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核酸探针原位杂交检测白斑综合症病毒的组织特异性 被引量:12
1
作者 吕玲 何建国 +2 位作者 邓敏 翁少萍 左涛 《热带海洋》 CSCD 2000年第4期86-91,共6页
从白斑综合症病毒 (whitespotsyndromevirus ,简称WSSV)部分基因组文库中得到核酸探针 ,采用原位杂交检测方法检测对虾甲壳下表皮、胃、后肠、鳃、触角腺的上皮细胞、淋巴器官的基质细胞、肌细胞、心肌细胞及结缔组织细胞 ,原位杂交结... 从白斑综合症病毒 (whitespotsyndromevirus ,简称WSSV)部分基因组文库中得到核酸探针 ,采用原位杂交检测方法检测对虾甲壳下表皮、胃、后肠、鳃、触角腺的上皮细胞、淋巴器官的基质细胞、肌细胞、心肌细胞及结缔组织细胞 ,原位杂交结果均为阳性。对虾甲壳下表皮的上皮细胞、胃的上皮细胞对病毒较其它部位敏感 ,感染程度高 ;中肠上皮细胞、肝胰腺上皮细胞、淋巴器官内皮细胞未发现感染病毒 ,原位杂交用于WSSV检测 ,比组织切片HE染色更准确、更敏感。在同一组织的同一部位 ,原位杂交所得到的阳性细胞个数比HE多。探针大小不同 ,敏感性也有变化。短的探针 41 3bp敏感性较高 ,长的探针敏感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斑综合症病毒 核酸探针 原位杂位 检测 对虾
下载PDF
^(60)Co辐照对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的灭活效果 被引量:3
2
作者 刘莉 宋晓玲 +4 位作者 黄倢 杨冰 张文波 陈国福 周进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2004年第1期28-33,共6页
以超低温保存的感染了白斑综合征病毒 (WSSV)的中国对虾制备的病毒粗提液为毒种 ,注射感染凡纳对虾并收集濒死虾 ,DNA斑点杂交检测每尾凡纳对虾WSSV感染状况。取DNA斑点杂交呈强阳性的 30尾对虾 ,平均分为 3组 ,病毒粗提液也平均分成 3... 以超低温保存的感染了白斑综合征病毒 (WSSV)的中国对虾制备的病毒粗提液为毒种 ,注射感染凡纳对虾并收集濒死虾 ,DNA斑点杂交检测每尾凡纳对虾WSSV感染状况。取DNA斑点杂交呈强阳性的 30尾对虾 ,平均分为 3组 ,病毒粗提液也平均分成 3组 ,3组材料分别通过60 Co辐照 ,辐照时间分别为 1 2、2 4和 36h,辐照剂量为 0 .8KGy/h。辐照后的材料经PCR检测证实60 Co辐照不能完全破坏WSSV的DNA组成。以辐照后的感染白斑综合征病毒的对虾个体和白斑综合征病毒粗提液为感染毒种 ,人工感染健康凡纳对虾 ,验证60 Co辐照对病毒感染力的破坏作用 ,证实60 Co辐照可显著降低WSSV病毒粗提液的感染力 ,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斑综合征病毒 ^60CO 辐照 灭活效果
下载PDF
Biolog GN法对不同地区养殖对虾弧菌区系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李筠 J.Vandenberghe +3 位作者 纪伟尚 P.Sorgeloos J.Swings 徐怀恕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2000年第4期52-55,共4页
采用Biolog细菌鉴定技术 ,分析来自 5个国家的 4个对虾养殖品种苗期及部分养成期虾体上的 185株弧菌 (其中 2 4株来自成虾 )。结果表明 :来源、种类不同的养殖对虾苗期的主要弧菌的区系组成相似 ,溶藻弧菌 (Vibrioalginolyticus)和鲨鱼... 采用Biolog细菌鉴定技术 ,分析来自 5个国家的 4个对虾养殖品种苗期及部分养成期虾体上的 185株弧菌 (其中 2 4株来自成虾 )。结果表明 :来源、种类不同的养殖对虾苗期的主要弧菌的区系组成相似 ,溶藻弧菌 (Vibrioalginolyticus)和鲨鱼弧菌 (V .carchariae) (即哈维氏弧菌V .harveyi)是普遍存在的种类 ,同一种对虾在不同地区养殖 ,其区系组成略有差异 ;哈维氏弧菌多为对虾苗期致病菌 ,副溶血弧菌 (V .para haemolyticus)主要为成虾致病菌 ;在健康虾苗和发病虾苗体内都可分离到溶藻弧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虾 弧菌区系 Biolog GN
下载PDF
WSSV结构、功能及基因组学研究概况 被引量:6
4
作者 易志刚 黄倢 李筠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2004年第1期79-84,共6页
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WhiteSpotSyndromeVirusWSSV)已成为养殖对虾一主要病原 ,给对虾养殖业造成了巨大损失。弄清其侵染机理是有效防治的基础 ,而对其侵染机理的阐释则主要是搞清各基因在侵染中的作用及表达调控的特点 ,这些恰恰是W... 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WhiteSpotSyndromeVirusWSSV)已成为养殖对虾一主要病原 ,给对虾养殖业造成了巨大损失。弄清其侵染机理是有效防治的基础 ,而对其侵染机理的阐释则主要是搞清各基因在侵染中的作用及表达调控的特点 ,这些恰恰是WSSV基因组学的研究内容。本文对WSSV基因组序列、结构蛋白及非结构蛋白方面的研究成果做了综述 ,同时介绍了基因组学研究中的一些常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SSV 基因组学 噬茵体表面展示 酵母双杂交
下载PDF
对虾—病毒互作的分子机制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王蔚 章晓波 《生命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102-1106,共5页
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是危害对虾的主要病原,给全球水产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经济损失,但至今仍未发现有效的防治方法。过去10年来,国内外学者在WSSV侵染和对虾抗病毒免疫的研究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该文主要介... 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是危害对虾的主要病原,给全球水产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经济损失,但至今仍未发现有效的防治方法。过去10年来,国内外学者在WSSV侵染和对虾抗病毒免疫的研究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该文主要介绍这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虾 WSSV 免疫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