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支河流体系(DFS)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
作者 赵芸 张昌民 +2 位作者 朱锐 冯文杰 赵康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1,共11页
分支河流体系(DFS)是基于对全球700余个现代沉积盆地中冲积河流沉积体系进行统计分析基础上提出的新术语,它是指河流从某一顶点开始进入盆地并呈放射状展布的沉积体系。通过梳理10 a来相关学者对全球范围内现代及岩石记录中DFS的研究成... 分支河流体系(DFS)是基于对全球700余个现代沉积盆地中冲积河流沉积体系进行统计分析基础上提出的新术语,它是指河流从某一顶点开始进入盆地并呈放射状展布的沉积体系。通过梳理10 a来相关学者对全球范围内现代及岩石记录中DFS的研究成果,介绍了分支河流体系的概念、规模、特征等方面的研究现状。结果表明DFS的形态和分布是构造和气候共同作用的产物,其中构造活动是DFS发育的前提和决定性因素;DFS研究应注重其近端、中段、远端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连接关系,以建立DFS沉积模式;最后总结了DFS的研究技术和方法。分支河流体系概念的提出及沉积模式研究,拓展了认识大型河流沉积体系的思路,使冲积扇沉积学、河流沉积学和沉积体系研究不断得以深入,对进一步认识中国陆相盆地的沉积体系及指导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支河流体系 沉积体系 沉积模式 陆相盆地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上生下储倒灌式油气运聚成藏空间预测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于洋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4-51,共8页
为了研究含油气盆地上生下储倒灌式油气运聚成藏规律,在上生下储倒灌式油气运聚成藏机制及其空间分布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确定源岩排烃分布区、倒灌式油气运移源岩超压分布区和输导断裂分布区,确定上生下储倒灌式油气运聚成藏平面分布区;... 为了研究含油气盆地上生下储倒灌式油气运聚成藏规律,在上生下储倒灌式油气运聚成藏机制及其空间分布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确定源岩排烃分布区、倒灌式油气运移源岩超压分布区和输导断裂分布区,确定上生下储倒灌式油气运聚成藏平面分布区;通过确定上生下储倒灌式油气运聚最大深度分布和输导断裂延伸长度分布,确定上生下储倒灌式油气运聚成藏纵向分布区,将二者组合,建立了一套上生下储倒灌式油气运聚成藏空间的预测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松辽盆地北部三肇凹陷青一段源岩向下伏扶杨油层倒灌式油气运聚成藏空间的预测中。结果表明:三肇凹陷青一段源岩向下伏扶杨油层倒灌式油气运聚成藏空间分布广泛,平面上除了东北边部和东南边部局部地区外,整个凹陷大部分地区皆为青一段源岩向下伏扶杨油层倒灌式油气运聚成藏平面分布区;纵向上倒灌式油气运聚最大深度可达500 m以上,主要分布在其北部和中部地区,由此向其四周逐渐减小,在凹陷东南边部和西南局部地区减小至100 m以下。青一段源岩向下伏扶杨油层倒灌式油气运聚成藏空间有利于上覆青一段源岩生成油气在超压作用下通过输导断裂向下伏扶杨油层运移和聚集,与三肇凹陷扶杨油层已发现油气分布相吻合,表明该方法用于预测上生下储倒灌式油气运聚成藏空间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生下储 倒灌式 油气运聚 成藏空间 预测方法
下载PDF
大柳泉地区F_(7)断裂伴生裂缝输导油气能力 被引量:1
3
作者 刘丹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8-34,共7页
大柳泉地区F_(7)断裂附近的沙三段和沙四段地层中发现大量油气,但F_(7)断裂伴生裂缝对油气的输导作用尚不明确。基于F_(7)断裂伴生裂缝及其分布特征建立F_(7)断裂伴生裂缝输导油气能力定量评价方法。研究认为:F_(7)断裂①号伴生裂缝和... 大柳泉地区F_(7)断裂附近的沙三段和沙四段地层中发现大量油气,但F_(7)断裂伴生裂缝对油气的输导作用尚不明确。基于F_(7)断裂伴生裂缝及其分布特征建立F_(7)断裂伴生裂缝输导油气能力定量评价方法。研究认为:F_(7)断裂①号伴生裂缝和②号伴生裂缝输导油气能力评价参数平均值分别为186和8;F_(7)断裂伴生裂缝输导油气能力评价参数在沙三上亚段为572、在沙三中亚段为176、在沙三下亚段为23、在沙四上亚段为5;平面上受F_(7)断裂伴生裂缝输导油气能力控制,①号伴生裂缝输导油气能力相对较强、油气富集,②号伴生裂缝输导油气能力相对较弱、油气不富集;剖面上受F_(7)断裂伴生裂缝输导油气能力控制,沙三中亚段和沙三下亚段油气富集,沙四上亚段油气不富集。研究成果为正确认识大柳泉地区F_(7)断裂附近油气分布规律及指导油气勘探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柳泉地区 F_(7)断裂 伴生裂缝 输导油气能力定量评价方法 油气富集
下载PDF
油气富集程度的定量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4
作者 高剑雄 范婕 +2 位作者 张奎华 秦峰 郭瑞超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5-43,共9页
油气富集程度的评价及预测是油气成藏和勘探部署分析的重要内容,其结果对资源潜力评价和勘探部署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在总结前人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评价单井各层段油气富集程度的方法——根据已知储量井的录井、测井和试油资料,利... 油气富集程度的评价及预测是油气成藏和勘探部署分析的重要内容,其结果对资源潜力评价和勘探部署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在总结前人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评价单井各层段油气富集程度的方法——根据已知储量井的录井、测井和试油资料,利用油气显示级别对单井3种资料进行赋值,结合各油气层段的砂岩厚度,计算3种资料的油气聚集有效值,并建立其与储量丰度的数学关系,进而预测未知储量井各层段的油气富集程度。以准噶尔盆地莫西庄—永进地区为例,利用该方法预测了各井不同层段的油气富集程度。通过对比勘探成果与该方法的计算结果,认为其平均相对误差一般在10%以内,因此该方法具有可行性和准确性。评价结果表明,该区在征沙村中部和永进东北部油气富集程度较高,是将来增储上产预备区;深层三叠系百口泉组油气富集程度较高,但探明程度较低,为下步勘探的重点方向;探区东部凸起与凹陷过渡区为下步选区有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富集程度 油气聚集 储量丰度 准噶尔盆地 莫西庄-永进地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