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97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物园中的动物行为学 被引量:1
1
作者 夏怡 张恩权 《中国动物保健》 2024年第3期102-103,共2页
动物行为学是一门既古老又新鲜的学科。动物园是珍稀野生动物的保护繁育、展示教育机构,动物行为学是研究动物行为的科学,因此动物行为学也是动物园行业最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动物园对圈养动物来说是一种特殊的生存环境,研究动物行为... 动物行为学是一门既古老又新鲜的学科。动物园是珍稀野生动物的保护繁育、展示教育机构,动物行为学是研究动物行为的科学,因此动物行为学也是动物园行业最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动物园对圈养动物来说是一种特殊的生存环境,研究动物行为学可以使动物管理员从基础层面了解动物的行为需求,并为动物创造更合理的生活和展示环境,提高动物福利,让动物表达更多的自然行为,并最终实现物种保护的终极目标。生活在动物园中的野生动物是一类特殊的群体,作为野外种群的代表生活在人工环境下,为了适应人工环境其行为已经与野外种群产生变化,研究圈养环境下野生动物的行为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人类了解野生动物,有助于动物园行业做好自身工作。用研究圈养野生动物的行为来评估动物园的日常工作,研究圈养野生动物的行为并及时纠正异常行为提高动物福利,提高游客体验感。本文主要阐述研究圈养环境下野生动物行为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园 圈养野生动物 行为学 动物福利
下载PDF
北极狐、银狐血清生化指标的比较分析
2
作者 杨颖 刘学庆 +4 位作者 涂剑锋 曲勃 任二军 李伟 张铁涛 《特产研究》 2024年第3期12-21,29,共11页
为了比较冬毛期北极狐与银狐血清生化指标的差异,随机选择健康成年北极狐、银狐各80只(公、母各半),在打皮期采用腿静脉采血方法,并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了北极狐和银狐的血清生化指标。结果表明,血清肝功能各指标总蛋白(TP)、白蛋... 为了比较冬毛期北极狐与银狐血清生化指标的差异,随机选择健康成年北极狐、银狐各80只(公、母各半),在打皮期采用腿静脉采血方法,并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了北极狐和银狐的血清生化指标。结果表明,血清肝功能各指标总蛋白(TP)、白蛋白(Alb)、碱性磷酸酶(ALP)、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总胆汁酸(TBA)、总胆红素(T.Bili)和直接胆红素(D.Bili)两物种间均差异极显著(P <0.01),除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P=0.006)、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P=0.018 3)两指标在性别上有显著差异和ALP在年龄上有显著差异(P=0.014 5)外,其他各指标在年龄和性别上差异均不显著(P> 0.05);血清血脂功能指标中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两物种之间除ApoA1没有显著差异(P=0.892 9),其他各指标均有显著差异(P <0.05),在性别方面,除LDL-C没有显著差异(P=0.180 9)外,其他各指标均有显著差异(P <0.05);血清心肌类乳酸脱氢酶(LDH)在性别方面没有显著差异(P> 0.05),血清心肌类肌酸激酶(CK)和肾功能肌酐(Cre)指标在两物种间及性别方面均有显著差异(P <0.05);血清脂蛋白(a)[Lp(a)]、胆碱酯酶(CHE)在两物种之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北极狐与银狐的肝功能各指标均存在极显著的差异,北极狐与银狐的血脂指标除ApoA1外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此外,血清肌酐银狐显著高于北极狐;银狐的血清肌酸激酶显著低于北极狐;血清乳酸脱氢酶北极狐显著低于银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极狐 银狐 血清生化指标 肝功能 血脂 肾功能
下载PDF
基于iTRAQ蛋白组学技术挖掘水貂生长调控关键蛋白
3
作者 荣敏 吕延飞 +1 位作者 崔立娇 张然然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09-115,121,共8页
为了分析水貂在不同日龄胸肌组织蛋白质表达模式,探究水貂生长发育调控机制,试验选取相同条件下饲养的健康雄性银蓝水貂9只,分别在45日龄、90日龄、120日龄时各宰杀3只取胸肌组织,利用iTRAQ定量蛋白组学技术构建银蓝水貂蛋白质表达图谱... 为了分析水貂在不同日龄胸肌组织蛋白质表达模式,探究水貂生长发育调控机制,试验选取相同条件下饲养的健康雄性银蓝水貂9只,分别在45日龄、90日龄、120日龄时各宰杀3只取胸肌组织,利用iTRAQ定量蛋白组学技术构建银蓝水貂蛋白质表达图谱,筛选显著差异表达蛋白,并进行GO功能注释、KEGG信号通路富集、时间趋势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银蓝水貂胸肌组织中共鉴定到2922种蛋白质,其中189种在水貂生长过程中发生了显著差异表达(差异倍数≥1.2或≤0.83,P<0.05),有25种差异表达蛋白与肌肉发育相关。差异表达蛋白主要参与了核糖体生物合成、蛋白靶向内质网、翻译、肌动蛋白介导的细胞收缩、肌丝滑动、ATP酶活性调控等生物学过程;富集到了核糖体、翻译、氧化磷酸化、能量代谢、心肌收缩等信号通路中。差异表达蛋白在Profile 2与Profile 5两种表达模式显著富集,Profile 2模式中的差异表达蛋白在90日龄表达量显著下降,主要参与了翻译、蛋白质代谢过程、核糖体生物合成;Profile 5模式中的差异表达蛋白在90日龄表达量最高,主要参与了骨骼肌系统、肌细胞发育、氧化磷酸化。说明这些差异表达蛋白可以作为水貂生长发育相关的候选蛋白,用于水貂生长发育分子调控机制的阐明及大型优质水貂品种的培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蓝水貂 蛋白组学 肌肉 生长发育 品种培育
下载PDF
“1+X”证书制度下《宠物护理与美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
4
作者 廖云琼 康永刚 朱广琴 《贵州畜牧兽医》 2024年第2期37-40,共4页
文章以《宠物护理与美容》课程为例,从行业发展、政策引导及基础设施方面分析了课程资源开发的必要性,基于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行业规范与技能要求,将证书要求融入课程标准,将技能要求融入课程内容,在产教融合背景下构建立体课程资源... 文章以《宠物护理与美容》课程为例,从行业发展、政策引导及基础设施方面分析了课程资源开发的必要性,基于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行业规范与技能要求,将证书要求融入课程标准,将技能要求融入课程内容,在产教融合背景下构建立体课程资源并实践,以此探析该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宠物护理与美容 “1+X”证书制度 课程资源
下载PDF
麝类动物的引种、救护及饲养管理
5
作者 王永奇 毛秦南 +2 位作者 唐清山 齐徐俊 李斐然 《四川畜牧兽医》 2024年第6期43-45,共3页
麝类动物属草食性珍稀药用反刍动物,可为缓解野外种群的生存压力提供更多的麝香产品,以林麝为主的麝类驯养种群的持续发展对提高种源品质及麝资源保护作用明显。1麝的应激反应及引种、救护1.1应激反应研究显示,鸟、兽类动物长期处于应... 麝类动物属草食性珍稀药用反刍动物,可为缓解野外种群的生存压力提供更多的麝香产品,以林麝为主的麝类驯养种群的持续发展对提高种源品质及麝资源保护作用明显。1麝的应激反应及引种、救护1.1应激反应研究显示,鸟、兽类动物长期处于应激状态往往导致植物性神经系统机能失调、功能紊乱,或出现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障碍,引发窒息或心力衰竭而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激反应 植物性神经系统 草食性 反刍动物 机能失调 呼吸系统 林麝 饲养管理
下载PDF
小熊猫在华南地区的圈养繁育管理要点
6
作者 黄志宏 彭健欢 +3 位作者 黄咪莉 李伟森 林杏要 陈足金 《养殖与饲料》 2024年第3期68-71,共4页
小熊猫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但由于其特殊的饮食习性和对栖息地的要求,人工养殖相对较为困难。为提高小熊猫在华南地区的繁育管理水平,扩大小熊猫种群,本文结合广州地区季节变化和温湿度变化优化饲养管理方式,关注小熊猫的生活环境、日... 小熊猫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但由于其特殊的饮食习性和对栖息地的要求,人工养殖相对较为困难。为提高小熊猫在华南地区的繁育管理水平,扩大小熊猫种群,本文结合广州地区季节变化和温湿度变化优化饲养管理方式,关注小熊猫的生活环境、日粮组成和营养水平,加强该物种的种群管理、行为训练、疾病预防和育幼管理等方面措施,总结出在华南地区小熊猫圈养繁育管理饲养的一系列技术要点,以供业内同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熊猫 繁育 饲养管理 圈养 生态环境
下载PDF
亚成体林麝麝香产量与质量及年龄与产香量分析
7
作者 王永奇 毛秦南 +1 位作者 唐清山 齐徐俊 《特产研究》 2024年第6期65-69,共5页
为补充亚成体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泌香量、麝香质量性状数据,分析年龄与麝泌香量时空效应。采集88只林麝(1.7~14.7岁)各年龄组泌香量数据,随机对亚成体年龄群中10只麝麝香分泌量及色泽、形状进行观察和记录。结果显示,亚成体麝泌... 为补充亚成体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泌香量、麝香质量性状数据,分析年龄与麝泌香量时空效应。采集88只林麝(1.7~14.7岁)各年龄组泌香量数据,随机对亚成体年龄群中10只麝麝香分泌量及色泽、形状进行观察和记录。结果显示,亚成体麝泌香量呈常态分布(W=0.855,P=0.066>0.05),取值范围为6.20 g~16.50 g,平均泌香量(9.40±3.311)g/只,变异系数达35.223%,低产香麝占70%、中产麝占20%、高产麝占10%;深棕色麝香占30%、棕色占50%、浅棕色和褐色均占10%,干粉状占30%、粉状占60%、干泥状占10%,泌香量与色泽、形状间均无明显关联(P>0.05);构建年龄与泌香量的曲线模型拟合度较高(R^(2)=0.8358)、年龄与泌香量间呈显著负相关(r=0.646,P=0.017<0.05)。综上所述,观测群亚成体林麝泌香量相对偏低、离散度和选育潜力较大,麝香多呈棕色与粉状、质量较优,泌香量与色泽、形状无关联;麝群泌香量随年龄呈快速提升,至峰值、高峰期震荡式小幅下降、7.7岁后显著下降,至8.7岁后小幅提升又再次快速下降的趋势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麝 亚成体 泌香量 质量性状
下载PDF
松鼠猴人工育幼技术
8
作者 伊霞 李轩 +2 位作者 许家兴 田亚琼 李常亮 《山东畜牧兽医》 2024年第7期41-42,共2页
松鼠猴是非常珍贵的灵长动物,在松鼠猴的圈养过程中经常发生母猴弃仔的现象,本文通过对石家庄动物园圈养松鼠猴人工育幼技术进行了总结,以期为圈养条件下松鼠猴的人工育幼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松鼠猴 动物园 人工育幼
下载PDF
东亚飞蝗的饥饿响应及食料筛选研究
9
作者 孙嵬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8期147-150,共4页
东亚飞蝗引起的蝗灾是我国农业生产的重大自然灾害,但同时其也是一种重要的资源昆虫,有极高的食用、药用及饲用价值。目前,东亚飞蝗养殖业蓬勃发展,但对其养殖的相关研究却较少。本文对东亚飞蝗的饥饿响应及食料筛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 东亚飞蝗引起的蝗灾是我国农业生产的重大自然灾害,但同时其也是一种重要的资源昆虫,有极高的食用、药用及饲用价值。目前,东亚飞蝗养殖业蓬勃发展,但对其养殖的相关研究却较少。本文对东亚飞蝗的饥饿响应及食料筛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有充足水分供应的条件下,东亚飞蝗的耐饥能力随龄期升高而增强;高龄期、低龄期蝗蝻混合饲养,在饥饿处理下无互残现象;东亚飞蝗取食所筛选的5种供试饲料均可羽化、产卵;取食玉米叶、狗尾草的东亚飞蝗存活率较高、寿命较长、产卵较多,二者是相对适宜的饲料;饲喂白菜叶的雌蝗产卵量最高,可将其用于产卵期;麦麸在饲料紧张时可作为辅助饲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昆虫 东亚飞蝗 抗饥能力 饲料 人工养殖
下载PDF
不同年龄梅花鹿肉品质感官评价与食用品质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彭章蓉 毕融冰 +4 位作者 任雨贺 孙皓然 赵金凤 赵卉 张铁涛 《畜牧与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8-35,共8页
旨在比较2~4岁龄梅花鹿不同部位肉品质感官品质和食用品质。选取梅花鹿颈部、上脑、外脊、前腿、鹿排、里脊、后腿、前腱子、鹿腩和后腱子肌肉组织,检测肉色亮度(L^(*)值)、红度(a^(*)值)、黄度(b^(*)值)以及滴水损失、蒸煮损失、pH值... 旨在比较2~4岁龄梅花鹿不同部位肉品质感官品质和食用品质。选取梅花鹿颈部、上脑、外脊、前腿、鹿排、里脊、后腿、前腱子、鹿腩和后腱子肌肉组织,检测肉色亮度(L^(*)值)、红度(a^(*)值)、黄度(b^(*)值)以及滴水损失、蒸煮损失、pH值、嫩度、肌苷酸含量、呈味氨基酸含量等肉品质指标。结果:2岁龄梅花鹿L^(*)值、a^(*)值、b^(*)值、呈味氨基酸含量均好于3、4岁龄梅花鹿,肉色最佳,风味独特;3、4岁龄鹿肉蒸煮损失和滴水损失显著高于2岁龄(P<0.05);2岁龄鹿肉pH值显著高于3、4岁龄(P<0.05),剪切力显著低于3、4岁龄(P<0.05);3岁龄鹿肉肌苷酸含量显著高于2、4岁龄(P<0.05)。上脑、前腿部分肌肉蒸煮损失和滴水损失显著低于其他部位,肉色较其他部位更鲜亮(P<0.05);里脊、前腱子部分肌肉嫩度在18.67~59.41 N,显著低于颈部、后腱子(P<0.05),里脊肉肌苷酸含量显著高于前腱子(P<0.05)。不同年龄和部位的鹿肉呈味氨基酸含量差异显著(P<0.05)。pH值与滴水损失、嫩度,滴水损失与蒸煮损失,L^(*)值与b^(*)值,a^(*)值与b^(*)值、L^(*)值、嫩度均呈正相关,a^(*)值与滴水损失、蒸煮损失呈负相关(P<0.05)。由此可见,梅花鹿不同年龄和部位的肉品质差异显著,2、3岁龄梅花鹿肉色明亮,肉质鲜嫩,风味独特,里脊、前腱子肉质鲜嫩,上脑、前腿肉色鲜亮、滴水损失低,可作为高品质鹿肉进行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 部位 梅花鹿 食用品质 感官品质
下载PDF
复合益生菌制剂对肠炎大鼠血清生化指标、粪便菌群、胃肠道消化酶活性及肠道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怡菲 雷智琦 +5 位作者 郁筱玲 孙杨阳 辛子莹 韦婷婷 黄彩云 李莲 《中国畜牧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19-328,共10页
本试验旨在探究复合益生菌制剂对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诱导的大鼠粪便菌群及其代谢物短链脂肪酸(Short-Chain Fatty Acids,SCFAs)、血清炎性因子与抗氧化指标、粪便炎性标志物、消化酶活性和肠道组织形态的影响,阐... 本试验旨在探究复合益生菌制剂对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诱导的大鼠粪便菌群及其代谢物短链脂肪酸(Short-Chain Fatty Acids,SCFAs)、血清炎性因子与抗氧化指标、粪便炎性标志物、消化酶活性和肠道组织形态的影响,阐明该复合益生菌制剂对肠炎模型动物肠道健康的影响。选取24只SD大鼠,随机分成3组,分别为对照组(生理盐水+基础饲粮)、肠炎模型组(DSS+生理盐水+基础饲粮)和益生菌组(DSS+复合益生菌制剂+基础饲粮),造模1周,正饲3周,采样并测定相关指标。结果显示:与肠炎模型组相比,益生菌组的SOD和GSH活性上升(P<0.01),血清炎性因子IL-1β、IL-6、TNF-α和IFN-γ水平下降(P<0.01),粪便炎性标志物FC、MMP-9和MPO降低(P<0.01);3个处理组均含有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厚壁菌门(Firmicutes)、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ot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脱硫杆菌门(Desulfobacterota)、弯曲菌(Campylobacterota)、髌骨细菌门(Patesci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蓝藻细菌门(Cyanobacteria)等菌门;与肠炎模型组比较,益生菌组粪便中SCFAs含量均增加(P<0.01);益生菌组消化酶活性均高于肠炎模型组(P<0.01),低于对照组(P<0.01);相比于肠炎模型组,益生菌组回肠和空肠黏膜形态趋向于对照组正常小鼠状态逐渐恢复。可见,复合益生菌制剂可改变DSS诱导的肠炎大鼠的粪便微生物群多样性和组成,促进有益菌定植和SCFAs的产生,提高免疫力和消化酶活性,降低炎性指标,恢复肠道组织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炎大鼠 益生菌 粪便菌群 肠道形态 血清生化指标
下载PDF
不同发情处理方案对梅花鹿同期发情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崔鹤馨 陈琦 +8 位作者 呼延含蓉 苑冬梅 尚丽元 宋延来 刘沂霖 孙兴忠 郝良玉 冯凯 田来明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2-268,共7页
为探索梅花鹿(Cervus nippon)最佳同期发情方案,在吉林省双阳鹿业良种繁育有限公司挑选163只健康、发情周期正常、繁殖机能良好的供试母鹿随机分为3组:A组采用国产阴道孕酮栓(CIDR),B组采用进口CIDR,C组采用二次前列腺素(PG),均辅以孕... 为探索梅花鹿(Cervus nippon)最佳同期发情方案,在吉林省双阳鹿业良种繁育有限公司挑选163只健康、发情周期正常、繁殖机能良好的供试母鹿随机分为3组:A组采用国产阴道孕酮栓(CIDR),B组采用进口CIDR,C组采用二次前列腺素(PG),均辅以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法处理。另挑选100只供试母鹿随机均分为4组,采用筛选出的较优方案结合不同剂量PMSG法处理(Ⅰ组100 IU、Ⅱ组300 IU、Ⅲ组500 IU、Ⅳ组700 IU),探析不同发情处理方案对梅花鹿母鹿发情效果、发情时间分布、受胎率和双胎率的影响以及不同PMSG剂量对母鹿发情受胎的影响。结果表明:A、B组同期发情率差异不显著,但A、B组同期发情率分别较C组高23.5%和33.3%(p<0.01),且A组掉栓率较B组高8.8%(p<0.05);3种处理方案对发情时间分布的影响极显著(p<0.01);B组与A、C组比较,受胎率和产仔率分别高6.5%和9.8%(p>0.05),双胎率分别高13.4%和17.6%(p>0.05);采用进口CIDR辅以不同剂量PMSG法对梅花鹿进行同期发情处理,发现Ⅱ组、Ⅲ组、Ⅳ组同期发情率较Ⅰ组分别高36.0%、40.0%和48.0%(p<0.05),呈随PMSG剂量升高而升高的趋势,其他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发情时间均集中在24~48 h,Ⅰ组、Ⅱ组、Ⅲ组和Ⅳ组受胎率分别为46.2%、61.9%、59.1%和50.0%,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p>0.05)。综上所述,阴道埋栓的发情方案显著好于二次PG法,进口CIDR优于国产CIDR;进口CIDR+PMSG法的母鹿发情率和受胎率随PMSG剂量的增加而升高,但发情时间不受PMSG剂量的影响,PMSG适宜剂量为300 I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花鹿 同期发情 阴道孕酮栓 前列腺素 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
下载PDF
Dkk2基因对雌性小鼠卵泡发育过程的功能探究
13
作者 谈峰 陈高贵 +6 位作者 陈亚茹 陈大可 彭先文 苗义良 梅书棋 周佳伟 李凤娥 《中国畜牧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4-153,共10页
卵巢颗粒细胞的生长对哺乳动物卵泡发育至关重要,本研究旨在探究Dkk2对雌性小鼠卵泡发育的影响,并对其潜在的调控机制进行分析。运用Crispr-cas9的方法构建Dkk2基因敲除C57BL/6小鼠,通过免疫荧光、免疫组化和蛋白免疫印迹等实验探究了D... 卵巢颗粒细胞的生长对哺乳动物卵泡发育至关重要,本研究旨在探究Dkk2对雌性小鼠卵泡发育的影响,并对其潜在的调控机制进行分析。运用Crispr-cas9的方法构建Dkk2基因敲除C57BL/6小鼠,通过免疫荧光、免疫组化和蛋白免疫印迹等实验探究了Dkk2基因敲除对小鼠卵泡发育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显示:相比野生型小鼠,Dkk2基因敲除小鼠的产仔数和原始卵泡显著减少,卵泡闭锁显著升高;抑制Dkk2的表达会显著促进小鼠卵巢颗粒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增殖;对8周龄Dkk2基因敲除小鼠的卵巢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发现,Dkk2可能通过Wnt信号通路调控卵巢颗粒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本研究揭示了Dkk2在小鼠卵泡发育过程中的作用,可为哺乳动物繁殖性状的遗传改良提供新的靶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kk2 WNT 卵巢颗粒细胞凋亡 卵泡发育 产仔数 小鼠
下载PDF
乌苏里貉MC3R基因密码子偏好性分析
14
作者 李鑫 李伟 +7 位作者 刘洁 程静然 刘进军 王朋然 韩学良 任二军 邓露芳 宗文丽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49-1361,共13页
【目的】明确乌苏里貉黑素皮质素受体3(melanocortin 3 receptor,MC3R)基因密码子使用偏好特征和影响因素,了解不同物种间遗传进化和密码子偏好性的关系,为开展MC 3 R基因异源高效表达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乌苏里貉和其他15个... 【目的】明确乌苏里貉黑素皮质素受体3(melanocortin 3 receptor,MC3R)基因密码子使用偏好特征和影响因素,了解不同物种间遗传进化和密码子偏好性的关系,为开展MC 3 R基因异源高效表达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乌苏里貉和其他15个物种的MC 3 R基因CDS序列为材料,应用Codon W、EMBOSS等软件分析MC 3 R基因密码子偏好性的6个参数指标;通过Neutrality-plot、ENc-plot及PR2-plot分析探究密码子偏好性形成的影响因素;基于各物种MC 3 R基因CDS序列信息构建系统发育树,基于同义密码子相对使用度(RSCU)构建不同物种的密码子使用偏好性热图。【结果】乌苏里貉MC 3 R基因密码子GC和GC3s均>0.5,密码子偏好使用以G/C结尾;偏好使用的密码子有25个(RSCU值>1),其中16个以C结尾,9个以G结尾。经Neutrality-plot、ENc-plot及PR2-plot分析得出,自然选择是MC 3 R基因密码子使用偏好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基于基因序列和RSCU值的聚类分析显示,在系统进化上乌苏里貉与犬属同一分支,后与赤狐、北极狐聚为一支;但在密码子使用上乌苏里貉与人、黑猩猩及家马聚为一类。【结论】MC 3 R基因偏好使用以G/C结尾的密码子;自然选择是导致偏好性产生的主要影响因素;密码子使用虽具有种属特异性,但受其他因素影响亲缘关系相近的物种间密码子使用模式也会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苏里貉 MC3R基因 密码子偏好性 自然选择
下载PDF
牛至香酚和枯草芽孢杆菌对育成期乌苏里貉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代谢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15
作者 潘晨曦 潘辰冲 +6 位作者 刘洁 李鑫 李伟 邓露芳 宗文丽 王红娜 任二军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931-3941,共11页
本试验旨在探究不同添加水平的牛至香酚和枯草芽孢杆菌对乌苏里貉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代谢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采用3×3双因素随机试验设计,选取160只健康的(70±5)日龄乌苏里貉仔貉,随机分为10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 本试验旨在探究不同添加水平的牛至香酚和枯草芽孢杆菌对乌苏里貉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代谢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采用3×3双因素随机试验设计,选取160只健康的(70±5)日龄乌苏里貉仔貉,随机分为10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公母比例为1∶1)。对照组为基础饲粮+抗生素(100 mg/kg喹烯酮+500 mg/kg金霉素);试验Ⅰ、Ⅱ和Ⅲ组为基础饲粮+100 mg/kg牛至香酚,并在此基础上分别添加150、300和450 mg/kg枯草芽孢杆菌;试验Ⅳ、Ⅴ和Ⅵ组为基础饲粮+200 mg/kg牛至香酚,并在此基础上分别添加150、300和450 mg/kg枯草芽孢杆菌;试验Ⅶ、Ⅷ和Ⅸ组为基础饲粮+300 mg/kg牛至香酚,并在此基础上分别添加150、300和450 mg/kg枯草芽孢杆菌。预试期7 d,正试期82 d。结果显示:1)各试验组的初重、末重、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及料重比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以试验Ⅲ组的末重及料重比最优。2)试验Ⅰ、Ⅲ组的干物质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Ⅳ、Ⅷ及Ⅸ组的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试验组的粗脂肪表观消化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3)试验Ⅳ组的氮沉积、净蛋白质利用率及蛋白质生物学价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余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4)试验Ⅷ组的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最高,与对照组及试验Ⅳ、Ⅸ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但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各试验组血清丙二醛(MDA)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试验Ⅱ、Ⅶ组的血清MDA含量显著高于试验Ⅳ、Ⅵ及Ⅸ组(P<0.05)。综上所述,适量的牛至香酚和枯草芽孢杆菌添加到饲粮中对育成期乌苏里貉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代谢以及抗氧化能力的改善效果优于抗生素。在本试验条件下,育成期乌苏里貉饲粮中添加牛至香酚和枯草芽孢杆菌的适宜水平分别为100和450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至香酚 枯草芽孢杆菌 乌苏里貉 生长性能 营养物质消化代谢 抗氧化能力
下载PDF
Ezrin对小鼠卵母细胞成熟及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
16
作者 谢辉辉 童彬彬 +7 位作者 李巧丹 潘富强 张博超 廖洪艳 贾雨珂 崔剑坤 李运生 刘亚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31-238,共8页
旨在探究Ezrin对小鼠卵母细胞成熟、受精及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揭示其可能作用机制。分别向小鼠GV期卵母细胞和原核期胚胎注射Ezrin的siRNA(si-Ez)或阴性对照siRNA(si-NC),观察对小鼠卵母细胞成熟、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并分别通... 旨在探究Ezrin对小鼠卵母细胞成熟、受精及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揭示其可能作用机制。分别向小鼠GV期卵母细胞和原核期胚胎注射Ezrin的siRNA(si-Ez)或阴性对照siRNA(si-NC),观察对小鼠卵母细胞成熟、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并分别通过扫描电镜和免疫荧光染色的方法观察GV期注射si-Ez对小鼠成熟卵母细胞表面微绒毛生长、纺锤体定位和皮质颗粒迁移的影响。结果显示,GV期敲低Ezrin可显著降低小鼠卵母细胞成熟率,极显著降低受精后早期胚胎的囊胚率,虽可降低成熟卵母细胞的受精率,但差异不显著;在原核期敲低Ezrin,可极显著降低小鼠囊胚细胞数,桑椹胚存活率和囊胚率虽有下降趋势,但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扫描电镜观察发现,敲低小鼠GV期卵母细胞Ezrin后显著降低了MⅡ期卵母细胞表面微绒毛的长度和密度;免疫荧光结果显示,敲低小鼠GV期卵母细胞Ezrin影响了纺锤体和皮质颗粒的迁移。结果表明,Ezrin通过影响微绒毛形成、纺锤体定位和皮质颗粒的正常迁移阻滞了小鼠卵母细胞成熟,进而影响了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EZRIN 卵子成熟 胚胎发育
下载PDF
铁过量致雏鸡脾氧化应激及病理组织学观察
17
作者 安裕智 孙宁 +4 位作者 孙凤娇 吕相龙 吕晓萍 刘超男 高雪丽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4-58,共5页
为探究过量铁对雏鸡脾脏病理损伤和氧化应激的影响,将75只15日龄健康白羽肉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雏鸡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硫酸亚铁50、500、1000 mg/kg,连续饲喂3 d,于铁过量后1、3、7、14、21 d取各组雏鸡脾脏,测定铁含量、丙二醛(malondi... 为探究过量铁对雏鸡脾脏病理损伤和氧化应激的影响,将75只15日龄健康白羽肉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雏鸡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硫酸亚铁50、500、1000 mg/kg,连续饲喂3 d,于铁过量后1、3、7、14、21 d取各组雏鸡脾脏,测定铁含量、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过氧化氢(H_(2)O_(2))、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Px)和总抗氧化能力(total-antioxidant capacity,T-AOC),计算脾脏器官指数并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显示,过量铁刺激雏鸡脾脏肿大,铁过量后1~14 d雏鸡脾脏铁含量明显增加(P<0.01);铁过量后1~21 d CAT、GPx活力和T-AOC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P<0.01),但MDA和H_(2)O_(2)含量显著提高(P<0.05或P<0.01)。病理组织学观察显示,铁过量后雏鸡脾脏淋巴细胞排列混乱,红细胞及嗜中性粒细胞散在分布,脾小体数量增多且结构模糊,红髓占比增加,红髓内含铁血黄素沉积。表明过量铁导致脾脏发生氧化应激,组织结构损伤,从而影响脾脏免疫功能,导致免疫功能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过量 雏鸡 脾脏 氧化-抗氧化 病理组织学
下载PDF
MLT埋植剂对准备配种期水貂卵巢形态学和显微结构的影响
18
作者 王晨阳 司志文 +2 位作者 徐艳 马泽芳 崔凯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7-121,共5页
为探讨褪黑素(melatonin,MLT)埋植剂埋植不同时间对准备配种期水貂卵巢形态学和显微结构的影响,试验随机将75日龄、平均体重为(875±5)g的120只健康雌性白色水貂平均分为A、B、C、D 4组,于7月2日对A、C组水貂颈部皮下埋植MLT埋植剂1... 为探讨褪黑素(melatonin,MLT)埋植剂埋植不同时间对准备配种期水貂卵巢形态学和显微结构的影响,试验随机将75日龄、平均体重为(875±5)g的120只健康雌性白色水貂平均分为A、B、C、D 4组,于7月2日对A、C组水貂颈部皮下埋植MLT埋植剂1粒(含MLT 18 mg),B、D组作为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分别在埋植满98 d(10月8日)的A、B组及埋植满158 d(12月7日)的C、D组宰杀3只水貂并采集卵巢,进行形态学检测和显微结构观察。结果表明:与同期对照组相比,埋植满98 d和158 d,A、C两组水貂卵巢体积均显著增大(P<0.05),次级卵泡直径极显著增大(P<0.01),三级卵泡的直径和卵母细胞直径显著增加(P<0.05),生殖上皮细胞分别提前发育为椭圆状和柱状,三级卵泡颗粒细胞层数增多;与D组相比,A组卵巢长径、宽径、厚径、体积、次级卵泡直径、三级卵泡直径和卵母细胞直径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埋植MLT埋植剂满98 d和158 d可促进水貂卵巢发育,埋植满98 d时卵巢可提前发育至158 d的对照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素 水貂 卵巢 准备配种期 形态学 显微结构
下载PDF
褪黑素埋植138 d对水貂血清主要生殖激素含量和卵巢发育的影响
19
作者 王雨萌 马泽芳 +2 位作者 吴雅琳 司志文 崔凯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5-129,共5页
为探究褪黑素(MLT)埋植剂对准备配种中期水貂血清主要生殖激素含量和卵巢发育的影响,试验在埋植MLT 138天时,随机选取试验组(埋植MLT 1粒,18 mg/粒)和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水貂各3只,采集血液测定血清主要生殖激素含量,采集卵巢测量长... 为探究褪黑素(MLT)埋植剂对准备配种中期水貂血清主要生殖激素含量和卵巢发育的影响,试验在埋植MLT 138天时,随机选取试验组(埋植MLT 1粒,18 mg/粒)和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水貂各3只,采集血液测定血清主要生殖激素含量,采集卵巢测量长径、宽径、厚径和重量,计算体积,并制备石蜡切片观察卵巢组织结构。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水貂血清促卵泡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GnRH)、促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和孕酮(progesterone,P4)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卵巢表面出现可视卵泡,卵巢长径、宽径、厚径、重量、体积均不同程度增大,其中宽径和体积增加显著(P≤0.05);卵巢皮质中提前出现成熟卵泡,且三级卵泡的数量、直径和卵母细胞直径均显著升高(P≤0.05)。说明埋植MLT埋植剂138 d可使准备配种中期水貂血清GnRH、FSH、LH和P_(4)含量升高,并促进卵巢形态学参数增加和有腔卵泡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素 水貂 生殖激素 卵巢发育 卵泡发育
下载PDF
注射外源性NMB对小鼠睾酮合成和分泌的影响
20
作者 李雯倩 李梓明 +6 位作者 于畅 李红霞 陈广振 王丹丹 李佳 张金龙 马志禹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102-107,112,共7页
为了研究注射外源性神经介素B(NMB)对小鼠睾丸中NMB及其受体和睾酮合成关键酶(St AR、CYP11A1和3β-HSD)表达及血清中睾酮浓度的影响,试验将40只雄性ICR小鼠随机分成12 h对照组(12 h Control组)、12 h试验组(12 h NMB组)、24 h对照组(24... 为了研究注射外源性神经介素B(NMB)对小鼠睾丸中NMB及其受体和睾酮合成关键酶(St AR、CYP11A1和3β-HSD)表达及血清中睾酮浓度的影响,试验将40只雄性ICR小鼠随机分成12 h对照组(12 h Control组)、12 h试验组(12 h NMB组)、24 h对照组(24 h Control组)和24 h试验组(24 h NMB组),每组10只,2个对照组和2个试验组分别按体重10μL/g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和10 nmol/L NMB溶液;称量注射前后小鼠体重,计算饲料用量,并观察小鼠行为特征;各组小鼠分别于注射后12小时、24小时摘眼球采血并处死取睾丸,通过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睾酮的浓度;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 PCR)和蛋白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小鼠睾丸中NMB、NMBR、St AR、CYP11A1和3β-HSD m RNA和蛋白表达量。结果表明:与12 h Control组相比,12 h NMB组小鼠行为无明显异常,体重增量、总摄食量略有减少,料重比略有增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NMB、NMBR、St AR、CYP11A1和3β-HSD m RNA及蛋白表达量均差异不显著(P>0.05);血清中睾酮浓度差异不显著(P>0.05)。与24 h Control组相比,24 h NMB组小鼠被毛粗乱、脾气暴躁,体重增量显著减少(P<0.05);总摄食量减少,料重比略有增高,但均差异不显著(P>0.05);NMB m RNA和蛋白表达量极显著降低(P<0.01),NMBR、St AR、CYP11A1和3β-HSD m RNA及蛋白表达量均差异不显著(P>0.05);血清中睾酮浓度差异不显著(P>0.05)。与12 h NMB组相比,24 h NMB组NMBR m RNA表达量极显著降低(P<0.01),24 h NMB组NMBR蛋白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说明小鼠腹腔注射NMB能够抑制小鼠摄食,但对小鼠睾丸中睾酮的合成和分泌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介素B 睾丸 睾酮 小鼠 NMB受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