9天才能检测出病毒,而且检测阳性率为20%(1/5)。当病毒接种含量为2.32×10~1TCID_(50)和2.32TCID_(50)时,使用A、B和C试剂盒均检测不出病毒。本研究结果表明,对于ALV-A的检测,无论是在检出时间还是检出率上B试剂盒都优于A、C试剂盒,提示不同商品化试剂盒的灵敏度存在一定的差异。本研究可为禽白血病病原学和净化检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亚群禽白血病病毒 DF-1细胞
原文传递
运用“教学做合一”教学方法培养实用人才
5
作者 毛寿林 《家禽科学》 2015年第9期41-44,共4页
《养禽与禽病防治技术》是畜牧兽医专业的主干课和必修的专业课,也是一门实践性、技术性很强的课程,它主要研究家禽的生产过程、繁殖改良、饲养管理及禽病防治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通过学习,学生要能运用家禽生产与禽病防治的相关知识... 《养禽与禽病防治技术》是畜牧兽医专业的主干课和必修的专业课,也是一门实践性、技术性很强的课程,它主要研究家禽的生产过程、繁殖改良、饲养管理及禽病防治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通过学习,学生要能运用家禽生产与禽病防治的相关知识,独立完成孵化、育雏、育成、产蛋、疫病防治等岗位的工作任务,能胜任禽类养殖领域的孵化岗位、育雏岗位、育成岗位、成年禽生产岗位、禽病防治岗位工作,同时为考取家禽饲养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病防治 教学做合一 家禽生产 畜牧兽医专业 家禽饲养工 教学方法培养 生产岗位 禽类养殖 学习态度 实践教学条件
下载PDF
高职《养禽与禽病防治》课程优质资源共享课的构建
6
作者 苏晓月 沈亚安 《中国畜禽种业》 2021年第10期17-18,共2页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教育不断拓展其内容,优质资源共享课的构建正是基于互联网资源共享优势,能打破传统资源库时间、空间的壁垒,在图片、视频、案例、AI等各个方面不断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提高了学...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教育不断拓展其内容,优质资源共享课的构建正是基于互联网资源共享优势,能打破传统资源库时间、空间的壁垒,在图片、视频、案例、AI等各个方面不断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提高了学习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禽 禽病防治 资源共享课 职业技术 教学 共享平台
下载PDF
禽病学教学改革初探
7
作者 姚秋成 林红英 +3 位作者 巨向红 马驿 陈进军 葛叶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0年第3期24-24,共1页
禽病学是我国动物医学类的专业基础课程,我国目前禽病学发展迅速,急需不断完善禽病学教学模式.本文从整体学科动向、教学方法与授课教师自身素质几方面,对如何进行禽病学教学改革做了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 教学实践 互动教学 社会实践
下载PDF
典型案例在继续教育《禽病防治技术》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应用
8
作者 黄安群 李新正 +1 位作者 郭良兴 肖曙光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3年第7期11-14,共4页
本文以继续教育学院开设的畜牧兽医专业(高起专)专业课《禽病防治技术》为例,旨在介绍该专业课教学过程中课程思政教学元素的设计、植入及典型案例的应用。结合专业培养方案及学情分析,挖掘相应的课程思政典型案例,融会贯通于课程教学中... 本文以继续教育学院开设的畜牧兽医专业(高起专)专业课《禽病防治技术》为例,旨在介绍该专业课教学过程中课程思政教学元素的设计、植入及典型案例的应用。结合专业培养方案及学情分析,挖掘相应的课程思政典型案例,融会贯通于课程教学中,对学生职业素质培养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而获得更好的课程思政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思政元素 继续教育 畜牧兽医
下载PDF
禽病学教学改革初探 被引量:2
9
作者 陈瑞爱 《养禽与禽病防治》 2013年第10期28-30,共3页
禽病学是一门研究禽类疾病发生与发展、流行与终结,并对之进行诊断、治疗和预防的学科,是动物医学类专业基础课程。养禽业在广东畜牧业中所占的比重较大,通过本门课程的系统学习,可掌握禽病发生和发展的基本规律,临床及实验室诊断... 禽病学是一门研究禽类疾病发生与发展、流行与终结,并对之进行诊断、治疗和预防的学科,是动物医学类专业基础课程。养禽业在广东畜牧业中所占的比重较大,通过本门课程的系统学习,可掌握禽病发生和发展的基本规律,临床及实验室诊断方法,以及临床常见的综合防控措施,为学生毕业后从事与本学科有关的生产、教学及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也为养禽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改革 禽病学 专业基础课程 诊断方法 疾病发生 动物医学 综合防控 科研工作
原文传递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禽病防治”课程改革实践
10
作者 于冬玲 凌海妹 +1 位作者 张艳雯 黄福标 《养禽与禽病防治》 2016年第5期34-36,共3页
应用技术大学建设模式中,畜牧兽医专业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能够到基层一线从事动物养殖、疾病防治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本文主要探讨禽病防治课程从理论授课到实验... 应用技术大学建设模式中,畜牧兽医专业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能够到基层一线从事动物养殖、疾病防治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本文主要探讨禽病防治课程从理论授课到实验实训等方面的教学改革,为全面培养应用型人才提供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大学 禽病防治 课程改革
原文传递
中职《禽病防治》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11
作者 胡在钜 《当代畜牧》 2019年第6期31-32,共2页
笔者针对中职《禽病防治》课程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课程教学目标的要求,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成绩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禽病防治 中职教育课程 改革与实践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