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6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维氏气单胞菌弱毒株FS12001及其疫苗对异育银鲫的免疫效果
1
作者 王艳娇 张德锋 +7 位作者 任燕 王庆 王英英 李莹莹 潘厚军 石存斌 莫绪兵 尹纪元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02-214,共13页
为探究由维氏气单胞菌(Av)弱毒株FS12001制备的疫苗免疫效果,将Av弱毒株FS12001制备活疫苗、灭活疫苗、ISA763A-灭活疫苗和蜂胶-灭活疫苗,腹腔注射免疫异育银鲫,同时设ISA763A佐剂、蜂胶佐剂及0.65%NaCl作为对照组。于免疫后1、3、5、7... 为探究由维氏气单胞菌(Av)弱毒株FS12001制备的疫苗免疫效果,将Av弱毒株FS12001制备活疫苗、灭活疫苗、ISA763A-灭活疫苗和蜂胶-灭活疫苗,腹腔注射免疫异育银鲫,同时设ISA763A佐剂、蜂胶佐剂及0.65%NaCl作为对照组。于免疫后1、3、5、7和14 d经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脾脏组织中IgM、IL-1β及LZM的基因表达量;于免疫后7、14、21、28、42和48 d尾静脉采血分离血清,检测IgM抗体水平,测定SOD和LZM酶活性;于免疫28 d后用2株Av强毒株分别攻毒各组实验鱼,连续观察记录7 d,计算各免疫组的相对保护率。结果显示,各免疫组脾脏组织中IgM、IL-1β及LZM的基因表达量高于对照组,且ISA763A-灭活疫苗组和蜂胶-灭活疫苗组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各实验组。各疫苗免疫组血清特异性抗体水平均显著高于0.65%NaCl对照组和佐剂对照组。各疫苗免疫组的LZM活性均在28 d最高,灭活疫苗组、ISA763A-灭活疫苗组及蜂胶-灭活疫苗组SOD活性均在7 d最高。菌株AVCA07攻毒后,活疫苗组、灭活疫苗组、ISA763A-灭活疫苗组和蜂胶-灭活疫苗组的RPS分别为63%、56%、100%和56%;菌株YC170511攻毒后,以上4个免疫组RPS分别为59%、55%、93%和72%。研究表明,用弱毒株FS12001制备疫苗,注射免疫异育银鲫后均可增加脾脏中IgM、IL-1β及LZM的基因表达量,提高血清抗体水平,增强SOD和LZM酶活性,增强其抵抗Av感染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育银鲫 维氏气单胞菌 弱毒株 疫苗 免疫效果
下载PDF
芽孢表面展示系统及其在水产疫苗研发中的应用
2
作者 昝子叶 柯飞 +3 位作者 赵威山 邹红 王桂堂 吴山功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94-706,共13页
水产养殖动物疾病的发生日益频繁,给整个行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口服疫苗可以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同时不会造成应激反应,更适用于水产动物疾病的预防。芽孢杆菌是水产中常用益生菌,能够形成抗逆性强的芽孢,芽孢能够被用来构建芽孢... 水产养殖动物疾病的发生日益频繁,给整个行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口服疫苗可以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同时不会造成应激反应,更适用于水产动物疾病的预防。芽孢杆菌是水产中常用益生菌,能够形成抗逆性强的芽孢,芽孢能够被用来构建芽孢表面展示系统,进而成为抗原呈递的理想平台。因而,利用芽孢表面展示口服疫苗并将抗原稳定地呈递到肠道,发挥更加高效的免疫性能的研究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章综述了芽孢杆菌芽孢和感受态,以及芽孢表面展示系统,此外,还特别概述了芽孢作为口服疫苗载体在预防水产动物细菌病、病毒病和寄生虫病方面的研究与应用,以期为水产养殖动物高效稳定口服疫苗的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芽孢表面展示系统 芽孢 口服疫苗 水产动物疾病
下载PDF
鳗鲡爱德华氏菌对美洲鳗鲡的致病性与宿主抗感染相关基因的表达
3
作者 王岳 翟少伟 +3 位作者 万绮娟 许明 陈敏霞 郭松林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97-108,共12页
采用1.0×10^(7)~2.0×10^(8)cfu/mL的鳗鲡爱德华氏菌感染美洲鳗鲡以确定其半数致死量(LD_(50)),然后采用略低于LD_(50)的菌浓度(3.3×10^(6)cfu/尾)感染鳗鲡,并于感染后12、24、36、48、60、72 h等6个时间点检测鳗鲡肝脏... 采用1.0×10^(7)~2.0×10^(8)cfu/mL的鳗鲡爱德华氏菌感染美洲鳗鲡以确定其半数致死量(LD_(50)),然后采用略低于LD_(50)的菌浓度(3.3×10^(6)cfu/尾)感染鳗鲡,并于感染后12、24、36、48、60、72 h等6个时间点检测鳗鲡肝脏、肾脏和血液的载菌量,同时观察感染后36、60 h鳗鲡肝脏、肾脏和脾脏的病理变化。此外,采用qRT-PCR方法探究感染前和感染后12、36、60 h等4个时间点细菌外膜蛋白A(OmpA)和宿主抗鳗鲡爱德华氏菌感染的16个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结果表明:感染鳗鲡爱德华氏菌后,美洲鳗鲡的LD_(50)为2.5×10^(5)cfu/g(5.0×10^(6)cfu/尾);美洲鳗鲡肾脏的载菌量于感染后36、48、60 h均显著高于在肝脏和血液中的载菌量,且感染后36 h菌浓度在肾脏和血液中均达到峰值,而在肝脏中的峰值则为感染后72 h。感染后36 h鳗鲡肝脏血管充血,肾小球萎缩且肾小管上皮细胞脱落,脾脏血管内形成血栓;感染后60 h肝血管出现血栓且部分肝细胞坏死,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变性并脱落入肾小管管腔,脾脏出现大量因细菌感染而导致的坏死性结节。与感染前相比,感染后12 h细菌OmpA基因在肝脏的表达量显著(P<0.05)升高;感染后OmpA基因在脾脏的表达量先下降后急剧上升,在肾脏的表达量则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鳗鲡抗爱德华氏菌感染的5个免疫球蛋白相关的基因,在肝脏和肾脏不同时间点的表达量均无明显差异,而感染后早期在脾脏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晚期;感染后3个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基因在早期的表达量相对较高;此外,感染后12 h多个免疫相关基因表达量显著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洲鳗鲡 鳗鲡爱德华氏菌 半数致死量(LD_(50)) 载菌量 病理变化
下载PDF
异体移植炎症因子1对草鱼白细胞活力及炎性因子释放的影响
4
作者 王祎琳 伍迎欢 赵燕英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4-161,共8页
为了阐明草鱼异体移植炎症因子1在宿主免疫应答中的作用,实验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了脂多糖刺激后草鱼外周血白细胞分泌异体移植炎症因子1的水平。将不同浓度草鱼异体移植炎症因子1重组蛋白加入到外周血白细胞培养液中... 为了阐明草鱼异体移植炎症因子1在宿主免疫应答中的作用,实验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了脂多糖刺激后草鱼外周血白细胞分泌异体移植炎症因子1的水平。将不同浓度草鱼异体移植炎症因子1重组蛋白加入到外周血白细胞培养液中。48 h后,利用CCK-8试剂盒检测白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活性氧和一氧化氮试剂盒检测细胞氧自由基和一氧化氮水平,ATP试剂盒和线粒体膜电位试剂盒检测线粒体功能状态,ELISA试剂盒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和白细胞介素6释放。结果显示,脂多糖刺激了草鱼外周血白细胞异体移植炎症因子1的分泌,而过量的异体移植炎症因子1诱导了白细胞增殖,通过改善线粒体膜电位,增强了ATP的产生,从而抑制细胞凋亡。同时异体移植炎症因子1激发了白细胞产生炎性介质活性氧和一氧化氮及释放炎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和白细胞介素6。本研究表明,草鱼异体移植炎症因子1增强了白细胞活力和炎性因子的释放。本实验首次证实草鱼异体移植炎症因子1是一个新的免疫细胞因子,参与了宿主细胞的免疫应答,同时阐明了异体移植炎症因子1诱导草鱼白细胞增殖并抑制其凋亡,且促进白细胞释放炎性因子,从而增强草鱼对外源物质的免疫抵抗作用,为草鱼免疫应答相关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异体移植炎症因子1 白细胞活力 炎症因子
下载PDF
鱼类迟缓爱德华氏菌肠溶口服疫苗的制备及免疫保护效应研究
5
作者 魏俊利 薛淑霞 +3 位作者 孙妍 王雪惠 董学旺 孙金生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51-55,共5页
本文采用海藻酸钠作为载体,采用乳化复沉淀方法包裹迟缓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全菌制备疫苗微球。制备工艺研究结果表明:3%(m/v)海藻酸钠溶液,4%(m/v)CaCl_(2)溶液,水油相比1∶2,乳化剂Span801%,搅拌速度1200 r/min为最佳制备... 本文采用海藻酸钠作为载体,采用乳化复沉淀方法包裹迟缓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全菌制备疫苗微球。制备工艺研究结果表明:3%(m/v)海藻酸钠溶液,4%(m/v)CaCl_(2)溶液,水油相比1∶2,乳化剂Span801%,搅拌速度1200 r/min为最佳制备工艺,微球包埋率达91.04%,微球平均粒径(16.51±11.87)μm。通过人工胃肠液对疫苗微球的耐受性进行分析,微球在体外人工模拟胃液和肠液中16h释放率分别为0.8%和98.1%。用表达有绿色荧光蛋白的大肠杆菌做示踪标记,口灌免疫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 Gunther),疫苗能耐受胃的酸性环境影响,通过前消化道到达后肠。免疫保护效应研究表明,口腔灌注疫苗后,出现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应答,疫苗组在初免后第14天血清效价达到峰值1∶322;外周血白细胞吞噬率在初免后第14天达到峰值27.06%,吞噬指数在初免后第14天达到峰值1.65。初免后第28天用迟缓爱德华氏菌活菌攻毒,对照组死亡率58.82%,疫苗组死亡率13.33%,免疫保护率为77.33%。本研究优化了鱼类肠溶口服疫苗的制备工艺,疫苗免疫评价结果表明,该口服疫苗可以有效激活鱼体免疫反应,预防鱼类疾病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缓爱德华氏菌 口服疫苗 肠溶微球 免疫保护效应
下载PDF
鱼类免疫因子作用机制及其相关技术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蓝一 陈成勋 +1 位作者 王庆奎 王茜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共8页
鱼类疾病的不断暴发给水产养殖业带来了严重危害,因此鱼病的免疫防治变得日趋重要。作为机体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鱼类免疫因子日益受到研究者们的重视。与人类和高等脊椎动物相比,鱼类免疫因子的研究起步较晚,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已发现... 鱼类疾病的不断暴发给水产养殖业带来了严重危害,因此鱼病的免疫防治变得日趋重要。作为机体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鱼类免疫因子日益受到研究者们的重视。与人类和高等脊椎动物相比,鱼类免疫因子的研究起步较晚,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已发现了多种鱼类免疫因子。本文对现目前已报道的鱼类免疫因子,如白细胞介素、干扰素、抗体、补体、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Toll样受体、抗菌肽、溶菌酶及凝集素等结构与功能、作用机制及它们的研究现状进行概述,并对部分免疫因子在鱼类养殖中的应用进行了总结;在鱼类免疫学研究中,一些现代生物技术被广泛应用。本文概述了转录组技术在快速鉴定和筛选鱼类免疫相关基因、鱼类免疫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并对鱼类免疫因子的研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更深入研究鱼类免疫系统的发生、探讨免疫因子在鱼类免疫中的作用和应用提供文献依据和参考,促进鱼类养殖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因子 鱼类 作用机制 转录组技术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大黄、穿心莲、板蓝根和金银花对异育银鲫免疫机能的影响 被引量:89
7
作者 陈孝煊 吴志新 +1 位作者 殷居易 李莉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6-40,共5页
用分别含1%(质量分数)的大黄、穿心莲、板蓝根和金银花水提取物的饵料连续28d饲喂异育银鲫(Carassiusauratusgibelio),在不同时间取样,测定其血液白细胞的吞噬活性、血清和体表粘液的溶菌酶活性。结果表明,大黄、穿心莲、板蓝根和金银... 用分别含1%(质量分数)的大黄、穿心莲、板蓝根和金银花水提取物的饵料连续28d饲喂异育银鲫(Carassiusauratusgibelio),在不同时间取样,测定其血液白细胞的吞噬活性、血清和体表粘液的溶菌酶活性。结果表明,大黄、穿心莲、板蓝根和金银花可使异育银鲫血液白细胞的吞噬活性有明显提高。投喂药饵后4d,吞噬百分比(PP)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投喂药饵后4d或7d,吞噬指数(IP)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P<0.05)或极显著差异;在停投药饵后的10d,PP、IP与对照组相比仍有极显著差异。同时,投喂这4种中草药后,异育银鲫血清和体表粘液溶菌酶的活性也有明显提高,但体表粘液溶菌酶活性远远高于血清中溶菌酶活性。投喂药饵7d后,溶菌酶的活性与对照组之间有极显著差异;但在停止投药后10d,溶菌酶的活性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机能 大黄 穿心莲 板蓝根 金银花 吞噬活性 异育银鲫 非特异性免疫 溶菌酶活性
下载PDF
酵母β-葡聚糖对受免异育银鲫免疫应答的增强作用 被引量:69
8
作者 陈超然 陈萱 +2 位作者 陈昌福 姚娟 梁运祥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80-384,共5页
在饲料中添加定量的酵母 β -葡聚糖 ,投喂经注射接种福尔马林灭活的嗜水气单胞菌 (Aeromonashydrophila)菌苗的异育银鲫 (Carassiusauratusgibelio) 2 8d后 ,通过测定供试鱼的增重量、血清中凝集抗体效价、溶菌酶活性、谷丙转氨酶活性 ... 在饲料中添加定量的酵母 β -葡聚糖 ,投喂经注射接种福尔马林灭活的嗜水气单胞菌 (Aeromonashydrophila)菌苗的异育银鲫 (Carassiusauratusgibelio) 2 8d后 ,通过测定供试鱼的增重量、血清中凝集抗体效价、溶菌酶活性、谷丙转氨酶活性 (SGPT)、血清总蛋白含量、白细胞吞噬活性以及活菌攻毒后的免疫保护率 (RPS) ,探讨了酵母 β -葡聚糖对受免异育银鲫免疫应答的增强作用。结果表明 ,投喂添加 2 0 0 .0mg/ (kg·d)酵母 β -葡聚糖的饲料 ,不仅可以提高受免异育银鲫对灭活嗜水气单胞菌的免疫应答水平 ,增强抵抗嗜水气单胞菌人工感染的能力 ,而且还具有一定的促进生长和改善肝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Β-葡聚糖 异育银鲫 免疫应答 增强作用 嗜水气单胞菌 饲料添加剂 细菌性败血症
下载PDF
嗜水气单胞菌主要外膜蛋白对欧洲鳗鲡的免疫保护试验 被引量:37
9
作者 董传甫 林天龙 +2 位作者 龚晖 欧阳岁东 杨苏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85-290,共6页
制备出4株分属3个不同血清型嗜水气单胞菌的主要外膜蛋白(MOMP)免疫刺激复合物(ISCOMs)亚单位疫苗,腹腔注射免疫欧洲鳗鲡,ELISA法测得免疫后第14d和第30d所采集的血清的平均抗体效价在1∶320—1∶1280之间。免疫印迹结果显示,在印迹膜... 制备出4株分属3个不同血清型嗜水气单胞菌的主要外膜蛋白(MOMP)免疫刺激复合物(ISCOMs)亚单位疫苗,腹腔注射免疫欧洲鳗鲡,ELISA法测得免疫后第14d和第30d所采集的血清的平均抗体效价在1∶320—1∶1280之间。免疫印迹结果显示,在印迹膜上对应的位置均可检测到MOMP的主要蛋白条带。第40d的免疫保护试验表明,免疫欧鳗对TPS-30菌株约100倍半数致死剂量的攻击无免疫保护作用,其中的3组被测免疫欧鳗对TPS-30菌株约10倍半数致死剂量的攻击的免疫保护率皆在80%以上。上述试验结果提示,嗜水气单胞菌的主要外膜蛋白是重要的保护性抗原,在制备成ISCOMs亚单位疫苗的情况下,较小的剂量免疫一次即可显示出较高的相对免疫保护率,且没有明显的血清型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水气单胞菌 欧洲鳗鲡 外膜蛋白 免疫刺激复合物 共同保护性抗原 人工免疫
下载PDF
灭活菌苗免疫的南方鲇外周血液细胞免疫指标的变化 被引量:28
10
作者 单红 张其中 +3 位作者 刘强平 赵海涛 周晓扬 冉江波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75-280,共6页
以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hydrophila)灭活菌苗为免疫原,以平均体重为86 20g人工饲养的健康南方(Silu rusmeridionalis)为实验对象,通过腹腔注射免疫原(浓度为1 0×108/mL)免疫,剂量为0 2mL/尾,并分别在免疫后的第1、2、4、7、14... 以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hydrophila)灭活菌苗为免疫原,以平均体重为86 20g人工饲养的健康南方(Silu rusmeridionalis)为实验对象,通过腹腔注射免疫原(浓度为1 0×108/mL)免疫,剂量为0 2mL/尾,并分别在免疫后的第1、2、4、7、14、21、28天对实验鱼尾静脉采血,进行血液生理指标和血液中吞噬细胞活性的测定。结果显示,嗜水气单胞菌灭活菌苗(FKC)可以增加南方外周血液白细胞数量并引起不同种类白细胞组成比例的变化,提高吞噬细胞的吞噬活性。在免疫后第1、2、4、7、14、21、28天,南方外周血中白细胞数量呈明显上升趋势,其中嗜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变化趋势更为明显;而且吞噬细胞活性大为提高,吞噬百分比较对照组平均升高了17 66%,吞噬指数比对照组平均升高了1 16,在免疫后第4天吞噬百分比和吞噬指数均达到最高值,吞噬百分比为48 40%,吞噬指数为4 82;免疫后第21天,吞噬百分比和吞噬指数开始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由此表明,使用疫苗后,鱼类非特异细胞免疫在初期(尤其是在第2~7天)明显增强,这是鱼用疫苗在免疫早期保护作用的主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水气单胞菌 疫苗 细胞免疫 南方鲇 血细胞
下载PDF
口服免疫添加剂对养殖大黄鱼免疫机能影响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3
11
作者 鄢庆枇 苏永全 +3 位作者 王军 周化民 皮灵宝 张朝霞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34-137,共4页
对福建省连江县厦宫乡新辉村的养殖大黄鱼病害进行免疫防治试验 ,通过定期口服免疫添加剂后 ,检测大黄鱼血清中溶菌酶活力、抗菌活力和酚氧化酶活力 ,测定大黄鱼体长和体重 .研究结果表明 :大黄鱼在服用免疫添加剂后血清中的溶菌酶活力... 对福建省连江县厦宫乡新辉村的养殖大黄鱼病害进行免疫防治试验 ,通过定期口服免疫添加剂后 ,检测大黄鱼血清中溶菌酶活力、抗菌活力和酚氧化酶活力 ,测定大黄鱼体长和体重 .研究结果表明 :大黄鱼在服用免疫添加剂后血清中的溶菌酶活力平均值提高了 2 6% ,抗菌活力增加了 18% ,酚氧化酶活力提高幅度高达 4 6% .与此同时 ,实验组大黄鱼的生长速度也比对照组要快 ,其中实验组平均体长比对照组高 3.8% ,平均体重增加 13.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鱼 免疫添加剂 溶菌酶 抗菌活力 酚氧化酶 免疫机能 酶活力
下载PDF
浒苔多糖对华贵栉孔扇贝血淋巴中SOD酶和溶菌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1
12
作者 徐大伦 黄晓春 +2 位作者 欧昌荣 杨文鸽 王海洪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72-74,共3页
于华贵栉孔扇贝体内注射了0.1%,0.25%,0.5%3个不同浓度的浒苔多糖后,在24,48,72 h分别测定了华贵栉孔扇贝血淋巴中SOD酶和溶菌酶活力。结果表明:0.1%和0.25%实验组扇贝血淋巴中SOD酶活仅在注射24h后显著地高于对照组(P<0.05),而0.5%... 于华贵栉孔扇贝体内注射了0.1%,0.25%,0.5%3个不同浓度的浒苔多糖后,在24,48,72 h分别测定了华贵栉孔扇贝血淋巴中SOD酶和溶菌酶活力。结果表明:0.1%和0.25%实验组扇贝血淋巴中SOD酶活仅在注射24h后显著地高于对照组(P<0.05),而0.5%实验组在注射24 h后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且在注射48h和72 h后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1%实验组对扇贝血淋巴中溶菌酶的作用无显著影响,而0.25%和0.5%实验组对扇贝血淋巴中溶菌酶活力在不同测定时间都表现出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中0.5%实验组对血细胞中溶菌酶作用效果极显著(P<0.01);说明浒苔多糖具有增强华贵栉孔扇贝免疫活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浒苔多糖 华贵栉孔扇贝 SOD酶 溶菌酶
下载PDF
凝结芽孢杆菌对奥尼罗非鱼消化酶活性、消化率及生长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9
13
作者 付天玺 许国焕 +2 位作者 吴月嫦 龚全 江永明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0-35,共6页
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不同剂量的凝结芽孢杆菌(Ⅰ:1.0×1011cfu/kg饲料,Ⅱ:3.0×1011cfu/kg饲料,Ⅲ:6.0×1011cfu/kg),室外水族箱中饲养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O.aureus)(34.50±0.25 g),用基础饲料投... 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不同剂量的凝结芽孢杆菌(Ⅰ:1.0×1011cfu/kg饲料,Ⅱ:3.0×1011cfu/kg饲料,Ⅲ:6.0×1011cfu/kg),室外水族箱中饲养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O.aureus)(34.50±0.25 g),用基础饲料投喂作为对照,每饲料组设三个重复,每水族箱随机放养16尾鱼,投喂率为3%。采用静水饲养以避免各箱之间水的交换。56 d后测定鱼体的生长和消化酶活性。结果显示:不同添加量的凝结芽孢杆菌均能显著提高奥尼罗非鱼胃、肝胰脏和肠道蛋白酶活性(P<0.05),但酶的活性随添加量的提高呈下降趋势。凝结芽孢杆菌的添加对胃、肝胰脏和肠道淀粉酶及脂肪酶活性没有显著影响(P>0.05)。Ⅰ组和Ⅱ组的干物质表观消化率、蛋白质消化率、相对增重率、饵料系数和蛋白质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Ⅲ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提示,饲料中添加1.0×1011cfu/kg饲料的凝结芽孢杆菌就能显著促进奥尼罗非鱼的生长和饲料营养物质的利用,满足最佳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结芽孢杆菌(Bacillus coagulans) 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O.aureus) 消化酶活性 消化率 生长
下载PDF
灭活菌苗免疫的中华倒刺鲃外周血免疫指标的变化 被引量:16
14
作者 罗芬 张其中 +3 位作者 冯汉茹 朱成科 袁娟 组超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26-634,共9页
以温和气单胞菌灭活菌苗为免疫原,平均体重(100±25)g的健康中华倒刺鲃为实验对象,免疫组腹腔注射0.2mL浓度为1.0×108CFU/mL的免疫原,对照组注射等量灭菌生理盐水,分别在单次注射0、1、2、4、7、14、21、28、35d后随机从两组各... 以温和气单胞菌灭活菌苗为免疫原,平均体重(100±25)g的健康中华倒刺鲃为实验对象,免疫组腹腔注射0.2mL浓度为1.0×108CFU/mL的免疫原,对照组注射等量灭菌生理盐水,分别在单次注射0、1、2、4、7、14、21、28、35d后随机从两组各取6尾实验鱼,尾静脉采血,测定外周血的血细胞数量、白细胞分类计数、吞噬活性、抗体效价和蛋白质含量等免疫指标的变化,第35天活菌攻毒。结果表明:温和气单胞菌灭活菌苗(F-AS)可诱导中华倒刺鲃红细胞和白细胞数量增加,并引起各种白细胞分类百分比变化,提高吞噬活性和抗体效价,血清中总蛋白及球蛋白含量增加,红细胞也具有免疫功能,灭活茵苗的相对免疫保护力达65.21%。免疫早期(第1周)主要是红细胞、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数量明显增加,吞噬细胞的吞噬活性迅速提高,吞噬百分比和吞噬指数第4天达峰值;随后则是淋巴细胞大量增殖,第21天淋巴细胞、抗体效价及球蛋白达峰值。可见灭活菌苗通过促进中华倒刺鲃血细胞增殖、提高吞噬细胞的吞噬活性、产生特异性抗体等方式提高免疫保护力;免疫早期非特异性细胞免疫起重要作用,之后特异性免疫起主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倒刺鲃 灭活温和气单胞菌菌苗 血细胞数量 白细胞分类计数 吞噬活性 抗体效价
下载PDF
壳聚糖和益生菌对异育银鲫非特异免疫功能及血清甲状腺激素、皮质醇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0
15
作者 陈勇 华雪铭 +1 位作者 周洪琪 张冬青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11-718,共8页
为探讨壳聚糖和益生菌是否通过甲状腺激素、皮质醇对异育银鲫的非特异免疫功能的进行调控,试验以基础饲料为对照,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50%壳聚糖A、0.50%壳聚糖B、0.20%益生菌以及0.50%壳聚糖A与0.05%益生菌的混合物制备试验饲料,饲... 为探讨壳聚糖和益生菌是否通过甲状腺激素、皮质醇对异育银鲫的非特异免疫功能的进行调控,试验以基础饲料为对照,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50%壳聚糖A、0.50%壳聚糖B、0.20%益生菌以及0.50%壳聚糖A与0.05%益生菌的混合物制备试验饲料,饲养异育银鲫64d后,测定各组鱼外周血白细胞数量及其分类、白细胞吞噬活性、脾脏溶菌酶活性、脾脏淋巴细胞转化能力;同时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异育银鲫血清中三碘甲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及皮质醇含量。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壳聚糖、益生菌或其混合物对异育银鲫白细胞总数无显著影响,但是可显著提高异育银鲫外周血淋巴细胞数量、白细胞吞噬活性和脾脏溶菌酶活性(P<0.05),显著降低外周血多形核细胞数量(P<0.05)。除了壳聚糖A能够显著提高异育银鲫脾脏B淋巴细胞转化能力之外,其余试验组的脾脏T、B淋巴细胞转化能力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同时发现饲料中添加壳聚糖、益生菌或其混合物可以显著提高异育银鲫血清中T3的含量(P<0.05)、显著降低异育银鲫血清中皮质醇的含量(P<0.05),除了壳聚糖B对异育银鲫血清中T4的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之外,其余均可显著降低异育银鲫血清中T4的含量(P<0.05)。因此,壳聚糖、益生菌可能通过提高血清T3水平、降低血清皮质醇水平增强异育银鲫的非特异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育银鲫 壳聚糖 益生菌 非特异免疫 免疫调节 皮质醇 甲状腺激素
下载PDF
银鲫口服嗜水气单胞菌疫苗的免疫和免疫组化研究 被引量:25
16
作者 李新华 沈锦玉 +2 位作者 尹文林 潘晓艺 沈智华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25-130,共6页
室内恒温条件下(水温24±1℃)分别用微胶囊疫苗与全细胞疫苗口灌免疫银鲫,口灌免疫后每周取血和前、中、后肠肠黏膜,间接ELISA检测其抗体效价。结果发现:微胶囊疫苗组鱼血清抗体效价较高,峰值为1∶80,且维持时间较长;各肠段的黏膜... 室内恒温条件下(水温24±1℃)分别用微胶囊疫苗与全细胞疫苗口灌免疫银鲫,口灌免疫后每周取血和前、中、后肠肠黏膜,间接ELISA检测其抗体效价。结果发现:微胶囊疫苗组鱼血清抗体效价较高,峰值为1∶80,且维持时间较长;各肠段的黏膜抗体中,后肠黏膜抗体效价最高,微胶囊疫苗组峰值达1∶320,前肠的肠黏膜抗体效价也有一定的水平为1∶40;肠道免疫组化试验也得到相似结果:在不同时间对前、中、后肠切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从光镜下观察到肠黏膜外层和黏膜下层都有阳性着色,以包裹全菌苗为最多,未包裹菌苗较少。同时进行两组疫苗的池塘网箱免疫试验,结果表明:微胶囊疫苗组与全细胞疫苗组的相对百分成活率分别为61.1%和50%,微胶囊疫苗组略高于全细胞疫苗组;口服免疫后两组鱼血清中均能产生较高的抗体效价,在30d左右抗体效价最高达1∶512,能维持较长时间约8—10个月,但两者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水气单胞菌 海藻酸钠 口服免疫 免疫组化
下载PDF
饲料中添加中草药对鲤鱼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8
17
作者 刘红柏 张颖 +2 位作者 卢彤岩 赵吉伟 叶继丹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17-321,共5页
研究了5种中草药(黄芪、板兰根、黄芩、茯苓和鱼腥草)对鲤鱼几项免疫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中分别添加黄芪、茯苓、鱼腥草和板兰根(剂量均为10g·kg-1)均可使鲤鱼的白细胞吞噬率、吞噬指数和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升高,但添加黄芩... 研究了5种中草药(黄芪、板兰根、黄芩、茯苓和鱼腥草)对鲤鱼几项免疫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中分别添加黄芪、茯苓、鱼腥草和板兰根(剂量均为10g·kg-1)均可使鲤鱼的白细胞吞噬率、吞噬指数和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升高,但添加黄芩则下降,几种中草药均使红细胞免疫复合物含量降低;对免疫器官总重量的影响则是添加黄芩、黄芪和茯苓升高,而添加板兰根及鱼腥草下降;黄芪和茯苓可使正常鱼血清NO含量升高,而其它组则降低;除黄芩外,其它几组中草药均使红细胞数目升高,但只有黄芪和茯苓组的白细胞数目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鲤鱼 免疫
下载PDF
黄芪对史氏鲟抗氧化能力及免疫力的影响 被引量:47
18
作者 刘红柏 卢彤岩 +2 位作者 张春燕 孙大江 白秀娟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31-235,共5页
采用灌服的方法研究了黄芪Astragalus m em branaceus水煎剂对1+龄史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部分非特异性免疫指标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分3组进行,每组放史氏鲟10尾,每日灌服1次黄芪水煎剂,剂量均按每100 g鱼体重灌服0.3 mL药液,... 采用灌服的方法研究了黄芪Astragalus m em branaceus水煎剂对1+龄史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部分非特异性免疫指标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分3组进行,每组放史氏鲟10尾,每日灌服1次黄芪水煎剂,剂量均按每100 g鱼体重灌服0.3 mL药液,相当于黄芪(干物质)的用量为日投喂饲料重量的0.5%(A组)、1.0%(B组)和2.0%(C组),对照组鱼灌服蒸馏水。结果显示:A组和B组的史氏鲟被灌服黄芪水煎剂后,血浆及各组织中的溶菌酶含量呈升高的趋势,C组鱼的不同组织变化不一,但均无统计学意义;史氏鲟血浆中的一氧化氮(NO)及一氧化氮合酶(NOS)无显著变化,但B组和C组史氏鲟肝脏中的NO含量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C组史氏鲟肝脏中的NOS活性也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对史氏鲟血浆及肝脏中超氧化物岐化酶(SOD)的活性有增强作用,尤其B组鱼的SOD酶活性较对照组显著升高;黄芪能显著降低史氏鲟血浆中丙二醛(MDA)的含量,提高史氏鲟的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史氏鲟 免疫 抗氧化
下载PDF
嗜水气单胞菌灭活疫苗对虹鳟免疫力和抗病力的影响 被引量:20
19
作者 孙金辉 王庆奎 +2 位作者 陈成勋 白东清 乔秀亭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4-49,共6页
为研究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灭活疫苗对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250 g±12 g)免疫力和抗病力的影响,给试验鱼腹腔注射0.2 mL的灭活嗜水气单胞菌悬液(1.0×108cfu/mL)。分别在注射前(0 d)和注射后7、14、21、28... 为研究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灭活疫苗对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250 g±12 g)免疫力和抗病力的影响,给试验鱼腹腔注射0.2 mL的灭活嗜水气单胞菌悬液(1.0×108cfu/mL)。分别在注射前(0 d)和注射后7、14、21、28、35、42 d取样,测定血液白细胞吞噬活性、血清溶菌酶(LZM)活力、补体C3含量以及头肾和脾脏中IgM、IgT基因表达情况。结果表明:注射嗜水气单胞菌疫苗能显著提高白细胞吞噬率(PP)和吞噬指数(PI)、LZM活力和补体C3含量,注射后21 d达峰值,PI、LZM和补体C3在42 d仍显著高于对照组。免疫后21 d头肾和脾脏中IgM基因上调表达,35 d达峰值(分别上升24倍和26倍),42 d下降但仍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头肾和脾脏中IgT的上调表达比IgM弱得多,头肾35 d达峰值(上升6.2倍),脾脏28 d达峰值(上升6.1倍)。免疫42 d后嗜水气单胞菌攻毒结果表明,嗜水气单胞菌灭活疫苗对虹鳟有较高的免疫保护作用,免疫保护率达到71.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 灭活疫苗 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 免疫力
下载PDF
海豚链球菌疫苗对罗非鱼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0
20
作者 徐增辉 陈汉忠 +6 位作者 陈明 李莉萍 李超 甘西 梁万文 李晓栩 张居作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13-418,共6页
以海豚链球菌Streptococcus iniae灭活菌苗为免疫原,通过注射、浸泡、口服3种途径对体重为(100±10)g的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进行免疫,在免疫前和免疫后的第3、7、10、14、21天对试验鱼进行尾静脉采血,测定其血液中白细... 以海豚链球菌Streptococcus iniae灭活菌苗为免疫原,通过注射、浸泡、口服3种途径对体重为(100±10)g的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进行免疫,在免疫前和免疫后的第3、7、10、14、21天对试验鱼进行尾静脉采血,测定其血液中白细胞的数量、各类白细胞的数量及其吞噬活性,以及血清的抗菌活力、溶菌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及抗体水平。在免疫后第22天对所有试验鱼按照1.0×107cfu/尾进行攻毒。结果表明:各免疫组白细胞总数、淋巴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数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的抗菌活力、溶菌酶活性和抗体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SOD活力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免疫的罗非鱼对海豚链球菌的抵抗力明显增强,其中注射组罗非鱼的免疫能力明显高于浸泡和口服组,加强免疫组的免疫能力均有明显增强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非鱼 海豚链球菌 疫苗 免疫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