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饲料中不同脂肪源对黄鳝生长的影响
1
作者 王言海 《黑龙江水产》 2024年第5期578-581,共4页
试验旨在探究饲料中不同脂肪源对黄鳝(Monopterus albus)生长性能的影响,确定黄鳝养殖生产中最适的饲料脂肪源。试验选择体重约20 g的健康的黄鳝500尾,按照单因素实验设计,均分为5个处理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黄鳝。各组黄鳝分别... 试验旨在探究饲料中不同脂肪源对黄鳝(Monopterus albus)生长性能的影响,确定黄鳝养殖生产中最适的饲料脂肪源。试验选择体重约20 g的健康的黄鳝500尾,按照单因素实验设计,均分为5个处理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黄鳝。各组黄鳝分别投喂以鱼油、豆油、棕榈油、亚麻籽油和菜籽油为脂肪源的饲料。投喂10周后,检测各组黄鳝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及饲料系数等生长性能指标。结果显示,投喂含有鱼油和豆油的饲料之后,其试验末重、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投喂棕榈油组、亚麻籽油和菜籽油组(P<0.05)。投喂含有鱼油和豆油的饲料后,其饲料系数显著低于投喂棕榈油组、亚麻籽油和菜籽油组(P<0.05)。不同脂肪源饲料对黄鳝的脏体比和肝体比形体指标无显著影响(P>0.05)。研究结果表明,黄鳝养殖生产中使用鱼油和豆油对其生长性能效果较好,可以考虑使用豆油替代部分鱼油进行养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油 豆油 棕榈油 菜籽油 亚麻籽油 黄鳝(Monopterus albus) 生长性能
下载PDF
鳗鱼骨矿物质脱除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刘海琴 赵利 +2 位作者 刘建涛 苏伟 谢伟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1期13851-13853,共3页
[目的]研究鳗鱼骨矿物质的脱除工艺。[方法]以料液比、温度、盐酸浓度、换液频率、搅拌与否为因素,鳗鱼骨浸酸过程中矿物质钙的溶出速率为指标,研究各因素对鳗鱼骨矿物质脱除的影响,确定鳗鱼骨矿物质的脱除工艺。[结果]鳗鱼骨胶原蛋白... [目的]研究鳗鱼骨矿物质的脱除工艺。[方法]以料液比、温度、盐酸浓度、换液频率、搅拌与否为因素,鳗鱼骨浸酸过程中矿物质钙的溶出速率为指标,研究各因素对鳗鱼骨矿物质脱除的影响,确定鳗鱼骨矿物质的脱除工艺。[结果]鳗鱼骨胶原蛋白提取过程中用盐酸溶液脱除其中的矿物质,可提高胶原蛋白质量。料液比为1∶8(g/ml)时,鳗鱼骨浸酸过程中钙离子可充分溶出。随着盐酸浓度的增加,鳗鱼骨浸酸过程中钙离子的溶出量增加。鳗鱼骨矿物质的最佳脱除工艺为:盐酸浓度0.5 mol/L,料液比1∶8(g/ml),温度15℃,静置,每1 h换液1次,共换3次。[结论]脱除矿物质后,鳗鱼骨的灰分含量由41.22%降低至0.03%,蛋白质含量由40.54%提高至81.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鳗鱼骨 矿物质 脱除工艺
下载PDF
投喂频率对斑点叉尾鮰幼鱼生长、饲料利用和鱼体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22
3
作者 董桂芳 胡振雄 +3 位作者 黄峰 张志平 胡鑫 万祖德 《渔业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8-53,共6页
通过8周的生长试验,研究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幼鱼(初始体重约4.5 g)的最适投喂频率。试验饲料为自制配合饲料,粗蛋白38%,总能19.0 kJ/g。设计了1~5次/d(M1-M5)5种投喂频率。结果表明:M2、M3、M4组摄食率均显著高于M1和M5组... 通过8周的生长试验,研究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幼鱼(初始体重约4.5 g)的最适投喂频率。试验饲料为自制配合饲料,粗蛋白38%,总能19.0 kJ/g。设计了1~5次/d(M1-M5)5种投喂频率。结果表明:M2、M3、M4组摄食率均显著高于M1和M5组(P<0.05),其中M4组最大。M3、M4、M5组的特定生长率均显著高于M1组(P<0.05),其中M3组最大。M2、M3、M4、M5组的干物质表观消化率均显著高于M1组(P<0.05),M3和M4组的蛋白和能量表观消化率均显著高于M1和M2组(P<0.05)。M3组干物质含量显著高于M1和M2组(P<0.05),M2、M3、M4和M5组的粗蛋白、粗脂肪和能量含量均显著高于M1组(P<0.05)。因此,本研究建议,斑点叉尾鮰幼鱼养殖的最适投喂频率为3次/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喂频率 饲料利用 鱼体组成 斑点叉尾鮰
下载PDF
复方中草药对黄鳝生长、非特异性免疫及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2
4
作者 李金龙 胡毅 +5 位作者 郇志利 戴振炎 肖调义 毛盼 刘庄鹏 张俊智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26-30,共5页
以初始体重(20.53±0.18)g的黄鳝(Monopterus albus)为研究对象,将复方中草药按不同质量比添加到黄鳝基础料中,即D1(0)、D2(0.5%)、D3(1.0%)、D4(2.0%),养殖试验持续90 d。研究表明,复方中草药能一定程度地提高黄鳝成活率,其中1.0%... 以初始体重(20.53±0.18)g的黄鳝(Monopterus albus)为研究对象,将复方中草药按不同质量比添加到黄鳝基础料中,即D1(0)、D2(0.5%)、D3(1.0%)、D4(2.0%),养殖试验持续90 d。研究表明,复方中草药能一定程度地提高黄鳝成活率,其中1.0%和2.0%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1.0%组增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饲料中添加中草药均能显著降低黄鳝GLU(血糖)、TG(甘油三酯)、TC(总胆固醇)含量(P<0.05),1.0%和2.0%组BUN(尿素氮)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饲料中添加1.0%中草药能降低AS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LT(丙氨酸转氨酶)活性,其中AST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各添加组均能显著提高黄鳝T-AOC(抗氧化力)活力(P<0.05),且各添加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当添加量为1.0%时,SOD(超氧化物歧化酶)、LSZ(溶菌酶)、C3、C4、CAT(过氧化氢酶)等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黄鳝肠道消化酶活性随中草药添加量呈先升后降趋势,且添加量为1.0%时消化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添加中草药均能显著降低黄鳝粗脂肪和灰分含量(P<0.05),且能一定程度地提高鱼体粗蛋白含量,其中1.0%组粗蛋白含量最高(P<0.05),但对黄鳝鱼体水分含量无显著影响。综上所述,饲料中添加1.0%该复方中草药对黄鳝生长、非特异性免疫、肠道消化酶活性及鱼体品质有明显的促进和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中草药 黄鳝 生长 非特异性免疫 消化酶 体成分
下载PDF
投喂频率对黄鳝幼鱼摄食、生长及饵料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17
5
作者 杨帆 张世萍 +3 位作者 韩凯佳 李贤 王春芳 谭肖英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0-54,82,共6页
研究了不同投喂频率对黄鳝(Monopterus albus)摄食率、特定生长率、饵料效率、体重分化、鱼体组成的影响。试验共设5组不同投喂频率(2、3、4、12次/d和24次/d),每组3个重复,试验持续30 d。结果显示:投喂频率4次/d组的摄食率显著高于其... 研究了不同投喂频率对黄鳝(Monopterus albus)摄食率、特定生长率、饵料效率、体重分化、鱼体组成的影响。试验共设5组不同投喂频率(2、3、4、12次/d和24次/d),每组3个重复,试验持续30 d。结果显示:投喂频率4次/d组的摄食率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5);特定生长率有不同程度增高,4次/d组达到最高(P<0.05);饲料利用效率4次/d组显著高于2次/d组(P<0.05),与其它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随着投喂频率增加,各试验组组内个体体重无显著差异(P>0.05),黄鳝的规格趋于整齐。试验各组黄鳝的鱼体成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饵料蛋白质和能量的表观消化率,在4次/d时达到最高(P<0.05)。试验表明:黄鳝的生长受投喂频率的影响,每天投喂4次是黄鳝养殖的最佳投喂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鳝(Monopterus albus) 投喂频率 生长
下载PDF
病原性溶藻弧菌对大黄鱼鳃黏液黏附作用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鄢庆枇 陈强 +2 位作者 马甡 庄峙厦 王小如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0-86,共7页
采用^3H-TdR同位素示踪方法研究了溶藻弧菌对大黄鱼鳃黏液黏附作用.结果表明,溶藻弧菌的黏附量随着菌浓度的增加而升高并在180 min后达到饱和;在温度15~30℃、pH偏酸条件下黏附作用较强,Na+是溶藻弧菌黏附作用必需的,Ca^2+起着辅助作... 采用^3H-TdR同位素示踪方法研究了溶藻弧菌对大黄鱼鳃黏液黏附作用.结果表明,溶藻弧菌的黏附量随着菌浓度的增加而升高并在180 min后达到饱和;在温度15~30℃、pH偏酸条件下黏附作用较强,Na+是溶藻弧菌黏附作用必需的,Ca^2+起着辅助作用;溶藻弧菌经营养饥饿、热处理及高碘酸处理后黏附作用有明显下降;8种碳水化合物都有不同程度的促进溶藻弧菌的黏附作用,其中葡萄糖、甘露糖、果糖及麦芽糖有明显促进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海水中的溶藻弧菌可很好地黏附于大黄鱼鳃黏液,其黏附作用受环境因子影响,并且与溶藻弧菌的表面碳水化合物、热敏结构等有着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藻弧菌 黏附作用 大黄鱼 鳃黏液
下载PDF
溶藻弧菌对大黄鱼表皮黏液的黏附特性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鄢庆枇 陈强 +2 位作者 马甡 庄峙厦 王小如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0-105,共6页
采用3H-TdR同位素示踪方法研究了溶藻弧菌对大黄鱼表皮黏液的黏附机制.试验结果表明溶藻弧菌经营养饥饿、热处理、抗体处理、蛋白酶及高碘酸处理后黏附作用明显下降;在8种碳水化合物的干扰下溶藻弧菌的黏附作用会有一定程度的变化,其中... 采用3H-TdR同位素示踪方法研究了溶藻弧菌对大黄鱼表皮黏液的黏附机制.试验结果表明溶藻弧菌经营养饥饿、热处理、抗体处理、蛋白酶及高碘酸处理后黏附作用明显下降;在8种碳水化合物的干扰下溶藻弧菌的黏附作用会有一定程度的变化,其中葡萄糖、果糖、甘露糖能明显促进溶藻弧菌的黏附作用;溶藻弧菌对大黄鱼表皮黏液中较大分子量的物质有较强的亲和力.这些结果表明溶藻弧菌对大黄鱼表皮黏液存在特异性黏附作用,这种黏附与细菌活力、其表面的蛋白类、糖类等物质以及黏液的化学组成都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藻弧菌 黏附作用 大黄鱼 黏液
下载PDF
饲料蛋白质含量对黄鳝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0
8
作者 闫建林 储张杰 +3 位作者 龚世园 龚文杰 袁兆嘉 袁汉文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56-158,共3页
用不同蛋白质含量的饲料对黄鳝进行了养殖试验。结果显示,当饲料中蛋白质含量为35%~45%时,黄鳝生长速度快,饵料系数低,但黄鳝的终体重、相对增重率和相对增长率以饲料蛋白质含量为45%最好。
关键词 饲料 蛋白质含量 黄鳝 生长
下载PDF
肉骨粉、豆粕替代鱼粉水平对黄鳝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曹志华 罗静波 +1 位作者 文华 付斌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中旬)》 CAS 2007年第1期28-30,44,共4页
分别用肉骨粉和豆粕为蛋白源等氮替代0%、7.5%、15.0%、22.5%、30.0%、37.5%的鱼粉,对平均体重8.05g的黄鳝(Monopterus albus),进行生长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肉骨粉和豆粕在饲料中含量的增加,黄鳝增重率下降,饵料系数增加,蛋白质利用率下... 分别用肉骨粉和豆粕为蛋白源等氮替代0%、7.5%、15.0%、22.5%、30.0%、37.5%的鱼粉,对平均体重8.05g的黄鳝(Monopterus albus),进行生长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肉骨粉和豆粕在饲料中含量的增加,黄鳝增重率下降,饵料系数增加,蛋白质利用率下降;在肉骨粉替代试验中,增重率在对照组和试验组中存在显著差异,在豆粕替代试验中,对照组与7.5%的替代组之间增重率无显著差异。考虑到增重率、饵料系数和蛋白质的利用率及经济因素,在黄鳝配合饲料中肉骨粉替代在22.5%以内,豆粕替代在15.0%以内对黄鳝的生长不会造成明显的影响,且黄鳝配合饲料中鱼粉含量不应低于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鳝(Monopterus albus) 鱼粉 内骨粉 豆粕 替代
下载PDF
黄鳝体内寄生虫感染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杨代勤 陈芳 +1 位作者 苏应兵 杨丽丽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331-1333,共3页
对黄鳝体内寄生虫感染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鳝体内寄生虫主要为毛细线虫和新棘衣棘头虫;毛细线虫的感染率为18.6%~76.2%,平均54.2%,感染强度为1.2~5.1,平均4.3;新棘衣棘头虫的感染率为27.9%~86.5%,平均70.8%,感染强度为6.8~2... 对黄鳝体内寄生虫感染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鳝体内寄生虫主要为毛细线虫和新棘衣棘头虫;毛细线虫的感染率为18.6%~76.2%,平均54.2%,感染强度为1.2~5.1,平均4.3;新棘衣棘头虫的感染率为27.9%~86.5%,平均70.8%,感染强度为6.8~22.3,平均17.1,两种寄生虫对黄鳝的感染率和感染强度均随黄鳝体长的增大而增大。新棘衣棘头虫和毛细线虫在黄鳝体内呈聚集分布,但其寄生对黄鳝的肥满度没有产生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鳝 寄生虫 感染
下载PDF
外源激素戊酸雌二醇对黄鳝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龚文杰 龚世园 +4 位作者 储张杰 袁兆嘉 闫建林 郭灿灿 王松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37-939,共3页
将戊酸雌二醇添加到饲料中,对池塘网箱黄鳝进行周年饲养。结果显示,同月份B、C两组黄鳝平均体重比对照组A要大,但3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表明戊酸雌二醇对网箱养殖条件下黄鳝的生长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性腺重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关键词 戊酸雌二醇 黄鳝 生长 网箱养殖
下载PDF
豆粕替代部分鱼粉对黄鳝生长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曹志华 罗静波 +1 位作者 文华 付斌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068-1070,共3页
以豆粕为蛋白源等氮替代0%、7.5%、15%、22.5%、30%、37.5%的鱼粉,对黄鳝(平均体重8.05 g)进行了生长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饲料中豆粕的增加,黄鳝增重率下降,饵料系数增加,蛋白质利用率下降;对照组与7.5%的替代组之间增重率无显著差异。... 以豆粕为蛋白源等氮替代0%、7.5%、15%、22.5%、30%、37.5%的鱼粉,对黄鳝(平均体重8.05 g)进行了生长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饲料中豆粕的增加,黄鳝增重率下降,饵料系数增加,蛋白质利用率下降;对照组与7.5%的替代组之间增重率无显著差异。考虑到增重率、饵料系数和蛋白质的利用率及经济因素,在黄鳝配合饲料中,添加豆粕在15.0%以内,且鱼粉含量仍不低于30%,对黄鳝的生长不会造成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鳝 鱼粉 豆粕
下载PDF
人工诱导黄鳝排卵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周定刚 傅天佑 谭永洪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280-282,共3页
1985年以来,我们在探索黄鳝性腺发育规律的基础上,分别选用LHRH-A、HCG、鲤鱼脑垂体、黄鳝脑垂体、FSH、LH、利血平(RES)、α-甲基-对酪氨酸(a-MPT)以及peridone(DOM)等,先后共进行70余批催产试验。1986年诱导排卵初获成功,经过3年重复... 1985年以来,我们在探索黄鳝性腺发育规律的基础上,分别选用LHRH-A、HCG、鲤鱼脑垂体、黄鳝脑垂体、FSH、LH、利血平(RES)、α-甲基-对酪氨酸(a-MPT)以及peridone(DOM)等,先后共进行70余批催产试验。1986年诱导排卵初获成功,经过3年重复,连续获得成功。本文首次报道LHRH-A和HCG诱导黄鳝排卵的部分研究结果,并对亲鳝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鳝 诱导排卵 外源激素
下载PDF
黄鳝血清总脂含量与体长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廷华 曾凡坤 +2 位作者 夏水容 陈亮 罗召斌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9期9267-9268,共2页
[目的]为了探讨黄鳝血清总脂含量与体长的相关性。[方法]以处于繁殖季节的体长为19.3~68.0 cm的53尾黄鳝为研究对象,采用香草醛法测定不同体长黄鳝的血清总脂含量,并分析体长与黄鳝血清总脂含量的关系。[结果]黄鳝血清的总脂含量为3.94... [目的]为了探讨黄鳝血清总脂含量与体长的相关性。[方法]以处于繁殖季节的体长为19.3~68.0 cm的53尾黄鳝为研究对象,采用香草醛法测定不同体长黄鳝的血清总脂含量,并分析体长与黄鳝血清总脂含量的关系。[结果]黄鳝血清的总脂含量为3.94~11.61 mg/ml。黄鳝体长(x)与血清总脂含量(y)间的回归方程为y=5.526 1 x+392.7(r=0.373 8),说明两者间存在显著正相关。[结论]在繁殖期间黄鳝血清总脂含量随体长变化不大,这使黄鳝在繁殖期间血清总脂含量处于较稳定的生理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鳝 血清 总脂 体长
下载PDF
黄鳝消化酶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刘家芳 杨代勤 阮国良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04-807,共4页
研究了黄鳝胃、肠道、肝脏等消化器官内蛋白酶、胰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活性。结果表明,蛋白酶在不同消化组织的活性大小从高到低依次为胃>前肠>后肠>肝脏;胰蛋白酶的活性从高到低依次为前肠>胃>后肠>肝脏;淀粉... 研究了黄鳝胃、肠道、肝脏等消化器官内蛋白酶、胰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活性。结果表明,蛋白酶在不同消化组织的活性大小从高到低依次为胃>前肠>后肠>肝脏;胰蛋白酶的活性从高到低依次为前肠>胃>后肠>肝脏;淀粉酶的活性从高到低依次为后肠>前肠>肝脏>胃;脂肪酶的活性从高到低依次为后肠>肝脏>前肠>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鳝 消化器官 消化酶
下载PDF
黄鳝体长与血清胆固醇含量关系的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廷华 曾凡坤 +2 位作者 李念 陈亮 田晓花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44-146,共3页
测定了不同体长黄鳝血清的胆固醇含量,发现黄鳝体长(x)与血清胆固醇含量(y)之间存在极显著的直线相关,回归方程y=6.059x+2.164,相关系数r=0.628 6。
关键词 黄鳝 体长 血清 胆固醇
下载PDF
LAS与百螺敌对泥鳅的联合毒性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于淑池 夏秋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4期10498-10500,共3页
[目的]研究LAS和百螺敌两种污染物对泥鳅的联合毒性效应及机理。[方法]在实验室条件下,以静水生物测试法研究了LAS(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与百螺敌(三苯基乙酸锡)对泥鳅的单一与联合毒性,并采用Marking相加指数法对两者的联合毒性进行了评价... [目的]研究LAS和百螺敌两种污染物对泥鳅的联合毒性效应及机理。[方法]在实验室条件下,以静水生物测试法研究了LAS(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与百螺敌(三苯基乙酸锡)对泥鳅的单一与联合毒性,并采用Marking相加指数法对两者的联合毒性进行了评价。[结果]单一毒性试验表明,百螺敌对泥鳅为剧毒级,LAS对泥鳅为高毒级。LAS对泥鳅单独作用24、487、2和96 h的LC50及安全浓度分别为22.4702、0.4081、9.3641、8.698和5.050 mg/L;百螺敌的相应数值为1.425、1.215、0.9380、.800和0.265 mg/L。联合毒性试验表明,LAS-百螺敌对泥鳅联合作用24、487、2和96 h的AI值分别为0.113、0.2350、.231、0.521,表现出协同效应,并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强。[结论]研究LAS-百螺敌联合毒性对探讨两者对水生生物作用的机理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S 百螺敌 泥鳅急性毒性 半致死浓度 联合毒性
下载PDF
河流弧菌对牙鲆表皮黏液黏附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邹文政 鄢庆枇 +2 位作者 纪荣兴 张俊杰 郭国军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54-160,共7页
为了解河流弧菌对牙鲆表皮黏液的黏附特性,采用^3H—TdR同位素示踪方法研究了细菌浓度、孵育时间、孵育温度、pH值、阳离子、碳水化合物等因子对河流弧菌黏附作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河流弧菌能很好地黏附于牙鲆表皮黏液,黏附量随... 为了解河流弧菌对牙鲆表皮黏液的黏附特性,采用^3H—TdR同位素示踪方法研究了细菌浓度、孵育时间、孵育温度、pH值、阳离子、碳水化合物等因子对河流弧菌黏附作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河流弧菌能很好地黏附于牙鲆表皮黏液,黏附量随菌浓度升高而增大并符合饱和黏附动力学:y=417.891n(x)+691.57(R^2=0.986);在30℃下黏附量随着孵育时间的延长而增加,180min趋于饱和;孵育温度在4~30℃范围内黏附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多,30℃时黏附量最大;pH值酸性较碱性黏附作用明显,pH为5时最强;NaCl浓度在0.5%~4.5%范围内,细菌黏附作用随着浓度升高而增强,较纯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Ca^2+,Mg^2+能显著加强河流弧菌的黏附作用,但Ca^2+作用明显超过Mg^2+;葡萄糖等8种碳水化合物能显著促进河流弧菌的黏附作用(P〈0.05)。以上结果说明:河流弧菌对牙鲆表皮黏液的黏附量较大,这有利于进一步感染、致病;河流弧菌的黏附作用受温度、pH值、阳离子、碳水化合物等多种环境因子的影响,较高的水温有利于河流弧菌的黏附,有利于疾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弧菌 牙鲆 表皮黏液 黏附作用
下载PDF
孟加拉进口黄鳝中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昱 袁增壮 +5 位作者 聂福平 肖进文 杨俊 李应国 叶自霞 李正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24期9997-9999,10026,共4页
[目的]了解致病性睹水气单胞菌的存在状况和风险水平.[方法]采用分离培养、生化鉴定、序列测定和动物试验等方法,对2批孟加拉进口黄鳝进行致病性睹水气单胞菌检测.[结果]从孟加拉进口黄鳝体内分离出4株高度致病性的嗜水气单胞菌.嗜水气... [目的]了解致病性睹水气单胞菌的存在状况和风险水平.[方法]采用分离培养、生化鉴定、序列测定和动物试验等方法,对2批孟加拉进口黄鳝进行致病性睹水气单胞菌检测.[结果]从孟加拉进口黄鳝体内分离出4株高度致病性的嗜水气单胞菌.嗜水气单胞菌对孟加拉黄鳝本身致病性不明显,但是对小鼠的致病性却高达10 000~ 100 000 CFU/ml.[结论]孟加拉进口黄鳝存在致病性睹水气单胞菌的感染,且对我国的食品和卫生安全存在一定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加拉黄鳝 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 分离 鉴定
下载PDF
黄鳝越冬前后肌肉及肝脏中脂肪含量变化 被引量:4
20
作者 吴湘香 周秋白 苏增金 《饲料工业》 2005年第22期33-34,共2页
介绍了人工养殖的鳝鱼肌肉及肝脏脂肪含量在越冬期间的变化情况。试验结果表明,越冬期间黄鳝肌肉中脂肪含量从2.9%下降到1.7%,下降幅度为41.4%;肝脏中脂肪含量呈上升趋势,从0.7%上升到1.2%,上升幅度为46.2%。
关键词 黄鳝 越冬 肌肉 肝脏 脂肪含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