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碳酸稀土晶粒状沉淀制取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贺伦燕 王似男 +6 位作者 周新木 胡平贵 辜子英 魏坤 李永绣 何小彬 文芝玉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1993年第4期18-21,共4页
研究了从不同稀土配的料液中,以碳酸氢铵作沉淀剂制取晶状碳酸稀土盐的问题。通常是体积大的絮状沉淀,但发现分别采用陈化沉淀法、加晶种法、饱和溶液法和饱和溶液晶种法等,可制得晶粒状、易过滤的稀土碳酸盐沉淀并可应用于生产。
关键词 稀土 碳酸盐 晶状沉淀
下载PDF
乳状液膜提取稀土的传质模型研究(Ⅱ) 被引量:4
2
作者 刘兴荣 张秀娟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1993年第4期7-11,共5页
针对研究(Ⅰ)提出的传质模型,本文通过实验验证了普遍情况下稀土离子的传质模型方程。实验证实该传质模型在整个传质过程中模型计算值均能与实验值很好地吻合。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乳状液膜提取稀土的传质模型不仅较好地描述了液膜... 针对研究(Ⅰ)提出的传质模型,本文通过实验验证了普遍情况下稀土离子的传质模型方程。实验证实该传质模型在整个传质过程中模型计算值均能与实验值很好地吻合。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乳状液膜提取稀土的传质模型不仅较好地描述了液膜体系中稀土的传质行为,而且模型数学关系式简单,计算方便,实用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状液膜 传质模型 稀土离子
下载PDF
钬离子、铕离子在氯化物熔体中的电还原 被引量:2
3
作者 杨绮琴 刘冠昆 苏育志 《广东有色金属学报》 1993年第2期105-110,共6页
用线性扫描电位法研究 Ho^(3+).Eu^(3+)在氯化物熔体中还原的电极过程,Ho^(3+)在钨、钼电极上进行可逆3电子还原为 Ho 的反应.Eu^(3+)在钨、钼、铂电极上第一步可逆还原为 Eu^(3+),在铂电极上 Eu^(2+)进一步还原并与铂形成合金.测定了 H... 用线性扫描电位法研究 Ho^(3+).Eu^(3+)在氯化物熔体中还原的电极过程,Ho^(3+)在钨、钼电极上进行可逆3电子还原为 Ho 的反应.Eu^(3+)在钨、钼、铂电极上第一步可逆还原为 Eu^(3+),在铂电极上 Eu^(2+)进一步还原并与铂形成合金.测定了 Ho^(3+),Eu^(3+)在氯化物熔体中的扩散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钬离子 铕离子 电还原 熔盐
下载PDF
稀土冶金流程计算系统中的模块设计
4
作者 吴文远 翟永青 +1 位作者 涂赣峰 高志刚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73-176,共4页
综合了各种典型的硫酸焙烧包头稀土精矿方法生产稀土化合物的工艺流程 ,根据各生产工序的功能 ,划分和组合成 7个冶金计算模块·确定了模块的流程结构、程序结构、编程结构及数据库和模块间的连接结构·各模块可完成冶金计算 ,... 综合了各种典型的硫酸焙烧包头稀土精矿方法生产稀土化合物的工艺流程 ,根据各生产工序的功能 ,划分和组合成 7个冶金计算模块·确定了模块的流程结构、程序结构、编程结构及数据库和模块间的连接结构·各模块可完成冶金计算 ,重组成不同的生产工艺 ,形成的稀土冶金计算软件解决了稀土冶金计算靠复杂的人工计算的难题 ,并可用于生产过程的控制分析和科学管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冶金 模块设计 冶金计算 流程计算系统
下载PDF
氯化铵焙烧回收脱锰矿泥中的稀土及其动力学 被引量:10
5
作者 朱国才 徐颖惠 +1 位作者 池汝安 田君 《化工冶金》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4-17,共4页
攀西含稀土矿泥采用Na2SO3还原脱锰后,以NH4CI作为固体氯化剂氯化该脱锰矿泥中的稀土,水浸取回收稀土.考察了不同因素对稀土氯化的影响,同时研究了氯化过程的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氯化反应是界面化学反应控制的动力学... 攀西含稀土矿泥采用Na2SO3还原脱锰后,以NH4CI作为固体氯化剂氯化该脱锰矿泥中的稀土,水浸取回收稀土.考察了不同因素对稀土氯化的影响,同时研究了氯化过程的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氯化反应是界面化学反应控制的动力学类型,其动力学方程式符合界面化学反应的方程式1-(1-a)1/3=kt,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44.0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铵 氯化 稀土 动力学 脱锰矿泥 焙烧
下载PDF
NdF_3-NaF-LiF熔体电导率的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陈建设 徐秀芝 黄永春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1998年第4期28-30,共3页
采用三因子一次正交回归设计实验,研究了NdF3-NaF-LiF熔体的电导率,得出了该体系电导率的数学模型,分析了温度、NdF3浓度、NaF与LiF的摩尔比对电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温度、降低NdF3浓度、降低NaF与LiF的摩尔比均能提高电导... 采用三因子一次正交回归设计实验,研究了NdF3-NaF-LiF熔体的电导率,得出了该体系电导率的数学模型,分析了温度、NdF3浓度、NaF与LiF的摩尔比对电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温度、降低NdF3浓度、降低NaF与LiF的摩尔比均能提高电导率。所得研究结果可为稀土氟盐电解选择廉价电解质成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氟盐 电导率 熔盐电解 稀土
下载PDF
液膜法快速稀土二分组的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马湘江 王向德 +1 位作者 万印华 张秀娟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1993年第1期10-16,共7页
本文首次报道了用液膜法直接自离子矿的电解质浸渗液进行稀土分组的实验室研究。结果表明,以HDEHP作载体,LMS-2作表面活性剂,盐酸作内水相的液膜体系,对于含3%硫酸铵的离子型稀土矿浸渗液(其中加入适量络合剂X)有良好的分组效果。按... 本文首次报道了用液膜法直接自离子矿的电解质浸渗液进行稀土分组的实验室研究。结果表明,以HDEHP作载体,LMS-2作表面活性剂,盐酸作内水相的液膜体系,对于含3%硫酸铵的离子型稀土矿浸渗液(其中加入适量络合剂X)有良好的分组效果。按最佳操作条件经两级间歇式液膜分组处理,萃余液中重稀土组Sm、Eu、Gd、Tb、Dy、Ho、Er、Tm、Yb、Lu的含量大于99.52%,内水相中Y及轻稀土La、Ce、Pr、Nd的含量大于99.98%,均已达到稀土工厂中用萃取法分组的标准。整个过程仅需30分钟,试剂消耗少,操作费用低,是深度开发离子型稀土矿以及对其它来源的混合稀土稀溶液进行深加工的一项有明显应用前景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二分组 液膜法 研究
下载PDF
用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稀土金属氯化物熔体的结构 被引量:4
8
作者 侯怀宇 谢刚 +1 位作者 刘国华 陈书荣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70-273,共4页
用分子动力学方法计算了LaCl3,GdCl3和YCl3熔体的结构 ,报导了偏径向分布函数、配位数和键角分布等结构信息。计算结果表明在熔盐中存在正八面体结构的MCl3- 6 离子 。
关键词 分子动力学 稀土氯化物 熔体结构
下载PDF
液膜法生产纯钇及轻稀土的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马湘江 王向德 +1 位作者 万印华 张秀娟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1993年第2期1-5,共5页
本文首次报道了用液膜法生产纯钇及轻稀土的实验室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液膜法快速稀土二分组的研究”一文所得内水相含稀土(La、Ce、Pr、Nd和Y)30.62g/L的富集物,按最佳操作条件经两级间歇式液膜分离过程,萃余液中钇的含量由原来料... 本文首次报道了用液膜法生产纯钇及轻稀土的实验室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液膜法快速稀土二分组的研究”一文所得内水相含稀土(La、Ce、Pr、Nd和Y)30.62g/L的富集物,按最佳操作条件经两级间歇式液膜分离过程,萃余液中钇的含量由原来料液中的43.57%增至99.96%,内水相中轻稀土(La、Ce、Pr、Nd)的总含量由原来料液中的56.41%增至99.52%,均已符合稀土工厂萃取法的产品要求。本法流程短、速度快,试剂用量少,操作费用低,是生产纯钇及轻稀土的一个有工业应用前景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钇 轻稀土 液膜法
下载PDF
稀土生产在线监测系统的初步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胡金生 李道伦 +2 位作者 刘亚文 范钦敏 郑民 《稀有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260-262,共3页
本文报告了采用放射源激发能量色散X荧光分析方法对解决稀土生产在线监测问题所作的初步工作,包括对稀土液体厚样测量的仪器装置、测量几何条件、数据处理方法所进行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方便可行的。
关键词 稀土 在线监测系统 X荧光分析
下载PDF
NdF_3-LiF-BaF_2系融盐电导率的测定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路贵民 张曰强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31-34,共4页
本文以氧化钕为原料,用氢氟酸沉淀法制成无水氟化钕(氧含量为0.16~0.17%)。测定了NdF_3(76~84%wt)—LiF(16~24wt)系融盐电导率,得出电导率关于成分及温度的二元二次回归方程,变化曲线及等值图。测定了添加BaF_2后电导率的变化。
关键词 氟化钕 氟化锂 氟化钡 融盐 电导率
下载PDF
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原矿品位测定的探讨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长庚 姚慧琴 +1 位作者 欧阳克氙 饶国华 《湿法冶金》 1994年第2期64-65,共2页
本文探讨了影响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原矿品位测定结果的因素,提出了一个适用于矿山简便、快速的测定原矿品位的方法。
关键词 风化壳 淋积型 稀土矿 品位 测定
下载PDF
锰铈联合滴定法测定稀土试样中的锰含量
13
作者 古映莹 桑商斌 +2 位作者 杨占红 张颖 左晓希 《稀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25-28,共4页
本文研究了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定稀土试样中锰的含量。结果表明:用磷酸和高氯酸分解试样,用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在适宜酸度条件下可准确滴定锰,干扰元素铈、钒等可用氧化返滴定予以扣除。分析方法具有准确、快速、方便的优点。
关键词 稀土 锰含量 氧化还原滴定法 锰铈联合滴定法
下载PDF
稀土萃取过程的热力学研究——Nd(NO_3)_3-P_(350)-正己烷体系
14
作者 李涵 程志华 《稀有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332-337,共6页
本文以中性磷类萃取剂P_(350)对宽浓度范围的Nd(NO_3)_3萃取热力学性质进行了研究,并对Nd(NO_3)_3在高浓度时萃合比发生变化而引起的浓度偏离进行了修正,取得合理结果。结果表明,Scatchard-Hildebrand模型能很好地适用于此体系,而Guggen... 本文以中性磷类萃取剂P_(350)对宽浓度范围的Nd(NO_3)_3萃取热力学性质进行了研究,并对Nd(NO_3)_3在高浓度时萃合比发生变化而引起的浓度偏离进行了修正,取得合理结果。结果表明,Scatchard-Hildebrand模型能很好地适用于此体系,而Guggenheim似晶格模型不适于此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萃取 数学模型 气相色谱法
下载PDF
稀土铽氧化物电极高温析氯过程动力学
15
作者 谢中 刘业翔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50-52,56,共4页
采用电化学稳态和暂态技术,对热分解制备的稀土铽氧化物电极在700℃高温NaClKCl熔体中氯析出过程进行了研究。稳态极化曲线测得氧化物电极析氯的Tafel斜率为120mV,交换电流密度为0043A/cm2;计时电... 采用电化学稳态和暂态技术,对热分解制备的稀土铽氧化物电极在700℃高温NaClKCl熔体中氯析出过程进行了研究。稳态极化曲线测得氧化物电极析氯的Tafel斜率为120mV,交换电流密度为0043A/cm2;计时电流与双电层电容测定结果表明,电极表面存在反应物的吸附,吸附电量为0595mC/cm2。计算得界面双电层电容为179×10-2F/cm2,表观反应级数接近1。基于电化学测试结果与理论Tafel斜率的动力学分析,提出了铽氧化物电极上氯析出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电极反应 稀土氧化物 电催化
下载PDF
利用稀土4f电子跃迁特征峰测定单一稀土的光度法进展
16
作者 王乃兴 《冶金分析》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38-41,3,共5页
本文简述了利用稀土元素的4f电子跃迁特征吸收峰测定单一稀土的分光光度法,收集文献49篇。
关键词 光度法 测定 稀土
下载PDF
等效双组分法计算多元稀土串级萃取分离工艺参数 被引量:1
17
作者 胡启阳 孙志臣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1993年第1期17-20,共4页
根据多元稀土串级萃取分离体系中组元萃取平衡关系和物料衡算关系,建立了从宏观上描述体系整体的萃取段状态方程和洗涤段状态方程;提出了分布组元、分布组元有效纯度和等效混合萃取比的概念,并将多元稀土串级萃取分离体系描述为以分布... 根据多元稀土串级萃取分离体系中组元萃取平衡关系和物料衡算关系,建立了从宏观上描述体系整体的萃取段状态方程和洗涤段状态方程;提出了分布组元、分布组元有效纯度和等效混合萃取比的概念,并将多元稀土串级萃取分离体系描述为以分布组元有效纯度和等效混合萃取比作表征的恒定等效混合萃取比的等效双组分串级萃取分离体系。根据“宏观等效”的原则,提出了计算等效混合萃取比和多元稀土串级萃取分离工艺参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串级萃取 等效双组分法
下载PDF
用磷酸酯萃取稀土
18
作者 Takah.,T 雷梅芳 《龙羊水电》 1991年第4期61-64,共4页
关键词 磷酸脂 萃取 稀土 结构 反应活性
全文增补中
含氟—磷酸盐稀土金属精矿的分解特点
19
作者 П.,ИΦ 黄名卿 《南方冶院科技》 1992年第1期50-54,共5页
关键词 含氟-磷酸盐 稀土金属精矿 氟化钠
下载PDF
稀土分组时微量界限元素的ICP-AES测定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书秀 《稀有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65-68,64,共5页
在稀土萃取分离过程中,界限元素的分离是否完全,对单一稀土产品的纯度起着重要作用,建立快速准确的分析方法及时地指导生产,是生产合格稀土产品的重要保证。有关混合稀土中微量元素的控制分析目前尚未见报道。本文针对稀土萃取分离工艺... 在稀土萃取分离过程中,界限元素的分离是否完全,对单一稀土产品的纯度起着重要作用,建立快速准确的分析方法及时地指导生产,是生产合格稀土产品的重要保证。有关混合稀土中微量元素的控制分析目前尚未见报道。本文针对稀土萃取分离工艺流程,提出了铒铥分组、钕钐分组和钆铽镝三出口工艺的界限元素测定方法。详细考察了共存稀土元素的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分组 界限元素 ICP-AES 测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