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辫状河储集层隔夹层成因及其对剩余油的影响——以大港油田刘官庄地区馆陶组三段Ⅱ砂组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李航 李胜利 +4 位作者 周练武 马水平 黄晓娣 韩波 李宁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4-101,共8页
为明确辫状河储集层隔夹层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作用,以大港油田刘官庄地区馆陶组三段Ⅱ砂组为例,利用岩心、测井、录井、开发生产等资料,建立了研究区目的层段隔夹层定量识别标准,确定了隔夹层层次结构、成因及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研究... 为明确辫状河储集层隔夹层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作用,以大港油田刘官庄地区馆陶组三段Ⅱ砂组为例,利用岩心、测井、录井、开发生产等资料,建立了研究区目的层段隔夹层定量识别标准,确定了隔夹层层次结构、成因及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研究区隔夹层可划分为砂组间隔层、单砂体间夹层和单砂体内夹层,分别发育在7级、8级和9级砂体构型界面附近。砂组间隔层与泛滥平原泥岩和粉砂质泥岩有关,厚度多为几十厘米至数米,对油气的垂向分隔作用强,开发过程中边水沿着地层优先推进,导致边部水淹严重,剩余油多分布在远离注水井的复合心滩坝及辫状河道的上部。单砂体间夹层与废弃河道和冲沟中的细粒沉积有关,厚度一般为0~2 m,局部阻碍流体垂向运移,侧向上控制着不同砂体间的剩余油分布,主要形成废弃河道控制型和冲沟控制型2种剩余油分布模式。单砂体内夹层主要与侧积泥岩、落淤层和河道间泥质沉积有关,层内夹层厚度可达几十厘米,可形成侧积泥岩控制型、落淤层控制型及河道间泥岩控制型3种剩余油分布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港油田 刘官庄地区 馆陶组 隔夹层 泛滥平原 落淤层 废弃河道 剩余油分布
下载PDF
川东北黄龙场气田飞仙关组台缘滩型碳酸盐岩储层预测 被引量:31
2
作者 刘宏 谭秀成 +5 位作者 周彦 陈景山 罗冰 童名胜 雷程 曾令平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19-224,共6页
在沉积与储层基本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多种地震预测方法对川东北黄龙场气田下三叠统飞仙关组鲕滩储层的分布进行了预测:利用地震剖面层拉平方法,恢复了黄龙场气田飞仙关期东高西低的沉积古地貌,自东向西依次发育台地边缘、台缘斜... 在沉积与储层基本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多种地震预测方法对川东北黄龙场气田下三叠统飞仙关组鲕滩储层的分布进行了预测:利用地震剖面层拉平方法,恢复了黄龙场气田飞仙关期东高西低的沉积古地貌,自东向西依次发育台地边缘、台缘斜坡及陆棚相带;根据地震响应特征,识别出4种不同的地震相类型,并且利用神经网络波形聚类技术,指出了不同地震相的平面分布;通过均方根振幅、波形及弧长等地震属性的提取与处理,发现飞仙关组鲕滩储层具有强振幅、高频衰减、强相位异常等特征,揭示了鲕滩储层主要分布于东部的D4井-h16井-h19井一带;应用井约束稀疏脉冲反演方法,指出飞仙关组鲕滩储层低速异常明显,主要分布在距飞四底反射层0~60ms范围内;利用三维地震数据体追踪点集,雕刻了飞仙关组鲕粒滩体的三维空间分布特征。实际应用效果表明,该地震储层预测技术方法体系对四川盆地东北部鲕滩储层的预测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东北地区 黄龙场气田 飞仙关组 碳酸盐岩 储层预测 地震属性 鲕粒滩体
下载PDF
利用示踪剂研究井间水流优势通道 被引量:29
3
作者 汪玉琴 陈方鸿 +4 位作者 顾鸿君 周惠泽 聂振荣 刘福奎 鲁明辉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12-514,共3页
以克拉玛依油田七中区复合驱试验区为例,选取8种本底浓度低的示踪剂对试验区10个井组进行示踪剂监测,应用Eclipse软件对示踪剂产出曲线进行精细拟合与分析。依据示踪剂平均产出率、峰值突破速度、渗透率倍数、示踪剂峰型特征等表征参数... 以克拉玛依油田七中区复合驱试验区为例,选取8种本底浓度低的示踪剂对试验区10个井组进行示踪剂监测,应用Eclipse软件对示踪剂产出曲线进行精细拟合与分析。依据示踪剂平均产出率、峰值突破速度、渗透率倍数、示踪剂峰型特征等表征参数把试验区井间水流通道划分为一级优势通道、次级优势通道与正常孔隙通道3种类型,提出一级优势通道用强调,次级优势通道用中调,正常孔隙通道正在发展到次级优势通道的(渗透率倍数接近8)用弱调。根据各井层通道类型与非均质特征,给出了各井组在各小层的调剖强度和调剖剂用量设计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拉玛依油田 微量元素示踪剂 数值模拟 优势通道 示踪剂产出曲线 调剖强度 调剖剂用量
下载PDF
陆相碎屑岩储层隔夹层成因、特征及其识别 被引量:98
4
作者 张吉 张烈辉 胡书勇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2003年第4期1-3,共3页
陆相储层隔夹层是形成储层流体流动非均质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储层精细表征的重要内容,油田勘探开发实践表明,陆相储层隔夹层主要可分为泥质隔夹层、钙质隔夹层和物性隔夹层三大类。根据这种分类,深入分析和总结了这三类隔夹层成因、岩... 陆相储层隔夹层是形成储层流体流动非均质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储层精细表征的重要内容,油田勘探开发实践表明,陆相储层隔夹层主要可分为泥质隔夹层、钙质隔夹层和物性隔夹层三大类。根据这种分类,深入分析和总结了这三类隔夹层成因、岩性特征、分布特征和测井识别特征,并比较其区别,这对以后新老区块隔夹层研究有参考和适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夹层 储层 碎屑岩 成因 特征 识别
下载PDF
砂质辫状河储集层构型表征——以大港油区羊三木油田馆陶组为例 被引量:34
5
作者 陈玉琨 吴胜和 +3 位作者 毛平 周福双 董亚南 任燕飞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23-526,共4页
随着对辫状河储集层构型的研究深入到心滩坝内部夹层级次,对控制夹层形态的心滩坝的表征愈发引起重视。以露头和现代沉积为指导,以羊三木油田的井网资料为例,依据层次分析的思路,首先进行辫流带边界的识别,然后在辫流带内部进行心滩坝... 随着对辫状河储集层构型的研究深入到心滩坝内部夹层级次,对控制夹层形态的心滩坝的表征愈发引起重视。以露头和现代沉积为指导,以羊三木油田的井网资料为例,依据层次分析的思路,首先进行辫流带边界的识别,然后在辫流带内部进行心滩坝和辫状河道的展布研究。根据辫状河道的3种充填样式,以模式指导、厚度控制、规模约束为原则,总结了一套地下砂质辫状河心滩坝级储集层构型要素平面组合的方法和步骤。利用该方法对研究区目的层心滩坝和辫状河道的展布进行预测,通过2011年多口水平井的实钻轨迹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这一研究既可以为心滩坝内部夹层的研究奠定基础,也可以为油田部署水平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三木油田 砂质辫状河 构型表征 层次分析
下载PDF
短期基准面旋回充填样式与储层宏观非均质性关系——以陇东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6—长7浊积扇为例 被引量:12
6
作者 倪新锋 陈洪德 +2 位作者 田景春 赵俊兴 韦东晓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7-60,63,共5页
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和技术方法为指导,以钻井、测井资料的综合研究为基础,运用短期基准面旋回界面的识别标志将陇东地区三叠系延长组浊积扇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划分为向上“变深”非对称型、向上“变浅”非对称型和对称型3种基本... 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和技术方法为指导,以钻井、测井资料的综合研究为基础,运用短期基准面旋回界面的识别标志将陇东地区三叠系延长组浊积扇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划分为向上“变深”非对称型、向上“变浅”非对称型和对称型3种基本结构类型。重点讨论了短期基准面旋回充填样式与储层宏观非均质性的关系,指出储层宏观非均质性变化明显受控于基准面旋回叠加样式,在低可容纳空间条件下形成的浊积砂体非均质性相对较弱,储层物性最好,而在高可容纳空间条件下形成的砂体则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浊积扇 短期基准面旋回 充填样式 储层 非均质性 陇东地区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轮西地区古岩溶洞穴型储层分布规律 被引量:19
7
作者 吴欣松 潘文庆 +1 位作者 顾乔元 韩剑发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共4页
由岩溶作用形成的洞穴及其相关的裂缝、溶蚀孔洞是碳酸盐岩油田高产稳产井的主要储油空间,古岩溶作用发育具有较强的非均质性,使得洞穴型储层的分布预测极为困难。以塔里木盆地轮西地区为例,开展了古岩溶洞穴型储层分布规律的研究,探讨... 由岩溶作用形成的洞穴及其相关的裂缝、溶蚀孔洞是碳酸盐岩油田高产稳产井的主要储油空间,古岩溶作用发育具有较强的非均质性,使得洞穴型储层的分布预测极为困难。以塔里木盆地轮西地区为例,开展了古岩溶洞穴型储层分布规律的研究,探讨了预测该类储层分布的测井地质方法。通过岩溶洞穴的测井识别以及岩溶相带的划分与对比,结合岩溶发育的地貌背景,指出了优质洞穴型储层的发育相带和分布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作用 储层 油气勘探 测井地质分析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玛北地区砂砾岩储集层控制因素及测井评价方法 被引量:9
8
作者 王贵文 孙中春 +3 位作者 付建伟 罗兴平 赵显令 潘拓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13,共6页
玛北地区扇三角洲沉积广泛发育砂砾岩储集层,砂体类型多,控制因素不清,测井评价困难。在岩心观察的基础上,对不同沉积相控制下的岩石单元组合的岩石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综合分析实验数据和试油产能资料表明,岩石类型、分选特征以及胶结... 玛北地区扇三角洲沉积广泛发育砂砾岩储集层,砂体类型多,控制因素不清,测井评价困难。在岩心观察的基础上,对不同沉积相控制下的岩石单元组合的岩石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综合分析实验数据和试油产能资料表明,岩石类型、分选特征以及胶结类型是控制储集层发育的主要因素,水下分流河道中的灰色含砾中粗砂岩至水上辫状河道褐色砂砾岩相,物性和储集性能呈逐渐变差趋势。提出了砂砾岩岩性岩相测井表征方法:利用电阻率成像测井资料识别岩石结构构造,进行砂砾岩沉积微相划分;利用常规测井资料和电阻率成像测井资料识别岩性;利用中子—核磁有效孔隙度差值评价泥质含量、分选系数等岩性参数。该综合方法可用于砂砾岩储集层的划分及分类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玛北地区 百口泉组 砂砾岩储集层 控制因素 测井评价 岩性 岩相
下载PDF
论油气分布的不均一性(Ⅰ)——非均质控油理论的由来 被引量:57
9
作者 林承焰 谭丽娟 于翠玲 《岩性油气藏》 CSCD 2007年第2期16-21,共6页
在概述了油气成藏理论和油气分布规律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首次系统总结了岩性油气藏发育区的油气不均一分布特征,详细论述了油气不均一分布的影响因素及其成因机制。油气不均一分布具有层次性,不同层次的油气不均一分布的主控因素也有所不... 在概述了油气成藏理论和油气分布规律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首次系统总结了岩性油气藏发育区的油气不均一分布特征,详细论述了油气不均一分布的影响因素及其成因机制。油气不均一分布具有层次性,不同层次的油气不均一分布的主控因素也有所不同:沉积凹陷的油气分布不均一性,可以用油源以及圈闭条件来进行解释;沉积凹陷内某一区带(如洼陷带)内部的油气不均一分布,除了受油源和构造条件制约,还明显受到储集条件非均质性的影响;造成区带内单一砂体或油藏内部油气不均一分布的根本原因则是储层非均质性。储层非均质性影响油气成藏、导致油气不均一分布是文章强调的核心思想。油气不均一分布是一种普遍现象和客观规律,尤其对于包括岩性油气藏在内的隐蔽油气藏以及包括古潜山油气藏在内的各种复杂油气藏,这一现象更加明显。油气不均一分布的提出对于岩性油气藏和复杂油气藏的勘探以及高勘探程度区的精细勘探和开发具有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不均一分布 储层非均质性 岩性油气藏 复杂油气藏 控藏理论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玛东地区百口泉组多物源砂体分布预测 被引量:8
10
作者 宋永 周路 +3 位作者 吴勇 尤新才 牛志杰 任本兵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31-637,共7页
针对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玛东地区多物源条件下不同扇体控制的砂体叠置关系复杂的情况,以玛东地区多个三维地震测网形成的连片三维地震数据体的构造解释成果为基础,将玛东地区三叠系百口泉组古地貌与坡折带分布特征相结合,厘清了该区多... 针对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玛东地区多物源条件下不同扇体控制的砂体叠置关系复杂的情况,以玛东地区多个三维地震测网形成的连片三维地震数据体的构造解释成果为基础,将玛东地区三叠系百口泉组古地貌与坡折带分布特征相结合,厘清了该区多物源的形成条件和古构造特征;采用地震波形分类方法,实现了该区百口泉组不同小段的多物源不同扇体发育边界及其相互关系的识别与预测,并综合地震属性、地震反演的砂体预测方法,综合分析认为,玛东地区三叠系百口泉组多物源下不同扇体的扇三角洲前缘砂体纵向复杂叠置、横向连片但不连通或呈现点状独立的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玛东地区 三维地震 百口泉组 多物源 扇体边界识别 砂体分布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彩南地区头屯河期河流变迁与砂体展布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胜利 于兴河 +4 位作者 杨志浩 董雪梅 章彤 周越 李莹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60-667,共8页
准噶尔盆地白家海凸起头屯河组为典型的河流—泛滥平原沉积,由于其河流变迁与砂体展布规律一直缺乏深入研究,直接制约着彩南地区头屯河组的油气勘探与开发。通过野外露头观察与实测,明确了头屯河期的古河流类型与沉积序列,并建立了相应... 准噶尔盆地白家海凸起头屯河组为典型的河流—泛滥平原沉积,由于其河流变迁与砂体展布规律一直缺乏深入研究,直接制约着彩南地区头屯河组的油气勘探与开发。通过野外露头观察与实测,明确了头屯河期的古河流类型与沉积序列,并建立了相应的沉积模式;结合测井、地震属性的综合分析,研究了彩南地区彩9—彩10井区古河流的识别特征、沉积演化及砂体展布规律。研究区头屯河期的古河流分布与演化主要受控于地形坡度和物源供给2大因素,在横切物源方向,河流沉积主要受控于地形坡度,在顺物源方向,物源供给则为主要的控制因素,砂体在研究区东西两侧集中发育,优势砂体展布方向以南北向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白家海凸起 头屯河组 河流变迁 砂体展布
下载PDF
东营凹陷现河油田河道型储层研究方法 被引量:6
12
作者 旷红伟 高振中 +2 位作者 邢凤存 王昌勇 桂志先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1-66,共6页
根据岩心、录井和测井资料,对东营凹陷现河油田王家岗地区沙二段上部河道砂体沉积相类型及其特征进行了研究。结合沉积的古地理格局和物源方向的继承性,运用趋势面分析和泥岩颜色分区法,对物源方向进行的综合分析表明,王3区块沙二段... 根据岩心、录井和测井资料,对东营凹陷现河油田王家岗地区沙二段上部河道砂体沉积相类型及其特征进行了研究。结合沉积的古地理格局和物源方向的继承性,运用趋势面分析和泥岩颜色分区法,对物源方向进行的综合分析表明,王3区块沙二段第1~第4砂组的物源主要来自南方。在储层研究方面,利用砂体钻遇率及砂体平均厚度变化曲线分析方法,从另一个角度阐明了储层的发育特征;同时,应用储层随机建模、神经网络预测法和地震相干分析法,对王3区块沙二段第1~第4砂组的储层厚度、孔隙度、各层段砂体的分布特征和典型单砂体进行了预测,为油气滚动勘探开发部署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营凹陷 沙河街组 古近系 现河油田 河道型储层 描述方法
下载PDF
利用遗传算法拟合实验变差函数 被引量:11
13
作者 冯国庆 周涌沂 +2 位作者 李允 李宏 李家宁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3-25,共3页
理论变差函数模型的获取是地质统计学中的基础性工作,它是描述储层非均质性、进行储层随机模拟必不可缺的关键环节。针对现有的拟合实验变差函数方法:人工拟合法、非线性回归最小二乘法、加权多项式拟合法等的不足之处,充分利用遗传算... 理论变差函数模型的获取是地质统计学中的基础性工作,它是描述储层非均质性、进行储层随机模拟必不可缺的关键环节。针对现有的拟合实验变差函数方法:人工拟合法、非线性回归最小二乘法、加权多项式拟合法等的不足之处,充分利用遗传算法在求解非线性优化问题时具有的全局寻优的特点,提出实验变差函数的遗传算法拟合方法;在常规遗传算法中引入了模拟退火算法,加速了遗传算法的收敛速度。以川中某气藏的孔隙度变差函数为例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利用遗传算法可以简单、快速地实现实验变差函数的参数估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差函数 遗传算法 参数估计 模拟退火
下载PDF
塔河油田东部三叠系阿四段条带状砂体边界刻画 被引量:7
14
作者 杨敏 刘金华 +2 位作者 先伟 郭瑞 夏步余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30-436,共7页
为准确认识塔河油田东部三叠系阿四段条带状砂体的展布规律和砂体边界,在砂体成因分析基础上开展砂体边界精细刻画研究。通过岩性、粒度、砂体展布规律等研究,认为研究区阿四段属于湖盆边缘滨湖浅湖沉积,条带状砂体为滨浅湖砂坝成因。... 为准确认识塔河油田东部三叠系阿四段条带状砂体的展布规律和砂体边界,在砂体成因分析基础上开展砂体边界精细刻画研究。通过岩性、粒度、砂体展布规律等研究,认为研究区阿四段属于湖盆边缘滨湖浅湖沉积,条带状砂体为滨浅湖砂坝成因。利用储集层敏感地震属性识别砂体,地震波形指示反演刻画砂体边界,研究认为均方根振幅是研究区储集层敏感地震属性,自然电位是储集层的敏感测井曲线,砂岩自然电位小于24 mV.通过地震均方根振幅属性砂体预测和自然电位地震波形指示反演,综合钻井资料等对TK7226井区阿四段油藏储集层边界进行识别,最终确定该井区条带状砂体宽度为170~300 m,准确地落实了含油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河油田 阿克库勒凸起 阿克库勒组 条带状砂体 砂体边界刻画 地震波形指示反演
下载PDF
精细三维地质模型构建 被引量:8
15
作者 李君君 王志章 +3 位作者 张枝焕 姜丹 王礼常 张肖锋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84-486,共3页
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精细油藏描述的各个环节已实现了数字化。高精度三维地质建模的应用提高了油气藏研究的速度和准确性。三维储集层模型既为油藏数值模拟提供依据,又为油气藏的评价、开发方案设计提供依据。克拉玛依风城油田一些处在... 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精细油藏描述的各个环节已实现了数字化。高精度三维地质建模的应用提高了油气藏研究的速度和准确性。三维储集层模型既为油藏数值模拟提供依据,又为油气藏的评价、开发方案设计提供依据。克拉玛依风城油田一些处在勘探开发早期的新区由于井少,在进行储集层建模时,常常出现所谓的"牛眼"现象。为提高模拟精度,利用相邻老区的密井网区确定变差函数,将其应用到稀井网区建模,取得了良好建模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拉玛依 风城油田 储集层建模 沉积微相 变差函数
下载PDF
四川盆地须家河组致密砂岩储集层特征与分级评价 被引量:8
16
作者 徐兆辉 汪泽成 +1 位作者 徐安娜 卞从胜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6-28,共3页
利用岩心常规物性分析和压汞分析数据研究了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致密储集层的微观特征,并找到了它在世界储集层"连续谱"中的位置。采用统计学方法,根据渗透率和孔喉半径划分致密储集层级别,分析每个级别储集层各项参数... 利用岩心常规物性分析和压汞分析数据研究了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致密储集层的微观特征,并找到了它在世界储集层"连续谱"中的位置。采用统计学方法,根据渗透率和孔喉半径划分致密储集层级别,分析每个级别储集层各项参数的数值分布范围。探索孔喉与孔隙度和渗透率之间的内在联系,得到三者之间的拟合公式。利用该公式,将常规物性数据换算成孔喉值,进而推断储集层所属级别并获得其他重要的储集层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上三叠统 须家河组 储集层 分级 评价
下载PDF
地质统计学反演预测百口泉油田百34井区薄砂体 被引量:9
17
作者 尚建林 李太辉 +2 位作者 霍新勇 王林生 杨建军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58-760,共3页
以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百口泉油田百34井区克拉玛依组砂体预测为例,探讨了地质统计学反演在开发早期薄砂体储集层预测中的应用,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地质统计学反演作为将地质统计学与传统反演方法相结合的一种新的反演方法,提高了反演... 以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百口泉油田百34井区克拉玛依组砂体预测为例,探讨了地质统计学反演在开发早期薄砂体储集层预测中的应用,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地质统计学反演作为将地质统计学与传统反演方法相结合的一种新的反演方法,提高了反演的纵向分辨率,同时可以实现多种测井参数的反演,进行储集层多参数综合描述,减少了单一参数预测的风险,为陆相砂、泥岩薄互层预测,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口泉油田 薄砂体 地质统计 电阻率反演 储集层预测
下载PDF
轮南油田2井区三叠系储集层精细描述 被引量:7
18
作者 韩涛 朱卫红 +3 位作者 昌伦杰 练章贵 牛玉杰 刘勇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47-248,251,共3页
充分利用测井资料和动态生产数据,结合岩心观察,对三叠系储集层进行了详细研究,建立了储集层参数的地质模型,并对砂体的连通情况作了地质成因上的解释。研究发现,轮南2井区的隔夹层分为泥质隔夹层、钙质胶结细粒岩性夹层及细粒岩性紧邻... 充分利用测井资料和动态生产数据,结合岩心观察,对三叠系储集层进行了详细研究,建立了储集层参数的地质模型,并对砂体的连通情况作了地质成因上的解释。研究发现,轮南2井区的隔夹层分为泥质隔夹层、钙质胶结细粒岩性夹层及细粒岩性紧邻钙质胶结层夹层。在储集层精细描述基础上,完成了轮南油田2井区Ⅰ油组细分层系开发调整方案,方案实施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南油田 三叠纪 储集层 地质建模 油藏描述
下载PDF
苏里格气田低渗透储层成岩储集相特征 被引量:42
19
作者 李海燕 彭仕宓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00-104,共5页
研究了苏里格气田二叠系储集层的沉积相、成岩作用及微观孔隙结构,分析了成岩作用对低渗透储层储集物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造成本区砂岩储层特低渗透率的主要原因是成岩期强烈的压实作用及各种自生矿物的充填和胶结作用。选用流动层... 研究了苏里格气田二叠系储集层的沉积相、成岩作用及微观孔隙结构,分析了成岩作用对低渗透储层储集物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造成本区砂岩储层特低渗透率的主要原因是成岩期强烈的压实作用及各种自生矿物的充填和胶结作用。选用流动层带指标、孔隙度、渗透率、粒度中值、泥质含量、孔喉半径均值和变异系数7项参数,建立了遗传神经网络的学习及预测模型。采用神经网络模式识别方法,对苏里格气田二叠系进行了成岩储集相的识别。识别出了4类成岩储集相,即不稳定组分溶解次生孔隙成岩储集相、碳酸盐胶结物溶解次生孔隙成岩储集相、强压实强胶结剩余粒间孔成岩储集相和极强压实强胶结致密成岩储集相。阐述了各类成岩储集相的特征,并结合沉积相,确定了各成岩储集相的时空展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里格气田 低渗透储层 模式识别 成岩储集相 遗传神经网络
下载PDF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在储集层精细描述中的应用 被引量:8
20
作者 闫海军 贾爱林 +3 位作者 郭建林 杨思玉 张云海 郑雄杰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9-35,共7页
储集层精细描述是老区挖潜、提高采收率的基础,也是已开发油田稳产的关键。由于缺乏资料和地质解释本身的多解性,储集层精细描述中单砂体连通性及规模评价往往存在不确定性。针对这一问题,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分析方法,通过综合资料... 储集层精细描述是老区挖潜、提高采收率的基础,也是已开发油田稳产的关键。由于缺乏资料和地质解释本身的多解性,储集层精细描述中单砂体连通性及规模评价往往存在不确定性。针对这一问题,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分析方法,通过综合资料的分析对比,建立等时地层格架及砂体叠置模式,有效指导储集层描述和单砂体精细解剖。以吉林油田黑59区块注气储集层为例,进行储集层精细描述和单砂体精细解剖,明确了储集层纵、横向分布规律,刻画了单一成因砂体发育期次、规模等特征,实现了单砂体分布在三维空间的可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 基准面旋回 等时地层格架 储集层精细描述 单砂体解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