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纳米材料与技术教学改革思考
1
作者 庞亚俊 吴赛 +3 位作者 郑鑫 王帆 沈哲红 陈浩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6-186,共1页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快速发展,纳米材料与技术在高分子材料与工程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为产业和社会带来巨大变革。然而,传统教学模式面临诸多不足,如教学内容滞后、教学方法单一、考核方式不够全面等。为适应科技发展,满足人才需求,纳米材...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快速发展,纳米材料与技术在高分子材料与工程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为产业和社会带来巨大变革。然而,传统教学模式面临诸多不足,如教学内容滞后、教学方法单一、考核方式不够全面等。为适应科技发展,满足人才需求,纳米材料与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将重点探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的改革思路。1教学内容的改革:与时俱进,紧跟科技前沿教学内容的改革需要关注基础知识的更新与拓展,以及前沿科技动态的引入。首先,对于基础知识的强化与更新,需要审视现有的教学内容并进行调整。纳米材料与技术是一个快速发展的学科,因此需要从最新的文献和新闻报道更新和补充基础知识,确保学生掌握最前沿、最准确的知识。其次,加强交叉学科知识的融合与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新闻报道 前沿科技 教学方法 科技前沿 教学内容 纳米材料与技术 考核方式
下载PDF
基于科教融合的实验教学探索与实践——以纳米球形聚电解质刷胶体粒子的制备与表征实验为例
2
作者 王义明 周长路 +1 位作者 赵世成 郭旭虹 《化工高等教育》 2024年第1期149-154,共6页
为促进轻化工程专业本科生对胶体化学及纳米材料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将纳米球形聚电解质刷胶体粒子的制备与表征实验引入教学,利用光乳液聚合的方法,合成粒径均匀的聚苯乙烯纳米粒子,并通过光引发聚合的方式在聚苯乙烯纳米粒子表面接... 为促进轻化工程专业本科生对胶体化学及纳米材料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将纳米球形聚电解质刷胶体粒子的制备与表征实验引入教学,利用光乳液聚合的方法,合成粒径均匀的聚苯乙烯纳米粒子,并通过光引发聚合的方式在聚苯乙烯纳米粒子表面接枝聚电解质链,制备具有良好稳定性和分散性的纳米球形聚电解质刷胶体粒子。该实验利用动态光散射表征所制备纳米球形聚电解质刷胶体粒子的粒径、分散性及表面带电性等性质及其对盐浓度、pH的依赖性。该实验旨在通过科教融合的形式,强化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使学生形成严谨规范的科学思维,进而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工程科技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化工程 实验教学 科教融合
下载PDF
新时代交叉学科背景下的研究生教育探索与实践——以纳米微粒及化工医药应用技术课程为例
3
作者 涂伟霞 《化工高等教育》 2023年第5期79-83,147,共6页
培养新时代科技创新人才是研究生教育的重点任务,而交叉学科的研究特点对研究生教育提出了新要求。文章以纳米微粒及化工医药应用技术这门专业选修课程为例,阐述了该课程建设对研究生培养的必要性和适用性;基于教学实践,从课程目标、课... 培养新时代科技创新人才是研究生教育的重点任务,而交叉学科的研究特点对研究生教育提出了新要求。文章以纳米微粒及化工医药应用技术这门专业选修课程为例,阐述了该课程建设对研究生培养的必要性和适用性;基于教学实践,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探讨了适合交叉学科研究生教育的教学理念与模式,并提出结合院系学科建设、课题组交叉研究方向、社会发展需求进行课程建设,构建混合式内容、混合式学习、混合式课堂相结合的多元混合教学模式。教学实践表明,该课程教学有助于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创新人才,能够助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微粒 化工 医药 研究生教育 课程建设
下载PDF
本科生纳米技术的工程教育 被引量:4
4
作者 王燕民 潘志东 《化工高等教育》 2010年第6期12-15,67,共5页
参考国外纳米技术工程教育的模式,我们设计了面向跨专业本科生的纳米材料和纳米结构通选课程,指出并分析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 纳米技术 工程教育 本科生教育
下载PDF
论综合性研究型实验教学 被引量:9
5
作者 朱慧群 丁瑞钦 王忆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7年第7期51-52,共2页
基于研究型实验公选课《纳米材料的制备与结构测试》的教学实践,论述综合性研究型实验教学对推动实验教学改革,激发全校学生科研热情,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教学改革 教学模式 研究型实验
下载PDF
梦幻纳米——一次全校公选课 被引量:1
6
作者 唐超 徐慧 《化学教育》 CAS 2008年第6期13-15,共3页
我们对南京邮电大学本科生进行了一次纳米科技的公选课。课程内容包括绪论部分、纳米科技的诞生及发展、纳米材料与纳米结构、分子纳米技术、纳米机械及应用、纳米光电子器件及应用和纳米生物医学。考虑学生的不同专业背景,以科普性介... 我们对南京邮电大学本科生进行了一次纳米科技的公选课。课程内容包括绪论部分、纳米科技的诞生及发展、纳米材料与纳米结构、分子纳米技术、纳米机械及应用、纳米光电子器件及应用和纳米生物医学。考虑学生的不同专业背景,以科普性介绍为主;在课堂上注意保持生动性,避免简单讲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师生互动的方式,引导学生采用纳米科技的基本概念思考问题。课后的座谈会表明,该课程的内容和授课方式受到学生的广泛欢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选课 纳米科技 分子纳米技术 纳米机械
下载PDF
仪器分析研究型综合实验——以水热法合成BiOCl纳米片及其光催化污染物降解研究为例
7
作者 米艳 何鸿辰 +2 位作者 冯静 韦冬萍 刘宇川 《现代盐化工》 2023年第3期108-110,共3页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仪器分析设备及应用技术日新月异,因此,仪器分析教学工作亟须紧扣前沿科学研究,引入当前的研究热点,设计仪器分析研究型综合实验。该实验涵盖无机纳米材料的合成、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仪、荧光光谱仪等仪器操作与...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仪器分析设备及应用技术日新月异,因此,仪器分析教学工作亟须紧扣前沿科学研究,引入当前的研究热点,设计仪器分析研究型综合实验。该实验涵盖无机纳米材料的合成、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仪、荧光光谱仪等仪器操作与数据分析。通过一个综合实验可以训练学生多种仪器的操作,同时让学生了解当前学科研究的前沿热点,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器分析 研究型综合实验 水热法 污染物降解
下载PDF
开设纳米技术新生研讨课的实践与体会 被引量:11
8
作者 俞丽莉 程海正 程先华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38-40,共3页
新生研讨课是一种面向大学新生开设的小班专题研讨课程,以探索和研究为指向、强调师生互动和学生自主学习。以合适的课程名称和研讨内容主导专题研讨,从身边事物与现象切入,以问题驱动研讨,以小组为团队,培养自主性学习习惯,充分发挥研... 新生研讨课是一种面向大学新生开设的小班专题研讨课程,以探索和研究为指向、强调师生互动和学生自主学习。以合适的课程名称和研讨内容主导专题研讨,从身边事物与现象切入,以问题驱动研讨,以小组为团队,培养自主性学习习惯,充分发挥研究生的"助教"作用,课堂之外的互动实践是成功开设纳米技术新生研讨课的有效途径,上海交通大学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研讨 纳米技术 问题驱动 互动实践
下载PDF
关于研究型公选课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想法
9
作者 曾庆光 王忆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7年第7期35-37,共3页
在新时期下为了培养创新型的应用人才,我们在《纳米材料制备与结构测试》这门研究型公选课采取了各种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的素质和创新能力,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本文总结了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经验。
关键词 研究型公选课 创新能力 教学
下载PDF
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与创新思维——“纳米材料与功能器件”研讨型课程的实践与体会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安琪 郑耿锋 《化学教育》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15-17,共3页
“纳米材料与功能器件”是复旦大学面向化学、材料系高年级本科生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结合教学实践,就课程设置、课堂报告、课堂讨论、考核形式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 纳米材料与功能器件 研讨型课程 课堂报告 课堂讨论
下载PDF
在高等专科类院校开展《纳电子技术导论》课程的教学探索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正中 刘昊 +1 位作者 吴阳江 孙岚 《轻工科技》 2017年第2期179-180,共2页
尝试在高等专科类院校开设《纳米材料导论》前沿课程的设计。结合纳米功能材料在电子材料、能源材料、电路控制领域的应用,尝试开设选修课与科研实践相结合的新型授课方式。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纳电子技术和新材料工艺会以其理论的深... 尝试在高等专科类院校开设《纳米材料导论》前沿课程的设计。结合纳米功能材料在电子材料、能源材料、电路控制领域的应用,尝试开设选修课与科研实践相结合的新型授课方式。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纳电子技术和新材料工艺会以其理论的深刻性和应用的广泛性必将成为电子工程、通信工程和智能设备控制系统等学科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而针对这些技术的前沿课题的科普教育必将是高等院选修课体系课程体系的一个重要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电子技术 纳米材料学 表征技术
下载PDF
功能高分子导向的纳米材料课程的教学改革 被引量:1
12
作者 秦大山 张计敏 《化工管理》 2020年第25期11-12,共2页
立足于功能高分子专业的发展和化学类专业开设的基础课程,结合教学过程遇到的问题以及我校的教学要求,从教学方法和理念、课程教学内容、课程考核和课程思政等方面对纳米材料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思考与总结,以期达到较好的课堂授课效... 立足于功能高分子专业的发展和化学类专业开设的基础课程,结合教学过程遇到的问题以及我校的教学要求,从教学方法和理念、课程教学内容、课程考核和课程思政等方面对纳米材料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思考与总结,以期达到较好的课堂授课效果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一个可行的参考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材料 教学改革 功能高分子 课程思政
下载PDF
低维材料课程的认知性和实践性教学改革
13
作者 冯春 滕蛟 于广华 《中国冶金教育》 2016年第4期25-27,共3页
以"注重认知引导、强化实践教学、扩宽国际视野"为教学理念,通过在低维材料与制备技术课程中增加一系列认知和实践性环节,如与专业研究所或高校联合授课,引入国际前沿的研究成果案例,邀请国内外知名教授与学生座谈,鼓励学生... 以"注重认知引导、强化实践教学、扩宽国际视野"为教学理念,通过在低维材料与制备技术课程中增加一系列认知和实践性环节,如与专业研究所或高校联合授课,引入国际前沿的研究成果案例,邀请国内外知名教授与学生座谈,鼓励学生进入科研工作第一线等,改变传统的单纯乏味、缺乏实践性、创新性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寓教于乐中学习低维材料专业知识,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科研兴趣,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加强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维材料 认知引导 实践教学 国际视野 教学改革 创新人才培养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多方协同育人的纳米专业实践教学平台构建 被引量:4
14
作者 秦子 廖庆亮 +3 位作者 张铮 康卓 齐俊杰 张跃 《中国冶金教育》 2019年第3期59-61,共3页
纳米材料与技术本科专业是教育部于2010年批准设置的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本科新专业。北京科技大学作为全国首批设置该专业的高等学校,依托材料科学与工程一流学科,结合新工科建设要求,积极探索本科生教育教学思路。聚焦交叉学... 纳米材料与技术本科专业是教育部于2010年批准设置的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本科新专业。北京科技大学作为全国首批设置该专业的高等学校,依托材料科学与工程一流学科,结合新工科建设要求,积极探索本科生教育教学思路。聚焦交叉学科融合,重视科研能力,强化实践创新,拓展国际视野,构建了基于“学科、校所、产教、国际”多方协同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为纳米新兴产业人才培养提供了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教育教学经验和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材料与技术 学科交叉 实践教学 联合培养 新工科
下载PDF
《新型纳米材料与器件》课程教学研究
15
作者 柏娜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3年第2X期1385-1386,共2页
纳米科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新型纳米材料及器件》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了解纳米科技的最新发展方向,引导学生从事新颖性、前瞻性的科研活动。该文探讨了改课程体系、教学、实验、方法的组织和改革。
关键词 纳米材料 纳米器件 课程建设 教学探索 实验改革
下载PDF
纳米科学交叉模式的实验教学探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冯思宇 赵洁 +1 位作者 金震川 王巍 《化学教育》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3-25,共3页
纳米科学融合了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的知识,具有较强的学科交叉性。利用自制的磁场诱导超声喷雾制备颗粒膜实验装置,在磁场诱导下制备了具有形状可控的Fe3O4纳米颗粒膜。利用本实验装置可进行开放性的综合大学物理、化学实验教学,这对... 纳米科学融合了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的知识,具有较强的学科交叉性。利用自制的磁场诱导超声喷雾制备颗粒膜实验装置,在磁场诱导下制备了具有形状可控的Fe3O4纳米颗粒膜。利用本实验装置可进行开放性的综合大学物理、化学实验教学,这对当今物理及化学实验教学改革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学科实验教学 纳米颗粒膜 磁场诱导 四氧化三铁
下载PDF
CuInS_2/ZnS量子点的微波水热合成与表征——推荐一个研究型综合实验 被引量:3
17
作者 陶友荣 吴兴才 《大学化学》 CAS 2017年第11期51-56,共6页
介绍一个研究型综合实验——简易微波水热合成CuInS_2/ZnS复合量子点及其表征。实验通过Cu^(2+)、In^(3+)、Zn^(2+)和S^(2-)离子为原料,以谷胱甘肽作为稳定剂,两步微波水热合成水溶性的CuInS_2/ZnS复合量子点。用X射线衍射法和透射电镜... 介绍一个研究型综合实验——简易微波水热合成CuInS_2/ZnS复合量子点及其表征。实验通过Cu^(2+)、In^(3+)、Zn^(2+)和S^(2-)离子为原料,以谷胱甘肽作为稳定剂,两步微波水热合成水溶性的CuInS_2/ZnS复合量子点。用X射线衍射法和透射电镜表征它的结构和形貌,用紫外-可见光吸收、荧光光谱、荧光寿命和荧光照片等表征光学性质,并探究温度、时间、成份对荧光性质的影响。通过该实验的设计与实施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思维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型综合实验 微波水热合成 CuInS2/ZnS量子点 荧光光谱 荧光寿命
下载PDF
Insight into the Disciplinary Structure of Nanoscience & Nanotechnology 被引量:2
18
作者 Chunjuan Luan Alan L.Porter 《Journal of Data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CSCD 2017年第1期70-88,共19页
Purpose: This paper aims to gain an insight into the disciplinary structure of nanoscience & nanotechnology (N&N): What is the disciplinary network of N&N like? Which disciplines are being integrated into N&N... Purpose: This paper aims to gain an insight into the disciplinary structure of nanoscience & nanotechnology (N&N): What is the disciplinary network of N&N like? Which disciplines are being integrated into N&N over time? For a specific discipline, how many other disciplines have direct or indirect connections with it? What are the distinct subgroups of N&N at different evolutionary stages? Such critical issues are to be addressed in this paper. Design/methodology/approach: We map the disciplinary network structure of N&N by employing the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tool, Netdraw, identifying which Web of Science Categories (WCs) mediate nbetweenness centrality in different stages of nano development. Cliques analysis embedded in the Ucinet program is applied to do the disciplinary cluster analysis in the study according to the path of "Network-Subgroup-Cliques," and a tree diagram is selected as the visualizing type. Findings: The disciplinary network structure reveals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different disciplines in the N&N developing process clearly, and it is easy for us to identify which disciplines are connected with the core "N&N" directly or indirectly. The tree diagram showing N&N related disciplines provides an interesting perspective on nano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R&D) structure. Research limitations: The matrices used to draw the N&N disciplinary network are the original ones, and normalized matrix could be tried in future similar studies. Practical implications: Results in this paper can help us better understand the disciplinary structure of N&N, and the dynamic evolution of N&N related disciplines over time. The findings could benefit R&D decision making. It can support policy makers from government agencies engaging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 management or S&T strategy planners to formulate efficient decisions according to a perspective of converging sciences and technologies. Originality/value: The novelty of this study lies in mapping the disciplinary network structure of N&N clearly, identifying which WCs have a mediating effect in different developmental stages (especially analyzing clusters among disciplines related to N&N, revealing close or distant relationships among distinct areas pertinent to N&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noscience nanotechnology (N&N) Disciplinary structure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Cluster analysis Cliques analysis Dynamic evolution
下载PDF
以“课程目标达成”为导向的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纳米材料与技术》课程为例
19
作者 范泽夫 刘继磊 +2 位作者 陈小华 孙培红 胡爱平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 2022年第2期106-109,共4页
课程《纳米材料与技术》在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针对本课程内容学科交叉性强、难度大、创新性高和实践性强的特点,及传统的考试方式难以评估课程目标的达成问题,本文从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认证视角,以学生为中心... 课程《纳米材料与技术》在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针对本课程内容学科交叉性强、难度大、创新性高和实践性强的特点,及传统的考试方式难以评估课程目标的达成问题,本文从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认证视角,以学生为中心,达成《纳米材料技术》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指标点为导向,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考核方式等进行课程教学改革,利用SPOC平台,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结合课堂丰富的案例分享,有效利用学生时间、空间,理论联系实际,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扎实掌握知识并能用于分析、解决工程实践问题,而且也能有效地培养其创新意识、提高其科研素质、拓展其国际视野,从而实现课程目标达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材料与技术 混合式教学 案例教学 形成性评价机制
下载PDF
纳米纺织材料的人才培养和市场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文君 郑兆柱 《丝网印刷》 2021年第11期73-75,共3页
纳米材料在纺织业的发展对人才队伍建设提出要求。为培养纳米纺织材料的复合型人才,促进纳米领域和纺织领域的交互发展,结合材料导论,归纳提出了多种教学方式,为纺织学科的纳米材料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 纳米材料 纺织 人才培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