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龙江中游嘉荫至萝北段夏季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张泽鹏 金洪宇 +3 位作者 鲁万桥 迟淼 邵惠丽 李雷 《水产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7-93,共7页
为摸清黑龙江中游重要江段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空间变化,于2022年6-7月(夏季)对黑龙江中游嘉荫至萝北江段及其附属支流的大型底栖动物进行采样调查,分析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种类组成、生物量、丰度及多样性等指标,以阐明大型... 为摸清黑龙江中游重要江段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空间变化,于2022年6-7月(夏季)对黑龙江中游嘉荫至萝北江段及其附属支流的大型底栖动物进行采样调查,分析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种类组成、生物量、丰度及多样性等指标,以阐明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空间变化,并为水生生物多样性的调查与监测提供基础数据,为保护珍稀鱼类提供重要的饵料生物参考依据。结果表明:黑龙江中游嘉荫至萝北江段共有大型底栖动物4门42科84个种类,包括节肢动物门70种,软体动物门10种,环节动物门3种及扁形动物门1种,优势种为四节蜉(Baetis sp.)和透明高翔蜉(Epeorus pellucidus)。大型底栖动物总平均生物量为(1.06±1.72)g/m^(2),总平均丰度为(8.57±5.89)ind./m^(2)。CLUSTER聚类分析结果显示,21个断面的大型底栖动物可划分为6组,存在极显著的空间差异(Global R=0.76,P<0.01)。SIMPER分析表明,引起黑龙江中游嘉荫至萝北段夏季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差异显著的主要种类为中华小长臂虾(Palaemonetes sinensis)、Neophylax sp.、八目石蛭(Erpodella octoculata)、折叠萝卜螺(Radix plicatula)及异春蜓属(Anisogomphus sp.)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底栖动物 黑龙江 群落结构 多样性
下载PDF
3种植物生长激素对2种底栖硅藻生长速率的影响 被引量:18
2
作者 李雅娟 刘淑范 李梅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8-21,共4页
采用原位光密度法探讨三十烷醇 (TA)、吲哚乙酸 (IAA)和赤霉素 (GA3)对咖啡形双眉藻 (Amphoraacof feaeformis)和盔状舟形藻 (Navichlacorymbosa)生长速率的影响。单因子试验结果表明 ,3种植物生长激素对 2种底栖硅藻生长速率均有显著... 采用原位光密度法探讨三十烷醇 (TA)、吲哚乙酸 (IAA)和赤霉素 (GA3)对咖啡形双眉藻 (Amphoraacof feaeformis)和盔状舟形藻 (Navichlacorymbosa)生长速率的影响。单因子试验结果表明 ,3种植物生长激素对 2种底栖硅藻生长速率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P <0 .0 5 )。其中IAA和GA3对 2种底栖硅藻的最佳质量浓度均为 0 .5mg/L ,TA对咖啡形双眉藻的最佳质量浓度为 1.0mg/L ,对盔状舟形藻的最佳质量浓度为 0 .1mg/L。正交多因子试验结果表明 ,培养 2种底栖硅藻的TA、IAA和GA3最佳质量浓度 (mg/L)配比分别为∶咖啡形双眉藻 0 .5∶0 .5∶0 .5 ;盔状舟形藻 0 .1∶0 .5∶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咖啡形双眉藻 盔状舟形藻 三十烷醇 吲哚乙酸 赤霉素 饵料 生长速率 底栖硅薄 植物生长激素
下载PDF
福建省水库底栖动物及渔业利用前景 被引量:10
3
作者 黄道明 杨汉运 +3 位作者 林永泰 栾建国 陈郁敏 林清俤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1995年第2期164-172,共9页
1989年4月至1990年1月对福建省33座不同类型水库底栖动物的调查,获各类底栖动物8科30属49种。并对底栖动物的种类组成、密度、生物量分布特点与水库水环境关系进行了初步揭示;根据底栖动物的种群密度和生物量,对调查水库进行了营养分类... 1989年4月至1990年1月对福建省33座不同类型水库底栖动物的调查,获各类底栖动物8科30属49种。并对底栖动物的种类组成、密度、生物量分布特点与水库水环境关系进行了初步揭示;根据底栖动物的种群密度和生物量,对调查水库进行了营养分类,提出了合理的渔业利用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 底栖动物 渔业利用 鱼类 饵料
下载PDF
褶皱臂尾轮虫的敞池增殖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永函 刘青 +2 位作者 赵艳 付春辉 任锦帅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1993年第8期1-5,共5页
池塘的底泥中蕴藏着丰富的轮虫休眠卵,搅动底泥使其上浮可促进萌发、繁衍形成轮虫种群数量高峰期。高峰期的生物量和持续的时间与水温、食物、pH等诸多因子有关,其中饵料浮游植物的种、量是重要影响因子。在大型浮游植物长期占优势的水... 池塘的底泥中蕴藏着丰富的轮虫休眠卵,搅动底泥使其上浮可促进萌发、繁衍形成轮虫种群数量高峰期。高峰期的生物量和持续的时间与水温、食物、pH等诸多因子有关,其中饵料浮游植物的种、量是重要影响因子。在大型浮游植物长期占优势的水体,轮虫种群数量增长极慢。作者还根据轮虫的现存量估算了轮虫池的供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虫 敞池 增殖
下载PDF
四种主要经济贝类的热忍受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廖一波 陈全震 +3 位作者 曾江宁 高爱根 刘晶晶 孙庆海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0-54,共5页
对中国4种经济贝类——泥蚶Tegillarca granosa、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和贻贝Mytilus galloprovincialis Larmark的临界热最大值(CTMax)进行了室内热效应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在夏季自然起始水温为28.0... 对中国4种经济贝类——泥蚶Tegillarca granosa、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和贻贝Mytilus galloprovincialis Larmark的临界热最大值(CTMax)进行了室内热效应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在夏季自然起始水温为28.0℃时,泥蚶、长牡蛎、缢蛏和贻贝的48-hCTMax分别为39.3℃,38.8℃,38.3℃和32.2℃。泥蚶、长牡蛎、缢蛏和贻贝的热忍受能力分别为泥蚶>长牡蛎>缢蛏>贻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类 温度 热忍受 临界热最大值
下载PDF
大型底栖动物的生物干扰对沉积环境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6
作者 孙思志 郑忠明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63-268,共6页
沉积物是水体中营养盐的重要蓄积库或释放源,在水生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地位。大型底栖动物由于栖息在水体沉积物表面或中间,其摄食、排泄、挖洞或建立管状洞穴结构等途经会改变底质的间隙率、表面组成、沉积能力以及底质中微生物的数量... 沉积物是水体中营养盐的重要蓄积库或释放源,在水生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地位。大型底栖动物由于栖息在水体沉积物表面或中间,其摄食、排泄、挖洞或建立管状洞穴结构等途经会改变底质的间隙率、表面组成、沉积能力以及底质中微生物的数量和群落结构,刺激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进而影响沉积物中营养盐通量。本文结合国内外的文献资料阐述了大型底栖动物的生物干扰对沉积物物理结构的影响、对底泥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对沉积物硝化、反硝化作用的影响以及对沉积物中有机物稳定性的影响;介绍了大型底栖动物对沉积物—水界面营养盐通量的影响的研究现状、测定和计算方法,以期更好地预测生物干扰作用对沉积物生物地球化学作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水生生态系统 大型底栖动物 微生物 营养盐通量
下载PDF
海产底栖硅藻的固定化培养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马志珍 张继红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1996年第2期13-19,共7页
本文研究了底栖硅藻双点舟形藻(Naviculadisipata)固定在藻酸盐胶珠中的生长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底栖硅藻的固定化培养可以增加藻的生长附着面积,提高藻的生长量。固定化培养后贮存30-360天,藻细胞都能较好... 本文研究了底栖硅藻双点舟形藻(Naviculadisipata)固定在藻酸盐胶珠中的生长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底栖硅藻的固定化培养可以增加藻的生长附着面积,提高藻的生长量。固定化培养后贮存30-360天,藻细胞都能较好地复活生长。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产底栖硅藻 固定化培养 扩种培养
下载PDF
培养条件对底栖硅藻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邹宁 孙东红 郭小燕 《水产养殖》 CAS 2005年第5期11-13,共3页
对底栖硅藻的培养条件和营养要求进行了探讨,并对在不同培养条件和营养条件下底栖硅藻表现出的生理生长反应进行了研究分析,用于指导海参、鲍鱼、海胆等底栖海珍品养殖中,底栖硅藻的培养与生产。
关键词 底栖硅藻 培养条件 固定化培养
下载PDF
崖城气田底栖动物中2种重金属及石油烃残毒量初步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黄颖华 张浩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4期58-62,共5页
根据2009年和2010年的调查资料,对崖城气田附近海域底栖动物污染物含量现状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2009年到2010年该气田附近生物体内污染物含量变化不明显,底栖动物未严重受到重金属和石油烃污染,该区域底栖动物各类群的生物质量状... 根据2009年和2010年的调查资料,对崖城气田附近海域底栖动物污染物含量现状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2009年到2010年该气田附近生物体内污染物含量变化不明显,底栖动物未严重受到重金属和石油烃污染,该区域底栖动物各类群的生物质量状况良好,气田的开发活动对附近海区影响相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崖城气田 底栖动物 重金属 石油烃 残毒量
下载PDF
池塘中摇蚊科幼虫现存量和生产力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谢祚浑 周一兵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1990年第3期7-17,共11页
根据1986年4月至1987年6月,在金州渔场进行的采集研究,摇蚊科幼虫的年消长状况是两个高峰期(5~7月;2~3月)两个低峰期(8~10月;4~5月)。通过逻辑斯帝方程的计算,金州渔场204池摇蚊幼虫种群自然内禀增长率r为0.027;最大持续产量Msy为7.... 根据1986年4月至1987年6月,在金州渔场进行的采集研究,摇蚊科幼虫的年消长状况是两个高峰期(5~7月;2~3月)两个低峰期(8~10月;4~5月)。通过逻辑斯帝方程的计算,金州渔场204池摇蚊幼虫种群自然内禀增长率r为0.027;最大持续产量Msy为7.16(个/d);最大持续产量的种群水平NMsy为530(个/d);104池的r值为0.1135;Msy为252(个/d),NMsy为4442(个/d)。针对204池细长摇蚊的跟踪采集,并应用Allen所建方程计算得单位面积的真正净产量为141233(mg/m^2);P/B系数为24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摇蚊科 幼蚊 现存量 生产力
下载PDF
底栖硅藻生产性培养中的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2
11
作者 赵玉明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402-406,共5页
为了优化筛选中国北方地区底栖硅藻的生产性培养方法,参照现有的培养方式,采用3种培养措施进行底栖硅藻的生产性培养:措施Ⅰ:光照度2500~3000lx,翻筐1次/24h;措施Ⅱ:光照度2500~3000lx,翻筐1次/72h;措施Ⅲ:光照度1500~2000lx,翻筐1次... 为了优化筛选中国北方地区底栖硅藻的生产性培养方法,参照现有的培养方式,采用3种培养措施进行底栖硅藻的生产性培养:措施Ⅰ:光照度2500~3000lx,翻筐1次/24h;措施Ⅱ:光照度2500~3000lx,翻筐1次/72h;措施Ⅲ:光照度1500~2000lx,翻筐1次/72h。结果表明:培养措施Ⅰ和Ⅲ获得的底栖硅藻种类组成(大型舟型藻、小型舟型藻、楔形藻、菱形藻、直链藻、卵形藻的密度百分比分别为11.56±4.64,78.27±9.63,0.823±0.25,2.57±1.06,0.01±0.01,6.78±1.34和0.15±0.03,79.71±12.72,0.23±0.09,0.64±0.12,0.01±0.01,19.262±6.64)优于培养措施Ⅱ(大型舟型藻、小型舟型藻、楔形藻、菱形藻、直链藻、卵形藻的密度百分比依次为23.56±10.47,38.47±9.85,22.51±9.86,10.24±2.86,5.22±1.68,0.007±0.002),但培养措施Ⅲ所获得底栖硅藻总密度显著较低。说明采用较强的光照度(针对小型舟型藻类而言)结合每日翻筐的培养措施既能保证较优质的底栖硅藻种类组成,又提高了生长速度,迎合了水产经济动物苗种生产培养中对底栖硅藻的大量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栖硅藻 生产性培养 种类组成
下载PDF
舟山朱家尖岛的海滨底栖无脊椎动物 被引量:4
12
作者 尤仲杰 王一农 《浙江水产学院学报》 1993年第1期40-51,共12页
根据1986~1987年逐月调查和1987年以来结合教学实习采集的朱家尖海滨底栖无脊椎动物资料,并参考前人对该岛的调查,叙述了朱家尖岛海滨底栖无脊椎动物10门257种,分析了生活潮区、栖息底质等,提出了该岛潮间带生物资源保护的建议。
关键词 舟山朱家尖 海滨 底栖 无脊椎动物
下载PDF
水蚯蚓及其人工养殖技术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华芬 凌志勇 《内陆水产》 2002年第8期21-22,共2页
关键词 水蚯蚓 人工养殖技术 建池 培池 引种 接种
下载PDF
温度对四角蛤蜊存活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赵匠 李霞 《松辽学刊(自然科学版)》 1993年第3期32-35,共4页
根据天津大港电厂扩建工程的需要,对四角蛤蜊存活的各项温度指标进行了试验。四角蛤蜊起始致死温是随驯化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最高起始致死温度为36.9℃,生长的周平均最高温度为28.3℃。
关键词 四角蛤蜊 贝类 温度 底栖动物
下载PDF
大兴凯湖底栖动物
15
作者 姜作发 战培荣 +2 位作者 赵吉伟 赵春刚 董崇智 《水产学杂志》 CAS 2002年第1期35-36,53,共3页
2 0 0 1年 7月、9月对大兴凯湖底栖动物进行了研究。底栖动物共计 7种 ,以水生昆虫为主 ,占4 2 9%。密度为 117 2个 /m2 ,寡毛类占 91 0 % ,水生昆虫占 6 8% ,甲壳类占 2 2 % ;生物量为 5 80 0 0g/m2 ,甲壳类占 89 8% ,寡毛类占 9 ... 2 0 0 1年 7月、9月对大兴凯湖底栖动物进行了研究。底栖动物共计 7种 ,以水生昆虫为主 ,占4 2 9%。密度为 117 2个 /m2 ,寡毛类占 91 0 % ,水生昆虫占 6 8% ,甲壳类占 2 2 % ;生物量为 5 80 0 0g/m2 ,甲壳类占 89 8% ,寡毛类占 9 6 %。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凯湖 底栖动物 密度 生物量 品种 季节
下载PDF
浅谈不同淡水生境大型底栖动物采样方法 被引量:3
16
作者 邵美玲 《安徽农学通报》 2011年第11期45-45,58,共2页
大型底栖动物是水生生物学教学中的常用实验材料,但在不同的生境中采样方法不同。根据生境特征总结了淡水大型底栖动物的采样方法。
关键词 底栖动物 实验教学 野外采样
下载PDF
四角蛤蜊稚贝的温度试验初探 被引量:2
17
作者 赵匠 《松辽学刊(自然科学版)》 1999年第1期29-32,共4页
本文对四角蛤蜊稚贝存活的各项温度指标进行了室内研究,结果表明,四角蛤蜊稚贝起始致死温度是随着驯化的变化而改变,最高起始致死温度为35.1℃,生长的周平均最高温度为27.
关键词 四角蛤蜊 稚贝 温度试验 对虾 饵料
下载PDF
水蚯蚓的人工养殖技术(下)
18
作者 吴江 彭绍君 张泽芸 《中国水产》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1期26-27,共2页
五、饲料与饲养管理 1.工具 除了粪桶、扁担、铁铲、提桶等常规工具外,尚须准备几把“T”形木耙,其规格为横木0.8m,竖柄1.8m,两块边长为1.2m的正方形聚乙烯滤布,四边穿上纲绳;几只塑料大盆(直径40~60cm)、几块略大于盆口的罗纹纱布、... 五、饲料与饲养管理 1.工具 除了粪桶、扁担、铁铲、提桶等常规工具外,尚须准备几把“T”形木耙,其规格为横木0.8m,竖柄1.8m,两块边长为1.2m的正方形聚乙烯滤布,四边穿上纲绳;几只塑料大盆(直径40~60cm)、几块略大于盆口的罗纹纱布、盆盖及聚乙烯布缝制的小抄网。参见示意图2。 2.饲料及其投喂 水蚯蚓的食物是有机质,特别爱吃具有甜酸味的饲料。从理论上讲,一切无毒害的富含有机质的东西都可作为水蚯蚓的饲料,因此畜禽粪肥、生活污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蚯蚓 人工养殖 养殖技术
下载PDF
盐碱池塘底栖动物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赵文 董双林 +1 位作者 张美昭 张兆琪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39-243,共5页
研究了不同放养模式的高青盐碱池塘底栖动物的种类组成、生物量及其季节变动 .结果表明 ,盐碱池塘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简单 ,主要优势种是羽摇蚊幼虫和奥特开水丝蚓 .底栖动物密度和生物量无鱼对照池比养鱼池高得多 ,平均密度 (nar/m-2 )... 研究了不同放养模式的高青盐碱池塘底栖动物的种类组成、生物量及其季节变动 .结果表明 ,盐碱池塘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简单 ,主要优势种是羽摇蚊幼虫和奥特开水丝蚓 .底栖动物密度和生物量无鱼对照池比养鱼池高得多 ,平均密度 (nar/m-2 )和生物量 (ρA/gm-2 )分别为 110 3(4 0~ 2 0 85 )m-2 和 4.6 1(0 .15~ 12 .91)gm-2 ,养鱼池底栖动物nar/m-2 和 ρA/ gm-2 分别为 5 4~ 16 1m-1和 0 .14~ 0 .5 4gm-2 .底栖动物密度和生物量在春夏之交有一高峰 .对盐碱池塘底栖动物种、量特点及其与鱼类捕食和一些生态因子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图 3表 3参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栖动物 羽摇蚊幼虫 种类组成 生物量 密度 盐碱池塘
下载PDF
海洋底栖硅藻筛选及其生物学和营养成分分析 被引量:9
20
作者 邢荣莲 钱振明 +1 位作者 王长海 汤宁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495-1500,共6页
采用平板法从大连近海筛选底栖硅藻,利用扫描电子显微技术(SEM)进行鉴定,并将筛选出的硅藻培养于f/2培养基中,分别对其生物学特点(包括细胞形态、附着能力和细胞壁特点)及营养成分(包括细胞内蛋白质、总糖、粗脂肪和灰分)进行分析.共筛... 采用平板法从大连近海筛选底栖硅藻,利用扫描电子显微技术(SEM)进行鉴定,并将筛选出的硅藻培养于f/2培养基中,分别对其生物学特点(包括细胞形态、附着能力和细胞壁特点)及营养成分(包括细胞内蛋白质、总糖、粗脂肪和灰分)进行分析.共筛选出双菱缝舟藻、半裸舟形藻、双尖菱板藻细头变种、易变双眉藻眼状变种、盔状舟形藻、菱形藻、小形舟形藻和咖啡形双眉藻8种微型底栖硅藻,其细胞大小为35.9μm×9.6μm^6.7μm×3.3μm,比生长速率为0.31~0.56 d-1,细胞壁较薄及附着强度等生物学特点适宜不同生长阶段底栖水产经济动物幼体的摄食习性;细胞内蛋白质、总糖、粗脂肪和灰分质量分数分别为2.22%~22.97%、1.40%~27.36%、19.98%~35.41%和19.79%~41.03%,其中半裸舟形藻、易变双眉藻眼状变种、盔状舟形藻、菱形藻和小形舟形藻的营养成分含量相对较高,具有作为鲍和海胆等海洋经济动物早期生长所需的底栖硅藻饵料的开发和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栖硅藻 筛选 形态 营养成分 饵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