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06篇文章
< 1 2 2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饲料饲育家蚕5龄期的饲料效率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安皆 周丽霞 +1 位作者 华丽峰 宋洪燕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2期90-95,共6页
【目的】探明人工饲料饲育家蚕5龄期饲料效率与全龄桑叶育间的差异,为家蚕人工饲料的改进和饲育技术的优化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全龄桑叶育为对照(CK),研究家蚕5龄期不同饲育方式[1~5龄饲料育(5龄饲料育)、1~4龄饲料育5龄桑叶育(5... 【目的】探明人工饲料饲育家蚕5龄期饲料效率与全龄桑叶育间的差异,为家蚕人工饲料的改进和饲育技术的优化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全龄桑叶育为对照(CK),研究家蚕5龄期不同饲育方式[1~5龄饲料育(5龄饲料育)、1~4龄饲料育5龄桑叶育(5龄桑叶育)]饲料效率间的差异。【结果】5龄饲料育家蚕第3天、第4天、第5天蚕体质量增量高于CK,第2天、第3天、第4天、第6天消化量低于CK,第2天、第3天、第4天、第5天体质转化率高于CK。5龄饲料育和5龄桑叶育的全茧转化效率、全茧生产效率、茧层转化效率和茧层生产效率均低于CK,5龄饲料育较CK分别低0.53百分点、0.10百分点、0.25百分点和0.08百分点,5龄桑叶育较CK分别低0.38百分点、0.14百分点、0.14百分点和0.06百分点;与5龄桑叶育相比,5龄饲料育除全茧生产效率高0.04百分点外,全茧转化效率、茧层转化效率、茧层生产效率分别低0.15百分点、0.11百分点和0.02百分点。【结论】全龄人工饲料育家蚕5龄期饲料效率低于全龄桑叶育,人工饲料饲育家蚕在饲料效率方面与全龄桑叶育有一定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人工饲料 饲料效率 体质转化率 茧质成绩
下载PDF
我国家蚕人工饲料育发展概况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永生 杨海 +3 位作者 陈松 杨丽莎 范永慧 朱水芬 《北方蚕业》 2024年第1期1-5,25,共6页
家蚕人工饲料育是蚕桑产业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型的关键,对节约耕地、稳定蚕茧产量、巩固和发展蚕桑产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我国家蚕人工饲料育的发展历程与研究进展,简述了家蚕人工饲料育推广应用所面临的问题,展... 家蚕人工饲料育是蚕桑产业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型的关键,对节约耕地、稳定蚕茧产量、巩固和发展蚕桑产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我国家蚕人工饲料育的发展历程与研究进展,简述了家蚕人工饲料育推广应用所面临的问题,展望随着蚕业科技创新的加快与跨学科深入研究,将推动家蚕人工饲料育技术革命性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人工饲料育 适应性家蚕品种 科技创新
下载PDF
人工饲料蚕品种“9211·9215×川58·川62”在云南的试验调查
3
作者 王永生 杨海 +9 位作者 陈松 邹邦兴 刘敏 江亚 唐辉 范永慧 杨启慧 李琼艳 李继娅 朱水芬 《四川蚕业》 2024年第1期24-26,29,共4页
2023年,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对人工饲料蚕品种“9211·9215×川58·川62”(正反交)采用“1~2龄人工饲料育,3~5龄桑叶育”形式,进行粉体蒸煮饲料摄食性、适应性、饲育效果等指标的实验室调查。结果显示,“9211... 2023年,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对人工饲料蚕品种“9211·9215×川58·川62”(正反交)采用“1~2龄人工饲料育,3~5龄桑叶育”形式,进行粉体蒸煮饲料摄食性、适应性、饲育效果等指标的实验室调查。结果显示,“9211·9215×川58·川62”平均24 h疏毛率96.4%,虫蛹统一生命率98.91%,全茧量2.12 g、茧层率22.70%,粒茧丝长1270 m、洁净94分。在云南低纬度高海拔气候条件下,该品种表现出发育整齐、抗逆性强、茧丝质量优等特点,达到生产实用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人工饲料 品种 9211·9215×川58·川62 云南
下载PDF
云南僵蚕生产技术
4
作者 范永慧 李继娅 +3 位作者 陈海佺 李琼艳 王永生 刘敏 《蚕桑茶叶通讯》 2024年第2期9-11,共3页
概述了白僵菌的分类和球孢白僵菌的浸染途径,结合饲养前准备、接种前饲育、接种、接种后饲育、采收及僵化等环节,重点介绍了僵蚕的饲养技术,提出了在僵蚕生产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 僵蚕 侵染途径 饲养技术
下载PDF
家蚕与桑树相互作用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5
作者 梁九波 何宁佳 《蚕学通讯》 2024年第2期10-16,共7页
栽桑养蚕是世界农耕文明的一大壮举。专食桑叶的家蚕由其祖先野桑蚕经人工驯化而来,是第一个完成全基因组测序的鳞翅目昆虫。本文综述家蚕与桑树协同进化方面的研究证据,包括家蚕蛋白酶与桑树蛋白酶抑制子的互作、家蚕对桑树次生代谢物... 栽桑养蚕是世界农耕文明的一大壮举。专食桑叶的家蚕由其祖先野桑蚕经人工驯化而来,是第一个完成全基因组测序的鳞翅目昆虫。本文综述家蚕与桑树协同进化方面的研究证据,包括家蚕蛋白酶与桑树蛋白酶抑制子的互作、家蚕对桑树次生代谢物质的适应以及桑树尿素酶对家蚕氮代谢的意义等,为今后深入解析家蚕与桑树的互作提供新见解,并丰富植食性昆虫与宿主植物互作的研究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桑树 相互作用 植食性昆虫 协同进化
下载PDF
家蚕1~2龄人工饲料共育技术在保山市农村的应用试验 被引量:1
6
作者 陈云明 段中伟 +13 位作者 杨旭 罗王周 陈松 杨海 刘建波 蒋碧婷 范国明 杨丽莎 番成砖 王永生 朱水芬 江亚 杨玉波 李春林 《中国蚕业》 2024年第2期17-21,共5页
为加快人工饲料养蚕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进一步革新农村小蚕共育技术模式,在保山市后寨村和油房村进行了家蚕1~2龄人工饲料共育+3~5龄桑叶育(以下简称饲料育)与全龄桑叶育(以下简称桑叶育)的饲养对比试验,结果显示:饲料育的张种产茧量要... 为加快人工饲料养蚕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进一步革新农村小蚕共育技术模式,在保山市后寨村和油房村进行了家蚕1~2龄人工饲料共育+3~5龄桑叶育(以下简称饲料育)与全龄桑叶育(以下简称桑叶育)的饲养对比试验,结果显示:饲料育的张种产茧量要高于桑叶育2~5 kg。从蚕茧检测数据来看二者在丝质上差异不明显。而且,小蚕人工饲料共育技术具有省时省工省力、避免交叉感染及中毒事件的发生、有利于合理规划桑园病虫害防治、省叶增叶以及降低叶质差时对小蚕用叶的需求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蚕共育 人工饲料共育技术 饲料育 桑叶育 饲养对比试验
下载PDF
25份抗BmNPV家蚕育种素材对人工饲料育的适应性
7
作者 刘敏 李继娅 +4 位作者 范永慧 廖鹏飞 杨海 李国灿 董占鹏 《中国蚕业》 2024年第1期10-14,共5页
为选育出对人工饲料育适应性优良的抗BmNPV家蚕品种,对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保存的25份抗BmNPV家蚕育种素材进行了人工饲料育适应性研究,调查分析了这些家蚕育种素材24 h疏毛率、2眠蚕体质量及3龄蚕存活率。结果表明:供试的2... 为选育出对人工饲料育适应性优良的抗BmNPV家蚕品种,对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保存的25份抗BmNPV家蚕育种素材进行了人工饲料育适应性研究,调查分析了这些家蚕育种素材24 h疏毛率、2眠蚕体质量及3龄蚕存活率。结果表明:供试的25份家蚕育种素材中,24 h疏毛率在90.10%~100%之间的有18份,在80.10%~90.00%之间的有5份;人工饲料育2眠蚕体质量多数低于桑叶育,但是其中有5份高于桑叶育,明8C高出桑叶育43.08%;3龄蚕存活率在90.10%~100%之间的有6份,在80.10%~90.00%之间的有13份,在60.10%~80.00%之间的有6份;24 h疏毛率在80.00%以上且与3龄蚕存活率差距在10个百分点以内的有11份,对该11份家蚕育种素材的24 h疏毛率和3龄蚕存活率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它们的相关系数为0.634,呈显著相关。通过本试验,筛选出24 h疏毛率高和3龄蚕存活率高的家蚕育种素材,为选育出对人工饲料育具有良好适应性的抗BmNPV家蚕新品种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抗BmNPV 育种素材 人工饲料 疏毛率 3龄蚕存活率
下载PDF
苏红×明草和云夏3×云夏4饲料效率调查试验初报
8
作者 李继娅 范永慧 +4 位作者 李红 寸福香 陈海佺 李国灿 刘敏 《中国蚕业》 2024年第1期15-18,共4页
苏红×明草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近几年合作选育的抗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病家蚕新品种,云夏3×云夏4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选育的强健性夏秋用家蚕新品种,为了深入了... 苏红×明草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近几年合作选育的抗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病家蚕新品种,云夏3×云夏4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选育的强健性夏秋用家蚕新品种,为了深入了解苏红×明草和云夏3×云夏4的经济效益指标,以菁松×皓月为对照蚕品种,调查了2对品种的饲料效率。结果表明:相同饲养条件下,苏红×明草4~5龄龄期经过最短,为11 d 3 h,云夏3×云夏4次之,为11 d 9 h,都比菁松×皓月短。4~5龄桑叶食下量云夏3×云夏4最少,为每头蚕22.684 g,苏红×明草次之,为每头蚕23.089 g,都比菁松×皓月少。基于全茧量的饲料效率和基于茧层量的饲料效率苏红×明草都比其它2对家蚕品种高,分别为9.182%和2.006%,云夏3×云夏4的基于全茧量的饲料效率和基于茧层量的饲料效率分别为8.688%和1.891%,也都比菁松×皓月高。因此,苏红×明草和云夏3×云夏4的饲料效率比菁松×皓月高,经济效益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红×明草 云夏3×云夏4 菁松×皓月 饲料效率 叶丝转化率 全茧量 茧层量
下载PDF
南充场近10年家蚕新品种选育成果及推广建议 被引量:1
9
作者 杜碧涛 张开 +4 位作者 敬小梅 文廷勇 王豫川 程洋 李婷婷 《四川蚕业》 2024年第1期56-57,60,共3页
10年来,四川省南充蚕种场为满足市场对蚕品种的多元化需求,利用自身储备的丰富种质资源和技术力量,在雄蚕品种、抗病品种及人工饲料品种等方面取得较为突出的成效,选育出多对综合性状优良的家蚕新品种,并结合品种特性及不同蚕区气候环... 10年来,四川省南充蚕种场为满足市场对蚕品种的多元化需求,利用自身储备的丰富种质资源和技术力量,在雄蚕品种、抗病品种及人工饲料品种等方面取得较为突出的成效,选育出多对综合性状优良的家蚕新品种,并结合品种特性及不同蚕区气候环境条件提出推广建议,旨在为家蚕新品种选育及推广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新品种 推广建议
下载PDF
家蚕品种优食一号和广食一号全龄人工饲料育比较研究
10
作者 张升祥 宋文慧 +4 位作者 胡增娟 梁嘉雯 范鑫 孟迎晨 任春久 《中国蚕业》 2024年第4期21-25,共5页
家蚕对低成本人工饲料的适应性是人工饲料养蚕技术应用的基础。以家蚕人工饲料适应性品种优食一号(YS)和广食一号(GS)为材料,使用桑叶粉质量分数为20%的低成本人工饲料(M20人工饲料)进行饲育,并对其5龄期幼虫的生长发育、饲料利用效率... 家蚕对低成本人工饲料的适应性是人工饲料养蚕技术应用的基础。以家蚕人工饲料适应性品种优食一号(YS)和广食一号(GS)为材料,使用桑叶粉质量分数为20%的低成本人工饲料(M20人工饲料)进行饲育,并对其5龄期幼虫的生长发育、饲料利用效率、茧质、消化酶活力及其基因表达水平进行研究。结果表明,GS蚕的体质量、食下量、饲料利用效率和茧质等指标均显著高于YS,其中在5龄盛食期,GS与YS间的蚕体质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01)。GS蚕5龄第3天的α-淀粉酶、脂肪酶及胰蛋白酶的活力均高于YS,GS蚕的α-淀粉酶基因表达量也显著高于YS蚕(P<0.05),但GS蚕的脂肪酶基因与丝氨酸蛋白酶基因表达量显著低于YS蚕(P<0.05)。研究结果对人工饲料配方改良、适应性品种选育及推广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人工饲料 优食一号 广食一号 生长发育 消化酶活力 基因表达
下载PDF
色素添食技术在彩色茧生产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1
作者 吴传华 范涛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6年第2期25-27,共3页
利用色素添食技术生产家蚕彩色茧,存在着三大需要攻克的难题。第一是色彩的深度、纯度如何提高的问题;第二是提高彩色茧的色牢度问题;第三是彩色茧色彩种类如何丰富的问题。经研究发现,利用色素添食技术生产家蚕彩色茧,其彩茧的深度、... 利用色素添食技术生产家蚕彩色茧,存在着三大需要攻克的难题。第一是色彩的深度、纯度如何提高的问题;第二是提高彩色茧的色牢度问题;第三是彩色茧色彩种类如何丰富的问题。经研究发现,利用色素添食技术生产家蚕彩色茧,其彩茧的深度、纯度以及色牢度与色素、蚕品种、添食方法、环境有直接的关系,色素的有效成分高低、浓度大小等起决定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素 彩色茧 进展
下载PDF
高抗BmNPV蚕品种川抗1号小蚕人工饲料育成绩调查
12
作者 何艳茹 曹宁宁 +5 位作者 程洋 苏茂科 杜鸿 肖慧 唐佳琪 文廷勇 《四川蚕业》 2024年第2期19-21,共3页
为解决当前家蚕人工饲料健康性问题,促进养蚕业高质量发展,2023年春季用家蚕蒸煮型人工饲料对抗BmNPV蚕品种“川抗1号(川丰×蜀华)”进行小蚕人工饲料适应性调查。试验结果显示:川抗1号整体表现较好,尤其是对四龄健蛹率99.74%,全茧... 为解决当前家蚕人工饲料健康性问题,促进养蚕业高质量发展,2023年春季用家蚕蒸煮型人工饲料对抗BmNPV蚕品种“川抗1号(川丰×蜀华)”进行小蚕人工饲料适应性调查。试验结果显示:川抗1号整体表现较好,尤其是对四龄健蛹率99.74%,全茧量2.00 g以上,洁净达到96.50分,可以缫5A-6A级生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川抗1号 人工饲料 适应性
下载PDF
饲料育蚕沙发酵工艺优化
13
作者 符兵 周东来 +4 位作者 李庆荣 肖阳 杨琼 廖森泰 邢东旭 《广东蚕业》 2024年第12期1-3,共3页
为了探究不同水平混合菌种接种量对饲料育蚕沙发酵效果的影响,将5龄饲料育蚕沙、麦麸、豆粕按48∶1∶1的质量比例混匀作为发酵基料,分别以总物料质量2%、4%、6%、8%和10%的混合菌液(枯草芽孢杆菌、酿酒酵母、乳酸杆菌=1∶1∶2)作为发酵... 为了探究不同水平混合菌种接种量对饲料育蚕沙发酵效果的影响,将5龄饲料育蚕沙、麦麸、豆粕按48∶1∶1的质量比例混匀作为发酵基料,分别以总物料质量2%、4%、6%、8%和10%的混合菌液(枯草芽孢杆菌、酿酒酵母、乳酸杆菌=1∶1∶2)作为发酵菌种,在物料水分含量为45%、温度为(32±1)℃的条件下发酵64 h。结果表明:未发酵饲料育蚕沙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未发酵桑叶育蚕沙(P<0.05),而粗灰分含量显著低于未发酵桑叶育蚕沙(P<0.05);饲料育蚕沙发酵后,随接种量的增加,粗蛋白质含量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P>0.05),粗脂肪含量波动幅度很小(P>0.05),粗灰分含量呈现先降后升再降的趋势(P<0.05),植酸含量呈现小幅降低的趋势(P>0.05),亚硝酸盐含量则显著降低(P<0.05)。以发酵后蚕沙粗蛋白质含量为评价指标,混合菌种的适宜接种量为总物料质量的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育蚕沙 益生菌 发酵 营养成分 抗营养成分
下载PDF
全龄桑叶育繁育“茗山×碧水”一代杂交种成绩初报
14
作者 王豫川 文廷勇 +4 位作者 程洋 何艳茹 唐佳琪 彭远坤 熊晗 《四川蚕业》 2024年第1期42-43,共2页
采用全龄桑叶育饲育小蚕人工饲料专用家蚕新品种“茗山×碧水”的原种并繁育一代杂交种,对产量、健康性及繁育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茗山”“碧水”全龄桑叶育整体表现良好,茧质成绩基本达到预期水平,产附优异,繁育系数表... 采用全龄桑叶育饲育小蚕人工饲料专用家蚕新品种“茗山×碧水”的原种并繁育一代杂交种,对产量、健康性及繁育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茗山”“碧水”全龄桑叶育整体表现良好,茧质成绩基本达到预期水平,产附优异,繁育系数表现突出,种茧育整体表现接近生产实用化水平。本次试验创新性探索了全龄桑叶繁育人工饲料专用蚕品种“茗山×碧水”一代杂交种,对今后人工饲料蚕品种繁育推广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茗山 碧水 人工饲料专用蚕品种 全龄桑叶育
下载PDF
优质动物药白僵蚕的专业化人工制备
15
作者 辛峰勇 唐运成 +1 位作者 潘虎 许平震 《江苏丝绸》 2024年第2期27-30,共4页
白僵蚕作为常用大宗药材,在动物类饮片中名列前茅。近年来市场需求量逐年递增,供不应求。而在传统的丝茧育中,随着防治真菌感染的药物效果的提升和防控措施落实到位,家蚕感染白僵菌的情况已变得极为罕见。为满足市场需求,专业化人工大... 白僵蚕作为常用大宗药材,在动物类饮片中名列前茅。近年来市场需求量逐年递增,供不应求。而在传统的丝茧育中,随着防治真菌感染的药物效果的提升和防控措施落实到位,家蚕感染白僵菌的情况已变得极为罕见。为满足市场需求,专业化人工大规模生产白僵蚕应时而生。本文对专业化人工制备白僵蚕的前景、存在的挑战点以及相对应的解决方案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僵蚕 中药材 人工制备白僵蚕
下载PDF
家蚕造血器官与幼虫的生物学特性相关性分析
16
作者 屠振力 崔诗遥 +2 位作者 李文乐 但彩云 刘雪 《蚕桑通报》 2024年第2期14-16,共3页
家蚕的血球在造血器官内形成,然后释放到循环血液中;血球在组织器官的解离及对侵入体内的病原体与异物进行免疫防御反应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本文概述了家蚕的造血器官功能破坏与幼虫生长发育的关系,造血器官损伤与幼虫血液中的游离血... 家蚕的血球在造血器官内形成,然后释放到循环血液中;血球在组织器官的解离及对侵入体内的病原体与异物进行免疫防御反应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本文概述了家蚕的造血器官功能破坏与幼虫生长发育的关系,造血器官损伤与幼虫血液中的游离血球数、血液蛋白质的成分变化、免疫防御反应等幼虫的生物学特性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血球器官 局部辐照 造血机能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试论隆阳区小蚕共育中心运作模式 被引量:2
17
作者 蒋碧婷 胡友华 《广东蚕业》 2024年第3期8-10,共3页
隆阳区小蚕共育中心运作模式源于多年来的生产实践,已经成为蚕区广大蚕户增产增收的主要途径。文章分析了隆阳区小蚕共育中心运作模式的形成和发展,以期促进蚕区农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更好地助力乡村振兴。
关键词 小蚕共育中心 运作模式 小蚕共育 联户共育 规模化 保山市
下载PDF
智慧小蚕共育室环境系统开发应用成效
18
作者 秦继彬 陈义安 +2 位作者 何建梅 张思华 范鸿才 《四川蚕业》 2024年第3期39-40,43,共3页
截至2024年,珙县完成了220间智慧小蚕共育室建设。示范应用的智慧小蚕共育室环境系统,通过智能化、自动化控制设备,以及物联网、互联网技术等技术集成,实现了小蚕共育室的智能管理和远程服务,并创新改变了供热方式和加湿系统。解决了传... 截至2024年,珙县完成了220间智慧小蚕共育室建设。示范应用的智慧小蚕共育室环境系统,通过智能化、自动化控制设备,以及物联网、互联网技术等技术集成,实现了小蚕共育室的智能管理和远程服务,并创新改变了供热方式和加湿系统。解决了传统小蚕共育室内温湿度难以精准控制、劳动力投入大、生产技术要求高、效率低下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珙县 小蚕共育 智能 环境 应用
下载PDF
广西桑蚕养殖技术及病害防控要点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桂珍 凌妙奇 黄健学 《广东蚕业》 2024年第6期30-32,共3页
桑蚕养殖作为重要的农业产业,在农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对广西桑蚕养殖业现状进行了梳理,指出了管理不善和病原体等引起的病害制约了广西桑蚕养殖业的发展,分析了桑园管理要点,以及收蚁技术、幼蚕饲养技术和大蚕饲养技术等桑蚕... 桑蚕养殖作为重要的农业产业,在农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对广西桑蚕养殖业现状进行了梳理,指出了管理不善和病原体等引起的病害制约了广西桑蚕养殖业的发展,分析了桑园管理要点,以及收蚁技术、幼蚕饲养技术和大蚕饲养技术等桑蚕养殖技术要点,探讨了桑蚕养殖中常见的病害防控要点,以期为广西桑蚕养殖及病害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蚕 养殖技术 病害防控 技术要点 广西
下载PDF
2022年晚晚秋全龄配合饲料养蚕试验报告
20
作者 李长铭 韩益飞 +2 位作者 孔旭东 宋江超 赵巧玲 《蚕桑茶叶通讯》 2024年第6期4-7,共4页
如东县2022年开展了晚晚秋全龄配合饲料养蚕试验,结果表明,全龄配合饲料养蚕成绩与同品种稚蚕配合饲料育大蚕桑叶育的差距在进一步缩小;分析了全龄配合饲料养蚕的直接成本及利润空间,为今后在农村推广家庭式工厂化、规模化全龄配合饲料... 如东县2022年开展了晚晚秋全龄配合饲料养蚕试验,结果表明,全龄配合饲料养蚕成绩与同品种稚蚕配合饲料育大蚕桑叶育的差距在进一步缩小;分析了全龄配合饲料养蚕的直接成本及利润空间,为今后在农村推广家庭式工厂化、规模化全龄配合饲料养蚕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晚秋 全龄 配合饲料 茧丝成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