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BS/废胶粉复合改性沥青的性能 被引量:21
1
作者 李关龙 王枫 +1 位作者 匡民明 周晓龙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1-27,共7页
以AH-70为基质沥青,加入经糠醛抽出油预溶胀的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外掺胶粉制备复合改性沥青(SBS/CRMA)。通过正交试验考察糠醛抽出油掺量、胶粉掺量、搅拌温度和搅拌时间对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采用动态剪切流变仪对SB... 以AH-70为基质沥青,加入经糠醛抽出油预溶胀的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外掺胶粉制备复合改性沥青(SBS/CRMA)。通过正交试验考察糠醛抽出油掺量、胶粉掺量、搅拌温度和搅拌时间对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采用动态剪切流变仪对SBS/CRMA、SBS改性沥青(SBSMA)和胶粉改性沥青(CRMA)的流变性能进行分析,并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SBS/CRMA的微观结构。由正交试验得到最优方案为:糠醛抽出油掺量8%(质量分数)、胶粉掺量25%(质量分数)、搅拌温度210℃和搅拌时间2.5h。在最优方案下制得SBS/CRMA的5℃延度为327mm、软化点为78.0℃、弹性恢复91.6%。SBS/CRMA在低温下更柔韧,高温下更坚硬,温度敏感性降低,抗车辙形变能力增强。结合荧光显微镜结构图,提出了SBS/CRMA的三维网络结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S 胶粉 改性沥青 机理
下载PDF
蜡的改性及其乳化 被引量:14
2
作者 李华阳 魏德卿 +2 位作者 刘宗惠 张嵘 孙静 《合成化学》 CAS CSCD 2000年第5期400-403,409,共5页
综述了改性蜡的合成和制备乳化蜡的工艺方法。参考文献 2 5篇。
关键词 改性 乳化蜡 合成 改性蜡 乳化 工艺
下载PDF
循环流化床中一种高硫石油焦燃烧的结焦特性 被引量:7
3
作者 张建胜 吕俊复 +5 位作者 杨海瑞 黎永 任维 王昕 刘青 岳光溪 《热能动力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510-512,518,共4页
在循环流化床实验台上对石油焦的结焦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石油焦属易结焦燃料 ;结焦的发生受床温、空塔速度、烟气中物料浓度以及受热面壁温的影响 ,较高的空塔速度和物料浓度有助于避免结焦。在相同的操作条件下 。
关键词 石油焦 循环流化床 结焦 燃烧
下载PDF
混合酸脱除石油焦中硫的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肖劲 杨思蔚 +1 位作者 赖延清 李劼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2-65,共4页
研究了混合酸溶液脱除石油焦中硫的技术。采用单因子法分析了石油焦粒度、混合酸配比、液固比、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脱硫率的影响,对混合酸脱除石油焦中硫的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混合酸脱除石油焦中硫的最佳条... 研究了混合酸溶液脱除石油焦中硫的技术。采用单因子法分析了石油焦粒度、混合酸配比、液固比、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脱硫率的影响,对混合酸脱除石油焦中硫的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混合酸脱除石油焦中硫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使用混合酸可以有效脱除石油焦中大部分硫,最佳脱硫条件为:石油焦粒度0.1 mm,混合酸配比为1.0,液固比为30∶1,反应时间为24 h,反应温度为60℃。在此最佳条件下,最大脱硫率达到6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焦 脱硫 混合酸 机理
下载PDF
预降解工艺对废胶粉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匡民明 王枫 +1 位作者 周晓龙 李承烈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28-334,共7页
采用N-甲基吡咯烷酮(NMP)萃取糠醛抽出油中的芳烃组分,并利用糠醛抽出油NMP萃取油(FEONMP)对废胶粉预降解,将预降解产物作为改进剂与废胶粉混合后添加到沥青中进行研究。考察了传统湿法工艺和预降解工艺对废胶粉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采... 采用N-甲基吡咯烷酮(NMP)萃取糠醛抽出油中的芳烃组分,并利用糠醛抽出油NMP萃取油(FEONMP)对废胶粉预降解,将预降解产物作为改进剂与废胶粉混合后添加到沥青中进行研究。考察了传统湿法工艺和预降解工艺对废胶粉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采用动态剪切流变仪和荧光显微镜对废胶粉改性沥青的作用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传统湿法工艺,预降解工艺能显著提高改性沥青的低温延度和高温存储稳定性。荧光显微图表明,由于废胶粉的预降解作用,预降解工艺能使废胶粉在沥青中形成连续交联的网络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胶粉 沥青 改性 降解
下载PDF
直馏粗柴油制蜡工艺研究
6
作者 刘公召 蒋春英 +2 位作者 陈永杰 刘春芳 孙艳 《辽宁化工》 CAS 1999年第3期162-164,共3页
以馏程130~428℃的直馏煤柴油馏分为原料,常压蒸馏得收率约75%的-10#轻柴油,其余部分直接溶剂脱油,白土精制可制得52#精白蜡,研究了工艺条件对蜡收率及质量的影响。
关键词 粗柴油 蒸馏 白蜡 溶剂脱油 制蜡 工艺 直馏
下载PDF
生焦与氧化钙焙烧脱硫反应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董宏静 谢刚 +2 位作者 于站良 李荣兴 俞小花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01-104,109,共5页
提出了CaO焙烧生焦脱硫的新方法,考察了焙烧时间、焙烧温度、CaO掺杂比例对生焦脱硫率的影响,利用TG-DSC联合法对样品进行分析,研究了生焦与CaO焙烧脱硫反应的动力学。结果表明,生焦与CaO焙烧脱硫反应活化能E为150.8kJ/mol,指前因子A为6... 提出了CaO焙烧生焦脱硫的新方法,考察了焙烧时间、焙烧温度、CaO掺杂比例对生焦脱硫率的影响,利用TG-DSC联合法对样品进行分析,研究了生焦与CaO焙烧脱硫反应的动力学。结果表明,生焦与CaO焙烧脱硫反应活化能E为150.8kJ/mol,指前因子A为6.98×1011 min-1,反应机理函数为f(α)=(1-α)2.54,最佳工艺条件为:焙烧温度1173K,焙烧时间1h,CaO掺杂比例75%;该条件下生焦的脱硫率可达47%,主要产物为CaS、CaCO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焦 脱硫 焙烧 动力学
下载PDF
超细石蜡乳液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陈惠芳 蒋新元 +4 位作者 罗建阳 刘晓剑 廖媛媛 莫莉 彭娇 《化工技术与开发》 CAS 2017年第10期15-19,共5页
以工业石蜡为主要原料,采用机械搅拌与高速剪切分散机联用的方法制备石蜡乳液,从大量的乳化剂中筛选出石蜡复合乳化剂STJ-1,考察了HLB值、乳化剂用量对石蜡乳液稳定性的影响。当HLB值为9.9~10.1、STJ-1乳化剂与石蜡的质量比为0.35时,稳... 以工业石蜡为主要原料,采用机械搅拌与高速剪切分散机联用的方法制备石蜡乳液,从大量的乳化剂中筛选出石蜡复合乳化剂STJ-1,考察了HLB值、乳化剂用量对石蜡乳液稳定性的影响。当HLB值为9.9~10.1、STJ-1乳化剂与石蜡的质量比为0.35时,稳定石蜡乳液浓度可达到45.0%。制备的石蜡乳液样品黏度较低,分散性、成膜性、稀释稳定性均比较好,乳化颗粒的粒径均在纳米范围内,其中d(0.5)在0.128~0.130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蜡 乳化剂 稳定性 石蜡乳液
下载PDF
煅后石油焦真密度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张小芳 肖敏 佘运钢 《天津化工》 CAS 2011年第2期56-57,共2页
本文通过对不同的煅后石油焦真密度检测标准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不同的检测方法对煅烧石油焦的真密度检测结果会产生较大差异,建议检测方法尽可能采用统一标准。
关键词 煅烧石油焦 真密度 标准 检测方法
下载PDF
天然蜡和合成蜡酸值测定法标准修订的思考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姝凡 张雁玲 +1 位作者 王少军 张会成 《当代化工》 CAS 2022年第10期2517-2520,共4页
介绍了美国材料与实验协会(ASTM)、中国国家或石化行业天然蜡和合成蜡酸值测定方法现状。利用归纳的方法对我国和ASTM D1386天然蜡和合成蜡酸值测定方法标准近几年的发展变化进行了对比和探讨,并总结了未来我国天然蜡和合成蜡酸值测定... 介绍了美国材料与实验协会(ASTM)、中国国家或石化行业天然蜡和合成蜡酸值测定方法现状。利用归纳的方法对我国和ASTM D1386天然蜡和合成蜡酸值测定方法标准近几年的发展变化进行了对比和探讨,并总结了未来我国天然蜡和合成蜡酸值测定方法标准的内容与方向,将主要从增加空白试验、细化精密度、重新选择指示剂、寻找绿色溶剂4个方面进行修订,以期能为标准制修订和标准化工作者提供借鉴,对我国的天然蜡类产品和合成蜡类产品的对外出口起到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蜡与合成蜡 酸值 方法 标准 检测
下载PDF
生焦焙烧脱硫动力学研究
11
作者 董宏静 谢刚 +3 位作者 姚云 于站良 郑绍聪 施辉献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37-41,108,共6页
生焦是制备高纯石墨主要原料之一,对其热解脱硫特性进行动力学研究。在氩气气氛下,利用TG-DSC联合法对样品进行热重差热扫描分析,采用差减微分(Freeman-Carroll)法对样品的热解数据进行处理。结果表明,添加Na2CO3生焦热解过程可分为3... 生焦是制备高纯石墨主要原料之一,对其热解脱硫特性进行动力学研究。在氩气气氛下,利用TG-DSC联合法对样品进行热重差热扫描分析,采用差减微分(Freeman-Carroll)法对样品的热解数据进行处理。结果表明,添加Na2CO3生焦热解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试样脱吸附水的过程,脱水温度360~456K,质量减少1.92%;第二阶段为生焦热解脱硫的主反应阶段,反应温度783~1 174K,质量减少16.86%;第三阶段为残余物的分解过程。热解最终产物为炭和硫化钠。添加Na2CO3后生焦脱硫率提高,其表观活化能E为157.12 kJ/mol,指前因子A为5.4×10^8 min^-1,反应机理函数为f(α)=(1-α)^6.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焦 脱硫 NA2CO3 热解反应 动力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