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简阳-资阳地区茅口组岩溶古地貌特征及成因机制
1
作者 苏琳皓 谢静平 +5 位作者 任丽梅 曹华 马梓珂 赵青 车国琼 阳聪 《能源与环保》 2024年第6期134-141,共8页
四川盆地茅口组是油气勘探的难点和重点层系,最近在川南地区围绕茅口组的断溶体开展钻探,取得了重大突破,显示了岩溶作用对茅口组储层改造的重要意义。然而,在简阳—资阳地区是否发育岩溶储层还鲜见研究,这阻碍了该地区茅口组油气勘探... 四川盆地茅口组是油气勘探的难点和重点层系,最近在川南地区围绕茅口组的断溶体开展钻探,取得了重大突破,显示了岩溶作用对茅口组储层改造的重要意义。然而,在简阳—资阳地区是否发育岩溶储层还鲜见研究,这阻碍了该地区茅口组油气勘探。基于测井、地震资料和元素地球化学对简阳—资阳地区茅口组进行分析,明确茅口组顶部优势岩溶地貌分布。结果表明,该地区茅口组顶部发育管状岩溶通道特征,并且在顶部的碳酸盐岩中含有大量的不易移动元素,如Zr、Ti、Th,这表明在茅口组顶部存在不整合面,在不整合面之上为厚层的玄武岩;根据地震剖面和测井资料刻画的茅口组残余厚度,划分为岩溶洼地、岩溶斜坡和岩溶台地,岩溶斜坡为优势储层发育带;简阳地区的岩溶古地貌形成与峨眉山玄武岩喷发前的地层隆升、暴露和溶蚀密切相关。该研究可以为简阳地区茅口组碳酸盐岩岩溶型储层预测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斜坡 玄武岩 风化壳 茅口组 简阳地区
下载PDF
连续型油气藏形成条件与分布特征 被引量:160
2
作者 邹才能 陶士振 +5 位作者 袁选俊 朱如凯 侯连华 王岚 高晓辉 公言杰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24-331,共8页
随着油气藏勘探的不断深入,岩性油气藏勘探从有明显圈闭型的油气藏,进入大规模连片储集体系的连续型油气藏;地层油气藏从东部盆底基岩潜山油气藏,进入中西部大型不整合面控制的大规模地层油气藏。根据圈闭是否具有明确界限和油气聚集分... 随着油气藏勘探的不断深入,岩性油气藏勘探从有明显圈闭型的油气藏,进入大规模连片储集体系的连续型油气藏;地层油气藏从东部盆底基岩潜山油气藏,进入中西部大型不整合面控制的大规模地层油气藏。根据圈闭是否具有明确界限和油气聚集分布状态,把油气藏分为常规圈闭型油气藏和非圈闭连续型油气藏两大类,明确了连续型油气藏内涵,阐述了其主要地质特征。大型浅水三角洲体系及其砂质碎屑流砂体是连续型油气藏形成和大面积分布的地质基础,成岩相定量评价是低—特低孔渗连续型储层评价的重要方法。在湖盆中心陆相沉积上,建立了以鄂尔多斯盆地长6组为代表的湖盆中心深水砂质碎屑流重力成因沉积模式,拓展了中国湖盆中心部位找油新领域;在储层评价上,以四川盆地须家河组为例,系统提出了成岩相内涵、分类和评价方法,运用视压实率、视胶结率和视溶蚀率等参数定量表征成岩相,为落实有利储集体分布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工业化评价方法。中国连续型油气藏储量规模与潜力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性油气藏 地层油气藏 连续型油气藏 大型浅水三角洲 砂质碎屑流 成岩相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构造演化与扇体形成和分布 被引量:159
3
作者 雷振宇 鲁兵 +2 位作者 蔚远江 张立平 石昕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6-91,共6页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经历了多次(期)不同性质的构造演化。在新生代以后,表现出(类)前陆盆地性质,伴随区域构造运动发生强烈的碰撞挤压、冲断作用。断裂活动具有明显的推覆性质,产生了与断裂带平行的褶皱构造。西北缘逆掩断裂普遍具有同生...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经历了多次(期)不同性质的构造演化。在新生代以后,表现出(类)前陆盆地性质,伴随区域构造运动发生强烈的碰撞挤压、冲断作用。断裂活动具有明显的推覆性质,产生了与断裂带平行的褶皱构造。西北缘逆掩断裂普遍具有同生活动性质,对扇体的形成有明显的控制作用。主要表现为冲断作用持续发生,上、下盘地形相差悬殊,自冲断席上剥蚀下来的碎屑物堆积于断崖根部而形成各类扇体(冲积扇、扇三角洲和水下扇等),阶梯式逆冲断裂则形成多级扇体。研究表明,从二叠纪到侏罗纪构造活动逐渐减弱,扇体规模逐渐变小;在平面上由于构造活动的位移,导致了扇体的迁移。总体来看,百口泉-夏子街地区活动性最强,延续时间最长,形成的扇体规模较大、叠置程度高、迁移明显;车拐-克拉玛依地区活动性较弱,形成的扇体规模小、叠置程度差、迁移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西北缘 构造演化 断裂活动 扇体迁移
下载PDF
西峰油田延长组长8段储层流体作用期次分析 被引量:37
4
作者 武明辉 张刘平 +2 位作者 罗晓容 毛明陆 杨飏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3-36,共4页
采用显微荧光技术以及包裹体显微测温技术,结合鄂尔多斯盆地西峰油田埋藏史及地热史演化过程模拟,确定了该区油气运移主要分两期,第一期发生于中、晚侏罗世,第二期发生于早白垩世末期,该期是鄂尔多斯盆地西峰地区中生代油气运聚的重要... 采用显微荧光技术以及包裹体显微测温技术,结合鄂尔多斯盆地西峰油田埋藏史及地热史演化过程模拟,确定了该区油气运移主要分两期,第一期发生于中、晚侏罗世,第二期发生于早白垩世末期,该期是鄂尔多斯盆地西峰地区中生代油气运聚的重要时刻。油气运聚的第一期和第二期分别对应于早成岩B期和晚成岩A期成岩阶段。由于该区盐水包裹体以石英裂缝中形成的为主,包裹体的保存条件相对较差,使得均一温度具有一定的多解性,因此制定了裂缝中流体包裹体测温数据应用的筛选原则,为类似情况流体包裹体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峰油田 流体包裹体 中生界 油气运移期次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石炭系生烃证据 被引量:30
5
作者 刘成林 马寅生 +7 位作者 周刚 尹成明 杜建军 公王斌 范桃园 刘文平 徐韵 张谦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25-931,共7页
柴达木盆地石炭系是否具有生烃潜力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在大量野外地质调查与实验室样品分析的基础上,找到了石炭系生烃的相关证据。首次在盆地周边露头区多处石炭系中发现油砂出露,油砂主要分布在石炭系怀头他拉组灰岩中,沿厚层生物灰岩... 柴达木盆地石炭系是否具有生烃潜力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在大量野外地质调查与实验室样品分析的基础上,找到了石炭系生烃的相关证据。首次在盆地周边露头区多处石炭系中发现油砂出露,油砂主要分布在石炭系怀头他拉组灰岩中,沿厚层生物灰岩层间和裂缝发育,在生物礁和化石带中尤为突出。通过烃源岩和油砂反映成烃母质来源、沉积环境及成熟度3个方面的生物标志化合物参数对比研究,表明油砂与中生界-新生界烃源岩没有亲缘关系,而与石炭系烃源岩具有良好的可对比性,确定石炭系中的油砂来源于石炭系烃源岩。这证实柴达木盆地石炭系烃源岩有过生烃过程,并可能形成石炭系油气藏,从而揭示了柴达木盆地石炭系具有广阔的生烃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砂 油源对比 生物标志化合物 油气藏 柴达木盆地
下载PDF
川东石炭系大型岩性地层气藏形成条件与勘探方向 被引量:24
6
作者 邹才能 徐春春 +4 位作者 李伟 张志杰 沈平 党录瑞 杨金利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8-24,共7页
四川盆地东部石炭系经过30多年以构造圈闭为目的的天然气勘探与开发,已经成为了四川盆地重要的产气层系。近来以岩性地层气藏为目标进行了新一轮的地层、沉积微相、储层、烃源岩、构造、成藏与圈闭等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川东石炭系发育... 四川盆地东部石炭系经过30多年以构造圈闭为目的的天然气勘探与开发,已经成为了四川盆地重要的产气层系。近来以岩性地层气藏为目标进行了新一轮的地层、沉积微相、储层、烃源岩、构造、成藏与圈闭等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川东石炭系发育构造与岩性地层两类目标。石炭系内幕因粒屑滩微相控制与埋藏白云化不均一影响,储层具有不连续性,存在岩性圈闭;石炭系大范围尖灭与大面积残留,在尖灭带与残留区发育大型地层圈闭。川东石炭系具备岩性地层气藏形成条件,目前发现4个有利区带和12个有利目标,展示其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石炭系 粒屑滩 储层非均质性 地层尖灭带 岩性地层气藏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东南部中、下寒武统膏岩盖层分布特征及封盖有效性 被引量:33
7
作者 徐美娥 张荣强 +2 位作者 彭勇民 陈霞 冯菊芳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01-306,共6页
通过野外剖面、钻井剖面的精细对比,结合宽带约束的地震资料反演,对四川盆地东南地区中、下寒武统膏岩盖层的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在四川盆地及周缘构造演化的基础之上对中、下寒武统膏岩盖层的封盖有效性进行了探讨。四川盆地东南地... 通过野外剖面、钻井剖面的精细对比,结合宽带约束的地震资料反演,对四川盆地东南地区中、下寒武统膏岩盖层的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在四川盆地及周缘构造演化的基础之上对中、下寒武统膏岩盖层的封盖有效性进行了探讨。四川盆地东南地区中、下寒武统膏岩连片分布,呈北东向展布,发育两个膏岩厚度中心,膏岩展布和圈闭分布完全匹配。在加里东期和印支期,四川盆地东南地区中、下寒武统膏岩层未遭受破坏,能够有效封盖震旦系古油(气)藏;在燕山期和喜马拉雅期,则膏岩层遭受破坏,失去了对丁山-林滩场地区古油(气)藏的封盖作用。同时指出,七跃山断裂以西地区膏岩层在后期构造运动中未被完全破坏,能够对盐下油气藏起到封盖作用,是川东南地区寒武系盐下的有利勘探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 封盖有效性 膏岩 中、下寒武统 川东南地区
下载PDF
济阳坳陷第三系地层油藏形成机制与组合模式 被引量:56
8
作者 隋风贵 赵乐强 +1 位作者 林会喜 李军亮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5,共5页
济阳坳陷第三系地层油藏分布极为广泛,基于地层油藏分布特征分析,明确了研究区内地层油藏的发育与不整合密切相关。剖析了不整合面上、下地层的接触关系及微观组构特征,将济阳坳陷第三系地层不整合构建样式划分为16种类型,指出有4种不... 济阳坳陷第三系地层油藏分布极为广泛,基于地层油藏分布特征分析,明确了研究区内地层油藏的发育与不整合密切相关。剖析了不整合面上、下地层的接触关系及微观组构特征,将济阳坳陷第三系地层不整合构建样式划分为16种类型,指出有4种不整合构建样式控制着地层圈闭的形成,并在盆缘斜坡上的古鼻状构造带形成地层圈闭群。研究了不整合在油气运聚中的作用,认为油源断层、骨架砂体、不整合体组成的“T—S”型输导体系的有效性与输导能力是地层油藏形成的关键,并建立了第三系地层油藏组合模式。探讨了地层油藏的勘探经验与勘探部署中须重点关注的三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系 地层油藏 不整合 构建样式 油气输导 组合模式 济阳坳陷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巴楚-柯坪地区新生代断裂系统 被引量:34
9
作者 肖安成 杨树锋 +2 位作者 李曰俊 王清华 陈汉林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8-85,共8页
巴楚隆起是塔里木盆地的一个次级构造单元,内部断裂系统走向以北北西向为主,北侧与之相邻的柯坪冲断带断裂走向近东西向,属于南天山构造体系。两个断裂系统在平面上呈近于正交的关系。巴楚隆起大面积缺失中、新生界,其内部断裂体系起始... 巴楚隆起是塔里木盆地的一个次级构造单元,内部断裂系统走向以北北西向为主,北侧与之相邻的柯坪冲断带断裂走向近东西向,属于南天山构造体系。两个断裂系统在平面上呈近于正交的关系。巴楚隆起大面积缺失中、新生界,其内部断裂体系起始活动时间的确定较为困难。通过对巴楚和柯坪地区新生代层序特征对比研究及其接触关系分析,结果表明中新世巴楚隆起南北向断裂体系开始形成,向北一直延伸到柯坪构造带之中。两个构造单元的南北向断裂有较好的对应性。柯坪东西向断裂系统的主要活动期是上新世(N2)以后。现今柯坪构造带南北向和东西向断裂体系是不同时期构造的叠加。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巴楚和柯坪断裂体系形成的构造地质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巴楚断裂体系 柯坪断裂体系 断裂形成时间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乌尔禾油田三叠系百口泉组储层敏感性评价 被引量:33
10
作者 宫清顺 寿建峰 +3 位作者 姜忠朋 黄革萍 王艳清 倪国辉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07-314,共8页
针对准噶尔盆地乌尔禾油田三叠系百口泉组低孔低渗的冲积扇储层,储层天然能量较差,未经储层改造难以获得工业油流的问题,采用水基压裂液改造后试油未能获得成功,而在W36井采用油基压裂液压裂后试油获得成功。依据储层分析技术和实验分... 针对准噶尔盆地乌尔禾油田三叠系百口泉组低孔低渗的冲积扇储层,储层天然能量较差,未经储层改造难以获得工业油流的问题,采用水基压裂液改造后试油未能获得成功,而在W36井采用油基压裂液压裂后试油获得成功。依据储层分析技术和实验分析技术,参照碎屑岩储层评价标准,分析大量岩心流动实验测试数据,针对百口泉组冲积扇砂砾岩储层敏感性深入研究,指出分析储层敏感性和改善压裂工艺将对油层保护及开发起到关键作用。通过研究发现,伊/蒙混层和高岭石等粘土矿物含量高是造成储层具有较强敏感性的主要原因;百口泉组储层水敏感性、盐敏感性和体积流量敏感性中等偏强,速度敏感性较弱。通过研究结果和生产试验,建议采取脱水油基压裂液、压裂液盐度控制在6 000 mg/L以上、控制流速和体积流量等措施,有效地降低不同敏感性造成的储层伤害,提高油气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敏感性 冲积扇 储层 百口泉组 乌尔禾油田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地层水成因及气水分布规律 被引量:128
11
作者 窦伟坦 刘新社 王涛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67-773,共7页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大天然气气田,属于低孔隙、低渗透、低丰度、低产量、大面积展布的砂岩岩性气藏,含气面积达4×104km2。地层水地球化学特征、地层水产状与成因分析表明,苏里格气田地层水均为CaCl2型,呈弱...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大天然气气田,属于低孔隙、低渗透、低丰度、低产量、大面积展布的砂岩岩性气藏,含气面积达4×104km2。地层水地球化学特征、地层水产状与成因分析表明,苏里格气田地层水均为CaCl2型,呈弱酸性,总矿化度为29.12~68.30g/L,氢(δ2D)同位素-82.7‰~-60.5‰,氧(δ18O)同位素-6.3‰~-3.39‰,锶(87Sr/86Sr)同位素0.71365~0.71718,反映了互不连通的深层封存环境的古沉积水特征。地层水分布主要受生烃强度和储层非均质性控制,不受区域构造控制,其相对独立、不连片、无统一气水界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苏里格气田 岩性气藏 地层水成因 气水分布
下载PDF
博兴洼陷下第三系沙四上亚段和沙三段岩性油藏形成机制 被引量:17
12
作者 苏永进 蒋有录 +2 位作者 廉庆存 宋建勇 石世革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8-32,共5页
博兴洼陷下第三系岩性油藏的形成具有“复式排烃、排聚耦合和四元控藏”的总体特征,而其独特的烃源岩结构和地层压力系统决定了沙四上亚段和沙三段烃源岩在排烃方式、排烃机制以及岩性油藏成藏特点上的不同。沙四上亚段烃源岩有机质富集... 博兴洼陷下第三系岩性油藏的形成具有“复式排烃、排聚耦合和四元控藏”的总体特征,而其独特的烃源岩结构和地层压力系统决定了沙四上亚段和沙三段烃源岩在排烃方式、排烃机制以及岩性油藏成藏特点上的不同。沙四上亚段烃源岩有机质富集,地层压力较高,多为微裂缝排烃;其排烃效率高、范围大,油气顺层侧向运移至洼陷南斜坡鼻状构造的储层发育带聚集成藏。而沙三段烃源岩有机质较分散,地层压力低,多为差异突破压力排烃;其排烃效率低、范围小,只有在有效排烃体内的储集体才可能聚集成藏。断层排烃可以提高其排烃效率和成藏有效性,沙三段岩性油藏主要分布在洼陷中心附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兴洼陷 岩性油藏 成藏条件 成藏机制 下第三系
下载PDF
北部湾盆地原油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类型 被引量:26
13
作者 包建平 刘玉瑞 +1 位作者 朱翠山 倪春华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93-298,共6页
通过对北部湾盆地不同凹陷典型原油样品烃类组成特征的定量分析,发现盆地北部的涠西南凹陷所产原油中三环萜烷系列、藿烷系列和甾烷系列等生物标志物的浓度偏高,而芳烃浓度则明显偏低;但对于盆地南部的福山凹陷和迈陈凹陷的原油而言,则... 通过对北部湾盆地不同凹陷典型原油样品烃类组成特征的定量分析,发现盆地北部的涠西南凹陷所产原油中三环萜烷系列、藿烷系列和甾烷系列等生物标志物的浓度偏高,而芳烃浓度则明显偏低;但对于盆地南部的福山凹陷和迈陈凹陷的原油而言,则表现为三环萜烷系列、藿烷系列和甾烷系列等生物标志物的浓度偏低,而芳烃浓度则明显偏高的特征,表明该盆地北部和南部在沉积环境的性质和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依据原油中甾、藿烷系列的浓度与芳烃浓度间的关系,可以确定不同凹陷所产原油的成因类型,结果表明,北部的涠西南凹陷和南部福山凹陷与迈陈凹陷的原油分属不同的成因类型,而乌石凹陷的原油则介于两者之间,显示过渡类型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标志物浓度 芳烃浓度 原油 成因类型 北部湾盆地
下载PDF
牛庄洼陷岩性油藏含油气性及主控因素 被引量:35
14
作者 高永进 邱桂强 +1 位作者 陈冬霞 张俊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84-287,299,共5页
渤海湾盆地牛庄洼陷的砂体主要分布在洼陷的深凹带、深凹带与缓坡带之间、缓坡带及中央低隆起带 ,砂体分为水下冲积扇、深水浊积扇和前缘滑塌浊积扇 3种类型。其中 ,水下冲积扇砂体的厚度大 ,物性好 ,含油气性好 ;深水浊积扇砂体的含油... 渤海湾盆地牛庄洼陷的砂体主要分布在洼陷的深凹带、深凹带与缓坡带之间、缓坡带及中央低隆起带 ,砂体分为水下冲积扇、深水浊积扇和前缘滑塌浊积扇 3种类型。其中 ,水下冲积扇砂体的厚度大 ,物性好 ,含油气性好 ;深水浊积扇砂体的含油性次之 ;而滑塌浊积砂体的含油气性最差。控制砂体含油气性的主要因素包括砂体埋深、沉积相及砂体类型、构造环境、砂体自身物性和压力。因此 ,随着埋深的增加 ,砂体的储量和含油饱和度明显增高 ;压力增高 ,砂体的含油气性也明显增加 ;处于深凹带的砂体含油气性好于缓坡带砂体及中央低隆起带的砂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庄洼陷 岩性油藏 主控因素 成藏机理
下载PDF
含油气盆地中膏盐岩层对油气成藏的重要影响 被引量:49
15
作者 赵振宇 周瑶琪 +1 位作者 马晓鸣 冀国盛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99-308,共10页
多数盆地的膏盐岩为蒸发成因,部分地区则为深部热卤水作用的产物。研究表明:膏盐岩的形成环境(主要是陆相湖盆蒸发环境)有利于有机质的保存,为油气生成提供物质保障。深部热卤水作用致使深部热流体上侵,将提高烃源岩的油气转化效率以及... 多数盆地的膏盐岩为蒸发成因,部分地区则为深部热卤水作用的产物。研究表明:膏盐岩的形成环境(主要是陆相湖盆蒸发环境)有利于有机质的保存,为油气生成提供物质保障。深部热卤水作用致使深部热流体上侵,将提高烃源岩的油气转化效率以及为无机油气藏的形成提供了条件。膏盐岩能使其下部地层保持较高的孔隙度并且形成次生孔裂隙(但也可堵塞下部地层原生孔隙),同时本身也可成为油气的运移通道或储集空间,是其下部异常高压系统得以形成的重要条件,有利于油气藏的保存。膏盐层可以单独封盖油气,也可与断层联合封堵,具有很好的封盖能力。膏盐层对其上、下地层的区域构造样式产生影响,也限定了油气运移的途径和聚集层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气盆地 膏盐岩 油气成藏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三湖北斜坡岩性气藏勘探与发现 被引量:19
16
作者 孙平 郭泽清 +3 位作者 张林 张绍胜 田继先 孔骅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11年第1期25-31,8-9,共7页
柴达木盆地三湖地区第四系是在新近纪末期新构造运动作用下,盆地沉积中心由西向东整体迁移的产物,在第四系中发现了世界上最大的生物气田(背斜气田)。近年来,在三湖地区第四系发现了岩性气藏,开辟了三湖天然气勘探的新领域。通过构造背... 柴达木盆地三湖地区第四系是在新近纪末期新构造运动作用下,盆地沉积中心由西向东整体迁移的产物,在第四系中发现了世界上最大的生物气田(背斜气田)。近年来,在三湖地区第四系发现了岩性气藏,开辟了三湖天然气勘探的新领域。通过构造背景、气源条件和生储盖组合等条件评价岩性气藏形成的基本地质背景;在简单回顾勘探历程的基础上,分析了已发现岩性气藏的地质、地震特征;针对岩性气藏的特征,提出了精细地震资料处理、精细等时格架地层对比和精细含气检测的研究方法,为下一步在该区开展岩性气藏的勘探研究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三湖地区 第四系 岩性气藏 含气检测
下载PDF
松辽盆地南部岩性油藏特征及勘探潜力 被引量:18
17
作者 毛超林 赵占银 +2 位作者 马玉天 宋立忠 刘珂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05年第6期1-5,37,共6页
在松辽盆地南部岩性油气藏形成条件分析的基础上,对已发现的岩性圈闭类型及分布特征进行了总结。目前松南共发现6种岩性油气藏类型:砂岩上倾尖灭岩性油气藏、砂岩透镜体岩性油气藏、构造—岩性油气藏、断层—岩性油气藏、水动力圈闭油... 在松辽盆地南部岩性油气藏形成条件分析的基础上,对已发现的岩性圈闭类型及分布特征进行了总结。目前松南共发现6种岩性油气藏类型:砂岩上倾尖灭岩性油气藏、砂岩透镜体岩性油气藏、构造—岩性油气藏、断层—岩性油气藏、水动力圈闭油气藏及泥岩裂缝油气藏。通过总结,认为松南岩性油气藏具备5条成藏规律,还有近10×108t的勘探潜力,下一步的勘探重点仍然是西部、西南及东南三大沉积体系的前缘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南部 岩性油气藏 分布规律 勘探潜力 沉积体系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三湖地区第四系岩性气藏形成的主控因素 被引量:11
18
作者 郭泽清 孙平 +3 位作者 徐子远 张林 张绍胜 田继先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85-990,共6页
柴达木盆地三湖地区第四系是在第三纪末期新构造运动作用下,盆地沉积中心由西向东整体迁移的产物,在第四系中发现了世界上最大的生物气田(背斜气田)。近年来,在三湖地区第四系发现了岩性气藏,现已发现的岩性气(层)藏可分为砂岩上倾尖灭... 柴达木盆地三湖地区第四系是在第三纪末期新构造运动作用下,盆地沉积中心由西向东整体迁移的产物,在第四系中发现了世界上最大的生物气田(背斜气田)。近年来,在三湖地区第四系发现了岩性气藏,现已发现的岩性气(层)藏可分为砂岩上倾尖灭型、砂岩透镜体型和物性侧向变化型3种类型。该地区岩性气藏平面上分布受控于流体运移方向和构造背景,纵向上分布受控于砂体类型和埋藏深度,最终能否成藏受控于天然气聚散的动态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湖地区 第四系 早成岩 岩性气藏 主控因素
下载PDF
塔河油田4区奥陶系缝洞型油藏特征及开发对策 被引量:33
19
作者 李江龙 黄孝特 张丽萍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30-633,共4页
塔河油田4区储集体主要分布在奥陶系风化壳,呈不规则网状。储集空间以溶洞、裂缝为主,溶洞高度大多数低于2 m,裂缝平均宽度大于0.1 mm的层段占总层段的58%。储集体的平面分布与古岩溶发育有关,古岩溶水道的地震反射特征呈串珠状强反射,... 塔河油田4区储集体主要分布在奥陶系风化壳,呈不规则网状。储集空间以溶洞、裂缝为主,溶洞高度大多数低于2 m,裂缝平均宽度大于0.1 mm的层段占总层段的58%。储集体的平面分布与古岩溶发育有关,古岩溶水道的地震反射特征呈串珠状强反射,深浅侧向测井异常具有幅度差。利用蒙特卡罗法计算缝洞型油藏储量,一种方法是利用测井解释的结果,统计孔隙度、有效厚度、含油饱和度的概率分布;另一种方法是假设孔隙度、有效厚度、含油饱和度为精确值,储集体面积符合某种概率分布,求得每口井的储量分布。塔河油田是块状底水油藏,油藏的水体主要由深部发育的古岩溶水道系统沟通底水。合理开发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应以缝洞单元为基础,以循环注水、钻侧钻井为主要措施,宜采用“一井一策”方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洞单元 古岩溶水道 近地表古岩溶 蒙特卡罗法 开发对策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岩溶古地貌气藏特征及勘探进展 被引量:44
20
作者 杨华 黄道军 郑聪斌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06年第3期1-5,12,共6页
依据古岩溶和碳酸盐岩成藏地质理论,系统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海相碳酸盐岩天然气成藏地质背景及非常规隐蔽性大型岩溶古地貌气藏的烃源、储层、盖层、圈闭及运聚规律等基本特征,提出了稳定地台区海相碳酸盐岩储层与圈闭是成藏要素... 依据古岩溶和碳酸盐岩成藏地质理论,系统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海相碳酸盐岩天然气成藏地质背景及非常规隐蔽性大型岩溶古地貌气藏的烃源、储层、盖层、圈闭及运聚规律等基本特征,提出了稳定地台区海相碳酸盐岩储层与圈闭是成藏要素中的关键因素。并以此为重点,深入研究了古岩溶成因和岩溶古地貌的发育特征,揭示了古风化壳孔、洞、缝网络与气藏圈闭形成的机制和分布规律。并通过古地貌模式的建立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使奥陶系古风化壳天然气勘探不断取得了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奥陶系 岩溶古地貌气藏 地质模式 综合研究 勘探进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