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0年随钻测量(MWD)和地层评价最新进展
1
作者 Murp.,DP 郑伟 《国外测井技术》 2000年第4期3-6,共4页
关键词 随钻测量 地层评价 数据采集 电缆测井 泥浆录井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哈得逊油田东河砂岩隔夹层特征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被引量:31
2
作者 赵洪 罗晓容 +5 位作者 肖中尧 张宝收 赵风云 雷裕红 赵健 胡才志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24-833,共10页
以石炭系东河砂岩段为主要目的层的塔里木盆地哈得逊油田在勘探开发过程中显现出油藏流体性质差异大、油水关系复杂等现象。研究中注意到东河砂岩段砂岩输导层中存在的隔夹层与相邻正常储层差异明显,遂通过岩心观察及钻井试油资料分析,... 以石炭系东河砂岩段为主要目的层的塔里木盆地哈得逊油田在勘探开发过程中显现出油藏流体性质差异大、油水关系复杂等现象。研究中注意到东河砂岩段砂岩输导层中存在的隔夹层与相邻正常储层差异明显,遂通过岩心观察及钻井试油资料分析,明确了隔夹层形态、岩石学成分及成岩作用等特征,进而分析了隔夹层对储层中流体流动及物质交换所起的作用。哈得逊油田东河砂岩中钙质隔夹层与其相邻储层岩石骨架颗粒组成基本一致,但正常储层成岩作用复杂,而隔夹层中基本上只发育方解石、白云石及硬石膏等胶结物的胶结作用,往往导致钙质隔夹层物性极差,并造成隔夹层上下的原油及地层水性质的明显差异。综合分析认为,研究区石炭系东河砂岩段砂岩输导层内流体分布不均、流动性复杂的原因是隔夹层对流体流动的非均匀阻隔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河砂岩 隔夹层 胶结作用 低渗透率 非均质性
原文传递
页岩储层基质和裂缝渗透率新模型研究 被引量:19
3
作者 姜瑞忠 汪洋 +1 位作者 贾俊飞 孔垂显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34-939,共6页
渗透率作为重要的物性参数,决定着流体的流动能力。以页岩储层的基质和裂缝为研究对象,综合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总结出气体在基质中存在的2种扩散作用:Knudsen扩散和Fick扩散。详细分析了2种扩散的产生机理:Knudsen扩散是由气体分子与... 渗透率作为重要的物性参数,决定着流体的流动能力。以页岩储层的基质和裂缝为研究对象,综合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总结出气体在基质中存在的2种扩散作用:Knudsen扩散和Fick扩散。详细分析了2种扩散的产生机理:Knudsen扩散是由气体分子与孔道壁面之间的碰撞引起;而Fick扩散是由于浓度差的作用。将2种扩散作用同时考虑进气体在基质的流动中,推导得出气体在基质中的视渗透率新模型,分别分析Knudsen扩散和Fick扩散对基质视渗透率的影响。对P&M模型进行修正,将Klinkenberg效应也考虑进模型里,给出不同机制影响下的裂缝渗透率变化模型,并分析Klinkenberg效应对裂缝视渗透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对于基质视渗透率模型来说,当孔道半径较小时,Knudsen扩散对渗透率有着较大的影响;另外,在低压和较低的基质渗透率时,Fick扩散对基质视渗透率影响显著。2对裂缝视渗透率模型来说,只有在低压的情况下,Klinkenberg效应对裂缝视渗透率影响才会显现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渗透率 Knudsen扩散 Fick扩散 Klinkenberg效应 修正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