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池塘习见轮虫休眠卵的形态和鉴定 被引量:12
1
作者 李永函 张东升 +1 位作者 赵志壮 赵小奕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1991年第1期1-11,共11页
休眠卵是轮虫在恶劣生态条件下形成的滞育结构,形态依种类而不同。本文用图鉴方式描述了我国北方地区池塘习见20种轮虫休眠卵的形态结构,并简述其生态分布。全文共附显微照片和形体描图各20幅,文末还列出了上述各种轮虫休眠卵的检索表。
关键词 轮虫 休眠卵 形态 鉴定
下载PDF
淡水轮虫繁殖生物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
作者 杨家新 黄祥飞 刘建康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90-295,共6页
关键词 淡水轮虫 繁殖生物学 褶皱臂尾轮虫
下载PDF
轮虫培育池浮游生物种类组成及生物量的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刘青 李晓东 +3 位作者 刘胥 周竹君 张树林 李永函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2000年第3期186-192,共7页
所测 9个淡水轮虫池和 6个混盐水轮虫池的浮游植物生物量 ,在轮虫发生高峰前期平均分别为 1 1 7 8mg/L和 1 56 5mg/L ;在轮虫高峰期平均为 39 0mg/L和 82 3mg/L ,即高峰期浮游植物生物量只为前期的 1 /3~ 1 /2。在种类组成上 ,前期均... 所测 9个淡水轮虫池和 6个混盐水轮虫池的浮游植物生物量 ,在轮虫发生高峰前期平均分别为 1 1 7 8mg/L和 1 56 5mg/L ;在轮虫高峰期平均为 39 0mg/L和 82 3mg/L ,即高峰期浮游植物生物量只为前期的 1 /3~ 1 /2。在种类组成上 ,前期均以小球藻、蓝隐藻、小环藻等小型种类为主 ,高峰期则以衣藻、扁藻等鞭毛藻类及角毛藻、螺旋藻、颤藻等丝状群体占优势。淡水池和混盐水池浮游动物生物量平均分别为 66 0mg/L和 1 1 5 7mg/L ,其中以轮虫为主 ,分别占总量的 82 9%和 84 3%,主要有萼花臂尾轮虫、壶状臂尾轮虫和褶皱臂尾轮虫等。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 ,前期淡水池和混盐水池分别为 1 2 7和1 52 ,高峰期为 2 67和 3 0 4 ;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分别为 1 66和 0 84。同时还讨论了轮虫池浮游生物种量的特点及浮游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类组成 生物量 浮游生物 轮虫培育池
下载PDF
轮虫培育池浮游生物的时空分布 被引量:3
4
作者 刘青 李晓东 +4 位作者 刘胥 周竹君 吴辉良 张树林 李永函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18-124,共7页
在 1 995~ 1 996年期间 ,对黑龙江、内蒙、辽宁 3个地区 1 1个池塘浮游生物的时空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浮游植物在池塘的上、下风位水平分布和表、底层垂直分布存在显著差异。轮虫的水平分布与风浪及水体溶氧状况有关。无风 (或... 在 1 995~ 1 996年期间 ,对黑龙江、内蒙、辽宁 3个地区 1 1个池塘浮游生物的时空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浮游植物在池塘的上、下风位水平分布和表、底层垂直分布存在显著差异。轮虫的水平分布与风浪及水体溶氧状况有关。无风 (或微风 )时 ,上、下风位无明显差异 ;有风浪时 ,上风位比下风位高出 1倍多。水体缺氧时 ,下风位比上风位高出 4倍多。轮虫的垂直分布在溶氧充足时 ,上、下风位表层均低于底层 ;而在水体缺氧时 ,上、下风位表层高出底层近 3倍。桡足类的水平分布上风位比下风位高出 2~ 4倍 ,垂直分布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分布 浮游生物 轮虫培育池 成因
下载PDF
轮虫对2种不同微藻饵料的摄食量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刘文娟 邹宁 +1 位作者 孙东红 宁立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3期14558-14559,14566,共3页
[目的]通过探测轮虫对2种微藻(小球藻和转基因金属硫蛋白聚球藻)的摄食情况,研究轮虫对不同微藻的摄食量,确定轮虫在生长繁殖的过程中每天摄食单细胞藻的量,并比较了2种细胞大小相差悬殊的微藻对轮虫的投喂效果。[方法]分别置于不同培... [目的]通过探测轮虫对2种微藻(小球藻和转基因金属硫蛋白聚球藻)的摄食情况,研究轮虫对不同微藻的摄食量,确定轮虫在生长繁殖的过程中每天摄食单细胞藻的量,并比较了2种细胞大小相差悬殊的微藻对轮虫的投喂效果。[方法]分别置于不同培养条件(自然、黑暗)下,利用不同的微藻作壶状臂尾轮虫(Brachionus urceus)的饵料,每天计数轮虫密度,并用分光光度计测微藻的OD值。[结果]结果表明,轮虫每天摄食量与饵料的密度密切相关,密度越高摄食量越大,而且小球藻的饵料效果好于转金属硫蛋白聚球藻。[结论]为有效地促进轮虫养殖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虫 小球藻 转金属硫蛋白聚球藻 摄食量
下载PDF
福建淡水轮虫 被引量:1
6
作者 许友勤 尤玉博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1年第1期77-85,共9页
本文记载了福建省的淡水轮虫151种,其中新种1个,国內新记录2个。文章还对福建淡水轮虫的种类分布作了概述。
关键词 淡水 轮虫 天然饵料 福建叶轮虫
下载PDF
轮虫高密度培养中的关键问题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宋月林 王伟洪 +2 位作者 赵满意 沈洁 胡炯江 《绿色科技》 2012年第7期150-151,共2页
综述了国内有关轮虫高密度培养方面的研究现状,着重介绍了轮虫高密度培养过程中轮虫种类的选择、饵料种类的选择、培养条件的设置、培养的方式方法和营养强化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 轮虫 高密度 饵料 营养强化
下载PDF
四肩突四鞭藻(Tetraselmis tetrathele)在对虾育苗中的应用
8
作者 殷禄阁 崔兆进 +1 位作者 张德昌 宋子安 《河北渔业》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12-14,共3页
一、藻种来源及其形态特性: 1.藻种来源:四肩突四鞭藻是一种在东南亚各国用来培养轮虫用的微小藻类,由西德的赫尔果兰海洋研究所经泰国引进到新加坡。1981年5月由新加坡共和国国家发展部原水产局水产增殖中心苗种生产部长LimLian Chuan... 一、藻种来源及其形态特性: 1.藻种来源:四肩突四鞭藻是一种在东南亚各国用来培养轮虫用的微小藻类,由西德的赫尔果兰海洋研究所经泰国引进到新加坡。1981年5月由新加坡共和国国家发展部原水产局水产增殖中心苗种生产部长LimLian Chuan带到日本。本次试验所用这种藻种是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北戴河增殖站提供的。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虾 育苗 四肩突四鞭藻
下载PDF
轮虫连续培养稀释率的研究
9
作者 杨家新 《水利渔业》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5-16,共2页
报道了褶皱臂尾轮虫连续培养的培养液和藻类稀释率。结果显示:在不添加藻类时,稀释率为50%时种群能维持较长的高峰期(5d),且种群密度超过200个/mL的时间维持7d。连续培养过程,介质中NO3-N、PO4-P总体呈下降趋势。
关键词 轮虫 连续培养稀释率 培养液 藻类稀释率 种群密度 介质
下载PDF
利用轮虫和枝角类培育水花技术
10
作者 李莲瑞 邱宣成 +1 位作者 董志国 万开荣 《塔里木农垦大学学报》 1996年第2期69-71,共3页
水花至夏花的培育在鱼的整个养殖过程中是很重要的一环.因为水花是鱼的整个生命中最脆弱的阶段,身体纤弱,取食能力低,饵料范围狭窄,对水质要求高,对外界条件的变化和敌害生物侵袭力差.因此,必须对水花进行小水体单独培育,给予充分地“... 水花至夏花的培育在鱼的整个养殖过程中是很重要的一环.因为水花是鱼的整个生命中最脆弱的阶段,身体纤弱,取食能力低,饵料范围狭窄,对水质要求高,对外界条件的变化和敌害生物侵袭力差.因此,必须对水花进行小水体单独培育,给予充分地“照顾”,等到长到足够大的鱼种才可以和成鱼套养.利用小水体池塘培育轮虫和枝角类进行鱼苗培育是大连水产学院李永函教授,经过多年研究总结出来的一套先进的水花培育方法.这套方法于1993年5月开始在吉林省推广使用,它具有鱼苗成活率高,放养密度大,节省饵料等优点.为探讨该项技术在新疆阿克苏阿拉尔地区应用的可能性,我们在农大渔场进行了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试验从5月20日水花下塘,到6月15日夏花出塘,在26天的生长期内,鱼苗从7.2mm长到30.9mm,成活率达48.3%,效果很好,该项技术值得在本地区推广使用.1 材料与方法1.1 选塘培育鱼苗(水花)的池塘是1995年主养鲢鱼成鱼的池塘,面积0.1675公顷,阳光充足,水源丰富,池底平坦,底泥厚度为15cm,水质较好,含盐度2‰,池形整齐,排灌水方便.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虫 枝角类 培育 水花 养殖池 鱼苗培育
下载PDF
食物浓度和温度对萼花臂尾轮虫种群动态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邓平 张生元 +1 位作者 艾桃山 喻运珍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51-253,共3页
以浓度分别为2.5×106、5×106、10×106、20×106cells/m L的蛋白核小球藻为食物,在温度分别为25、28、30℃条件下对萼花臂尾轮虫进行群体累积培养研究。结果表明,食物浓度对轮虫的种群动态、最大种群密度、种群增长... 以浓度分别为2.5×106、5×106、10×106、20×106cells/m L的蛋白核小球藻为食物,在温度分别为25、28、30℃条件下对萼花臂尾轮虫进行群体累积培养研究。结果表明,食物浓度对轮虫的种群动态、最大种群密度、种群增长率及非混交卵的日产生量动态、产量均有明显影响;温度对轮虫的种群动态、最大种群密度及非混交卵的产量、形成效率、最大形成效率均有显著影响。食物浓度为20×106cells/m L的小球藻投喂轮虫,在25~30℃均能达到较高的种群密度,但25℃培养的轮虫较28℃和30℃推迟到达峰值。非混交卵的日产生量与种群密度有相似的变化趋势,28℃和30℃培养的轮虫非混交卵较25℃提前到达峰值。当轮虫的种群密度还处于增长阶段,非混交卵日生产量已达峰值。因此在轮虫的培养过程中可考虑监测非混交卵的动态变化预测轮虫密度达到峰值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萼花臂尾轮虫 种群 非混交卵 食物浓度 温度
下载PDF
培育轮虫投喂鱼苗的研究再报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主珩 鞠长增 +2 位作者 乔志刚 李学军 黄斌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1年第4期105-108,共4页
在自然条件下的土池中,使用发酵粪肥7—8公斤/米~3作底肥培养轮虫,在增殖高峰期轮虫密度可达40,000个/升。用自制的轮虫培养液代替粪肥进行轮虫培养,增殖高峰期轮虫密度可达183,890个/升,生物量为459.425毫克/升。
关键词 轮虫 鱼类 饵料 培养液 粪肥
下载PDF
轮虫的室内高密度培养与营养强化 被引量:6
13
作者 陈兆芳 《水产养殖》 CAS 1999年第5期11-12,共2页
关键词 轮虫 室内培养 高密度培养 营养强化
下载PDF
浅析褶皱臂尾轮虫室内人工海水的培育方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兴丽 李治勋 +2 位作者 周晓林 王兆平 杨慧 《水利渔业》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8-19,共2页
对室内人工海水培养褶皱臂尾轮虫的用水、盐度、温度、接种密度、饵料等方面问题进行探讨。结果表明:人工海水尽可能采用无机盐全面的配方,盐度1.5%左右,温度25-30%,接种密度20-50个/mL,每100万轮虫投喂酵母0.5-1.0g。
关键词 褶皱臂尾轮虫 人工海水 生态因子
下载PDF
重庆市江河鱼类饵料生物─—轮虫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慈生 熊天寿 《重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5年第1期15-21,共7页
本文报道了重庆市主要14条江河中的轮虫。共计有18科、30属、65种。除长江、濑溪河等2条江河轮虫曾有过报导外,其余12条江河轮虫均为首次报道。
关键词 江河鱼类 饵料生物 轮虫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