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3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鹅星状病毒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李琳 赵寒冬 +4 位作者 杨金生 袁陆 刘云志 刘沂霖 苑冬梅 《家禽科学》 2023年第9期60-63,共4页
鹅星状病毒是引起雏鹅痛风的主要原因,该病毒可以导致4~16日龄雏鹅发病和死亡,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达到50%以上。本文主要从鹅星状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特征、发病机理、流行病学、病毒分离和鉴定、治疗、预防和控制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希望对该... 鹅星状病毒是引起雏鹅痛风的主要原因,该病毒可以导致4~16日龄雏鹅发病和死亡,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达到50%以上。本文主要从鹅星状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特征、发病机理、流行病学、病毒分离和鉴定、治疗、预防和控制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希望对该病毒今后的研究、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鹅星状病毒 分子生物学 发病机理 分离与鉴定 预防
下载PDF
荧光定量PCR检测基因枪轰击免疫小鹅瘟病毒VP3基因疫苗在小鼠体内的动态分布 被引量:4
2
作者 刘晓东 程安春 +4 位作者 汪铭书 韩新锋 卢菲 黎敏 陈孝跃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2007年第4期457-461,474,共6页
开展了检测小鹅瘟病毒(GPV)VP3基因的荧光定量PCR(FQ-PCR)的建立和基因枪轰击不同剂量(6μg/只、3μg/只和1μg/只)GPV-VP3基因疫苗(pcDNA-GPV-VP3)在BALB/c小鼠各组织器官(心、肝、脾、肺、肾、脑、肠和免疫部位皮肤)分布规律的研究。... 开展了检测小鹅瘟病毒(GPV)VP3基因的荧光定量PCR(FQ-PCR)的建立和基因枪轰击不同剂量(6μg/只、3μg/只和1μg/只)GPV-VP3基因疫苗(pcDNA-GPV-VP3)在BALB/c小鼠各组织器官(心、肝、脾、肺、肾、脑、肠和免疫部位皮肤)分布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①建立的FQ-PCR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核酸模板数与FQ-PCR测定的Ct值具有很好的直线相关性(相关系数达到0.999);②pcDNA-GPV-VP3在各剂量免疫小鼠1h即可在各组织中被检测到,其中在免疫部位皮肤含量最高,在心与肺中含量也较高,在脑中含量最低;③pcDNA-GPV-VP3在组织器官里的含量于3h开始下降,31wk仍能在3个剂量免疫组小鼠的各个组织器官中检测到,但多数组织器官中的含量比1h时约少了102,免疫部位皮肤减少了103;④不同剂量免疫组各组织器官中pcDNA-GPV-VP3含量6μg/只组>3μg/只组>1μg/只组,但剂量组之间的差异并不显著(P>0.05)。研究表明:FQ-PCR是定量检测pcDNA-GPV-VP3在免疫小鼠各组织器官含量的可靠实验手段,pcDNA-GPV-VP3免疫小鼠后1h时可分布至小鼠体内各组织器官中并持续存在31wk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定量PCR 小鹅瘟病毒VP3基因疫苗 基因枪 小鼠 动态分布
下载PDF
鹅血干扰素的研制及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蒋长苗 陆风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93年第1期89-90,共2页
健康成年鹅血经新城疫病毒Ⅱ系诱导培养24小时后,可产生效价在每毫升1,500~4,000单位的干扰素。将制备的鹅血干扰素用于防治鹅病毒性流行性感冒,效果显著,其预防保护率为85%,治疗康复率为70%。
关键词 鹅病 流行性感冒 鹅血干扰素 防治
下载PDF
FQ-PCR检测肌注小鹅瘟病毒VP3基因疫苗在雏鹅体内的动态分布
4
作者 黎敏 程安春 +5 位作者 汪铭书 韩新锋 刘晓东 卢菲 车茜 陈孝跃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2007年第4期462-467,共6页
将30日龄四川白鹅分别肌肉注射接种50μg、100μg和200μg的GPV-VP3基因疫苗(pcDNA-GPV-VP3),以生理盐水和空载体质粒pcDNA3.1(+)为对照,于免疫接种后1h、12h、1d、3d、7d、21d、35d、63d、105d和217d采集全血以及各组织器官,用实时荧... 将30日龄四川白鹅分别肌肉注射接种50μg、100μg和200μg的GPV-VP3基因疫苗(pcDNA-GPV-VP3),以生理盐水和空载体质粒pcDNA3.1(+)为对照,于免疫接种后1h、12h、1d、3d、7d、21d、35d、63d、105d和217d采集全血以及各组织器官,用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pcDNA-GPV-VP3在雏鹅体内的动态分布。结果表明:①pcDNA-GPV-VP3各剂量免疫雏鹅1h即可在各组织中被检测到,其中注射部位含量最高,肝、淋巴器官(脾、法氏囊、胸腺、哈氏腺)含量较高;②到217d时,50μg组免疫雏鹅各个组织器官内仍检测到pcDNA-GPV-VP3的存在,但多数组织器官中的含量比1h时约少了103~104;③血液中pcDNA-GPV-VP3的含量较少,且1h~217d各时间点的差异不显著(P≥0.05);④不同剂量pcDNA-GPV-VP3免疫雏鹅各组织中的含量呈现的总体规律为200μg组>100μg组>50μg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因此,pcDNA-GPV-VP3免疫雏鹅后1h时可分布至雏鹅体内各组织器官中并持续存在217d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Q-PCR pcDNA-GPV-VP3 肌肉注射 雏鹅 动态分布
下载PDF
一起雏鹅暴发小鹅瘟的诊疗报告 被引量:1
5
作者 姚立志 杨安龙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43-43,共1页
关键词 雏鹅 小鹅瘟 诊疗报告
下载PDF
间接ELISA筛选鹅源副粘病毒病单克隆抗体方法的建立
6
作者 陈红英 张书松 邱蜜蜜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06-409,共4页
将鹅源副粘病毒NA-1株接种SPF鸡胚进行病毒增殖,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对病毒进行纯化.用提纯的鹅源副粘病毒作为抗原包被ELISA板,通过反应条件的筛选,建立检测鹅源副粘病毒病单克隆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结果表明,抗原最佳包被质量浓度为5 ... 将鹅源副粘病毒NA-1株接种SPF鸡胚进行病毒增殖,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对病毒进行纯化.用提纯的鹅源副粘病毒作为抗原包被ELISA板,通过反应条件的筛选,建立检测鹅源副粘病毒病单克隆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结果表明,抗原最佳包被质量浓度为5 mg.L-1,血清最适稀释度1∶80,其作用时间为60 min,羊抗鼠酶标二抗的最适质量浓度为1∶6 400,最适作用时间为60 min,37℃显色15 min.不与小鹅瘟等3种疫病阳性血清发生反应.对282孔杂交瘤细胞液进行检测,阳性检出率为12.77%,高于血凝抑制试验的阳性检出率(10.28%),符合率为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鹅源副粘病毒 抗体 间接ELISA
下载PDF
鹅副黏病毒病和球虫病混合感染的诊疗
7
作者 施静 陈杰 黄海晖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2-42,共1页
关键词 副黏病毒病 球虫病 混合感染 临床症状 剖检 实验室诊断 防治
下载PDF
鹅的几种主要传染病的防治 被引量:1
8
作者 赵文翰 《吉林畜牧兽医》 2004年第5期44-45,共2页
关键词 传染病 防治 小鹅瘟 鹅副粘病毒病 禽流感 鸭瘟病
下载PDF
小鹅瘟与球虫混合感染的诊断
9
作者 王自然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2期24-25,共2页
小鹅瘟与球虫混合感染的诊断王自然(山东省临沂农业学校,276003)1发病情况小鹅瘟与球虫同时感染在我区还属首次。1995年6月8日,平邑县某养鹅专业户购进1500只雏鹅,10日龄开始发病,次日死亡21只,至14日龄... 小鹅瘟与球虫混合感染的诊断王自然(山东省临沂农业学校,276003)1发病情况小鹅瘟与球虫同时感染在我区还属首次。1995年6月8日,平邑县某养鹅专业户购进1500只雏鹅,10日龄开始发病,次日死亡21只,至14日龄已死亡762只。经当地兽医诊断为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雏鹅 小鹅瘟 球虫病 混合感染 诊断 防治
下载PDF
鹅副粘病毒毒力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25
10
作者 刘华雷 王永坤 +5 位作者 周继宏 田慧芳 朱国强 钱忠明 严维巍 李玉峰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64-169,共6页
新城疫病毒毒力的判定标准是根据国际上规定的三项指标 ,即最小致死量致病鸡胚平均死亡时间 (MDT)、1日龄雏鸡脑内接种致病指数 (ICPI)和 6周龄非免疫雏鸡静脉接种致病指数 (IVPI) [1] 等加以评价。作者从实验室分离到的 11株鹅副粘病... 新城疫病毒毒力的判定标准是根据国际上规定的三项指标 ,即最小致死量致病鸡胚平均死亡时间 (MDT)、1日龄雏鸡脑内接种致病指数 (ICPI)和 6周龄非免疫雏鸡静脉接种致病指数 (IVPI) [1] 等加以评价。作者从实验室分离到的 11株鹅副粘病毒中选取了其中的 3株 ,即HG97C5、YG97F11、YG98_2 C4 ,按照新城疫病毒毒力判定的标准方法进行了一系列致病性试验 ,结果 3株鹅副粘病毒的MDT分别为 5 6 .7、5 2 .0、5 3.2 ,ICPI分别为 1.6 4、1.6 9、1.70 ,IVPI分别为 2 .6 2、2 .6、2 .6 ,表明这 3株鹅副粘病毒均具有与新城疫病毒速发型相类似的毒力。同时 ,我们也应用鹅胚和鹅按照研究新城疫病毒毒力的方法进行了相应的毒力试验 ,结果 ,这 3株鹅副粘病毒最小致死量致死 13日龄鹅胚的平均死亡时间分别为 6 8.8、6 7.4、70 .2 ,1日龄雏鹅脑内接种致病指数分别为 1.5 2、1.6 4、1.6 6 ,6周龄非免疫雏鹅静脉接种致病指数分别为 1.2 6、1.6 5、1.6 75。目前虽然没有鹅副粘病毒毒力判定标准 ,但从其对鸡和鹅的致病性检测结果表明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粘病毒 毒力特性 致病性 MDT ICPI IVPI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1起雁鹅小鹅瘟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
11
作者 李茂辉 赵权 温伟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4年第11期118-119,共2页
介绍了雁鹅雏鹅感染小鹅瘟与鹅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实验室检测以及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 小鹅瘟 大肠杆菌病 混合感染 中西医结合 雁鹅
下载PDF
鹅副粘病毒的人工感染试验 被引量:30
12
作者 周继宏 田慧芳 +4 位作者 王永坤 朱国强 严维巍 钱忠明 周明荣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1期51-52,共2页
鹅副粘病毒是最新发现的,能引起各种年龄鹅发病的并致死的一种病毒。我们通过SPF鸡胚分离的病毒尿囊液第4代,对鹅进行人工感染试验。结果表明,人工感染后,成年鹅群的发病率达到100%,死亡率达30%,15日龄雏鹅感染后发... 鹅副粘病毒是最新发现的,能引起各种年龄鹅发病的并致死的一种病毒。我们通过SPF鸡胚分离的病毒尿囊液第4代,对鹅进行人工感染试验。结果表明,人工感染后,成年鹅群的发病率达到100%,死亡率达30%,15日龄雏鹅感染后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达到100%,这与自然发病鹅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基本相同,而且人工感染后不管成年鹅还是雏鹅其临床病状和病理变化均与自然发病的鹅的病理变化相同,从而证实了该病理分离株的致病性及病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粘病毒 人工感染
下载PDF
鹅副粘病毒病的病理变化 被引量:15
13
作者 万洪全 吴力力 +2 位作者 许益民 王宝安 朱坤熹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32-134,共3页
对国内最近报道的一种新的传染病鹅副粘病毒病的自然病例和人工感染病例进行了系统的病理学观察。结果表明 ,自然病例和人工感染病例的病理变化基本一致。主要肉眼病变为肠道粘膜广泛出血、坏死、溃疡 ;脾脏、胰腺出现粟粒样白色坏死点 ... 对国内最近报道的一种新的传染病鹅副粘病毒病的自然病例和人工感染病例进行了系统的病理学观察。结果表明 ,自然病例和人工感染病例的病理变化基本一致。主要肉眼病变为肠道粘膜广泛出血、坏死、溃疡 ;脾脏、胰腺出现粟粒样白色坏死点 ;胸腺、法氏囊体积缩小 ;脑水肿、充血。主要组织学变化为肠道粘膜上皮细胞严重坏死、脱落 ;肝、心、肾等器官实质细胞变性、坏死 ;胸腺、脾脏、法氏囊的淋巴细胞坏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粘病毒病 病理变化 病理解剖学 病理组织学
下载PDF
鹅常见传染病的特点与控制
14
作者 黄庚明 黄承锋 +1 位作者 张毓金 黄忠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00年第3期35-36,共2页
关键词 鹅传染病 病原 发生规律 症状 防治 副伤寒 鸭瘟
下载PDF
鹅细小病毒主要免疫原性蛋白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余兵 王永坤 +3 位作者 刘宝荣 朱国强 严维巍 王建业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59-263,共5页
利用PCR技术 ,从纯化鹅细小病毒SYG99-5毒株鹅胚尿囊液中扩增出病毒主要免疫原性蛋白基因。将该PCR扩增片段克隆入 pGEMR-T质粒载体的HincⅡ和SacⅠ位点之间 ,酶切分析筛选并进一步通过Southern杂交验证后 ,获得含 1 6kb基因片段的重... 利用PCR技术 ,从纯化鹅细小病毒SYG99-5毒株鹅胚尿囊液中扩增出病毒主要免疫原性蛋白基因。将该PCR扩增片段克隆入 pGEMR-T质粒载体的HincⅡ和SacⅠ位点之间 ,酶切分析筛选并进一步通过Southern杂交验证后 ,获得含 1 6kb基因片段的重组质粒GpG3 。序列测定结果表明 ,该片段与国外已报道的GPVB株苷酸序列有 96 %的同源性 ,氨基酸序列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鹅细小病毒 免疫原性蛋白 克隆 序列分析 聚合酶链式反应 VP3基因 SOUTHERN杂交 重组质粒
下载PDF
鹅副粘病毒病流行病学和血清学研究 被引量:29
16
作者 钱忠明 周继宏 +3 位作者 朱国强 严维巍 庄国宏 周明荣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6-8,共3页
1997年7月以来,来我校兽医院就诊的76例鹅副粘病毒病,群体内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10日龄以内的雏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达到100%,平均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对27.7%和18.2%。种鹅群感染后能引起产蛋率迅速下降。与鹅同时饲养的鸡也... 1997年7月以来,来我校兽医院就诊的76例鹅副粘病毒病,群体内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10日龄以内的雏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达到100%,平均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对27.7%和18.2%。种鹅群感染后能引起产蛋率迅速下降。与鹅同时饲养的鸡也能感染发病。不同患病阶段鹅的HI抗体逐渐升高,高峰期平均抗体滴度为212,然后逐渐下降,并在27-8的水平上维持一段时间。接种疫苗能有效地控制该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鹅副粘病毒病 流行病学 血清学
下载PDF
雏鹅实验性副粘病毒病的临诊症状及病理变化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万洪全 吴力力 +1 位作者 王宝安 朱坤熹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9-92,共4页
用鹅副粘病毒BY株人工感染 5日龄雏鹅 ,观察试验鹅的临诊症状和病理学变化。试验鹅最早于 2d出现症状 ,3d开始死亡 ,死亡高峰期在 3~ 5d ,7d后停止死亡 ,总计试验鹅发病率为 89 19% ,死亡率为 6 4 86 %。主要临诊症状为精神不振 ,食欲... 用鹅副粘病毒BY株人工感染 5日龄雏鹅 ,观察试验鹅的临诊症状和病理学变化。试验鹅最早于 2d出现症状 ,3d开始死亡 ,死亡高峰期在 3~ 5d ,7d后停止死亡 ,总计试验鹅发病率为 89 19% ,死亡率为 6 4 86 %。主要临诊症状为精神不振 ,食欲降低或废绝 ,拉稀 ,流泪 ,流鼻液。主要大体病变为消化道粘膜的水肿、出血、坏死以及胰腺、脾脏组织的严重坏死。主要组织学变化为腺胃、肠道粘膜上皮细胞和胰腺腺泡上皮细胞严重变性、坏死 ,胸腺、脾脏、法氏囊等器官内淋巴细胞坏死、崩解 ,数量显著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粘病毒病 症状 病理变化 人工感染试验
下载PDF
鹅副粘病毒病的研究 被引量:144
18
作者 王永坤 田慧芳 +9 位作者 周继宏 严维巍 许益民 钱忠明 朱国强 周明荣 庄国宏 陆杏梅 叶斌 卞汝霖 《江苏农学院学报》 CSCD 1998年第1期59-62,共4页
用SPF鸡胚分别从扬州市不同患病鹅群的病鹅肝、脾等病料中分离到5株病毒。鸡胚分离的病毒株均具有凝集鸡红细胞,HA为27~14,并被康复血清所抑制。毒价ELD50为1011.24,人工感染易感鹅引起发病死亡,与自然病例... 用SPF鸡胚分别从扬州市不同患病鹅群的病鹅肝、脾等病料中分离到5株病毒。鸡胚分离的病毒株均具有凝集鸡红细胞,HA为27~14,并被康复血清所抑制。毒价ELD50为1011.24,人工感染易感鹅引起发病死亡,与自然病例的症状和病变相同,并能在鹅群中流行传播。3株鸡胚绒尿液毒作负染电镜观察,病毒颗粒均呈大小不一、形态不正、表面有密集纤突结构,病毒内部由囊膜包裹着的螺旋对称的核衣壳,大小平均直径为120nm。根据血清学检测、病毒形态结构及特性等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该病分离毒株为副粘病毒科副粘病毒属一员。应用分离毒研制的灭活苗经试验表明有良好的保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粘病毒 病毒形态 疫苗
下载PDF
鹅副粘病毒病油乳剂灭活苗的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周继宏 王永坤 +2 位作者 田慧芳 严维巍 庄国宏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8-40,共3页
鹅副粘病毒病是 1997年本组王永坤等首先发现的一种新的鹅的烈性传染病 ,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达 2 7.7%和 18.2 %。为了控制该病的流行传播 ,本课题组在研究该病的病原特性和防制方法的基础上 ,尽快研制了油乳灭活疫苗。从该疫苗的免疫... 鹅副粘病毒病是 1997年本组王永坤等首先发现的一种新的鹅的烈性传染病 ,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达 2 7.7%和 18.2 %。为了控制该病的流行传播 ,本课题组在研究该病的病原特性和防制方法的基础上 ,尽快研制了油乳灭活疫苗。从该疫苗的免疫结果观察 ,疫苗在免疫后第七天即可产生抗体 (平均为 2 3 .9) ,15天达到 2 6.7,30天可达到 2 8.8;从免疫保护试验看 ,免疫后 15天 ,用强毒攻击 ,免疫组全部保护 ,而对照组 5只鹅全部发病 ,3只死亡。从区域性中试调查结果来看 ,该苗安全、有效 ,能较好地控制该病的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副粘病毒 油乳剂灭活疫苗
下载PDF
人工感染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病毒的形态发生及宿主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 被引量:5
20
作者 程安春 汪铭书 +4 位作者 周毅 陈孝跃 郭宇飞 刘兆宇 方鹏飞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48-354,共7页
应用超薄切片及电镜观察发现,人工感染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病毒(goslingnewtypeviralenteritisvirus,NGVEV)后不同时间宰杀的及发病的雏鹅,其心、肝及小肠上皮细胞的细胞核(质)中均有典型腺病毒粒子。病毒侵害的靶器官主要是小肠粘膜上... 应用超薄切片及电镜观察发现,人工感染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病毒(goslingnewtypeviralenteritisvirus,NGVEV)后不同时间宰杀的及发病的雏鹅,其心、肝及小肠上皮细胞的细胞核(质)中均有典型腺病毒粒子。病毒侵害的靶器官主要是小肠粘膜上皮细胞,以上皮细胞微绒毛断裂、脱落开始,进一步发展为上皮细胞核畸形,固缩,核仁消失,核膜模糊和胞核崩解;胞浆严重空化,形成含有很多病毒粒子的"封入体";粗面内质网严重扩张呈囊状,其上的核蛋白体严重脱落;线粒体外膜破裂或嵴断裂及空化,部分受到损害的线粒体充满大量的病毒粒子;形成肠道栓子的外层假膜由大量的病毒粒子、细菌以及坏死的肠上皮细胞组成。肝和心的损害主要发生于感染早期,其粗面内质网和线粒体出现类似于小肠粘膜上皮细胞的变化。病毒在细胞核复制和装配,通过芽生或核膜的破裂而进入胞质,病毒于胞浆中主要是以"封入体"的形式存在,此外还有少量游离病毒。病毒释出细胞外可通过细胞膜芽生或破裂方式,也可通过与核外膜紧密联系的特殊膜性管道将病毒由胞核运至胞外。还讨论了小鹅瘟与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在超微结构上的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感染 雏鹅 新型病毒性肠炎病毒 形态发生 宿主细胞 超微结构变化 超微病理变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