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16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家鸡对丝带凤蝶性二型体色的反应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增焘 喻龙 +1 位作者 焦晓国 常海珍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141-148,F0003,共9页
旨在明确丝带凤蝶成虫Sericinus montelus Gray在全光谱范围内存在性二型体色,评估鸟类对丝带凤蝶性二型体色的识别度,推测性二型体色是否对雌雄丝带凤蝶个体的生存概率产生影响。先用光谱检测仪测量丝带凤蝶雌雄成虫的反射光谱,分析反... 旨在明确丝带凤蝶成虫Sericinus montelus Gray在全光谱范围内存在性二型体色,评估鸟类对丝带凤蝶性二型体色的识别度,推测性二型体色是否对雌雄丝带凤蝶个体的生存概率产生影响。先用光谱检测仪测量丝带凤蝶雌雄成虫的反射光谱,分析反射光谱特征;再通过家鸡Gallus gallus domesticus视觉模型估算丝带凤蝶雌雄体色与预设背景的颜色差异。最后以小鸡为捕食者设计行为学试验,观测小鸡捕食雌雄丝带凤蝶成虫的行为反应。反射光谱测量结果显示雌雄丝带凤蝶在可见光和紫外波段都具有体色差异,雄性在前后翅白斑测量点上的亮度明显高于雌性。鸟类视觉模型结果表明,雄性丝带凤蝶所有测量点在明暗视觉(远距离)和颜色视觉(近距离)中的识别度值都高于识别阈值3,捕食者容易识别;但是雌性丝带凤蝶前翅和后翅黄白斑识别度值在明暗视觉和颜色视觉中都介于1与3之间,捕食者不易区分。捕食行为试验数据分析发现,捕食者发现猎物的潜伏时间及攻击潜伏时间没有显著差异,但小鸡啄食雄性猎物的次数及处理时间都显著高于雌性猎物。由此可见,与雌性丝带凤蝶相比,雄性在全光谱范围内的确具有更加亮丽的体色,但这种亮丽的视觉信号更易吸引鸟类捕食者的注意,带来了更高的捕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鸡 丝带凤蝶 性二型 捕食 反射光谱 视觉模型
下载PDF
基于混合空洞卷积和注意力多尺度网络的残饵密度估计
2
作者 张丽珍 李延天 +3 位作者 李志坚 孟雄栋 张永琪 吴迪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37-145,共9页
及时、准确地估算饵料盘中残留饲料量是提高养殖效益的重要措施。针对虾类养殖场景下残饵检测模型复杂度高、计数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空洞卷积和注意力多尺度网络(hybrid dilated convolution and attention multi-scale ne... 及时、准确地估算饵料盘中残留饲料量是提高养殖效益的重要措施。针对虾类养殖场景下残饵检测模型复杂度高、计数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空洞卷积和注意力多尺度网络(hybrid dilated convolution and attention multi-scale network,HAMNet)的残饵密度估计方法。首先,借鉴MCNN(multi-column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多列架构的思想设计并行卷积块(parallel convolution block,PCB),使网络在单列架构中提取多种尺度的残饵特征,简化了网络结构并减轻了计算量;同时为了弥补网络结构简化造成残饵特征表示能力略有不足的问题,引入混合空洞卷积块(hybrid dilated convolution block,HDCB)避免信息丢失并增大感受野,增强模型深入挖掘多尺度残饵信息的能力。其次,在网络中嵌入通道注意力机制(channel attention mechanism,CAM),利用通道之间的相互依赖性重新校准有用特征信息的权重,凸显目标与背景的差异性。最后,针对下采样导致密度图质量差的问题,应用可学习的转置卷积恢复特征图细节信息,进而提升模型计数性能。利用饵料盘条件下采集的残饵图像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与基准模型MCNN相比,HAMNet模型的平均绝对误差、均方根误差和计算量分别降低了44.4%、40.8%和13.7%,参数量仅为0.52 MB。与经典密度估计模型CMTL(cascaded multi-task learning)、SANet(scale aggregation network)、CSRNet(congested scene recognition network)相比,该模型在各项性能指标上保持了最佳平衡,明显处于优势。该研究可为人工智能在水产养殖中快速量化残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养殖 模型 残饵 密度估计 并行卷积块 混合空洞卷积 通道注意力机制 转置卷积
下载PDF
氯硝柳胺乙醇胺盐对底栖甲壳动物的毒性研究
3
作者 龚云华 张科 +1 位作者 储小华 杨佩才 《江苏卫生保健》 2024年第2期165-166,169,共3页
目的了解氯硝柳胺乙醇胺盐对长江湿地底栖甲壳类动物的毒性及其在水生动物生存环境中的降解规律,为钉螺控制措施的环境影响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长江下游南京段克氏原螯虾、中华绒毛蟹作为受试水生动物,观察其在不同浓度氯硝柳胺... 目的了解氯硝柳胺乙醇胺盐对长江湿地底栖甲壳类动物的毒性及其在水生动物生存环境中的降解规律,为钉螺控制措施的环境影响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长江下游南京段克氏原螯虾、中华绒毛蟹作为受试水生动物,观察其在不同浓度氯硝柳胺乙醇胺盐溶液中浸泡后的死亡情况,计算死亡率和LC50;同时检测浸泡液不同时间下氯硝柳胺乙醇胺盐的残留量,分析消解参数。结果克氏原螯虾在8~400 mg/L氯硝柳胺乙醇胺盐溶液中浸泡24、48、72、96 h,仅400 mg/L 96 h组死亡1只,累计死亡率为8.33%;中华绒毛蟹在10~640 mg/L氯硝柳胺乙醇胺盐溶液中浸泡24、48、72、96 h均无死亡;氯硝柳胺乙醇胺盐在克氏原螯虾、中华绒毛蟹养殖水和清水环境中降解的半衰期分别为7.59、4.08、11.92 d。结论克氏原螯虾与中华绒毛蟹对氯硝柳胺乙醇胺盐均有较强的耐受性,杀螺剂量的氯硝柳胺乙醇胺盐溶液未见对这2种水生生物有毒性,养殖水有不同程度加快氯硝柳胺乙醇胺盐降解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硝柳胺乙醇胺盐 克氏原螯虾 中华绒毛蟹 毒性 降解 半衰期
下载PDF
翘嘴鲌及翘嘴鲌“全雌1号”氨氮胁迫下的生理应答反应及耐受性分析
4
作者 蒋文枰 程顺 +5 位作者 刘士力 郑建波 迟美丽 杭小英 彭苗 李飞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4-139,共6页
【目的】探究翘嘴鲌及翘嘴鲌“全雌1号”在氨氮胁迫下的生理应答反应及耐受性,为新品种选育和健康养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在预试验确定96 h氨氮半致死浓度(96 h LC_(50))的基础上,研究不同浓度(0、8、16 mg/L)氨氮... 【目的】探究翘嘴鲌及翘嘴鲌“全雌1号”在氨氮胁迫下的生理应答反应及耐受性,为新品种选育和健康养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在预试验确定96 h氨氮半致死浓度(96 h LC_(50))的基础上,研究不同浓度(0、8、16 mg/L)氨氮对翘嘴鲌及翘嘴鲌“全雌1号”存活指标、肝脏组织学、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1)翘嘴鲌及翘嘴鲌“全雌1号”的死亡率随氨氮浓度与胁迫时间的增加而升高,在8和16 mg/L浓度下,翘嘴鲌“全雌1号”的死亡率更低;(2)组织学观察显示,随着氨氮浓度与胁迫时间的增加,肝血窦逐渐增大,局部破损增加,出现肝细胞融合,细胞轮廓与空泡界限模糊的现象增多。低浓度胁迫96 h与高浓度胁迫48 h和96 h均造成肝脏出现较大的病理学组织损伤。(3)SOD活性检测显示,对照组SOD活性稳定,而高、低浓度组则均呈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的趋势,且高浓度组高于低浓度组。同时,翘嘴鲌“全雌1号”增幅更大,降幅更小,其在相同氨氮浓度与胁迫时间下SOD活性较翘嘴鲌高。【结论】翘嘴鲌“全雌1号”较普通翘嘴鲌具有更强的氨氮抗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翘嘴鲌 翘嘴鲌“全雌1号” 氨氮胁迫 生理应答反应 耐受性
下载PDF
不同添加剂对红螯螯虾幼虾室内育苗池标粗效果的影响研究
5
作者 程顺 蒋文枰 +3 位作者 刘士力 郑建波 迟美丽 李飞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1-64,共4页
试验旨在探索不同添加剂对幼虾标粗效果的影响。选取10800尾虾,随机分为6组,每组3重复,每个重复600尾虾。1组(对照组)投喂基础饲料,2组投喂70%基础饲料+30%螺旋藻粉,3组投喂80%基础饲料+20%螺旋藻粉,4组投喂80%基础饲料+10%螺旋藻粉+3%... 试验旨在探索不同添加剂对幼虾标粗效果的影响。选取10800尾虾,随机分为6组,每组3重复,每个重复600尾虾。1组(对照组)投喂基础饲料,2组投喂70%基础饲料+30%螺旋藻粉,3组投喂80%基础饲料+20%螺旋藻粉,4组投喂80%基础饲料+10%螺旋藻粉+3%虾青素+2%亚麻籽油+3%南极磷虾油+2%核黄素,5组投喂70%基础饲料+10%螺旋藻粉+6%虾青素+4%亚麻籽油+6%南极磷虾油+4%核黄素,6组投喂70%基础饲料+20%螺旋藻粉+3%虾青素+2%亚麻籽油+3%南极磷虾油+2%核黄素。试验期10 d。结果显示,4组、5组幼虾的成活率显著高于1组、2组(P<0.05),各组成活率排序依次为4组>5组>3组>6组>2组>1组。4组幼虾具有较高的增重率与全长增长率,各组幼虾增重率依次为4组>3组>5组=6组=2组>1组,全长增长率依次为4组>5组>3组>2组>6组>1组。4组幼虾胰蛋白酶(TP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的活性均显著高于1组、2组(P<0.05)。研究表明,4组幼虾的成活率、生长速度及免疫相关酶活性均较高,即80%基础饲料+10%螺旋藻粉+3%虾青素+2%亚麻籽油+3%南极磷虾油+2%核黄素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螯螯虾 螺旋藻粉 虾青素 亚麻籽油 南极磷虾油 核黄素
下载PDF
江汉平原不同养殖模式下克氏原螯虾肌肉中脂肪特征分析与评价
6
作者 胡西洲 刘亚琴 +5 位作者 刘骞 张仙 彭西甜 周有祥 孙继成 彭立军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13期99-106,共8页
目的 进一步挖掘和评价江汉平原不同养殖模式下克氏原螯虾肌肉脂肪特征及差异。方法 利用索式抽提法和气相色谱法分别测定不同养殖模式下克氏原螯虾肌肉中脂肪的组成及其含量。结果 江汉平原不同养殖模式下克氏原螯虾肌肉中脂肪含量平... 目的 进一步挖掘和评价江汉平原不同养殖模式下克氏原螯虾肌肉脂肪特征及差异。方法 利用索式抽提法和气相色谱法分别测定不同养殖模式下克氏原螯虾肌肉中脂肪的组成及其含量。结果 江汉平原不同养殖模式下克氏原螯虾肌肉中脂肪含量平均值仅为1.070%(以干基计),3种养殖模式下克氏原螯虾肌肉中脂肪平均含量为:虾稻共作(1.037%)<虾稻连作(1.057%)<精养池(1.214%),虾稻模式与精养池养殖模式呈显著差异(P<0.05)。肌肉组织中测出37种脂肪酸,其中26种脂肪酸呈显著性差异(P<0.05)。3种养殖模式下脂肪酸组成均呈现:∑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PUFA)>∑饱和脂肪酸(saturate fatty acids,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s,MUFA),不饱和脂肪酸总量占脂肪酸总量呈现:虾稻共作(76.7%)>虾稻连作(76.1%)>精养池(75.4%),且虾稻共作、虾稻连作和精养池养殖模式下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为227.249、231.698和248.526 mg/100 g,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为68.962、72.613和81.114 mg/100 g。结论 3种养殖模式下克氏原螯虾脂肪酸品质均表现优良,符合健康膳食的要求,总体上看,虾稻共作养殖模式下脂肪特征要优于虾稻连作和精养池养殖模式,虾稻共作养殖模式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 养殖模式 脂肪酸
下载PDF
养殖模式对中华鳖氨基酸价值的影响
7
作者 王芬 陈祝 +12 位作者 宋光同 徐笑娜 周翔 季索菲 侯冠军 朱成骏 方国侠 苏友风 李端 董振兴 高远 汪美 蒋业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4期62-65,共4页
为了研究养殖模式对中华鳖营养的影响,评估了池塘单作、藕鳖共作和稻鳖鱼共作3种养殖模式下,中华鳖肌肉和鳖裙中氨基酸及胶原蛋白含量。结果表明:3种养殖模式下,相同部位中氨基酸总量(TAA),必需氨基酸含量(EAA)均无显著差异。池塘单作... 为了研究养殖模式对中华鳖营养的影响,评估了池塘单作、藕鳖共作和稻鳖鱼共作3种养殖模式下,中华鳖肌肉和鳖裙中氨基酸及胶原蛋白含量。结果表明:3种养殖模式下,相同部位中氨基酸总量(TAA),必需氨基酸含量(EAA)均无显著差异。池塘单作模式下,肌肉的蛋白质营养价值最高,味道最为鲜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模式 中华鳖 氨基酸 胶原蛋白
下载PDF
饲料中添加乳酸杆菌对红螯螯虾生长性能和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8
作者 付宁 郑振华 +4 位作者 安美玲 宋维彦 李媛媛 王裕玉 王君霞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2-77,共6页
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对红螯螯虾生长性能和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选取600尾初重(0.55±0.05) g的红螯螯虾虾苗,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0尾虾苗。CA组、TB组、TC组和TD组分别在基础饲料... 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对红螯螯虾生长性能和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选取600尾初重(0.55±0.05) g的红螯螯虾虾苗,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0尾虾苗。CA组、TB组、TC组和TD组分别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1.8×10^(5)、1.8×10^(6)、1.8×10^(7) CFU/g乳酸杆菌。试验期45 d。结果显示,与CA组相比,TB组和TC组红螯螯虾的末重、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升高(P<0.05),TC组饲料系数显著降低(P<0.05),TD组的生长性能未进一步增加。饲料中添加乳酸杆菌明显改变了红螯螯虾的肠道菌群结构,提高了肠道有益菌类的多样性和丰度,抑制条件致病菌的生长,该效应在前期尤其明显。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1.8×10^(6) CFU/g乳酸杆菌可以明显改善红螯螯虾的生长性能,增加红螯螯虾肠道有益菌的多样性和丰度,抑制条件致病菌的生长,有利于虾体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螯螯虾 乳酸杆菌 生长性能 肠道微生物 群落结构
下载PDF
福建东吾洋海域海水和沉积物菌群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相关性
9
作者 张铭洋 李昊 +9 位作者 王印庚 马翠萍 陈夫山 黄强 廖梅杰 李彬 王锦锦 葛建龙 荣小军 王与凡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6-198,共13页
福建东吾洋海域是我国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吊笼养殖的核心产区,但目前该地区的水域环境现状和环境菌群结构相关研究匮乏。本研究以东吾洋海域东安、马坑、雷江和沙湾4个主要养殖区域为对象,完成了海参养殖高峰期1月的水质环境... 福建东吾洋海域是我国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吊笼养殖的核心产区,但目前该地区的水域环境现状和环境菌群结构相关研究匮乏。本研究以东吾洋海域东安、马坑、雷江和沙湾4个主要养殖区域为对象,完成了海参养殖高峰期1月的水质环境因子调查和评价分析,采用高通量测序方法完成了水体和沉积物菌群多样性和差异特征菌群分析,解析了环境因子与菌群结构相关性。结果表明,马坑海域的富营养化指数为21.60,属于严重富营养化;东安和雷江海域属于重度富营养,只有沙湾海域处于中度富营养的水平。东安和沙湾海域水质属于轻度有机污染,而马坑和雷江海域属于中度有机污染。高通量测序共获得1 520个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 OTUs),归属于28门、57纲、163目、322科、581属。菌群结构多样性分析表明,各区域沉积物的菌群多样性水平均显著高于相应海域水体菌群多样性,且具有较强的空间异质性。沙湾海域环境菌群多样性与丰度最高。PCo A分析表明,沉积物和水体中细菌群落结构差异极显著,水体交换和海域位置对其水体和沉积物菌群结构的影响较大。具有潜在致病性的弧菌科(Vibrionaceae)在所有水体和沉积物样本中均为优势种类之一。对水体样品和沉积物样品的LEFSe(line discriminant analysis effect size)分析筛选到处于不同分类水平的74个特异菌群。基因功能的预测和COG分类统计表明,水体与沉积物样品在12个代谢途径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对4个海区的水体菌群LEFSe分析筛选到处于不同分类水平的30个特异菌群。水体的菌群与环境因子的RDA分析揭示,温度、溶氧、叶绿素a浓度是影响不同海域水体菌群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相关研究将为福建刺参养殖管理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吾洋海域 刺参吊笼养殖 环境评价 菌群结构分析
下载PDF
方斑东风螺人工养殖、环境生理和营养需求研究进展
10
作者 王筱 冼健安 +5 位作者 张秀霞 张泽龙 李军涛 郑佩华 吴恒梅 鲁耀鹏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3-88,117,共7页
方斑东风螺作为新兴的养殖品种,其养殖技术、疾病防控、环境生理和营养需求研究尚不完善。本文综述了方斑东风螺在人工育苗、病害防控、营养需求等几个方面的研究进展,对方斑东风螺现阶段的研究进行讨论并展望,以期为方斑东风螺人工养... 方斑东风螺作为新兴的养殖品种,其养殖技术、疾病防控、环境生理和营养需求研究尚不完善。本文综述了方斑东风螺在人工育苗、病害防控、营养需求等几个方面的研究进展,对方斑东风螺现阶段的研究进行讨论并展望,以期为方斑东风螺人工养殖和饲料营养需求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斑东风螺 养殖技术 病害 环境生理 营养需求
下载PDF
长江中华绒螯蟹资源联动修复模式构建与应用
11
作者 冯广朋 庄平 +3 位作者 赵峰 陈宇顺 方弟安 王思凯 《中国水产》 CAS 2024年第3期56-61,共6页
根据中华绒螯蟹生活史、资源现状和生境需求,围绕长江口、干流和湖泊三个重要栖息生境,项目团队开展了深入系统的生境修复和资源养护工作,构建了“三区联动(河口—干流—湖泊)、五位一体(生境重建+生境修复+自然恢复+资源增殖+综合管控... 根据中华绒螯蟹生活史、资源现状和生境需求,围绕长江口、干流和湖泊三个重要栖息生境,项目团队开展了深入系统的生境修复和资源养护工作,构建了“三区联动(河口—干流—湖泊)、五位一体(生境重建+生境修复+自然恢复+资源增殖+综合管控)”的生境修复与资源养护联动模式,促进长江中华绒螯蟹天然资源恢复,个体规格、雌雄比例、分布密度等资源特征指标均有提升,取得显著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团队 生境修复 中华绒螯蟹 三区联动 天然资源 资源增殖 生境重建 雌雄比例
下载PDF
三种标粗模式下红螯螯虾幼虾生长效果对比研究
12
作者 程顺 迟美丽 +3 位作者 郑建波 刘士力 蒋文枰 李飞 《中国水产》 CAS 2024年第3期68-70,共3页
红螯螯虾是世界性淡水经济虾类之一,为解决其标粗成功率低导致养殖效益不稳定的瓶颈问题,团队采用室内水泥池、循环水水槽和外塘暖棚内网箱三种标粗模式,在不同隐蔽物类型与标粗密度下,对幼虾生长效果进行研究。试验表明,暖棚内网箱方... 红螯螯虾是世界性淡水经济虾类之一,为解决其标粗成功率低导致养殖效益不稳定的瓶颈问题,团队采用室内水泥池、循环水水槽和外塘暖棚内网箱三种标粗模式,在不同隐蔽物类型与标粗密度下,对幼虾生长效果进行研究。试验表明,暖棚内网箱方式进行大规格幼虾培育标粗具有优势,建议应用于实际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螯螯虾 生长效果 幼虾 隐蔽物 标粗 养殖效益 网箱 暖棚
下载PDF
中华鳖养殖过程中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的演变
13
作者 宋光同 王芬 +6 位作者 徐笑娜 朱成骏 陈祝 李翔 周翔 叶圣陶 蒋业林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8期157-164,共8页
为研究中华鳖养殖过程中,池塘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的演变。在放养前、养殖中期和养殖后期3个阶段采集水样,进行理化、浮游生物检测与分析。结果表明:养殖后期NH4+-N达2.38 mg/L,显著性高于养殖前和养殖中期。共检出浮游植物5门62种,种类组... 为研究中华鳖养殖过程中,池塘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的演变。在放养前、养殖中期和养殖后期3个阶段采集水样,进行理化、浮游生物检测与分析。结果表明:养殖后期NH4+-N达2.38 mg/L,显著性高于养殖前和养殖中期。共检出浮游植物5门62种,种类组成以绿藻门、蓝藻门为主;浮游动物4类39种,以原生动物、轮虫为主。浮游植物生物丰度和生物量以绿藻为主,浮游动物以桡足类为主。养殖中期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平均丰度达到最高值,分别为4762600、1634 ind/L;养殖后期浮游植物、浮游动物生物量达到最高,分别为18.09、10.106 mg/L。养殖中期的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H)和均匀度指数(J)平均值分别为0.1779、0.0604,显著性低于养殖前;养殖中后期,纤维新月藻为绝对优势藻;中华鳖养殖前后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H)差异不显著。研究表明,中华鳖养殖过程中,池塘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变化较大,而浮游动物变化较小;养殖水体表现出先变差再逐渐变好的趋势,养殖中期水体稳定性差,需要进行积极调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鳖 浮游生物 群落结构 演变 多样性指数
下载PDF
饲料中维生素A对黄鳝生长性能、肠道微生物组成和肠道组织结构的影响
14
作者 黄广华 胡重华 +5 位作者 周秋白 张锦华 陈希环 周磊涛 张文平 陈恺文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3-102,共10页
为研究饲料维生素A(VA)水平对黄鳝生长性能、肠道微生物组成和肠道结构发育的影响,实验以VA醋酸酯(50万IU/kg)作为添加源,制作添加水平分别为0(3201)、500(3620)、1000(4010)、2000(4730)、4000(6510)、8000(9720)、16000(16890)IU/kg(... 为研究饲料维生素A(VA)水平对黄鳝生长性能、肠道微生物组成和肠道结构发育的影响,实验以VA醋酸酯(50万IU/kg)作为添加源,制作添加水平分别为0(3201)、500(3620)、1000(4010)、2000(4730)、4000(6510)、8000(9720)、16000(16890)IU/kg(括号内为VA在饲料中的实测值)7种不同水平饲料,编号为A~G组,用7种不同水平饲料分别投喂(7.32±0.02)g的黄鳝,每组4个重复,每重复45尾,养殖70 d。实验结束后比较七组黄鳝生长性能、肠道组织结构,并基于生长性能比较A组、D组、G组肠道微生物变化。结果显示:与A组相比,B~D组黄鳝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显著提高;B~G组绒毛高度和C组微绒毛高度显著升高,C~D组肌层厚度和C~E组粘液细胞数量显著升高。以黄鳝特定生长率为评价指标,得出黄鳝VA适宜需求量为3849.96 IU/kg。A、D、G三组的优势菌门均为变形菌门、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其中D组黄鳝肠道菌群的物种多样性和丰富度最高,提高了黄鳝肠道厚壁菌门、放线菌门等有益菌的丰度,降低了变形菌门、邻单胞菌属等有害菌的丰度。菌群功能预测发现D组显著提高与碳水化合物代谢、内分泌系统和其他氨基酸的代谢相关功能基因表达量以及糖酵解/糖异生代谢相关功能基因表达量;G组显著降低与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代谢相关功能基因表达量。综上,饲料中添加适宜VA水平可改善黄鳝肠道结构和肠道微生物环境,提高黄鳝生长性能。综合考虑黄鳝生长性能和肠道健康,本实验饲料中适宜VA水平为3620~4730 IU/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鳝(Monopterus albus) 维生素A 生长性能 肠道菌群 肠道结构 菌群功能预测
下载PDF
中华绒螯蟹对掩蔽所和垫层的选择性研究
15
作者 刘凯 陈泽伟 +3 位作者 江国青 马行空 王志红 葛家春 《水产养殖》 CAS 2024年第3期7-14,共8页
通过观察分析中华绒螯蟹(下简称河蟹)对不同长度、开口的掩蔽所以及曾被栖息或占领过的垫层的选择性,探究其对不同微生境的选择性,初步掌握未来河蟹的工业化立体养殖中掩蔽所和垫层的设置方法。结果表明,在掩蔽所试验中,河蟹显著选择长... 通过观察分析中华绒螯蟹(下简称河蟹)对不同长度、开口的掩蔽所以及曾被栖息或占领过的垫层的选择性,探究其对不同微生境的选择性,初步掌握未来河蟹的工业化立体养殖中掩蔽所和垫层的设置方法。结果表明,在掩蔽所试验中,河蟹显著选择长度较长的掩蔽所和两端开口的掩蔽所,白天时掩蔽所的选择率极显著高于箱底,夜晚时则无明显选择倾向;在垫层试验中,无干扰的情况下,河蟹对3种旧垫层(自己/异性/同性)都表现出显著偏好,对毛糙垫层的选择性极显著高于光滑箱底;单独饲养且强干扰(强光、异种入侵、人类干扰)情况下,对新旧垫层没有表现出明显偏好,但是对毛糙垫层的选择性仍然极显著高于光滑箱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掩蔽所 垫层 行为 丰容
下载PDF
四川省不同流域日本沼虾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16
作者 张露 周剑 +7 位作者 柯红雨 黄志鹏 赵仲孟 赵瀚 段元亮 牟成艳 李华东 李强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24-1130,共7页
【目的】四川省河流众多,野生日本沼虾资源丰富,深入了解四川省日本沼虾种质资源现状,开展不同流域日本沼虾遗传多样性评估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基于线粒体Cytb序列,对四川省巴河(BH)、涪江(FJ)、嘉陵江(JLJ)、岷江(MJ)和思蒙河(SMH)... 【目的】四川省河流众多,野生日本沼虾资源丰富,深入了解四川省日本沼虾种质资源现状,开展不同流域日本沼虾遗传多样性评估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基于线粒体Cytb序列,对四川省巴河(BH)、涪江(FJ)、嘉陵江(JLJ)、岷江(MJ)和思蒙河(SMH)5个日本沼虾野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所有群体的201尾日本沼虾中共检测出36种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H_(d))值为0.345~0.959,Hd均值为0.802,其中JLJ群体的Hd值最高(0.959),而MJ、SMH和BH群体的Hd值相对较低,H_(d)值均小于0.5。所有群体的核苷酸多样性(P_(i))值为0.00225~0.01547,P_(i)均值为0.01583,其中JLJ群体的P_(i)值最高(0.01547),BH群体的P_(i)值最低(0.00225)。日本沼虾的遗传变异主要来自群体间(68.20%),群体间存在显著的遗传分化,系统发育树分析显示所有群体呈现3个较明显分支。单倍型MJ网络图显示所有单倍型也呈现3个明显谱系,其中谱系A包含优势单倍型Hap 14,谱系B包含优势单倍型Hap 16,谱系C包含优势单倍型Hap 1。【结论】日本沼虾群体遗传多样性总体上处于较高水平,但不同流域的群体间遗传多样性水平差异较大,其中MJ、BH和SMH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相对较低,对这些流域内日本沼虾种质资源的保护有待进一步加强。本研究为四川省日本沼虾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依据,有利于促进四川省日本沼虾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沼虾 细胞色素B基因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琥珀酰化修饰对马氏珠母贝植核免疫的影响
17
作者 梁海鹰 陈洁 张美珍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9-45,共7页
【目的】研究蛋白质琥珀酰化修饰在马氏珠母贝(Pinctada fucata martensii)植核后免疫应答中的作用,为阐明珍珠贝植核反应的分子调控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对马氏珠母贝注射琥珀酸钠模拟提高琥珀酰化修饰水平,检测马氏珠母贝... 【目的】研究蛋白质琥珀酰化修饰在马氏珠母贝(Pinctada fucata martensii)植核后免疫应答中的作用,为阐明珍珠贝植核反应的分子调控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对马氏珠母贝注射琥珀酸钠模拟提高琥珀酰化修饰水平,检测马氏珠母贝植核后鳃组织总蛋白琥珀酰化程度、免疫相关基因表达、抗氧化相关酶酶活以及珍珠贝的存活率和留核率。【结果与结论】注射琥珀酸钠后,鳃组织琥珀酰化修饰水平在12 h和72 h显著上升;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胁迫应激相关基因的时序表达,胁迫应激相关因子SOD和Caspase2在6 h表达量显著上调,NF-κB和IRAK1在48 h表达量显著上调,TRAF3和IκK的表达量在96 h显著上调(P <0.05),表明琥珀酰化修饰水平提高后受体贝机体细胞免疫增强;抗氧化相关酶、过氧化物酶和谷胱甘肽活性都在96 h出现显著上调(P <0.05),表明受体贝体液免疫增强。与对照组[磷酸盐缓冲溶液(PBS)+植核]和植核组相比,实验组(琥珀酸钠+植核)中珍珠贝的存活率在7 d和45 d存在显著差异,在60 d留核率显著上升(P <0.05)。结果说明,琥珀酰化修饰参与了马氏珠母贝的植核免疫反应,注射琥珀酸钠可以提高受体贝的免疫活力,并提高其在植核后的存活率和留核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氏珠母贝 植核免疫 琥珀酰化修饰 琥珀酸钠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v5_OBB的中华绒螯蟹旋转目标检测
18
作者 袁红春 白宝来 陶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4-288,共5页
【目的】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v5_OBB的旋转目标检测方法,快速、准确地检测和定位中华绒螯蟹。【方法】首先,在YOLOv5_OBB的主干网络中引入高效通道注意模块;其次,采用BiFPN网络结构进行特征融合模块设计,实现高效的双向跨尺度连接和加... 【目的】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v5_OBB的旋转目标检测方法,快速、准确地检测和定位中华绒螯蟹。【方法】首先,在YOLOv5_OBB的主干网络中引入高效通道注意模块;其次,采用BiFPN网络结构进行特征融合模块设计,实现高效的双向跨尺度连接和加权特征融合;最后,采用变焦损失(varifocal loss)解决正负样本不均衡问题。【结果】改进后YOLOv5_OBB模型的P(precision)、R(recall)和mAP(mean average precision)分别达到95.4%、95.2%和90.1%,比原模型分别提高了1.0%、1.9%和1.3%。【结论】该模型能够实时、准确地检测和定位中华绒螯蟹,实现自动化养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YOLOv5_OBB 旋转目标检测
下载PDF
藕鳖共作生态种养技术
19
作者 蒋阳阳 吴明林 +4 位作者 周蓓蓓 李海洋 马仁胜 耿骏 胡春生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6期217-220,共4页
莲藕与中华鳖共作模式是将水生植物种植和水产动物养殖有机结合的一种绿色种养模式,该模式具有“一水多用、一田双收”等特点,能实现节水减排、提质增效,社会、经济及生态效益显著。本文在肥西县丰乐镇藕鳖共作试验示范的基础上,从莲藕... 莲藕与中华鳖共作模式是将水生植物种植和水产动物养殖有机结合的一种绿色种养模式,该模式具有“一水多用、一田双收”等特点,能实现节水减排、提质增效,社会、经济及生态效益显著。本文在肥西县丰乐镇藕鳖共作试验示范的基础上,从莲藕田选择与改造、莲藕栽培、鳖种放养、种养综合管控、产品收获等方面总结了莲藕与中华鳖共作生态种养技术,以期为安徽地区藕鳖种养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莲藕 中华鳖 生态 共作
下载PDF
浅水藕—泥鳅综合种养生态高效生产技术
20
作者 李培之 张敬敏 李法君 《长江蔬菜》 2024年第2期23-25,共3页
寿光市双王城生态经济园区发挥当地自然资源优势,采用浅水藕—泥鳅生态混养模式,高效地利用立体空间,实现了良好的生态循环,让特色产业成为发展优势,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 浅水藕 泥鳅 综合种养 生态 生产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