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家蚕体内细菌感染模型建立及不同菌株的协同致病特征分析
1
作者 范仕弘 邵榆岚 +4 位作者 张永红 罗家福 李玲利 苏振国 白兴荣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54-1862,共9页
【目的】建立家蚕体内细菌感染模型,揭示不同细菌协同感染家蚕的致病力,明确云南蚕区家蚕细菌病的发病原因及其规律,为指导家蚕生产过程中细菌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家蚕龄期、感染浓度和感染方法3个因素出发构建家蚕体内细... 【目的】建立家蚕体内细菌感染模型,揭示不同细菌协同感染家蚕的致病力,明确云南蚕区家蚕细菌病的发病原因及其规律,为指导家蚕生产过程中细菌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家蚕龄期、感染浓度和感染方法3个因素出发构建家蚕体内细菌感染模型,然后选用从云南地区自然发病蚕体中分离获得的5株肠道致病菌[Mammaliicoccus sciuri(葡萄球菌属)、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弗氏柠檬酸杆菌(Citrobacter freundii)、Klebsiella variicola(克雷伯菌属)和Pseudomonas soli(假单胞菌属)],开展5种单菌感染及17种组合协同感染试验。【结果】通过建立家蚕体内细菌感染模型发现,家蚕群体添食细菌比单头添食的存活率低;细菌感染浓度选择时建议二龄期家蚕感染选用5.0 OD/mL、四龄期和五龄期家蚕感染选用10.0 OD/mL。选取的5株细菌对家蚕均具有致病力,整体上表现为随着细菌感染时间的延长,家蚕存活率逐渐降低;小蚕期感染细菌对家蚕的影响更明显,至五龄期有大量家蚕发病死亡,与养蚕过程中的细菌病发生规律相同。无论是小龄期感染还是大龄期感染,细菌协同感染的家蚕存活率总体上低于单菌感染,尤其是粘质沙雷氏菌参与的协同感染,至上蔟期的家蚕存活率均较低。此外,无论是二龄期感染还是四龄期感染,夏季家蚕的存活率总体上均高于春季家蚕,说明云南蚕区夏季家蚕的抗病力优于春季家蚕。【结论】5株分离自云南地区自然发病蚕体的病原菌对家蚕产生明显致病性,其致病性与感染龄期、感染浓度、不同细菌组合及感染季节等均有关,总体上具体表现为小蚕期感染较大蚕期感染对家蚕的影响更明显,细菌协同感染比单菌感染的危害更严重,且夏季家蚕感染后的存活率高于春季家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肠道致病菌 细菌感染模型 存活率 协同感染
下载PDF
复力霉素防治家蚕细菌病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时秀梅 王希敏 +5 位作者 李慧玲 高华方 崔为正 张金英 王维东 周文东 《山东科学》 CAS 1999年第3期33-37,共5页
复力霉素是一种新研制成功的对家蚕苏云金杆菌和灵菌细菌性疾病有明显治疗作用的新型蚕药。试验证明,在相同浓度下(200m g/ L),复力霉素对苏云金杆菌的抑菌圈直径为255m m ,高于氯霉素和红霉素。对灵菌的抑菌圈直径... 复力霉素是一种新研制成功的对家蚕苏云金杆菌和灵菌细菌性疾病有明显治疗作用的新型蚕药。试验证明,在相同浓度下(200m g/ L),复力霉素对苏云金杆菌的抑菌圈直径为255m m ,高于氯霉素和红霉素。对灵菌的抑菌圈直径为 193m m ,而氯霉素和红霉素对灵菌无效。复力霉素的药代动力学表明,复力霉素一般食下 20m in 后进入血液,8h 血液抑菌圈达到最大值。26h 后血液中检测不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力霉素 细菌性败血病 家蚕 效果 细菌病
下载PDF
家蚕消化道来源蒙氏肠球菌的鉴定 被引量:3
3
作者 费晨 张海燕 +1 位作者 钱永华 鲁兴萌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50-356,共7页
研究了从家蚕消化道内分离出的4株肠球菌(C1、GC、FD、A20)的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DNA序列,并与肠球菌种特异性探针序列进行了比较。生理生化特征测定结果表明,除A20外,C1、GC和FD与蒙氏肠球菌种的特征基本一致。由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 研究了从家蚕消化道内分离出的4株肠球菌(C1、GC、FD、A20)的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DNA序列,并与肠球菌种特异性探针序列进行了比较。生理生化特征测定结果表明,除A20外,C1、GC和FD与蒙氏肠球菌种的特征基本一致。由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可知,分离菌株均与蒙氏肠球菌(Ent.mundtiiAJ301836)有高度同源性,在系统发育树内位于同一分支。分析肠球菌种特异性探针序列,分离菌株的16S rDNA含有与蒙氏肠球菌种特异性探针完全相同的序列。因此认为家蚕消化道内存在蒙氏肠球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6S RDNA 系统发育树 蒙氏肠球菌
下载PDF
溴氯海因对家蚕病原菌的杀灭效果试验初报 被引量:2
4
作者 刘惠芬 高绘菊 +1 位作者 王娜 牟志美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18-421,共4页
溴氯海因(bromochlorodimethylhydantoin)是一种新型消毒剂。体外抑菌试验结果表明,溴氯海因消毒液对家蚕病原细菌和真菌的抑制作用较强,最小抑菌浓度范围分别为0.15-0.3、0.1-0.3 mg/L,最低杀菌浓度范围分别为0.6-1.2、0.6-2.4 mg/L... 溴氯海因(bromochlorodimethylhydantoin)是一种新型消毒剂。体外抑菌试验结果表明,溴氯海因消毒液对家蚕病原细菌和真菌的抑制作用较强,最小抑菌浓度范围分别为0.15-0.3、0.1-0.3 mg/L,最低杀菌浓度范围分别为0.6-1.2、0.6-2.4 mg/L。生物学试验表明,当有效溴氯质量浓度分别为0.6、1.2 mg/L时,对家蚕病原细菌和病原真菌的杀灭效果均达到100%,并且该消毒剂对家蚕生长发育、茧质无不良影响。药效稳定性试验表明,溴氯海因粉剂存放12个月后,其有效溴氯质量浓度未发生改变,药效稳定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毒剂 溴氯海因 家蚕病原菌 细菌 真菌
下载PDF
抗菌剂马波沙星对家蚕细菌病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文光 衣葵花 +4 位作者 刘惠芬 于振诚 李智峰 郭光 李云芝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66-472,共7页
马波沙星是一种新型的氟喹诺酮类抗菌剂,对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和支原体均有抑制或杀灭作用。通过体外抑菌试验和生物试验探究马波沙星对家蚕主要细菌病害的防治效果。马波沙星对苏芸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黑胸败血... 马波沙星是一种新型的氟喹诺酮类抗菌剂,对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和支原体均有抑制或杀灭作用。通过体外抑菌试验和生物试验探究马波沙星对家蚕主要细菌病害的防治效果。马波沙星对苏芸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黑胸败血芽孢杆菌(Bacillus bombysepticus)、沙雷铁氏菌(俗称灵菌,Serratia marcescens)的体外最低抑菌浓度(MIC)分别为0.25 mg/L、0.50 mg/L、0.25 mg/L,最低杀菌浓度(MBC)分别为8 mg/L、16 mg/L、32 mg/L,均大于或等于盐酸环丙沙星的MIC和MBC值。以质量浓度为50 mg/L、200 mg/L的马波沙星药液给5龄起蚕添食8 h,对由苏芸金芽孢杆菌、黑胸败血芽孢杆菌感染引起的家蚕败血病的防治效率为100%;以800 mg/L马波沙星药液给5龄起蚕添食24 h或连续3 d每日给药8 h,对由灵菌感染引起的家蚕败血病的防治效率为100%,防治效果显著优于盐酸环丙沙星(P<0.05)。5龄起蚕接种苏芸金芽孢杆菌3 h后添食50 mg/L马波沙星药液24 h,对家蚕败血病的防治效率为100%;5龄起蚕接种黑胸败血芽孢杆菌1 h后添食100 mg/L马波沙星药液24 h和接种3 h后添食200 mg/L马波沙星药液24 h,对家蚕败血病的防治效率均可达90.0%以上;5龄起蚕接种灵菌3 h后添食1 600 mg/L马波沙星药液24 h,对家蚕败血病的防治效率可达90.0%以上,防治效果显著优于盐酸环丙沙星(P<0.05)。药物对家蚕的毒性试验表明,给3龄、4龄、5龄家蚕幼虫连续添食200 mg/L、600 mg/L、1 000 mg/L的马波沙星药液,对家蚕的生长发育和茧质无不良影响。试验结果初步显示,马波沙星对家蚕无安全风险,可以用于家蚕细菌性败血病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 马波沙星 家蚕细菌性败血病 防治效果 安全性
下载PDF
桑蚕消化道中肠球菌的部分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鲁兴萌 钱永华 +2 位作者 金伟 桥本义文 松本继男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84-188,共5页
在发现健康桑蚕幼虫消化道中存在β-溶血性的肠球菌的基础上,首次证实了肠球菌中只在厌氧条件下发生β-溶血反应菌的存在.Craigie试管法和毛细管法进一步确认了分离肠球菌菌株的生物性运动.“0082”分离菌株在接种菌量... 在发现健康桑蚕幼虫消化道中存在β-溶血性的肠球菌的基础上,首次证实了肠球菌中只在厌氧条件下发生β-溶血反应菌的存在.Craigie试管法和毛细管法进一步确认了分离肠球菌菌株的生物性运动.“0082”分离菌株在接种菌量较多、培养温度较高和碱性较大(pH值9~10)条件下显示了较强的运动性.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肠球菌 溶血性 运动性
下载PDF
水溶性氟哌酸对家蚕细菌病的防治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叶建美 邓文 +1 位作者 汤锡予 袁群英 《湖北农业科学》 1997年第1期35-37,共3页
两种氟哌酸对家蚕防病、增产作用等的试验结果表明,防治细菌病以水溶性氟哌酸最佳,500mg/kg浓度对黑胸败血菌的防治效果可达100%,对灵菌的防治效果可达52.5%,全茧量提高16.8%,茧层率提高0.3个百分点。助... 两种氟哌酸对家蚕防病、增产作用等的试验结果表明,防治细菌病以水溶性氟哌酸最佳,500mg/kg浓度对黑胸败血菌的防治效果可达100%,对灵菌的防治效果可达52.5%,全茧量提高16.8%,茧层率提高0.3个百分点。助溶性氟哌酸的防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溶性氟哌酸 家蚕 细菌病 防治
下载PDF
甲磺酸培氟沙星对家蚕细菌病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1
8
作者 刘惠芬 王安皆 +5 位作者 刘文光 张凤林 周丽霞 华丽峰 唐文倩 李云芝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第23期175-177,共3页
甲磺酸培氟沙星是喹诺酮类的第3代抗菌药物,对苏云金芽孢杆菌和黑胸败血芽孢秆菌感染引起的家蚕细菌性败血病,接菌后添食24 h有效防治质量浓度最低为5.0 mg/L;先用苏云金芽孢杆菌对5龄起蚕进行皮下穿刺接菌,8 h内添食药物对细菌病有较... 甲磺酸培氟沙星是喹诺酮类的第3代抗菌药物,对苏云金芽孢杆菌和黑胸败血芽孢秆菌感染引起的家蚕细菌性败血病,接菌后添食24 h有效防治质量浓度最低为5.0 mg/L;先用苏云金芽孢杆菌对5龄起蚕进行皮下穿刺接菌,8 h内添食药物对细菌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采用苏云金芽孢杆菌对5龄起蚕进行皮下穿刺,接菌后添食2、4、8、12 h的药叶,最低防治质量浓度分别为20.0、10.0、10.0、5.0 mg/L;5龄起蚕添食2、4 h的药叶后接菌,有效防治质量浓度为20.0 mg/L,8 h后喂食试验浓度内药物防治效果已不佳。采用质量浓度为200.0、100.0 mg/L的甲磺酸培氟沙星和盐酸环丙沙星溶液蘸桑叶饲蚕,其全茧量及茧层率与对照组比较未见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 甲磺酸培氟沙星 家蚕 细菌性败血病 防治效果
下载PDF
柞蚕吐白水软化病研究Ⅲ.蚕得乐对柞蚕生物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吴佩玉 魏成贵 《辽宁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3-7,共5页
柞蚕吐白水软化病研究Ⅲ.蚕得乐对柞蚕生物效应的研究吴佩玉魏成贵(辽宁省蚕业科学研究所)蚕得乐是预防和治疗柞蚕吐白水软化病和空胴病的一种新药剂,并且对柞蚕具有促生助长增产的生物效应,在国内外居首列。关于“蚕得乐”预防和... 柞蚕吐白水软化病研究Ⅲ.蚕得乐对柞蚕生物效应的研究吴佩玉魏成贵(辽宁省蚕业科学研究所)蚕得乐是预防和治疗柞蚕吐白水软化病和空胴病的一种新药剂,并且对柞蚕具有促生助长增产的生物效应,在国内外居首列。关于“蚕得乐”预防和治疗柞蚕软化病的效果,笔者已有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柞蚕 吐白水软化病 蚕得乐 生物效应
下载PDF
家蚕细菌病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0
作者 吴洪丽 孙波 +2 位作者 叶建美 周洪英 许淑琼 《北方蚕业》 2014年第4期1-3,8,共4页
家蚕细菌病为常见病害,其防治方法主要是沿用氯霉素添食来达到杀菌的目的。随着氯霉素被禁用后,业内开展了多种抗菌药物对家蚕细菌病的防治效果试验,并对家蚕药代动力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 家蚕 细菌病 抗菌药物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北宋时期对脾胃病证治法方药的贡献 被引量:1
11
作者 郝军 郝纪蓉 严世芸 《陕西中医》 2014年第8期1080-1081,共2页
北宋是中医理论发展承上启下的重要时期,《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小儿药证直诀》等著作代表了该时期辉煌的医学成就。北宋医家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联系实际,勇于创新,对脾胃病证治法方药的发展做出巨大... 北宋是中医理论发展承上启下的重要时期,《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小儿药证直诀》等著作代表了该时期辉煌的医学成就。北宋医家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联系实际,勇于创新,对脾胃病证治法方药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对临床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胃病/辨证论治 @古文献研究
下载PDF
“蚕宝康”对桑蚕细菌病防治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曾健 丁辉 +2 位作者 徐婉琴 何丽华 杨妙春 《蚕桑通报》 1997年第2期16-18,共3页
研制的桑蚕细菌病防治新药“蚕宝康”,其最低抑菌浓度和最低杀菌浓度比氟哌酸低4~8倍,在蚕体内药效持续时间长达10小时。研究表明,该药对蚕安全无副作用,在低浓度下对蚕细菌病防治也具良好效果。感染时间对防治效果有明显的影响;... 研制的桑蚕细菌病防治新药“蚕宝康”,其最低抑菌浓度和最低杀菌浓度比氟哌酸低4~8倍,在蚕体内药效持续时间长达10小时。研究表明,该药对蚕安全无副作用,在低浓度下对蚕细菌病防治也具良好效果。感染时间对防治效果有明显的影响;添药次数与防治效果之间无直接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宝康 细菌病 防治 家蚕
下载PDF
蛋白质组学及其在细菌诱导家蚕免疫反应中的运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洪英 孙波 +2 位作者 叶建美 胡兴明 吴洪丽 《广东蚕业》 2013年第4期14-19,共6页
介绍了蛋白质组学定义及其在生命科学研究中的独特作用,简述其技术路线和发展过程,归纳了近年蛋白质组学在家蚕及其他昆虫被细菌感染中的运用。
关键词 蛋白质组学 质谱 家蚕 细菌
下载PDF
丰产抗菌素防治家蚕细菌病的效果 被引量:1
14
作者 鲍先巡 张磊 +1 位作者 冯纪元 龚传青 《中国蚕业》 2006年第1期84-85,共2页
蚕病是威胁蚕茧高产稳产的主要因素,而家蚕细菌病又是蚕病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生产上对该病的防治大多采用氯霉素或红霉素添食法。但氯霉素已被禁止使用,而红霉素因在溶液中不稳定,使用受到一定限制。针以对上情况,我们研究出一种... 蚕病是威胁蚕茧高产稳产的主要因素,而家蚕细菌病又是蚕病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生产上对该病的防治大多采用氯霉素或红霉素添食法。但氯霉素已被禁止使用,而红霉素因在溶液中不稳定,使用受到一定限制。针以对上情况,我们研究出一种高效、杀菌、促生长药剂——丰产抗菌素。本试验通过对家蚕病原细菌的体外抑菌试验和对家蚕的生理试验,发现丰产抗菌素的防治效果显著优于氯霉紊,是目前防治家蚕细菌病的一种理想药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病 抗菌素 家蚕 防治 丰产 体外抑菌试验 氯霉素 高产稳产 病原细菌 效果显著
下载PDF
当前养猪业中主要细菌病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8
15
作者 何启盖 《现代畜牧兽医》 2010年第3期42-43,共2页
目前,在规模化养猪场中,细菌感染十分普遍,尤其是在免疫抑制疾病发生的地区较为常见。当前,猪链球菌、副猪嗜血杆菌和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是最主要的细菌病,而且由于这三种细菌均具有多血清型,加上耐药性产生频繁,给临床免疫防治带... 目前,在规模化养猪场中,细菌感染十分普遍,尤其是在免疫抑制疾病发生的地区较为常见。当前,猪链球菌、副猪嗜血杆菌和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是最主要的细菌病,而且由于这三种细菌均具有多血清型,加上耐药性产生频繁,给临床免疫防治带来了困难。猪支原体肺炎依旧是猪场中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也是猪呼吸道综合征的原始病原,并可造成一定程度的免疫抑制,降低机体的免疫力。此外,肠外大肠杆菌的出现,使猪大肠杆菌病的临床表现和流行更加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病 养猪业 猪大肠杆菌病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 规模化养猪场 副猪嗜血杆菌 猪支原体肺炎 呼吸道综合征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鱼类病毒病和细菌病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温周瑞 《当代水产》 2013年第8期76-77,共2页
本文概述了气候变化对鱼类病毒病和细菌病的影响,主要介绍了水温对几种常见淡水鱼类病毒病和细菌病的影响,旨在为利用气候变化有效预测预报鱼类病毒病和细菌病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淡水鱼类 气候变化 细菌病 病毒病 预测预报 水温
下载PDF
原蚕死蛹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郜秀荣 尹家凤 +2 位作者 刘焕彩 阚玉兰 刘卫华 《河北林学院学报》 1994年第3期236-239,共4页
初步探明了引起原蚕死蛹的主要病原体是Serratia属和Bacillus属细菌及BmNPV病毒.在蚕种生产中,蛹的死亡率出现2个高峰期,即削茧期和化蛾前1~4d;造成死蛹以及影响发病率的主要因素是蚕期多食水叶和蛹期高... 初步探明了引起原蚕死蛹的主要病原体是Serratia属和Bacillus属细菌及BmNPV病毒.在蚕种生产中,蛹的死亡率出现2个高峰期,即削茧期和化蛾前1~4d;造成死蛹以及影响发病率的主要因素是蚕期多食水叶和蛹期高温。在生产中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可使死蛹率下降到2%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蛹 病原体 家蚕 细菌病 综合防治
下载PDF
CAMP试验在无乳链球菌鉴定中的价值及其阴性结果产生机制的探讨
18
作者 李沫 屈平华 +1 位作者 张燕娇 张轩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343-2350,共8页
目的:探讨Christie-Atkinson-Munch-Peterson(CAMP)试验在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鉴定中的价值及敏感性,并对CAMP试验阴性无乳链球菌产生的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3年1月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无乳链... 目的:探讨Christie-Atkinson-Munch-Peterson(CAMP)试验在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鉴定中的价值及敏感性,并对CAMP试验阴性无乳链球菌产生的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3年1月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无乳链球菌临床分离株,菌株经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 MS)鉴定为无乳链球菌后均进行CAMP试验;筛选CAMP试验阴性菌株,通过生化试验、16S rDNA基因测序及分子生物学手段探讨cfb基因缺失在其阴性结果中的机制;通过统计分析无乳链球菌的临床标本来源和药敏试验结果,探讨cfb基因缺失是否与标本来源相关及是否影响其耐药。结果:112株无乳链球菌中出现2株CAMP试验阴性菌株,经16S rDNA序列分析确认为无乳链球菌,CAMP试验阳性的符合率为98.2%(110/112)。2株CAMP试验阴性菌株cfb基因检测均为阴性。112株无乳链球菌的临床标本来源分别是中段尿(39株),精液(39株),宫颈拭子(9株),分泌物(5株),尿道拭子(5株),静脉血(4株),脓液(4株),痰(2株),伤口拭子(2株),未知(2株)。本实验室分离的无乳链球菌对青霉素、利奈唑胺、氨苄西林、万古霉素的敏感性均为100%,对左旋氧氟沙星的耐药率为24.44%。2株CAMP试验阴性无乳链球菌均来源于中段尿标本,对青霉素、利奈唑胺、氨苄西林、万古霉素、左旋氧氟沙星均敏感。结论:CAMP试验对于无乳链球菌鉴定存在阴性可能性,CAMP试验阴性的可能机制是cfb基因缺失,这种缺失对抗生素治疗敏感性影响不大。临床检验工作中检出的无乳链球菌主要来自中段尿及精液标本,提示其可能引起尿路感染,而与男性疾病的相关性尚不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MP试验 无乳链球菌 16S rDNA基因测序 cfb基因
下载PDF
规模猪场主要细菌病的防控技术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栋 李振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7年第2期131-132,共2页
规模化猪场的细菌病日益严重,猪链球菌、副猪嗜血杆菌、大肠杆菌、巴氏杆菌4种细菌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养猪生产的主要病原菌,严重威胁规模化养猪业的健康生产和经济效益。文章针对猪链球菌病、副猪嗜血杆菌病、致病性大肠杆菌病、猪肺疫等... 规模化猪场的细菌病日益严重,猪链球菌、副猪嗜血杆菌、大肠杆菌、巴氏杆菌4种细菌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养猪生产的主要病原菌,严重威胁规模化养猪业的健康生产和经济效益。文章针对猪链球菌病、副猪嗜血杆菌病、致病性大肠杆菌病、猪肺疫等4种猪场主要细菌疾病的临床症状、剖检病变以及综合防控技术作以详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模化 猪场 细菌病 防控
下载PDF
家蚕细菌病防治药剂“蚕宁”的防效试验与推广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叶建美 《蚕桑茶叶通讯》 2011年第5期1-3,共3页
家蚕细菌病防治药剂——烟酸诺氟沙星粉(蚕用)是由湖北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2000年研制成功的一种新药,当时取名为“蚕病灵”,2007年经农业部批准同意地方标准上升为国家标准,2008年1月8日农业部兽药产品批准文号批件批复,兽药... 家蚕细菌病防治药剂——烟酸诺氟沙星粉(蚕用)是由湖北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2000年研制成功的一种新药,当时取名为“蚕病灵”,2007年经农业部批准同意地方标准上升为国家标准,2008年1月8日农业部兽药产品批准文号批件批复,兽药通用名为:烟酸诺氟沙星粉(蚕用),商品名改为:蚕宁。批准文号为:兽药字(2008)170359835,含量规格为每小包5g:0.25g,5小包为1大袋。由湖北农科生物化学有限公司生产与销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治药剂 细菌病 家蚕 防效试验 湖北省农科院 烟酸诺氟沙星 产品批准文号 应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